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文化蕴涵溯源(共5篇)

时间:2019-05-14 08:3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佗五禽戏文化蕴涵溯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佗五禽戏文化蕴涵溯源》。

第一篇:华佗五禽戏文化蕴涵溯源

华佗五禽戏文化蕴涵溯源

在人类文明史上,养生可谓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殚精竭虑、锲而不舍地探索与寻找如何养生的途径,企望以此达到完美人生应至的生存状态。五禽戏即是华佗养生探索实践的结晶,不仅为历代民众的身心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对后世的健身养生功法,特别是健身气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见五禽戏在中国养生健身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以历史资料为线索,参照相关文献及现代健身理论,对华佗五禽戏蕴涵的文化机理加以揭示。

一、以动物为模型是受天道自然观的影响

天道自然观是汉魏之际的社会主流思潮, 是冲出了“天人感应观”的神学禁锢后,所产生的科学的自然观。所谓天道自然,就是指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这个本性乃是它们各自的“自然”;而按照自然本性去行事就是合乎“天道”,即“法则自然”。

按照天道自然观,运动导引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即健康长寿,因为人在不断地偏离自己的自然本性。要想恢复它就得法于道。“物类相致”,人所应有的自然本性,在与人相类的物那里也应该有。自然界中具备健康长寿之特性、与人的生命特征相类的,自然就是那些可以呼吸的动物了。因此,通过效仿那些动物的行为特征,自然就可以帮助人恢复自己的本性。据此推测,华佗以动物为模型创编五禽戏,就是从动物的活动特征中获得了启示。

当然,这种以模仿动物的特征作为导引健身的方法并非起源于华佗,在其前的《淮南子》中就有模仿六种动物活动特征的导引方法。而早在《庄子·刻意》中也已提到“熊经鸟伸”;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中,也有题为“鹞背”“龙登”“熊经”等的导引图谱,种种事实说明仿生养生的现象已普遍存在。华佗同样选择以模仿动物的特征作为导引健身祛病的方法,正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刚从“天人感应观”的神学禁锢中走出,天道自然观重新获得生机的历史锲机有关。

二、中医理论是创编五禽戏的思想源泉

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意思是说人应当多用力和动作,但不能达到极限或过度,这样就可以保持肌体的健康了。这是针对“静”而提出的“动”以养生的思想。动静关系正是阴阳关系的体现,而体现人体阴阳关系的中介是“气血”。

汉代时期,阴阳观念成为了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认识论前提。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提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本质。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通过筋脉舒和与气血通畅的状况表现出来的。若气血失畅,脏腑经络之气闭阻不通,日久则百病丛生。要使气血通畅、筋脉舒和就应该运动。如《吕氏春秋·尽数》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是在强调“动”的作用。这里的“动”是对过度“静”的修正,是用“动”来平衡“静”。动静平衡,也正是阴阳平衡的思想体现。

既然动静之间有个平衡,那么“动”就应有个“度”,或者说有个外在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出汗。当然,出汗也有标准,如果汗出不透或出汗之后受风、受湿邪也会发病。因此,华佗提出运动的标准是“沾濡汗出”,且出汗之后要“因上著粉”。粉,不仅有令人舒爽的感觉,还有收敛、杀菌的作用,因而可以防止风、湿的侵犯。

出汗是“动”的结果,是衡量“动”的效果的标准。出汗的作用就是通畅经络,使脏腑与肌肤之间能够通达,进而宣泄体内的“虚邪贼风”。如果人体已经感受了风邪怎么办?采用运动导引达到出汗以把“风邪”逼出体外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因而华佗说“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用的就是汗法。生活在现世、正气不足的人们,如果能经常通过运动做到出汗,就能避免邪气侵入过深而造成顽疾。这一点在《中藏经》中有所应证,书中提到:“导引则可以逐客邪于关节,按摩则可以驱浮淫于肌肉”“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入邪侵关节,固结难通,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入淫随肌肉久留不消”。可见华佗创编五禽戏有其明显的防病健身意图。

由上可见,华佗作为一位医生,却运用导引运动的形式祛病健身,自然是与医学中的阴阳、气血理论分不开的。三、五行观念是确定五禽及其动作的直接依据

“五行的规律和阴阳的对立,决定着世界上事物的一切联系、运动、转化等。”由于阴阳家的推动,五行这样一种世界观迅速得到了发展,并在汉代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认知模式。可以说,华佗之所以能超越以往的养生家而创立完整、系统的导引健身方法,是与当时“五行世界认知模式”分不开的。

(一)以五为数是受到五行理论的启示

在华佗以前,没有固定的数。譬如,《庄子·刻意》仅提到“熊经”“鸟伸”二数,《淮南子·精神训》中提到“熊经”“鸟伸”“凫浴”“猨(猿)躣”“鸱视”“虎顾”六数。根据《庄子·刻意》“二数”产生的时代推论,“二数”应是阴阳思维的产物。即熊在地为阴,鸟在天为阳;“熊经”在腹前为阴,“鸟伸”在背后为阳;熊代表走兽,鸟代表飞禽。依此类推,“六数”“八数”“五数”也应是与古人多样的认知图式相一致的。然而,“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解释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解释模式,最终在医学中被固定和继承了下来,而在其它领域则已逐渐消失。其原因是阴阳五行学说较为正确地说明了那些生理病理现象”。而“六气”“八卦”却没有在医学领域里继承下来,因为它们不比阴阳五行学说在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时更具合理性。由此可见,华佗以五为数编创五禽戏应是受到五行理论的启示,并且是对五行理论模式的具体应用。

(二)根据五种动物形态特征与人五脏的对应关系选择五禽

如前所述,华佗意识到运动可以通达内外,通过对形体的“动摇”,就可以使脏腑内的“谷气得消”,使“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所以,他在选择五禽的时候,当是从分析动物的形态与动作特征入手,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物,及其特征性的动作作为模拟的对象,这是中国古代文化“比类取象”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在做取舍的时候还关系到古人的“顺”和“逆”的辩证思维。顺,是指顺应自然之道;逆,是指逆转人自身的人化趋势,而归于自然。具体到人的健身运动来说,顺应当是顺应人体的生理规律,而人的生理规律应当与动物的一致,我们或称之为本能;逆应当是增强人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运用,却对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却可以从动物身上习得。因此,华佗在选取虎、鹿、熊、猿、鸟等五禽的时候,应当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受到当时已经存在的一些仿生运动方法的启示。最直接的应当是《淮南子》中所提到的六禽。我们把华佗的五禽“虎、鹿、熊、猿、鸟”与《淮南子》的六禽“熊、鸟、凫、猨(猿)、鸱、虎”相比较,发现华佗的五禽少了“凫”、“鸱”两种动物,而这两种动物又同属于“禽类”,猜想可能因此就把它们相并为一,以鸟代表一类。不过又加了“鹿”。这样,每种动物就各代表一类。这样的取舍,是看到了不同类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的健身价值。

二是与当时追求长生和生命主体性的文化观念有关。如选择鹿,可能与鹿象征长寿、吉祥的观念有关;鸟,其最初原形应当是“鹤”,可能与飞天、羽化升仙、神仙长寿等长生不死观念有关;虎,可能与其为百兽之王,象征神威与王权统治有关;猿,可能与其具有灵性、神性(自由性)、人性而酷似人类有关;熊,可能与其凶猛且直立如人有关。至此,可以说,华佗看到了五禽的生理规律与人的一致性,人只要按照五禽的习性去做就应当健康长寿。这是“顺”的思维。

三是以人的生理条件为基础、以通畅经络、气血、筋脉,进而增进五脏六腑的功能为目的确定动作。据此,有两条逻辑线索,一条是“内线”,即以按摩五脏六腑为原则寻找相应动物特征;另一条是“外线”,即以通畅经络气血为原则寻找相应动物特征,而达此目的的关键就是脊柱的运动,因为脊柱前有任脉、后有督脉,二脉连通全身经络。古人早已意识到脊柱运动的重要性,故华佗说“引挽腰体”,就是脊柱做前俯后仰地运动。然而,人体是个统一体,两条线索不可能截然分开,对脏腑锻炼的同时,自然也锻炼了脊柱,这是个整体过程。亦如华佗所说“动诸关节”,就是指对身体各部位的全面锻炼。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脊柱里行走着复杂的神经中枢,其上与脑干相连,其下与周围神经相连。运动脊柱就对整个神经系统产生了刺激作用,其结果可导致神经的营养作用加强,同时也可促进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联系,从而对身体产生全面的促进作用。可见,华佗正是看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主动运动脏腑和脊柱,但脏腑和脊柱的运动对健康长寿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才采取模仿五禽的动作进行锻炼。这是“逆”的思维。

(三)“戏”的命名使五禽动作以完整套式固定下来

“戏”,与原始的“舞”有关。在原始社会出现的猿猴舞、雀鸟舞、熊舞等以模仿动物动作为内容的各种“舞”,《尚书》里把它叫做“百兽舞”。到汉代,“百戏”盛行,“百兽舞”又融入到了“百戏”中。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对汉代宫廷百戏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其中提到许多由人扮演动物的假形戏,如熊戏、虎戏、猿猴戏、大象戏、大雀戏、大龟戏、大蟾蜍戏及其它不知名的奇兽演出。因而,戏在汉代泛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具有观赏性和自娱性。

以“戏”命名五禽动作,除了是把五禽戏归类为杂耍之外,还有就是把五禽戏当作了一种完整的表演形式,在演练时讲究情境性。这一点从“百戏”的表演中也可以看得出来。“百戏”表演时,每一种假形戏都有一套相应的服饰道具,表演时所演动物一边舞蹈,一边前进,喷吐彩焰的火树在前面引路,旁边还有一些小演员怪模怪样、戏乐逗弄动物。

就华佗的五禽戏而言,其内容是由五组主题各异的动作构成,每组动作又由几个动作组合构成。每组动作都可以单独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如华佗说“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而五组动作全部练习,则可以达到全面健身的效果,如华佗的学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可见,五禽戏不同于以往的“熊颈”“鸟伸”“鸱视”等单个动作,是一种既有复杂动作组合,又有完整理论基础的套路形式。以“戏“的形式练习动作,将练习者置于游戏与表演的情境中,把形体与内脏、身与心、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这种在自然和谐的状态下进行的运动,对于人的健身作用远远超过了单个动作的简单重复。

因此,华佗以“戏”命名五禽动作,是五行理论整体观的体现,超越了宫廷“百戏”的娱乐意味,转向了健身养生领域,并使五禽动作以完整套式固定下来,为后世的健身养生开辟了先河。(

第二篇:《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读后感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读后感

记得以前在政治书上看到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从那以后一直牢记在心,印象深刻到像刀刻火烧过一般,不过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宗教就是鸦片?在我们这个孔老夫子都“敬鬼神而远之”的国度里,历代以来毁神灭佛都很常见,人们不断地建立起来自己的信仰,然后再不断的毁灭。后果就是对待神灵我们都是真诚的机会主义者,也就是所谓的“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我们平日里对待神灵都是采取”视而不见”的策略,但是一旦我们处在危难之中,恐怕就是最虔诚的犹太教徒,也比我们要逊色很多。

其实不但是对待神仙上,所谓天地君亲师大概是中国人一生中的最大者了,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在窦娥那里指天骂地——“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妄做天”,君王者庄子早说过他们不过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大盗而已,既然有尧舜就会有桀纣,在乱世时都是“彼可取而代也”的蠢货,亲者“身体发肤授之父母”而哪吒却偏要杀父,在洋人弗洛伊德那里就认为是什么俄狄浦斯情结,师者则被带上臭老九的新社会挂冠,十年的炼狱萃取炼的比孙猴子还火眼金睛察言观色拍马帮闲。

其实,天地之间没有一种东西,可以成为我们奉之为“神圣”的东西,一个充满实用主义和投机智慧的民族,在童年时代就看破红尘的民族,他们自始至终只崇拜一种东西就是现世的权力,那就是有枪就是草头王,枪杆子里出政权之类。可惜自以为聪明无双的我们,在古代一直居于人类文明顶峰的我们,在近代和现代在被崇信宗教鸦片的蛮夷打上门来,赔款割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之后,才眼红的发现这些往昔我们眼中的野人和蛮子——现在的洋人们,居然有那么多科学、民主、法律和制度从物质到精神的一系列文明瑰宝!那原因在马克斯韦伯的那本《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这样解释,恰恰是宗教使人们是为了上帝而工作,为信仰而工作,从这里产生勤奋刻苦的新教徒,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那么我们国人在《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总结到,欧洲正因为信教,所以才有了神权与世俗政权的对抗,才没有了世俗政权的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统驭不但遍布人们的床头和饭桌而且要统驭深入到每个人的肉体和灵魂,才没有了现实中只对手握屠刀权力的跪拜和投降,信仰上帝的人们相信真理和永恒,有了神圣永恒的指引所以才不惧怕现实的黑暗惨刻,而英国独特的社会结构更产生了贵族与君主的斗争,自由就来自于贵族的权利,君主吃不掉自由的贵族而不能独霸天下,以后征税需要人民同意,“无代表不纳税”结果民主由此产生。

虽然我们没有因为上了鸦片的瘾,中了鸦片的毒,像其他古代文明一样没落下去,但是在当今社会之中,我们仍然崇拜着现实的权利。而且,我们甚至还丢弃了属于自己民族的信仰。当儒家文化在社会中慢慢消失,当语文读本中的文言文越来越少,当很多中国人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不能阅读一篇文言文。。试问中国传统文化何在?!更有甚者,每天叫嚣着自己是什么什么主义的战士,自己要为什么什么主义奉献自己的一生,可是你问他他所信仰的主义究竟是什么时,他却无言以对。你再去看看他的所作所为,再去看看他所信仰的主义。你笑了,你因为世界上存在如此虚伪的人笑了,你因为这样的人竟然充满了一个国家笑了。

第三篇: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溯源

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溯源

2016-12-04 张海江

武安新视线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评论认为,二十四节气为古老中国人解决温饱、发展生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为中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让我们去追寻二十四节气的渊源,河北的磁山文化遗址是农历的最早的发源地,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形成,证明河北磁山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原始天文科技知识。磁山遗址,位于磁山村东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北距武安城区16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2年兴修水利时发现,1976年以来经多次发掘,揭露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发现有房基、灰坑及成批的粮食窖穴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余件,还发现大量走兽、飞禽、鱼蚌、家畜、家禽和黍、粟、榛子、小叶朴、碳化胡桃等动植物标本。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其中原始农业、饲养业和地下储粮技术的发明,尤其农作物黍、粟和家鸡遗骸的发现,堪称远古时期的震世绝响,在我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1988年1月13日,磁山文化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山文化遗址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测定的数据距今约8000年,后经中国科学院地球与地质研究所用植硅体方法学对磁山文化层年代全方位分析得出结论,磁山遗址距今约10300年。考古专家鉴定:磁山文化遗址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7500-10000年,正是原始文明盛世伏羲神农时代。磁山文化遗址发掘中发现房址、灰坑、粮窖,共出土文物5000余件,其中有石器、骨器、陶器和祭祀品。出土的陶器中配套的炊具陶盂和支架在造型上达到了审美和使用的统一;粟黍的出土,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从出土物中可以看出,家鸡的饲养,核桃的栽培,黍的种植堪称世界之最,被专家评定为磁山文化的代表,具有全国各地其它历史文化资源无可替代的奇特性。粟是一种耐旱作物,生长期短,有坚实的外稃,极耐储藏。磁山遗址中发现80多个储粟窖穴,约十万多斤,这只是通过发掘发现的一部分,而且这些粟是除人、牲畜所吃剩余之数。说明磁山先民在种植粟作物的过程中,掌握了气候的规律,按季节进行点种、管理和收获。王祯《农书》说,一年“十二月各有其宜,先其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反时而艺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吕氏春秋·审时》中也提到“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有文字以来形成的物候学,在磁山遗址窖穴十万计的粟米之间描写的非常详细。从磁山遗址大量出土的石制农具可以看出,磁山先民将山林砍倒烧光“焚而不耕”的“火耕农业”阶段,而进入“翻土耕种”的耜耕农业阶段。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基本栽培方法,能够大面积种植,并且有了较大收获量。储粮窖穴,库存粟谷达到14万斤,可见当时农业相当发达。这些粟作物的种植与收获,除人为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当时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虽然粟是一种耐旱作物,但它和当时冰后期最暖气候,近处有大面积森林和宽阔的水域使空气中保持着一定温度是分不开的。说明当时农业有了相当的生产能力。证实了磁山文化时期有了一套完善的历法,指导粟的播种、种植和收获,这与磁山遗址出土的占蓍草器和圭盘有着直接联系。在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只有确定合适的种植节气,粟才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量。磁山遗址中出土了圭盘、占蓍草器两个制历划节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的智慧和才智,这些描述与圭卜日影极为贴切。圭盘,那个用土或石制成的圆盘,中心插上一个木杆,便把日、月、四季囊括其中。一年四季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尽在其中,真是神奇无比。占蓍草器,作为测“日”的插杆基座,它有“立竿见影”之效,也就是说用来测日影长度以掌握时辰、节气,以便祭祀、占卜、指导农作。有一个或几个磁山先民,总守在这个占蓍草器旁边,一年四季不停地把日月走过的影子,用陶丸球等符号记载下来,告诉部落头领,何时种植,何时收割,何时风雨弥漫,何时阳光灿烂,何时用于祭祀。圭盘和占蓍草器同时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说明伏羲时代“作甲历、定四时”在磁山文化时期已初步形成,农历二十四节气由此而来。相关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学术论文及文史资料等在2006年9月22日《中国文物报》4版《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由河北省科技档案馆牵头,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以及省农科院等四个单位的二十多名专家组成课题组编写的《河北科学技术史》的“河北地域原始天文知识的萌生”、“磁山人的原始天文气象知识”都有详细对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的阐述,农历二十四节气由此而来。2007年《学术年报》中《磁山文化与中国历法的形成》、《中国世界古文化》等多部学术刊物典籍中也有相关记载。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磁山二街党总支书记申礼成和武安市青年学者、磁山文化研究专家张海江近十余年不断挖掘磁山文化新的内涵,在国内学术报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磁山文化与中国历法的形成”等学术观点就是由他们率先提出的。历史文化是一种蕴藏,一种魅力,一种财富,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磁山遗址的发掘真实的记录一万多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活的情景,其文明进步的发展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大量的史料,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为世界农业起源、家禽饲养发端等提供了直接依据,标示着磁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磁山文化是一座文化宝藏,是及其珍贵,是用之不竭的资源。如何在秉承博大精深的磁山文化基础上,大力弘扬并深入挖掘磁山文化内涵,是摆在新磁山人面前重大课题。磁山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产去保护、开发、探索……

第四篇:踏青蕴涵的文化力散文

江南三月,绿绽枝头,莺飞草长,又是踏青好时光。看那些红男绿女,或约上三五知己,或带着家眷儿女、亲朋友人,纷纷走出钢筋水泥的“围城”,扑向大自然的怀抱,踏山、踩水、游湖、玩石、听松、观瀑,寄情于山水,融意于友情,放飞心情,其乐融融。

其实,踏青也蕴涵着“文化力”。久居在“城堡”之中的上班族,早已厌倦了自己一成不变的程式化生活:那些厂里的工友,一进厂门就像被关进牢笼,八小时之内得拼命干活,巴不得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那些已有家室儿女的全职太太,平日里被油盐酱醋、浆洗缝补、接送子女烦得头如“盐脚箩”,巴不得掸掸围裙走出家门,放松一下自己;那些久坐于办公文案或电脑之前的“白领”们,每天在家门到办公室两点一线间逡巡,十指在键盘上游走,头首在卷牒中深埋,上要看领导眼色,下要顾得同事关系,战战兢兢过日子,偷得半日空闲也是求之不得;老人更重视颐养天年,他们喜欢在春日暖阳下舒筋展骨,踢腿弯腰,吸收大自然的“氧吧”精气,作为一种保健;对于原本就厌静好动的年轻朋友来说,回归自然无异于笼中之鸟振翅展翼,在天地山水之间自由翱翔。怪不得,你看那游走于青山绿水间的人们,总是那样精力旺盛,神采飞扬,不拘俗节,挥洒百态,将那悲悲戚戚、愁云怨雾一扫而光!

从情感交流的角度看,踏青是一种文化。不要说同住一幢楼房而不相识,同处一个部门而不打招呼,同在一个单位而不知姓名,就是熟悉的人在平日里,大家忙于工作也难得说上几句话。而一旦结伴出游,相互之间尽可以聊,尽可以侃,此刻没有“纪律”约束,没有上下大小、长幼贵贱之分,没有矫揉造作摆架子,没有忸怩作态作淑女状,粗言俚语、荤段子蛮黄话也滑溜溜地从口中流出。在回归自然的轻松里,在友好善意的嬉笑打闹中,加深了交往,增进了友谊,联络了感情,连平时偶有“疙瘩”的也会借此机会一笑泯怨仇。

从凝聚团队精神的角度看,踏青也是一种文化。有些由集体组织的活动,本身就是办公室活动的延伸,更能聚合力量,更能体现团队精神。在跋涉登高、攀爬山崖时,在过河涉水、乘竹排皮筏时,在野炊烧烤、共同进餐时,大家你帮我,我帮你,手跟手拉在一起,心与心融在一块;在旅途劳顿中,在与困难的斗争中,在胜利的喜悦中,在夹菜干杯的氛围中,更能体现出“我们”,体现出“团队”,增进了一分聚合。

另外,大自然对于人体的益处古人早有论述。明、清医家曾说:“流水之声可以养身,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琴医心,剑医胆”,可见踏青也是一种养生文化。

所以,踏青休闲,野外郊游,其意义当在“玩”之外,而存乎“文化”之中。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溯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溯源

——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国家实力为视角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荆 龙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其文化价值的自我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基于此对其文化生命力长期持有的坚定信心。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不会凭空产生,他来自于历史深处,生发于现实的土壤。从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考察,强大的国家实力奠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历经曲折而经久不衰,延至当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综合实力快速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昂首进入了新时代。

由此,国家面貌焕然一新,文化自信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特质。

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壮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滋养着当代中国人民对文化信心的确立与恢复。

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且发展完善起来的重要单元,中国文化是公认的为数不多的世界原生文化之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孕育了26种文化形态,只有中国文化这一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而未中断。在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世界历史较长一段时间内,以人文、包容、和谐、务实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化一度居于领先地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修齐治平”等思想对各国的物质生产发展和精神生活富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中华民族为整个人类进步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具有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资本,也是涵养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能够使当代中国人民坚定自身的文化发展道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光明前景抱有信心和期待。

文化自信以文化传承和发展为前提,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也不可能产生文化自信。历史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历史上文化发展的成果构成当下文化和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接续中不断向前推进。中国文化同样具有这一普遍属性,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必然要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按照历史的观点来认识和推动文化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文化建设所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描述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的 《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总书记更是强调: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酝酿和创造新的文化成果的重要资源,是人们坚信当代中国文化必定会走向新繁荣的历史根源。

文化的历史性决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能够促使人们认清中国文化的优势。但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加辨识和改造就拿到今天照搬套用,不仅不可能促进当下文化发展和涵养中国文化自信,反而可能会暴露弊端、阻碍发展。所以,发挥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应该按照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对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符合文化发展要求的新内涵和新表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文化之源。当今时代的变化发展和实践所达至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了以往一切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当代文化进程中勇于推陈出新,根据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加以拓展、补 2 充和完善,为传统文化注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躺在已有文化成果的功劳簿上,中国传统文化只能是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不可能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呈现其活力与价值。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加工,才能够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强大的国家实力奠基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历史早已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支撑,灿烂的文化表征不过是一幅海市蜃楼图,虚幻而不长久。

从认识论上看,人们的文化自信决非完全由内心感受所致,而是有着现实的物质基础。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长期积累和凝聚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独立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之外。恰恰相反,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发展休戚与共的。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经济上积贫积弱,建基其上的文化不可能有太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不可能使人们对其抱有强大的信心和希望。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深深植根于经济生活之中,是人们对所在国家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所持有的信心在精神世界的反映。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文化是精神生活过程的反映,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回望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伴随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实力的变化,中国在文化方面则相应经历了自信丧失到逐渐恢复的历程。1840年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所打破,也逐渐唤醒了有着强烈文化自信、沉醉在天朝上国迷梦中的中国人民。在此后的半个世纪,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中国逐渐从一 3 个主权完整的封建国家沦落至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与此相伴随,西学东渐日盛,中国人民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直至最后甚至提出了“全盘西化”口号。这个过程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此消彼长的过程,是国人对本土文化逐渐丧失信心而转向西方寻求民族振兴之良方的过程。

再将视野向前延展千年,以盛唐以来的中国历史为观察轴线,我们会发现,中国文化发展的高潮与谷底与经济运行的轨迹几乎重合,文化自信坍塌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持续衰落。“国民生产总值(GDP)在世界中所占份额由历史最高点的32.9%开始逐渐滑落直至历史最低点,经济年均增长水平由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成为世界上发展最慢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译: 《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归结起来,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反思、质疑直到信心丧失殆尽,并转而投向西方文化的怀抱,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较量中取得了绝对优势,在 “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解决了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因素,打开了中国社会通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闸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近70年的接力探索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生产力的经济发展道路,彻底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神舟升空、蛟龙下海、天宫上天等高精尖领域频频实现突破; 从一穷二白到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各国前列;从经济增长长期停滞不前到经济长期保持高于世界年均增速。2010年年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五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正是在这巨大经济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得以不断彰显: 数以百万计的世界各国人士到中国进行留学、交流,学习中国各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亲身感受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国人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认识到当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社会经济状况根本改观的情况下,一 4 度质疑、放弃中国文化转向 “全盘西化”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有理由坚信当代中国文化有着光辉灿烂的前景。

循着历史的轨迹观察,中国人民对本土文化的心理变化可以被描述为 “U”字型趋势: 文化自信逐渐丧失直至跌落到最低点,又从最低点逐渐恢复和提升。与其相伴随的是现当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趋势: 从盛极一时到跌至谷底再到重新振兴。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致性绝非偶然,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两者之间内在和本质联系的必然反映。因此,对于文化自信的认识,必须回归到社会经济生活之中,找到其变化发展的基础源泉和动力。从本质上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形成的综合国力奠定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文化基因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政党。回应时代呼唤,反映实践诉求,及时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谱写伟大思想的新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的不二法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伟大时代、伟大实践中创立的伟大思想。今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长征、新赶考、新起点上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有两大突出标志。

第一个标志是不丢“老祖宗”注重说“新话”,在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又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不仅善于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更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时代步伐越来越强劲、越来越迅捷的脉动中,中国社会也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旧时代。”这番话本来是讲国际关系的,但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同样一语中的。

立足于对21世纪时代特征的深刻洞察和当代中国发展方位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中国的国家治理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中国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这一伟大思想提出了“八个明确”,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 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伟大思想又提出了“十四条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本方略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保障、路线保障与战略保障。

第二个标志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赓续中华文化的基因。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法宝。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中国具体实际”既包括历史实际、时代实际、实践实际,也包括历史文化的实际。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文化实际决定了思想理论体系的风格与气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际紧密结合,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紧密结合的同时,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最新成果有了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与文明支撑,更具中国风格、更有中国气派。

从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具有浓郁中国文化色彩的阐述作为历史使命与战略愿景,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再到“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以及“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包括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构想与价值愿景推进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等等。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内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中,并焕发出持久的精神魅力与文化光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告诉我们,正是绵绵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浸润,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喜闻乐见、更加润物细无声,真正成为中国社会自己的思想,成为中国人民自己的思想。其实九十多年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是这样做的。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充分运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写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邓小平拿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后来成为中国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概念,就是出自中国传统经典《礼记?礼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告诉我们,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这两个标志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

准确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师晶晶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尤其是一名党员,首要的是学深悟透文化自信的内涵、要求。文化是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党中央就文化建设的内容、任务、意义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文化领域的成功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拓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时代光芒。坚持以文化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既是高校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也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其次是做好文化自信的坚定引领者。教育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教师理应成为文化自信的坚定引领者。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能力,呼唤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身的血液里。要扎扎实实地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解读能力,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让自己具备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再次是运用创新发展理念改进育人观念。准确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需要我们教师多花心思,引导学生以纵向的眼光看中国的发展,全面看不偏激;用深情的话语讲先辈的英勇故事,形式多不呆板;拿身边的典型扬时代之旋律,求实效不浮夸。只有我们的教师准确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响亮的中国声音,以更大的文化自信支撑起民族复兴的梦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17-12-04 09:17:0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领了社会思潮、凝聚了社会共识,并显示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进一步深入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总结、集中概括和高度凝练,有利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通俗化和普及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达的是国家意志,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主法治、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当自觉遵循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适应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为未来改革制定了路线图,强调以促进 10 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与改革目标完全契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重视共同富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缩小区域、城乡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出来的影响力。软实力实质上是文化魅力,基本特点是靠自身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传播力发挥作用的,而不是依靠强制力。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没有核心价值观,文化构建就失去了灵魂和引领,人们就会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尊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走向,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和价值内涵,增强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源泉。“不忘传统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前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区分良莠,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作为家园文化,社区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群众性的特点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文化与社区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端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作为一定的地缘性群体和区域性社会,社区具有生存发展的硬件设施、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地域。具有一定规模、数量、分布状况和类型构成的人口。社区由一些群体和组织所构成,如家庭、邻里、商业、学校、医院、民间团体、政府机关等。群体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取向。社区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归属感,产生参与群体的集体意识和行为等。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社区文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根据社区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按照它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加以管理与组织,为社区全体居民创造合理的、美好的精神生活条件,以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文化,要在融入上下功夫、出实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融入。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之中,贯穿于社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抓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形式,通过编排一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生动具体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作品,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要把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细微、细小处着手,在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凝聚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实施之中。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用法律和制度做保障,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各种社会治理行为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治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得到鼓励和褒扬,违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受到抵制和鞭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实效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微”字上下功夫,例如,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传播社会正能量,利用文学艺术形式、公益广告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同时,在宣传上要突出重点和区分层次,注意贴近性和接地气,力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华文明为文化自信增底气

2017年12月03日 06:3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文化自信的底气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积淀的中国智慧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积淀的中国智慧。

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具有永恒魅力。

中国的文化基因是“贵和”,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观追求。总书记多次阐述“以和为贵”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价值观。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一融入中国人民血脉之中的和平思想,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人民是一致的,也是与世界上几大文明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追求。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文明对话互补互鉴,共同推动世界享有永久的和平发展。

践行以义为先、弘义融利、义利合一的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新境界。

总书记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中国在处理自身所面临的种种国际问题时,既注重利,更注重义,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绝不见利忘义。中国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利益时,既把握是非原则,又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践行以义为先、弘义融利、义利兼顾的价值观,更多考虑对方利益,重情谊,注意多予少取,绝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追求的是世界大义与世界大利的和谐统一。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利之辩”思想精华的继承,也是对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精神的坚持和弘扬。强调在国际关系中崇尚道德、秉持道义、主张公道、伸张正义,义在利先、利在义后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有机融合。

中国古老智慧不仅“求同存异”,也讲究“聚同化异”。面对世界上诸多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或人类面临的共同难点问题,中国日益承担起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以中国智慧来处理“同”“异”与“和”之间的复杂关系。找准事物之间的同,以“容”的胸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化解异(分歧或矛盾),从而使双方实现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的“和而不同”意指多样性的统一,其核心在于“和”,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包含和平、包容、开明、开放等多重内容。求同存异一直是中国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的立场和主张。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新表达。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求同存异,而且要求同化异。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时,要“融利弘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面对同和异、利和义的关系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处理国际关系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中国与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联系起来,尽量减少或化解制约和阻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各种问题和因素。总书记多次在重要演讲中阐述“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新时代国际秩序构建的全新视角,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文化内涵与创新理念,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新表达。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国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有机结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紧密连接,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面重要旗帜。

(作者张小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钱念孙:弘扬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2017年12月03日10:5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钱念孙:弘扬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我国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万众一心,协同奋斗,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开拓新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价值共识的思想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典范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突出标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行方向,又是全党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

究竟如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我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论是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还是注入精神文明创建的各方面,或是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环节,基础在于“知”,重点在于“行”,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知”和“行”必须统一,不应看作两件事,“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总书记在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曾多次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停留在“知”上,停留在学习号召、理论研究、宣传讲解上,而要落实到“行”上,落实到社会每个成员的行动中,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和绽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彩。

这个目标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在这里,全民行动、干部带头十分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转化为每个公民的价值理念和人 生追寻,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本身行可为范、德可为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只有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对他人对社会产生正面引导作用,否则就会被看作“忽悠”“糊弄”别人的说教和假话。党员干部只有用先进的事迹打动群众,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才能唤起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华彩篇章。(记者 龚亮采访整理)

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

高琼

2017年12月04日09:3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髓深度契合,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资源和实践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

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在天人视域中透彻人性本善的道德人性论,确立内向超越的生命精神,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其道德精髓既是信仰和本性,又是规范和实践。

“人性本善”“我固有之”的道德人性根基。儒家传统文化认为人的本质即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善性和道德性,并以“立人之本”作为全部伦理建构的核心和基础。孔子首提“性相近也”,其后孟子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强调仁、义、礼、智四种善的根芽是每个人本性中先天固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据此,传统文化建立了天命人性的深刻道德义理和崇德修身的丰富道德规范,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向度和道德特质。“为仁由己”“内向超越”的道德生命精神。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主体性,注重挺立人的本然之善,涵养道德本心,实现主体善性的内向超越、道德境界的自觉提升和真实生命的纯然呈现。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认为道德的动力来源于主体自身的道德自觉。若能挺立主体道德意识,扩充本然善性,自觉追求内向超越和境界提升,那么不仅道德问题,且由道德问题所派生的各类问题 18 均会相应得到解决和超越,恰如孟子所言“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知行合一”“学行不二”的道德实践宗旨。传统文化以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仰为引领,以理想人格境界为目标,注重收束外向追求、返归主体内心,形成注重实行、以德养生、反身而诚的实践理论。人要持守“人之所以为人”的至善本性,在为学处事之中省察超越,坚持知行合一、学行不二,并毕贯终生,将善性的自觉和道德的省察贯彻于日用常行,实践于家国天下,方能成为真正的人,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宏阔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宏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统摄。道德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诚信、友善、和谐的传统道德精髓,融入自由、民主、法治的时代精神,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作为立体的信仰和价值体系,是对国家之德、社会之德、个人之德的宏观统摄,其发之于国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发之于社会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发之于个人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道德建设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既能统摄社会价值观念,又能凝聚全社会道德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及身心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使全社会形成精神合力,全面提升道德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体的,是在价值信仰统摄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凝聚道德 力量的基础上,落实于生活层面的道德实践。因此,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实践为导向,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自觉践行能力,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的深度契合 传统文化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之源。“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3],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道德人性根基、道德生命向度和道德实践宗旨,拥有完备的道德规范和实践伦理,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和涵养之源,也是正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的时代传承。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要发挥时代价值,就要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性和道德主体性,融合社会主义特质和自由民主的时代特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积极传承并有效融合了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赋予传统道德伦理以崭新的时代精神,对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进行了时代整合和超越,使其在新时期焕发生机活力,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

以弘扬传统文化道德精髓为切入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信仰是引领,道德规范是规约,道德实践是宗旨。因此“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4]。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髓要积极传承,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引导公民积极向上向善,全面提升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实现民族复兴凝心聚力,砥砺奋进。

20(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本文系西安交通大学2016基本科研业务费《儒家道德主体性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养成及模型构建》 SKZX16009 阶段性成果)。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年第12期

下载华佗五禽戏文化蕴涵溯源(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佗五禽戏文化蕴涵溯源(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佗五禽戏是目前被国家体育总局所推荐的四大名功之一

    华佗五禽戏是目前被国家体育总局所推荐的四大名功之一。而自发五禽戏是广州体育学院武术讲师梁士丰先生所创,本功是根据华佗五禽戏等改编而成,经改编后的自发五禽戏功法更科......

    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共5篇)

    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 为了本公司实验室用于量值传递的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确保量值准确一致。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用于......

    农业智能大棚控制、溯源系统设计方案(共5篇)

    生态农业智能温室大棚 监测、溯源及控制系统 设 计 方 案 xxxxxxxx有限公司目录 背景 ......................................................................................

    文化(共5则)

    第五章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从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的生......

    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共5篇)

    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6个字(含多音字得)。学习“三框”。 2.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用“立刻”写一句话。 3.能正......

    姓氏文化(共5则)

    姓氏文化探索研究 高一五班 郑太真 一、 姓氏起源 时间:在中国,大约在五千多年前。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 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具体背景:......

    姓氏文化(共5篇)

    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 摘要:形形色色的姓氏寻根追宗,全不能避开河南。《百家姓》中,有73个姓氏能在河南找到发源地,而且有48个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就在河南。河南是中原地区最核......

    楚辞文化(共五篇)

    屈原和《楚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 也许你不懂什么叫做诗歌散文,但你一定知道什么叫做文学;也许你说不出四书五经的名字,但是你一定听过《离骚》;也许你弄不清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