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危害种类
食品安全危害种类
美国食品微生物标准国家顾问委员会(NACMCF)将食品安全危害(Food Safety Hazard)或危害(Hazard)定义为任何能导致消费者健康问题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
第一节 生物性危害
一、细菌危害
细菌危害能导致食品感染或食品中毒。食品感染通常指消费者因摄取了一定数量的致病性微生物,它们在机体中增殖或其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发展而导致疾病。食品中毒措消费者因摄取了某些细菌在食品中增殖时所产生和分泌的毒素而导致疾病。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
二、病毒危害
目前,已经发现150多种病毒,这种呈非生命体的致病因子可以说无处不在。病毒自身不能繁殖,个体小,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病毒外膜为蛋白质,内部为核酸。
病毒感染剂量低,在环境中易存活,与表征性细菌的相关性不明显。虽然多数病毒不耐热,但也存在一些非常耐热、不易被破坏的病毒。病毒只对特定动物的特定细胞产生感染作用,因此,食品安全控制过程中只需考虑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病毒。主要有甲型肝炎病毒、诺沃克病毒、疯牛病病毒、口蹄疫病毒。
三、寄生虫危害
寄生虫是需要有寄主才能存活的生物,生活在寄主体表或其体内。世界上存在几千种寄生虫,只有约20%的寄生虫能在食物或水中生存,目前所知的通过食品感染人类的寄生虫不到100种。
(一)畜肉中常见寄生虫
囊尾蚴、旋毛虫、肝片形吸虫、弓形体
(二)鱼贝类中常见寄生虫
华枝睾吸虫、阔节裂头线虫、猫后睾吸虫
(三)其他食品的寄生虫污染
1.蔬菜瓜果导致的蛔虫病
2.水生植物(菱角、茭白、荸荠)表面的姜片虫
第二节 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一千多万种的化学物质,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大约有几十万种,其中绝大多数化学物质对人体有潜在毒性,尤其是对人体的长期毒性作用我们并没有完全了解。
化学污染可能发生在食物链——食品原料生产(种植或养殖)、加工、贮藏、运输、消费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
根据食品中化学危害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
一、天然存在的化学危害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化学危害主要指食品中自然(存在的)毒素,根据其来源可将其分成5类: A: 真菌毒素
B: 细菌毒素C: 藻类毒素D: 植物毒素
E: 动物毒素
二、环境污染导致的化学危害
铅、砷、汞、镉、铬、硒、铜、锌等金属污染
多环芳香烃、石油和其他烃污染物、多聚联苯(PCB)、酚类化合物等有机物污染 控制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措施 : 1.减少不合格污物排放;
2.不用不合格污水灌溉农作物; 3.搞好综合利用,减少工业污染等。
4.必须采用合格的材料制造生产食品的设备、工器具,保证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三、有意加入的化学品及其预防措施
在现代食品工业中,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腐败变质;为了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提高风味,赋予食品颜色;为了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为了保持及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其他特殊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利弊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所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必须经过适当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要求对具有一定毒性的食品添加剂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食品中有意加入的化学品主要指各类食品添加剂,投毒亦属在食品中有意加入危害物而且这种危害的发生率在我国食品安全案例中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如防腐剂、营养素添加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保水剂、稳定剂、甜味剂、增稠剂、香精等。只要这些食品添加剂按有关法律或法规的要求使用,应该是没有危害的,但使用不当或超剂量使用,就有可能成为食品中的化学危害。
食品添加剂可能导致的潜在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急性和慢性中毒
食品中滥用有害化合物,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这种案例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例如,我国天津、江苏、新疆等地曾发生因使用含砷的盐酸、食碱而导致急性中毒,过量食用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漂白剂、色素和一度食用某些致癌性添加剂,在短期内一般都不容易看出其危害。
(二)引起的变态反应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引起变态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例如,糖精可引起皮肤瘙痒症、日光性过敏变性皮炎(以脱屑性红斑及浮肿性丘疹为主);苯中酸及偶氮类染料皆可引起哮喘等系统过敏症状;香料中很多物质可引起呼吸道器官发炎、咳嗽、喉头浮肿、支气管哮喘、皮肤搔痒、皮肤划痕症、麻疹、血管性浮肿、口腔炎、便秘、头痛、行动异常、浮肿及关节痛;柠檬黄等可引起支气管哮喘、麻疹、血管性浮肿等。
(三)体内蓄积问题
国外,在儿童食品中加入维生素A作为强化剂,由于它具有脂溶性,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例如,在蛋黄酱、乳粉、饮料中加入这些强化剂,摄入后3~6月当总摄入量达到25万~28万单位时,消费者出现食欲不振、便秘、体重停止增加、失眠、兴奋、肝大、脱毛、脂溢、脱屑、口唇龟裂、痉挛、甚至出现神经症状、头痛、复视、视神经乳头浮肿、四肢疼痛、步行障碍。动物实验证明,大量食用维生素A会发生畸形。维生素D过度摄入也可引起慢性中毒。
(四)食品添加剂转化产物问题
1.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杂质,如糖精中的杂质邻甲苯磺酰胺,用氨法生产的焦糖色 素中的4-甲基咪唑等;
2.食品贮藏过程中添加剂的转化,如赤藓红色素转为内荧光素等;
3.同食品成分起反应的物质,如焦碳酸二乙酯形成强烈的致癌物质氨基甲酸乙酯、亚硝酸盐形成亚硝基化合物等。
上述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危害都是已知的令人担心的对某些添加剂共同使用时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目前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目前禁止使用的有毒添加剂共20种,其中有些使用不普遍,主要有以下几种:甲醛、硼酸、硼砂、β-萘酚、水杨酸(柳酸)、吊白块、硫酸铜、黄樟素、香豆素。
四、无意或偶然加入的化学品
无意或偶然加入的化学品主要有农用化学物(如杀虫剂、饲料添加剂)和工厂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如润滑剂、清洁剂、消毒剂和油漆等)。
(一)农药
一方面,农药是人类用以与植物病虫害、杂草做斗争的武器,也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保证农业获得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另一方面,农药具有各种毒性。
1.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
据研究,进入人体的农药,通过大气和饮水仅占10%,有90%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使用的农药
(2)植物根部吸收土壤中污染的农药
(3)通过生物富集环境中的农药
(4)通过气流扩散大气层污染的农药
2.常用农药
(1)有机氯杀虫剂
(2)有机磷杀虫剂
(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3.控制农药污染食物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农药管理和监督
(2)禁止和限制某些农药的使用范围(3)规定施药与作物收获的安全间隔期(4)制定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标准
(5)研究高效低残留以及无残留毒性的新农药
(二)饲料添加剂
1.饲料添加剂使用现状
(1)受经济利益驱动人为给予畜禽违禁药品。(2)饲料添加剂使用不科学、不规范。(3)对临近出栏屠宰残留监督管理不严。2.饲料添加剂残留的危害
对人的毒性作用
细菌耐药性增加
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3.控制措施
(1)强化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畜产品安全知识。(3)建立饲料添加剂残留监督控制体系。(4)摘好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研究。
(5)食品企业需建立原料供货商制度,加强对动物原料的监控,保证所有动物性原料中饲料添加剂残留符合相关标准或法规的要求。
(三)工厂中使用的化学药品
食品工厂中使用的化学药品是那些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化合物,其中包括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灭鼠剂和空气清新剂。
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并在生产、清洗、消毒过程中监督执行,就能有效防止工厂中化学药品的污染。
五、食品加工中产生的化学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化学危害,例如,亚硝胺、氯丙醇、3,4-苯并芘等。
(一)亚硝胺
亚硝胺化合物中有一些是潜在的致癌物质,主要在加工和干燥过程中由硝酸盐和仲胺反应产生。
(二)氯丙醇
它产生于利用浓盐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加工过程中,盐酸与植物蛋白中的残留脂肪作用生成氯丙醇。食品工业中利用这种富含氨基酸的酸水解植物蛋白液作为一种增鲜剂,添加到酱油、蚝油等调味汁及固体汤料等复合固体调味品中以增加其鲜度,从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氯丙醇是一类公认的食品污染物,其中的3-氯-1,2-丙二醇可引起某些实验动物肿瘤,并造成肾脏和生殖系统损伤,(三)3,4-苯并芘
烤制时,食品与燃烧产物直接接触,除烟尘中的3,4-苯并芘可使食品遭受污染外,由于烘烤时温度较高,有机物质受热分解,经环化、聚合而形成3,4-苯并芘,使食品中3,4-苯并芘含量增加。
油脂经多次反复加热,可促使脂肪氧化分解而产生3,4-苯并芘,如炸油条的油,由于反复循环使用,经测定3,4-苯并芘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油条中含量有的高达 11μg/kg
(四)预防措施
预防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化学危害的主要措施包括:改进生产工艺,规范操作过程,减少危害物的生成。
六、来自于容器、加工设备和包装材料的化学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一)塑料制品及其危害性
关于塑料制品的安全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塑料本身的毒性;(2)助剂的毒性;
(3)未聚合物及裂解产物的毒性;
(4)接触食品后有害物质向食品中迁移等问题。
(二)橡胶制品及其危害性
天然橡胶因不受消化酶分解和细菌分解,也不被人体吸收,所以一般无毒,但由于加工中往往需要添加多种配合剂,可能带来一定有毒物质,必须加以防范。
(三)食品包装用纸及其危害
制造纸张时掺入一定比例的回收纸,那么虽经脱色能除去油墨和颜料的颜色,但是,铝、镉、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仍留在纸浆中。此外,为了防止循环水中微生物作用,企业会在其中添加杀菌剂和防霉剂;为了增加纸张洁白度,往往添加荧光增白剂。只要这些添加物残留 4 在纸张中,就不能作为食品包装用纸。
控制措施
预防来自于容器、加工设备和包装材料中化学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把好生产这些容器、加工设备和包装材料的原料关,不用或尽量少用有毒有害物质;此外,还须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防止其中的化学危害迁移到食品中。
第四节 物理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主要是指食物中混有危害人体健康的金属、玻璃等尖锐物体。
食品中的危害是指食品安全危害。
食品安全危害是指,在非受控状态下,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疾病或身体伤害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因素。
食品安全危害主要分为三大类,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其中生物危害重要就是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一、生物的危害:指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指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一)、病原性微生物。顾名思义就是很微小的生物,通常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空气、尘粉、水、皮肤、头发、肠道、上呼吸道、动物毛皮和植物中。
(二)、病毒。病毒比细菌更小,病毒不会导致食品腐败变质,但食品上的病毒可以通过感染人体细胞而引起疾病。
(三)、寄生虫。寄生虫是需要宿主才能存活的生物,通常寄生在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包括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
二、化学的危害:指食用后能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积累性伤害的化学物质(包括: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残留的化学物质、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的化学物质、偶然污染的化学物质等);一般可分为3类:
(一)、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存在于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这一类化学危害一般来自于食品原料和辅料。例如:有毒菇类中含有的有毒甚至是剧毒的物质。生长在谷物上的某些霉菌可以生成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可以致癌。
(二)、有意添加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是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加入的,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安全水平使用时是安全的,如果超出安全水平使用就成为危害。例如:某些人工合成的食品色素在敏感人群中会产生过敏反应。维生素A作为营养加强剂,高浓度下会引起中毒。
(三)、外来污染的化学物质。
1、外来污染的化学物质的来源和污染途径
(1)、农用化学药品:如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等农药以及化肥、抗生素和促生长 5 激素等。这些化学物质会在植物中积累,动物吃了植物后,可以在动物体内蓄积。
(2)、兽用药品:包括兽医治疗用、饲料添加用药,如抗生素、磺胺药、抗寄生虫药、促生长激素、性激素等;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在动物体内造成残留。
(3)、工业污染化学物质:如铅、镉、砷、汞、氰化物等;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污染土壤、水域,从而进入植物、畜禽、水产品等体内。
(4)、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化学物质:如润滑剂、清洗剂、消毒剂、燃料、油漆、杀虫剂、灭鼠药、化验室用的药品等;这些物质使用和管理不当,可能污染食品。
(5)、偶然污染的化学药品,如原料、成品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造成的污染。
2、外来污染的化学物质的危害
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过敏、影响身体发育、影响生育、致癌、致畸、致死等。
化学物质并不总是代表危害,有时候化学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将决定其是不是危害。有时候饮食习惯的不同(某种食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食用频次和每次摄入量)将改变对化学物质危害程度的判定。有些化学物质对食品工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控制微生物的危害,它们必须被作为添加剂来使用。
三、物理的危害:指食用后导致物理性伤害的异物,如玻璃、金属等。
第二篇:食品安全危害
食品安全危害是指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食品安全危害可以分为三类,即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危害。
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是指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食品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指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物中的生物性危害有可能来源于原料,也有可能来自于食品的加工过程。
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主要指微生物危害)按生物的种类,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细菌性危害:包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及其毒素造成的危害。(2)病毒性危害:包括甲型肝炎病毒、诺瓦克病毒等病毒引起的危害。(3)寄生虫危害:包括原生动物(如鞭毛虫等)和绦虫(如牛猪绦虫和某些吸虫、线虫等)造成的危害。
(4)真菌性(霉菌、酵母)危害:包括真菌及其毒素和有毒蘑菇造成的危害。食品中的化学危害是指食用后能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积累性伤害的化学物质。各种有毒化学物质进入食品并使其具有毒性,主要是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这些化学物质的严重污染。
根据食品中化学危害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三类:(1)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2)有意添加的化学物质(3)外来污染带来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过敏、影响身体发育、影响生育、致癌、致畸、致死等。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化学危害物质主要指食品中自然存在的毒素。根据其来源可将其分为5类:真菌毒素、细菌毒素、藻类毒素、植物毒素、动物毒素。前3种自然毒素属于生物污染剂,是微生物分泌的有毒物质,它们或直接在食品中形成,或是食物链迁移的结果。后2类是食品中固有的成分,但是对人类和动物均有危害作用
有意添加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是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加入的,主要是指各类食品添加剂。只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是没有危害的,但使用不当或超剂量使用,就有可能成为食品中的化学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如防腐剂、营养素添加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被膜剂、保水剂、稳定剂、甜味剂、增稠剂、面粉处理剂、香精等。
外来污染带来的化学物质。这类化学物质是食品生产(包括饲料作物生产、畜牧养殖与兽药生产)、包装、运输中或环境污染造成的,是非故意加到食品中去的。这类化学物质包括:(1)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使用农药后残存于生物体、食品(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危害。当农药超过最大残留限量(MRL)时,将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危害。农药将对人体产生危害,包括致畸、致突变性、致癌性和对生殖以及下一代的影响。
(2)兽药残留。包括兽医治疗用药,饲料添加用药,如抗生素、磺胺药、抗寄生虫药、促生长激素、性激素等。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在动物体内造成残留。(3)环境污染带来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镉、汞、铅、砷、铬等)、化合物(氰化物等)、有机物(如多环芳香烃等)等,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污染土壤、水域,从而进入植物、畜禽、水产品等体内。
(4)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如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灭鼠药、空气清新剂、油漆、润滑剂、颜料、涂料、化学实验室的药品等,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污染食品。
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并在生产、清洗、消毒过程中严格执行,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加工中化学药品的危害。
(5)食品加工中产生的化学物质。食品在加工中也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3,4-苯并芘(发烟燃料烘烤食物时容易产生),亚硝胺、氯丙醇等。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有害化学物质的措施包括:改进生产工艺、规范操作过程以减少危害物的生成。
(6)来自于容器、加工设备、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的有害化学物质。如包装纸上的荧光增白剂等。
(7)食品中含有的高浓度放射性物质。食品加工或食品原料受到放射性污染而导致食品中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和人工放射性物质。
物理性危害是指食用后可能导致物理性伤害的异物,如玻璃、金属碎片、石块等。物理危害的来源包括:原料、水、粉碎设备、加工设备、建筑材料和雇员本身。物理危害可能是生产、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不小心加入的,也有可能是故意加入的(人为破坏)。
当一个消费者误食了外来的异物,可能引起窒息、伤害或产生其他有害健康的问题。物理危害是最常见的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因为伤害立即发生或吃后不久发生,并且伤害的来源是经常容易确认的。
第三篇:危害食品安全就是危害
危害食品安全就是危害“公共安全”
发布日期:2013-03-12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79 核心提示: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五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升级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更有力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 观察家·代表委员议政录
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五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升级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更有力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河南法院审理“瘦肉精”系列案件的成功实践,引起了我们进一步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立法的思考。为更加有力地震慑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保护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建议将《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五个罪名--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纳入《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当中,从刑事立法上旗帜鲜明地表明国家严厉打击这些犯罪的决心。理由如下:
其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破坏的是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侵犯的则是公共安全。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设定之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着眼于保护市场经济秩序,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列入该章无可厚非。但随着时代发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侵犯日益严重,尤其是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因此,应把保护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需要放在首位,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五个罪名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体系,从而更加有力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公私财产权。
其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包括实害和危险两类。危险是指即使没有造成客观实际的结果、但已形成了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危险”足以生成某种实害结果的发生,这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最本质特征。食品、药品等是公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毒、有害食品及假药、劣药等直接影响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危。《刑法修正案
(八)》之所以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由“结果犯”修改为“行为犯”,去掉了“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这一后果要件的表述,就是考虑到此类犯罪具有严重的危险性。换句话说,犯罪者一旦实施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就足以造成对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的威胁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损失。
其三,人是最宝贵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实际上是对人权的保护,是对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维护。现阶段,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解决,如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不统一、检测检验技术落后、监管部分权限划分不清、管理混乱、对相关犯罪打击惩治不力等。因此,把对此类犯罪的惩治提高到危害公共安全的高度,不仅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和保护,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切实体现。
最后,治乱必须用重典。违法成本太低,刑法的震慑力不够是食品、药品领域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保护好民众的粮袋子、药罐子已刻不容缓,应当在刑事立法上开宗明义地表明国家严厉打击上述犯罪的决心,让胆敢以身试法者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的代价,警示后来者。
第四篇:职业病的种类危害与防治-2014
职业病的种类、危害与防治
1.尘肺:是指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危害工人健康最主要的疾病。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暴露的生产性粉尘是发生职业性尘肺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可有喘息、咯血、消化功能减弱、胃纳差、腹账、大便秘结、全身乏力等不适。该病起病缓慢,一般是接触1年或几年后才发病。尘肺病为不可逆性,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重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尘肺病的预防措施
1)产生粉尘的岗位必须有机械化通风除尘设施,密闭尘源。2)接尘工人应配给防尘口罩并坚持佩戴上岗,加强个人防护。3)石料加工等产生矽尘的岗位,必须实行湿式作业。
4)对新上岗工人,应先体验和培训,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者严禁从事作业。5)接尘工人如发现有气短、胸闷、咳嗽等肺部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X线胸片检查,有可疑尘肺病者,应向辖区所在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6)粉尘作业场所每月要监测一次,车间空气粉尘浓度必须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内,接尘工作每年至少体检一次。7)主动为作业工作购买工伤保险。
2.苯、甲苯、二甲苯职业中毒:苯属高毒类物质,无色芳香透明液体,易燃易爆;甲苯、二甲苯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机溶剂,常含少量苯,市面上常见的“天那水”“开油水”“洗面水”主要成份为甲苯。
致病渠道
苯是一种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微溶于水,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可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在苯的生产、使用、运输、储藏等过程中,作业人员都较易接触苯。苯在制鞋、制箱包、橡胶、医药生产等行业中应用较多。它主要用作蜡、油、脂、橡胶、树脂、油漆、喷漆和氯丁橡胶等的溶剂,是合成化学制品和制药工业的中间体,如苯乙烯、苯酚、合成橡
/ 7
胶、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化肥、炸药以及农药等。工业汽油与甲苯、二甲苯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临床表现
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在重症起初有流泪、咽痛、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神志恍惚、步伐蹒跚等酒醉状态。病情继续发展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慢性苯中毒的血象异常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以实际绝对数为减少),晚期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病例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苯、甲苯、二甲苯预防措施 1)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原料。
2)加强通风排毒,采用局部通风及全面通风设施。3)有毒与无毒工程分离,高毒与低毒工程分离。
4)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杜绝物跑、冒、滴、漏。
5)作业工人佩戴防毒口罩,防护手套,工作服;禁用有机溶剂洗手;禁止穿工作服去食堂、回宿舍。
6)定期监测作业场所中空气有毒物质深度,及时发现和查明原因、程度,进行整改。7)岗前体检及早发现禁忌症,在岗期间定期检查发现职业损害。
8)严格遵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养成良好职业卫生习惯,不在工作场所休息、进食、吸烟。9)加强对作业工人的观察,发现异常立即调岗,及时诊治并报告。10)少加班减少接触时间,根据接触毒物的毒作用特点,加强营养。
3.三氯乙烯职业中毒:三氯乙烯(英文缩写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TR838清洗剂”,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特殊气味。由于其优良的溶脂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艺。三氯乙烯属蓄积性溶剂,个体敏感性差异很大。
致病渠道
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行业中清洗;制衣厂干洗。常见设备——超声波清洗机;也有直接手工擦洗的工种。
三氯乙烯中毒为有芬芳气味的无色液体,呈高度脂溶性,遇火焰或紫外线可生成光气。
/ 7
三氯乙烯中毒途径:经呼吸道,皮肤吸入。临床表现
该病多发新进厂工人,一般在接触25天左右发病。起病发热,皮疹误诊为“感冒”“麻疹”或“过敏性皮炎”,伴肝脏损害。最常见表现为全身剥脱性皮炎和中毒性肝炎,部分为多型红斑或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症,病死率较高。皮疹的部位一般先在双手,经数天后发展到全身。敏感者受损与工作场所空气深度无关,新员工如出现类似体症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看病。
三氯乙烯的预防措施
1)三氯乙烯清洗工序必须与其他工序完全隔开,清洗工序应在独立的清洗房内进行,清洗场所必须设立警示牌,非清洗人员(特别是过敏体质者)严禁进入清洗房。清洗后的产品应放在无人员来往并设有抽风装置的房内凉干。
2)清洗房内应有机械抽风排毒设施,作业工人应配给防毒口罩、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使用。
3)该病多发于新进厂的工人,应避免安排新工人从事三氯乙烯清洗工种。4)清洗工种应禁止实行轮换制,以避免敏感者轮换到接触三氯乙烯岗位。
5)对新上岗工人,应先体检和培训,有神经病、心脏病、肾脏病、眼底疾病、皮肤病、肝病和皮肤过敏史者严禁从事本作业,上岗后要严密观察4—5周,如有过敏表现者,应立即调离岗位、即送到正规医院治疗,并向所在地卫生监督所报告;如接触期超过45天而无不良反应者,说明体质已适应三氯乙烯作业,可继续从事本作业。
6)清洗场所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车间空气内三氯乙烯浓度应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内,清洗工人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7)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接触机会,如采用全自动清洗设备或改用毒性更低的清洗剂如二氯甲烷、水性除油剂等。
8)主动为作业工人购买工伤保险。
4.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径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
致病渠道
本品用印刷业的浇板、铸字;首饰行业的溶铅工艺;电子行业的执锡、浸锡、波峰焊;蓄电池加工行业等均可接触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铅烟、或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经口(主要来自铅工作场所进食、饮水、吸烟等)摄入。
/ 7
中毒途径: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一般不经皮肤吸收。有机铅如酸醋铅可由少量经皮肤吸收;四乙基铅易经皮肤吸收。
临床表现
铅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能,反而会产生多种不良影响。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主要累积造血、神经、消化、肾脏系统;除此之外对生殖系统及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毒作用。中毒表现为腹部隐痛、腹胀、便秘、腹绞痛、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麻痹和中毒性脑病等。
对人体的影响
1)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卟啉代谢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贫血,铅毒性引起的贫血不仅是由于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也由于铅引起红细胞膜破裂导致溶血。
2)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重症患者可发生铅中毒性脑病。还可引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是伸肌无力,特别是使用最多的肌肉更明显。常有关节疼痛、伴肢体远端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重症患者有“铅麻痹”或“垂腕”表现。3)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铅中毒可引起消化系统分泌、运动功能异常。常有食欲不振、口内金属味、腹胀、便秘、恶心、腹部不定部位的隐痛等。中等及较重的患者,突然发作腹部绞痛(铅绞痛)。
4)铅对肾脏的影响:铅能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甚至损伤,早期肾脏损害经治疗可能恢复,但后期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铅中毒的预防 1)采用无铅材料。
2)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3)增加抽风系统,加强通风及局部通风。4)隔离铅工作岗位,避免无关人员接触,5)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及检修防护设施。
6)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贫血,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者不宜从事铅作业;在岗期间定期每年一次体检,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者应及时处理。7)用人单位提供淋浴等卫生设施。
8)加强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过滤或防尘口罩,严禁作业场所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保持作业场所清洁。
5.噪声:又称为噪音,它是一种由许多不协调的基音和泛音组合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 4 / 7
复合声音,其声强、频率杂乱无章、波形不规则。另一方面,噪声也可指人不需要的声音或者无价值的声音,它听起来让人感到刺耳,引起人烦躁、不舒适从而妨碍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致病渠道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噪声等。过度的噪声会导致人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对于听力的严重损害。
临床表现
噪声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种:
1)职业性耳聋:呈浙进性听力减退,直到两耳轰鸣和听觉失灵。
2)爆炸性耳聋:是指一次高强度的噪声,(往往大于130-160dB)引起的听觉损伤,表现为鼓膜损伤,以及拌有脑震荡等。
3)噪声对人及其他系统的影响,除上述影响外还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胃肠功能紊乱等。噪声可以引起听力减退,这种减退是渐进性的,人初期进入噪声环境中,常感到听力减退、烦恼、难受、耳鸣等,少数人可能有前庭症状,如眩晕、恶心或呕吐,这些症状在脱离噪声环境后即可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又复出现且随时间的延长症状加重,逐渐出现听觉疲劳,如两耳轰鸣、听觉失灵、发生听力丧失,成为噪声聋。
噪声除影响听力减退外,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噪声还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往往造成各种意外事故的根源。
预防噪声危害防护措施 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
2)控制声的传播:合理部局,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在总体设计时,要合理布局,把高噪声的车间、作业场所与其它车间分隔开来,在有噪声的各种机械上装置消声器。
3)作好个人防护:要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认识噪声的危害和治理噪声的重要性,自觉作好个人防护。
6.中暑: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层、间脑、延髓及视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管理。人体产生的热通过传导、辐射、对流和蒸发而散失,从而维持适当的体温。当外界温度过高,长时间日晒、湿热或空气不流通的高温环境等阻碍了散热时,就会发生中暑。
致病因素:高温作业
临床表现: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 7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临床分类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 钠及氯
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热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预防控制措施:
当发现中暑后,要采取以下几点进行现场急救:
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2)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冰块放在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浴,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降温效果迅速,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同时用力按摩患者四肢,要尽量把皮肤按摩红,一般按摩15~30分钟左右。经过以上处理,轻、中度中暑病人多能明显好转。
对于严重中暑的病人,则应急送医院进行抢救。其方法为快速将5%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经股动脉向心注射,15-20分钟注射完,然后对症处理。冷液动脉内快速注射,可使病人在15-20分钟内体温降低2-4℃,并能纠正低血容量,使动脉压上升30-40毫米汞柱,改善循环衰竭。冷却的血液流经过热的脑及其他重要脏器,使组织快速降温,可减轻细胞损害,改善细胞代谢,使机体生理功能得以迅速恢复。
/ 7
中暑是可以预防的,预防中暑应采取综合措施,每年入署前高温作业单位应指定专人或专门小组负责防暑降温工作,检修及补充防暑降温设备,房屋住房要注意通风,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呆在高温环境中,应多饮茶水、淡盐水、绿豆汤。在烈日下作业或长途行走要戴草帽;出汗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份;孕产妇在夏季不能把门窗关闭和穿厚衣服。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 7
第五篇: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问题浅析
【论文提要】: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面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应运而生,这充分显示出党和政府治理食品市场、惩治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做好法律规范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刑事审判职能,预防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本文首先分析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现状,通过几个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差异,提出司法实践中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建议。笔者认为,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预防和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基础。当前,首先要做好刑事司法与《食品安全法》实施的衔接,修改和完善犯罪要件,加大犯罪的打击力度。然后结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健全完善食品监管、预警、风险检测等各项机制,努力做好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配合,共同构建食品安全防控体系。
【关键词】:食品安全 犯罪 问题 理性之策
一、司法现状:在罪与非罪和宽严量刑间徘徊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实施,预示着应该尽快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作为一个新课题,展开讨论和研究。笔者认为,食品安全犯罪就是指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犯罪活动,它直接危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从犯罪构成上看,该类犯罪的犯罪主体既可是自然人,也可是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并有非法牟利的目的;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有关食品质量、工商行政管理等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包括社会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的行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非法经营行为等,并应达到一定的危害后果。由于目前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基本属性和特征,理论界没有统一认识,因此,在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造成一些不法行为逍遥法外。同时,司法实践中,往往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归属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之中,而忽视了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以至于造成不同地方的案件,处理结果大相径庭的情况。下面通过几个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情况,窥视一下司法现状: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虎头蛇尾。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在全国引起轰动,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12人,轻、中度营养不良的婴儿189人,重度营养不良患儿28人。虽涉案20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但是最终主要被告人生产商池长板只是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罚金5万元,销售商的最高刑也只有八年,罚金2万元,这与该案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显得不太相称,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2]
——没有记者暗访,“毒火腿”案何去何从?浙江金华火腿全国闻名。2003年10月底,因记者暗访发现永泰火腿食品厂曹锡平、曹锡洪兄弟用兑入“敌敌畏”农药的水浸泡火腿,而致曹氏兄弟因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获刑。“毒火腿”真的是记者暗访偶然所得?真的只有永泰火腿食品厂这一家生产?这些问题很难得到肯定的回答。但是为何之前对此无人问津?虽然内情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由此判断,曹锡平、曹锡洪兄弟因300只未销售出的“毒火腿”而领刑,只是代人受过而已。[3]
——广州苏丹红“元凶”罚人未惩企业。2002年4月至2005年3月,田洋公司和服务公司生产、销售含有“苏丹红”成分食品添加剂数量为23万余公斤,销售金额400余万元,谭伟棠、冯永华作为田洋公司和服务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直接责任人员,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十年,并处罚金,应该是咎由自取。但是,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该案田洋公司和服务公司的经营行为,同样侵害了市场经济秩序,理应受到刑事追究,可本案并未涉及公司。[4]
——多数食品安全事件不了了之。冠生园“陈馅月饼”和“毛发酱油”事件在“报道是否属实”的争执中“消化”;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用福寿螺替换海螺,致70多人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以酒楼民事赔偿宣告结束。…… 食品安全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侵害,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米、面、盐、油到各种中高档食品,几乎无一幸免,但是真正能够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的却寥寥无几。
——三鹿案件的查处,彰显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决心与力度,但罪名的适用却引起各界争鸣。2009年3月,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三鹿系列刑事案宣告平息:张玉军、耿金平、田文华等人分获重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亦被判处罚金。该案的查处,昭示了司法机关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力度,但对同一犯罪事实根据不同的参与环节,分别适用三个罪名引起争议。特别是对三鹿总裁田文华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存有疑问,有的同志认为“三聚氰胺虽非剧毒,但根据研究,也具有微毒性质,起码是非食品有害物质。这样,三鹿高管完全应该适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5]田文华的辩护律师梁子侃则认为,三鹿案发后,无论是调查组还是媒体,都称之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如果田文华的罪名是重大责任事故罪可能更妥当。[6]
二、实践困惑:罪名竞合的选择与犯罪情节的认定
分析司法实践现状,之所以出现处理结果迥异,除了存在地方利益保护等人为因素外,根源在于罪名竞合时的选择适用和对犯罪情节的认定上。
(一)罪名竞合时的选择适用
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主要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经营罪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等。刑法在此设置了两种形式的罪名竞合:
一是法条竞合。法条竞合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因刑事立法对法条的错综规定,导致数个法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在其内容上发生重合或者交叉的情形。[7]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法条竞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之间存在重合和交叉关系。
二是想象竞合。想象竞合也叫观念的竞合,是指基于一个犯罪意图,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情形。[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条规定:“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同时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为人为了牟取利益,实施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有可能同时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类罪名和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罪名,这就是一种想象中的竞合。
首先,在法条竞合时,要求重法优于轻法,适用处罚较重的罪名,但是由于各条文认定犯罪的标准不一致,而致实践中不好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慎重起见,司法机关往往习惯于以“疑罪从无、疑案从轻”的原则选择轻法。
其次,由于行为人在犯罪的各个环节所起作用不同,也可能造成选择适用罪名的差异。如三鹿奶粉案。“三鹿集团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进入市场后,导致众多婴幼儿引发泌尿系统疾病、多人死亡”这一事件,虽然从原料的购置到奶粉的生产、销售是三鹿集团一个完整的生产线,但是,因行为人在不同环节参与的程度不同,而致触犯的罪名不同:张玉军等人提供以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为原料配制原奶添加剂,构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耿金平等人给三鹿集团提供含有添加剂的原奶,构成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三鹿集团及主要责任人使用含有添加剂的原奶生产婴幼儿奶粉,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此细致的划段定罪,给司法实践出了一道难题:是适用共同犯罪理论?还是每个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都要进行划段定罪?
第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所涉及的多是选择性罪名,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包括生产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三个罪名。从理论上讲,选择性罪名可概括使用,也可分解拆开使用,但是根据现有的立法规定,司法实践中并不存在独立的生产伪劣产品罪。因此,在实践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如何解决?
第四,对想象竞合犯,要求从一重罪处罚,但是由于该类犯罪所侵害的客体不同,可能导致犯罪主体和附加刑的差异,且有时可能很难作出孰轻孰重的判断,这时,对罪名选择也就大伤脑筋。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做比较,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刑起刑点(三年以上)高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五年以下),但是二者的最高刑期(死刑)是一致的;同时,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单位可以构成犯罪,且有罚金附加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不存在这种情况。假如一个犯罪行为在这二者之间产生竞合,该如何选择罪名呢?当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来考虑,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难题。
(二)犯罪情节的认定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构成,一般都需要一个特定的客观要件,上面已对几个罪名进行了列举,不再赘述。理解和把握这些要件是确定罪名和科学量刑的关键。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因有的要件本身存在瑕疵及一些职能机构的不健全,以致于造成违法分子得不到应有惩罚,无法实现打击犯罪活动的目的。下面着重谈一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
第一,“销售金额”的认定问题。
“销售金额”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据,也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及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判处罚金的主要依据。但是,“销售金额”恰恰又是司法认定中的一个难点:首先,只有着手销售才会产生销售金额,而在司法实践中查获的多数是在生产环节,销售金额无从谈起。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金华“毒火腿”案,由于记者暗访发现了加工中的“毒火腿”,然后在其即将进入市场销售时,一举查获,根本不存在销售金额。其次,即使有销售行为的,因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小作坊没有正规的经营账目,造成侦查取证困难,具体销售金额同样难以查实,这是大多数食品安全事件不能得到查处的主要原因。生产伪劣产品按货值金额高于销售金额的三倍的标准,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这相对于销售者来说显失公平,也有违于立法的本意。同时,伪劣产品尚未销售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时,并处或单处的罚金刑应如何计算?只能面对罪不能罚的尴尬局面。
第二,食品的卫生标准问题。
由于《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解释》中规定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依据将不复存在,急需依照《食品安全法》出台新的标准。但是,《食品安全法》只是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并在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给食品生产经营者确定了具体经营要求和禁止性规定,并未对食品卫生标准作出解释。虽然该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 3 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但并未对司法程序的依据作出解释。法律法规之间的不衔接,给司法实践带来了疑难和困惑。
第三,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鉴定问题。
刑事案件的鉴定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和民商事案件的鉴定,如故意伤害案件的伤情鉴定,是由司法机关授权的机构行使,这样才能充分维护刑事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鉴定,《解释》第四条规定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机构行使,这是否有悖于刑事司法原则?卫生行政部门的鉴定结论是否能够直接运用于刑事审判?这是司法人员经常讨论的问题。
三、理性之策:食品安全犯罪理论体系的确立
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基础。2009年年初,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云波教授在接受《食品指南》记者专访时讲到,法律和法规体系不完善,让人有空子可钻,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食品生产领域的掺杂使假为什么屡禁不止?原因就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以及执法不严格。[9]面对频发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需要大家通过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形成一套预防和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理论体系,规范罪名竞合时的选择适用,完善犯罪情节的使用瑕疵,然后施以有效打击,才能维护良好的食品安全市场秩序。
(一)针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尽快作出配套的刑法规定
第一,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并不是简单的词语更换,而是一种新理念的树立,是将食品事件正式纳入了社会安全的范畴。
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很难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食品卫生事件牵扯在一起。现在,三鹿案的判例和《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使二者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因此,建议在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章节里面增添危害食品安全的内容。第二,《食品卫生法》已经废止,与之相应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亦应随之修改,可变更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这样就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不再存在法条竞合。第三,犯罪成本太低,是我国食品行业制假、售假猖狂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法》对于一般的违法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刑事立法也要随之调整,应对涉及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扩大罚金刑的倍数,彻底消除制假、售假分子重新犯罪的机会。第四,《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检验机构的设立作出了规定,建议刑事司法鉴定,应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中,由司法机关的委托认可后选择确定。
(二)修改“销售金额”要件
实践证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涉及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单纯把“销售金额”作为量刑依据是不科学的,尽管《解释》做了补充规定,学术界对此也颇有争议。有的同志认为,应该将“销售金额”改为“经营金额”;[10]有的同志则认为,可根据生产和销售的不同环节,同时适用“经营金额”与“销售金额”两个标准。[11]笔者认为,适用“经营金额”同样不可取,所谓经营包括买进和卖出两个环节,因此,设定“经营金额”,有可能造成犯罪数额的重复计算。设定犯罪数额要件,要根据具体的犯罪行为来确定,这是立法的本意。《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中,一直是适用“货值金额”进行处罚,因此,我们可以将“货值金额”确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的犯罪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与《食品安全法》的处罚相衔接,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的不科学的说法。而对销售伪劣产品的或即生产又销售伪劣产品的,应定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标准仍沿用“销售金额”。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的“货值金额”犯罪标准可以稍高于“销售金额”。对于其他的将“销售金额”作为罚金刑标准的罪名,可以增加一项内容,即“产品未销售的,并处或单处货值金额的**至**倍罚金”。
(三)规范对单位犯罪的处罚
涉及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中大多数都将单位列为了犯罪主体,但是,不知何种原因,查阅了大量相关案例,均将单位犯罪排除在外。追究犯罪单位的刑事责任,有利于保障不同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健康。[12]三鹿集团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就是这样的大型企业,在其触犯法律时,仍不惜以其破产为代价而予以严厉惩处,这向全社会发出了一个讯号:一切危害食品安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都将受到严惩。由此,笔者认为,各地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均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主动放弃一些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不为违法行为做保护伞、开绿灯,加大对企业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和惩治,坚决清除一切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活动。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防控机制
不法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但社会监管和防范体制的不健全,却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强,又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空间。因此说,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食品的安全隐患,不能单纯地依靠司法机关的打击和惩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法》从理顺监管体制、建立风险监测制度、统一食品标准、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强化食品企业责任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下一步需要各有关的部门尽快制定出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健全完善监管、预警、风险检测等各项机制,努力做好工作间的协调和配合,共同构建食品安全防控机制。同时,应不断加强食品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要经常性地通过各种媒体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宣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曝光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等。应尝试把食品安全纳入职业教育规划,努力培养食品安全专业人才;把食品安全常识列入中小学的教育课时,引导学生不买街头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加大对公众的食品科普教育,教育公众掌握简单的食品质量识别方法和正确的食品加工烹调方法等等。只有我们把预防食品安全的工作做到前面,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参考文献】:
[1] 2009年3月1日新华社记者张景勇、周婷玉、吴晶撰写的《食品安全法诞生历程:从“基层民声”到“国家大法”》一文。[2]根据新浪网的资料整理。
[3]根据金华新闻网的资料整理。
[4]根据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穗中法刑二初字第69号刑事判决书内容整理。
[5]王文琦撰写的《问题奶粉是伪劣还是有毒?》一文,2009年1月1日《广州日报》。
[6]南方报业网2009年2月2日《田文华上诉否认“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要求撤销》一文。
[7]高铭暄《刑法专论》(上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394页。
[8]同注(7),392页。
[9] 2009年第三期《食品指南》杂志。
[10] 《人民法院报》(理论专刊)2001年12月17日杨万明、刘为波撰写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法完善》一文。
[11]网络资料,《也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销售金额》,作者解春。
[12]高铭暄的《我国刑法单位犯罪几个问题》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