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9:5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章 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章 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

第一篇:第二章 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

第二章与家长沟通响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在沟通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取消某种心理效应,却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减少或避免消极作用。教师谙熟与家长沟通中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效应,会明白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对于提高自己的认识、态度与沟通效率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首因效应: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学年开始了,李老师担任中班班主任,她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新的班级工作中。可是不久她就接到家长反映她对孩子要求严、比较厉害,说孩子害怕她、不喜欢她,这让李老师感到很郁闷。开学以来,孩子在园生活得好好的,与家长的沟通也没问题,那么这些意见从哪里来的呢?原来问题就出在与个别家长的交流过程中。班里有三个孩子自理能力差,还让老师喂饭,而中班幼儿的发展目标是学习使用筷子且能自己吃饭。于是,开学之初,李老师就在班里按照发展目标要求这三个孩子,并跟这三个孩子的家长说在家里不要惯着孩子,不要答应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些话虽然都在理,但这些家长认为还是去年的小班老师和蔼可亲,孩子们喜欢,现在因为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自己吃饭,都不想上幼儿园了。孩子不喜欢新老师,那以后在新班级能快乐吗?(一)首因效应产生的三大原因

家长与教师初次接触,最关心的往往不是教师说了什么,而是教师说话的态度。他们会观察教师是否亲切,是否受孩子喜欢。李老师给家长的印象就是要求高、较严厉,让家长担心孩子以后是否能适应新老师。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留下的“初次印象分”。在人际交往中,初次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会对以后的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经过实验首先得到证实并提出的。

首因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陌生、新奇的信息影响强烈

初次交往的时候,在没有其他信息参考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凭借第一印象获得的信息来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并成为以后认识和了解一个人的重要参考,这便形成了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

2.第一印象被优先加工

第一印象很重要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人们在职业场合一般都很在意自己给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既然如此,人们普遍形成一种认识:这么重要的第一印象尚且如此,以后还能好到哪里?所以,第一印象被人们优先加工,而先人为主的信息得到了更多的注意,进而形成难忘的记忆,对以后的认 知发挥首因效应。

3.对重要他人的渴望了解

并不是所有的交往都会产生首因效应,很多情况下的初次交往可能并没有给自己留下清晰的印象,主要是因为交往对象对自己而言不是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指对自己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常见的重要他人有父母长辈、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上级领导等。毫无疑问,老师是孩子的重要他人,而家长很重视孩子是不是喜欢新老师和新环境,渴望了解老师的性格脾气是否容易被自己的孩子所接受,因此,首因效应对孩子及其家长的影响尤为明显。(二)首因效应产生的双面影响

首因效应既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第一印象被他人所认可与接受,就为以后的沟通与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给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不佳,那么人们可能很长时间都难以抹去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对于孩子及其家长来说更是如此。孩子年龄小,尚不具备全面了解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给他的第一印象就决定了 教师的整体形象,容易让他们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而且孩子主动调节自己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不够成熟,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又有很高的威信,如果第一印象让孩子产生害怕或者不喜欢的感觉,他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适应新环境和新老师。而孩子出现这些现象很快就会被家长所察觉,家长不知不觉地就会用孩子的表现来印证自己的观察,进 而产生不良的首因效应。(三)首因效应趋利避害的方法

首因效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要加强印象管理意识,提高印象管理能力,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很普通、很平凡而忽略了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应该主动想办法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影响。

1.注重言谈、举止、衣着等外在形象

由于初次交往对他人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主要集中在年龄、衣着、相貌、神态、姿势、说话态度等外部特征,并不是对一个人内在品质与性格的认知。可见,首因效应并不完全可靠,甚至还可能出现差错和误解,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首因效应的感觉走。因此,教师要重视首因效用对自己的影响,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穿衣打扮端庄大方,符合教师身份;言谈举止坦率真诚,值得家长信任;神情态度温和有礼,让孩子容易接受。

2.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并非包装的结果

给他人的第一印象需要特别注意,但绝不是突击包装的结果,也不是纯粹的方法、策略和形式问题。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谈吐、神情、体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刻意修饰和装扮自己总会在不经意间“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来 的。教师与家长的交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第一印象要好外,还需要继续保持第一印象给他人留下的良好状态,仅仅“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不够的,还需要以热忱和耐力使积极的首因效应持续不衰。所以教师需要平时注意提升自己的素养,养成沟通交流的好习惯,不能为了第一印象而做暂时的表面文章,否则,第一印象犹如昙花一现,仍然难以帮助教师在孩子及其家长心目中建立起信任与威望。

3.发挥“日久见人心”的作用

第一印象难以改变并不是不可改变。中国有句俗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最初给他人留下的误会与偏见会随着真诚交往而逐渐淡化直至消失,进而在对方心目中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有三类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利用“日久见人心”的功效来消除首因效应的不良影响:性格内向、表情严肃和性情急躁的教师。内向、严肃和急躁是一个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个性特征,容易给他人留下冷淡、不耐烦的印象,但是具有这些性格的教师并非不热爱幼教和孩子,并非不爱岗敬业,因此这些教师最初的家长工作会经历一段“曲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才能改变最初的不良印象。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应该加强反思,逐渐调整自己的言谈举止模式,缩短与家长沟通的“磨合期”。

4.最初的教育行为不要太过急切

李老师的问题就在于急于让孩子达到中班的发展目标,没有给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及其家长预留缓冲空间,以致让孩子和家长感到害怕、紧张。李老师的用心是好的,但是教育之弦绷得过紧,给人留下了严厉的印象,实属没有把握好教育的节奏。新学年初期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了解孩子及其家长的现状,让他们接受和信任自己,在此基础之上再提高要求,开展深入的教育活动,促进孩子达到发展目标。

5.通过家长培养师生感情

孩子观察和认知事物的能力有限,如果他们害怕教师,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而对教师保持警惕和距离,不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家长作为成人有透过表面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他们能通过对教师的进一步观察,并参考其他家长的看法而控制首因效应的消极影响,调整自己避免依据教师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而做出评价,并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知,进而对教师建立信任感。所以,如果教师发现个别孩子因为首因效应而不愿意接近自己,可以主动地与家长坦率沟通,发动家长带动孩子克服首因效应的不良影响,家长为了孩子会乐意配合教师的建议的。家长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

二、近因数应:前功一朝化烟云

淼淼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很喜欢她,经常跟其家长交流孩子做的好事、说的趣话,其家长也对老师的印象很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一个老师。可是,这种良好的感觉因为一件事而烟消云散。淼淼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把牙齿碰掉了,老师赶紧带孩子去了医院,处理完之后通知了家长,并诉说了从事发到目前的整个过程。淼淼妈妈来了,不但一脸的不高兴,而且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问了淼淼很多问题:是谁撞着你的?怎么撞的?老师什么时候送你去医院的?你是怎么去医院的?医生说了什么?等等,盘问的过程让老师感觉淼淼妈妈完全不信任自己。然后,淼淼妈妈又责问老师为什么不阻止孩子相撞。老师说户外活动的时候即使看到孩子们要撞上了,但是因为距离远要阻止也是来不及的,何况淼淼的牙齿本来就松动了。森淼妈妈说孩子自己掉牙和被撞掉牙是不同性质的事件。老师与淼淼妈妈交谈了很长时间,但淼淼妈妈始终不接受老师的解释和道歉,坚持要求给淼淼换老师或者换班。面对妈妈的态度,老师感到非常伤心:自己平时很喜欢淼淼,经常给孩子锻炼发展的机会,而这一件事却“前功尽弃”,使淼淼妈妈全盘否定了自己对孩子平时的关心和爱护。(一)近因效应产生的三大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对认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很大,形成首因效应;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很大作用,形成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对首因效应产生抵消作用。是否产生近因效应是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的:

1.信息间隔时间

首因效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印象开始变得逐渐模糊,从而使最近出现的信息变得清晰。尤其是如果前后两次得到的信息不同,那么后面的信息更容易印刻在近期的短时记忆里,第一印象的影响因此消弱,近因效应明显增强。

2.是否与最初的期望相反

第一印象形成以后,人们对交往对象产生了相应的态度与期望,如果最近发生的事情与最初的判断和期望相反,很多人更愿意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并改变当初的态度与期望,尤其是幼儿作为弱势群体,家长更容易注重孩子眼前的反应与行为,从而形成近因效应。

3.性格特点

有的人容易形成首因效应,有的人则容易形成近因效应,这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有关系。一般情况下,性格外向、开朗、认知结构简单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性格内向、稳定、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二)近因效应产生的双面影响

近因效应既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新近信息的性质。如果最近发生的事情是积极和愉快的,就会消弱甚至改变第一印象留下的不良影响,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开辟新天地;如果最近发生的事情是消极和不愉快的,首因效应留下的美好印象就很容易成为泡影,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制造一定程度的障碍。因此,教师要注意避免近因效应的消极作用,尽力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三)近因效应趋利避害的方法

既然近因效应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那么教师就要尊重近因效应的客观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注意趋利避害。

1.与家长沟通时注意语句排列的顺序

近因效应导致排列在后的语句对人的记忆和理解影响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要注意自己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比如,关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话题,教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对家长说:“平常应注意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尽管您工作比较忙,没时间 管孩子。“另一种说法是:“尽管您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孩子,不过平时还是要尽量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很明显,前者对家长用的是一种怀疑的语气-,后者则对家长充满了希望。再比如,在向家长阐述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时,有的教师会说:“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非常重要,不是吗?”与其这样说倒不如换一种说法:“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非常重要,是吧?”因为前者可能会让某些家长感到不高兴,因为“不是吗”是一种质疑的语气,而后者则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因为“是吧”表达的是一种教师委婉征求家长意见的态度。

2.用近因效应弥补首因效应的不良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交往的初期还处于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很大;而在交往进入熟悉阶段后,近因效应的影响则越来越大。由于不少教师缺乏心理效应的知识,对于与家长沟通中出现的现象难以做出正确的解释,所以遇到问题时容易困惑不解和手足无措。尤其是上岗不久的年轻教师,不知道怎样度过日常工作中方方面面的“第一关”,以致没有给家长、同事或者领导留下最佳印象。如果教师明白了近因效应对人的心理影响,就知道即使自己最初做得并不太好,但是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机会使别人重新认识自己的,从而树立“只要想做好,永远都不晚”的信念,促使自己在漫长的幼教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锻炼与成长。

3.善始善终地做好保教与家长工作

“前功一朝化烟云”。这句话虽然反映了近因效应可能给教师带来的烦恼,但是也说明日常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谁也不可能躺在以往成功的经验基础之上而不思进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件事的开头或结尾无论好与差,都能抹杀中间过程70%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一般呈马鞍型,开头和结尾时注意力较为集中,中间时段则相对分散。可见,“首尾两端”的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教育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做好保教与家长工作,把“善始善终”、“永不懈怠”当成一种工作习惯,培养一种在职业生涯追求中享受工作乐趣的心理素养,做到这一点,不但对日常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个人身心健康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也能产生促进作用。

4.放松心态面对近因效应的不良影响

就像某些教师所感慨的一样:“千好万好不如眼前好,不管平时对待孩子有多好,只要出一件事,有的家长就不依不饶的。”这就是近因效应对一些性格敏感、认知结构简单的家长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使他们过分看重新近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师做出消极判断,忽略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妨碍家长全面、客观、历史地看待问题,给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自信心带来一定程度的挫败感。既然近因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家长的性格也是教师所无法改变的,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又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所以从客观上来讲,教师要放松心态面对近因效应的不良影响,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压力与情绪,使自己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掌握建构和谐家园关系的主动权。

5.同事之间相互帮助与家长沟通

班级家长工作不是教师孤军奋战就可以做好的,需要班里其他教师甚至其他班级教师的帮助。因为,教师作为当事人存在有些话不便说、有些事不便做的情况,这时同事作为一个旁观者就可以出面帮助解围或者解释。很多教师都有同感:有些家长看不见平时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却很在意某一件不如人意的小事,他们特别容易受近因效应的负面影响。如果教师出面解释却往往被家长当做是在为自己辩护,造成沟通障碍。这时,另一位带班教师或者相关同事就可以主动与家长沟通:先是耐心倾听家长的倾诉,对家长的意见和态度保持中立,等家长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再跟家长谈谈自己在幼儿园对当事教师和孩子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所见所闻,为家长了解教师和孩子平时的真实情况提供信息渠道。这种做法有助于安抚家长的激动情绪,促使他们冷静思考,进而能够心平气和地与教师沟通。

三、超限效应:过度交流适得其反

京京比较淘气,也很任性,做了错事不知道害怕,对于教师的批评也无所谓,经常在班里影响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教师把情况反映给京京妈妈,最初京京妈妈承认自己的儿子确实难以管教,不停地给老师道歉,还给老师看自己的胳膊被儿子咬得红一块儿、紫一块儿的“惨 状”。可是,京京几乎每天都会制造出一个麻烦,于是教师不停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时间久了,京京妈妈除了说“给老师添麻烦了”,就不再谈孩子的事情了,京京的爸爸也不怎么听孩子的“事迹“,总是说:“回去我好好收拾他,他在幼儿园淘气你们就揍他。”教师说:“我们可不能打孩子。”京京爸爸说:“没关系,我们不怪你们。”渐渐地,教师发现与京京的家长没有什么可交流的了,京京的情况也是一成不变,怎么办呢?(一)超限效应产生的三大原因

在沟通的过程中,京京的父母出现了超限效应,这是一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不耐烦、麻木或逆反心理的现象。有一则马克·吐温关于超限效应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有一天,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很感人并打算捐出身上所有的钱;l 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一直继续着他的演讲,唾沫横飞,马克·吐温厌恶之至,于是改变初衷,决定不捐了;最后,等到牧师结束他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美元善款。

超限效应通常是由“三过”引起的:

1.刺激过多

人的心理活动需要适当的刺激才能激活,但是过多的刺激则容易使人产生不以为然的习惯反应:啰唆唠叨、老调重弹,这就是超限效应的心理作用。像上述案例中京京的问题不是暂时性的,而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总是向家长“告状”而不提出有益的建议,家长对孩子的问题也没辙,只能得过且过,教师因此遭遇了家长的超限反应。

2.刺激过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刺激所产生的功效最大,过弱的刺激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而过强的刺激则容易使人产生紧张亢奋、焦虑厌烦的心理,进而出现低效、无效甚至相反效果的状态。比如,过高分贝的音响如同噪音容易使人产生听觉疲劳,过于严厉的惩罚则可能让人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过于频繁的表扬也会消磨人的进取之心。京京的问题就出在“超限惩罚”上。本来孩子都是怕挨打的,而爸爸说“回去我好好收拾他”,还鼓励教师打孩子,说明孩子已经被打得“无所畏惧”了,所以出现“做了错事不知道害怕,对于教师的批评也无所谓”的现象。

3.刺激过久

人脑活动的过程分为兴奋和抑制两种活动,刺激过久就会产生疲劳,人脑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为脑细胞免受损伤,会自动由兴奋转为抑制,因此产生超限效应。所以,即便是美妙的歌声也不能一天到晚地听,要给耳朵安静的机会;即便是自己钟爱的电视连续剧,也不能一集接一集地连续看,要给眼睛休息的机会;即便是关于孩子“问题行为”的忠告和建议,也不能翻来覆去地讲,要给家长放松心情的机会。(二)超限效应产生的消极影响

超限效应反映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都广泛存在。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不停地催促孩子吃多点、吃快点,结果孩子依旧边吃边玩或者只吃不嚼或者只嚼不咽,一顿饭需要吃很长时间;教师和家长反复告诫孩子游戏结束时要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孩子却把大人的话当做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玩具到处乱放„„而在成人世界,这种效应则表现得更加复杂一些。比如,当对方“苦口婆心”、不停劝说的时候,倾听的一方则会想办法隐藏自己的心理活动,采取“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转移话题,或者找个借口离开沟通现场,或者采取表面配合、实则厌烦的敷衍态度„„

超限效应给人的心理体验是:“我本来不想这样,可„„让我实在难以忍受,最后忍不住就„„”这就导致本来准备虚心接受批评的人,由于无法忍受无休止的唠叨,最终情绪失控,与他人产生冲突,以致使自己陷入故意逃避甚至错上加错的被动处境。

总之,超限效应无法产生积极效果,因为凡事皆有度。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的一句名言:“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变会成最不适宜的东西。”(三)避免产生超限效应的方法

人际沟通是有客观规律的,教师在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时候,只要注意把握好沟通的时间与互动方式,就能有效避免超限效应的产生。

1.从人的倾听时间限度确定沟通持续的时间

沟通有倾听做基础才会有效。“倾听”是有目的、有选择、有自我控制性地“听”,需要调动人的有意注意,而每个人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话题尤其如此。有意注意的时间长短受身体机能的限制,不能无限延长。一般情况下,成人是40分钟左右。即使是专门以谈话为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一次也不超过1个小时。时间长了,人们不自觉地就会产生听觉疲劳,再有用的话对谈话对象来说也可能是废话了。所以,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把握好时间,不宜过长。

2.从人的肢体语言判断沟通收场的时机

当成人出现超限效应的时候,出于礼貌的需要,一般不会直接打断对方的谈话,但是会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教师要善于察觉这些信号,适时中止交流。比如,家长出现看表的行为,有可能是希望停止谈话的信号;家长出现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的行为,也可能反映了他们面对教师时的拒绝或者退缩;有的家长不时地东张西望,表示他有可能已经分神„一可见,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教师不要只顾自己说话而不管谈话效果,要对家长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所给出的超限反应信息保持敏感。

3.从说话转为对话使沟通成为双向交流

教师通常是与家长沟通的主动发起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场沟通只是教师在不停地说话,家长却没有说话的机会。有效沟通不是说话而是对话。“说话”是单声道的,是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组织起来,并传递给对方就可以了;但是“对话”是双声道的,要根据对方的应答和反应,组织和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得双方把交流持续下去。如果一方只顾“说话”,却不注意“对话”,会让另一方变得渐渐疲倦起来。因此,教师一次说话的段落不宜过长,最长不宜超过l0句话,就要有意识地停顿一下,可以用“不知道孩子的这些情况你是否了解”来观察和判断家长是否听进去了或者听明白了,并给家长反馈和交流的机会,使沟通成为具有互动性的双向沟通。

4.从多个角度反映孩子的成长与变化

如果总是向家长反映同一性质的问题,尤其是孩子的不良表现,家长就会因同一刺激过强而产生超限反应。实际上,从纵向看,孩子是不断成长变化的;从横向看,孩子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观察孩子,反映孩子多方面的变化与进步,不要总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孩子。一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确实会给教师制造出一些事端,但是任何人都有其闪光点,教师可以采取“扬长促短“的教育方法,即善于抓住孩子的长处并鼓励孩子改正自己的短处,然后及时给家长反馈孩子的进步信息,这样有助于增强家长的教育信心,也有助于调动家长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

四、投射效应:把自己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

徐老师被家长告到园长那儿了,原因是她要求家长购买芦荟驱蚊霜。徐老师感觉很委屈,说自己并没要求家长都买,只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使用效果不错才向家长推荐的。园长说:“那你为什么让家长在你那里买?”徐老师说:“现在的家长工作都挺忙的,市面上各种品牌的驱蚊产品良莠不齐,年轻的妈妈经验又少,所以我就多买了几瓶,有需要的家长不用逛街也不用挑选了,直接在我手里买不是更加省心省力吗?我有收据,又没有多收她们的钱。”园长说:“不是钱的问题,这样容易被家长认为不从你手里买就得罪你。”徐老师生气地说:“那是她们的亨,我可没有那么想,驱蚊是她们家的事,以后我再也不为家长做这些额外的事了,好心没得好报!” 说完,她气鼓鼓地走了。(一)投射效应产生的两大原因

徐老师的好心被误解是投射效应作用的结果。投射效应就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也就是自己具有某种愿望、观念、态度、情感与好恶,就认为他人也会有与自己相同的愿望、观念、态度、情感与好恶,最终产生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的结果。之所以会产生投射效应,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人与人之间并非截然不同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共同的愿望、观念与喜好,于是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想法未必完全相同,但如果当事人意识不到这种差异性,片面夸大共性,就容易产生投射效应。保护孩子的健康,帮助孩子夏天免受蚊虫叮咬,这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愿望,然而每个家长实现愿望的方法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家长相信芦荟的驱蚊效果,有的家长则相信其他产品和方法。教师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产生强加于他人的做法。

2.以自我为中心的推理倾向

认识他人离不开对他人的推理,而推理的起点往往是自我。不管他人的行为与自己是否相同,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愿望和思想为标准来推测他人。中国古代“疑人盗斧”的故事就反映了投射效应。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丢了斧子,他怀疑是隔壁邻居偷了,于是看邻居走路的样子像偷斧子的,看邻居说话的样子也像偷斧子的。后来,这个人在家里发现了自己的斧子。这个时候,他再看邻居说话和走路的样子怎么也不像偷斧子的。实际上,知觉对象始终未变,变化的只是“疑人“的主观意愿。同样的道理,因为很多家长知道社会上存在推销产品有回扣的现象,所以有的家长自然地将这种现象投射到教师身上,以致对教师产生误解。(二)投射效应产生的双面影响

投射效应既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投射效应能帮助人们彼此理解。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愿望等方面与自己相同,自己就更能准确地理解对方,从而使沟通更加顺畅。投射效应还能给人们带来自我慰藉。当自己犯错、内疚、尴尬、失败的时候,心理会产生压力,可能一时难以走出消极的心境。此时,如果发现与自己能力相同甚至比自己优秀的人也会有相同的经历,感觉就会放松多了,这就是由投射效应产生的自我保护作用。

从消极方面来说,投射效应也会使人们产生误解。“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或做事情的方法,而这些想法或做法未必完全为外人所知,所以过度投射就会令很多误解产生。此外,过度投射所产生的自我保护作用,即用“虽然自己不行,但是别人也不怎么样“来取得心理平衡,也容易使人缺乏进取之心。(三)投射效应趋利避害的方法

教师经常反思自己不要过度自信,并加强换位思考,是避免投射效应产生消极影响的有效方法。

1.对自己的经验不要过度自信

投射效应普遍存在,使人的主观意愿影响了对他人的客观认知,导致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失真。因此,我们自己认为是好的经验对他人来说未必如此。一个好的经验是否适用于他人,还要看对方是否认可它、是否有适宜操作的环境、适用对象是否适宜„„总之,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甚至决定其实施后的效果。幼儿教师现在面临的是信息社会,面对的大多是80后的父母,年轻的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丰富的、适合自己家庭的信息,所以教师不要一味地因为好心而侵犯了家长自主尝试的空间。比如,徐老师所说的芦荟驱蚊霜对自己的孩子很适用,但是是否适合其他孩子的皮肤、其他产品是否可能更适合其他孩子、家庭是否有其他驱蚊方法,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未必完全清楚,而家长不接受教师的建议也是可以理解的。

2.对家长的建议要适度

教师对家长的建议初衷是好的,但如果这种善意是家长所不愿意接受的,也会给家长带来压力。而教师由于投射效应的作用很容易忽略这种压力,进而产生困惑:“我好心向你推荐,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感受到压力的家长也由于投射效应的作用,反过来可能对教师产生误会。比如,在不愿意购买芦荟驱蚊霜的家长中,有的家长可能怀疑徐老师有谋私利的动机,有的家长则担心自己不购买的话会得罪老师。可见,建议不适度会带来负面的投射效应,为家园沟通制造障碍。从表面上看,徐老师也注意了不强迫家长购买,但是因为她已经把驱蚊霜给大家买回来了,所以不愿意购买的家长就会感到很有压力。如果徐老师拿出一瓶驱蚊霜让家长看看,愿意尝试的家长自己购买;或者根据家长的签名再去购买,那么其他家长就不会有压力和担心了。

3.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家长

投射效应使得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和接近与自己的观念、兴趣和性格相近的人,而与那些和自己在这些方面差异较大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扬人性的光辉,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家长。越是难以应对的家长,我们越要鞭策自己动脑筋提高沟通的艺术,越要关注他的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才是一个幼教从业者所应具备的胸怀和境界!

4.发生误会多做换位思考

投射效应会影响教师和家长对彼此的客观评价。当教师和家长产生沟通障碍的时候,当彼此产生误解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投射效应,要学会调适心理、协调矛盾。教师要先行家长一步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如果家长的想法或者做法是错误的,教师仍然要将换位思考进行到底,要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办法,寻找适合家长理解和改进的沟通方式与策略。

五、罗森塔尔融应:用期望鼓舞家长

白女士的儿子长得白白胖胖,在班里也很老实,但是他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低于同龄的孩子,都已经5岁多了,还不会用筷子、不会拍皮球、不会跳绳,画画也还处在涂鸦水平。教师建议白女士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心理科做个检查,发现问题可以早干预、早治疗。可是白女士认为自己和丈夫都是大学生,孩子不会有问题。每当与教师交流的时候,她总是说类似的话:“我看小白有进步了,他一定会赶上其他小朋友的。”教师就实事求是地说孩子应该在哪些方面还要再锻炼,并经常叮嘱家长在家里培养孩子的基本技能。教师苦口婆心、真诚以待,却发现家长渐渐地回避与自己交流,让教师颇感失落。

(一)罗森塔尔效应的鼓舞作用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通常得到鼓舞都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受到否定和打击就容易降低甚至放弃自己的努力,罗森塔尔效应证明了人际沟通的这个特点。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他以欣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潜能”的学生名单告知相关教师。8个月后,他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他们的成绩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而且他们的情感更加积极了,性格更为开朗了,求知欲望更强了,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的关系也变得非常融洽。实际上,罗森塔尔提供的名单是随机抽取的,但是因为教师得到了权威专家的暗示,于是对名单上的学生充满信心,并通过眼神、表情、音调、特别关注等方式向这些学生传达老师的信任与期望,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在行动上也不知不觉更加努力,最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期望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规律:肯定、信任与期待能够给人以支持和鼓励,增强人的自尊与自信,使人们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具有促进人们改进行为、融洽人际关系的积极力量。

(二)心理暗示是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原因

人际交往与沟通除了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以外,还存在大量的、非直接的暗示现象。罗森塔尔效应体现的正是暗示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他人心理暗示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他人而存在,在情感与观念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下意识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暗示,性格敏感、个性幼稚的人比性格成熟的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幼儿教师平时主要是与女性家长沟通和交流,更要注意发挥罗森塔尔效应所产生的积极暗示作用。(三)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方法

教师应妥善把握罗森塔尔效应对幼儿家长的积极暗示作用,以便使彼此间的沟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敏感地觉察家长渴望得到鼓舞的心理需求

白女士与教师渐渐疏远,是因为她渴望得到鼓舞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关注与满足。虽然家长是成人,但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有遭遇挫折甚至无能为力的情况,特别需要教师给予理解和鼓励。当然,家长一般不会直接向教师表达这个需求,只是会通过自己的言行间接地反映出来。如果教师对此不敏感,甚至忽略这种自然的心理需求,就会在无形中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

可见,教师对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以为孩子只有明显进步了,与家长的沟通才有价值。即使暂时看不见明显的效果,教师也要肯定家长的付出、肯定孩子的努力,保护家长的自信心与沟通热情,与家长一起抱着积极的态度等待孩子的成长。

2.倾听和肯定家长已经付出的努力

罗森塔尔效应在儿童和成人身上都适用,但是发生作用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儿童来说,赞美、表扬、摸头、拥抱都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但对成人来说,就不宜采用这些直白的方式,因为这会让人感觉不自在。家长需要既真诚又含蓄的心理暗示。教师可以从耐心倾听家长教育孩子的愿望与心得做起,因为即使孩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的主观愿望都是想把孩子教好,并且也为孩子付出了许多智慧和努力,所以即使家长的努力可能存在一些方法上的问题,教师也要先肯定家长的付出。教师的倾听与肯定向家长传递了理解与尊重,在这个基础上,家长才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深度沟通。

3.在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发展问题,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是不能总是以提要求、布置任务的方式提醒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这个问题或者那个问题,这会给家长一种消极的暗示:“孩子的问题我已经跟你说了,我的责任已经尽到了,你得注意好好教育孩子了,孩子出现问题都是因为你们的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教师要善于分析家长的家庭教育现象,把握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多从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上给予支持、建议和帮助,真正地关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细节,这样家长获得的才是积极的暗示与帮助。

4.不要总是盯着家长的教育误区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误区是正常的。教师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总是盯着家长的教育误区,以免让家长产生心理压力,妨碍与他们的进一步沟通。教师可以介绍其他家长的教育方法,促进家长进行比较和反思,给家长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预留一定的心理空间和时间。

第二篇:幼儿园教师论文: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

幼儿园教师论文: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人际交往中,初次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会对以后的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首因效应,也叫做优先效应或者第一印象效应。

(1)首因效应产生的三大原因

1.陌生,新奇的信息影响强烈(第一印象)

2.第一印象被优先加工(第一印象对你的后来产生重要影响)

3.对重要他人的渴望了解(家长、教师、上级领导)

对于新来的老师,那么家长就会非常重视,会问幼儿喜不喜欢新老师,教师的性格和脾气孩子是否能够接受?

(2)首因效应产生的双面影响

既有积极地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果第一印象被他人所接受认同,那么就会为你以后的沟通和交往将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第一印象不佳,那么长时间就算你做的再好也很难抹去他人内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举例:如: 我们班的孩子,一开始的批评导致了之后孩子很难适应教师,家长也很难适应教师

(3)首因效应趋利避害的方法

1.注重言谈,举止,衣着等外在形象

首因效应最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塑造自己的形象,穿衣打扮端正大方,符合教师身份,言谈举止坦率真诚,值得家长信心,神情和蔼,让孩子容易接受。

2.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并非是包装的结果

人的刻意装扮和修饰总会在不经意间会露出马脚,所以教师与家长的交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第一印象好之外,而且还要继续保持,仅仅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不够的,还需要热枕和耐力

3.发挥“日久见人心”的作用

第一印象难以改变并不是不可改变,有三类教师需要特别注意要利用日久见人心的功效来消除首因效应的不良影响:(1.性格内向、表情严肃和性情急躁的教师,这些教师应该加强反思,提高工作效率,逐渐调整自己的言谈举止模式,缩短与家长沟通的磨合期)

4.最初的教育行为不要太过急切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不要为了达成幼儿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操之过急,要学会与孩子进行了解增加感情,要让家长信任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高要求,开展教育活动

5.通过家长培养师生感情

教会要主动去找家长沟通,尤其是因为首因效应而不喜欢老师的这些孩子的家长,要让这些家长带动幼儿来克服这些影响,那么家长也会是很乐意的。所以教师要多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

二、近因效应:前功一朝化烟云

第一印象产生首因效应,这个作用很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变得模糊,从而最近出现的信息就会变得清晰,从而产生近因效应

(1)近因效应产生的三大原因

1.信息间隔时间

时间的长短要适当,否则后面产生的信息就会在近期的短时记忆里,从而首因效应就会变得消弱,近因效应就会增强

2.是否与最初的期望相反

第一印象产生之后,人们往往就会产生相应的期望与态度,如果在近期发生的事情与最初相反,那么家长就会更加注重眼前的行为,从而产生近因效应

3.性格特点

性格外向,开朗,认知结构简单的人容易产生近因效应,性格内向,稳定,认知结构复杂的人容易产生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的双面影响

取决于新近信息的性质,如果最近发生的事情是积极愉快的吗,那么就会消弱甚至改变第一印象留下的消极影响,相反则之,首因效应的美好开端也将化为泡影

(3)近因效应的趋利避害的发法

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语句排列的顺序

近因效应导致排列在后的语言会对认得记忆和理解影响更加的深刻,所以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候要注意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如:教师对家长说:1.平常应该注意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尽管您时间忙!2.尽管您时间忙,不过平时尽量要多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第一种说法会让某些家长感到不高兴,但是后者就像是教师征求家长意见的态度

2.用近因效应弥补首因效应的不良影响

树立只要想做好,永远都不晚的信念,这也是让自己在幼教生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锻炼自己

3.善始善终的做好保教工作与家长工作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件事的开头和结尾无论好坏都能抹杀中间过程的70%的效果,可见“首尾两端”的工作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把善始善终,永不懈怠做成一种工作习惯,做到这一点,不但对日常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也会最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人生价值实现促进的作用

4.放松心态面对近因效应的不良影响

遇到这种不良影响的情况时,教师要放松心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压力与情绪,使自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掌握构建和谐家园的主动权

5.同事之间相互帮助与家长沟通

班级家长工作不是教师孤军奋战的,需要配班教师的帮助,因为有些事情教师作为当事人不方便说,那么这时候就要配班教师的解说,如:但一个教师对孩子今天做了那些好事时,但是家长却看不见或者也不信任他的时候,这时候配班教师就要与家长的意见保持中立,等家长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在跟家长谈谈这个教师在幼儿园的所做所闻。从而使家长能够冷静思考

三、超限效应:过度交流适得其反

(1)超限效应产生的三大原因

1.刺激过多

教师总是想家长告状,迩不提出有意的建议,家长也对孩子的问题没辙,因此遭到了家长的超限效应

2.刺激过强

孩子本来就拍惩罚时,而这时家长也对教师说回去我在好好收拾他,还鼓励教师打孩子,说明孩子已经被打的无所畏惧了,所以出现了孩子做了错事不害怕,无所谓的现象

3.刺激过久

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忠告和建议不要翻来覆去给家长讲,要给家长放松的机会

(2)超限效应产生的消极影响

那就是本来准备虚心接受的人,由于无法忍受无资质的唠叨,最终情绪失控,与他人产生冲突,以致是自己陷入故意条比甚至错上加错的被动处境

(4)避免产生超限效应的发法

1.从人的倾听时间限度确定沟通持续的时间

倾听时要有目的有选择,有自我控制的听,需要调动认得有意注意,迩每个认得额注意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情况成人是40分钟左右,所以时间差不多的时候要适当停止,哪怕在有用的话也让其产生疲倦

2.从人的肢体语言判断沟通收场的时机

一班有些人不愿意打断你您的说话时,就会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如:有的家长看表表示希望停止,双手交叉胸前时表示面对教师的拒绝或者退缩,东张西望时说明他已经分神。

3.从说话转为对话是沟通成为双向交流

光凭教师不断地说明会让家长产生被动的倾听,那么就要学会吧单方式的交谈变为双向的交谈,要让家长进行在教师的提问下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

4.从多个角度反映孩子的成长与变化

教师要采取“扬长避短”的教育方法,既善于抓住孩子的进步信息,抓住长处并鼓励孩子改正自己的短处,并及时给家长反应孩子的近期状况,这样也有助于增强家长的教育信心,也有助于调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积极性

四、投射效应: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

(1)投射相应产生的两大原因

1.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人与人之间并非截然不同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同的愿望,有些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但并非是,音美每个人实现愿望的方法可能不同,因此这样就产生了投射相应(举例:园所为了家长的方便给家长买一些物品后,然后让家长去交钱买)

2.以自我为中心的推理倾向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丢了一个斧子,他就怀疑是他的邻居拿了,于是他看他的邻居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就像是偷斧子的,可是有一天,他在自己家里找到了那个斧子,再看看邻居的时候,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是讲了“疑人”的主观意愿,同样的道理,因为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社会上存在推销有回扣的现象,所以就有家长自然地把这些现象投射到园所的身上

(2)投射效应产生的双面影响

从积极地方面想,投射效应能够帮助人们彼此理解,还可以给人们带来自我慰藉(如:但自己犯错的时候,发现比自己有写的人也有同样的失误,那么自己就不会在感到那么的压抑,就会放松一些)。从消极的方面想:会使人产生误解,每个人都有自己想错事情的方法,但是这些想法外人未必就会知道,所以过多的投射效应会产生很多误解,而且也会是人缺乏进取之心。如:有的人就会说我不怎么样吧,别人不也是不怎么样?

(3)投射效应趋利避害的方法

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并加强换位思考,是避免投射效应产生消极影响的有效方法

1.对自己的经验不要过于自信

一个好的经验是否适用于他人,这还要看对方是否认可他,幼儿教师现在面临的是信息社会,面对的大多数是80后的家长,年轻的家长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丰富的,适合自己的信息,所以教师不要一味的因为好心而侵犯了家长自主尝试的空间,如:园所为了家长的方便给所有孩子买了同样一个产品,而有些家长就会认为这些不好,认为有更好的为什么不买。所以针对这些,我们也要理解家长的建议。

2.对家长的建议要适度

如:园所为孩子买的一些物品,家长有了一些建议后,有的教师就会产生投射效应说:我好心好意给你们买,你们还不要?而家长呢,也会产生相应的投射反应,认为园所是在谋私利的动机,虽然有些不强迫家长购买,但是园所已经买回来,就会让家长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在以后要学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先让家长了解这些物品,如过有些家长愿意了再去购买。

3.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家长

越是难以对付的家长,我们就越要动脑筋提高自己的沟通艺术,越要关注他的宝宝的健康成长,这才是一个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胸怀和境界

4.发生误会多换位思考

投射相应会影响教师和家长彼此的客观评价,这时候教师要学会先一步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想办法,调适心理,协调矛盾。

五、罗森塔尔效应:用期望鼓舞家长

(1)罗森塔尔效应的鼓舞作用

不管是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希望得到鼓舞、肯定,与期待

(2)心理暗示是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原因

幼儿教师在与女性家长和幼儿的沟通交流时要注意用眼神,表情,语调,特别关注等方式来传达,以至于给他人带来自信

(3)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方法

1.敏感的觉察家长渴望得到鼓舞的心理需求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经常遇到困难,这是就特别需要教师的鼓舞和理解,这些家长都会通过一些言行间流露出来,所以教师要敏感一些

2.倾听和肯定家长已经付出的努力

队友迩来说赞美表扬都会有积极地影响,但是对于成人来说这些直白的话都会让他感到不自在,家长需要教师既真诚又含蓄的心里暗示,教师要从耐心倾听家长教育孩子的愿望与新的做起,及时家长有些误区,但是也要先肯定家长的付出。在这个基础上,家长才愿意与你深度沟通

3.在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上给予支持与帮助

教师要善于分析家长的家庭教育现象,把我家长遇到的难题,并多从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上给予支持、建议和帮助,真正关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细节,这样也是家长获得积极地暗示和帮助

4.不要总是盯着家长的教育误区

家长在教育方面有无去也是很正常的,教师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总盯着这个,一面给家长心理压力,教师这时候可以给家长一些其他的教育方法,促使家长进行烦死和比较,给家长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预留一定的心理空间和时间。

第三篇:心理效应

学生心理效应引导技巧

1、步难以上青天——层递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层递效应,俗称“进门槛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96年),心理学家查尔尼(1975年))

2、榜样太高不可攀——差错效应

能力比自己强,总体上各方面优于自己,然而和自己一样不时会出现一些可以原谅的小差错的人更能吸引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差错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

3、术家写评语——巴奴姆效应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泰勒 巴奴姆)

4、疯狗唾液救人命——接种效应

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态度变化与过去对某个问题体验的关系时证实:处于态度改变情境的个体,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就好像是在“接种疫苗”,大大刺激其对这种攻击作出抵抗反应,并不断地增强了抵抗力,以后再受到同一反向态度强大攻击时,不但不会改变其原有态度,反而使个体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态度,并“抵抗”任何不同意见。这就是“接种效应”。(巴斯德)

5、响鼓要用重锤敲——强刺激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受性与刺激的阈限有关。如果作用于人的刺激阈限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那么感受性会因此而麻木。刺激阈限大大超过中等水平,感受性十分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谓之“强刺激效应”。刺激阈限大大低于中等水平,十分微弱,如一条小虫在皮肤上爬行,其感受性也会因此而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弱刺激效应”。

6、难以自禁激扬情——组场效应

众人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如同物理学中磁场一样的心理场。当个体进入这个心理场后,在感人场景的渲染下,人的情感、行为就会被磁化而变得情不 自禁、身不由己,升华为与场景一致的情感与行为。这种能磁化人心理的强大、特殊场景称之为大众心理场,它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组场效应”。

7、滴蜜赢得他人心——认同效应

引导者表达与对象之间在观点或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引导者实际上向对象出示了一张“自己人”的心理名片,这使被引导对象产生一种“同体观”,视引导者为“自己人”,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或弱化对方的“反引导定势”和防范心理,取得倾向于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引导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认同效应”。

8、先抑后扬见奇效——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9、适得其反在禁令——潘多拉效应(禁果逆反)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上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效应”。

10、好戏连演令人厌——超限逆反

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过强,刺激时间过长,或者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向态度。

11、烽火连天戏诸侯——信度逆反

指由于以往经验积累、人格特征等因素,产生对信息源、引导者的不信任,导致消极、反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12、好意此时被曲解——情境逆反

指在特定的时机、场合,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引导者不顾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会诱发情感障碍,使个体紧闭心扉,对引导逆向、排斥态度。

13、小人之心度君子——自比作用 心理实验证明: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要猜测他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等,最大的可能性是把对方估计得和自己一样,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籍贯相仿是尤其如此。心理学上把这种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怀有一样的心情、想法、好恶、品质等心理现象称为“自比作用”。

14、奖励结果事愿违——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其效果反而会降低,外加报酬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的,故称之为“德西效应”。

15、心灵绿洲待开垦——罗森塔尔效应

由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符合期望的心理现象,罗森塔尔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16、情境变换难注意——斯特鲁效应

所谓“斯特鲁效应”,就是当着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顺利地对这些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这一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斯特鲁首先发现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17、大失所望星期一——月曜效应

所谓“月曜效应”,是指点星期一与其他工作日相比,人们的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大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果的心理现象。

18、新官上任放把火——首因效应

心理学上把人际交往中,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其产生的心理影响被称为首因效应。

19、妩媚一笑遮百丑——晕轮效应

心理学上借用“月晕”这一自然现象,把一个人某种突出品质或特点的清晰、深刻印象,由此作出整体印象的评价,从而掩盖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称之为“晕轮效应”(光环效应)。20、前功一朝化烟云——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新形成的印象淡化,甚至抹去以往已形成的印象,给人们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

21、药铺抽屉密密排——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是指由社会刻板印象所形成的人际知觉定势。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一类对象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而不管这一类对象间的实际差异。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2、锦上何须再添花——马太效应

人们把“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类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如“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23、险把巨星当鞋匠——黑票作用

所谓“黑票作用”,是指不管一个人具备其他任何品质,只要有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就把对方的其他好品质都一票否决掉。

24、失之东隅收桑榆——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个体在某方面的需要或目标受到挫折后,便用可能成功的活动或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来弥补,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以获得他人的承认,获得心理的寄托和成功的快慰,满足新的需要与实现新的目标。

25、小题大做起作用——升华

所谓“升华”,是指引导对象的“动机替代”,即用高尚动机代替低级动机,用社会性动机代替自然性动机,从而使引导对象地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自身动机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从狭隘的低水平认知和情感中“跳”出来,正确看待个人的得失,产生新的意向,去追求新的目标。

26、文过饰非自解嘲——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它。以“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最为典型。个体在追求某地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甜柠檬”机制。

27、有了陪衬始宽慰——觅类求同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为了减轻其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于是寻找一些与他同样遭受挫折的伙伴,以此聊作自慰,并减轻受挫折感,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觅类求同”心理。

28、色若无事实内荏——反向形成

所谓“反向形成”,是指个体的需要和目标受到阻碍后,为防止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欲望表现出来,而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一种与此相反的行动来表现的现象。

29、混为一谈减重压——融合效应

所谓“融合效应”,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不愿意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把自己在挫折中应有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或者与同样受到挫折的他人相提并论,证明自己与他人等值,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30、责难他人为平衡——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当个体遭遇挫折后,不进行自我检讨,而把挫折引起的内心不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某些行为、欲念、态度等排除于自身之外,转移或推向他人和周围事物,以此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的心理现象,也叫“推诿作用”。

31、羡慕名人自炫耀——自居作用

所谓“自居作用”,是指为了迎合能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人们,于是就在思想、行为上模仿他们,或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做;或者把他人具有的令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强加到自己身上,以此求得安慰和满足。

32、往事浮现月明中——回归效应

一个人如果喜欢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认为过去的一切比现在美好,因此迷恋过去,甚至幻想回到过去美好的岁月中去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回归效应”

第四篇:各种心理效应

心理学中的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

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管仲在做齐国的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由此可见,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

古人说“用人不疑”,也就是这个道理,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投射效应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由于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

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错误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的吃一些飞醋;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 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它成员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厨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的不断上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我国民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因此,婚外恋如果受到干涉,双方反而相爱越深,恨不得天天厮守在一起才好,然而,真正一旦与自己婚外恋的情人如愿以偿,生活在一起,又会觉得情人也不过如此,妻子或许还好一些。

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位学生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开始,老师和家长都竭尽全力干涉,然而,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加了共同语言,他们更加接近,俨然一对棒打不散的鸳鸯。后来,校长改变了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没有批评孩子们,反而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过后,这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由于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远而分道扬镳。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它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装不出来的。

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因而必须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定势效应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文章开头的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刻板印象

曾经在某一网站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这个笑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重庆女孩的泼辣,可以说是“盛名远播”,因此,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浮上脑海的就是“泼辣”二字,丝毫不顾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这就是所谓“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象“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触摸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家弗尔德对早产儿进行过每天45分钟的抚摸实验。一般认为,早产儿应该生活在一个隔离的,犹如子宫般的环境中,抚摸只会给他们压力感,会有碍他们的生长。然而他对20个早产儿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钟的舒缓而有力的抚摸。10天中,接受抚摸的婴儿比没有得到抚摸的婴儿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灵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八个月末,他们的体质和智力都有明显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抚摸的婴儿离开保育箱的时间比其他婴儿平均提前了6天。弗尔德说:“抚摸能有规律地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是格式塔派的心理学家。他做了一个试验,让被测试者连续去完成22种小任务,其中一半任务完成了,还有随机的一半任务没有完成时被中途停止。接着他让被测试者回忆做过哪些事情。结果他发现,绝大多数被测试这首先回忆到的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任务。这种记忆现象后来就被称“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在我们记忆事物的时候有许多表现,比如,为了怕自己忘了某个约定,我们专程把它写进备忘录,结果事到临头还是忘了。心理学家认为,一个该做的事情往往会在人心理上引起一个张力系统,但写进备忘录这个行动代替了践约,心理上认为这件事情已经做好了,结果张力系统放松了。而没有这种替代措施的时候,张力系统仍在继续,反而更记得住。蔡加尼克效应解释了一些记忆中的现象。考前恶补,“开夜车”通过考试后,所有考过的东西迅速被忘掉就是我们放下重负后张力系统迅速松弛的结果。

鲇鱼效应

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唯一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在学校管理中如果在教师群体中引进德才兼备、争强好胜的人才鲇鱼,也会产生良好的“鲇鱼效应”。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费里德曼(J.L.Freedman)和费雷泽(S.C.Fraser)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丁奈(R.B.Cialdini)还发现,当人们拒绝接受一个较大的要求后,认知上的不协调会驱使他们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容易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当小要求与大要求有明显联系,且紧跟在大要求之后提出时,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个小要求。赫洛克效应

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谁用办法使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这样,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开了钮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有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如果谁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的情绪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了解决问题,工厂一直在竭力地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研究试验。这一系列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实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由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达两万余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一律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为什么?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诸多不满,一向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他们这些不满的情绪得到了充分地发泄,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马太效应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流言的心理效应

《战国策•秦策二》记载:“费人胡与曾了同名者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与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苦。须臾,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普参是古代有名的贤人,他十分重品德修养,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反省自己。其母对他十分了解,相信自己儿子不会干出杀人之事,但经不起众口一词再三告以“曾参杀人”,便再也坐不住,放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了。后以曾参杀人一词喻流言可畏。

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常常以讹传讹,流传一进。有些人出于某种目的,蓄意编造谣言,一经传播,便会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传染”,一传十,十传百,若有人从中推波助澜,则会影响更多的人。

西方野心家有句名言叫作“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这是一切骗子惯用的手法。推而广之,“***功”之类邪教头目就是这样把荒唐绝伦的观念灌输给信徒,让他们顶礼膜拜,为之献身送命的。

精神医学上还有一种更为荒唐的妄想传递现象,称为“感应性精神病”。在一个关系密切的群体中,一个有影响的成员患精神病产生妄想,可把妄想观念传给周围的正常人,使大家对他歪曲现实的观念信以为真,甚至跟着他一块儿“发疯”。这样的病例在精神科十分常见。有一个家庭主妇,怀疑邻居在她家的饭菜中放毒,以后其丈夫及子女共八口人都先后出现了“中毒”症状,并咬定是邻居放毒而诉诸法律。经查,这位主妇患的是“偏执型精神病”,她的“被毒妄想”感染了全家人。所谓妄想,是有悖常理、不合逻辑的想法,按照常理,家人应能识别,但被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所“传染”,这就是“精神感应”的巨大作用。有些邪教首领把他们的妄想传给信徒,此时大批的信徒可以看见“腾飞的天使”、“圣母的灵光”、“佛祖的法身”„„流言的心理效应之大,不可低估,因此,听天传言,应认真思考,不可轻信,更不能“随大溜”,跟人起哄、传播。

第五篇:常用心理效应

常用心理效应大全

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 “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2、门坎效应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3、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4、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5、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中收集正确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往往比较偏颇。如果在招聘考试和考察员工绩效时,只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

首因效应在招聘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选拔人才时,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

6、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7、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分。

8、蝴蝶效应

1960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心理情绪也是如此,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训了一顿,心里很恼火,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气啦,就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过一个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洛伦兹发现了微小差异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

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灵活运用人事心理效应,就能充分调动下属或人才的积极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从而使工作效能达到最优。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10、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说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

贝尔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机会。

11、鲶鱼效应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鲶鱼效应”。

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12、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13、名片效应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如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这就是所谓的名片效应。也即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制作”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记忆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4、异性效应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联系颇广,出师必胜,为公司立下赫赫战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却连连碰壁,而李女士外出联系,不久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严重失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是李女士风尘仆仆,周旋于银行之间,竟获得贷款上百万元。李女士因此备受领导器重,工资、奖金一加再加。有人试图总结李女士成功的秘诀,发现她除了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灵活之外,和她端庄的容貌、娴雅的仪表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quot;异性效应“。这种现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男性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不过”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作刺激,想入非非,让人感?quot;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接触要把握住“度”。

15、责任分散效应

1964 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时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6、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 “,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最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卷。

17、“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比如:别人有一样好东西,我没有,我很想要,但实际上我不可能得到。这时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样东西不好的地方,说那样东西的“坏话”,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柠檬”心理就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摆脱不掉的东西就是好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己,逐渐增强自信。

18、“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

19、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20、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21、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 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2、反馈效应

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

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是重视老师在作业或试卷上所作的评语,认真总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23、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一词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他以此来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24、水桶效应 一个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在一个团队、群体中,劣者的危害极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桶效应”。

25、奋起效应

这是与破摔效应意义相反的一种积极效应:当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仅不气馁,反而激发起改变现况、奋力向上的意志,从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应,即奋起效应。

26、糖果效应

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效应”这个概念。萨勒对一群都是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 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 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 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2/3 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 分钟得2 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 ——为了熬过20 分钟!1 / 3 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 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经12 年的追踪,凡熬过20 分钟的孩子(已是16 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也已16 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

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萨勒也未指出实马的样本大小,有多少被试孩子,他们的家教状况如何。

我认为4 岁的测试不会绝对性地决定他以后的人格,4 一16 岁期间,12 年的环境与教育会起更大的作用。但萨勒提出的这个效应还是颇有新意的。

27、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28、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

29、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就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态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时茂说陈佩斯:“就你那模样,一看就是个反面角色„„”然后说自己:”看我穿上这身衣服,起码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这就是从长相产生的定势效应。“疑人偷斧”也是这个道理,它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而得出的定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定势效应,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人。而对于一个犯过错误或不被看重的人来说,要改变别人的定势效应,就要对自己的成绩或好事做适当宣传,在别人的心目中改变的、不好的定势效应,建立新的、好的定势效应。

30、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31、破窗效应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32、触摸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家弗尔德对早产儿进行过每天45分钟的抚摸实验。一般认为,早产儿应该生活在一个隔离的,犹如子宫般的环境中,抚摸只会给他们压力感,会有碍他们的生长。然而他对20个早产儿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钟舒缓而有力的抚摸。10天中,接受抚摸的婴儿比没有得到抚摸的婴儿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灵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8个月末,他们的体质和智力有明显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抚摸的婴儿离开保育箱的时间比其他婴儿平均提前了6天。弗尔德说:“抚摸能有规律地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33、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34、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原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样的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的需要成正比,这就是雪中送炭之所以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所在。

35、投射效应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转变后进生不是一劳永逸的,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而反复又是转变中的中心环节,甚至会出现几次较大的反复。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意志品质不够完善,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弱,面对后进生的反复,教师要特别谨慎,绝不能气馁和放弃教育,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不断调整教育方案,使后进生渡过反复关,更快地进步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防止”超限效应“的消极影响。因为有的教师面对后进生的反复,会失去教育的信心,过分责备后进生,在批评学生之后,会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后进生,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学生极不耐烦,讨厌至极。教师不能动辄采取”翻老账“、”揭老底"的做法,切忌再用陈谷子烂芝麻翻个没完没了的方法,那样会加重差生的精神负担,使他们丧失进步的信心,并容易造成师生感情上疏远。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讲最多的道理,或要他们做这做那,往往会置之不理。从心理角度上讲,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度倍增,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下载第二章 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章 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效应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良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 暗示效应: 一个人不自觉地接受暗示,并按暗示做出行为反应的心理现象。 “望梅止渴” 反暗示效应: 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结果的效应。 如故意利用人的逆反心理的广告......

    心理效应

    不可抗拒的心理学效应 发布时间:2014-05-30 16:53 点击次数:110 一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

    心理效应

    11、、首首因因效效应应::即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事物给人最先留下的印象往往有强烈的作用,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以后发展的长期看法。是一种先入为主的......

    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5则范文

    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家庭与幼儿园便成了影响孩子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这两大环境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向转动,按同一目标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有......

    师生沟通中的14个心理效应

    师生沟通中的14个心理效应 班主任和学生的交流大部分是通过对话(语言)进行的。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不同的班主任沟通能力的差别是巨大的,有的老师似乎天生......

    与家长沟通材料(本站推荐)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如今,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一个班级五六十位学生,一百多位家长,众口实在难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

    心理效应2

    著名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转载——杂谈 2010-04-09 10:07:44 阅读15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