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

时间:2019-05-14 08: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

第一篇: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

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

摘要: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中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会员国应保证残疾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包括使最严重残疾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我国对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出台了一系列与残疾儿童教育有关的法律,如《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这些都对残疾儿童教育保障做了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国家也在加大对残疾儿童教育的资金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特殊教育学校也随之不断增加,办学条件也在逐步改善,特殊教育的形式也日益多样。此外,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职称也在逐渐提高,为残疾儿童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尽管我国已经在残疾儿童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仍然存在着义务教育比例低和升学率低,教育质量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残疾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一些改善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残疾儿童教育保障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关键词: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法律保障,学校建设,师资保障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残疾儿童的概念界定

对残疾儿童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区分。在我国,对残疾儿童(Disabled Child)的定义采用狭义上的概念,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丧失日常生活自理,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 14 岁以下儿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把残疾人分为视听、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由于这些方面的缺陷导致残疾儿童比正常儿童在知识的学习接受方面差一些,受教育的年龄和年限往往会推后。因本文主要研究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情况,因此将其年龄界定为 6-16 岁。

1(二)残疾儿童教育的界定

残疾儿童教育就是以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从其身心特征出发,本着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潜能的原则,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增强社会适应力的一种教育,它是对普通常规教育的一种补充。

2(三)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界定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患有残疾的儿童享有平等教育机会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通过教育来发展其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制度安排通常是通过法律的形式实现的,除了法律规定之外,师资的培训和学校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二、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现状

众所周知,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有赖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合力才能使残疾儿童获得发展的机会,为未来的独立、有尊严的生活奠定基础。而国家的保障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国家的立法将使残疾儿童的教育有法可依,学校的基础 1 闫伟.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政策发展及完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王宇.残疾儿童教育之中美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 设施建设、师资的培养将关系到残疾儿童去哪接受教育的问题,必须予以保障。因此下面将 从立法、学校、师资等角度对我国现行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教育保障的现状进行概括。

(一)立法保障现状

2006 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增加了随班就读的教育形式,并且将其作为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并且对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学校做出了处罚规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责令学校限期改正,如果情况严重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2008 年 4 月 2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

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修订,提出要保障义务教育,代替了过去的着重发展义务教育的说法。增加了“各级人民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给予寄宿生活费等费用补助”的规定,比 1990 年的《权益保障法》在经费保障方面更加有利于残疾儿童,也体现了国家在不断的加大投入力度。

2013 年 2 月教育部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进一步扩展了传统的残疾人教育对象,不单局限于视力、听力、肢体和智力残疾,还扩展到脑瘫、孤独症、自闭症、多重残疾等残疾类型。对残疾人教育的方式更加突出“融合教育”的理念,主张优先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或特殊教育班,如果普通学校难以满足需求,才由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并且提出要通过改善普通学校的无障碍环境,建立个别化的教育计划来提高普通学校的教育质量。另外明确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责,规定实行特殊教育专业证书制度。增加教师编制和相关专业人员的配置,不仅要保留特殊教育教师的津贴,还要继续扩大享受津贴的范围。

残疾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条文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为主的法律体系,在教育形式经费保障、师资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学校建设现状

学校作为残疾儿童上学的场所,是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中最关键的要素。学校建设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入学情况,而且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我国残疾儿童就读的学校分为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两类。普通学校作为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载体,它的设施完备程度和教师专业水平是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2003 年教育部在全国选择了 100 个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少县区增加了配套经费,普通学校建起了资源教室。2014 年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又对随班就读提出了新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辅助周边随班就读的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特殊教育学校则是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和满足特殊教育需求的专门机构,其数量和分布关系到能否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按我国的行政区划将特殊教育学校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2013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 1933 所,东部 11 省共有 812 所,占全国的42%,平均每省有 74 所,其中河北最多有 155 所,海南最少只有 7 所,相差 148 所。中部 8 省共有 613 所,占全国的 31.7%,平均每省 77 所,其中河南最多有 137 所,吉林最少有 47 所,相差 90 所。西部地区 12 省共有 508 所特殊教育学校,占全国的26.3%,平均每省 42 所,与东中部地区差距明显,其中四川最多有 119 所,西藏最少只有 5 所,相差 114 所。另外特殊教育学校按照行政级别可以分为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县镇特殊教育学校和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从2004 年的 1560 所增加到 2013 年的 1933 所,增加了 373 所,平均每年增加 41 所,平均增长率为 2.4%;城市的

1数据来源:2013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分地区特殊教育情况

特殊教育学校从 2004 年的 710 所增加到 2013 年的 942 所,增长了 232 所,尤其是 2011 年迅速增加,从 2010 年的 750 所增加到了 907 所,增加了 157所,体现了国家在加大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县镇的特殊教育学校从 2004 年的 771 所增加到 2010 年的 867 所,增长了 96 所,2011 年开始下降,下降到了 2004 年的水平之后又开始增加,2013 年增加到 872 所;农村的特殊教育学校从 2004 年的 79 所增加到2013 年的 119 所,增长了 40 所,平均每年增加 4 所,但相比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差距太大,急需加强。

(三)师资建设状况

在特殊教育方面,教师做为学校的软件,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缩小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距,就需要特殊教育教师悉心与专业的教导;由于我国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特殊教育教师较少,没有统计数据,因而只能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情况进行介绍。2003 年至 2013 年间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由 30349人增加到了 45700 人,增加了 15351 人,平均增长速度为 4.18%。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由 2003 年的 36.5 人增加到了 36.81 万人,增加了 3100 人,平均增长速度为 0.08%。相对而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与此相对应特殊教育的生师比也在不断的缩小,由 2003 年的 12:1 缩小至 8:1,这是我国十年来不懈努力的成果。当然除了教师的数量,最重要还是教师的质量。衡量教师质量的指标包括教师的学历,教师的资格认证,教师的职称和教师的工作经验。2013 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中,本科学历 54.91%,专科学历占 38.48%,研究生毕业的微乎其微,仅占 1.54%。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占 61%,并且是学历越高受培训的比例越高,研究生受培训的比例达到 70%,而高中以下受培训的比例仅为 46.43%。2

三、完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对策

(一)加强法律建设,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1、提高立法层次,出台专门法律

基于我国现在还没有针对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专门法律,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尽快制 定《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法》,以此来保障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在这部专门立法中明 确残疾儿童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改变过去在《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中对 残疾儿童含义鉴定的不一致。在保障内容方面使所有适龄阶段的残疾儿童都能依据法律 的规定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明确自己的义务。对于能适应学校教学的残疾儿童少年,居委会、村委会、监护人所在单位、残疾人联合会有义务劝说其监护人送其入学。任何 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招用残疾儿童工作,禁止威胁、哄 骗残疾儿童乞讨、卖艺或者从事其他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

2、明确相关标准,使操作有法可依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专门法重点要明确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标准,包括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班级学生总数、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特殊教育学校的设立标准。通过这些标准的确定可以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应该采取哪种教育形式,班级应该是多少人、应该有几个残疾孩子,从而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学校建设,满足就学需求

1、完善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普通学校缺乏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这就制约了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尤其是肢体残疾儿童的就学,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的改善教育的环境。在普通学校增加残疾儿童需要的设施,如校园楼梯增加斜坡的设计、电梯的安装,残疾人厕所的配备,在教 1 数据来源:2004-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2 数据来源:2003-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 数据来源:2013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特殊教育教师学历整理

室安装可调试灯,配备听力辅助器材等等。在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区域设立特殊教育资 源教室,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康复设备,安排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

2、增加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学校设施

针对农村残疾儿童多而特殊教育学校少,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少的情况,应加大特殊教育学校在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使得特殊教育学校真正分布在残疾儿童需要的地方。

(三)注重师资培养,提高教师质量

师资力量的建设始终是办好教育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存在着特殊教育教师短缺的情况,这不仅与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有关,也与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有关。

首先,教育部要鼓励有条件的综合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开办特殊教育的专科、本科教育。对于已经开办的高校则应提高办学质量,申报研究生点,并扩大招生规模,使得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跟得上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当然,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注重专业实践,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服务于残疾儿童的教育。

其次,相关的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共同落实特殊教育教师的编制问题,完善岗位的补贴制度,提高这些教师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做特殊教育教师,不要造成人才的浪费,可以做到“招来人”。对于现在在职的特殊教育教师也要建立完善的职称晋升制度和培训制度,做到“留住人”。只有将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展示给这些教师他们才有动力留下来并且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长效的培训机制的建立则有助于特殊教育教师不断地学习更多科学的专业的技能,提升特殊教育的水平。

残疾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极易被忽略。但是,作为未成年儿童,无论他们是否身体健全,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国已经做了许多努力来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但仍存在不足,残疾儿童教育保障的现状仍旧刻不容缓。在此从立法、学校建设、师资培养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我们当下残疾儿童的教育提供一些帮助。终有一天,全部残疾的孩子可以像普通儿童一样,在校园中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孟楠.《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8 [2]潘小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国家保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闫伟.《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政策发展及完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4]王宇.《残疾儿童教育之中美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 [5]李莎.《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6]中国残联.《残疾儿童立法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 [7]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

http:// [8] 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files/moe/moe_633/201407/1 71144.html

第二篇: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及方案

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

及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针对我校残疾儿童人数的减少,目前有两名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更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从而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的工作,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经研究决定我校采取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荣成 副组长:严世山

组员:其他各中层及随班的各科任教师

(二)制定、落实保障制度

1.重视残疾儿童入学教育工作,加强领导。2.加强宣传动员,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3.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必备师资。

4.加强对残疾少年儿童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5.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师生结对制度,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做安排

(一)随班就读

1.教育要面向全体,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情况选择教育形式,正确看待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差异,决不放弃任何一个。

2.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并试图缩减差异,因材施教,对随班就读学生区别对待。

3.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想办法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4.作业布置分层次,及时批改,多鼓励、多指导。5.加强家校之间联系,了解家庭情况,多沟通走进学生内心,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内心的自卑感,杜绝班上学生欺负、辱骂等现象发生,为他们创造充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送教上门

针对无法到校随班就读的学生,我校采取送交上门的方式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1.制定送教上门的计划和方案,分配送教上门的责任教师,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3.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作业资料等。

第三篇:上社联校保障残疾儿童入学就读工作方案

上社联校保障残疾儿童入学就读工作方案

加强组织领导是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前提,完善运行机制是落实随班就读工作的关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随班就读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教学研究是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适应能力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前提

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形成领导重视,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

一是政府重视。各个单位要重视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了全镇义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一个同步,四个统一”,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与义务教育同步发展,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领导、统一检查。把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列入镇有关部门和各个单位工作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将结果作为各个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建立支持保障随班就读工作的三大网络,形成镇里统一领导、学校具体落实的随班就读二级组织管理体系。

二、完善运行机制,落实随班就读工作

(一)完善投入机制

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特教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1、镇政府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事业费、基建费列入财政预算。

2、镇财政设立了专项补助费,作为正常特教经费的补充。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全部用于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实行0至15岁特殊儿童普查和登记制度,定期组织残疾儿童情况调查,摸清底子,并由学校、镇二级建立档案。每个残疾学生都建有《特殊儿童受教育档案》和学籍,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

二是认真搞好残疾儿童筛查、鉴别。对筛查对象从受教育情况、社会适应行为情况、智力情况等七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反复观察、论证,以确定其是否弱智及程度。为防止家长对孩子智残的事实不愿承认,对随班就读工作不理解,应建立了家长联系制度,要求学校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耐心向家长解释,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及其他知情人严格保密,以免对孩子心理造成压力。

三是防止残疾学生流失,确保他们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随读生由于身体缺陷,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进取心,难以管理,而且大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极易辍学。为此,学校应采取的措施是:

1、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注重对他们进行潜能开发和特长培养,使家长看到了成果,而且让孩子看到了希望,从而克服了厌学心理。

2、加大对残疾生的救助力度,不让一个残疾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或失学。

3、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残疾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安全、卫生等管理,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4、注重随读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主任或辅导教师对其进行心理指导,让他们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四是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延伸到幼儿园,逐步开展了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目前,各镇中心幼儿园招收残疾幼儿入园就读,使我镇残疾儿童早期受教育率达到85.5%以上,为实施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教学研究是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加强随班就读教学研究,强化教师的特教意识。

一是加强教材研究,对普通教材作了一定程度的处理。小学一年级原则上不降低教学要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三,实行两类学生同教材、异要求,对残疾儿童降低教学要求。

二是加强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中的个别化教学。学校为每个随读生制定个别教学计划,采用集体 3

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注意正确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给特殊儿童充分参与的机会。

1、注重个例分析,实行分层教学,适应不同智力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2、所有任课教师在上课时都能针对随读生的特点,恰当对其进行优先提问、板演、面批作业、个别辅导等。

3、运用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个残疾学生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培养学生适应能力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随读生不仅像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普通教育,享有同正常学生一样的学习环境,还在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接受适当的特殊教育服务,为学生升学、就业构建“绿色通道”。

第四篇: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及方案

天巨泉小学2017-2018 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

及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针对我校残疾儿童人数的减少,目前有两名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更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从而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的工作,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经研究决定我校采取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作亭

副组长:张晓玲 鲁雪健

组员:各班班主任教师

(二)制定、落实保障制度

1.重视残疾儿童入学教育工作,加强领导。2.加强宣传动员,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3.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必备师资。

4.加强对残疾少年儿童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

5.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师生结对制度,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做安排

(一)随班就读

1.教育要面向全体,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情况选择教育形式,正确看待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差异,决不放弃任何一个。

2.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并试图缩减差异,因材施教,对随班就读学生区别对待。

3.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想办法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4.作业布置分层次,及时批改,多鼓励、多指导。

5.加强家校之间联系,了解家庭情况,多沟通走进学生内心,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内心的自卑感,杜绝班上学生欺负、辱骂等现象发生,为他们创造充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送教上门

针对无法到校随班就读的学生,我校采取送交上门的方式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1.制定送教上门的计划和方案,分配送教上门的责任教师,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3.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作业资料等。

第五篇:吉水县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吉水县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检查自查报告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08年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办字[2008]23号)要求,我局抽组专门人员,对2006年、2007年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认真的核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6-2007学全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216所,其中小学191所(中心小学16所,村小138所,教学点37个),初级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共有学生65194人:小学43606人,初中21588人。全县共有公办教师3845人:小学2070人,员生比1:21;初中1244人,员生比1:17人。

二、各项政策落实情况

(一)“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政策落实情

况: 1、2006年,我县义务教育经费总共792万元,其中:(1)免杂费资金49.8万元;(2)公用经费资金306.7万元;(3)免费科教书资金110万元;(4)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3.7万元;(5)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311.8万元。

2、(1)2007年春季我县下拨“两免一补”专项资金款6888911元,其中免教科书509303元,免杂费5804508元,安排寄宿生生活补助费5751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享受“免杂费”总人数达58889人,“免费教科书”资助总人数达13469人,“寄宿生生活补助”资助总人数达3834人。

(2)2007年秋季我县下拨“两免一补”专项资金款7104327.6 万元,其中免教科书550337.6元,免杂费5978890元,安排寄宿生生活补助费5751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享受“免杂费”总人数达58889人,“免费教科书”资助总人数达13469人,“寄宿生生活补助”资助总人数达3834人。“两免一补”惠及广大义务教育学校贫困学生,为全县的“控辍保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007年年终补发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1871303元,“免费教科书”资助总人数达49597人。

(4)2007年公用经费总共拨了334.1万元。

(二)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配套资金落实及完成情况: 1、2006年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学校:文峰小学教学楼、盘谷小学学生宿舍楼、金滩塘下小学宿舍楼、乌江枫坪小学学生宿舍楼、双村学校学生宿舍楼、黄桥潘塘小学学生宿舍楼、白水小学学生宿舍楼;总投资311.8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其中:中央投入135.3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3.5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5.3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17.7万元。2、2007年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学校:八都小学教学楼、醪桥小学学生教学楼、水南小学食堂、枫江小学学生食堂、文峰东村小学教学楼、黄桥小学学生食堂、丁江小学教学楼,吉水三中教学楼维修,冠山小学食堂;总投资335.3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其中:中央投入135.3万元,省级财政资金47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5.3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17.7万元。

总体来看,我县长效机制项目进展顺利,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有效保证了项目按期的完成。

(三)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工

作开展及管理情况:

2007年11月起我县实行了“校财局管”。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只进行了业务培训,各学校没有开展此项工作。各项义保资金严格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对教育的各项资金收入和支出设有总帐和明细帐,建立专户储存,专项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对口开支,实行收支两条线,每月的教育资金收支情况都用专用表格向教育局计财室汇报。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2007年春学期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推行以来,在深入农牧村和学校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吉水县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教育、财政、监察、广电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广泛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及《义务教育法》,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增强了政策透明度。

2、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初步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县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并逐年增加各项教育经费,把新增教育公用经费向农村大力倾斜。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资金的分配,由县教育局提出分配方案,由财政、教育部门联合行文下达,在资金拨付上,设立专户,实行报帐制,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有效防止了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的发生。

3、加大教育教学投入,力争学校公用经费达省定标准。2007年,县上把足额解决学校公用经费列入年内重点为民解决的10件实事之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真正把这件实事办成了成效显著、群众受益、师生称赞的好事。

4、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经费保障配套制度。联合财政、审计、物价、教育、监察等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对各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审计。

5、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一是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二是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大教育教学设备投入力度。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时间比较仓促,对困难学生摸底时间不够,造成个别确实特贫困生遗漏。

2、有的学生确实是特贫困生,但由于自卑心理较强,生怕同学了解自己家庭情况后会瞧不起自己,因此,不敢申请“贫困生资助”资金以至失去了机会。

3、资料不健全。少数学校由于对这项目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致使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关资料没有妥善保管,给建档工作带来困难,要尽快完善所缺的相关资料。

五、今后的工作和打算

1、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加大各相关部门的相互沟通与协调力度,确保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配套制度,加强对新机制各项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指导,对所有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适时进行审计,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2、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按照今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并抢抓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适吉水实际的“校财局管”核算制度和管理办法,既实现对基层学校经费的管理,又能降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运行成本。加大对经费使用和“两免一补”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力度,规范经费预算编制管理,确保经费使用安全。

吉水县教育局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下载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办法

    南岭乡中心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公用经费的财务行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教育事业......

    残疾儿童教学计划

    残疾儿童教学计划 智力残疾儿童、少年虽然在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但他们需要的是特殊教育。个别教学计划可以确保教学适合智残学生特殊学习的需要,它是智残学生教学活动的中心......

    残疾儿童教学计划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学计划 大水坑二小 张淑娥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籁不喧,大爱无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身心健康、四肢健全的我们可能体会不了有身体缺陷的人群的痛苦。......

    残疾儿童计划

    关爱残疾儿童计划 残疾人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残疾人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人权理应受到尊重与保障。本班在这个学期就迎来了一名带有残疾的新生,这个年仅7岁的儿......

    残疾儿童工作总结专题

    XXXXXXX学校残疾儿童教育工作总结 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观念指导下,残疾儿童的学习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

    残疾儿童工作总结

    XXXXX学校残疾儿童教育工作总结 特殊儿童是一个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特殊需要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既是他们应享有的权力,也是他们终身发展的渴望,更是我们的责任。我校......

    关爱残疾儿童

    关爱残疾儿童,携手共筑梦想 —祝贺地理科学系与生命科学院联合志愿者活动圆满成功 (通讯员望家琳 报道)5月20日下午两点至五点,地理科学系1002班及生命科学院1002班的志愿服务小......

    残疾儿童工作总结

    XXXX学校残疾儿童教育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切实解决我校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学习生活等困难,学校开展了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