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

时间:2019-05-14 08:0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

第一篇: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

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

唐代乐府发展史上,李白、杜甫是两个重要的转变性人物,李白既承上又启下,杜甫承之,直写时事,使乐府方向变化转型。李白乐府诗正多变少,杜甫乐府诗正变相半,迨元稹、白居易等人,已然大变。

“青莲集中乐府累累如贯珠”,李白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李白擅写古乐府而知变。其乐府“根植《风》、《骚》,驰驱汉魏”,“多有古辞”,“绝类汉魏”,又“无一语似汉魏者”。

李白在乐府中运用讽兴手法的诗更多。李白乐府秉承《风》、《骚》旨意,多兴讽当时君臣国事,如《上之回》讽明皇好神仙;《战城南》“刺黩武而戒穷兵者”;《幽州胡马客歌》刺天宝十载安禄山败于契丹等。李白较前人同题作品,诗歌容量体制扩大。李白依古题立义且变古词。这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变化,而且体现在句法的灵活多变,结构的跌宕起伏,及对古题意的新发明。内容上,李诗能学而不泥,变化前人。李白乐府能突破汉魏六朝乐府的句法形式。擅长结构变化多姿,文脉跌宕起伏。无论是《行路难》起伏多变的心路历程,抑或《蜀道难》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反复歌咏、一唱三叹、逐步深化,还是《鞠歌行》始伤士不遇、中羡昔贤遇合、终叹今不识士交自况,皆为确例。

赋法讲究铺排,李白常引之入古乐府。李诗意象较稀疏,上下句或者前几句往往都是叙说一个中心,不像杜甫诗歌中意象密集,头绪纷繁。李诗读起来更有一种悠扬之感,似乎难给人细细品味思考的

时间。

诗体上,李白有五言长篇,杂言歌行,七绝,五绝,五律等。杜甫新乐府多为歌行。内容上,李白诗颂美兴讽、边塞战争、闺怨思乡、叹世自放、送友求仙等,杜甫诗基本皆写战争。尤其李白《塞下曲门首》昂扬健举,透露出盛唐气象,而杜诗多写安史之乱,从正面战事、王孙宠妃、征夫其苦战等方面叙述,更贴近现实,较之李白更进一步变化了乐府。

李白上接汉魏,“文质相炳焕”,杜甫继承前人,又学习李白乐府的新变,自创乐府新题,洞开中晚唐新乐府之门。李白集大成而知变,杜甫更变李白为新。杜甫乐府诗在体裁、题材、形式、技法、神理、叙事、议论、兴讽等方面,多学习嬗变李白乐府诗,可以说杜甫是李白古乐府对中晚唐乐府新调转换的津梁。

总揽李白乐府,众体兼备,尤擅歌行,题材多从军边塞,杜甫亦然。至于李《蜀道难》、杜《兵车行》之创体,如出一辙;李杜皆学古不泥并知变,李白乐府法汉魏万墨,“所拟篇幅之短长,音节之高下,无一与古人合者,然自是乐府神理”。杜甫无论教子要熟读《文选》理,还是自己创作乐府诗,皆重取其神。究其然,李杜乐府渊源归一也。李白乐府多兴讽,喜借古题写时事,李、杜皆擅兴讽,前无古人。李白乐府诗多刺时事,且符合温柔敦厚之旨,如《丁督护歌》“落笔沉痛,含意深远,此李诗之近杜者”,正同于杜诗儒家思想外化而呈现的特点,实启白居易新乐府讽时先鞭;李、杜乐府皆擅写组诗,文脉贯通一气,跌宕起伏多变;李白乐府好发议论,形式灵活,多置句尾,杜诗议论渐多,新乐府“卒章显其志”,更为程式;李诗如《野田黄雀行》第三、四句分别绍述第一、二句的诗歌错置手法,也是杜甫善用的;李乐府诗借用汉大赋主客问答之法,这对杜甫、白居易等新乐府的问答法,赋法有影响;李杜皆擅虚字入诗,擅措谚语、成语、歌谣手法入诗;李白古乐府诗常借古喻今,以秦皇汉武喻唐,杜甫亦然,如《兵车行》等;李白乐府诗中常有第一人称出现,而杜乐府诗中也有不少,如《逼仄行》等。

当然李、杜乐府还有很多不同,“李、杜乐府皆有所托意而发,„„但子美直赋时事,太白则缘古以讽今”,“直赋时事”即指杜甫的新乐府而言,虽李白也有“开元、天宝本纪在内”的诗歌,但相比之下,杜诗史性更明显;李白乐府诗飘逸奔放,行云流水,一唱三叹,无法度而从容于法度之中。杜诗则“词取锻练”,“悲欢穷泰,发剑抑扬”,“壮丽结约,如龙骧虎伏,容止有威”。

在盛唐诗坛上,李白和杜甫都写了相当数量的乐府诗歌,堪称乐府大家。李白乐府诗的主要成就在拟古乐府,杜甫则更擅长创制新题乐府。在乐府诗里,李白擅长主观述怀,杜甫擅长客观写实。尚虚与尚实,正是李、杜诗歌创作方法上的主要区别。同时也使得他们的乐府诗呈现出不一样的境界和风格。

以李白的乐府诗《远别离》和杜甫的乐府诗《丽人行》为例,分析他们在各自诗中表现出来的“虚”和“实”。

李白的《远别离》一诗,实际上是影射当时的时事,是确有所指的,即借舜妃娥皇女英的故事来劝诫明皇不要以国柄轻易授人,忧虑

君主有“龙为鱼”之患,权奸小人有“鼠变虎”之虞,但诗中不好明言,所以就把此意化为舜妃娥皇女英的故事。诗歌表面写虚,但却处处虚中有实,即“以虚写实”。

杜甫的《丽人行》一诗,也是写当时的时事,即讽刺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奢侈。但他并没有像李白一样隐约其辞,而是对一个生活片段进行了严格的写实,几乎不用任何比兴手法。不论写丽人的姿态服饰之美,还是写她们的饮食之精,都是客观冷静的白描,不动用任何手法拐弯抹角,而讥讽之意呈现无遗一。尽管用一句隐语“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含蓄地揭露杨国忠的丑恶行为,但丝毫不能左右全诗的写实情境。和李白的“以虚写实”不同,杜甫是“以实写实”。

李白诗意旨多模糊,指向多不明,现实针对性较弱;杜甫诗意旨多清晰,指向明确,现实针对性很强。

李白的乐府诗多是一些感事之作,很难去对应当时的历史现实,这和杜甫乐府诗“诗史”的面目截然不同。他的这些所谓的感事之作,在表现手法上,以借助想象感怀的居多,写实的甚少。有时即便写实,在旨意上也往往显得迷离惝恍。最典型的如《远别离》,借舜妃娥皇女皇的故事来劝诫明皇不要以国柄轻易授人,用“舜帝囚禁尧帝,后又被禹低所逼,出走于苍梧之野”这样一个传说中的悲惨故事来暗喻可能上演的篡位夺权之悲剧。这样,一场政治危局被诗化为一种迷离恍惚的幻境,而这种幻境又浸染了凝重的绵绵哀愁,使诗在情调上显得更为哀郁。有的反映时事的乐府诗,也写得隐隐约约,像《上留田

行》一诗则在暗示我们:兄弟之间为了争夺国家政权,竟然动用了兵力去互相残杀。不难看出,这首诗是在借上留田的故事来指涉讽喻时事。《丁都护歌》虽是借乐府旧题来咏时事,不用比兴手法,完全写实,但就像杜甫的《兵车行》一样,没有写清背景是什么。但它的主旨是明确的,即同情劳动人民的艰苦劳动,刻画天热热水旱时的拖船,万仞享凿磐石的辛劳。《蜀道难》用各种夸张比喻的手法来写蜀道的艰难,但其真正所指却众说纷纭。

和李白不同,杜甫的乐府诗大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旨也比较明确。杜甫写下了有名的‘三史’、‘三别’。杜甫的诗歌,不但为后人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史实,而且提供了比事实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杜甫将他博大深沉的忧国忧民意识熔铸在对现实痛苦客观冷静的陈述中,使其乐府诗具备了“诗史”的性质。李白的写虚与杜甫的写实,造成了他们乐府诗风格和境界的不同:李诗“飘逸”,杜诗“沉郁”;李诗“惝恍莫测”,杜诗“恳恻如见”。

杜甫继承李白诗歌,杜甫赞李白诗歌因为常创新,故卓然不群,技压群雄。《雨村诗话》云:“不似称白诗,亦直公写照也。”道出李杜诗歌相似处。结句杜甫渴望能再次与李相遇,把酒细细品论诗文。《少年行》是李杜题目字样完全相同的唯一乐府诗,《杜诗镜铨》称杜该诗“略似太白”,同样看出了杜甫对李白乐府诗的学习借鉴。

因安史之乱,杜甫上取风雅汉魏,并直接继承李白乐府,而写出了具有杜甫特点的写实叙事乐府;李白乐府主于意,是白居易新乐府“系于意不系于文”理论的开启者。

从汉乐府起,就继承了《诗经》“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大多以叙事的手法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状况。直至中盛唐时期,杜甫自拟新题,“即是名篇,无复依傍”,真实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全景。诗歌发展到元白时期,白居易取儒家思想之精华,形成了新乐府。之后,白居易大量创作新乐府诗,形成自己关于新乐府诗的讽喻理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都力求做到讽喻美刺,言真而切,继承着“温柔而敦厚”的传统诗歌精神,而又对其进行着超越。

白居易主张“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一语道出他诗歌的政治功用之所在,但杜甫对于百姓疾苦的描述与反映仅限于诗歌,并没有上升到诗歌理论。直至白居易才明确提出诗歌创作一定要“惟歌生民病”,并且诗人也始终恪守着这一创作原则,为百姓喊冤,为生民控诉。诗人在生活中饱含为民的满腔热情,并时时用锐利的眼睛洞察世间不平,进而用诗歌代其口指斥时政弊端。如《卖炭翁》,诗人通过起承转合的简单叙述,将一个卖炭老翁的无奈与困苦,鲜明地展现在了我们读者面前。从诗中我们都看到了“宫市”制度给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也深刻地理解到这种制度的罪恶。从字面意思我们不难看出“宫市”表面上皇帝派出太监到街上去买东西,但从诗中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我想我们就会知道这种“买”无异于抢。白居易正是捕捉到了这种个别的场景,寓特殊于一般,描述了如此遭遇的广大人民,揭示了“宫市”制度之陷民于水火。

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是杜甫最忠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杜甫所

开创的写实的精神,绕过了大历诗坛对形式的追求,到元稹、白居易的时代才进一步发扬光大。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诗学观点的传承。杜甫以后,也有一些诗人继承其变新的余绪,“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对白居易新乐府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诗歌要写实、要讽刺的主张到了白居易有了更加明确的阐发。他说作诗要“但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总而言这,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作为文而作也。”并且明确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都与杜甫的诗学观点一脉相承。

白居易评论杜甫诗,也是从写实的标准加以裁定的。白居易在创作上继承杜甫写实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乐府诗的写作。杜甫一贯重视运用乐府体裁来反映现实生活。杜甫以前的乐府诗,一方面继承《诗经》及汉魏乐府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又即事名篇,自创新题。杜甫的文学活动对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他写了很多新乐府、古题乐府等更加创新的诗篇,极大地发扬了杜甫新题乐府的精神。

白居易在《伤唐衢》诗中,说明了写作《秦中吟》的目的:“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明显是要表现民病,以及引起民病的各种政治、社会弊端。他在写《新乐府》时,更是与杜甫的新题乐府一脉相承,而且将杜甫的即事名篇精神进一步发展,以成为讽谕诗。

正因为如此,他才极力推重杜甫的《新安吏》、《石壕吏》、《石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诸章,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等诗句。白居易的乐府诗,如《秦时吟》中的《轻肥》、《买花》,《新乐府》中的《道州民》、《杜陵叟》、《卖炭翁》、《缭绫》等,与杜甫诗一样,注意表现劳动人民的辛劳与困苦,而且强调作诗时特别需要核实,与现实生活靠近。

当然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特色,我们既要看到其“为时”“为事”的人民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平俗浅易的一面。

李白、杜甫等以乐府诗歌的实际创作,而显示出乐府发展演变方向,但并无理论总结。元稹、白居易继之,提出新乐府理论并进行创作。总之,盛唐李白为古乐府集大成者,是“正宗”;杜甫学习李白乐府而半变,系“大家”;白居易由杜入李而大变,是“正变”。

第二篇:浅谈白居易新乐府诗的讽刺与同情

浅谈白居易新乐府诗的讽刺与同情

摘要: 《新乐府》五十首是白居易讽喻诗的代表,可谓是“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在这些诗歌里,白居易的讽刺与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生活的讽刺,对各级惯例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的鞭挞,更有对下层劳苦大众、弱势群体以及饱受战乱之苦的边境人民的深切同情。因为他的诗都是针对现实而发,所以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关键词: 白居易; 新乐府; 讽刺; 同情

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唐音癸签》)中唐以来,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宦官专权、朋党斗争、藩镇割据、异族入侵,诸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统治阶级却日益腐化。岌岌可危的政治局面激发了志士仁人的改革热情。革命成为时代的潮流,文学领域内新乐府运动随之而起,新乐府诗成为广大诗人备受推崇的文学体裁。如元稹写新题乐府12首,白居易有新乐府50首,韦应物、戴叔伦、顾况等也皆有新乐府诗。其中尤以白居易的新乐府50首最为著名。他们用来针砭现实,指反时弊,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新乐府的特点有二: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姑于杜甫,而白居易将它推向高潮,并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主张,用以美刺现实。

纵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反映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白居易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实。二是白诗所反映的事件与他当时的奏章内容保持一致。在元和三年至五年做左拾遗期间,他利用谏官的职位,“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建议朝廷“立采诗之官,开讽谏之道”,把上书奏事与写诗歌事结合起来。[2]三是白诗所反映的内容在当时的历史典籍中能得到印证。白诗《缭绫》“念女工之劳也”所反映的内容也在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中得到呼应:“缭绫为当时丝织品之最新最佳者,故费工耗力远过其他丝织品,观微之古题乐府此诗,知当时缭绞贡户之苦至此,则诗人作诗讽谏,自无足异也。”

白居易在《寄唐生》诗中说他的乐府诗:“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推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可以说是他写《新乐府》的宣言和对《新乐府》的最好说明。被人们广为传诵的著名之作《卖炭翁》、《杜陵叟》、《缭绫》、《新丰折臂翁》等,即为《新乐府》中篇章。每首诗都有明确而强烈的中心思想,这在他的《新乐府并序》中可见:“《七德舞》,美拔乱,陈王业也。《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二王後》,明祖宗之意也。《海漫漫》,戒求仙也。《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胡旋女》,戒近习也。《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捕蝗》,刺长吏也。《昆明春水满》,思王泽之广被也。《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骊宫高》,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百链镜》,辨皇王鉴也。《青石》,激忠烈也。《两朱阁》,刺佛寺浸多也。《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八骏图》,戒奇物,惩佚游也。《涧底松》,念寒俊也。《牡丹芳》,美天子忧农也。《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缭绫》,念女工之劳也。《卖炭翁》,苦官市也。《母别子》,刺新间旧也。《阴山道》,疾贪虏也。《时世妆》,警戒也。《李夫人》,鉴嬖惑也。《陵园妾》,怜幽闭也。《盐商妇》,恶幸人也。《杏为梁》,刺居处奢也。《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官牛》,讽执政也。《紫毫笔》,讥失职也。《隋堤柳》,悯亡国也。《草茫茫》,惩厚葬也。《古冢狐》,戒艳色也。《黑潭龙》,疾贪吏也。《天可度》,恶诈人也。《秦吉了》,哀冤民也。《鸦九剑》,[3]思决壅也。《采诗官》,鉴前王乱亡之由也。”可见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描绘了中唐时期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揭露了贪官污吏对人民穷凶极恶的剥削压榨,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给予了愤怒的鞭笞和有力的抨击。诗人大义凛然、无所畏惧,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无情的讽刺,对广大下层劳动群众、弱势群体的无限同情。

为了贯彻“新乐府”诗歌“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白居易提出了“美刺兴比”的创作主张。所以他的新乐府诗大多都运用了讽刺的写作手法。这种讽刺主要表现在:

其一,对封建统治阶级“轻裘肥马”的骄奢淫逸生活的极力讽刺。中唐时期社会远没有盛唐时代繁荣昌盛,但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却更甚之。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对此作出了较多的反映。《红线毯》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地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从结尾两句,可以清楚看出浪费那么多的丝和劳力去织地毯,势必影响许多人穿不上衣服。作者这样的直接谴责,感情是强烈的。诗人以“人”与“地”相比照:地本不知寒,却为它铺满地毯;人需温暖却无衣裹体,正如《秦中吟·重赋》所描写的:“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端与寒气,并入鼻辛中。”但是地方官们却“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使得诗人厉声喝止:“少夺人衣作地衣!”这是“卒章显志”的画龙点睛之笔,使全诗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是“忧蚕桑之费”题旨的灵魂。诗人揭露地方官之丑恶,暴露帝王生活之腐化真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骊宫高》旨在“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开篇即写出了骊宫的雄伟壮观,“高高山上有骊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后来又写到建造骊宫占地之广、用人之多,“一人出兮不容易,六宫从兮百司备。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饮暮有赐”。最后写到“吾君爱人人不识,不伤财兮不伤力”。从表面上看,它赞美了天子爱惜人力、财力,其实是从反面讽刺统治阶级大肆修建豪华宫殿,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其二,对唐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各级官吏乃至皇帝穷凶极恶地鱼肉百姓、阿谀奉承上司作出毫不留情的抨击。中唐时期社会上官吏贪污腐化成风,大多数官员只知如何收刮民脂民膏谋取财富或阿谀奉承上司以换得更高职位,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如《黑潭龙》为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之一,题后有类似副标题的作者自注“疾贪吏也”四字,以揭示这首诗的主题。《黑潭龙》是一首讽刺性极强的新乐府诗。诗中对贪吏龙神、巫婆及当当时社会的迷信和愚昧,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讽刺。开头四句写出祸害的根源:“龙不能神人神之。”“传有神龙人不知”中“传有”二字极妙,说明黑龙潭中有神龙只是一种谣传,谁也没有见过。而贪吏故弄玄虚使之神龙化,用以欺骗人民,搜刮民财,诗人用主要篇幅对祭神的情景和结局进行了生动地描述:“神志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几多享,林鼠山狐长醉饱。”这真是对欺骗和愚弄人民的所谓“朝祈暮赛”的极大讽刺。它实际上只是一场劳民伤财的令人作呕的闹剧。人民花了血汗钱,结果什么也得不到。只是使林中的老鼠和山里的狐狸受益,它们可以“长醉饱”,尽情地享用凝聚着人民血汗的美味佳肴。在饥馑遍地、饿俘载道的年代,逼迫人民出钱捐资,祭神修庙,这就是贪吏的罪恶。最后,在诗的结尾处向欺骗人民的贪吏、巫婆、神龙,甚至封建最高统治者发出严厉的责问:“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这种质问是非常有力的,那些假借“龙神”而得到长醉饱的狐鼠,靠人民血汗养肥了自己的“贪吏”、巫婆,甚至包括“我”、“神龙”和天子在内,都将在这质问面前无地自容。

如《秦吉了》旨在“哀冤民也”。诗人运用比拟象征的手法,将鸟的世界作为唐代社会的一个缩影,用各种禽鸟比拟唐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各级官吏乃至皇帝。诗中以鸢、乌比拟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残害无辜的豪强恶霸;以雕、鹗比拟践踏国法,中饱私囊,草菅人命的执法官吏;以凤凰比拟至高无上的皇帝;以秦吉了比拟明知不谏、熟视无睹、避重就轻的谏官;以鸡、燕比拟受尽凌辱、弱肉强食、横被残害的平民百姓。诗人广为设喻,比拟贴切,寓意深刻,锋芒所向,直至皇帝。正如《新乐府序》所指出的:“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覆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4]他写出了人民群众凄苦悲惨的生活,对封建统治者的鞭挞毫不留情。

其三,讽刺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草茫茫》,旨在“惩厚葬也”。这首诗写了在骊山脚下秦始皇修了规模浩大的骊山陵墓,其中金银珠宝不计其数,“下流水银像江海,上缀珠光作乌兔”。秦始皇想把人间的富贵在死后带去。但诗人写到因为陵墓的豪华,盗墓的人一直很多,最终可能连自己的棺椁都不能幸免,也就是“一朝盗掘坟陵破,龙犉神堂三月火”。诗人认为这是奢侈的缘故,而与此同时,葬在灞陵原上的汉文帝的陵墓却安然无恙,原因就在汉文帝的简朴,陵墓里面几乎没有陪葬品。“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诗人通过这两座墓的不同境况告诫人们不要耗费钱财修建豪奢陵墓,要崇尚简朴。《两朱阁》,旨在“刺佛寺浸多也”。中唐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控制人民思想,大力修建佛寺,导致人民无处可居。这首诗就针对当时社会佛寺林立,大量占用土地和劳力,劳民伤财的现象作了猛烈地抨击。第一句“两朱阁”即诗的题名,最后一句:“渐恐人间尽为寺”,照应小序“刺佛寺浸多也”。“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余。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这一句写敕建佛寺的空房闲地之多和佛寺比邻的百姓的无房居住。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叙述,一方是“疲人”无处居住;一方是尼院佛庭宽绰有余、明月照射的长满青苔的空地。如此明显的对比将诗人反对大肆修建佛寺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白居易幼时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后又颠沛流离、命途多舛,因而能够较多的接触下层人民,对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有较深的了解。所以他的新乐府诗除了对统治阶级、地主阶级、贪官污吏的讽刺之外,更多的是对下层劳苦大众以及弱势群体深深的同情。首先,白居易的诗描绘了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的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反映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表现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杜陵叟》这首诗在禾穗青乾,麦苗黄死,赤地千里的背景上展现出两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一个是,贪官污吏如狼似虎,逼迫灾民们:“典桑卖地纳官租”;接着的一个是,在“十家租税九家毕”之后,里胥才慢腾腾地来到乡里,宣布“免税”的“德音”,让灾民们感谢皇帝的恩德。诗人说他这首诗是“伤农夫之困”的。“杜陵叟”这个典型概括的,当然不仅是杜陵一地的农夫之困,而是所有农民的共同遭遇。由于诗人对农夫之困感同身受,所以当写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将如何”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语气,痛斥了那些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农民死活的长吏:“剥我身上锦,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虎豹,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面对“农夫的天灾之困”,他们的父母官是什么态度呢,“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原来这位地方官大人明知手下的“农夫”受了天灾,却不向上方报告灾情,而是愈发加紧横征暴敛,强行收取租税。这是因为他要造成一个“大灾之年不减税收”的政绩,以取悦上方,给朝廷留下一个称职的印象,为自己以后的加官晋爵打下基础。这也就是后来人家常说的“用百姓的血染红自己的头上的顶子”呀!“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如何?”“杜陵叟”们在大荒之年,遇上这样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自然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理了。没有办法,只好忍痛把自己家中仅有的几棵桑树典当出去,可是仍然不够缴纳“官租”,迫不得已,再把赖以为生的土地卖了来纳税完粮。可是桑树典了,“薄田”卖了,到时候连“男耕女织”的本钱都没有,明年的生计可怎么办呀?这种来自“长吏”的人祸,岂不是让“农夫之困”愈发雪上加霜了。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百姓的生活是多么地悲惨困苦,怎能不让人同情!

其次,白居易同情妇女的不幸和痛苦,尤其是困守宫中的普通宫女。名篇《上阳白发人》旨在“愍怨旷也”。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终生幽禁深宫的上阳老宫女形象。老宫女“玄宗末岁初选人,入时十六今六十”却仍无缘得见天子容颜,只能在深宫“一生遂向空房宿”。通过老宫女的悲惨际遇和绝望情愫,极形象而又概括地反映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可怜命运,表达了他对幽闭宫中老死一生的可怜宫女的深切同情。《陵园妾》,旨在“怜幽闭也”。它写出了守陵宫女悲苦凄惨的一生。她们大多都是获罪的宫女或失宠的妃嫔,命运堪怜,“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在幽深的陵园中一呆就是一生。正如“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令不出”,宫门一关就再无开启的时候,只有死了才得以出来。守陵宫人日复一日的守在空旷荒凉的陵园之中,虚度生命,耗尽青春年华,无不让人唏嘘不已。诗人用诗歌表达了他对这些宫女的无限同情。

第三,白居易的新乐府诗还表达了他对深受穷兵黩武之苦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边境人民的同情。《缚戎人》即是这样。主人公本是汉人,却因为战争“大历年中没落蕃”并且是“一落蕃中四十载”,在胡地呆了近半生。但他却一心向汉,誓心密定归乡计。好不容易逃出蕃地,却被边境汉族将军当成蕃人所俘虏,发配“东南卑湿地”,受尽了折磨。他“身被金创面多脊,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乌席床”,不仅疾病缠身,饥渴异常,而且身体脏污,腥臊满身。因此主人公发出了“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的悲愤心声。诗人对此表示深切的同情,认为“ 自古此冤应未有”。

其实,白居易新乐府诗中表现出来的讽刺与同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诗往往通过对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以及各级官吏的辛辣的讽刺,寄予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如《卖炭翁》是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说“苦宫市也.”“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其受害者当然不止一个卖炭翁。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还有《缭绫》写精美的缭绫要织女付出多么高昂的代价:“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然而,“昭阳舞女”却把缭绫制成的价值千金的舞衣看得一文不值:“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这种对比,揭露了一个事实:皇帝派中使,传口敕,发图样,逼使“越溪寒女”织造精美绝伦的缭绫,就是为了给他宠爱的“昭阳舞人”做舞衣!就这样,诗人以缭绫为题材,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类锐的矛盾,讽刺的笔锋,直触及君临天下、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织者何人衣者谁?”连发两问,“越溪寒女汉宫姬”,连作两答。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她们之间的对立已经非常明显。“越溪女”那么“寒”,却不给自己织布御“寒”,就因为要给“汉宫姬”织造缭绫,不暇自顾。这是从对封建最高统治者穷奢极侈和荒淫享乐的有力鞭笞中寄予了对越溪织女的无限同情。

纵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反映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白居易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实。二是白居易新乐府诗所反映的事件与他当时的奏章内容保持一致。在元和三年至五年做左拾遗期间,他利用谏官的职位,“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建议朝廷“立采诗之官,开讽谏之道”,把上书奏事与写诗歌事结合起来。三是新乐府诗所反映的内容在当时的历史典籍中能得到印证。白诗《缭绫》“念女工之劳也”所反映的内容也在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中得到呼应:“缭绫为当时丝织品之最新最佳者,故费工耗力远过其他丝织品,观微之古题乐府此诗,知当时缭绞贡户之苦至此,则诗人作诗讽谏,自无足异也。”其实讽刺与同情并不是白居易作新乐府诗的最终目的。他希望通过这些诗达到“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目的。新乐府诗多关于社会问题之作,将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他的诗曾使得“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甚至至“言未闻而谤已成”。可见在当时白居易诗歌的讽刺与同情直指要害,犀利异常,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端,具有极高的现实主义意义。当然,他的新乐府诗中表现的讽刺与同情也是与他自身的境遇分不开的。他幼时即家境贫寒,能够了解下层群众的苦难生活,后来入朝为官又亲眼目睹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堕落、各级官吏的贪污腐败,所以他对那些贪官污吏痛恨至极,对人民群众报以深切的同情。

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每一首都有现实内容,或“愍怨旷”,或“戒边政”,或“苦宫市”,或“哀冤民”等都是针对当时现实而发,直接向最高统治者诤谏、讽议,而最后一首《采诗官》“言者无罪闻者诫”一语,已申明作诗之旨,“讽刺时事婉而多风”。总之,新乐府五十首,诚如《说诗啐》《钝吟杂录》等所论评的:“指论时事,颂美刺恶,合于诗人之旨;忠志远谋,方为百代鉴戒。诚杰作绝思也!”“能道尽古今道理”,“奇逸极言,出人意表”,“风时赋事,美刺比兴,欲尽备夫六诗之义,大哉洋洋乎!”[3]

参考文献:

[1]郎意清,《浅论白居易的新乐府》[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06期 [2]沈正斌,《白居易新乐府诗中的真实性原则》[J].《学语文》,2007年05期

[3]孙安邦、孙蓓解评《白居易集》[M].2006年2月第2版,山西古籍出版社,89-92,93-96

[5]张福庆,《白居易新乐府诗面面观》[J].《外交学院文学报》,2002年04期

第三篇:李白杜甫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 置酒 月下独 酌春思 关山月 子 夜四时歌:春歌夏歌秋歌 冬歌 长干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蜀道难 长相思二首之一 长相思二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一 行路难三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三 将进酒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夜思 怨情 玉阶怨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江陵 清平调三首之一 之二 之三

杜甫: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之一 之二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寄韩谏议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月夜 春望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八阵图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咏怀古迹五首之江南逢李龟年

第四篇:关于乐府诗

关于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歌诗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摘自陈绪万、尚永亮主编《汉魏六朝乐府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关于“乐府诗”

乐府是从汉到唐各朝设立的专门搜集民间乐曲和歌词以及制作乐章的管理部门。这些个部门创作搜集的诗就叫乐府诗。

关于时代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参照课文注释,初步了解全诗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唧唧()机杼()军帖()可汗()鞍鞯()

胡骑()戎机()朔气()金柝()红妆()

2、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tiē 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

火:huǒ 伙,伙伴。

二、解词

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市场

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关山度若飞

度:过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学习本诗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木兰诗》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3、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12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4、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从《木兰诗》中找出表现木兰作为女孩子的生活和感情的语句。

木兰当户织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6、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关于“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替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木兰的形象,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乐观的优秀品质。

关于全诗的主题思想

《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测试

1、下列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可汗(kâ hán)

辔头(pâi)

鞍鞯(jiān)

B、啾啾(jiū jiū)

朔气(suò)

燕山(yān)

C、云鬓(bìn)

金柝(tuò)

铠甲(kǎi)

D、红妆(zhuāng)

穿著(zhuó)

傍地(bà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B、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3、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对偶手法的一项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参 考 答 案

1、B

解析:“朔”读“shuò”。

2、C

解析:A中“贴”为“帖”;B中“渡”为“度”;D中“辩”为“辨”

3、D

解析:“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

4、D

解析: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别。

5、C

解析:朔,指北方。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这句话既是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也是描写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

中考解析

1、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概括出相应的成语()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B、《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蔡桓公的悲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C、《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

D、《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考点】:成语的来历及其意义

【分析】:此题既考查了对词义的理解,又考查了成语积累,同时考查学生对学过的文言诗文的理解。A项的成语是: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B项的成语是:讳疾忌医。C项的成语是:无人问津。D项的成语是:扑朔迷离(或迷离扑朔)。

2、用原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考点】:背诵

【分析】:此题考察背诵,“寒光照铁衣。”

3、根据原文,将句子补充完整。

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木兰诗》)

【考点】:背诵

【分析】:此题考察背诵,“壮士十年归。”

第五篇:浅析乐府诗《江南》

浅析乐府诗《江南》

摘要:乐府诗《江南》中因鱼和莲这两个意象有着许多的含义,因此导致了这首曲在不同的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因其时代所限,这首曲最初想要表达的仅仅是一个劳动场面。关键词:莲 鱼 劳动 乐府诗

引言

《江南》此曲是一首乐府相和古曲,由于此曲中的两个重要意象在后世乃至当今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许许多多的当代学者都对此曲进行了一番研究。各位学者都有着各自的独特见解。那么这首曲在创作之初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一些所说表达了一个单纯的劳动景象还是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情爱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2 《江南》其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 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古辞是一首乐府相和曲,这首曲始见《宋书·乐志》,郭茂倩《乐府诗集》收人《相和歌辞·相和曲》。3 《江南》此曲内涵讨论

人们历来对于此曲有各种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通过写景状物歌脉嬉游乐赴的曲。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分得时。若梁简文‘桂橄晚应旋’,歌游戏也”。陈神明《采孜堂古诗选》说:“写鱼飘忽‘校介、在藻、依蒲夕尤活”。张玉谷《古诗赏析》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鱼戏叶间,更有以鱼日比意”。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赞美或讽刺社会生活的诗。朱嘉微《东殉犷序》说:“歌《江南》,美风俗也,王政易行焉。或日:‘物阜风淫,所以为刺’”。近人多泛论这首古辞是一首歌唱劳动的民歌或者说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周坊1983 p54)

但是我却不认同这些观点。我认为这首曲所表达的就应该仅仅是一种劳动之美。到了7,8 月,莲子成熟了,姑娘们划着小船,穿行在碧波万顷中,一边采莲,一边歌唱。头两句描写了姑娘们远望见水面上片片碧绿的荷叶相连, 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喜悦,以至于禁不住发出了热情的赞叹。“可”在这里的意思是恰好,正好的意思。江南是个好地方,恰好适合采莲。荷叶十分的茂盛,因此它的莲蓬也一定是硕大无比,是一个丰收的象征。“鱼戏莲叶间”在描写鱼儿在一片片莲叶掩映下游来游去, 宛如在做一场游戏一般, “戏”字写出了鱼儿一会儿悠然游过来一会又再游过去的情态。这里的鱼我觉得是在说采莲的姑娘们,姑娘们划着小船像鱼一样穿梭在荷叶之间采摘莲蓬。最后几句写出了鱼儿在荷叶周围久久不散,对鱼儿欢乐嬉戏的反复咏唱, 正表现出采莲时的热闹情景, 使人感觉到姑娘们的愉快情怀。读完此曲,给人的感觉就是:湛蓝清澈的江南水中,荷叶聘婷而立。采莲其中,可看到鱼儿在水中或东或西,或南或北自百自在,飘忽不定的活泼情态。采莲人此刻心情愉快,同时,塘泽里清波荡漪,莲花曳动,渔舟穿梭,笑语飞扬的一幅美妙情景。

有的人认为此曲中的莲和“怜”同音,而怜又有恋人之意。同时鱼在莲叶之间嬉戏是年轻小伙子在追求采莲的姑娘们。因此认为此曲是一首表达情爱的曲。甚至还举出后代知名作家的例子来进行例证。可是后代的作品是他们自己对意象思考后一种理解,怎么可以用后来的例子来证明以前的一些作品的内涵呢?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并且根据文献记载分析,《江南》的成诗和入乐时间都在西权。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载张永《元嘉正声伎录》说它是古相和十五曲中的一曲。《宋书.乐志》说它是一首古代流传下来的乐章和流行于汉代的民歌,并说相和是汉旧曲。我们参照《伎录》和《乐志》的记载证实《江南》是一首汉乐府相和曲。自西汉末年哀帝罢乐府后,汉代政府就不再采集民歌和俗乐。《江南》既是一首流行于汉代的民歌,又是一首采入汉乐府相和曲的古辞,那么它就必然是在西汉采入乐府;它的产生时代也就不会晚于西汉。(周坊1983 p54)在西汉初期,人们才经过了秦始皇的剥削,刘邦和项羽的战争争夺,此时的他们生计才是他们的大事件。即使是在汉武帝时期,人们因为汉武帝的穷兵黩武,不断的对外用兵,人们也是穷困潦倒。吃饭都成为了一个问题,哪有那个闲情逸致去谈情说爱。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在西汉时代,人们对江南的地理位置的划定是在楚吴两地的长江以南地区。楚地江南属荆州,吴地江南属扬州。《江南》古辞中所说的江南指的就是扬州的长江以南地区,即《地理志》所载会稽、月一阳、豫章三郡。先秦时期,长江以南是百越杂处之地,越人的主要聚居区是扬州的江南。这首古辞所反复咏唱的莲和鱼是西汉时江南越人的重要食物。莲是莲实,不是莲花。《尔雅气释草令说:“荷,芙菜,其实莲”。“芙集”下注:“别名芙蓉”。莲花称为“荷”“关集”或“芙蓉”。采莲指的是采莲实,不是来莲花。陆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莲青皮黑里,子为的,„„至秋,表皮黑的成实,或刊磨以为饭也。„„又句为糜,幽州扬豫取备饥年”。(周坊1983 p56)因此,对于西汉时代的江南人来说,莲实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种粮食。收获了这种粮食才不至于会饿肚子。那么谁会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去顾及男女之情或者是男欢女爱。这曲显然不是男女之间的情歌了。那它只能是纯粹的采莲女子的劳动写照,或者表达采莲姑娘们对即将面对的丰收的一种喜悦 4 结语 综上所诉,《江南》的思想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在那个单纯的想要生活下去的年代,人们赋予作品的感情也就越简单,那即是只是普普通通的对劳动的一种描述,对丰收的渴望。这曲是一副天、地、自然和人的和谐、快乐而美好的采莲画卷。

参考文献:

[1] 葛黎明 明快清纯 宛如童谣——乐府诗《江南》赏析 时代文学 2009年11 期 [2] 杨再喜 汉乐府民歌《江南》主题新解 现代语文 2006 年04 [3] 徐景秋 赏析乐府诗《江南》[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3)[4] 赵斌令 美天均之作 崇淡泊之风——纵谈汉乐府《江南》诗格[J].晋中师专学报.1986(02)[5] 周坊 “江南”古辞析疑 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 01期 [6] 诸葛忆兵“采莲”杂考--兼谈“采莲”类题材唐宋诗词的阅读理解 文学遗产2003年05期

下载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白杜甫白居易乐府诗之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李白杜甫私交

    从《戏赠杜甫》看李杜私交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李白与杜甫的评价,作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两大高峰,李、杜二人却拥有截然不同的风格,幸运的是他们生在了同一个时代,......

    李白杜甫的交谊

    李杜之交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曾供奉翰林。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仙”。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曾任工部员外郎,因此也被称为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李白杜甫诗歌赏析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坛上的两颗明星,.他们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卓越的才气。二人初遇李白时年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三岁。当时杜甫应试不中,李白也被赶出宫廷,二人均处于失意......

    南北朝横吹乐府诗(定稿)

    南北朝横吹乐府诗 南北朝诗人在横吹乐府诗的创作中确立了边塞题材的文学传统,之后唐代横吹乐府诗也延续了南北朝的边塞内容。在诗歌的 艺术 形式上,南北朝诗人也树立了一定的......

    陌上桑(汉乐府诗)

    陌上桑(汉乐府诗)[mòshàng sāng] 《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一名《艳歌罗敷行》,见于《宋书·乐志》;又名《日出东南隅行》,见于南朝徐......

    李白的乐府诗

    李白的乐府诗 李白的成功在跟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乐府诗。象《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长干行》、《乌栖曲》等著名的代表作,无一不是乐府......

    《孔雀东南飞》乐府诗翻译

    序说:东汉末建发(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

    李白杜甫的诗歌和友谊

    李白杜甫的诗歌和友谊 内蒙古丰镇市第一中学 樊天玺 摘要:李白与杜甫,两大天才诗人。李白号称诗仙,杜甫尊为诗圣,这已经大大超越了对普通诗人的评价,甚而带有某些神化的尊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