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收集的证据资料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收集的证据资料
1、施工合同资料
包括招投标文件、合同文本及附件、各种补充协议等,它是组成施工合同的重要部份,其内容包括发包方与承包方的要约及承诺,在纠纷中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
2、会商、纪要资料
包括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发包人、承包人、监理人等各方针对工程实施召开的会议纪要、各方定期会商所形成的决议或决定以及施工过程中各方对各种问题进行答复或认可的来往信函等。
3、指令、通知资料
包括发包方或监理方向施工方发出的各种指令、通知。
4、施工进度及记录资料
包括业主认可的工程实施计划及其修正计划、实施施工进度记录、月进度报表以及表示工程进度、隐蔽工程及返工情况的照片或录象资料,还包括检查人员记录和工程中停水、停电、道路封闭、开通记录等。
5、图纸及技术资料
包括各种工程图纸(包括图纸修改指令)、工程水文地质勘探、实验和分析报告、文物、化石发现资料、气象资料、材料试验报告及其它技术鉴定报告。
6、交接、验收资料
包括场地、图纸及各种资料的交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及分项和整体工程验收报告等。
7、材供、租赁资料
包括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租赁合同,运输、进场、检(试)验记录、凭证等。
8、会计、核算资料
包括各种工程预算和其他可作为报价依据的资料、工资单、工资报告、工程款帐单、各种收付原始凭证、总分类帐、管理费用报表、成本报表等。
9、其它资料
如施工技术规范、规范性政策文件及其它证据材料。
备注:
1、注意证据的生成(即有效证据的形成):业主及监理签发的变更指令、通知等,经业主或监理签字盖章的商洽会议纪要、答复、信函等,其余资料、信函往来、来往文件等信封要保存,直接送达材料要有签收人及签收日期,业主和监理确认的事项要有书面确认材料。
2、项目部要做好资料的分类分工管理。保存好各种合同及文件资料的原件,特别是涉及到质量、工期、造价等方面的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备忘录、现场签证、竣工验收记录、结算书等资料。
第二篇:在填写施工日志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细节
在填写施工日志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细节
1、施工日记应按单位工程填写;
2、记录时间:从开工到竣工验收时止;
3、逐日记载不许中断;
4、按时、真实、详细记录,中途发生人员变动,应当办理交接手续,保持施工日记的连续性、完整性;
5、施工日志一般要求设置栋号长岗位的由栋号长填写,项目生产副经理确认,未设栋号长的由项目生产副经理填写,项目经理确认;
6、书写时一定要字迹工整、清晰,最好用仿宋体或正楷字书写
7、当日的主要施工内容一定要与施工部位相对应。
8、停水、停电一定要记录清楚起止时间,停水、停电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是否造成损失。
第三篇: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运用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运用证据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
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运用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所谓证据,就是指证明的凭据,即用自己知道的事实来证明未知的事实。证据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坚持法定依据原则和法定程序原则。也就是说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在具体执法办案中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据的基础上才能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所谓事实清楚,就是作为处罚根据的有关事实和情节都必须清楚;所谓证据充分确凿,是指对作为办案依据的证据的质和
量的总要求。这里的证据充分,是指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足以认定违法事实;证据确凿,是指每个证据都必须真实,具有证明力。作为基层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必须加强对证据的研究,增强运用合法证据的能力,切实保证证据的证明力,才能有效的、不断地提高行政办案的水平和案件质量。
一、证据必须同时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三个基本特征,方可作为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
1、合法性。是指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材料不仅要符合法定的表现形式,而且取得证据的方法要合法。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指出:“证据的取得首先要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在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不得采用违法的手段取得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证据;同时,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七类表现形式,否则,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2、关联性。是指证据须与违法事实相关联。与违法事实无关、无关紧要、过于重复的证据不能作为案件定案的依据。
3、真实性。是指证据事实须客观存在。被处罚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复印件、复制品,被当事人或他人进行技术处理、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证言等证据,不能视为该证据真实存在,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构成证据事实的主客观要件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药品行政执法实践中,我们把证据事实分为必要证据和充分证据。必要证据是指在认定违法事实中必不可少的证据,即能直接证明违法行为存在的构成要件的证据。充分证据是指能够充分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即起连带、补充作
用并能充分证明违法事实的证据。
三、证据之间应形成证据链 证据之间如果相互独立,相互脱节,未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就会构成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四、证据应随案卷一起存放
录音、录像、摄影、拍照等实物证据,应当放入证据袋中,随卷归档,并列表注明录制内容、数量、时间、地点、制作人等真实情况。
第四篇: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运用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运用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所谓证据,就是指证明的凭据,即用自己知道的事实来证明未知的事实。证据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坚持法定依据原则和法定程序原则。也就是说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在具体执法办案中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据的基础上才能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所谓事实清楚,就是作为处罚根据的有关事实和情节都必须清楚;所谓证据充分确凿,是指对作为办案依据的证据的质和量的总要求。这里的证据充分,是指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足以认定违法事实;证据确凿,是指每个证据都必须真实,具有证明力。作为基层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必须加强对证据的研究,增强好范文出品运用合法证据的能力,切实保证证据的证明力,才能有效的、不断地提高行政办案的水平和案件质量。
一、证据必须同时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三个基本特征,方可作为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
1、合法性。是指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材料不仅要符合法定的表现形式,而且取得证据的方法要合法。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指出:“证据的取得首先要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在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采用违法的手段取得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证据;同时,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七类表现形式,否则,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2、关联性。是指证据须与违法事实相关联。与违法事实无关、无关紧要、过于重复的证据不能作为案件定案的依据。
3、真实性。是指证据事实须客观存在。被处罚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复印件、复制品,被当事人或他人进行技术处理、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证言等证据,不能视为该证据真实存在,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构成证据事实的主客观要件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药品行政执法实践中,我们把证据事实分为必要证据和充分证据。必要证据是指在认定违法事实中必不可少的证据,即能直接证明违法行为存在的构成要件的证据。充分证据是指能够充分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即起连带、补充作用并能充分证好范文出品明违法事实的证据。
三、证据之间应形成证据链
证据之间如果相互独立,相互脱节,未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就会构成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四、证据应随案卷一起存放
录音、录像、摄影、拍照等实物证据,应当放入证据袋中,随卷归档,并列表注明录制内容、数量、时间、地点、制作人等真实情况。
第五篇:清产核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清产核资是 企业 所有权人对企业的各类资金、权益、债务等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进行确认的过程。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是企业的所有权人在不对企业进行直接管理的前提下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的有效手段。因为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都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变化,在 会计 报表上就显示为负债的增减、所有者权益的增减以及企业总资产的增减。诚然,任何企业都是营利性的组织,都要以合法前提下的赢利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首要目的是检查企业的总资产是否比最初投入的资产减少了,并且检查这种减少是否合理——即检查总资产的有形流失 问题。而清产核资的最终目的是检查企业总资产在增涨的前提下增涨的幅度是否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否则这种增涨是不 经济 的增涨,等于是总资产的无形流失。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核查帐务、现有资金,确定损溢情况,进行资产重估,进而确定资产总值。进行清产核资工作,理论 上程序应由企业的所有权人发起,而不能由企业的直接经营者发起——当然,所有权人与直接经营者为同一特定主体(1)时没有必要进行启动程序人的区分,因为任何的自营机构都不会损害自身利益。这就产生了一个所有权人在清产核资问题上如何对待企业的心理问题。因为进行清产核资是一个客观行为,而清产核资的结果的产生却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结果。任何所有权人都不会希望自己的企业有亏损,都希望盈利,并且希望盈利幅度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在企业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更希望盈利幅度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因此希望对企业的总资产进行确定,并时时进行监控,以防止资产缩水。针对企业所有权人的上述心理特征,本人认为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要从以下两个大方面着手。第一个大方面是规范企业的会计制度。所有权人首先要规范企业报表的统一性,因为企业的直接经营者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企业报表的不统一。这就要求企业的所有权人在清产核资的过程中注意审查报表在一段时间内是否是连续一致的,中间有无间断,间断的原因以及间断被恢复后报表是否继续保持一致等问题,使报表体系首先有一个 历史 性的统一。在保证企业报表的历史性统一的基础上,审查企业在同一时段内的报表体系是否一致——如审查企业上交统计局的统计报表、上交国税局、地税局的税务报表、交予贷款银行的资产流转报表、向上级单位提交的经营报表、对公众和下级发布的报告等是否统一,有无差别(1)。但以上两个统一性审查只是形式上的清产核资,本人认为,在形式审核的基础上还要对企业进行实质的清产核资。具体来说,在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过程中,主要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审核。第一,是否物证相符,即对企业现有实物进行清点,在此基础上将清点的结果与记帐凭证进行核对,看是否一致。第二,是否帐帐相帐符,即审核企业的明细帐与总帐是否一致,一定时间内的同类帐是否连续、衔接。第三,是否帐证相符,即在帐帐相符的基础上,审核记帐凭证与实际所做的帐是否一致,帐上的每笔数据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帐凭证存在,相对应的记帐凭证有无更改、涂抹等可能使凭证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情形存在。第四,是否帐表相符,即审核企业所做的帐是否与企业上交的报表相一致。总之,要通过一切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清产核资进行审核。第二个大方面是建立并完善 现代 企业制度。通常认为清产核资行为只是一个确认企业所有权人权益的问题,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建立的过程中章程的规定是否能够有效的、顺利的实施的问题,两者是互不相干的。但本人却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清产核资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为现代企业制度不仅限于将原有企业改制为公司,也包括在改制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监管机制、人事制度以及资产保护制度(1)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清产核资的顺利进行。同时,清产核资的开展是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契机,通过清产核资的有效进行,确定企业所有权人的所有权范围,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准备。最后探讨一下进行清产核资的学理上的原因。由于进行清产核资不是企业所有权人单方的行为,是其与企业直接经营者的互动性的过程,因而不能过于强硬,采取的 方法 也不应过于僵化。在维持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尊重经营者的意见、照顾经营者的情绪是极其必要的。这就要求企业所有权人不能随意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而必须有选择、有理由、有步骤的进行。尽管各国实践中在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企业经营者借清产核资之机、利用清产核资过程内的混乱侵吞企业现有实际资产,或者用故意更改企业报表、记帐凭证等方式减少企业的帐面资产;更有甚者上述两种方式双管齐下。探究企业直接经营者上述行为的心理,本人认为,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所致。企业直接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总会面对利益的双重选择问题,即经营过程中是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还是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手段能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具体的企业直接经营者的个人价值取向问题和个人心理问题。这种虚化的、隐性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普通的劝导、教育 解决,只有建立与这种心理针锋相对的机制。这类机制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大类是惩戒机制,另一大类是激励机制。从当前实践的效果上看,惩戒机制并不适用于营利性的企业(1),只可能适用于行政部门(2),这就使激励机制在企业中的健全与完善成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