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房价走势分析报告
2013年房价走势分析报告
中国房地产从现在开始,将有明显的下跌趋势,而下跌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如下。
一,2012年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价格上涨幅度小,远不如前几年,表明这些城市房价上涨的空间正在迅速缩小。官方还报道,上海2012年的商品房价格出现了微小的下跌。
二,三四线城市的需求主要来自当地的居民,而当地居民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使他们对城市房地产的需求远比不过一二线城市的居民。所以,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到达6000元/平米的时候,就必定没有上冲的动力。例如,海口每平米的价格有可能就被盯住在6000-8000元之间。
三,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大不如前,如果统计局不要随便注水,GDP增长速度有可能就在6-7%之间。这样的速度,不可能支撑人们对高房价的长期期望,当人们意识到每平方米超过1.5万元就太贵的时候,就算一二线城市的价格也会撑不住了。
四,尽管廉租房建设远没有达到国务院的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廉租房的建设,将大大缓解高房价的压力。
五,习近平的反腐政策正在被大家所关注,我估计习近平不是那种说话不行动的人,那种抱有侥幸态度的官员必将受到惩罚。这样一来,不仅现在许多官员在大量的抛售房子,官员们再也不敢像以前一样大批大批的‘买进’房子了。打击腐败,有利于房价的下跌。
六,过去15年,房地产的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以上,这是导致地产泡沫的罪魁祸首。当银行害怕有毒资产时,房地产贷款将受到管制,银根收紧,也会压低地产价价。
七,三四线城市量价齐跌,是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跌的前提条件和信号,说明老百姓的购买能力和欲望已经受到严重的打击。许多小‘鬼城’的出现,照样可以在一二线城市重复。
附件:三四线城市地产开发过度陷僵局:房价大跌无人购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李松涛(2013年1月24日)
岁末年初,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延续着交易量火爆的局面,而有的三四线城市却陷入交易冷清、价格下跌的泥沼中。
不过,一个值得关注的背景是,城镇化正成为近期影响房地产业的关键词。有观点认为,三四线城市将是房地产行业的下一个金矿。
“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推进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等中央层面有关对城镇化的表态让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带来三四线房地产市场的春天。
也有不少业内专家认为,一些对城镇化的曲解正是房地产行业要警惕的。
“城镇化并不是房地产化。”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告诉记者,目前,相当一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如果市场还有人曲解、炒作城镇化,借机大卖土地,推高房地产投资,将会对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发展带来巨大的危险。
部分房企受困三四线城市
国家统计局2012年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53个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而下跌的城市中,基本上是丹东、烟台、泉州、秦皇岛、扬州、桂林等三四线城市。
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在分化。
另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个事实。
从房地产企业的业绩增长来看,业务侧重于三四线城市的企业明显低于侧重一二线城市发展的企业。
根据公开统计资料,2012年前11月,保利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销售额同比增长36%,中海[简介 最新动态]也增长近30%,这两家企业在2012年都侧重在一二线城市发展。但是侧重在三四线城市圈地开发的恒大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销售额同比仅增6%,同样布局的碧桂园仅增长6.5%。
这样的对比让很多房地产企业感到意外。最近几年,到三四线城市圈地几乎是房地产企业的主流,但去年的数据却让这一信心满满的预期大打折扣。
“三四线城市现在已经空置了大量的土地和住宅,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供应已经超过了当地的需求。”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
实际上,三四线城市这种住宅供大于求的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暴露,早在2012年年中,这种局面就已经初现端倪。唐山、烟台、营口、常州、贵阳等城市都在那个时期出现开发商扎堆儿,项目销售困难的局面。
在2012年年中之前,这些三四线城市都处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集中爆发期,众多国内知名开发商纷纷进入,到处都是房地产建设工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在当时就曾拿出一份研究报告,指明在三四线城市热闹的房地产开发背后,隐藏着严重过剩的巨大隐患。
这份研究报告以唐山为例,从2008年到2011年,唐山商品房用地年均成交量为2100万平方米,而北京为2268万平方米;唐山2011年商品房成交量为159万平方米,只有北京的18%。
如果用类似的方法去比较其他三四线城市,几乎可以得到类似的数据和结论:尽管城市不大、人口不多,但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开发量却大幅猛增。
2012年年末,一些三四线城市相继爆出楼市危机的新闻。比如贵阳,住宅待消化库存高达3490万平方米,而这个城市的人口即使计入流动人口,也才500万人,这样的库存量要消化掉至少需要4年。
而在海南,房价大幅缩水在多个城市上演。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胡景晖在2012年年底参加的几次地产界的聚会上听到了数家房地产企业的抱怨,“他们都在说唐山、烟台、营口等三四线城市,房子卖不动。”
几年前一些开发商兴冲冲地到三四线城市跑马圈地,2012年大多进入销售期,却发现已经陷了进去。
正是这种状况,让那些知名开发商改变了拿地策略。伟业我爱我家集团统计了包括万科、保利、金地、龙湖等8家知名开发商在2012年的拿地状况,结果发现,这8家开发商在一二线城市拿地共205宗,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降为110宗。
张大伟告诉记者,这种拿地策略的变化出现在2012年8月之后,从标杆房企拿地数量来看,一线城市占比20%,二线城市占比63%,三四线城市占比仅为18%。开发商回归一二线城市已经成为既成事实。
不过,拿地策略的变化并不能改变三四线城市在建项目销售的尴尬,可以看到的是,这些前期房地产开发建设活跃的三四线城市,未来将有着极大的销售压力。
在近日召开的瑞银2013年大中华研讨会上,瑞银房地产行业研究主管李智颖表示,三线城市新房供应过大的问题,在今年仍可能延续,供过于求现象将会存在。
单靠房地产,地方经济难持续发展
如果说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已是基本事实,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如今的结果?
时光需要倒回5年前。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止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拖累,2009年,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政策,也正是在此之后,不少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吹起了泡沫。
“当年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各地都在造新城,投资拉动是当时绝大多数城市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张大伟告诉记者,三四线城市开始大量出让土地,吸引开发商进入。
胡景晖告诉记者,当时不少地方政府想的只是让开发商进来,把土地卖出去,把钱赚回来,而没有想到要维持一个房地产市场,还需要产业、人口聚集、配套设施等等条件。在胡景晖看来,当时确实有一些开发商的投资过于草率。
而始于2011年1月的楼市限购政策则加剧了开发商进入三四线城市的步伐和决心。
“不少开发商当时的判断是,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销售量会萎缩得很厉害,那只能到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寻找机会。”胡景晖说。
众多三四线城市正是从2009年前后开始进入房地产开发的盛宴。
在扬州,2010年土地出让爆发式增长,当年该市市区住宅用地合计供应426.29万平方米,同比增加68.58%。当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1.48亿元,同比增长80%。
惠州2011年商品房成交量相当于广州的31%,但土地成交量相当于广州的94%。
在贵阳,已经有十几个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在售楼盘项目,其中一个项目预计入住人口30万。根据当地的统计,2012年上半年,贵阳商品房市场的整体供应量就已超过2007~2009年期间每年全年的供应量。
在南通,近4年土地累计成交量超过7500万平方米,消化时间需要近15年。
这些吓人的数字在过去几年的众多三四线城市轮番出现,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一直在关注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高潮,2012年上半年,她就告诉记者,这些城市已经出现了过度开发的问题,商品房供应已经大于需求。
尽管从2009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让不少三四线城市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会,高铁的建设提速也串联起了不少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但这些 三四线城市依旧没能得到足以支撑迅猛开发的房地产市场的人口聚集、产业配套,那些大力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不可避免地陷入销售困境。
“当地人买不起,外地人不来买”已经成为这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状态。
在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公布的房地产市场风险排行榜中,风险排名前50名全部是三四线城市。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这些三四线城市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的引擎,房地产业只是一个先导产业,并不能作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这 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撑。”胡景晖说,但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这些三四线城市基本是提前透支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却没有在经济增长上得到相 应的成果。
标杆房地产企业在拿地策略上回归一二线城市,也许并不是对三四线城市失去信心,而是暂时还看不到这些城市的发展潜力。
城镇化能否化解难题
“三四线城市如果没有产业的培育,将难以支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告诉记者,三四线城市对人口、资金的吸纳能力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强。过去几年,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对三四线城市的发展都作了过于乐观的判断。
在陈国强看来,不同的城市面临的房地产风险不同,需要从各自城市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进行研究,从而对房地产开发作出调整。对开发商来说,区域布局要均衡,要参与到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培育过程中,但不能把重心全放在三四线城市。
“城镇化是远水,不可能马上解决那些已经出现房地产市场问题的三四线城市的问题。”陈国强说,中央对城镇化的表态也说明,恰恰是要通过城镇化来调整前几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目前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三四线城市,有人认为很危险,也有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张大伟看来,对这几年进入三四线城市发展的开发商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他们拿地的成本并不高,有些城市土地价格一平方米只有几百元。如果这个城市有发展潜力,目前的供大于求就不是问题,很快就能消化掉库存。
“但如果没有发展潜力,就值得认真研究。”张大伟说,比如鄂尔多斯,最近一两年基本上没有新推什么土地,之所以会出现房价的大幅下跌,是因为煤价下跌了,而煤炭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绝对支柱。如果当地除了煤炭之外还有别的经济发展支柱,那就不会出现房地产的问题。
在张大伟看来,中央近期对城镇化的表态,其实正是强调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产业布局,培育三四线城市的产业发展,是对经济结构的优化。
其实,产业布局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仅仅出现在三四线城市,在一二线城市同样存在,一二线城市建设的“新城”往往也因为没有产业的支撑从而成为“睡城”。
在胡景晖看来,未来中国还将有三亿到四亿的人口转移,这些人口不是转移到大城市,而是在百万人口左右的城市,要做到这一点,这些城市就必须有相当的产业支撑。“一二线城市也需要将现有的一些产业转移出去,分解到三四线城市。”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当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出现逆城市化,“中国未来恐怕也会如此,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会发展,但基础一定是产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善。
第二篇:2010南京房价走势预测分析
2010南京房价走势预测分析
工商联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西安、成都、苏州和呼和浩特9个城市,选取62个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81个项目就“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递交了《关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费用的调研报告》的书面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达到58.2%;而在开发项目的总费用支出中,大约一半(49.42%)流向政府;开发项目的总销售收入中,政府份额占37.36%;同时,房地产税费偏高并且呈逐渐增加趋势。
据此,工商联直指“土地财政是高房价首因”。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在惊叹的同时,不由得感叹两会的质量一年比一年高,很有些真知灼见;同时,大家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盯上了当地政府。特别是在各地房价并没有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各地政府迫不及待地出台了大量的救房政策,俨然是房地产商的代言人,让广大老百姓迷惑不解。经济学家唐明灯更激烈地指出,“地方政府与房产商合演双簧戏!”言辞之大胆,令人咂舌。此言并非信口雌黄。君不见,广东近日推出稳定楼市15条,房价应声上涨5%,看得房地产大腕都心惊肉跳。开发商中稍有良心且明白点市道的王石先生认为,房价这样坚挺着,政府还去救市,是一件滑稽的事。其实他说的也就是普通经济学常识。可惜问题不在于常识而在于现实往往如此,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是地产利益链最大受益者。我这里辩解几句:
1、中国政府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偏重于GDP的增长,就如同中学教育不管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如果不改变高考选拔机制,应试教育只会越演越烈一样,而素质教育永远是镜花水月。所以,在经费一定量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在考核的“尚方宝剑”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际上很多政府高官中的有识之士,一般都在工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努力寻求一个均衡点。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百姓有百姓的苦,政府也有政府的苦。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但也不能掩盖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比重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产品少,科技含量低。这制约了我国产业的进一步升空。电子、信息产业等只能仰欧美鼻息,根本无高附加值可言;制造业、钢铁业等,徒具规模,缺失核心技术。在国人的印象中,中国除了航天技术和卫生发射技术还可独领风骚外,其余都有待大幅度提高。这也是每年各地都大张旗鼓铺天盖地如临大敌地展开招商引资的任务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工业的税收可想而知。而农业彻底成了被补助的对象。一方面要扩大城建,另一方面又要大规模推高产业发展,升级换代。各级政府也是忧心如焚,此情此景之下,房地产沦为“土地财政”似乎也是顺理成章。
(三)拆迁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
当年泰高路扩建的时候,拆迁户采取的是以地换地,再加上适当的补贴。而如今,在国家土地政策收缩确保十八亿的情况下,同时也为了进一步繁荣房地产市场,防止房价下跌,政府采取了以防换房,将大量的农村居民赶入了商品房,名为“拆迁安置房”。对此,无法褒贬。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它客观助长了摇摇欲坠的房地产价格。
一下为2008年年底网友“南门行客”提供的数据:
鹏欣上郡住宅709套销出85
同悦容园住宅404套销出39
凤城国际住宅738套销出581
宏基花园住宅692套销出675
金宇花园住宅295套销出151
东润第一城住宅820套销出441
翰林雅居住宅318套销出36
碧桂园翠林环玉苑住宅820套销出441
从中我们由此得出结论,空置率是相当高的。加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观望的人越来越多。空置率随着其它楼盘的推出,只会越来越高,如果纯粹由市场解决,只会选择价格下行一条路可走。事实上,目前房价非常坚挺,这其中拆迁改造作出了绝大的贡献,而且周山河地区的拆迁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填空房市的力度也会加强。况且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又能节约土地,符合中央意图,又能扩大城市规模,增多城市人口,地方政府何乐而不为?
(四)地级大市的组建以及文化南京的辐射作用
地级南京市组建以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是个无法否认的现实。再加上文化南京的建设必将使南京成为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滨江宜居城市。尤其是作为一号首长的家乡,南京的“祥泰”瑞气定会让周边城市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再加上南京构建“双环”的水文化,对于那些饱受城市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骚扰的居民尤其具有吸引力。不久后,南京大桥开通,肯定有相当部分苏南居民北上购房,投资、居住。就相当于今日之香港、深圳一样。一下提供一组数据,从网上搜索而来,引自“王庄的流浪汉”。
“2006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GDP总计2.8万亿元,从高到低依次是南通、苏州、无锡、湖州、常州、杭州、南京、扬州、南京、台州和镇江(南京倒数第三);产值增长较快的城市有南京、湖州和扬州,三市同比增幅均超过30%(南京第一)。投资增幅超过25%的城市有舟山、南京和南通(第二),从出口增长看,南京和舟山增速超过50%(第一)(来源:浙江省信息中心2006-11-10)。这就是说南京经济总体水平在长三角来说是最低的(但这从另一个方面可以说南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从各项发展指数来看,南京却是在整个长三角数一数二的。前几天长三角第七次市长论坛在南京招开,十一五期间的南京会更好的融入苏南,再加上沿江开发一铺开,相信增速会更高。相应的南京家庭年均也会以这个速度增长。相应的房价与年均收入比值也会大大降低。”二年过去,南京的经济增速越来越快,居于江苏十三地级市前列,而房价相比于南通、扬州并没有明显的缩小差距,是一个价值洼地,所以短期看,房价很难降下来。尽管作为
一个老百姓来讲,心理很难受,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可观事实。总之,房地产不仅仅是一个产业,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而且也涉及到政治,不仅是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的重要财税来源,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之下,中国的经济也受到波及,有陷入紧缩的危险,那么房价下降就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是全局性的问题了。房间一旦下行,就不仅是通缩了,简直是一场灾难。
但是如果你指望南京房价大幅度降价,那你大错特错,一厢情愿!如果南京房价在2009年能有百分之十的回调,就谢天谢地了!我的忠告是:
1、如果你确实想买房,现在任何时间买入都不会是个错误的时机,因为即使房地产下调幅度也不会太大,我认为百分之十就是极限了。如果你购买的是核心地段,更不要担心,那里很坚挺。
2、房价上涨对百姓不利,对长期发展不利;但如果降下来,产生的危险更大,因为房地产的影响太大了,在目前的中国,高科技的企业太少,目前这种传统资金和劳力密集型企业可以说支柱产业。我可以稍微形象概括一下,现在的房地产就是一辆陷入泥沼的战车,不仅绑架了百姓,也绑架了相关金融行业,如银行等,也绑架了政府。
3、我认为政府的态度是希望房价保持平稳,既不怎么上涨,也不怎么下降。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完成软调整,时间大概是三年,也就是说2010到2011年将是一个关键期。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了。
4、这两三年间,可能出现一些变数,比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集
体加工资,就是阳光工资政策。实际上也是国家用的一招救房地产的暗棋,这样大量中产阶级的购买力加强,就会维持目前的房价甚至推高核心地段的房价。
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方政府最喜欢用的一招,就是通过拆迁加强城市居民的数量,做大最强城市步伐的实施,包括我们南京也是这样,比如09年周山河地区的大量拆迁,会迅速补上目前销售停顿的市场。而且,也可以将之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计划,何乐而不为?
6、五年之后,我们再行讨论房地产与中国人口数量的关系。也许随着人口的大量减产,未来的中国房地产的真正危机才会来临。但目前不会。所以我估计今年暑假,中国的股市会慢慢转暖,甚至会进入一轮大牛市,但是你要注意随时撤退。否则的话,就像这一轮一样,赚的快也去的快。
最后,我认为南京房价并无“回暖”一说,在目前情况下,市区核心地段上升,周边只能说是“平稳”。
第三篇:2014年的房价走势
2014年的房价走势
随着“挤泡沫”的继续,今年可比作“退烧年”,房价增速将放缓,二三线城市可能下跌 尽管全年房价的变化数据还没有最终出炉,但2013年全国房价给人留下的印象依旧是个“涨”字。2014年将会怎样?上自地产大佬,下至平民百姓,房价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2014年,房价是涨是跌,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
新华社文章指出,无论是从央行的居民问卷调查,还是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房价仍然是高,涨势依然不减。不过,在2013年,随着温州、鄂尔多斯[-0.80% 资金 研报][0.11% 资金研报]等房价经历“滑铁卢”城市的不断出现,普通民众对于2014年的房价也有了新的期待,随着资金链的进一步收紧和投机资本的撤出,房价泡沫并非没有被挤压掉的可能,涨价不是唯一的答案。
经过2013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局面之后,众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2014年里,随着“挤泡沫”的继续,整体房价增速将放缓,局部可能出现下行。
“如果说2013年房价总体特征是‘一条线’:震荡上行,有惊无险的话,那么对2014年,可以形容为‘退烧年’:高位震荡,渐趋降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2014年在宏观经济尚未明显好转之时,房地产投资拉动宏观经济稳中有升的角色还要继续扮演,房价也会依旧稳中有升。
“尽管2013年的房价经历了明显的上涨过程,但是各种信号明显指出2014年的房价走势,或许将以稳字打头,再度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指出,除了调控政策的限制,土地供应量大幅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市场信号,因为土地供应量大增,必将带来房屋供应量的增加,而市场需求在一定期限内变化不大,供应量增加,需求相对稳定,房价就失去上涨的底气。
除了土地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因素以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晟认为,大量的保障房入市以及并不宽松的资金链同样限制了房价可能出现的大幅上涨。由于一线城市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房价不排除继续较快增长,而在部分二三线城市由于库存较多,房价必然增长乏力,部分甚至可能出现下跌。
第四篇:2014年房价走势 涨价不是唯一答案
2014年房价走势 涨价不是唯一答案
尽管全年房价的变化数据还没有最终出炉,但2013年全国房价给人留下的印象依旧是个“涨”字。2014年将会怎样?上自地产大佬,下至平民百姓,房价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2014年,房价是涨是跌,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
新华社文章指出,无论是从央行的居民问卷调查,还是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房价仍然是高,涨势依然不减。不过,在2013年,随着温州、鄂尔多斯等房价经历“滑铁卢”城市的不断出现,普通民众对于2014年的房价也有了新的期待,随着资金链的进一步收紧和投机资本的撤出,房价泡沫并非没有被挤压掉的可能,涨价不是唯一的答案。
经过2013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局面之后,众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2014年里,随着“挤泡沫”的继续,整体房价增速将放缓,局部可能出现下行。
“如果说2013年房价总体特征是‘一条线’:震荡上行,有惊无险的话,那么对2014年,可以形容为‘退烧年’:高位震荡,渐趋降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2014年在宏观经济尚未明显好转之时,房地产投资拉动宏观经济稳中有升的角色还要继续扮演,房价也会依旧稳中有升。
“尽管2013年的房价经历了明显的上涨过程,但是各种信号明显指出2014年的房价走势,或许将以稳字打头,再度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指出,除了调控政策的限制,土地供应量大幅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市场信号,因为土地供应量大增,必将带来房屋供应量的增加,而市场需求在一定期限内变化不大,供应量增加,需求相对稳定,房价就失去上涨的底气。
除了土地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因素以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晟认为,大量的保障房入市以及并不宽松的资金链同样限制了房价可能出现的大幅上涨。由于一线城市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房价不排除继续较快增长,而在部分二三线城市由于库存较多,房价必然增长乏力,部分甚至可能出现下跌。
新华社文章称,实践证明,类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化调控已难以从根本上抑制住房价“脱缰的野马”,走出越调越涨的“怪圈”,需长远地建立“市场化为主手段,辅以政府调节”的政策引导体系。可以预见在2014年的楼市调控中,去行政化、差异化政策将成为调控主流。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2014年在中央政府加强民生保障和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方针下,各地可能将继续因地制宜地对政策的执行尺度和力度进行微调,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仍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而库存较多的部分二线与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只会松不会紧。
第五篇: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8月29日黄金走势分析
国际现货黄金上周开于1860美元/盎司,最高上试至1911美元/盎司,最低下摸至1702美元/盎司,终盘收于1827美元/盎司,收了一根带长上下影线的小阴线,较上一周收盘价格跌了23美金,跌幅1。29%,上周黄金总体先冲高后回落再反弹的一个走势,周初在消息的影响下,一路上冲突破千九大关,周中受交易所上调保证金影响导致多头获利抛盘一路暴跌200美元,周尾受低位逢低买盘的介入,收复部分失地!上海黄金上周开于386。5元/克,最高上试至391。9元/克,最低下摸至352。9元/克,终盘收于368。1元/克,跟随国际金的汹涌回调之势,上海黄金也收了一根阴线。
基本面上,上周原油市场有所回暖,在连收了四周阴线后,在上周收出了一根阳线,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首先大家原本预期伯南克将在全球央行会议上推出QE3去拯救美国的经济,但是伯老骗了大家一把,虽然没有确切的QE3执行消息,但是全球的投资者还是相信美联储出台措施提振经济的可能性非常之大,那么对于原油的需求量来说,也就有了着落;其次上周末美国面临着史上最强的飓风“艾琳”的影响,并且将直逼美国东部沿海,这让投资者担心飓风会造成沿海炼油厂或者钻井平台的重大损失,那么这又让供应出了问题,投资者担心供不应求,造成价格抬高;此外,美国堪萨斯联储(Kansas Fed)主席霍恩(Thomas Hoenig)表示,其未见美国经济有显著衰退风险,当前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仅为20%,为投资者注入了一丝安意,相信美国仍有消费原油的潜力。但是对于原油价格的后市来看,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私人银行商品研究主管Tobias Merath表示:“油价震荡行情将持续,供应方面,利比亚原油出口停止且可能将停止一段时间;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导致需求放缓。所以在经济没有回到上行势头前,油价将继续在下方进行盘整,而这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外汇方面,美元指数上周继续收阴,还是在72到76的区间里面进行盘整,当然从K图上来看,美元指数已经在低位盘整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潜伏在美元身边的QE3仍然让美元备受打压,因投资者在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于周五(8月26日)晚间发表讲话前几乎不愿持仓,选择离场观望;而在上周初始,包括现货金在内的风险资产走势表现出美联储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预期,但随后市场态度趋于冷静,逐渐接受了伯南克不会在周五的讲话中明确表明将推出QE3的观点。而这一点最终也得到了证实,伯南克在全球央行会议上指出,关于可选宽松政策的冗长探讨将推迟到下个月中下旬,即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之上。这意味着,本周的讲话伯南克并没有暗示市场期待的QE3。同时,本周有关经济衰退的话题也占据了汇市大半江山,数大投行机构纷纷下调对经济增长预期,而美国最新公布的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值也被下修,令人担忧二次探底就在不远处。而关于QE3,伯南克表示:“美联储拥有一系列工具,可用于提供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刺激。”他还称,这些可选工具在今年8月会议上已进行讨论,“我们将在9月会议上继续对此及相关事务进行考虑”。伯南克还指出,美联储已决定将9月会议的日程由原定的一天扩大到两天,即9月20和21日,以对赞成和反对进一步宽松政策的两方面意见进行充分评估。多数的联储观察家预计,在周五的演讲中伯南克至少会对可选宽松工具进行一些探讨。金融市场一直高度期待伯南克讲话,希望知晓他对经济能否避免二次衰退问题的看法,以及他可能愿意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经济大幅下滑。但是伯南克没有如市场所愿。他指出,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近来股市低迷,而债务上限谈判和欧洲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具体影响也不得而知。伯南克称:“迄今很难判断这些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已影响了家庭和企业信心,它们将对经济增长构成持续威胁。”但是,他同时表示,美联储预计“经济缓步复苏”的势头将持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增速将提升。伯南克还对国会提出了批评,直言不久前的债务上限争论已影响美国经济。从伯老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执行QE3,但是我们仍然能从字里行间
读出一种意思,那就是,为了拯救经济,未来美国仍将实行新的量化,哪怕是变相的,投资者要的就是这样的消息,而伯老也给了大家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大家去发挥想象力。在期货市场中,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周五(8月26日)收盘显著走高,并于盘后交易中持续扩大涨势至1830美元/盎司上方。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的讲话令市场预期联储可能考虑推出进一步经济刺激措施来抗击高失业率,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终将被推行。Comex-12月黄金期货收盘上涨34.1美元,涨幅1.93%,报1,797.3美元/盎司,金价在盘后交易中触及1832.5美元高点。Comex期金于本周二刷新纪录高位1917.9美元/盎司。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五在怀俄明州杰克逊城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其将在9月议息会议中考虑采取举措刺激经济增长,伯南克并没有直接暗示推出QE3。他还表示,美联储9月会议将从一天增至两日。Integrated Brokerage Services贵金属首席交易商Frank McGhee表示,”伯南克称美联储胸中有妙计,将在必要时使用,所以这支撑金市,这是我们看到黄金多头掌控市场的原因。"对黄金多头有利的消息都还在,从根本上没有得到改变,那么我们要做的也就是顺应这种趋势,逢低做多,在如此多利好消息的前提下,黄金市场上涨到具体哪个价位不是我们能够去估算的。。。
技术面上,从日K线图上来看,现货金依托MA5的强力支撑,突破千九大关,创造了1911美元/盎司的历史纪录,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大幅下跌逾200美元后,在1700美元/盎司关口上方受逢低买盘的介入而止跌并收复MA22,在周五受QE3的潜在力量,强力上扬,收复MA5和MA10,并且站在这两条均线的上方,金价在周五的表现无疑是强劲的,有望继续上冲,重回千九大关之上,并且有可能会创造出新的历史价格纪录,二千时代也许正成为金价下一个要去的地方。从黄金分割线上来看,金价从1478美元/盎司涨到1911美元/盎司后,从上方回调,50%的回调位就在1695美元/盎司附近,而这次回调到1702美元/盎司,在此支撑有效,应该来说上涨势头完好,也可以说是一波健康的下跌,那么这次反弹上去后,上行的目标应该不止是1911美元/盎司,或者金价有更强的表现。从指标上都可以看出,经过一波跌势后,原先粘合的指标开始重新表现出看涨的意愿。从周K线图上来看,在连收了七连阳后,上周收了一根带长下影线的阴线,终结了此前的七阳连,没有创造“八仙过海”的盛世,我们从K线上可以看出,长下影线意味着下方的买盘力量非常非常雄厚,从MACD,RSI,KDJ等都可以看出,仍然在高位进行盘整,虽然有向下的意愿,但是都没有形成真正看跌的形态,而从布林带分析,上上周金价在上轨的发力下,强势上扬,上周再接再历,刷新新高,虽然盘中曾下破上轨,但是终盘又收复上轨,并且站稳,这样的布林带开口将非常有力,如若开口向上打开,那么2000美元对于金价来说不在话下。从480分钟K线来看,金价在近四根K线上可以看出,1780美元/盎司附近曾经出现了争夺,多头战胜空头,站上并且冲高,此位置在之前的走势中也可以看出,多次成为多空双方争夺的要地,再从KDJ和RSI来看,都已经形成金叉,出现看涨势头,而MACD绿柱在缩短,快速线穿过O轴后有向上交叉慢速线的趋势,如若果真如此,那么金价必将重回上涨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黄金市场上周的下跌为今后更好的上涨埋下了伏笔,黄金市场仍将是避险资金的首选之处,预计国际现货黄金本周将在1750美元/盎司到1950美元/盎司之间运行;上海黄金将在362元/克到402元/克之间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