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4 08:1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目前,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本文引用了一个实际工作案例,该案例陈述了案例背景、案例原因分析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案例的分析为从事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休学 退学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任务的适应问题,自身的期望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问题等。如何让他们克服种种心理压力、心理障碍,以一种积极向上,正常的心理去适应环境,适应专业,突破心理障碍,从而获得成绩,是我们每个辅导员都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我以一个案例来分析。

1案例背景

学生某某,现某专业大二学生。入学时,性格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较好,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很有集体荣誉感,总是积极主动承担班级任务,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喜爱他。但没过几个月,学生开始种种不适应大学课堂,上课变得不认真,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做小动作,开小差神游,有时还精神不振,干脆上课就趴在桌上睡觉,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也不起立也不出声。当老师批评他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的样子,也不理会。后来干脆直接不上课,由着自己的性子爱干啥就干啥,老师和家长的话都不理会。期末考试也因为自己的不在乎,不认真挂了很多门课。当有补考机会,学委通知补考的时候,该生也不参加补考。最后由着自己的性子,也不重修,挂科的科目还始终都是不及格。老师和家长多次找该生谈话,都是一阵子好,一阵子就回到老样子。而且经常还以各种理由请假不上课,即使上课也不听,作业不交,属于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生。

2原因分析

以上背景描述中提到的学生是有许多不良习惯的,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

(1)家庭因素。90后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境都很优越,家中能够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疼爱。家庭经济状况的富裕,让他们在家里的几乎任何愿望都能满足。过多的零用钱让他们养成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他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都不在乎,包括学业、成绩。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也很高,基本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也很大,往往达不到期望值,家长的责备和失望让他们也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任性,胆大,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学校对课堂期望过高,而达不到心理期望值时,往往我行我素,做事不考虑后果。

(3)意志力缺失。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畏难情绪严重,行为自觉性差,需要老师或家长的监督才能去上课,才能交作业,才能去复习。学习目的完全不明确,学习抱着混的态度,动机不强。对班级和学校活动同样漠不关心。认为自己只要混个文凭就可以,与之无关的事情基本都不参与。

(4)心理极度疲劳。学生在课堂上严重表现为无精打采,无法集中注意力。精神不济,做事不积极、不主动,懒散无力,没有一个年轻的青少年应该具有的那种精力充沛、神采飞扬的感觉。由于学生本人定位不准,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目标方向不明确,整天浑浑噩噩,不关心自己的学业,消极混世,显得异常颓废。没有信念抱负的支撑,不考虑自己的理想、前途、得过且过。

(5)做事不喜欢按部就班。对新鲜事物异常喜欢,对学习新知识却没有勇气,不愿独立思考和尝试。做事求稳,只要不违反校规校纪,都去做,不考虑后果。哪怕得到处分教训仍然是好了伤口忘了疼,不吸取教训。

3我的做法

(1)谈话式劝告。当发现学生有逃课心理时,我马上打电话给学生,给他讲故事,讲学习的重要性,学历的重要性。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来到学生的课堂跟课,自己亲自体会课程学习的过程。同时告知学生要学习好要有热情,要做到认真两个字。认真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书写工整,要努力利用课下时间钻研一些有难度的习题和实验,要把知识学得更加扎实一点。谈话过程通常是愉快的,学生给予的回复也是积极向上的,因此谈话算是圆满完成任务。可是没几天,学生的状态又回到了当初,坏习惯一个也没改。我耐不住性子了,主动联系了家长说明了学生情况,让家长和辅导员一起来做学生工作。再次找到学生让其不要沉迷于游戏中而浪费了??贵的青春年华、大好时光,要认真学习,学到真正的生存本领,同时让家长放心。为了更好的规范学生行为,我特地修改了班规,加入了几条要求,包括:不准在上课时间玩游戏;上课期间不准睡觉;不得不交作业;上课时间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任何无关理由请假不上课;不得撒谎骗老师等。

(2)更多的关爱。对于自觉性比较差的学生,我会时刻注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有了进步及时表扬,犯了错误马上指出,同时以道理明示,以朋友真诚相待。除了关心他的学习,还关心他的日常生活。学习上建立一帮一小组,让班级同学注意学生的心理,有情况及时汇报,以便及时提醒,让不自觉的行为消灭于萌芽中。

(3)信任和理解。学生的行为可能有时候是不太如意,但对他们来说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老师能做的更多是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打消其积极性,让其自身的自尊心、焦虑和痛苦雪上加霜。作为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从来都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上帮他出谋划策,从没有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我相信学生,我相信他们都会变好的。我也相信,他们都能顺利毕业。

作为老师,辅导员的经历让我更加的了解学生,更加热爱学生,无论是成绩优异还是自觉性很差的学生。我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体会到自己的梦想是多么的伟大,也总有一天,他们会努力的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一切努力。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

A同学是某知名高校的一名学生。不仅品学兼优,而且善于唱歌主持,还能写一手好文章。自从上大学后,他的这些业余专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大一第一学期就获得了“校园十佳歌手”称号,并且经常主持学校的晚会。由于能力出众,A同学很快就被老师任命为学生会干部,就在他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暗自高兴时,同宿舍的其他三位室友却开始慢慢疏远和孤立他。

A同学说。以前有他电话时,室友还会比较热情地帮他转一下,但是后来,明明他在宿舍,室友却说他不在,然后就擅自把电话给挂了。刚进大学时,室友们每次都结伴一起去食堂吃饭,可是后来。其他三个室友就把他冷落在一旁了,前两天,他上完晚自习回宿舍。大老远便听见室友们在聊天。可是他刚进门,所有的谈话立刻就终止了。他忍不住问了其中一个同学缘由。想不到对方竟然阴阳怪气地说道:“你是名人,我们哪能和你聊天啊。”气得他一个晚上也没睡好。现在,室友们几乎不和他说话,无视他的存在,有时候,A同学主动和他们搭话,他们也总是说些酸溜溜的话来刺激他。为此,他十分痛苦,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不知道如何才能和室友处好关系。

分析:

A同学追求上进的态度是好的,他对生活有乐观积极态度。在校期间他把自己的特长都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

但是A同学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暗自高兴”的时候,很有可能忽略了在自己进步的这个过程中,舍友可能产生的孤单、失落感,以及生活中舍友情感的变化,或许他的舍友在同一竞争领域上失败了,而A同学在不经意中表现出的自豪让舍友产生了反感。可能在自我发展中由于熬夜等原因,对集体生活的舍友产生了生活规律上的影响。他总是在忙自己的事情,没有去关心自己室友的校园生活,了解一下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也没有腾出时间和室友交流一下彼此的心事,更没有大家一起出去的时间,导致寝室关系逐步恶化。由于有了挺好的名声,所以招到了同房的嫉妒,这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林海的问题,只不过他处在的社会是一个“仇视优秀之人,见不得人好”的变态社会。但面对室友的排挤,A同学所去做的就太少了。除了主动去找室友讲话外就没什么其他的努力。适当请吃饭、喝水、唱K都是可选择的。要很好的化解那些有刺的话的攻击,用自己的慷慨来重新得到朋友,并不要因为一点小挫折而放弃,真要到了无法承受时就直接申请换房,这也是努力后得到的结果。

A同学的室友存在一些自卑的心里,他们觉得跟A同学一个宿舍,光环都被他给夺去了,反倒自己成了他的陪衬。他们在对A同学有所意见的时候,不但没有态度平和的交流,而且进行了排外行为,这对宿舍其他成员构成了一种病态的团结,并且面对A同学试图重新融入的行为时,他们采取了冷暴力的方法,这不利于案件中所有人的身心健康。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考察 ——案例分 析

攀比心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的发展,整个社会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人们越来越物质化,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目前,社会上消费攀比之风盛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社会接触更加广泛频繁,使得校园虽说是“象牙塔”,也没能摆脱攀比强劲之风的影响,且有趋强之势。

如一案例描述:各大高校开学前期,很多家长都选择为孩子添置笔记本、手机等数码产品,而在北京著名的数码 产品销售中心,就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位中年母亲蹲在墙角低头不是抽泣,女儿却在旁边满脸怒气,数落母亲一通后,女儿不耐烦的喊道: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销售人员向周围人解释说,因为女儿即将去外地上大学,准备来买iPhone4s、iPad3和mac book,可是这三件套加起来价格超2万元,让工薪家庭的母亲真的吃不消。也可见攀比之风甚烈。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数码产品日益成为个人必备的产品之一,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人毫无经济收入,完全依赖于父母家人,选择什么档次的产品,自然要从家庭的经济条件出发。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大学生盲目攀比,如案例中的女孩,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她拥有苹果三件套,但她为了与同学们的攀比,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对于她自身的成长也是毫无帮助。

我们需要知道,攀比是人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也是在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时尚的东西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比你好,从而获得心理满足。而当代大学生的攀比所秉持的则是一种“求上心态”,一种想要满足的心态。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在攀比意识的刺激下,大多数学生会经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中,容易使自己时常处于焦躁、不安的情绪中,久而久之,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心理专家提出了一种心理症状—— “攀比恐慌综合症”,而且发病人数正在大幅度增加。“攀比恐慌综合症”是一种特有的心理疾病,轻度患者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失眠等症状,重则有可能出现血 2 压、血糖升高,心律不齐,脑供血不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脑疾病的发生。攀比还会造成人的心理扭曲。少数学生为了达到享受生活的目的,不惜挺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最终引发大学生犯罪问题。

而解决方案我认为我们需要从学校方面与家庭方面下手,学校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一方面要狠抓学风、校风建设,净化校园环境,利用德育课堂和社会实践进行思想渗透,潜移默化,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坚决取缔校园内的盈利性质的网吧、娱乐场所。逐渐增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的政治理论课程的学分,改进学习模式,积极开展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自立性消费。鼓励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赚钱的不易,对自己不良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反省,从而使他们学会自立,成为自信、自强,有责任心的人。另一方面,加强辅导员及教师队伍建设,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入手开展思想工作,进驻学生的宿舍,关心大学生心理问题,用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来引导其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和竞争意识。通过“以身施教”的榜样示范作用,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弱化攀比盲从心理。同时也需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培养一批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高素质辅导员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主动深入学生中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家长方面,家长要把好大学生消费的尺度关。一方面应该有正确的心理和行为,合理供给子女开销。不能一味迁就,应作到有计划、有节制地供给各类费用,从思想上培养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另一方面,应本着对子女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对自身不健康的消费行为进行纠正, 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使之科学合理的消费,提高消费质量。另外,也要积极与学校沟通,了解子女在大学的状况,不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能力,要注重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对于学生自己,则要通过自我暗示,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经常对自己进行鼓励。尽可能的纵向比较,减少盲目的横向比较。注意个人的历程比较,而减少自己和他人无谓的比较,正如“我只和自己比”。增强自身实力,克服负性攀比。自信心是建立在自己的实力上,应不断挑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摆正心态,养 3 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理性的做事。通过自我教育,突破认识局限,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学会不卑不亢,学会以和平的心态面对现实。改“不良攀比”成“合理比较”,找到正确的参考点,全面提高自己。

大学生的攀比现象,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材与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应该要认识到攀比不是必须为人深恶痛绝的,物质上的攀比是没有必要的,但精神上的积极攀比却是应该提倡的,但要合理有度。要主动培养独立,自信,健康的人格,避免与人盲目攀比。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健康成长。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小军(化名),男,20岁,某大学大二学生。大一刚入校时,朴实的装束,憨厚的性情和不善言谈的性格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勤奋好学,成绩出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到一个女孩子,女孩那热情开朗、能说会道的性格,像花一般甜甜的笑脸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整个一上午,他的眼前一直浮现着她的笑脸。那一天晚上,他失眠了。以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想向她表白,又缺少勇气,整日精神恍惚,学习热情一点儿也没有了。他经常在人群中寻找女孩的影子,想看她一眼,和她说一句话。有一天,他看见她和一个男生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他想把她忘掉,却总是失败,每次在路上遇到她,总要不由自主地多看她一眼。他觉得自己真是没用,他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她,离开学校,可是,想起父母的嘱托和自己的前程,他内心矛盾万分。

同学们,请你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他排忧解难,告诉他该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

2、我们宿舍平时为了一些琐碎的小事经常会发生吵架,互不相让,搞得相互之间很不友好,宿舍气氛紧张。我喜欢中午午休,有的同学不喜欢午休,在宿舍看书听音乐或者聊天,弄得我无法安宁。早上我起得早,有的同学说我吵醒了她们,对我有意见。我是个很讲究卫生的人,可有的同学很邋遢,果皮瓜子壳随地扔。我生活在里面感觉很不舒服,好多次我想跟她们沟通,可最后还是不欢而散,无法解决问题。最后我实在没办法,跟辅导员提出要换宿舍,可辅导员说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我该怎么办呢?

请根据上述案例,分析该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提出帮助她(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3、Z系10位同学通过学院实习就业招聘会,经过双向选择,进入Y企业实习。Y企业为国内前五位的知名医药集团与香港一家公司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过千万美元,地处广州,环境优美。公司为科研、生产一体化医药企业,按照GMP要求设计,包括固体制剂楼、液体制剂楼、综合立体自动化高架仓库、研发中心、办公营销中心等功能建筑。公司刚刚建成,正处于起步阶段,计划生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冻干粉针剂、大输液、小针剂六种剂型。各剂型工艺流程先进、已进的生产设备均为德国、英国、意大利进口,自动化程度高,性能优秀。Y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是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同学院有良好的合作,转正后给高职学生提供的待遇水准为市场平均水平。

Z系的10位同学均为在校期间品学兼优的学生,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Y企业实习,实习3个月后,几位同学向辅导员提出集体离职,另找单位,主要有2条原因,一是实习3个月期间,同学们感觉做的都是杂活,比如文档的复印、投料、灯检,多是重复性的劳动,技术含量不高,像打杂,不像实习;二是实习期的待遇较低,尽管公司承诺转正后收入会有较大提高,并且由于公司刚起步,很多薪酬较高的管理和技术岗位缺人,但同学们在重复的劳动中觉得看不到希望。

问题一:请分析这种情况下,实习生是否需要更换实习单位,并简述理由。

问题二:对于即将面临实习的高职学生,在选择或更换实习单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并做简要说明。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抑郁情绪

极端案例

小林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

专家分析

据日前一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据此推算,北京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

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的比较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对自己进行了一些否定。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不爱搭理人,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如果没有找到正常渠道发泄,可能会沉迷于一些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物上面,比如网络。这就需要周围的人群关注他们,给他们温暖,生活中有这种情绪的大学生也要多和身边的朋友谈心、交流,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以缓解这些症状,从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自杀倾向

极端案例

今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一男子从九层的天台坠楼,落在楼底天井的西北角。而在15天前,北大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

专家分析

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有很多。现在大学生压力要比以前大得多,那么他们就想寻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去进行缓解,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也可能是从前失败的痕迹与现在的失败产生共振,让这样一种力量成几何扩大,最后把这样一种情绪放在了一个点上。可以说,愤怒的力量越大,压抑愤怒的力量也就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那么,在某一个时候,这种力量也会作用于自身,自杀成了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就是目标和自身能力产生差距,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那么负面心态一直积聚,到最后也可能完全否定了自己,而寻找自杀这种解脱方式。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择逃避,这也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

下载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二) ■减压无术极端案例 梁鹏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个子高高的,长得也很帅,但几年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导演需要出名,而真正出名的导演又有几......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前不久,北大一名学生涉嫌砍死同班同学的消息,令公众为之震惊。平息很长时间了的“马加爵事件”仍令我们记忆犹新,加上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不由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经典分析1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经典分析 前不久,北大一名学生涉嫌砍死同班同学的消息,令公众为之震惊。平息很长时间了的“马加爵事件”仍令我们记忆犹新,加上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不......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小编整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案例一: 前不久,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06级临床专业的学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据目击者称,事发时,杨某......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中学生抑郁情绪调适与训练案例分析 含山一中任立兵 案例陈述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班长陶晓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班级工作没有从前那么主动了,几次单元测验成......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与实操案例论文个人分析报告 姓名:身份证号:学号:培训中心:奥鹏教育考试日期:完成时间:阅卷教师:阅卷教师:阅卷教师:论文成绩: 杨 琴 ***326 as2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一号选手案例: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