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庄规划方案
村庄规划方案
为了搞好行政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我村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本着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特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座落在新华镇西北1.6公里处。辖下有5个自然村。村民自三华村迁出建成5个小自然村,取名五华。全村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属下有7个经济社,7个生队,以经济社为核算单位。全村813户,农业人口2321人。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85人,预备党员3人, 村干部5人,大学生村官1人,社级干部7人,物业管理公司2人。2007年村人均分配6000元。农民人均收入6200元。2008年村人均收配6100元,农民人均收入6480元。村社两级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划拨10%的土地建设厂房租赁。村容村貌巳建成村道水泥路面硬底化为98 %指标。同时村建立了治保会,治安巡逻队员共有68人。其中出租屋管理代管中心有8人。加强了环境卫生整洁.村内设置了卫生服务站1个。前两年,按上级要求,为了改变村容村貌和完善环境卫生建设,村投入了450多万元.使到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另外,全村村民参加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2420人。本村民的福利。有60%的医疗报销福利,按每年的定额封顶.同时村委对60岁以上老人共280人,发放老人福利补助共50万元补贴。村民子弟每年考到重点中学及国家认证的大学,村委按每年每例发放奖学金。今后,在村委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前提下,逐步将福利推向新的台阶.相信五华村的明天会更好!
二、规划目标和原则
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效益。
原则——三大效益相统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整体效益最优原则: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从整体上研究人口发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等问题,尽可能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
2、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于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村庄土地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生态平衡。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水平为目标,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强度,相应调整各项用地的性质和比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3、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应当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需要,创造有利于人口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条件。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规划问题时,以村民的居住和出行要求放在首位,尽可能地提高村内的可居住性和方便舒适程度,使整个地区成为村民能够安居乐业、各地人士乐于来此工作、购物、居住和游览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高效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美丽乡村;
4、弹性发展原则:村庄规划是针对未来的发展计划,而村庄建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因此,规划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规划调整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村庄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三、村庄现状
1、从村民住房方面看,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房子,很多农户住上了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道路交通方面,我村已经通了柏油路和沙石路,村内道路硬化率高,村民出行十分便利。
3、电力通讯设施方面。全村都已通电,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高。
四、我村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我村地处城市中心,是典型的城中村,前期土地资源基本开发殆尽,现可利用的土地较小。
2、根据规划要求,总体对老村庄进行改造,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着力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尽量充分利用老村中可利用的空闲地和闲置房屋所占地。
五、我村建设性规划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1、住房方面:先搞试点,建成一部分标准房,或者鼓励村民按照统一标准建房,尽量选用原来宅基地,节约利用土地。
2、道路交通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领导有关工程款项补贴,扩大我村道路硬化率,美化、硬化我村道路,为村民居家生活营造更美好的环境。
3、村环境保护方面:从绿化、村庄整治上下功夫,着力搞好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治理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变村中粪便乱堆、污水乱泼、家禽乱跑、柴草乱放、广告乱画等现状,改善村容村貌。
六、组织实施
村庄建设所需经费,在市、区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着力协调相关企业捐资和发动村民筹资投劳。运用村民代表会议和广播宣传等各种形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农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村庄改造规划初步方案
这次到郑州市参观考察收获很大。金水区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大胆创新、科学规划、真抓实干和取得的骄人成绩对我们感触很深,同时也感到差距和压力,殷都区和金水区两地农村情况相似,而我们村庄建设工作滞后,多年来面貌变化不大,先进地区的优良做法和成功经验,拓宽了我们的思路,结合辖区各村的实际情况,现把我办事处的初步方案汇报如下:
一、目标定位:
以龙头企业带动私营经济规模发展,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小康住宅”的十大标准,科技先导、适度超前、调整布局、全面规划,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农民居住环境舒适、安全、方便,打造花园式现代化都市新村。
二、存在问题:
相台办所辖六个村人多地少,村庄建设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各村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历史原因,村庄建设曾一度为自由式发展,缺乏统一长期规划,房屋布局较凌乱、样式不一,基础设施欠债较多,居住环境较差。
虽然辖区各村的地势优越,都市村庄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但多呈自发式,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设施缺乏,自然资源利用低、无统一合理远景规划,都市村庄的独特商业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村镇规划、修建楼房必须经各级部门审批,但审批手续困难、繁琐,周期较长,同时有的村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有时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影响到都市村庄的城市化进程。
三、实施方案: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本着节约土地、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的原则,注重近期与远期建设相结合、新建与改建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于五个村情况不同,各村规划各具特色。
铁佛寺村:充分利用紧邻安钢生活区及交通便利、三产繁荣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高层住宅和沿街门面房。将铁佛寺村以西钢花路两侧,全部建设成六层住宅楼,一层为沿街门面房;郝家店利用钢一路的有利地理优势,在钢一路两侧和文峰大道以北,修建二至六层住宅楼;郝家桥利用钢花路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商业门面;大庄村从钢花路把路引到大庄西地搞别墅小区和六层住宅楼;南辛庄利用文峰大道的优势,建设一栋底层为门面房的二至六层住宅楼。
柴库村:柴库村东邻河南省重点企业安钢、南邻电厂、北靠洹河。107国道从全村南北贯穿而过。5000余口人,1300余户,17个生产组。村东西长2000余米,南北宽1600余米,是个较大的村。
现设想在其村的107国道两侧盖五层的楼,建成国道商业大街;在村委会院内,盖三栋五层的商品住宅楼。
在村内修建五条道路连接五个住宅区,接好市水厂的水源,修好各住宅区排水沟。
将村内三个坑地:小南街、老槐树、合作社街东面老学校进行老房改造,建成新的住宅小区,安排好村民住房。
梁邵村:该村南临安林铁路、安林公路,两路成为该村向南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所有市政南北规划路段到此无法打通。村北边是华中电网安阳电厂宽约500米的高压输电走廊,按电力法规定不准有任何建筑物,从商业和城建角度上都受到了制约。目前可行的几种设想就是:
1、在有条件的地段(梁邵村小学旧址)建高层住宅楼,户型为经济实用型,严格来说这三栋高层住宅楼应是过渡时期的过渡住宅。
2、继续别墅楼群的开发完善建设,最后形成规模。
3、旧村内的连片改造。找好基准点,统一规划、设计、实施一片、规划一片、实施一片。
4、把公路南侧的旧村房屋逐步搬迁至村北,把安林公路两侧的土地腾出来,重新规划、重新开发,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
5、结合我市拉大城市框架的机遇,依照市政建设规划,开发华祥路与建业路交叉地段住宅小区。从远景看,这里将成为较理想的住宅及商业小区。
段邵村:明年与万金渠管理处协商开发筹建六座村民公寓式高层住宅楼,一经实施可解决105户村民住宅,也为全村南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逐步把邻安水大道的村民住宅区改造成一个集商贸、个体经营的基地。
焦邵村:该村将马上动工,建二幢高标准村民住宅楼,可解决群众住房50户,出售商业房10户。该村为我办事处都市村庄改造规划试点村。
四、具体要求:
1、大力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
2、请国内一流专家对我区农村从整体和全局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规划方案的实施要注重保持连续性。
3、成立区、乡(办事处)、村三级房屋开发建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村镇改建,按照农宅城市化、厂房标准化、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一开发,分期实施,综合测算,有序发展。
4、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能给予倾斜和支持,简化程序、减免费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5、农民住宅和工业厂房的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原则,建设项目的开发与环境同步建设,保证规划的实施。
以上是办事处都市村庄改造规划初步意见,经过我们研究,潜力很大。鉴于研究时间短、无专业人士参与研究,缺乏科学严密的论证,规划意见不尽完善,但我们迫切希望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安阳市拉大城市框架为契机,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缩短于先进地区差距,早日把我区农村建设成象郑州市金水区“城中村”一样的都市村庄。
~年7月5日
第三篇:XX镇村庄规划方案
XX镇村庄规划方案
第一章 规划背景
近年来,我镇按照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了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保证农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上一个新台阶打下扎实的基础,我镇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这势必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因此,为提升我镇村庄的整体形象,促进农村居民共享村庄文明,我镇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开展村庄计划建设。
第二章 村庄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我镇现有XX个行政村,面积XX万余亩,人口3XX多人。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XX国道南北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全镇以种植业和家具加工业为主,具有十足的发展优势。
二、社会经济情况及村庄现状建设状况。全镇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葡萄、核桃等,养殖主要发展猪、牛、兔、桑蚕等。由于历史原因,镇内村庄村域内现有住宅建筑大都沿道 路而建,错落无序,大多数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村内功能设施不全,绿化不成体系,环境 卫生较差。除个别住宅外观别致、造型新颖,达到小康型标准外,其余大部分房屋多为二、三层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建造的砖混结构楼房,房型老化、单
一、陈旧,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设计理念。目前镇内存庄村域内道路经过几年的土地整理已基本形成体系,但部分道路质量较差。通村公路基 本已达到村级公路标准,部分通组道路也已达到标准,大部分为碎石路。
四、目前主要存在问题
1、镇内村庄分散建设,土地浪费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村庄中住宅布局较为凌乱,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难度,不利于节约土地,不利于生产力的协调和发展,给机械化耕作带来难度。
2、公共服务设施、基础配套设施滞后 虽然镇内各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经济投入,但在村内交通、排水、文化娱乐、环 保等方面还相对落后,村民点现状房屋建设质量偏低,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配套设施,造成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不能适应收入不断增长的农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 的要求。镇内各村庄村内功能设施不全,道路较差,河道不清,环境卫生较差。村宅错落无序,比较散乱,房型老化、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设计理念。第三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XX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村庄规划编制办法》;
5、《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6、镇内各村庄村提供的有关设计条件;
7、与本规划有关的规范、规定、标准等。
二、规划原则
1、规划编制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群众意愿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2、规划编制要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遗存,地方民俗风情,努力营造具有浓郁水 乡特色,环境清新优美的农村新社区。
3、规划编制要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环境卫生,绿化休憩,防灾减灾等基础设 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努力提高村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
三、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围绕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改善农村群众 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四、规划目标 为了彻底改善当前农村住宅水平较低,功能不全,外观单调呆板,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 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切实帮助农民提高生活质量,规划从大 魏庄村域现状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出发,围绕“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先进理念,体现 特色,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对村域进行全面整治,创建出空间层次丰富,方便农民生活,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现代化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 现代化,保证农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更上一个新台阶。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 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标,做到村庄的生活、生产、生态等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成为能充分体现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 村庄内部实现五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通中心村主干公 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村庄绿化。中心村(村庄)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 25%以上,村庄内有休闲健身 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自来水普遍入户; 畜禽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河道净化。保护和管理好村域内现有的水面,做到水体净化、河边绿化;河道堤防和 排涝工程建设按规划建设标准要求实施。——环境美化。村庄建设规划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组团建筑有个性特色、美观大方,组团建筑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依 林傍水,错落有致;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五、规划范围
XX镇各村村域内所有土地为本次整治规划的研究范围。
第四章 村域村庄布局规划
一、镇各行政村经济发展规划。各行政村确定村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物质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与旧村整治相结合,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依托村域区位优势和结合村域的自然条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结构的调整。
二、村域村庄布局规划 根据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结合村域经济发展现状,依据 《濮阳市市域村庄布局规划》,确定村域村庄建设空间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中心居民点建设。规划在村域内形成“一个中心,四个居民点”的规划布局。根据自然村现状,依据村域发展态势,遵循居住用地适度集中、农田适度集中、积极推进农田集约化管理、合理配置服务设施以及基础设施、优化住区环境的原则,利用政策引导,规划近期结合村庄整治将各自然村进行整合,完善路网框架、市政设施,整洁墙面,注重宅前、宅后的绿化建设及河道整治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远期形成四个居住区,分别为居民区、商业区、小康楼、高层住宅楼、并将小康楼作为中心居民点统一进行规划,配置文化 活动中心、设置健身器材和公共绿地、公厕等,从而形成相对集中,设施共享的新农村。第五章 村域整治规划 规划根据目前农村较为突出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结合村域区位特点、经济条件和社 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对村域环境进行整治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和民主建设,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一、房屋建筑整治规划 老村内建筑整治一方面要从整体布局角度确定需要拆除的建筑,另一方面也应从节省资金角度确定建筑的改良方式,多层次的解决不良建筑带来的影响。
1、保留原有质量较好的农房,整治各住房间距内影响日照、采光、通风的各种杂房和陋 棚,整修道路和院落,种植绿化,改善居住环境。
2、新建农房相对集中,大力推广定型图,实行农房建设的专业化施工,逐步将零星农房 就近搬迁到规划村居点。
3、全面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危险、废弃房屋,多渠道筹资对保留的房屋进行统一的修缮 和粉刷,改善村庄的整体形象。现状建筑改造应遵循“不大动、少花钱、出效果”的原则,对 沿路建筑物依据不同情况分为基本可行建筑、整修清洗建筑、更换建筑色彩、重点改造建筑、尽快拆除建筑、远期拆除建筑等几种模式进行改造。
4、农村生活用房与生产用房应适度分离,提倡畜禽养殖的规模化和集中化,对污染物进 行统一处理和利用,即采用制造沼气、采用高效生态绿地等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5、规划修缮和粉刷房屋 5 户,粉刷面积约 1500平方米;规划近期零星房屋暂时保留稍作 修缮,中远期随着农民新村的建设逐步搬迁。
二、环境整治规划
1、村庄绿化 规划大力提倡房前屋后绿化,建立村庄和河道绿化系统。在强化整体布局的基础上,以点 带线,以点带面,最大程度的展现村庄整治的精华。在节点上,以建筑、水、绿化、道路的 综合强化与协调化,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规划于设置约 245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小游园);规划于房前屋后设置绿化带或花坛。在绿地建设中强调绿地的层次感与有机联系,既要运用多种植物的交错布置形成错落有 致、四季有形的规模性绿地,也要加强绿地与周边环境的联系,让绿地与人的行为有机结合,形成不同层次的小游园、观赏园等,并配备相应的休憩、娱乐、健身设施。形成“人在林中,家在水边、绿在身旁”的田园风貌。绿化材料以经济树种为主,在部分地段种植桃、杏、山 楂、葡萄等经济树种,并在房前屋后留出自营种植区,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一方面减少绿化投入,一方面增加经济收入,更是使各行政村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风味。另外,适当配置香樟、紫荆、黄杨、棕榈、杜鹃等美化树种,并铺设草坪、种植水生植物,增加观赏性。绿化树种 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推广经济林、果林栽种果树林木。
2、河道净化 结合河道保洁工程,对镇内村庄小河进行清淤、疏浚,严禁养殖水草,建设生态护岸,两岸设置生态的绿化带。规划通过路水相依等主题理念,既通过沿岸栽植亲水植物体现柔水风情,也通过堤岸的灵活处理、观色的有机导入,将水文化引入人的生 活,体现“智者乐水”的传统理念。
3、卫生洁化 垃圾处理系统: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和保洁制度,村庄内按一定规模和半径设 置垃圾收集点,每 5-7 户门前设置一只垃圾箱,全村设置一处垃圾收集房。村委设置一名 保洁员,负责整个村范围内的垃圾收集清运以及相应设备的维护。规划配置垃圾箱 100 只,垃圾收集房 1 座。污水的处理:大力推广三格化粪池,普及率不低于 95%,规划每户农户设置一座三格化 粪池,彻底消灭露天粪坑。畜禽粪便、生活粪便均可建沼气池变成沼气、作为肥料、应用高 生态绿地处理系统等工艺处理,从而达到对农村的污水进行高效净化处理和合理利用。
三、公共设施规划 规划于各行政村内各建立一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集村民自治、治安防范、培训教育、图书 阅览、文化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四、基础设施规划
1、通村连组道路硬化,达到机动车通行要求。规划通村公路达到四级及四级以上,路面宽度≥5 米,路面为沥青路面或水泥砼路面,设 计荷载标准达到汽—20,挂-100。通组道路,路面宽度为≥3.0~3.5 米,路面采用水泥砼路 面。进户道路,路面宽度为 2.0~2.5 米,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目前村域内道路已基本形成体系,通村公路和部分通组道路已硬化并基本达到标准,其余通组道路太窄,且大部分为土路。规划继续完善通村道路及宅前路,主要道路两旁增加绿化。规划硬化道路长度约5公里,其中通组道路约5公里。
2、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村内自来水入户率达到 85%以上,基本保障村民用水安全。
3、提倡应用环保、洁净能源,逐步建立规模养殖业,沼气发生、利用系统,积极推广利用 太阳能。
4、完善电力、电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行政村电话普及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不低于 80%。
第四篇:麻城市2010年(新农村)村庄规划方案!
麻城市鼓楼街道办事处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013291598.aspx?ArticleID=13dbf709-aa05-4218-85d7-b757d5ce7ddc麻城市龙池街道办事处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16488056.aspx?ArticleID=a8fe6a55-375d-4c1b-aa61-c9512fa2800a麻城市南湖街道办事处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20498698.aspx?ArticleID=79ffa448-0704-4227-b30a-b165b70fbe22麻城市黄金桥开发区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24419033.aspx?ArticleID=9fad9db3-0b2b-41e3-a90c-002c0a4fc34c麻城市中馆驿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28538419.aspx?ArticleID=814d0911-183d-495d-bbd6-622f6dbff265麻城市宋埠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2521719.aspx?ArticleID=ee5ef14c-7e70-4914-ad46-9a6963e220cd麻城市歧亭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4295882.aspx?ArticleID=0a6adb38-5ea3-4b00-8ba2-e440e9d458ab麻城市铁门岗乡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5461932.aspx?ArticleID=c0c3c866-a9bc-4485-80b2-5c2f246e1ab3麻城市白果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7273280.aspx?ArticleID=5e52b0a9-581f-4c0b-a6de-b092d1f0ad71麻城市夫子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8241997.aspx?ArticleID=de 378278-a1f6-4ec3-91b1-1407a0fb9e4a麻城市阎家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9318520.aspx?ArticleID=cc0e09df-26b7-45fa-aa2d-9427179ad77d麻城市三河口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41140962.aspx?ArticleID=4a0c3938-bcca-416c-9c7a-470592239705麻城市龟山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46044232.aspx?ArticleID=e875aefd-d1e4-441b-adbe-544a84e7e184麻城市盐田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49537069.aspx?ArticleID=03f8c515-0a0e-48b7-96df-e72b6ff65222麻城市木子店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1037028.aspx?ArticleID=c 190840b-62c1-40d7-bfa7-96c4a061c3c4麻城市张家畈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2008402.aspx?ArticleID=61ce862b-f7c6-4d72-ab0e-61b 650676972麻城市黄土岗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3065395.aspx?ArticleID=9432e081-312c-49bd-964c-cacc3bde0136麻城市福田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4158324.aspx?ArticleID=27e82251-602f-4568-aed3-a63e1eaeabe9麻城市乘马岗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5186413.aspx?ArticleID=c976de7f-65d4-4c13-959f-8de33a 200626麻城市顺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6058104.aspx?ArticleID=9aa2ca39-87ef-4672-a0e5-e097bc22b4ff麻城市2010年村庄规划建筑立面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607378132.aspx?ArticleID=f7a4b02f-25fa-435c-86da-df014f3cc7ee好像打不开哦!好像打不开哦!还是发连接吧.d-99d3-cbdfa6280b94一定要看连接.d-99d3-cbdfa6280b94我市规划项目引来海内外专家2009-6-30 0:00:00 6月29日,美国W&R国际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一行3人,在美籍专家托德先生的率领下,对我市公开向国内外进行概念性规划招标项目-西城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麻城市2010年(新农村)村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麻城市2010年(新农村)村庄规划方案!》。这家公司是我市向海内外公布项目招标方案后前来实地考察的又一家拟投标单位。西城新区规划东起闵五路,西至中馆驿镇,南起举水河,北至沪蓉快速铁路,面积约53平方公里。新区将建成我市加工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园林新区。上午,专家在市规划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西城新区项目所在地,查看地形地貌,周边村庄及建筑、设施分布等情况,在麻城北站,了解了金通湾规划情况。西城新区规划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结合麻城实际,为促进麻城跨越发展,率先崛起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具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强调设计思路的创造性、超前性、打造麻城市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名片。当天市规划局负责人向专家介绍了麻城的基本情况,提出要以开放的眼光和思路,以走向世界的胆识规划新区,并就规划设计理念与专家进行了交流。这是我市用开放的思维、超前的眼光来谋划城市建设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推动麻城科学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水平、出精品、树形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期待新农村!日本规划专家考察我市西城新区等项目建设2009-6-24 0:00:00昨天,日本株式会社I.N.A新建筑研究所--上海事务所规划设计专家一行4人,在日籍专家西林和文的率领下,对我市公开向国内外进行概念性规划招标--西城新区、孝感街和文化旅游中心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市规划局和规划设计院负责人全程陪同踏勘。市长李开寿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李红亲自接见了专家并参与了座谈。市长李开寿向专家们介绍了麻城市情和西城新区、孝感街和文化旅游中心规划设计的要求,并就规划设计理念与专家进行了交流。这是我市用开放的思维、世界的眼光来谋划城市建设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推动麻城科学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水平、出精品、树形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五篇:村庄规划合同
规 划 设 计 合 同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合同编号:
规划设计单
位资质等级:
甲方:
乙方:
签定日期:年月日
村庄规划设计合同
一、项目名称
规划。
二、中标价格
人民币(大写),¥。
三、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4、乡规划或镇总体规划;
5、其他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定。
四、规划质量标准及编制期限
规划设计质量应达到或超过
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五、规划设计项目范围1、2、3、4、5、6、7、8、9、10、六、规划编制内容
(一)编制村庄规划
1、综合评价村庄的发展条件。要进行村庄经济基础和
发展前景的评价,分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现状,提出村庄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2、明确村庄发展的总体要求。包括村庄产业结构、发
展重点、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案。
3、划定村庄规划区范围。
4、预测村庄人口。预测规划期末和分时段的人口数量,确定人口发展的策略。
5、明确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和规划措施。包
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6、确定各项建设要求与用地布局。包括住宅、畜禽养
殖场所、文体设施、医疗卫生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等。
7、确定道路系统。包括道路系统的平面及控制点的坐
标与标高,道路红线宽度与断面形式。
8、明确各项工程设施配置和建设要求。包括供水、排
水、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等工程设施的建设要求及其线路走向、敷设方式。
9、确定环卫设施的配置和建设要求。包括垃圾分类及
转运方式,垃圾收集点、公厕等的分布和规模。
10、提出村庄防灾减灾的要求并作出具体安排。包括消防、抗震、防洪、地质及气象灾害防治、防疫等设施的分布、规模和建设要求。
11、安排分期建设时序。对近期建设的工程量、总造价、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和估算。
(二)制定新农村建设方案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提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村容村貌改造、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任务,明确建设项目、标准和完成时限。
(三)规划成果
1、规划说明书。
2、规划图件:
(1)区位分析图;
(2)村庄综合现状分析图;
(3)村庄用地布局规划图;
(4)村庄道路系统规划图;
(5)村庄工程设施规划图;
(6)村庄环卫与防灾规划图;
(7)推荐户型图;
(8)节点透视及鸟瞰图。
七、规划文件交付份数
8份(需提交书面文件、图纸和电子文件)。
八、提交供审查成果的时限
九、付款方式
规划成果评审通过后付合同总价款60%,成果批准后付合同总价款40%。
十、其他
(一)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时间延误不属违约范围。
(二)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必要时可签定补充合同,补充合同与原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本合同经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即产生法律效力,履行完合同规定的条款后,本合同自行终止。
(四)本合同执行中如有纠纷,应本着平等、自愿、实事求是的原则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通过行政部门调节,也可通过项目属地仲裁机构或通过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五)本合同一式九份,甲方四份,乙方五份。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地址:地址:
邮编:邮编: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联系人:联系人:
开户行:
帐号: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备案部门:
联系人: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