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是在近代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新文化运动为解决传统文 化危机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因此,在变革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改造在有些方面还不够彻底。总结传统文化改造的经验和不足,有利于当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关 键 词】传统文化
改造
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是在近代中国积重难返、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向 何处去的历史关头,在新文化运动为解决传统文化危机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因此,在 变革过程中存在着带有当时历史特点的局限,表现出变革的不彻底性,而且这些历史特 点和不彻底性深深地影响着日后的文化建设。
一、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历史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直到近代的一脉相承。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面对列强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传统文化却不得不发生深刻的变革。正是这 “不得不发生”,使变革呈现出如下的历史特点: 第一,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到近代却陷入了深深 的文化危机,在寻求解决民族危机的同时,人们也从文化上寻找和选择中国文化的发展 模式。由于中国的大门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打开的,外来文化的涌入使时人一时难以阻挡,西 方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则被浓缩到百年之中,面对近代中 国社会的超常规态势发展的局面,经过数千年发展而高度完备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难以 适应,出现了诸多矛盾:“华夏中心”观念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党同伐异的门户之见、唯我独尊的道统意识与近代思想解放、兼收并蓄的历史潮流和学术走向的矛盾,复古的 发展观与近代的社会变革的矛盾,传统的价值与学习了近代科学技术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的冲突等等。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讨伐声中,匆忙转向新文化,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正如陈独秀在 《宪法与孔教》一文中所言:欲求国家之生存,“不可不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 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在这种急迫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对中 国传统文化所遇到的近代危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文化批判的功利色彩较浓。第二,简单否定,两极思维。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更 出于现实民族救亡的需要,文化自觉运动的参与者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对传统文化 简单否定的倾向。因 此,对原有文化信心不足,社会整体的文化心态开始失衡,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 化的思潮得以蔓延。而当西方文化并没有开出民族救亡的良药,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使西方文化陷入尴尬境地,人们又反诸旧有文化,如其后出现的新传统主义。综观近代文化论争,无论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由于正如严复所言的“体用不二”,表现出非此即彼、两极偏向。毛泽东在评论五四运动时也指出:“对于现状,对于历 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 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 发展。”
二、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不彻底性 具有上述历史特点的近代传统文化变革,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呈现出不彻底性。这 些不彻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的主体性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凸现和弘扬。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存在着从 人身依附到经济依附到政治依附,依附于至高无上的皇权及其代表皇帝。因此,封建礼 教论(主要是“三纲”说)、君权至上论、权术论、帝王意识等便应运而生,侵袭到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个人没有一个回归自我的历程,总是把自 己归于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为君主、祖宗、子孙而活,为“道德”而活,独不知自 己为何物。严重贬低人的尊严和价值,压抑了人性。由于在传统文化改造过程中的匆忙 性,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分析和梳理,使原本就缺乏个体自觉的国人缺失个性觉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文化发展的生机,政治的高压代替了理性的精神,盲目的崇 拜取代了精神家园的建设。
第二,尚人伦、重感情的文化传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造。
中国传统文化尚人伦重感 情,曾使人们对个体、家庭、邻里、朋友的情感体验上升为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命运 关怀的激情和信念,因而有利于精诚团结,保持和发扬爱国主义的情感传统。但由于尚 人伦的价值取向,只重视人与人的关系,而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自然的改造,正 如鲁迅所说的,中国人发明火药是放鞭炮的,中国人发明罗盘是看风水的。没有科学技 术发明、发现的智慧。而重感情如果局限于狭小的圈子里和低层次的境界上,就会出现 裙带关系、门户关系、尊卑关系等,形成拉帮结派和“窝里斗”,带来不正之风,不利 于规章制度的贯彻,不利于法律秩序的建立和维持。
第三,崇道德、尊祖宗的文化传统的弊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革除。
过分推崇道德,忽 视法律制度的建设,重人治寄希望于一个开明的君主,轻法治或法治难以贯彻,同时由 于“尊尊、亲亲、恭恭、敬敬”,丧失自我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特征,带来保守和复 旧。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崇拜先哲圣贤及其经典理论的文化心理并未彻底根除,滋生个人 崇拜和教条主义,表现为“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三、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影响
近代的文化变革,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无疑是有着深刻的影响的。但由于变革的 历史特点及其不彻底性,深深地影响着其后的文化建设。
首先,文化建设上的两极对立思维仍有影响。五四以后,胡适大力提倡“整理国故”,目的是为了还中国文化以“一个本来面目”,是为了“打鬼”、“捉妖”,把中国传 统文化妖魔化。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陈独秀,在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文化时,也只 强调文化的时代性、阶级性,忽视了它的民族性,没有摆脱简单否定的思维方式,把传 统文化比作一堆“粪秽”,把胡适、章士钊之辈辛苦研究《墨经》与名学视为“在粪秽 中寻找香水”,把国故研究比作“在粪秽中寻找毒药”。全盘否定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结果不仅没有根本触及封建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消 极影响,相反,个人崇拜、道德主义、平均主义、人治等旧的思想、旧的传统却以新的 形式形成某种程度的泛滥。
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化出路问题的争论,也深受其影响。随着改革开 放的深入,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提出了许多新的文化重 建构想,大致有:中体西用、以夏变夷、全盘西化、西体中用、回归传统、复兴儒学、哲学启蒙、彻底重建等等。这些方案,在理论构建的价值导向方面,有着不同的旨趣。其中中体西用、以夏变夷、回归传统、复兴儒学诸论,尽管彼此之间也有着重大的思 想差异,但 2 如果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精神、方向来看,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 系问题上看,这些主张的共同立足点,是保持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就其思想实质而言,属于文化保守主义。而全盘西化、哲学启蒙、彻底重建等主张,尽管彼此之间也在理 论旨趣和价值取向方面有着重大的区别,但其欣赏西方价值观,要与传统彻底决裂,走 向“蔚蓝色”,则是大体一致的。
其次,理性不足的急功近利的文化批判,既妨碍了对传统文化较为冷静的反省和扬弃,又妨碍了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合理吸收,使文化建设目标取向不甚明确。
由于没有对近代文化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近代的文化变革就不能正确处理传 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与此同时,也未能对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进行吸收,同样不能 正确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建立在超稳定的自然经济结构基础之上的。近代文化面 临的危机,从根本上是由于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冲击,从 而动摇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所致。近代文化变革中所表现出的文化 决定论的倾向,使得对文化反作用的认识被不恰当地强化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中 国文化的落后,西方的强大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大,所以要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 化,甚至要“废除汉字”,这样的认识误导了人们,使文化建设本末倒置。
同样的原因,使得近代的文化变革不能正确处理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也影 响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如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尚有不够全面之处,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还未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中教条主义盛行,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连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实际都不去好 好研究,当然更谈不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 合起来。“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不顾时间、条件的 变化,生搬硬套,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每一个历史大变革的关头,都面临着文化抉择和文化建构的任务。面对社会变革的趋势,面对中国的对外开放,特别是西方社 会思潮的大量侵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被再次提出。关键是什么基础上为求 什么目的?为使我们的文化取向和文化建构有实质性的突破,除了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 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外,还必须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关系。唯其如此,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构社会主义的文化。因为“五四”前 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还是不清楚的,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是被迫近代化的。而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已成为国人的 共识,这也为我们建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文化取向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改造,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黄楠森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2]汪澍白.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史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3]李宗桂.文化批判与价值重构[J].新华文摘,1992,(10).
第二篇:近代中国政体变革的新认识
近代中国政体变革的新认识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和原则下,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制度不在学习之列,而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变革之后所产生的技术优势却可以作为当时中国的学习内容。主张这种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看不到西方技术、经济与军事优势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源,死抱封建专制的传统体制,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切实际地以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就可以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同西方列强对抗到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无疑是爱国的,但从世界发展潮流来看则是落后、迂腐的,而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看,也很难说它是爱国的。
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封建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出现了以康梁和孙中山为代表的两大派别,前者主张通过改良建立有限的君主立宪制,后者则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在对这两种政治派别的评价上,我们以往总是把评价的标准和焦点集中在变革的手段与政体形式上,即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还是保留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是用和平的手段还是用暴力的手段,这种评价的缺陷是忽视了变革的时机和成本问题。一个国家政治变革的关键既不是君主立宪或共和,也不是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改革,而是民主还是专制。围绕“民主还是专制”这个核心问题,还有两个重要问题却往往为我们所忽视,这就是“时机的选择”和“社会成本与政治效果”的问题。如果当时中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和清政府中的开明官员能在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半个世纪中,统一认识,全力以赴,共同促进中国通过和平变革的手段,从专制向民主转变,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体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近代的中国将抓住最佳的历史时机,用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的政治效果。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却冥顽不化,而中国立宪派和共和派却因政见分歧,大大削弱了共同向清政府施加政治变革压力的力度,也丧失了把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改造成立宪派的时机和可能,最后使中国民主化进程错过了以最小社会成本获得最大政治效果的最佳时机,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没有和平立宪的可能,只有通过革命来变革封建专制的政体了。
但是,当时的变革派(包括立宪派和共和派,或改良派和革命派)和后来的史学界,都把手段和形式看得比实质、时机和成本更重要,
第三篇:浅析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摘要:晚清时期,一批中国幼童带着祖国对他们的厚望来到美国,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虽然这次大规模官派留学计划以夭折而告终,这批留美幼童也不为多数人所知,但他们用自己的进步思想和卓越能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外交发展史上扮演着开路领航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留美幼童 中国近代 科技发展 教育 外交 历史影响
引言:在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及中国近代首位留学生容闳的推动下,1872至1875年间,每年清政府派遣约30名幼童前往美国留学,4年共120名左右。由于美国排华浪潮和国内反对势力不断施加压力,此次官派留学计划被迫中断。而这些留美幼童回国后虽遭国人排斥,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各行各业中促进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他们中的多数人成为中国的科技专家,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科技建设,为我国的采矿、通信和交通做出贡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了晚清的官员,在政体转变、近代化的教育和民主自由思想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留美幼童对于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教育现代化和外交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论证他们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推动者。
一、留美幼童对中国早期科技发展的贡献
(一)对中国近代地质采矿业的推动
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此时已从“自强”转变到“求富”,目的在于以民用工业带动军事工业。而清政府之前对地质矿业不够重视,因此,中国的大部分矿产资源都被外国人所掌控。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地质矿产的重要性,在美国选读矿产专业的留美幼童正可以在这一行业大展身手。在1881年召回幼童后,经统计共有15名幼童从事矿冶工作,约占回国幼童的16%。
在这15名幼童中又以吴仰曾、邝炳光和邝荣光最为著名。作为中国第一代矿冶工程师,他们不仅参与了许多重要矿区的勘探开采,还将实践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基础。吴曾仰是第一批留美幼童,虽未能在美国完成学业,但于1886年受命到英国伦敦皇家矿冶学校继续学业,成为留美幼童中得以完成学业的幸运儿。吴曾仰在1890年回国后被派任为热河银矿总工程师,之后均委以重任,曾受盛宣怀之命勘察湖北大冶县龙角山银矿。谈及工作时,吴曾仰曾提出,“试办之始化炼银法,以先用土法较为便宜。„„如矿务渐见兴旺,仍以用西法化炼较为便捷。至放炮黄药无论西法土法必不可少。俾得人力少而工程速”,从中可以看出他运用理论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中国近代不可多得的矿冶工程师。
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地质矿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他们的实践考察科学著作及,为之后中国地质矿冶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二)对中国电报通信发展的贡献
直到幼童被召回前,中国大陆还没有长途电报线。在李鸿章的要求下,1880年朝廷终于批准了修建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南北洋路线”的请求。由于国内相关领域人才奇缺,第一批回国的21学生均被送到电报学堂学传电报,后又有第二、三批回过国的学生加入。到1889年时,全国除陕西、甘肃和湖南三省,各省都有了通往京城的电报线。这成果的背后,离不开留美幼童的巨大贡献和辛勤工作,李鸿章在1886年上呈朝廷的奏章中对他们也大加赞赏。
“留美幼童”当之无愧,其中就有中国电报通信业的开山鼻祖和创业专家:曾任中国电政总局局长的周万鹏;曾任上海电报局局长、清朝邮传部左侍郎的朱宝奎;曾任清朝邮传部电政负责人的袁长坤;曾任汉口电报局局长的方梁伯;曾任湖北省电报局局长的陶廷庚;曾在清朝统辖蒙古时期任恰克图电报局局长和满洲里电报局局长,负责修建了京城到蒙古电报线,毕生在遥远的遥远的边疆服务的程大业;曾任江西省电报局局长的吴焕荣及曾任上海电政分局总办的唐元湛。他们为当时电报网的建设工作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早已成为近代中国电报通信业的中坚力量。一方面,留美幼童带领中国电报业向近代化靠拢,学习西方先进的电报技术;另一方面,留美幼童为今后电报通信业的发展做了良好铺垫,结束了中国依赖外国的历史。
(三)对近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推动
留美幼童回国后,在领军人物詹天佑的带领下,中国的铁路工程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回国的留美幼童中约有29人从事了铁路建设事业,将近三分之一。而其中詹天佑的功绩最大,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学院,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从1905年9月到1909年8月,仅用四年时间就修建成功了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不仅承受着来自国内外各界的舆论压力,还面临着严峻的施工条件和不利地形等影响。建设铁路需要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需要新式的开山机、抽水机和通风机,可想而知,当时的自然及社会条件是多么的恶劣。在中国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年代,中国人能自行修建铁路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对中国的铁路工程学有深远的影响。而且随着国内铁路事业的兴建,1912年时,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一起成立了“中华工程学会”。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他在晚年编写出版了《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以及 《华英工程词汇》,这成为中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留美幼童不止是詹天佑一人投身于铁路工程事业,他们都为我国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化教育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大门日渐洞开,仿佛风气全开,大陆学生纷纷到国外留学。1902年时,中国留日学生仅六百余人,而到1907年,中国在日留学生已达一万七千多人。各地政府也派遣留学生到欧美等地学习,包括“北洋官费生”“杭州官费生“等。
1907年12月,在中国驻美公使梁诚的努力下,美国老罗斯福总统要求授权“退还”庚款,但有一部分美元用于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制定了“庚款留学计划”后,1909年京师设立了游美学务处,留美计划有了最初雏形。第一批“庚款生”赴美时由唐国安护送,他们到达美国旧金山时,走的路线和40年前“留美幼童”完全一样。可以说,留美幼童在推动国内留**上起了重大作用,从传播西学思潮、带动身边官员子弟留学等方面都有着他们的贡献。
第一批“庚款生”当中有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留美幼童邝国光的儿子邝熙堃;第二批“庚款生”中有胡适,赵元任(著名语言学家),竺可桢(著名气象学家)。在1909年到1918年,有499名学生留学美国,“庚款留学计划”的推行不仅带动留学美国的潮流,而且使国内各种官费留美和私费留美的活动迅速增加。“庚款留学计划”只是留美幼童所做事迹中的一部分,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留美幼童推动近代中国外交事业
中国在被西方列强侵略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不得已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但中国长期缺乏与国外的联系,国内熟练掌握英语和政治事务的人才稀少。因此,1881年留美幼童回国后,因其自身优势,他们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
首选。据统计,约有30人从事了外交工作,其中曾担任过外交总长的唐绍仪、梁敦彦、梁如浩和蔡廷干四人最为人熟知。这些外交人员反对列强分裂势力,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灵活运用外交策略,收回中国铁路主权;利用多种外交手段,维护国外华人利益;拒绝列强无理要求,力争合理议结教案;索回部分庚子赔款,推动科教事业发展等,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绍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04年,英军胁迫西藏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清政府为收回西藏的主权,粉碎列强对我国领土的觊觎之心,任命留美幼童唐绍仪为西藏议约全权大臣,赴印度与英国代表就西藏问题谈判。但这次谈判最终陷入了僵局,只好于1906年4月在重庆重开谈判。在谈判中唐绍仪在不放弃主权利益的同时,又采取灵活的外交手段让英国政府让步。1906年4月27日,中英两国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尽管条约中许诺英国政府许多特权,但达到了英国政府肯定中国在西藏主权这一目的。唐绍仪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出色的完成了外交使命,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利益。通过这次谈判,展现了我国近代外交官非凡的外交才能和政治意识。
纵观留美幼童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若干历史重大转折点上,在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教育进步及外交事业的起步中,都闪现了留美幼童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影响,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 茆诗珍《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贡献》(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34页
[2] 茆诗珍 徐飞《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影响》(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2期
[3] 钱钢 胡劲草 《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匪出版社2004版180~183页,234~239页
[4] 冯继《谈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
第四篇:企业会计准则的变革及影响
摘要:为促进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准则体系的变革,并结合案例论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准则变革上市公司 影响
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的具体化,会计实践的总结,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制定各种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它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制定统的会计准则,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整个会计改革的突破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条和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旧的会计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新会计准则更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会计准则顺应了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企业财务信息。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企业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为实现向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铸牢了基础。同时可比性的提高还会降低中国投资者了解境外上市公司的成本,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
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首先,在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要素的计量这两个方面,新基本准则出现了较大变化。新会计准则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一、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责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款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净值。在现净值计量下,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期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其次,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存货管理办法等变革中:其一,存货管理办法变革。其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其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管理办法变革。在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对于那些生产周期长的公司带来一定的影响。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在采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后,使得公司的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
在债务重组方法变革中新准则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在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时其收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极有可能会把每股的收益从负值变为正直,从而改变了以前债务重组“一刀切”的做法。
最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等也发生了变革:其一,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其二,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革。其三,金融工具准则的变革。
1、以往的会计处理没有考虑的资金的时间价值,成本只计历史成本,现在根据新的会计准则,成本有下面几个构成: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
2、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在我国国有企业合并中,一般不是在双方愿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很大部分都是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进行,合并的对价不是有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因此不能够代表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都是在双方讨价还价自愿交易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
第一节有助于金融风险防范。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要求,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的一些高风险金融投资能够及时地在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并要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公司的管理层可以根据会计报表及时地作出战略决策。
第二节促使上市公司更加的注重公司资本的质量。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准则,公司对应收和应付款项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这使得上市公司不得不将长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减至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金额。这样就充分体现了资金的占用成本,一定程度上促进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资产负债结构、产品赊销政策进行优化。新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的资金的时间价值必须得到体现,这样上市公司的成本的确定就比以前有所不同了,三、更加规范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例如在郑百文的债务重组例案中,信达公司与郑百文签订债务豁免协议,免除郑百文的1.5亿元债务。按照2001的准则规定,“因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不计入当期损益”,郑百文就不能够获得 1.5亿元的重组收益。但是按照新的准则规定这笔收益能够计入期损益,债务人可以通过债务重组实现巨额收益。
通过案例分析不难发现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以减少上市公司的负担,但这样一来, 债务重组因产生利润,很可能有的公司将其作为操纵利润的工具,使得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状况,这样会使投资者产生错觉,所以在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监管必须加大对他们的监督和审核力度,以确保资本市场秩序。
四、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上市公司的一项基本要求。必须建立在如实反映和内容完整之上。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资料,在引导投资者选择投资方向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股价的涨跌。以前有很多上市公司虚构了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其程序是通过确认、计量与报告,是上市公司实际发生的。既不是虚构的,又不是未来的。这样,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就得到了充分真实的反映。
五、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可信度。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和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可以信度,使得资本市场更加健康的发展。
财政部接下来将会进一步扩大新准则实施范围,执行新会计准则不单单是换几个科目的名称,更重要的是更新的核算方式方法,这是一个大趋势。为适应这种趋势,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解新准则,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行业的前列。
第五篇:近代中国战争专题
近代中国战争专题
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5)影响: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6: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军长可以公开陪)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帝国主义的触手深入内地)。考点7: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1)背景: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
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
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
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中国税收被列强控制,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中国近代农民起义专题:
一、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五六十年代
1、兴起原因:
①主要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趁机勒索白净。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②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③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2、过程:
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③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内容:必修一 56页):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这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注意:《天朝田亩制度》从来没有真正的实行过,原因是:从主观上来讲,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客官上来讲,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3、太平天国的功绩: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
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②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悠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④天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⑤与同时期的押后民族甲方运动高潮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在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②战略上的失误: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③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二、义和团运动:非重点,看书理解即可,必修一58页
义和团口号:扶清灭洋,反映当时的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
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传播的先进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二、新文化运动:重点!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社会主义思潮(李大钊)
1、原因:①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实行专制独裁,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③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促进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2、过程:脉络已经梳理,但是细节的地方回归课本,必修三87页
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称《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大力宣传新文化,批判封建旧文化,《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②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它的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③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
4、新文化运动是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它解放了人们思想,对中国人民有巨大的觉醒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命运动。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④但对于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片面性.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区分标志);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①、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是代表人物,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②通过创办学会、报刊、团体、翻译书籍等形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出现了“问题”和“主义”的论战。通过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
④各地出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2、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3、中共的“一大”和“二大”
(1)中国共产党“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A主要内容:①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时间: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