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群众路线 维护群众利益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坚持群众路线 维护群众利益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中央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着眼党的奋斗历程和执政使命,着眼“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深入阐述了群众路线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深刻阐明了开展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指明了实践路径,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注入了强大动力。
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最根本的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予以坚持和贯彻。无论是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推动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过万水千山,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秘诀。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将一事无成。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反复告诫“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反复强调“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强调的这“三个必然要求”,其最终的精神指向也正在于此。
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党员干部是加强群众工作的主体,以什么样的心态做好群众工作,关系党群干群密切程度,关系改革开放稳定大局,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做好群众工作,关键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对待群众要怀着一颗真心,充满一份真情,倾注一片真意,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具体讲,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怀着真心尊重群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人,也是历史的创作者。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我们党员干部要怀着一颗无比敬重的心情对待群众,把群众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家人,就连我们自己在履行公职之外,其实都是老百姓,看不起老百姓就等于看不起自己。真心尊重群众,要从行动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热心接待群众的来访,耐心解答群众的咨询,诚心接受群众的建议,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
2、充满真情贴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方针政策是从群众实践中总结得来的,工作思路是从群众实践中启发得到的,群众路线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法宝。毛泽东同志曾把干群关系比喻为鱼水关系,实际上就是在告诫我们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情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呼声,懂得群众所思、所难、所盼,把工作做到百姓家里去,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努力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深水鱼”。
3、倾注真意服务群众。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民办事既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用真意服务群众,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民生事业建设上来,把主要心思倾注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上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看病、就业、上学等基本民生问题。实践证明,谁抓住保证和改善民生这个关键点,谁就牢牢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权,老百姓的感情是最朴实的,只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就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开展各项工作就能轻松自如。
作为一名公务员,如何在本职岗位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追求理想、坚定信念 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建筑行业和人民防空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标准要求自己,注重自身素质提升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
(二)要有责任,有抱负,有担当
要以过去的雷锋精神、现在的郭仁义等英雄模范为榜样,用良好的职业道德,依法履职,全力付出,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扎实做好抗震防震人防工作。
(三)要有纪律、有约束、为民、务实、清廉 自觉遵守八项规定,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在思想上筑守法纪防线,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
(四)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公务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公务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公务员,要把传统的“领导”角色转变为彻底的“服务”角色,忠实履行职责,沉下身心去了解群众的需求,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总结和提炼群众的经验。要坚持“从群众中来”——正确认识和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使决策的每个环节都符合群众利益。坚持“到群众中去”——用市场的、民主的、法制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014-4-7
第二篇:坚持和谐拆迁_维护群众利益
坚持和谐拆迁 维护群众利益(干部说干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征地拆迁、旧城改造等问题日益增多。如何科学实施拆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8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滨江开发”总体规划,启动了涉及1.2万户、6.8万多名群众的大面积拆迁工作。在实践中,下关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科学拆迁、和谐拆迁的新思路、新举措,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征地拆迁、旧城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因此,在整个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都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维护而不能损害群众利益。基于这种认识,下关区强调在拆迁工作中既要算好眼前账、单个项目账,更要算好长远账、民生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一是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对涉及拆迁的群众购房给予一定优惠。二是实行就近安置,尽量不让涉及拆迁的群众远离原居住地或中心区域。三是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对高龄老人、特困群众,组织现房先行安置;对选择现房或产权调换的群众,实行即搬即选。为了安置涉及拆迁的群众,下关区共提供各种房源1.2万多套,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公平、公正,是实现和谐拆迁的重要前提。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坚持政策、程序、过程公开。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在拆迁工作中,下关区坚持实行基本政策、补助标准、房源情况、申购程序、工作流程与评估等“八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通过政策咨询会集中解答、入户动员、逐家逐户发放公开信等方式,阐明政策、解疑释惑;始终做到执行政策前后一致、同等情况对待一致、承诺与兑现一致,消除群众的疑虑;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对拆迁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培训,要求人人签订廉政承诺书,并在拆迁现场设立举报箱;加大监督力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者、群众代表现场参与监督,将搬迁顺序、搬迁进度、选房结果等情况第一时间公示。
着力化解突出矛盾。拆迁工作涉及不同方面的利益,问题复杂,矛盾集中。这就要求把坚持依法拆迁与注重人文关怀、运用经济手段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把各种矛盾降低到最小程度、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拆迁工作中,下关区抽调6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100多个工作小组,逐户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不理解拆迁工作或不愿离开原居住地的部分群众进行耐心劝说,有的甚至上门20多次;对少数提出政策以外过高要求的拆迁户,不搞强行拆迁、限期拆迁,坚持依法办事同说服教育相结合,在做通工作后再进行拆迁;对原住房产权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或抢在拆迁前临时违章搭建房屋问题,经现场调查和严格审核之后,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一户一策等办法予以解决;等等。同时,大力开展面向涉及拆迁群众的“四送四帮”服务,即送就业岗位、送子女就学、送医疗上门、送生活必需品,帮助办理房屋拆迁和新房迁居各种手续、帮助搬家、帮助寻找过渡房、帮助提供看房车。
合理使用拆迁腾出土地。能否合理使用拆迁腾出土地,是关系拆迁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在拆迁工作中,下关区坚持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为根本,把拆迁腾出的土地更多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绝不搞单纯的商业开发。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现实,抓住拆迁改造的契机,新建改建了一批教育基础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14项城市排水、清淤工程,新建了3块大型绿地,同时积极推进狮子山、幕府山治理改造和滨江大道建设工程。
第三篇:提高公安群众工作能力
结合公安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公安群众工作能力
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是指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它是在公安工作上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群众工作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工作对象的广泛性。2.工作内容的复杂性。3.工作时间的随机性。4.工作方式的多样性。5.工作结果的双向性。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在做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做好群众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积极性不强、警民互动缺乏等方面。
(一)认识不足。走群众路线是做好公安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我们必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公安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民警长期脱离群众,怕下基层,不愿同老百姓打交道,自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导致我们的侦查工作耳不聪、目不明,结果是案难破、人难抓。
(二)主动性缺乏。一方面,部分民警缺乏一种职业荣誉感,感到做基层群众工作总是默默无闻,很难做出成绩,且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从而失去了主动做好群众工作的精神动力和主观愿望,对待群众工作缺乏真情实感。另一方面,部分群众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市场经济中消极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民警找他了解一般情况都难,更别说让他为我公安机关工作了。
(三)警民互动不够。由于民警和群众之间缺乏广泛的良性的交流
渠道和互动空间,群众不能真正地了解公安工作和民警所付出的大量劳动,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公安工作。民警与群众关系相互脱节,从而渐渐失去公安工作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
总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基层民警传统的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主要表现在部分民警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安工作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变的重大意义,习惯以管理者自居,以耍特权为荣,在思想上轻视群众,在行动上脱离群众,不善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经常使自己的工作陷入孤军作战、孤立无援的状态。
(二)基层民警无法实实在在地沉到基层一线。因为现在流行“有困难找警察”,致使公安机关过多地忙于应付一些非警务工作。而当前,各种社会新问题、新型犯罪呈爆炸式出现,基层公安机关为应对新情况而普遍出现警力紧张状况,也极大地挤压了基层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三)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基层民警对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对公安工作的方针、原则掌握不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薄弱,办案过程中刑讯逼供、对待群众“冷、硬、横、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徇私枉法、徇私舞弊。
(四)基层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民警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民警往往不自觉地会把这种不佳的精神状态发泄在工作对象身上,造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从而进一步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新时期公安工作已经从管理型转变到服务性。但是提高公安群众工作的方法还是大致一样的。
(一)从意识观念入手,确保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当前多数民警应当完全转化意识观念,拒绝停留在上世纪的保守思想上。不能有偏见,不能太自私,不能不作为。
(二)要树立一种观念,在感情上亲民。不要把自己地位想得跟民众有什么区别,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警民是一家,为群众办事儿就是为自己办事儿。
(三)要营造一种氛围,在措施上为民。公安宣传工作也应该把群众工作当成重点,在公安队伍中营造一种警民和谐而且必然和谐的氛围。在政策的制定上也要贴近民众的感受,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有利。
(四)要明确一种导向,在效果上惠民。正确的导向促使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导致正确的惠民效果。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就会更支持公安工作更相信人民警察的办事能力。
(五)同时,从能力素质入手,确保在感情上拉近群众.强化政治理论与政策法规学习;强化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塑造民警一身正气的形象.在与群众接触的时候随时拉近距离突破心理防线。
(六)此外,从细微实事入手,确保在实践上融进群众.不仅要拉紧与群众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我们因该乘胜追击与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
群众工作不仅要从大的方针政策去落实,更要从小事儿做起,比如我们实训课上练习的敲门、入户访谈、接待等等。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未来的群众关系会大有改观。
第四篇:三桃乡认真开展“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专题研讨会
三桃乡认真开展“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
益、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专题研讨会
2014年4月22日下午,三桃乡党委政府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以“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为主题的讨论会。讨论会以我省联系服务群众的表率杨善洲及本乡司法所牟所长等先进典型为生动教材,学习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绥江经验”,以《昭阳区北闸镇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剖析》及本县2013年纪委查办的典型案例、重大事件等为反面教材,聚焦“四风”,对如何加强党性作风的锤炼、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等进行了讨论,讨论会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通过这次专题讨论,不仅使三桃乡党委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更加透彻,也进一步增强使大家的服务意识,有利于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五篇:如何提高民警群众工作能力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反复强调,公安机关领导要着力提高五种能力,即:群众工作能力,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能力,基层实战能力,驾驭复杂局势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当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主题,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根基。笔者本结合派出所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基层民警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问题浅谈一些自己感受。
一、当前民警开展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当前基层民警开展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许多种,究其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笔者从其现象上来分析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有的民警“无心”做群众工作。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建立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党群关系,这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然更是我们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根基。但是,当前基层民警中仍存在着群众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弱化,工作中高高在上,工作只求形式不求实绩,只求虚名不求口碑,臵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于不顾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度易造成民警无心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
二是有的民警“无力”做群众工作。当前公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项任务均一层一层地压到了基层民警身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最贴切的比喻。各项考核和检查对基层民警的工作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责任。由于基层警力十分紧张,社区民警管理辖区居民数和人口数远远大于公安部的要求,有的社区民警一兼数职。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基层民警即使有心却也无力开展群众工作。
三是部分民警“无能”做群众工作。民警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做群众工作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当前部分民警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认知上均十分过硬,但在开展群众工作时,把握不了群众心理,学不会群众语言,掌握不住群众工作方法,要么说不清、道不明;要么说偏了、讲歪了;要么说的无人听、讲的无人信,说一套做一套。做群众工作时“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在群众中树不起威信,工作中打不开局面,事实上形成了无能开展群众工作。
二、提高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之我见
提升民警做群众工作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单位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意识观念入手,确保在思想上贴近群众。要树立一种观念,在感情上亲民。只有增强群众观念,心里装着群众,才能从思想上与群众融为一体,才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纪律作风活动,教育民警树立群众观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扎根民警心中,使全体民警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真正在感情上做到亲民。
二是从能力素质入手,确保在感情上拉近群众。练“硬功”,强化政治理论与政策法规学习。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求我们要组织民警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公安工作的规定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政策法规意识、政治理论素养、法律业务素能。教育民警在思想上做到“三要三忌”,即要亲民,忌辱民;要近民,忌疏民;要助民,忌压民。练“内功”,强化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一,语言上要尊重群众。不尊重群众,很难得到群众的尊重和认同。不尊重群众,用无情的语言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就会加剧矛盾,形成对抗。第二,语言要风趣。风趣的语言可以创造亲切、愉快的气氛,可以增添欢悦情趣,活跃气氛,有力地促进民警与群众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第三,语言要通俗。我们在做群众工作时,多使用乡村俚语和大白话等群众易于接受的群众语言,将会使沟通工作更加顺畅。要练“外功”,锤炼塑造民警一身正气的形象。实践表明,只有爱民亲民、廉洁奉公、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民警,才能被群众信赖,被群众接受。第一,要树立忠诚的形象。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和依法治警,努力使广大民警做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全面履行好神圣使命,成为百姓可以依靠的“主心骨”。第二,要树立公正的形象。把塑造良好的形象贯穿于日常的执法执勤和开展群众工作的点滴之中。在执法办案上,强化证据意识和时效意识,保证办案质量,并时刻检点自身是否有“吃、拿、卡、要”的现象;在接处警上,认真受理群众报警,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制,并时刻检点自身是否存在“冷、横、硬、推”的问题;在内务管理上,明确要求,增设便民设施,大力服务群众,并时刻检点自身的警容警姿是否与警察的形象相符;在廉洁自律上,常修为警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并时刻检点自己遵守禁令警令情况。第三,要树立文明执法的形象。要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贯穿于公安社会管理和执法活动的全过程,教育民警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多做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坚持融法、理、情于一体,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自觉地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确保民警能够用自身严格、公正、文明的形象,沉着稳健的气度,诚信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引导群众,使群众信服,与群众“交得上心,真正从老百姓身边走进老百姓心中。”
三是从细微实事入手,确保在实践上融进群众。立足于一个“小”字。孟部长指出,“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真正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好事做好。”我们在开展群众工作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一个“小”字,正确处理“大案”与“小案”的关系,既要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又要有效整治多发性侵财犯罪,既要集中精力破大案,又要坚持不懈管小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既要开展“大走访”,又要化解“小矛盾”;既要开展“大排查”,又要整治“小隐患”;既要开展“大信访”,又要消除“小误会”;既要开展“大治理”,又要侦破“小案件”,特别是在接待群众报警求助、做群众调解工作、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时,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从小节入手、从细微处留意,将自己融入到群众中,做好群众工作。立足于一个“勤”字。要牢记一个“勤”字,克服一个“惰”字,对待群众陈述、辩解要有细心、耐心,对待群众的诉求要诚心、热心,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提供的情况要关心、留心,坚决杜绝漠不关心或者粗心大意,甚至敷衍了事的行为发生,真正践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赖。第一,要勤走。要勤到群众家中串门走访,尤其要勤到村委干部家中串门,广泛接触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在与群众交心谈心中了解辖区的治安情况,听取群众的心声与诉求,学习群众的智慧,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第二,要勤记。要对辖区治安管理情况,重点人员思想及动态,辖区不安定因素,家庭纠纷矛盾等等情况勤记在心,勤记在册,切实做好心中有数,为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准确的资料与数据。第三,要勤思。要善于总结自身开展群众工作经验与得失,通过学习、思考从中归纳出带有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参悟问题的症结与化解之道,不断改进工作理念、思路与方法手段。立足于一个“创”字。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我们,只有创新事物才能发展,公安工作也需要有一个不断的创新方法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基层民警开展群众工作则更是如此。一种好的形式在群众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开展群众工作就必须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前信息化在服务群众工作中的应用就是一种新的创新领域,我们只有不断摸索,才能永葆热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