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北朝横吹乐府诗(定稿)
南北朝横吹乐府诗
南北朝诗人在横吹乐府诗的创作中确立了边塞题材的文学传统,之后唐代横吹乐府诗也延续了南北朝的边塞内容。在诗歌的 艺术 形式上,南北朝诗人也树立了一定的范式。首先,南北朝横吹边塞诗确立了边塞诗中使用的具有规定性的意象。《唐音癸签》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载体,中国古代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韵味、意境,这种韵味、意境是直抒胸臆的语言所无法构造的,因此大量的 自然 之物被频繁地写进诗歌,成为诗人抒情言志的审美意象。意象具有规定性,同一类别的诗歌会使用与之相应的一定类型的意象,这些意象肯定是能使一类诗歌具有区别意义的。在南朝横吹乐府诗歌中已经出现了特定的意象,如霜雪、飞沙、转蓬、明月、羌笛、箫笳、沙尘、旆旌等等,这样的意象正式具有了特定的边塞的意义。比如,南北朝横吹边塞诗中常使用军乐乐器这样的意象来表现征战的内容,如笳、笛、鼓、箫、钲、角等:
羌笛含流咽,胡笳杂水悲。(张正见《陇头水》)陷敌摐金鼓,摧锋扬旆旌。(刘孝标《出塞》)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简文帝《折杨柳》)还将出塞曲,仍共胡笳鸣。(陈后主《折杨柳》其一)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陈后主《折杨柳》其二)寒笳将夜鹊,相乱晚声哀。(阮卓《关山月》)笳寒芳树歇,笛怨柳枝空。(陈暄《紫骝马》)
况听南雁归,切思朝笳音。(陈后主《雨雪》)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江晖《雨雪曲》)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江总《雨雪曲》)在唐代的横吹边塞诗中就继承了南北朝横吹乐府中军乐乐器这样的意象: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杜甫《后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戴叔伦《关山月》)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崔融《关山月》)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翁绶《关山月》)诗歌意象的使用可以形成一种品质。对于诗人而言,可以以某一诗歌意象来寄托其高尚情趣,作为其人格的象征物,如陶渊明爱菊,林逋、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苏轼、郑板桥爱竹等。对于一种诗歌类型而言,可以以某些特定的意象来形成典型。南北朝时期横吹边塞诗的意象还显割裂、堆砌,到了唐代已更为浑融,有骨气。唐代横吹边塞诗在继承南北朝横吹边塞诗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典型意象。其次,是南北朝的横吹边塞诗确立了以汉事喻今的写诗立意方式。中国古代的强盛之世不外乎汉、唐。汉代的强大,尤其是汉代在抗击匈奴中取得的丰硕战果,对于偏安于江南一隅的南朝人来说是很想往的,所以南北朝的诗人们在边塞诗的创作中尽情的歌咏。横吹乐府诗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诗句: 勿令如李广,功遂不封侯。(刘孝威《陇头水》)远入隗嚣营,旁侵酒泉路。(张正见《陇头水》)传闻博望侯,辛苦提汉节。(江总《陇头水》)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吴均《出关》)垂鞬还细柳,扬尘归上兰。(陈后主《紫骝马》)到了唐代的横吹乐府诗中仍然常见到用汉事之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耿湋《入塞曲》)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李端《雨雪》)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翁绶《雨雪曲》)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王维《陇头吟》)
南北朝诗人在横吹乐府边塞诗中确立的写汉事的方式,对唐代横吹乐府诗创作的 影响 是很明显的。在这方面,唐代与南北朝的区别不大,只是在唐代的诗歌中使用的更多一些。第三,南北朝横吹乐府边塞诗在情感抒发上确定了以“悲”为主要元素的情感基调。钟嵘《诗品序》言:“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8](p2—3)钟嵘列举的种种“感荡心灵”的事例中就包括边塞内容的“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南朝文人横吹乐府诗的创作中是崇尚抒发“感荡心灵”的“悲哀”之情的。含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梁元帝《陇头水》)高陇多悲风,寒声起夜丛。(陈后主《陇头》)羌笛含流咽,胡笳杂水悲。(张正见《陇头水》)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简文帝《折杨柳》)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梁元帝《折杨柳》)戍边岁月久,恒悲望舒耀。(陈后主《关山月》)
边城风雪至,客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江晖《雨雪曲》)南北朝横吹乐府边塞诗中的“悲”是“悲哀”,而唐代横吹边塞诗的“悲”则更多地表现为“悲壮”与“惆怅”。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卢照邻《陇头水》)三军尽回首,皆洒望乡泪。(皇甫冉《出塞》)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杜甫《前出塞》)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崔湜《折杨柳》)
苍苍万里道,戚戚十年悲。(耿湋《关山月》)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鲍君徽《关山月》)
南北朝边塞诗中的“悲”多表现为南朝诗人的玩味一己之情。相比较,唐代边塞诗所表现的多是为功业、为民生的大境界的“悲”。元杨载《诗法家数》中言“征行”类诗诗法曰:“征行之诗,要发出凄怆之意,哀而不伤,怨而不乱。要发兴以感其事,而不失情性之正。或悲时感事,触物寓情方可。若伤亡悼屈,一切哀怨,吾无取焉。”[9](p733)此段话正说明了边塞诗创作中能较好抒发悲哀之情的方式。
综上所述,南北朝的横吹乐府边塞诗在意象、立意以及抒情这三个主要方面确立了诗歌创作的范式,唐代横吹乐府边塞诗中明显承继了南北朝的诗歌范式。不仅如此,南北朝其他类型的乐府边塞诗以及边塞抒情诗,在意象、立意和抒情上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唐代对南北朝的承继也不仅仅表现在横吹乐府边塞诗上,而应该是唐代整体边塞诗的共同特点。所以,横吹乐府边塞诗的特点及演变可以是乐府边塞诗,甚至整个边塞诗的代表,通过对它的考察能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目的。
三、横吹乐府边塞诗的价值和意义
南朝时期的文坛弥漫着绮靡轻艳、雕琢刻镂之气,尤其是自梁代“宫体诗”兴起后,更是陷入一派“香软”之中。《隋书?经籍志》载:“梁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10](p199)而乐府边塞诗在南朝“轻艳香软”的诗坛中别树一帜,呈现出刚健之气。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偏安于江南一隅,虽然也会有峻峭山川之景,以及征伐讨敌之事,但基本上接触不到真正意义的边塞。所以,南北朝诗人要运用富有边塞特色的名物意象,虚设边地自然环境,抒发征战的悲哀感怀,极力创作出最像样的边塞诗,他们的边塞诗更具有浓厚的边塞味道。宫体诗的倡导者梁简文帝萧纲在《答张缵谢示集书》中说:
纲少好文章,于今二十五载矣。窃尝论之,日月参辰,火龙黼黻,尚且著于玄象,章乎人事,而况文辞可止,咏歌可辍乎!不为壮夫,杨雄实小言破道,非谓君子,曹植亦小辩破言。论之科刑,罪在不赦。至如春庭落景,转蕙承风,秋雨且晴。檐梧初下,浮云生野,明月入楼,时命亲宾,乍动严驾,车渠屡酌,鹦鹉骤倾,伊昔三边,久留四战,胡雾连天,征旗拂日,时闻坞笛,遥听塞笳。或乡思凄然,或雄心愤薄。是以沉吟短翰,补缀庸音,寓目写心,因事而作。[11](P114)萧纲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对于创作的热情,而且不仅仅有热情,他还把创作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况文辞可止,咏歌可辍乎?”甚至把它当作人生意义的体现。因此,他什么都要写,当然也包括了写边塞。不论萧纲是否具有,或者说多大程度上具有边塞生活的体验,他的这种创作心态都会使诗歌创作难免带有了想像和虚构的成分。客观地讲,南朝特别是齐梁以后,称霸文坛的是大量香艳、繁缛的宫体诗,边塞诗的创作并非文坛的主流。不过因为南朝诗人趋新求异的创作心态,创作出了极具边塞意味的乐府边塞诗,所以,南朝乐府边塞诗仍然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在轻靡中显现出了刚健。“绮靡者,六朝本相;雄伟者,初唐本相也。”这是许学夷《诗源辨体》中对六朝文学与初唐文学所作的精辟区分。而由六朝之“绮靡”进入初唐之“雄伟”者,就有南朝乐府边塞诗之功。“徐庾五言,语虽绮靡,然亦间有雅正者。徐如《出自蓟北门行》及《关山月》,瘐如《别周尚书》,皆有似初唐。”[12](p132)《周书?瘐信列传》载:“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瘐体焉。”[13](P733)“徐瘐”二人是“宫体诗”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他们的“徐瘐体”也是“宫体诗”的另一种称谓。在徐、庾二人的诗作中有“似初唐”的《出自蓟北门行》及《关山月》,而这两篇诗作正是乐府边塞诗。在南朝的乐府边塞诗中,横吹乐府又是具有代表性的,《诗源辨体》一书中有多处涉及到了南朝横吹乐府边塞诗: 王褒五言,声尽入律,而绮靡者少。至如《饮马》、《从军》、《关山》、《游侠》、《渡河》诸作,皆有似初唐。
张正见五言,声尽入律,而绮靡者少。《雨雪曲》、《从军行》,亦近初唐。
至如《出塞》、《从军》、《饮马》、《结客》及魏徵《出关》等篇,声气稍雄,与王褒、薛道衡诸作相上下,此唐音之始也。[12](P133、138)许学夷所提到的“声尽入律,而绮靡者少”的诗作几乎都被包括横吹乐府在内的乐府边塞诗占尽了。南朝的这一批数量并不算多的乐府边塞诗,虽然受文坛宫体诗主流的影响,带有割裂、造作的特点,在诗歌艺术性上仍显稚拙,但是其雄伟、刚健有“近初唐者”,正是诗歌从六朝之“绮靡”向初唐之“雄伟”的转变之机。此一转变直接开启了盛唐诗歌的高潮,称其为“唐音之始”可矣。
第二篇:关于乐府诗
关于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歌诗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摘自陈绪万、尚永亮主编《汉魏六朝乐府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关于“乐府诗”
乐府是从汉到唐各朝设立的专门搜集民间乐曲和歌词以及制作乐章的管理部门。这些个部门创作搜集的诗就叫乐府诗。
关于时代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参照课文注释,初步了解全诗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唧唧()机杼()军帖()可汗()鞍鞯()
胡骑()戎机()朔气()金柝()红妆()
2、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tiē 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
火:huǒ 伙,伙伴。
二、解词
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市场
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关山度若飞
度:过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学习本诗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木兰诗》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3、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12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4、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从《木兰诗》中找出表现木兰作为女孩子的生活和感情的语句。
木兰当户织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6、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关于“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替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木兰的形象,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乐观的优秀品质。
关于全诗的主题思想
《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测试
1、下列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可汗(kâ hán)
辔头(pâi)
鞍鞯(jiān)
B、啾啾(jiū jiū)
朔气(suò)
燕山(yān)
C、云鬓(bìn)
金柝(tuò)
铠甲(kǎi)
D、红妆(zhuāng)
穿著(zhuó)
傍地(bà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B、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3、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对偶手法的一项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参 考 答 案
1、B
解析:“朔”读“shuò”。
2、C
解析:A中“贴”为“帖”;B中“渡”为“度”;D中“辩”为“辨”
3、D
解析:“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
4、D
解析: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别。
5、C
解析:朔,指北方。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这句话既是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也是描写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
中考解析
1、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概括出相应的成语()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B、《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蔡桓公的悲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C、《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
D、《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考点】:成语的来历及其意义
【分析】:此题既考查了对词义的理解,又考查了成语积累,同时考查学生对学过的文言诗文的理解。A项的成语是: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B项的成语是:讳疾忌医。C项的成语是:无人问津。D项的成语是:扑朔迷离(或迷离扑朔)。
2、用原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考点】:背诵
【分析】:此题考察背诵,“寒光照铁衣。”
3、根据原文,将句子补充完整。
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木兰诗》)
【考点】:背诵
【分析】:此题考察背诵,“壮士十年归。”
第三篇:浅析乐府诗《江南》
浅析乐府诗《江南》
摘要:乐府诗《江南》中因鱼和莲这两个意象有着许多的含义,因此导致了这首曲在不同的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因其时代所限,这首曲最初想要表达的仅仅是一个劳动场面。关键词:莲 鱼 劳动 乐府诗
引言
《江南》此曲是一首乐府相和古曲,由于此曲中的两个重要意象在后世乃至当今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许许多多的当代学者都对此曲进行了一番研究。各位学者都有着各自的独特见解。那么这首曲在创作之初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一些所说表达了一个单纯的劳动景象还是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情爱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2 《江南》其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 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古辞是一首乐府相和曲,这首曲始见《宋书·乐志》,郭茂倩《乐府诗集》收人《相和歌辞·相和曲》。3 《江南》此曲内涵讨论
人们历来对于此曲有各种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通过写景状物歌脉嬉游乐赴的曲。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分得时。若梁简文‘桂橄晚应旋’,歌游戏也”。陈神明《采孜堂古诗选》说:“写鱼飘忽‘校介、在藻、依蒲夕尤活”。张玉谷《古诗赏析》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鱼戏叶间,更有以鱼日比意”。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赞美或讽刺社会生活的诗。朱嘉微《东殉犷序》说:“歌《江南》,美风俗也,王政易行焉。或日:‘物阜风淫,所以为刺’”。近人多泛论这首古辞是一首歌唱劳动的民歌或者说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周坊1983 p54)
但是我却不认同这些观点。我认为这首曲所表达的就应该仅仅是一种劳动之美。到了7,8 月,莲子成熟了,姑娘们划着小船,穿行在碧波万顷中,一边采莲,一边歌唱。头两句描写了姑娘们远望见水面上片片碧绿的荷叶相连, 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喜悦,以至于禁不住发出了热情的赞叹。“可”在这里的意思是恰好,正好的意思。江南是个好地方,恰好适合采莲。荷叶十分的茂盛,因此它的莲蓬也一定是硕大无比,是一个丰收的象征。“鱼戏莲叶间”在描写鱼儿在一片片莲叶掩映下游来游去, 宛如在做一场游戏一般, “戏”字写出了鱼儿一会儿悠然游过来一会又再游过去的情态。这里的鱼我觉得是在说采莲的姑娘们,姑娘们划着小船像鱼一样穿梭在荷叶之间采摘莲蓬。最后几句写出了鱼儿在荷叶周围久久不散,对鱼儿欢乐嬉戏的反复咏唱, 正表现出采莲时的热闹情景, 使人感觉到姑娘们的愉快情怀。读完此曲,给人的感觉就是:湛蓝清澈的江南水中,荷叶聘婷而立。采莲其中,可看到鱼儿在水中或东或西,或南或北自百自在,飘忽不定的活泼情态。采莲人此刻心情愉快,同时,塘泽里清波荡漪,莲花曳动,渔舟穿梭,笑语飞扬的一幅美妙情景。
有的人认为此曲中的莲和“怜”同音,而怜又有恋人之意。同时鱼在莲叶之间嬉戏是年轻小伙子在追求采莲的姑娘们。因此认为此曲是一首表达情爱的曲。甚至还举出后代知名作家的例子来进行例证。可是后代的作品是他们自己对意象思考后一种理解,怎么可以用后来的例子来证明以前的一些作品的内涵呢?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并且根据文献记载分析,《江南》的成诗和入乐时间都在西权。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载张永《元嘉正声伎录》说它是古相和十五曲中的一曲。《宋书.乐志》说它是一首古代流传下来的乐章和流行于汉代的民歌,并说相和是汉旧曲。我们参照《伎录》和《乐志》的记载证实《江南》是一首汉乐府相和曲。自西汉末年哀帝罢乐府后,汉代政府就不再采集民歌和俗乐。《江南》既是一首流行于汉代的民歌,又是一首采入汉乐府相和曲的古辞,那么它就必然是在西汉采入乐府;它的产生时代也就不会晚于西汉。(周坊1983 p54)在西汉初期,人们才经过了秦始皇的剥削,刘邦和项羽的战争争夺,此时的他们生计才是他们的大事件。即使是在汉武帝时期,人们因为汉武帝的穷兵黩武,不断的对外用兵,人们也是穷困潦倒。吃饭都成为了一个问题,哪有那个闲情逸致去谈情说爱。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在西汉时代,人们对江南的地理位置的划定是在楚吴两地的长江以南地区。楚地江南属荆州,吴地江南属扬州。《江南》古辞中所说的江南指的就是扬州的长江以南地区,即《地理志》所载会稽、月一阳、豫章三郡。先秦时期,长江以南是百越杂处之地,越人的主要聚居区是扬州的江南。这首古辞所反复咏唱的莲和鱼是西汉时江南越人的重要食物。莲是莲实,不是莲花。《尔雅气释草令说:“荷,芙菜,其实莲”。“芙集”下注:“别名芙蓉”。莲花称为“荷”“关集”或“芙蓉”。采莲指的是采莲实,不是来莲花。陆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莲青皮黑里,子为的,„„至秋,表皮黑的成实,或刊磨以为饭也。„„又句为糜,幽州扬豫取备饥年”。(周坊1983 p56)因此,对于西汉时代的江南人来说,莲实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种粮食。收获了这种粮食才不至于会饿肚子。那么谁会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去顾及男女之情或者是男欢女爱。这曲显然不是男女之间的情歌了。那它只能是纯粹的采莲女子的劳动写照,或者表达采莲姑娘们对即将面对的丰收的一种喜悦 4 结语 综上所诉,《江南》的思想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在那个单纯的想要生活下去的年代,人们赋予作品的感情也就越简单,那即是只是普普通通的对劳动的一种描述,对丰收的渴望。这曲是一副天、地、自然和人的和谐、快乐而美好的采莲画卷。
参考文献:
[1] 葛黎明 明快清纯 宛如童谣——乐府诗《江南》赏析 时代文学 2009年11 期 [2] 杨再喜 汉乐府民歌《江南》主题新解 现代语文 2006 年04 [3] 徐景秋 赏析乐府诗《江南》[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3)[4] 赵斌令 美天均之作 崇淡泊之风——纵谈汉乐府《江南》诗格[J].晋中师专学报.1986(02)[5] 周坊 “江南”古辞析疑 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 01期 [6] 诸葛忆兵“采莲”杂考--兼谈“采莲”类题材唐宋诗词的阅读理解 文学遗产2003年05期
第四篇:陌上桑(汉乐府诗)
陌上桑(汉乐府诗)[mòshàng sāng] 《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一名《艳歌罗敷行》,见于《宋书·乐志》;又名《日出东南隅行》,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
陌上桑属于《相和歌辞》,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与操守,以及反映了汉代社会制度即春兴季节太守出行劝课农桑。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本诗一直以来被误解为太守调戏罗敷,而被罗敷义正言辞地回绝,其实这是误读。这首诗其实是汉代社会制度的一个缩影,太守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在春季时行所主县,劝民农桑,振救乏绝。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秦罗敷显然是一个贵妇人形象,太守因其美貌和疏忽了礼节上的不合理,罗敷明确地指出,表现出高尚的操守和知礼节的大家女子。
作品名称《陌上桑》作品别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创作年代东汉末年作品出处乐府诗集文学体裁五言古诗主人公秦罗敷
目录
1作品原文2注释译文▪注释▪译文3作品鉴赏▪欣赏旨要▪结构赏析▪意境赏析4出处介绍5意见分歧6相关故事作品原文
陌上桑⑴
日出东南隅⑵,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⑶,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⑷,桂枝为笼钩⑸。头上倭堕髻⑹,耳中明月珠。缃绮⑺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⑼见罗敷,脱帽著帩头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⑽观罗敷。
使君⑾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⑿?“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⒀罗敷:“宁可共载不⒁?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⒂。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⒃,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⒄,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⒅公府步,冉冉⒆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注释译文 ⑴陌上桑:陌:田间的路。桑:桑林。
⑵东南隅:指东方偏南。隅,方位、角落。中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⑶喜蚕桑:喜欢采桑。喜,有的本子作“善”(善于、擅长)。
⑷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⑸笼钩:一种工具。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⑹倭堕髻:即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倭堕,叠韵字。⑺缃绮: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⑻帩头: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⑼少年:古义(10-20岁)男 ⑽但:只是。坐:因为,由于。⑾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⑿姝:美丽的女子。
⒀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⒁不:通假字,通“否”音也为“否”的音。
⒂居上头: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⒃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宝剑,荆轲刺秦王时带的就是鹿卢剑。
⒄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⒅盈盈:仪态端庄美好。⒆冉冉:走路缓慢。[2] 译文陌上桑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作品鉴赏 欣赏旨要
《陌上桑》是汉乐府诗歌中的名篇,属“相合歌辞”一类。它叙述了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个好色的“使君”的故事。“陌上桑”是大路边的桑树,这个故事正是发生在这里。女主人公——年轻貌美的秦罗敷正在路边采桑,却被轻狂的“使君”打扰,面对权贵,秦罗敷机智应对,以盛赞自己夫君才貌的方式回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秦罗敷身上体现了传统女性的坚贞、睿智的品质,几千年来,成了人们心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陌上桑》之所以被看作乐府名篇还因为它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一是这首诗有着完整的结构,首尾相接,一气呵成。二是这首诗以叙事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融为一体。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或浓墨重彩,富丽有加;或水墨轻扫,微妙传神。特别是用侧面描写烘托罗敷的美,对后世影响很大。三是通篇五言,气韵流畅,语言质朴。[2] 结构赏析
第一段,写秦罗敷的美貌。首先写环境美和器物之美来衬托她的美貌,然后重点写她的服饰之美。最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她的美貌,无论是行者还是少年,无论是耕者还是锄者,都倾慕她的美丽,激起读者的想象。她的外表美,铺衬下文的心灵美;写劳动人民对罗敷的健康感情,与后文使君的不怀好意形成对照。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无理要求。先是使君的马徘徊不前,使君对罗敷垂涎三尺,继而上前搭话,询问姓名,打听年龄,最后提出和罗敷“共载”的要求,暴露了使君肮脏的灵魂。写使君的语言行为步步深入。
第三段,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本段全部由罗敷的答话构成,回应使君的无理。斥责、嘲讽使君愚蠢,声明自己已有丈夫,丈夫威仪赫赫、仕途通达、品貌兼优。罗敷的伶牙俐齿使自以为身份显赫的使君只能自惭形秽,罗敷的不畏权势、敢于与权势斗争的精神充分体现出来了,表现了她的人格魅力。
意境赏析 《陌上桑》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容貌而及品性。罗敷刚出现,还只是笼统地给人一个“好女”的印象,随着叙述的展开,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她流利得体,同时又带有一点调皮嘲弄的答语中,还可看出她禀性开朗、活泼、大方,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陌上桑》在写作手法方面,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侧面映衬和烘托。先写罗敷采桑的用具和她装束打扮的鲜艳夺目,渲染服饰之美又是重点。“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些诗句一字不及罗敷的容貌,而人物之美已从衣饰等的铺叙中映现出来。更奇妙的是,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行者见罗敷,„„但坐观罗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类对异性美(尤其是在形貌方面)就更为敏感,同时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借助于他们的目光,读者似乎也亲眼饱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于加入了旁观者的反应,使作品的艺术容量也得到了增加。
罗敷夸夫的内容也应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对这段内容,人们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诗中“夫婿”是罗敷实指其夫,另一种意见是罗敷虚设一夫,更有人断定这一段是诗中的糟粕。“夫婿”究竟是实指还是虚设,这是弄不明白的问题,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应该弄清楚:罗敷当时为何要讲这番话?意图何在?她集中夸赞自己丈夫的尊贵和美好,这显然是有明显的针对性。因为调戏她的是一位怀有特殊优越感的太守,罗敷说自己丈夫尊贵,则使其优越感变得可笑;又因为太守看中她的是美色,罗敷说自己丈夫美好,实际上是说只有丈夫才可以与自己相配。罗敷这段话句句夸夫,而客观上又句句奚落太守,这正是全诗侧面写法的又一次运用。诗歌的喜剧效果主要也是从这里得到体现的。出处介绍
《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由郭茂倩(1041年-1099年)编著。郭茂倩,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一零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裒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乐府诗集》上署为太原郭茂倩,是以通例指郡望而言。
意见分歧
诗中“使君”这个人物形象描写的是太守还是刺史,是有些矛盾的。“太守”这个形象是主流解释,因为汉代太守职务,在春兴季节,要巡视县邑,劝课农桑,这是符合诗文所描写的。但是有人提出,汉代“使君”是用来称呼刺史的,太守被称为“府君”,而称呼太守为“使君”要在宋朝才出现,这一点确实符合史书的记载和描述。然而,对于刺史的职务,后汉书记载,“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但因计吏。”这无疑与诗中所说矛盾。
相关故事
这是一首东汉时期民间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陌上桑》讲的是赵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劣行为。还有另一种猜测《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她说:“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4] 参考资料
第五篇:李白的乐府诗
李白的乐府诗
李白的成功在跟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乐府诗。象《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长干行》、《乌栖曲》等著名的代表作,无一不是乐府。他有感于“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对“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诗坛状况,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和诗歌风骨,大力拟作古乐府,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
李白到底现存多少乐府诗?宋朝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录李白乐府诗较多,达161首。如果把李白的歌行也列入乐府,那数量就远不在200首之下了。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再一方面,则是用古题写己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李白用古题写己怀的乐府诗,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的个性特色,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如《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这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末成时的悲愤,于是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慨,再三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再如《将进酒》,此诗的乐府旧题,含有以饮酒放歌为言之意,李白由此引发,抒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还充分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李白的这一类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我”在,呈现出极强的个性特色。如《行路难》,从语调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诗人在选择乐府旧题抒写己怀时,常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
同时,李白又是新题乐府的开创者。李白的乐府诗有着不同于前朝乐府的显著特色。首先,他的乐府是最为奔放的自由诗,完全突破了旧题乐府的创作模式。李白乐府诗的自由奔放,不仅是他创作个性使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值得指出的是,李白的新题乐府有的是在有意识地补充乐府旧题之不足。比如,乐府旧题有《悲歌行》、《怨歌行》、《放歌行》、《艳歌行》、《长歌行》、《短歌行》,而李白独创《笑歌行》:“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真是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一抒情方式是《悲歌行》等旧题乐府所不能替代的。
李白的乐府诗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思想因素以外,从艺术渊源上讲,他青少年成长之地巴蜀一带正是民歌竹枝词的故乡,他从小就受到民歌的熏陶。同时,巴蜀也是司马相如的故乡,家乡这位辞赋大师使得他对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太白全集》现存赋八篇,赋这种文体长于铺叙,富于想象,善于描绘,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这些艺术特色,李白都吸收过来,移植到了他的乐府诗中,使得他的乐府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