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d-gqeca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
浅论大学生就业难的指导对策
摘要:阐述大学生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象,从大学生和高校两个层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从大学生综合素质、面试技巧和学校职业指导等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1.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就业市场化意识薄弱。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同时,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大学生缺乏创业观和市场化观念,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2.大学生面试技巧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求职技巧训练。由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人们一直都很少关注到求职技巧这一领域,就像没有被微波信号覆盖的“盲区”一样被人遗忘。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一样,我们学校对求职技巧同样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根本不存在求职技巧的问题,计划经济时期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无需要理会什么求职技巧,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即可,不需要掌握求职的技巧的知识。虽然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双向
选择的情况经过几年,但求职技巧的训练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对“求职技巧”的要求是淡泊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劳动力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有市场存在就会有竞争,而劳动者在竞争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自我推销”艺术,纵使有一身好“功夫”,也有可能被招聘单位冷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3.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与结构失衡,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私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致使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大学生内在质量下降,国有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4.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市场化。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与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原因中找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对策来引导大学生就业,这个关系到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化的指导工作:
首先,引导职业社会化观念,循序渐进地改变传统就业取向。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职业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个人兴趣和志向的转变以及就业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老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阐明它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同时,各专业学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号召教授、副教授担任学生导师,带领学生进入项目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利用自己在做项目和做科研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建立的联系,积极向有用人需求的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全员促进就业。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太学毕业生是高校
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提高面试成功率。面试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但招聘者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巧妙地向应聘者提出各种不期而至的怪题难题,令你防不胜防,从而使你褪去包装露出“庐山真面目”,迫使求职者临场发挥能力的现显。这时,你不仅要有备而来,更要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真实地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被挑选出来。
最后,大学生要善于自我调适,进行科学职业规划。大学生也应面对市场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在心态和观念上,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大学生自身的心态应逐步调整与完善: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认清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对求职失败,应该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在对部分成功就业毕业生调查中,绝大多数都谈到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注重发现自己的“卖点”、自身的优点或长处,并设法在应聘中突出自己的“卖点”,最终达到目的。
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
摘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在教育中体现实用性和直观性,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教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职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能力 就业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从八十年代开始已有二十多年了,虽然培养了大批的一线技术工人,为我
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较大贡献,但目前的中职教育并不乐观,每年有大批职高毕业生走出校门,而企业却出现严重的“技工荒”,难以招工到技术较熟练并能适应本岗位工作的技术工人,许多中职毕业学生因某些职业能力不够而得不到企业的青睐。长期以来,在普通高中热度依旧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因为进不了普通中学而被迫到职业学校就读,学生在心理上存在对学习的自心信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普遍不足,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虽然在国家的重视下有所改观,但与普高相比也普遍较差,而且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中的领导与教师在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上也不十分清楚,重理论教学轻职业能力的培养依然存在,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有些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工作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素质不高,很难培养成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把造成中职教育的困难因素很大程度上推给了学生方面,根据目前情况,中职教育困难主要并不是因为学生的“差”而造成,而是在于教育管理者等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相关人员思想观念上。转变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促进职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作为职教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折教育对象,思考职教的教学方法,端正教学理念,明确教师教学能力,应从下面几点考虑。
一、教师素质的提高
职业教育的师资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师资,有自己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在中职教学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思想,高素质的教师能够言传身教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目前中职学校我们仍提倡具有理论和技能双项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育理念下,“双师型”的要求是既要有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又要有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为课程目标的条件下,需要教师除了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对该专业岗位的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非常了解,教师如果没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就不能合理地设计课程项目和行为的过程,无法适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我们可以借鉴先进国家职教教师“教一门专业、会两门专业、学第三门专业”的做法,教师只有处于高瞻远瞩的地位,才能设计出好的课程实施方案,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要重视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教育,要把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教育同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具体地结合起来,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自
己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在主观上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个强大的学习动力。
二、课程方面的思考
职业教育主要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职业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不求过深、过精的理论讲授,而是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来确定。因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基本素质,参照不同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理论水准来确定,做到因材施教。目前,我们中职学校的课程基本上按学科划分,采用学科系统化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教材往往具有难度深、知识全、内容专的特点。中职学生与其同龄人相比,大多是学业上的失败者,是应试教育的牺牲者,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在注重逻辑思维的教学环境中存在着比较强烈的畏学、厌学情绪,但形象思维不错,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思想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现有基础和兴趣的基础上,把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生产活动过程中的规律所表现出的形象思维为特征,按照工作过程的循序,贴近实际生产需要,精选学习材料,把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绝不讲空洞的抽象的而与实际操作没有关系的理论知识。也要求课程方案的描述直观、生动和有趣,打破学科体系,开发直观形象的教材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减少“文本知识对学生拷贝”的诱发条件,促使教师多考虑如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方法。中职教育的课程应以人的能力为本,并与终身学习的思想相结合,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发展的社会人。以完善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认真落实“宽基础”和“必需和够用”的原则,根据培养要求,降低知识深度,拓宽知识广度。增强职教课程的实用性,摆脱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不足的卑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的能力。
三、以能力为本位
良好的职业能力能使学生在工作生活中终生受益,他体现了职业教学的整体质量,也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观念。目前,中职教育现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本位(口头上高呼以能力为本位),而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考虑,教师在教学时追求最大限度地将知识传递出去,衡量老师讲课好差的重要标准就是灌输了多少知识,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认为教学就是智育,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取得一份知识行囊,而先进国家的职业教
育教师追求在一节课内让学生在能力方面尽量提高,并不局限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所以如何将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转化,是我们中职教学必做而且要做好的课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要求我们的教学重点放在具体的行动上,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营造友好、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让学生通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同一回事,都是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学生的“做人”与“做事”培养,只有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快速增长,要求也在不断上升,企业不仅需要员工掌握一定职业技能,而且要求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开拓和创业精神等职业能力,这就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要求从事中职教育的广大工作者抛弃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认真地客观地分析教育对象,变革教育方法,只有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就提高,企业欢迎,学生就业质量满意,中职学校才能得到发展。
探讨高校如何开展学生就业工作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高校的办学方法、社会责任、学科定位等都亟待改变与完善。时至今日,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一所普通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为着眼点,从更新办学思路、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等方面,浅析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学生就业 办学思路 教育 自主创业
0 引言
从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对于高校的评价之中,大学生就业率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有关调查显示,目前的经济形势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已产生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在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需求相对缩减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那么作为一所普通高校,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论述。更新办学思路求发展
准确定位办学思路已经成为各个普通高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坚持“教育为社会服务”、“办学适应社会需求”、“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实现专业设置由追求扩大招生效果到适应社会需求的根本转变,明确以行业、专业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拓宽专业口径为主线,以同类专业转向为补充,全面、协调的发展思路,平衡供求关系,实现健康发展完成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舆论阶段向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阶段的转变,形成传道与育人的结合,课程设置与技能考核标准同步,学生管理、教学质量与就业管理并重,学生思想教育与就业教育接轨的良好格局。统筹兼顾,构建和谐校园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至上而下的齐心协力,更需要部门间的支持、配合与默契。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我们用这个核心来统一思想,实现各项措施的相辅相成,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我们要认识到把社会调查、研究与专业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提高办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把专业评估与专业建设及调整结合起来,提高专业设置及办学规模的科学性把新生人学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明确学生的奋斗目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含金量把学生日常管理与就业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
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如今,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大众的神经。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性的话题。其实,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个相对而暂时的难题。对广大高校学子而言,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摆正求职心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就业。“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
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和参与,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调整专业,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第二,坚持特色育人,着力提升人才培养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第三,强化就业指导,全面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鼓励学生勇于自主创业
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必要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就业的高度入手,努力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高校可以通过一些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建立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除了设置独立就业指导机构之外,还应建立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所谓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应由一批具有学科前沿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在于:一方面,选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能不断依托科研来系统总结就业经验,进一步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更全面、更系统,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
重视和加强心理咨询与服务机构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这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型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在面临就业等一系列困难和挫折时,心理的冲突和矛盾便会发生,从而产生迷惘、烦躁、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现象,造成心理失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是心理障碍毕业生求职就业的有效指导者。对于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毕业生而言,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是他们倾诉郁闷的地方,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老师是他们的倾诉对象。具有熟练心理辅导技巧和就业
指导知识的心理教师可根据毕业生求职的身心感受,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影响,使他们坚定信心,再鼓勇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积极参与竞争竞聘,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开展就业拓展教育
就业拓展教育就是依托就业工作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系列就业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检验就业拓展教育的效果来评估就业工作的效果,这对发挥就业工作潜能,引导和推动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就业工作建立学生实训中心等机构,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保证学生的就业,提供提前一年熟悉岗位的平台;依托校内外讲座团、网络课堂、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等资源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增强学生职业规划的主动性,对学风建设形成有力支撑;就业拓展教育能够成为丰富学风建设的载体,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就业拓展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桥梁和纽带作用
由于党员毕业生通常都能较早落实就业单位,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协助老师开展就业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每个党员对口几位就业弱势的同学,及时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求职意向和求职心理,提供就业信息并解决思想困惑。另一方面,由于四年级学生大多数都处在离校实习阶段,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不通畅,此时学生党员便充当班级的就业联络员,利用网络等信息平台将学校的就业信息有针对性的发布给到需要的同学。
总之,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的定位,对学生的就业具有直接决定性影响,学生能否就业关系学校的生存力和发展力,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顺利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之一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求“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所以,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深远愈义。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发展,随着高校扩招,全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就业工作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实现全体学生的顺利就业。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参考文献:
[1]黄天责.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职业技术研究.2004(3).[2]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十七大报告全文.南方周末.2007.3.25.[4]张推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宋重冰,桥船之光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有关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文章在阐述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途径,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联动机制 实现
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实践证明,靠高校、政府或者企业等单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其内涵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共同体的重构。在此构架下,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二是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一体化整合,充分加强和发挥政府的桥梁、激励与导向功能,促使各方利益与责任的有效联接。三是通过联动实现大学生就业平衡。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积极吸纳大学生。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
(一)加强三大主体整合1.形成校企联盟
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创新基金,以及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强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提供机会。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加强高校与政府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职能,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高校应善于将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转化为自身的办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需求。
3.积极推进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
高校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企业应及时向高校反馈人才需求与要求,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政府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划,对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化的建议与制度化的扶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条件
1.拓宽办学主体来源
普通高校应立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扎根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精英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要拓宽办学途径,以地方为主,社会与企业参与,争取海内外各界支持,鼓励有资质的个人或民间团体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2.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应开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引导和鼓励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兴建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或者与高校共建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就业前培训和实践锻炼。要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创建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条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应建立社会化的高效就业人才市场和人才测评机构,完善就业预警机制,发挥市场机制
在就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人才为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推进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改善制度环境,强化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保障体系
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在《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针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政府、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财力状况确定各自的资源投入强度与方式。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联动实施情况的执法力度。要完善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执法依据,明确执法目标,强化执法程序,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执法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政府、企业各自责任与功能的依法发挥。建立由高校、政府、企业代表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联动争议仲裁机构,主动协调三方责、权、利的不平衡、不对等现象,积极处理各种利益纠纷与矛盾。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责任、利益协调机制,有关方面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高校、政府、企业应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增强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法制意识。
2.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调控优势,发挥在大学生就业联动中的推动作用,促进高校与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合作。政府应将企业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纳入统一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体系,拨划专项经费给予支持。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确立与建设要采取项目申报制和评估制,对考核合格的基地,给予建设企业税收减免、项目支持、贷款担保等优惠配套政策。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估,实现资源投入与大学生就业挂钩。加强对创新教育的投入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营造相对宽松的创业氛围。为到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落实待遇,增加柔性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306-307.[2]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上)[J].理工高教研究,2002,(4):5-11.[3]李瑞学,孙官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22-23.浅谈高校毕业生为何就业难
摘要:高校毕业生现阶段大量失业,对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江苏地区属于中国经济较发地区,为什么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平稳增长呢?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扭曲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失衡;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堵塞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用人需求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失业原因
最近几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在70%~80%之间徘徊。2005年,全国新增高校毕业生失业者约92.6万人,2006年这一数据估计超过100万。就江苏而言,2007年约有26.62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当年毕业初次就业,仍有约8.875万人在毕业当年失业。2007—2008年间,江苏地区累积的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总量超过11.73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大量失业,对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至少产生以下负面影响:造成了中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浪费;挫伤了城乡居民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江苏地区属于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什么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平稳增长呢?笔者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与课题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扭曲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能使一个农村青年有机会改变农民身份,转为城镇居民,进而成为正规部门的劳动力;或者使城镇居民从非正规部门就业转换到正规部门就业。正规部门的特征是,工作相对稳定、工资和福利比较好、具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少数大型外资企业等单位。非正规部门的特征是,工作相对不稳定、工资和福利一般、没有什么社会保障,主要包括中小私营企业、部分外资企业等单位。目前部分正规部门雇佣的合同工、临时工,也属于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两个
部门劳动力的收入具有天壤之别,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大,相当于白领阶层与农民工的收入差别。
过去,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实行统一分配,任何人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实现这一“惊险一跳”。现在,随着扩招和就业的市场化,只有部分大学毕业生能实现这一转变。从2005年的有关调查数据推算,只有44%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了正规部门就业。过去中国农民要转换为城市居民,除上大学外,还有参军、国企招工等途径。目前国有企业不再向农村招收正式职工了;部队复员转业人员也不一定能改变身份,进入正规部门工作。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接受公办高等教育,成为了广大农村青年改变身份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这凸现了高等教育身份转换功能的价值。
高等教育转换功能扭曲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般来说,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是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即小学的投资回报率大于初中的,初中的大于高中的,大学的最低。在中国,由于高等教育具有身份转换功能,改变了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曲线,大学教育的真实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人们按照这种投资回报率曲线对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选择,从而扭曲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首先,上大学成为城乡居民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一般来说,劳动力选择接受什么程度的教育,是权衡投资收益后的理性行为。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提高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民工工资太低,上大学预期收入还是比较高的,上大学还是有吸引力的。很多家庭存在就业预期滞后,认为上大学后进入正规部门的就业概率是100%,不会想到2005年这一概率就降到44%。在他们心目中,上大学的预期收入,比上大学后实际收入要高。这势必增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在现有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会非常旺盛。其次,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比例过低。现在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落后,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有调查显示,在江苏省中职毕业生,无论什么专业,就业后待遇普遍偏低,一般也就是每月几百元收入,月工资不足1 000元。他们的收入远远低于江苏省2005年职工1 746.4元的月平均工资,与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的工资差距更大,如果算上住房、医疗、养老等各种福利保障收入,差距就更大了。在苏北中职毕业生的工资就更低了,很多人的月工资不足500元。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逼迫多数青年不能理性地选择上大学,导致整个社会高职生比例过低,普通毕业生过多,毕业生供给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高等教育转换功能保持了公办高等教育的实质性垄断地位,提高了城乡居民接受高等教
育的成本。虽然允许民办高校的存在和发展,但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是没有资格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比如转户口,考公务员,进入国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等等,这样,公办高校通过垄断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保持了公办高校的实质性垄断地位。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一道,甚至与农民工一样,在与公办高校毕业生进行岗位竞争时,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资格上、输在起点上。为此青年只有在考不上公办高校时,才会选择民办高校。
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导致人们普遍存在高回报预期心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其改革的效果与其他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一样,尽管收费实行了市场化,但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做法,比如,教育内部改革停滞不前,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垄断提高了培养成本。首先,从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来看,美国和日本两国该比例在5%~10%之间,加拿大的比率为7.2%,江苏为46.15%。其次,从学费占人均收入来看,在世界范围内,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左右,如果过多超过这个比值,就意味着家庭的生活质量下降。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立高校生该比例为10%~15%左右。在2001—2005年期间,江苏省人均上大学的学费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分别为66%、59%、54%、48%、4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2%、184%、174%、155%、140%。这一比例实际被低估了,因为它是以2003年的生均收费4 557元计算的。而有调查研究表明,2003—2004年度,减免后生均学费支出约为5 327元,必须支出生均约为9 800元。因此,在苏北地区,上四年大学要花费一个强壮劳力35年的纯收入。这远远高于国际上的一般水平,使高等教育成为很多家庭的重大包袱。更重要的是,过高的受教育成本,使得许多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很强,存在“有业不就”现象,即有些大学生在现有岗位或职业不能满足他们的择业理想时,主动放弃就业。在这种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驱使下,许多高校毕业生过分偏好高薪、高门槛的工作,排斥低门槛、低报酬的工作,结果落入失业的境地。
二、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失衡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属于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失业最根本的原因,应当源自于市场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正是成功转型的关键之一。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尽管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劳动力市场还远非完善,但相对计
划体制下是有效率的。尤其是针对高素质人才的一级劳动力市场相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属于这个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这个市场的供需两方面来考虑。
高校连年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大量过剩。从供给方面看,连年扩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有人认为扩招与就业难并没有必然联系,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自己就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但事实上大规模扩招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工资溢价的下降以及蛛网效应;过快的扩招导致高等教育信号发送机制作用削弱。在短时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必然会使上述比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并不意味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数目的同比增加;扩招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相当程度的结构性失业。事实上,现在的就业情况是求大学生、硕士生容易,寻高级技师却很困难。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左右,其中技术工人约7 000万,高级技师只占0.41%,技师也只占3.1%。而另一项对全国3 0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则表明,58.5%的企业管理人员短缺,却有近80%的企业缺乏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这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业发展用人需求与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失衡。现阶段,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将是第三产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普通高校毕业生84.5%都流向了第三产业。另一方面,一定时期的就业是与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状况息息相关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必然与相应时期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密切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第二、三产业都有非常迅速的发展,但主要仍是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无论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仍然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中国三个产业增长的绝对数字都高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有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GDP总体增长较快。但如从三次产业增长贡献的相对比来看,中国的GDP增长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由第二产业的增长带来的,第三产业的贡献则不到1/3。而发达国家中除韩国外,其他国家都恰与中国相反,GDP增长的2/3以上甚至90%以上都是由第三产业的增长带来的。应当看到,作为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方第三产业,其发展是比较落后的,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瓶颈。
三、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堵塞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从各个部门劳动力所能享受的待遇来看,中国经济社会不是二元结构,而是一个三元结构,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如前所述,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享受高工资和完备的福利;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仅享受低工资和部分福利;农民的工资更低,能享受的福利甚微。三元结构主要不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而是由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福利体制演变而来的。城乡经济社会的三元结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首先,三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高等教育身份转换功能存在的基础。上述三个部门,存在巨大的收入和福利差距。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在三个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的实际收入和福利会趋于一致。目前非正规部门与农民的实际工资是差不多的,原因是农民基本上可以自由选择在农村还是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同样技术的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工资却相差很大。问题是,在正规部门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进入者?进入这些行业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接受公办的高等教育。并且是进入正规部门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从过去的要中专、大专生,到现在的要本科生,甚至要硕士生、博士生;从过去的一般大学毕业生,到现在的重点大学毕业生,甚至海归生。尽管现在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下降,但是,不读公办大学是几乎没有机会进入的。特别是,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存在巨大的工资和福利差距,尽管进入的可能性下降到了44%,但是这一预期收益比普通劳动力预期收入还是要大很多。可见,经济社会三元结构能给接受公办高等教育的人带来巨大的预期收益,从而赋予了公办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
其次,三元经济社会结构挡住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路。由于非正规部门没有健全的用工制度、合理的工资和福利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其待遇对大学毕业生还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目前私营个体经济占了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吸收的大学毕业生与此很不成比例。2005年当年毕业的已就业的大学生,只有16.3%到私营企业,9.5%到三资企业就业。从全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这一比例更低。截至2004年底,江苏省目前只有4.7%的本科毕业生和2.7%的研究生到私营个体企业被雇佣就业。因此,有一部分人觉得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就业,是其就业难的原因。其实,这些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即经济社会的不合理分割,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部门不能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去就业,挡住了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处。
四、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用人需求信息不对称
高校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求职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高校毕业生求职的真实信息,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高校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有多久就主动“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工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第二,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进入企业后发现“事与愿违”,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与这类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江苏省的人才信息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与就业信息缺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造成高校毕业生择业的盲动性加大,提高了其就业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不了解人才市场行情,对市场上的某些用人需求信息缺乏对比和综合分析,也难以辨别真伪,就业期望自然就会偏离实际,降低了其求职成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研究[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2,(5).[3]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2003,(5).[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2002]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 社,2002.[5]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7,(3).[6]彭松波,陶进.大学生就业负担心理的援助模式[J].教育论坛,2006,(1).[7]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7-100.[8]方夷敏.半数本科生薪酬期望高[N].扬子晚报,2004-02-10.[9]2004年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7).[10]孙秀华.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6,(6).[11]江苏省政府统计局.2007江苏统计年鉴:第1版[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
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 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2]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王潍海,腾玉成,张宏.大学生择业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4]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
研究青年就业的主要相关因素
摘要:青年就业是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从个体来看,青年就业是青年实现职业理想的唯一选择;从社会来看,青年就业是 青年享受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拟通过对中国青年就业的九个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寻 解决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关键词:青年研究;就业问题;相关因素
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乐业的前提就是就业,充分就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经济学家认为,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还是市场机制的失灵都将导致失业。青年就业是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从个体来看,青年就业是青年实现职业理想的唯一选择;从社会来看,青年就业是青年享受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本应当是就业的强势群体,是劳动力市场选择的主要目标人群。但现实是青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世界劳工组织统计,以2003年为例,全世界青年失业率达到14.4%,占失业人口的比
重为47%。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在我国下岗和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人员占的比例为30%。青年与其它人群相比,他们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的财富,高的青年失业率正在浪费人类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年青人的才华和精力。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显示:“只要失业的青年当中有一半人能够就业,他们的创造会相当于去年全球生产总值的4%。”全世界许多青少年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为人类找到一条解决青年就业的路子。
本文拟通过对中国青年就业的九个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寻解决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相关因素一: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传统微观经济学认为,失业的原因是过多的劳动力角逐过少的工作岗位。但这一说法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有人无事干”与“有事无人干”并存的情况,即失业与空位并存的问题。因而,现代的经济学家开始转向采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失业问题。国民经济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就业研究的重要对象。
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美国战后最富有创造性的经济政策制定者之一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经济产出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即现在广为人知的“奥肯法则”。奥肯法则指出:“GDP相对潜在GDP每下降2%,失业率就上升1个百分点5;同样地,GDP相对潜在GDP每上升2%,失业率就会下降1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如果实际的总产出低于潜在的总产出,经济的增长就会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这就十分清楚地指出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逆向关系,即经济增长率越高,失业率就越低。虽然奥肯法则也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会出现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但奥肯法则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有专家指出,只要国民经济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就能够基本保持就业形势的平稳。
相关因素二: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经济发展政策。工业化的趋势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必然会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造成就业弹性在技术进步作用下急剧下降。可以说随着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工业的就业弹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企业纷纷释放出多余的劳动力,造成大量的社会失业,也就是经济学家所经常提及的“非公开失业”的公开。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但自进入21世纪以来逐步缩小,我国目前总体就业弹性为0.1,即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而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弹性大约是0.3至0.4。
对此,有专家建议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有些专家还出来表态,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就是低技术含量产业,比如,软件生产是标准的劳动密集型,但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提高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的趋势不会也不可能逆转。为解决就业,我国可以优发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一定工艺含量的手工业,实现经济效益特别是出口效益与就业效益的相统一。
相关因素三:三次产业比例。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构成决定就业的产业分布。三次产业之间的就业弹性不尽相同,加快发展就业弹性强的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在改革开放前极高,达到0.93,比国民经济就业弹性0.44高出一倍多。1991-2000年农业就业弹性转为负数,为-0.203,这一数字符合我国工业化趋势,但依然过高,表明我国农业集约经营时代远未真正到来。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正如前分析,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前的26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高达0.544,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一直较高,并基本保持稳定,1979-1990年为0.674,1991-2000年为0.618,这与第三产业的行业组成有关,其中商贸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低,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其它如通讯信息等因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正方兴未艾,对劳动力都有较大需求,因此第三产业应是补偿技术进步减缓就业增长的主导产业,也是提高综合就业弹性、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主要出路。
目前,我国服务业以35%左右的增加值吸纳将近70%的就业人口,在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方针指导下,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将有较快增长,总体规模、产值份额进一步扩大,有利带动就业增长。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的一个共同要素就是人口聚集,然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少,规模扩张缺乏动力,劳动力需求也就有限。如果能适当松动户籍制度,第三产业还有提高综合就业弹性、吸纳劳动力的极大空间。
相关因素四:就业援助上的忽视。就业政策是涉及一个国家人口、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政策。由于青年与其它人群相比,具有相对的就业强势。加之青年大多数家庭负担不重,生计依靠父母问题不大,而不象成年人,一人失业全家牵心,这就使得政府部门很容易产生对青年就业问题的忽视,或者虽然重视,但在具体政策上,没有实质性援助。甚至有专家和政府官员还认为,在就业岗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与其让成年人失业,莫如让青年失业,这样产生的社会震荡会更小。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国家一开始重视就业问题,最早实施的就是“4050”工程,出台优惠政策最多的也是“4050”工程。虽然本文在随后将论述解决青年就业最佳途径是引导青年创业,但青年创业也需要相应的扶持政策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发展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发展,由于知识青年对就业岗位的较高要求和非知识青年对就业岗位的较低要求,“知识失业”问题不可避免。当前,随着中国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这个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相关因素五:职业发展上的“年龄偏好”。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论资排辈的国家,“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句俗语充分表达了这种文化。这使得年轻人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容易被遗弃,只能占据一些不是很好的岗位或从事一些不是很重要工作,使年轻人很难有职业成就感。这就降低了青年对工作的依赖度和忠诚度,使青年的工作欲望下降。比如,国家在职称评定方面有严格的年限规定,年限有时候超过了能力,年轻的优秀人才要评为工程师、教授要经过严格的所谓破格。中国传统文化还讲究苦尽甘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一。但青年成长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每个年轻人都有其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和爱好,如果社会能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用其所长,用其适时,那么,相当多的青年人就会在最佳时机、最适当的岗位,发挥最充分的作用,就能得到最好的成长,对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相反,如果环境不好,青年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名曰“磨炼”,实则“折腾”,只能导致青年事业的受损。这种人为设置青年就业障碍的现象目前还没有被人们所重视,这成为影响青年就业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相关因素六:就业观念。就业观念是决定青年就业选择的内在驱动。整体来看,当前青年的就业观念日趋理性,择业观念与时俱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青年“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择业标准依次为: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年们开始重视经济收入,“既要地位高,也要挣得多”;20世纪90年代前期“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要找到最佳结合点”,择业标准依次为:发展前景,施展才干机会,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青年的择业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而不断演进。当前就业市场的双向选择机制拓展了青年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一个人能否就业,到什么岗位就业,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和市场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一生可能要换几次甚至十几次职业。许多青年都改变了过去那些诸如“一条路走到黑”、“一择定终身”、“屈就不如等待”等观念,树立了“自强自立、不等不靠”、“重事业,轻地域;重发展,轻待遇;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能力和岗位匹配”、“待遇与贡献一致”的新时期择业观,就业预期日趋理性。
部分青年的择业观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不相适应。部分青年仍然钟情于“铁饭碗”,认为只有国家提供的工作才算正式工作,这种择业观念的偏误极大地限制了青年的就业门路,使其长期不能就业;部分青年对长期工较感兴趣,而对临时工却不大愿意承担。这种择业观已成为其就业的最大障碍;不少青年不愿从事苦、脏、累、险和个人认为有失体面的工种,“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比比皆是;青年的就业观念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养成。加强青年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既要加大对青年的教育力度,更需要加强社会就业评价的引导,重塑劳动最光荣的优良传统,尊重体力劳动的成果,将每一个行业、每一种所有制、每一个工种都纳入社会就业评价体系,使行行出状元成为可能。
相关因素七:就业物质崇拜。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更以人为本、适合个性舒展的时代,这很容易造就青年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意识。市场经济本身的不足也会造成青年过份注重物质利益,甚至成为拜金主义者。这反映在青年就业上,表现为青年的“就业物质崇拜”。这种物质崇拜使得青年在择业时一般要选择待遇、条件较好的行业、岗位和地区就业,一方面限制了青年的择业视野和职业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使得西部、基层、艰苦行业缺少人才支持,导致非良性循环。这种物质崇拜还使得青年在职业生活中缺乏奉献精神,过于将工作付出与收入回报挂钩。这严重偏离了全社会对青年的就业预期值,使得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中年人,这部分人群在计划经济年代养成的奉献意识成为就业的最大优势。加强青年奉献意识的教育,成为提升青年就业能力现实的、紧迫的、重要的选择。
相关因素八:工作技能及经验。作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代,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的欠缺是青年无法改变的现实。劳动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脱节是青年缺乏工作技能的主要原因。知识经济主要是靠知识技能,但传统教育重学历轻技能,重文凭轻实践。不少青年人只有普通学历文凭,缺乏企业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结果只能是望岗兴叹。在农村,许多返乡学子只会ABC,连基本的耕种知识反而不知,影响了青年在农村的就业。近年来,技校招生和就业红火成为最好的例证,极端的例子还有大学生毕业后又“返工”读技校。另外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招聘企业千篇一律的“工作经验”条款,遏制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热情,导致大学生签约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青年的就业率。
相关因素九:青年创业意识和能力。在市场条件下,就业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雇佣就业,二是创业就业。创业就业对于雇佣就业来说,具有“倍增效应”,一个人实现成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数倍于自身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仅仅靠在现有岗位中进行调剂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培养创业型人才,变安置型就业为开发型就业。研究青年创业就是要通过扩大青年就业的份额来促进全社会就业的盘子的做大。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强,没有思想束缚,具有创业的激情,是最有可能成为创业型人才的群体。
创业意识是决定青年是否投身创业实践的首要因素。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心理学家则认为意识是人的大脑中的能够决定人的选择的内心源动力。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9年前开展的一次关于青年就业方面的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自己创业”,而今年的调查结果排第一位的却是从事党政机关干部。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国家公务员待遇提高了,对青年的吸引力上升,另一方面也说明,青年的创业冲动有所下降。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上比较流行在校大学生创业,但就目前大学生办公司的实际状况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据悉,上海大学生开办的公司有70%倒闭。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公司或卖或并,一半以上的公司由于资金问题根本无法投产。本科生创业成功率不到1%,研究生的成功率也仅达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的创业激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青年的创业能力还不能完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
探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及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本文从市场就业环境、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高校扩招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后,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感到了就业形式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其原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
(1)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超过600万。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2.从高校来看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从用人单位看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从毕业生来看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位。
(2)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4.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2]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2004(6).[3]徐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论文网在线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背负的就业大山
近年来,高校扩招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与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确展现出了中国教育向前发展的强劲势头,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目前,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国家所需要人才数量,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压力俨然成为大学生背负的新大山。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严峻问题。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呈快速增加趋势。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2004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毕业生280万,比2003年增加了68万,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2008,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创造了新纪录,达到611万。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2012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680万,比2011年增加37万。
虽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急剧增加,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却并不乐观。据统计,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297万人,2007年实现就业人数351万人,2008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仅为70%。2009年全国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数达710万人,其中包括今年的611万大学毕业生以及去年毕业后未就业的近100万人。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出现脱节的困难局面。高校毕业生一年年的不断升高,然而就业岗位却难以满足巨大的就业需求。
再者,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部分因素。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社会壁垒。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
由此可见,要毕业大学生不再背负沉重的就业大山,从而更好的迈入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要从多方面着手的。
就大学生自身而言,大学生理应为自己的将来作出自身的调整和努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大学生的择业观,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每位大学生要从自己的家庭实际和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职业选择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大学生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决不能跟风。
大学生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 1 之长,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政策引导。另外,政府还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用人单位还应该做到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高校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虽然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背负着沉重的就业负担,但是在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援下,就业的严峻形势会得到缓解。高校毕业生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论文
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姓名:韩鹏鑫
班级:2010级英语一班 学号:20104099
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
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增强在职业选择中的竞争力?怎样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已成为求职应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节点。
一.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状况与大学生毕业情况概述
1.社会的人才需求——人才紧缺与人才浪费并存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知识、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2.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3.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教育目标的明确导向、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灵活性、教学考评的技术技能。4.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落后于经济发展;转变观念,改变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旺盛。
进入21世纪,人才资源是最大的资源或第一资源,人才浪费自然就是最大的浪费。据最近一项调查,在我国的科研人员这样的高端人才中,浪费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调查数字显示,认为自我感觉发挥了80%以上作用的科研人员只有33.1%,而认为自己只发挥了50%-80%作用的科研人员有43.9%,其余的连50%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发挥。虽然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损耗,但这个调查说明了我国人才浪费现象确实很严重。
2.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挑战大于机遇,形势严峻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1.经济转型期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下岗再就业人员多,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大,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需求仍然短缺。3.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类型特征鲜明、整体走势明朗、社会认可又认证、难度初见缓解、产学途径渐趋畅通、人才市场趋理性、观念得以改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38万人,截至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为81.7%,高职高专为62.1%。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80%,2002年底就业率降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近几年就业率也维持在70.6%左右。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内都不容乐观。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一份调查报告反映,60%企业认为,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3.准备不足,职业目标模糊
有关数据显示,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有很多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4.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与能力是个人就业的核心支点,职业理念与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5.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大多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
6.急功近利,就业心态浮躁
虽然就业形势严峻,可是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相互攀比,追求名利的现象,就业心态浮躁。7.就业效率不高,缺乏求职技巧
有许多大学生平时学习努力,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但找工作的过程同样存在问题,开始找工作的时候,雄心勃勃,经过几个月的就业苦战后,逐渐心灰意冷。
8.夸大就业压力,就业消极被动
有些人过于夸大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这种思潮大大地影响了正在就业的大学生。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在经历了找工作的四处碰壁后,由积极变为消极,由主动变为被动,甚至开始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抱怨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抱怨自己长相不好等等,为自己找不到工作找借口,而最终放弃就业。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行为反思与启示--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1.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
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2.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
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择业时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机会和职业的前途。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认识到,“到一个前景不妙的企业工作,意味着今天就业明天便失业”。他们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前景不佳、缺乏后劲,即使工资收入暂时丰厚,也不能让员工有稳定感。而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大学专业不一定成为你职业选择的方向。我认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3.实力与努力并重
要在事业的领域里飞翔,我认为,需要有一对翅膀——哲学和文学艺术。为什么呢?哲学给我们睿智,文艺给我们灵感。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哲学智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文艺智慧是一种直接的智慧。有这两种智慧,我们就不怕不成功。人文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工程,哲学和文艺是人生起飞的两个翅膀。,我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可以选择的,知识的储备决定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在就业这条窄道上越走越宽?毫无疑问,实力与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领头兵。一个人只有实力而不努力,这个人太懒;一个人只会努力而没有实力,这个人太蠢。当一个人实力与努力并重时,成功之路也就离我们不远了。四.总结—风物长宜放眼量
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说高考是万人过独木桥,那么大学生就业就像是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中寻找绿洲,机会到处都有,看你怎么把握。我想,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没有什么不可以。竞争自始至终都伴随人生职场左右,大学生唯有不断强化自身,提高个人竞争力,才能立于硝烟职场的不败之地。
有人曾说世上本没有绝招,所谓绝招就是把一门及普通的招数练到极致。我们青年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勇于承担,大胆突破,在人生的理想职位上让自己焕发光彩。
最后,用一句话作为自我激励也与众多大学生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完)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大学扩招造成的毕业大学生过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虽然展示出了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目前,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数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的严峻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大学生也必须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增加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对于帮助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难、形势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高校扩招影响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有越来越难的趋势。扩招以后,大学生的就业率直线下降,而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大学生的待业人数却在不断攀升。单纯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扩招确实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2.用人单位的取向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度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影响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毕业生的安定因素、服务期限、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进取心内在的价值观念等。目前,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生,认为他们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花相当大的精力来进行培训,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相应增加。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不适应社会需求,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培养机制决定着专业人才的批量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根据这些年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变化的速度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调整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市场供求的时间差。在实践中也许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4.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5.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学校要有地放矢促进大学生就业。调整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高校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面向学生,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类型,了解学生理想、热情。以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为例,依托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2.在深入调查社会多方走访企业的情况下,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 直接面向企业发展培养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业务水平精的实用技能人才,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的办学途径。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推动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
3、改变大学生自身意识
观念是人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它支配着人做出某种选择,而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观念的支配认为这种选择是正确的,但事实是否如此,就需要检验观念,观念无所谓正确与错误。我们要寻求一种新的观念不能一蹴而就,观念是时间和经验的充分累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他人与自己共同创造的理论成果。因此。要想让我们观念更新得快,就必需做到“易接勤取”。“易接”就是我们要能很快地接受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充分思考,并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为自己服务;“勤取”即常常给自己创造接受新观念的条件。不能坐享其成。等待只能是你的观念陈旧,永远落后于别人。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增强和规范就业意识。帮助大学生做好三种心理准备、强化四个意识。三种心理准备是: 合理的角色定位、正确的职业评价、.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有必要了解社会所急需的人才种类以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便根据社会需要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强化四种意识:创新意识。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强音。创新既是一个突破传统、立足开拓的理念,又是一种追求卓越、弃旧图新的精神.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三、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效途径。
我国是人口众多。由于人口膨胀,就业负荷加重。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至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人口累积达到800多万。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就业难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提早做好就业的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更好地就业。
1.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规划学习的能力即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或方式的能力。而且,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大学生必须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而不挑选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敲响我们的警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顶梁柱。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不知所措,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抗挫能力差,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5.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少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规划好大学生涯,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尤其是大学生本身就更应该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认识到自己毕业后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节,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很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人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应该树立基层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 后择业 在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就业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资质创业,依据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所以说,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就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之后才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才能为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能够 实现充分就业。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论文
社会青睐什么样的大学生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和状况与他们自身综合素质不足有密切关系。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这是社会对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为了提高以后的就业竞争力,当代在校大学生必须努力掌握好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全面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大学生,社会,就业,个人素质,人际关系,竞争力
目前,伴随我国大学生供大于求总体趋势的不断强化,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还不规范、就业指导、社会化服务针对性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加之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不足,现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重。究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才能成为社会青睐的人才?这两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在校大学生的重视与思考。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不足有密切关系。综合素质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1、没有良好的就业态度,对工作不负责。
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不安心于在现有企业工作。据武汉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介绍,该公司招聘的大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时间一般为5至7个月。大学生这种频繁跳槽,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很多企业对他们敬而远之。此外,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其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有“作秀”行为,这也是令企业对他们退避三舍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企业更愿意录用乃至重用那些忠诚于企业的大学生。
2、对自己没有自知之明,茫目就业要求过高。
目前,确有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估计过高,对自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估计过高,这种就业心态使他们在求职旅途中屡屡碰壁。大学生到企业后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与从小事做起的职业心态,也是他们不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不思进取,缺乏竞争力
某些大学生自认为目前的就业状况非常美好,完全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做过规划或者准备,对自己的工作也是做一天和尚打一天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企业需要的又是什么。
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1、有主见。那些在工作中有主见,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最容易受重用。有主见的人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人,他们会给单位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有敬业精神。敬业表现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而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常常跳槽的人就很难做到敬业了。一般来说,爱跳槽的人,对企业对自身的相对稳定和管理工作,总是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不被聘用自然是合乎情理的
3、有一技之长。就业的人有好多,但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却占有很少的比例。有一技之长在身,就说明他们的个人素质,尤其在职业素质上超过一般人,能够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
4、具有就业竞争力。企业往往青睐的是那种具有一定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目标都很明确,企业乐意将其培养成为骨干甚至是领导,这些大学生通常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三、在校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1、掌握专业技能,扎实基础知识。
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
每个特定的专业也有它自己的基础课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许多大学生只热衷于学习最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要求这些方面的基础或经验。这些新技术虽然应该学习,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和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专业技能是一个大学生就业的最基本的素质,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就不可能聘用你,特别是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之下。掌握一门技能,就等于掌握了一种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本领。一个大学生有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就等于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个机会在某种情况下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大学四年期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努力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扎实基础。培养敬业精神,养成良好习惯。
2、培养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敬业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大学生要想在企业立足、发展没有敬业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一个工作态度认真、热情、尽责;工作行动快捷、有序、高效;工作作风踏实、严谨、进取的大学生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相反,那些工作态度马虎、冷漠、敷衍;工作行动迟缓、无序、低效;工作作风浮躁、轻率、消极的大学生在企业将是很难立足的。总之,缺乏敬业精神的大学生是注定会被企业淘汰的。因此,大学生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功夫,这是大学生能否在企业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对此,大学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大学生如果被企业录用,就应尽早进入岗位角色,如从观念、心态、知识、能力、行为等方面进入岗位角色,如了解岗位工作内容,熟悉岗位工作程序,掌握岗位工作要求,履行岗位工作职责等,并在从事岗位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工作经验,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生一旦适应了岗位工作,并创造了不俗的工作业绩,届时,受到企业重用将是迟早的事情。反之,那些己经在企业工作的大学生,但他们的观念、心态、知识、能力、行为等方面尚未进入岗位角色,那么他们在企业的发展将是很有限的。
3、提升处事能力,积累社会经验。
人际关系包括在社会交往中影响力、倾听力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说服与影响的能力等等。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参加酒会或是聚会的时候,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和所有人交上朋友。但也有些人并不具有这样的天赋,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常常比较内向,宁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也不愿主动与别人交谈。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如此严重的就业形势的情况下,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其中,交际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个不会与别人交谈或是不能自如地与别人交谈的人,是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的,那么他的就业也就是失败的。
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是很容易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阶
段是一个人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容易的阶段,所以,我们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有很多的课外时间的,如何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时间,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思考的事情。大学期间,在保证不影响到自己课程的条件下,可以积极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社团,学生会等等都是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的平台。在参与这些集体活动的时候,你需要与他人交往,而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你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而且,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让你认识更多的人,结识更多的朋友,能够从朋友那里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这些都将使你受益终身。
高明的处事能力,丰富的社会经验,是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的一个法宝。现在的企业,一般都比较喜欢招那些有社会经验和良好处事能力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难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在大学期间,我们就具有了这样的法宝,那在毕业就业时我们还会处处碰壁吗?
社会是大学生将理论变成实际的过程,谁也无法离开社会它而生存。为了能够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大学生,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努力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大学生,受社会青睐的大学生,能够为社会作贡献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