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护理对象
认识护理对象
护理的对象是人,如果说护理的对象是从健康人到病人,从个人到群体,那末也就可以说,护理的对象是全体人类。
考虑护理对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什么呢?无论是面对一个婴儿或一个病人,都 要从需要得到护理的角度来认识护理对象。只有这样,才容易理解。因此护理的对象首先是患者个人。在考虑对患者个人进行护理时,不要只停留在患者个人的疾病 问题上。还要从患者个人扩大到家庭、社会集团,再从疾病—疗养—恢复—增进健康地扩大下去。这样,从护理患者个人开始、去认真仔细地考虑护理工作,自然就 会发现在扩大概念的同时,护理对象也会随之相应扩大。
一、患者个人
护理的对象首先是患者。这里所指的患者除了病人以外也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妊娠产妇及老人。严格地说,婴儿及产妇等不是病人,但他们也和病人一样是需要护理的。
由于护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护理患者个人的实践来体验的,比较容易学,但并不是说只要体验患者个人的护理,就能够理解和体会护理工作。实际上体验的方法和方式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由此可见,理论和概念的建立则是补充实践的第二位手段。
根据护理患者个人中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体会,按其自然发展,护理的对象不单纯是患者,还包括患者以外相关的人员。这是护理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患者这一护理对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护士在进行照顾时,哪些见解是必要的呢?也就是说,在护理中如何理解人类中患者的存在,有利于推动护理工作,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叙述:
(一)体验疾病的患者
疾病对于人类社会或个人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南丁格尔说:“从自然中带来的疾病,并向着恢复过程发展”。所谓疾病是自然造成的,至少不应该认为是非自然造成的。她又认为,人类的身体也是自然系列,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疾病是在自然中产生的,而且也是一个恢复发展的过程。
一般来说,孩子生病是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无论在生物学或社会心理学方面疾病对护理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南丁格尔强调:“最重要的是,不 要影响疾病的恢复过程”。不过体验疾病对于人类来说,决不是愉快的事情,它伴随着痛苦。因此,当人患病并体验到痛苦时,就需要有援助者,即需要护理人员的 护理。当护士在患者的床边护理时,一定会发现这个患者是有了疾病体验的人,这种体验开不特殊,是极其普通的。在不断地体验疾病的基础上,丰富地提供有关疾 病的各方面知识,才能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性。
围绕患者的疾病,护理人员将各种领域中的科学知识充分地运用到护理工作中,除了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自然科学外,心理学、及人文学、法学、美学等社会科学也能更加充实和丰富护理知识。
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常过分强调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见解,有偏重社会心理学存在的倾向,容易忽视生物学的观点。因此,最基本的是要从人类存在的概念来充分认识生物学的存在。
(二)作为人的患者 患者是患病的人,如何理解人?从护理角度应怎样理解?
应该强调的是,第一,不管怎么说,理解人本来就是很困难的,迄今理解人的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答。第二,理 解人这一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是阐明人的行为的全部法则吗?还是阐明物理学的因果关系,倘若不搞清楚这些问题,就会完全陷于“理解”这一词语,关键的问题 却什么也不懂。第三,要搞淸楚“理解人的目的”。要护理好一个人就必须要理解这个人,在护理工作中有目的地去了解一个人,科学地、全面地掌握一个人,逐步加深对人的理解,通过护理实践形成一种独特的护理观点,即“对人的看法”。自然而然地成其为护理的哲学。在此基础上,作为观察人的线索,掌握理解人的要素,对护理来说,将成为良好的指南,但这只是以护理为目的来观察人,决非概括一切。
作为理解人的基本要素,一般来说,有 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三个方面。日本的薄井担子认为人还可有“生物体”和“生活体”两个方面,前者是根据物理学的分析来考虑的,后者是根据生物学的分析 方法阐明的。我认为后者是确切的,并拟于后者看法中再附加“作为意识体的人”这一观点。因为人有生物体和生活体两个方面,而如何通过自我意识去分析、理解 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人与人之间有分歧不足为奇。不同意见通过争论将有利于产生新的见解和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启发。
下面谈谈人的欲求论。欲求论在人的身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人按其欲求采取行动。患病时虽有所求,但因病不能满足需求,只能通过请求护理来满足自己的欲求。虽然欲求这一词含义各有不同,但从欲求—行动的做法,并不说明它适应人的全部行动。这和作为意识体的人的关系不太大,应该采纳生物体和生活体的用语,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有可能完全陷入欲求这一词的错觉中去。Wiedendach避开了这一弊端,最后根据护理的观点,以护士是怎样进行护理工作作为判断的开端而改为-需要帮助”。欲求论,仅仅是一种假说,实际上不按这种理论假说往往也能说明护理行为。要了解和说明护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关系,可有多种观点,也各有其利弊。护理是依据护理哲学来判断的,不能只使用一种理论来统一,否则就会抑制原有护理工作的内在变化,不利于护理进展.(三)作为个人存在的患者现在就个体差别和尊重个人的问题叙述如下: 个体差别的问题,可以假设有一个平均值为前提,但在进行临床护理时,虽有不能忽视个体差别的这种思想也可以说是很难衡量的。所谓平均值,完全是一种理论性的,概念性的东西,是理解个人的线索,实际上存在平均值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按理说,护理(学)本来是对患者个人的护理,这种场合无所谓什么平均值,而某个人的平均值(例如,某人的平均血压、平均脉搏)则往往是有意义的。至于人类全体的平均值,对于护理来说,还是看作本来就没有意义为好,这样错觉就少,但是作为了解个人状况的线索,平均值还是可以利用的。
接 着是尊重个人的问题,首先有必要严格地区别尊重个人和尊重人权的问题,在日本,尊重人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护士历来必须尊重患者的人权,这是理所当然的。对护理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尊重个人,那么,为什么个人必须受到尊重呢?其理由不仅仅是因为那是属于道德和伦理的范畴,还因为是由于护理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因尊重个人而对护理工作有妨碍时,那么,从理论上讲也可以不尊重个人。但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场合凡不尊重个人所进行的护理均不可能成为正确的护 理,Wiedenbach对有关人类的本质作了四个假说,阐明必须把尊重个人置于重要地位。
(1)人类社会在发展、维护和保存自己方面,具有独特的天賦才能。(2)人类社会基本上是向着自我支配和自我独立的方向努力,不仅要求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更要求人尽其责。
(3)所谓认识自己,承认自己,对于个人的完整性和自己的价值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4)不管一个人在做什么,乃至做的一瞬间,都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不同特点。
这些不仅仅都是理论的见解,也是洞察有关人类社会的基本原理,具有这样的洞察力,就能淸楚地表明护理是依据这些基本原理,通过必要的实践来尊重个人的。
二、从个人到群体
如果进一步探究上面所叙述的患者个人护理时,从自然发展的趋势,就会清醒地意识到两个问题。其一,是把人作为个人的概念;其二,是个人属于集体中的一员,人是社会的人。如果不这样认识,就会出现对于个人护理已到尽头的错觉。
例如:在家庭(原先是称为家属的群体)有患者时,就得靠家属的援助,这一点容易看淸楚。当患者住院时,同样也要依靠家属的援助,否则护理将会停止,倘 若家庭生活形式、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一旦有变化时,就会直接影响患者本身。同样患者本人的事情也会影响家庭,影响工作单位和社区群体。这种把患者个人作 为生活体来看的是一种新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新。也就是说不应该把由此及彼看作是个人问题,而应看作是群体问题。但若过于强调将两者划分开来 对患者也是不利的。
因 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具有生命的人。生命有若干个环节相连。我们谈到生命都是将人或生物的一个个体来作为生命的单位。当然生命单位决不仅仅 只是个体,医学上认为个体是由更重要的器官、组织、细胞这些小单位组成;另一方面在生命单位中也有更大的单位,即由个人集中在一起所组成的家庭和社会,靠生命活动维持着,而巨大的生命单位是从人类社会到生物社会,从地球到宇宙,无限扩大。由此可见,所谓个人生命单位和家庭生命单位正是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现象,是最恰当的一种见解。所以,探究个人护理,不知不觉地就会和家庭护理联系在一起,两者不可分割。
如果把生命理解为实际上是具有许多从小到大的单位,那么家庭也好,社会也好,进行护理工作的原理几乎完全是相同的。此外,理解了生命的单位是什么,就能够清楚地知道护理和细胞、组织、器官的关系比较小(不能说完全没关系和个体关系最大,和家庭、社会的关系是无法解脱的。
要是能把家庭和社会等群体理解为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其个性,若不能遵重个性,护理工作就有可能受阻。在群体中也会有疾病,它也能体现群体的生命活动,群体和个人的联系具有三种情况,一是群体中的疾病,往往以个人的疾病来表现;二是个人的疾病,事实上已成为群体的疾病;三是双方同时发生。但不管怎么说,个人的疾病和集体的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两者(某场合是多数)的护理工作都是必要的,只是其工作有程度区别而已。究竟是以个人为中心,还是以群体为中心,根据病例的不同,应有所侧重。
掌握了这种基本原理,就能把发现生命单位和阐明集体患病理由作为线索,利用社会学、公共卫生学等知识可更加进一步展开和丰富护理工作。不过,应强调的是这些知识只是一个基本概念,因此在应用时必须注意。
有 关家庭问题,对于家庭这一生命单位的认识要比一般的远为重要。它的生命活动情况和个体极其相似。可以想像得出,父、母、姐、妹、兄、弟、孩子、祖母、祖 父、这些家庭构成人员就好象分担着人体各部分一样。因此就会考虑到患者究竟在家庭中处于何种地位,如同病变究竟发生在人体的哪一部位,从生命活动的这一点 来看,小家庭不如大家庭。小家庭的一员有病比大家庭的一员有病情况显得更为严重。另外,个人患病对本人来说珍视的是自己的生命,同样,对于家庭所患的疾病 来说,也要珍视家庭的生命。
其他的群体即使发生了这种情况,原理也是同样的,从近邻到国家,生命的单位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个人护理时,有必要在任何一个生命单位里,发现更大的问题。也许是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也许是城市和农村。自不待言还是应该多了解有关各群体的存在和群体的特征。
三、从疾病到增进健康
如 再进一步探讨对患者个人的护理时,自然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前面所提到的疾病,另一是健康。从疾病到增进健康有两条渠道。这两条渠道可再次通过健康的途 径连在一起。一条渠道是“疾病—防治—增进健康”。只要仔细辨別,就能淸楚地体会到没有人愿意得病。一旦得病就会千方百计求得防治疾病的方法,并进一步积极采用增进健康的方法。另一条渠道是“疾病—调养—康复4增进健康”。从疾病到恢复虽说离开了医生的直接诊治,但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在调养中充分恢复体力,再次为社会服务。复原后,但愿不再患病、保持健康。因此护理的对象不仅仅是患者,还包括患者以外的人们。
在这里很重要的就是健康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健康的定义。它是一种概念性的、理论性的假说,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且是和人类未来的光辉形象同样地过于含糊(拘泥),能给现实中的人类生活带来危害。例如:幻想把物质随意地变为自己的东西,犹如引起公害一样,祈求摆脱疾病而健康生活,往往只是逃避疾病,而并未重视疾病,为了健康过多使用恢复健康的药品既危害自己的身体,也危害人类的生命。总之,就象前面所述的,疾病是自然造成的。
如前所述,南丁格尔的观点,决没有把实现玫瑰色的梦作为其目标,和当今的护理观点是一致的。
另一种是“遵照生命法则的生活方法”,是用“健康#这一术语意味着什么来阐明护理的。浅显易懂地说,可称作“健康法'但是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方法本身就不是逃避疾病的方法。相反,即使是现在患病的人也有进行健康生活方法的。象这样的人并不影响疾病自然恢复过程,而是遵照自然生命的法则进行生活。也有更加不同的情况,即现在没有病,也许将来也不患病,但生活方法却属于非健康的,象这样的人对于自己生命的最佳状态,也许并不理会。^
假如这样考虑的话,就会明确地认识到,患病—不患病,不健康生活—健康生活,完全是有区别的。对于疾病来说,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引起。例如I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几乎和每个人的意志及生活方式都有一定关系。因此,虽说是通过“遵照生命法则的生活方法”进行生活,但也不能理所当然地说,就不会患病。
当然,在把没有病的人作为护理对象时,不是以增进健康为目的,而是使其维护健康,即“遵照生命法则的生活方法”和认识生命的价值。不用说,结果往往是和“增进健康”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指导其不再患第二次疾病的方法。
所谓“遵照生命法则的生活方法”是指什么呢?那是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达的。也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因为里面包含着多种意思:(1)有护理独特的主意(知识、智能、主张);(2)要求在病人身边进行护理,最能直接学会知识;(3)要授于他人护理知识,最理想的场合是病房(床边指导);(4)当人本身患病时,更强烈地体会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四、小结
综上所述,有关护理对象,可归纳如下:
(1)对于护理的对象,最容易理解的方法是,在扩大护理概念的同时,也扩大了护理对象。但首先是从患者个人开始,按照扩大的变化过程来理解。
(2)护理概念扩大的过程,就是每个人认识护理的过程。
(3)在护理方面有着独特的机能和生命观,或者是护理的知识,在对患者个人进行护理的实践体验中是最能学会的。
(4)采用护理的机能和生命观,或者是护理的知识,不仅仅是患者个人,还有“从个人到群体”,“从疾病到健康”范围很广。
(5)护理对象的生命单位首先是从个人开始,扩展到家庭、集体,换句话说,家庭也好,集体也好,作为一个生命单位来看,和护理是很相适应的。
(6)对于生命来说,疾病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给予体验生命状态的一个好机会。
(7)观察自己的生命,遵照生命法则的生活方式是健康,人们自己发现健康需要援助,是护理的一个重要机能。
(8)在人类健康的所谓标准方面,在人类生命的每一生命单位方面,人们完全能够找到其护理对象。
尊重他人劳动,转载请注明来自沈阳家政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对护理的认识
对本专业的认识
一直对护理这个我未来要走的路充满着期待。可是在很多人不知道护士节为何物,在去到医院见习后,在知道护士地位低贱,在了解护士的处境后,我不禁为当初选择这个行业而疑惑。很多人说护士是白衣天使,很多人认为护士是端屎端尿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护理究竟是什么?这到底应该是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悲哀,还是中国护理现状的可怜!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社会护理人员的数量应为每1000人中有2名护士,而据湖南省卫生厅统计,湖南省每千人口仅有0.81名护士!
再来从媒体中了解一些关于护士的报道:2005年底安徽护士长丁艾梅过劳死,2006年9月,成都儿童医院护士长张德丽因压力过大和医患关系紧张含泪辞职,2006年12月,苏州市市立医院北区陈艳枝护士长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2007年4月,上海梅山医院某护士从宿舍楼上坠落,自杀原因还是压力……与之相伴的是业内从业人士不断报告中国护士严重缺编,护士工作压力过大,白衣天使折翅。过劳死,抑郁症,自杀等这些本不该是天使去承担的东西,却不断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悲剧仍然在发生,如果现状还不改变,丁艾梅不是第一个过劳死,也不会是最后一个。2006年国际护士节,中国护士网站长RUNSUN的一篇略带调侃性的文章《关于不让护士累死的通知》在护士群体中引发了巨大共鸣,点击次数高达10万多次,相关评论数千条。通知在护士群体中流传,无数护士渴望通知变成真正的现实……
护理人员也是人,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读了十多年的书的我们经常被人当作佣人使唤,经常被当做保姆对待。记得前天去某医院见习,一位还没拿到职业资格证(在临床已经实习一年,工作一年。)的护士姐姐带我们,在下午的三个小时里她不停的从一个病房到另一个病房做针道护理、会阴护理、病床整理、输液打针、病人衣物整理……在这期间,还有一些资历大的护师、护士不停要她做这做那。三个小时她的屁股只在凳子上挨了不多于十分钟。看看这样一段对话:病人:我要换被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护士:前两天换的并没有脏啊?
病人:我就是要换。
护士:没有污染的被单是可以使用7天的,不会有什么问题。
病人:你给我走,我告诉你,就算你不换,某某某(科室护士长)也要给我换。
第三篇: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新认识(最终版)
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新认识
第一,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首先是社会生产方式,特别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在当代,这种生产方式就是商品生产方式、企业生产方式、以应用现代科技为特征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综合,这种综合生产方式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来讲都是共同的。
第二,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方式不仅仅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而且是以它为主体,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一种生产方式结构。处于次要地位的生产方式,也是社会综合生产力的实现形式之一,也是社会生产方式结构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三,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另一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产方式结构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关系)结构。这种生产关系结构也是一个以一种生产关系为主体,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结构体系。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以上述综合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方式、企业生产方式、以应用现代科技为特征的生产方式的综合)为主体、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生产方式结构和与它相适应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结构,也即是以雇佣劳动、私有制生产关系为主体、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生产关系结构。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上述以综合生产方式为主体、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生产方式结构和与它相适应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结构,也即是以公有制生产关系为主体、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生产关系结构。
第五、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即对当代综合生产方式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借鉴马克思《资本论》的模式,从商品剖析入手,然后研究分析生产过程,不同的是用对企业生产方式的分析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因为无论是何种性质社会,企业生产的目的都是为获取产品的剩余价值,即都是为了盈利。企业要进行生产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不仅需要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相交换,还需要一定数量、质量的劳动力相交换;企业之间充满着竞争,优胜劣汰是竞争规律,由此,从全社会看,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非常重要,如此等等。这些分析研究构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同部分。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分析不同生产关系(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结构(所有制结构)与这种综合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结构相配置产生的不同影响和发展趋势,从而构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异部分。
第四篇:推荐对象情况
推荐对象情况
一、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1个)
北京市海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事迹
海淀区质监局不断深化改革,依法行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严守安全底线,服务保障民生,提升质监工作科学化水平,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在1998年、2006年和2011年先后三次荣获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被评为首批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质监系统先进集体。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从严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海淀区质监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反对‚四风‛贯穿始终,把整风肃纪贯穿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召开了高质量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并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整改计划,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的架构,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道德风尚建设,积极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加强道德风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诚实守信等教育活动,通过创建首都文明单位、‚五四‛青年节活动、党日活动和集体观影等形式深入推进质监精神文明建设,先后多次荣获北京市和海淀区‚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领导班子始终锐意进取,坚持改革,团结协作,贯彻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勤政廉政,严格按照我局《工作规则》和‚三重一大‛制度集体研究决策。领导班子坚持定期学习制度,充分发扬集体智慧,努力将中央、北京市委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及时转化为指导和促进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针与强大动力。
四、充分发挥质监作用,助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一)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2012年9月,海淀区作为北京市的唯一代表,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强势落地。海淀区科学制定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发布实施了《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等7个重要文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涵盖30个成员单位,建立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全区围绕三大质量,实施‚三大战略‛和‚一项工程‛,即创新驱动战略、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和‚智慧海淀‛工程,全力推进质量工作服务核心区发展。设立中关村质量奖,成功建设3个国家级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和3个北京市级质量教育基地。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创建工作、‚市民质量满意度‛及‚生产性服务业满意度‛进行调查评测。数据显示,海淀区近年来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均稳步提高,‚科技创新,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深入人心。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海淀局牵头起草制定了海淀区《关于加快推进<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海淀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中关村标准创新试点建设,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有试点企业135家,占全市的47%,16家试点产业联盟中的15家来自海淀。在全市率先设立标准创新咨询专线。目前,海淀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已近百项,国家标准超过400项,累计有159个项目荣获标准领域最高奖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其中一等奖30项,均为全国最多。此外,海淀局不断拓展标准化工作的外延至服务业、农业等领域,逐步形成‚标准化+‛的新工作模式。圆明园国家级人文景观服务标准化示范园堪称全国人文景观旅游业之典范,中关村科教文化游服务业标准化在跨界整合中首屈一指,‚一品香山‛国家级休闲观光采摘园标准化示范区辐射效应初露锋芒,四季青敬老院成为全国养老机构的‚明星‛。
(三)产品质量监管水平稳步提升
海淀局始终坚持科学监管,将质量平安创建工作纳入海淀区综治考核和绩效考核,保证全区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近年来工业产品抽样合格率均在95%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未发生区域性造假行为和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
海淀局恪守‚责任清、底数清、重点隐患清‛的工作原则,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集中治理安全隐患。近年来,全区未发生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圆满完成APEC会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安全保障工作。2013年荣获‚北京市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组织奖‛,2014年荣获‚北京市安全生产月活动最佳实践活动奖‛。
(五)能源计量和民生计量齐头并进
海淀局积极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工作,认真履行计量监管职责,对全区耗能大户进行分级、分类,督促其制定科学的节能措施,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抓好民生计量和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在全区商场、超市、餐饮企业和加油站推行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获得群众好评。
(六)实施科技兴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在国家质检总局、市质监局和海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淀局在区质检所基础上建成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该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北京市的52项课题,制修订国家标准26项,北京市地方标准16项,每年承担各类政府监督抽查和专项抽查超过20000批次,检验检测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荣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计量所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加油站、集贸市场等使用的计量器具开展专项检查,全年检测各类计量器具逾12万台件。特检所工作量逐年大幅递增,年均检验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超过3万台。
五、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质检规章制度 海淀局积极推进行政许可一窗式受理并联审批,先后制定了《窗口服务工作制度》、《窗口服务承诺》、《办事大厅岗位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窗口服务工作中,全面推行标准化程序,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七化’、‘六个零’,即行为公正化、管理精细化、业务程序化、现场规范化、服务制度化、语言文明化、收费透明化;服务受理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标准零投诉、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质量零缺陷、服务效果零差错。代码窗口年均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超过8万份,在全市率先实现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免费办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理效率。积极配合国家代码中心中关村办事处进驻核心区,全面开展中关村中央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工作。
海淀局严守执法程序,多年来无一例行政复议、诉讼和败诉案,保持了较高的执法水平。受理各类申诉举报解决率达100%。先后荣获国家质检总局和北京市‚四五‛、‚五五‛普法先进单位。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质检规章制度,近5年未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二、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3人)
1.王红梅 女,43岁(1972年4月生),汉族,1993年6月入党,1994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
主要事迹
王红梅同志2006年从军队转业至质监系统,一直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9年来,从基础的内勤工作做起,虚心学习,严于律己,敢于担当,顾全大局。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成长,逐步成熟。将载人航天精神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紧密结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首都质监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政治思想成熟,理想信念坚定
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自身进行深入剖析,更加牢固树立了大局观念、法制观念、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作为一名有着22年党龄的党员,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个人操守,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
二、主动履职担当,工作成效显著
王红梅同志任副处长期间,主要分管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及重点工程保障、法制建设与宣传、科技科研、检验机构及人员监督管理、党建、绩效考核等方面工作。
(一)开展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保障,服务首都政治大局 历经2008年奥运会、国庆60周年、十八大等重大活动保障,以及每年全国‚两会‛、京交会、科博会等20余次重要会议保障,‚万无一失、滴水不漏‛地做好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保障已经成为北京质监系统的常态工作。通过历次保障工作实践,不断总结并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整、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2014年,通过组织有效、责任落实到位,风险控制、技术把关到位,演练磨合,值守应急到位等八个有效措施,高标准、高水平的完成了APEC会议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圆满实现会议期间13家会场及28家驻地,共计1571台特种设备无故障运行,社会面无事故的服务保障目标。兑现了市委、市政府作出的‚确保会议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让中央放心,让国际社会满意‛的庄严承诺。
(二)多措并举,服务首都民生和安全大局
近年来,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已经成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及时跟进工作进展,畅通监督检验和使用登记‚绿色通道‛,组织开展新线建设专项检查,加班加点,完成当年投用的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及注册登记工作,保障了轨道交通新线的顺利开通运营。结合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特点,组织开展节前和节日期间安全检查,对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文化娱乐场所、滑雪场、电影院、交通枢纽、公园、游乐园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危行业、重大危险源等重点地区、重要部位实施监督检查,保障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假日。部署反恐维稳、汛期及‚安全生产月‛特种设备工作,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双打行动‛等专项治理活动,督促指导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臵能力,为群众营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充分利用宣传手段,提升质监工作影响力
深入落实宣传教育与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召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重点工作、民生工程等新闻发布会。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互动,动员全社会参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以‚3.15‛、‚质量月‛、‚安全月‛等安全宣传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提升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研究设计了电梯安全提示标识,在全市14万余台电梯内张贴,针对APEC会场,设计专门的中英文电梯安全提示标识,服务国际参会代表。与市教委联合开展电梯安全进校园活动,在城市电视终端播放《电梯安全提示动画》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图片。充分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传,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有你有我‛的文化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树立首都质监良好形象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督促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切实履行检验职责。针对全市21个电梯检验机构,210名电梯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的1800台电梯进行了检验质量抽查。为进一步统一、规范电梯检验标准,划定检验技术‚红线‛,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组织对全市监察检验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对《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生产法》修订、监察与检验风险防范、监督检查与应急处臵等新知识、新内容进行及时补充更新,提升了队伍素质。
三、讲团结顾大局,发挥带头作用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虚心向实践学习,向领导和同事、群众学习,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埋头实干,乐于奉献,对工作不懈怠、不马虎,严谨认真,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怕失败。对人真诚、正直、实在。发挥好领导和同志之间的纽带作用,讲团结,顾大局,全心全力维护集体形象和整体利益。正人先正己,身正令才行,管好自身,争当模范,用实际行动影响他人。所在部门工作饱满,团结奋进,士气高昂,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局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获得了安全生产工作突出成绩奖,其中‚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安全监测与管理服务工程‛和‚高风险电梯安全评估模式‛项目荣获2014年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改革创新奖,四、坚持廉洁从政,树好党员形象
坚持廉洁从政,强化自律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廉洁履职,扎实做事。在分管的业务领域,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廉政,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一并部署,一并检查,统筹安排,共同促进。时刻强调廉政底线和制度红线,加强特种设备监管队伍内部建设。
2.朱洪亮 男,33岁(1982年1月生),汉族,群众,2007年3月参加工作,硕士毕业,工程师。现任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技术总监。
主要事迹
朱洪亮,东华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2007年毕业后到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工作至今,先后在检测中心、科技中心等部门工作,主要从事纺织及皮革产品的检验检测、技术分析和科研工作。该同志热爱质监工作,责任心强,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态度严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在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为北京纤检所提高技术、提升能力、拓展项目和改善质量做出艰辛努力和无私奉献。该同志品德优良,吃苦耐劳,是北京纤检所科研工作骨干力量,其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受到本所同志和业内人士广泛称赞,曾经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和科研成果奖项。
朱洪亮同志进入北京纤检所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不同方法检测面料pH值结果进行比对。经过该同志半个月的试验比对,比对结果得出结论,为日后北京纤检所该项目检验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本次比对试验中,该同志深厚的理论功底、科学严谨的试验态度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得到领导的高度认可。
不久,为了拓展皮革检验项目,筹备申报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朱洪亮同志承担了主攻皮革扩项任务。从研读标准,到试验设备配套;从进入试验,到终于形成试验能力达到扩项标准。该同志忘我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顺利通过验收作出重大贡献。而此时,该同志的父亲却因为罹患癌症正在医院治疗期间。
该同志在主攻皮革业务期间,也对纺织品相关检测中的众多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客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主要包括三大类,(一)色牢度相关的分析报告,如:关于对阳离子染色的聚酯面料色牢度不合格问题的分析和说明、对穿后变色的休闲裤的技术分析、面料水洗后产生印痕的问题、羊绒桑蚕丝耐水色牢度不同批次合格情况有差异的分析、羊毛织物涂料染色摩擦色牢度问题说明、干摩擦色牢度差于湿摩擦色牢度的问题分析、浅色涤纶织物穿后出现条纹现象分析、白色织物洗后变粉色原因分析、白色羽绒服洗后泛黄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二)物理机械性能相关的技术分析报告,如:氨纶包覆纱露芯面料的分析、棉/苎麻面料再次套染后强力下降的分析、织物含有高含量氨纶时无法进行撕破强力测试的分析说明、对送检袜子样品掉毛现象的分析、柔软剂对全棉府绸撕裂力和断裂强力的影响、织物勾丝现象的相关分析;
(三)化残相关的技术分析报告,如:pH值测试结果不一致现象的分析报告、关于毛织物的异味问题分析、纤维素纤维酸性超标的分析等。
鉴于朱洪亮同志取得的工作业绩和卓越贡献,所领导调任该同志到科技中心工作,并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新的岗位和工作,进一步激发了该同志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几年来,北京纤检所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为纺织品检验技术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作出了杰出贡献。朱洪亮同志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一、专注科研,不断提出和参与科研项目
科研工作方面,参与15项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包括2个国家总局公益性课题(专项经费分别为351万和37万)、13个国家总局计划性课题。其中3个项目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参加,12个项目以项目骨干的身份参加。
同时,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如项目‚棉/氨混纺织物氨纶含量快速分析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0QK015)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应用于常规检测的复核工作,每天的棉/氨纶样品约20批,将该成果应用于质量核查,避免了错误结果的出现;项目‚三聚氰胺纤维的定性定量分析‛(项目编号2012QK014)的研究成果已经申报标准,目前已经国标委已经提供了该标准的计划编号(20132482-T-608)。
二、组织和参与标准的制修订
该同志为全国家用纺织品标委会、全国纺织标委会印染品分会两个标准协会的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标准制修订,目前已经参与制修订的标准项目包括4项。具体如下:
(一)标准:GB/T 6977-2008 洗净羊毛乙醇萃取物、灰分、植物性杂质、总碱不溶物含量试验方法。参与情况:第一起草人。
(二)GB/T 3917.5-2009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5部分:翼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参与情况:第一起草人。
(三)纺织品 三聚氰胺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计划编号为20132482-T-608,正在制定中)。参与情况:标准申请人。
(四)合成纤维 假捻变形丝残余扭矩试验方法(计划编号为2014-0373T-FZ,正在制定中)。参与情况:主要组织者。
三、积极进行科技论文的编写 2007年以来,该同志在《印染》、《印染助剂》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5篇,论文涉及纺织、皮革、地毯等产品的前沿检测方法及分析研究等内容。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其中包括2015年参与发表的1篇SCI核心期刊英文论文,Stabilization of Collagen by Cross-linking with a Ferrous-gluconic Acid Compound.(发表期刊: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Leather Technologists and Chemists, VOL(98):91-94)
四、参与专著教材的编写
参与《纺织服装检验检测技术》(北京出版社2012年出版)教材的编写。此教材是国家质检总局第一本纺织专业的规范教材,是集纺织领域行政、技术、法规于一体的权威主流书籍。
五、曾经获得的奖励
(一)2010年获2008-2009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年岗位能手。
(二)2014年中国标准化协会纤维分会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题目:《三聚氰胺纤维和其他纤维混纺定量分析方法》
(三)2015年北京市纺织工程学会组织的‚第十一届北京纺织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文题目:《三聚氰胺纤维应用现状及定性方法研究》
(四)201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第十二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论文题目:《棉氨混纺织物氨纶含量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五)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市局优秀工作者。3.宋云鹏 男,37岁(1977年8月生),汉族,1999年7月入党,1996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在职硕士学位),工程师,现任北京市朝阳区特种设备检测所副所长。
主要事迹
宋云鹏同志,现就职于北京市朝阳区特种设备检测所,副所长,主管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与科技创新,中共党员。在质检行业的十几年中,他热心服务,清正廉洁,积极参与各项重大活动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与志愿服务工作,起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上,他勤奋好学,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同时,落实所内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赢得上级领导的好评。
一、热情、廉洁,用服务树立党员典范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宋云鹏同志有着良好的政治素养,积极追求进步,热心为身边同志和群众服务,在检验工作和重大活动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中,他细心认真,廉洁高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日常工作中,宋云鹏同志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管是检验现场还是在所内接待客户,他都把服务放在第一位,热心、真诚、客观、廉洁,从不以权谋私。2008年,宋云鹏同志作为质检系统的代表,参与了奥运志愿服务,作为奥运官员的驾驶员,他每天从早上五点就到达服务地点职守,往往到夜里两点,他还行驶在北京的马路上。他乐观开朗,服务热情,技术过硬,出色的完成了奥运志愿者工作,由于他的优秀表现,被奥组委授予优秀志愿者,被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奥运服务保障工作先进个人。在国庆六十周年以及APEC北京峰会、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宋云鹏同志都是身先士卒,带领所里的技术骨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与到特种设备的安全保障中,在安全保障工作期间,加班加点,多次往返检验现场,与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一起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活动期间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勤于思考,用技术提高检验能力。
在工作上,宋云鹏同志谦虚谨慎,认真好学,技术过硬,是国家特种设备科技大平台的专家委员,他积极思考,注重把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到检验之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推动检验能力向前发展。2007年,他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北京市科委立项课题《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中的《电梯曳引及制动系统性能综合检测装臵的研究》课题,以新的方式和技术手段,在不使用砝码等载荷的情况下,测量电梯的平衡系数、制动效能、曳引能力等,使试验过程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试验风险,让结论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在成为主管机电类特种设备和科研的副所长以后,宋云鹏同志积极倡导将检验工作的技术性和管理要求相融合,并于2010年主持申报了在质检总局科技大平台在科技部立项的《电梯运行状态诊断方法研究及装备研制》项目,并作为负责人主导了论证、开发、试验全过程。该项目形成一套科学的电梯运行状态诊断系统,通过提取并获得诊断过程中所需技术参数和技术手段,实现对在用曳引式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为使用单位、生产单位、监管单位与检验机构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推进项目进度,宋云鹏同志日夜加班,几个月无休息,毫无怨言,一丝不苟,勤奋敬业。自己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使得项目均顺利达到预期成果,自己也被评为朝阳区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而对于单位来说,他的行为带动了身边的年轻同志参与到科技兴检中来,为所内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起到了带头作用。
三、结合实际,探索辖区内特种设备检验管理方式。朝阳区现有特种设备6万余台,其中电梯4万2千余台,占北京市的20%还要多,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把好百姓出行的安全关,是所内工作的重点。作为主管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副所长,宋云鹏同志虚心向领导、同事、工作单位学习,坚持客观公正、廉洁高效、多方沟通、积极上报,探索辖区内检验管理的新模式。他要求检验人员秉承良好的检验传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转变服务方式,改进检验方法,在检验过程中不忽视问题,不放过问题,提高个人的检验水平和技术能力,既能发现问题,也能对解决问题提出方案和见解。对于检验后因不合格可能出现涉及群众出行的问题,宋云鹏同志要求检验人员及时上报,并主动向监察部门汇报说明情况,及时和使用单位沟通,在整改完成后,优先安排检验,以切实可行的方法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服务工作。
四、发挥特长,落实所内信息化建设。
宋云鹏同志的本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来到所里以后,他就在工作之余承担起所内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上午出去检验,下午完成报告后处理所内检验系统、办公系统出现的问题,即使在成为副所长以后,也承担着相当繁重的网络管理任务。在所领导提出信息化建设,构建特种设备办公信息平台的规划下,他依托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落实,勇于担当,从硬件的选型、调试,软件的开发、测试,他都事无巨细,查资料,学技术,读代码,改漏洞,发挥特长,任劳任怨,是宋云鹏的优秀品格,管理到位,技术先进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特种设备检验是老百姓健康生活、安全出行的保障工作之一,宋云鹏同志正是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奋斗,在领导的指导下,在同事的支持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务实,提高检验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特种设备安全的梦努力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着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从自己选择护理学专业到现在已有四年的时光。四年,我从一个懵懵 懂懂的学生到走上临床的实习生再到现在的准护理工作人员。一路走 来,感触颇深,受益良多,对护理工作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首先,护理工作具有平凡性。毫无疑问,每个护士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一些平凡的事。例如:整理床单位,为病人量体温,测血压,为病人翻身,打针输液等等。诚然,它是平凡的,但是平凡 的事务只是护理工作的基础部分,虽看似平凡却也有它存在的意义。体温可以间接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翻身可以预防压疮的产生......因此,虽然基础的护理工作平凡,但也不可或缺。
其次,护理工作具有实践性。护理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学科。虽然,我们进行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最终应用于临床的还是操作实 践,而理论则是指导实践的凭据。无论是穿刺,安置胃管,安置尿管,还是观察病人的病情,与病人沟通交流,都是以在实际情况中实践为 主的工作。因此,护理工作也是十分强调动手能力的。
再次,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工作自然具 有自己的特点。或许,有的人会认为护理工作就是根据医生的医嘱办 事,完全是医生工作的一个附属品。事实却不尽如此。在临床上,我 们是直接跟病人接触的一线人员,护理工作人员扮演着医生的“眼睛” 的角色。另外,医务工作者跟护理工作者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举个简 单的例子,医生很关注一个病人的伤口情况,大多考虑用什么药物来 抗感染,而护士则更多的采取保持皮肤的清洁,指导病人进食合理的 饮食等来促进伤口的愈合。由此可见,虽然医护工作必不可分,但是 护理工作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专业性。
最后,护理工作具有创新性。对于这一点,护理杂志上发表的各类文 章,各种关于改进护理工作的小发明就是最好的证明。输液器,留置 针,甚至砂轮,头皮针都是经历了一个个护理工作人员的改进创新才 更方便应用于临床。所以护理工作并不是平凡得一成不变,一味地照 章办事,因此,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 索,善于创新。
护理工作平凡,繁重,却也有自己的专业性,更需要不断的开拓创新,如此一来,看似平凡的护理工作也就会变得不平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