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例分析(精选)

时间:2019-05-14 09:3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案例分析(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案例分析(精选)》。

第一篇:行政案例分析(精选)

从管理角度思考:

1、《行政案例分析》课的任务、环节、方法是什么?

2、反思该课程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提出建议和改进。

反思内容:环境、过程、方法、目标。

任务

1、知识目标

使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行政机关是怎样对行政事务进行实践管理的,尤其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具体的案例背景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尤其对现实行政事件的行政分析方法和内容,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行政问题的能力。

环节

本课程的实践性极强,应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实践环节。学习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主要是:

(1)独立思考: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后,发给每个学员,并给予一定时间由学员独立完成分析的准备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学员要认真阅读案例,仔细研究每一个细小的情节。在阅读的基础上,学员要独立地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或结论,准备好课堂讨论的发言提纲。

(2)课堂讨论:在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由学员围绕行政案例中案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发表各自的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员各抒己见,互相揭示矛盾,向别人提出挑战,以便引起争论。通过争论,个人在吸收其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课堂讨论时,还要安排专人做记录。课堂讨论以口头发言为主,书面发言为辅。

(3)角色扮演:任课教师可根据行政管理案例的情节,适当指定学员扮演一定角色。每一个学员都应当自觉地进入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案例情节中,扮演好主要角色。

(4)小组讨论: 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案例或作业进行分析、讨论,完成小组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方法

存在的问题

教学安排方面开设《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课时偏少一般只有32学时难亦组织系统的行政案例教学;3课程教学直接运用的参考教材寥寥无几仅有的教材 汇编的很多行政案例内容陈旧不合时宜授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编写行政案例仅靠授课教师个别人的力量选择和组织的行政案例的质量很难尽如人意。

教师方面《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对授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具备和提升需要授课教师主动地去探求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如:行政案例的选择和编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行政案例的相关理论;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由于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出 了新的要求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和调控课堂讨论的气氛;行政案例的深入剖析需要教师既要准确天文解行政案例中所隐含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访耨的实践经验等。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具备有待时日不可跑是一鲰而就的。学生方面《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实施是亦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长 期亦来养成的依赖教师、死记硬背、照搬书本的习惯使得他们难亦适应要求勤于思维的行政案例教学方式亦致行政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出现“冷场”讷于言辞不能较好地表达观点、听取他人意见等等使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

环境、过程、方法、目标。

行政案例教学是一项比传统教学方法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又有其本身的特殊要求。因此,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

首先应做好理论准备。课程教学应对案例分析法的概念、行政案例的特征、类型与功能、行政案例的教学与分析做详细的说明,令学生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行政案例分析教学的基础是行政管理理论,因此在实施案例分析之前要进行必要的行政管理理论准备。这样安排,有利于学员用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分析、理解实际问题和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深度。理论准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的具体情况,或繁或简,既可采取讲座的形式,也可以规定书目让学员自学。

第二,结合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课程教师切忌子说自唱,应采取课堂讨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每一个案例讨论结束后,应由教师进行实时的总结。主要任务是归纳、评析学员中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意见,对讨论的情况作出评价,同时就讨论中的各种代表性意见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作出分析。

对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提出了一下要求。一是,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案例,搜寻典型的行政案例;学生要认真预习案例,主动思考案例所体现的行政知识,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准备主旨发言和撰写分析报告。二是,能够凌驾于多学科知识之上,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善于用多种分析方法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原理,运用到案例分析和案例讲解中来,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所体现的知识和意义。三是,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案例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主动性,突出案例的内容拟真性和鲜明的教学要求,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讨论热情。第一,选用典型的案例,将强课堂讲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行政案例分析课一般是结合案例来分析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让学生学习认知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所以选用的案例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例如,要想使学生了解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就要选用与人事行政管理最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更加有针对性的了解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环节和工作原则。另外,在案例选择是要体现时效性。应为政府的管理活动是随着行政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体现了环境对行政管理的要求。

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复杂的知识结构。如果单纯的讲理论,会使学生乏味,注意力分散,长期下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在案例教学中,针对行政机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发问,思考和释疑,使学生进入角色,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描述行政活动的情景,以提高学生分析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提高学生对行政活动的适应性和敏锐性。通过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可以把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场景化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了解各种行政管理活动的背景及原因,进而评价其管理活动的效率,也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尽快适应行政管理活动,增强与政府打交道的技能。最后,有助于促进形成管理的科学化和水平的提高。行政管理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行政管理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和更新。行政管理案例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实反映出来,将行政管理建立在更为准确的现实基础上,可避免政府在制定政策中犯主观臆断的错误。另外,政府机构和高校教学研究部门共同开发行政案例,有助于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一个交接点,及时运用新理论、新方法于管理实践中;另一方面高校教学研究机构也可以因此为行政改革献计献策,推动行政管理发展的步伐。

行政管理案例的特征和教学要求

第一,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行政管理案例除具有案例的一般特征,即高度的拟真性和鲜明的教学目标外,还具有独特的特征。

一是,公共性、公务性。行政管理案例描述的都是政府的管理活动,体现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和公务性。二是,范围广、包容量大、综合性强。因为政府的管理活动范围很大,包括各种各样的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多种社会活动。三是,体现行政学院里。几乎每个行政管理案例,都可以重点的体现某一个行政学的一般原理和它在政府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四是,无统一的分析模式。对分析方法可以使多种形式,多个侧面。

第二,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羁绊要求。以上特征,对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提出了一下要求。一是,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案例,搜寻典型的行政案例;学生要认真预习案例,主动思考案例所体现的行政知识,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准备主旨发言和撰写分析报告。二是,能够凌驾于多学科知识之上,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善于用多种分析方法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原理,运用到案例分析和案例讲解中来,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所体现的知识和意义。三是,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案例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主动性,突出案例的内容拟真性和鲜明的教学要求,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讨论热情。提高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第一,选用典型的案例,将强课堂讲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行政广利案例分析课一般是结合案例来分析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让学生学习认知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所以选用的案例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例如,要想使学生了解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就要选用与人事行政管理最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更加有针对性的了解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环节和工作原则。另外,在案例选择是要体现时效性。应为政府的管理活动是随着行政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体现了环境对行政管理的要求。

第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案例分析课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高度的拟真性和鲜明的教学目的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选用声像结合的案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赋予动漫色彩的课件,辅之以适当的背景音乐和短片来烘托课堂气氛,可大大提高课堂的直观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受启发。例如,在讲述行政法治、行政监督等相关内容的时候,用一两个警示短片或真实的反腐力作来表现,要比只讲文字案例更能让学生深刻记忆和理解。

第三,采用讨论、辩论、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行政管理案例的公共性,需要对其惊醒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主题讨论,在讨论中确立观点。有时还可以组织班级辩论,按学生所持的不同观点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几个主发言人和副发言人,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启发和相互驳斥。另外,还可以针对情节比较丰富的案例,让学生模拟案例的情境,扮演案例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地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把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团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开展调查研究,搜集信息,组织案例。然后在课堂上学生将案例结合书本原理进行讲解,教师加以辅助和补充,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四,强化教师与学生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既要根据不同的案例类型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充分导演好案例教学中的集体讨论和辩论,引导和控制好课堂讨论的方向,并作适当的穿插和总结,以活跃课堂讨论气氛;最后还要对案例进行总结,对一些代表性的看法进行评述,表扬鼓励一些新观点,提出自己看法,完善案例的教学分析。二是,学生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反复阅读、理解、消化案例内容,并根据行政管理学的一般原理,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在主动聆听其他同学发言和教师对案例讨论进行的总结后,对照自己的思路和分析,找出差距,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以提高自己的分析水平。

第五,运用多样化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热爱行政管理科学,增强对政府管理活动的认可。一是,运用专题分析法。针对某一个专题或几个专题,从一个角度或某一层面切入进行深层次分析。同时,结合书本原理,点对点的寻找案例,梳理出专题内容,进而深刻、细致、详尽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是,运用综合分析法。对行政管理案例中的主干问题和辅导部分进行系统、完整、全面的分析,甚至包括背景资料的引入和同类其他案例的比较,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从而使案例分析既有整体效果又细致入微,深刻透彻。三是,运用讨论分析法。虚拟某个行政行政管理活动的集体情节,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成为案例的当事人,在案例的重演过程中发现问题,充分讨论,逐步分析,活学活用。

第二篇:行政案例分析

行政案例分析 题目1 《郑州馒头办》案例中的“馒头办”属于什么类别的机构?非常设机构 题目2 结合《郑州馒头办》案例和行政机构设置的相关原理,你认为“馒头办”是否应该设立? 不应该设立 题目3 《郑州馒头办》案例中,“馒头办”真实的职责或作用是? 罚款, 收取办证费, 获得指定面粉供应商的利润 题目4 《所长儿子15岁开始领空饷》案例中,调查发现Y县河道管理所竟有10人未成年就上班,这暴露了该县编制管理存在什么问题?

编制管理工作无人认真负责, 编制管理缺乏基本的资料审查程序, 编制管理人员严重渎职 题目5 《所长儿子15岁开始领空饷》案例中,2008年该所的编制从18人调到81人,而2013年实有在编人员是69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编制弹性过大,有随意性, 扩编没有实际依据, 监督缺位, 公共权力被滥用

题目1 《为何选用老唐担任副市长》案例中,从老唐担任E市副市长的过程来看,这属于哪种行政领导产生方式?选任制 题目2 《为何选用老唐担任副市长》案例中,洪部长和丁书记提议选用老唐为副市长体现了领导者用人的什么原则?唯才是举, 知人善任, 用人所长, 敢用比自己强的人 题目3 结合《年轻副市长的烦恼》案例和行政领导相关知识原理分析,行政首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决策, 用人 题目4 结合《年轻副市长的烦恼》案例,把李辉副市长日程安排表的几项事情按照“必须亲力亲为的事”和“不必要亲力亲为的事”两类进行分类,你认为副市长必须亲力亲为的事应该是:

参加市长办公会议, 在市委听取全市上月工业生产情况的汇报, 批阅文件 题目5 《27岁副县长被免职》案例中,你认为徐某被快速提拔过程中有哪些违反了我国干部任免与选拔程序?

未通过选举成为副县长之前,已经进入县政府党组成员之列, 连续破格提拔, 缺乏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缺乏任职公示程序 题目1 《听证会怎么成了“走过场”?》案例中,按照行政决策体制相关理论,听证会应归类于哪一决策系统?公民磋商和参与系统 题目2 《三峡工程论证》案例主要反映了决策中的什么问题?方案论证的科学化问题 题目3 《三峡工程论证》案例中,三峡工程论证小组作为专家咨询系统,其主要作用是 科学研究, 拟定方案, 方案论证 题目4 《D镇计生政策执行失误》案例中,某镇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犯了哪些错误? 高额罚款, 没收财产, 砸房子, 抓走超生的小孩 题目5 《D镇计生政策执行失误》案例中,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原因是。

没有做好宣传教育, 没有完善的配套措施 题目1 《深圳拟整顿“文山会海”》案例中,你觉得政府“文山会海”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行政事务的推行对文件、会议的过度依赖

题目2 《佛山人大督办妇女儿童医院搬迁》案例中,人大、政协的监督分别属于行政监督中的哪一类的监督?法制监督和社会监督

题目3 结合《深圳拟整顿“文山会海”》案例,你认为应如何为“文山会海”瘦身?

简化文件、控制篇幅与数量, 会议简洁化, 办公自动化

题目4 结合《G市地税局建16层豪华办公楼》案例,针对“违规兴建豪华办公楼”此类现象屡禁不止,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严控立项审批环节, 严查“擦边球”项目, 严惩违建负责人

题目5 《佛山人大督办妇女儿童医院搬迁》案例中,在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的新址建设上,佛山市人大、政协起到了哪些作用?调研, 列入督办项目, 提议案推动执行

题目1 《H市钓鱼执法事件》案例中,H市“钓鱼执法”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执法者受利益驱动, 执法者执法素质低 题目2 结合《H市钓鱼执法事件》案例,你认为钓鱼执法有哪些社会危害?

损害政府公信力, 打击做好人好事的公德底线 题目3 《H市钓鱼执法事件》案例中,行政钓鱼执法的直接动力源是什么?

交通执法大队的罚款经济指标, “钩子”们的月收入 题目4 《红头文件抗衡判决书》案例中,你认为导致红头文件对抗法律判决的根源是什么?

利益驱动, 法律意识差 题目5 《“省直管县”改革》案例中,进行“省直管县”改革探索,主要是针对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机构层级过多造成行政系统规模过大, 行政成本过高, 管理效率比较低 题目1 《郑州馒头办》案例中的“馒头办”属于什么类别的机构?非常设机构 题目2 《听证会怎么成了“走过场”?》案例中,按照行政决策体制相关理论,听证会应归类于哪一决策系统? 公民磋商和参与系统 题目3 《所长儿子15岁开始领空饷》案例中,调查发现Y县河道管理所竟有10人未成年就上班,这暴露了该县编制管理存在什么问题?

编制管理工作无人认真负责, 编制管理缺乏基本的资料审查程序, 编制管理人员严重渎职

题目4 《为何选用老唐担任副市长》案例中,洪部长和丁书记提议选用老唐为副市长体现了领导者用人的什么原则?

唯才是举, 知人善任, 用人所长, 敢用比自己强的人 题目5 《27岁副县长被免职》案例中,你认为徐某被快速提拔过程中有哪些违反了我国干部任免与选拔程序?

未通过选举成为副县长之前,已经进入县政府党组成员之列, 连续破格提拔, 缺乏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缺乏任职公示程序

题目6 《三峡工程论证》案例中,三峡工程论证小组作为专家咨询系统,其主要作用是

科学研究, 拟定方案, 方案论证 题目7 《D镇计生政策执行失误》案例中,某镇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犯了哪些错误?

高额罚款, 没收财产, 砸房子, 抓走超生的小孩 题目8 结合《H市钓鱼执法事件》案例,你认为钓鱼执法有哪些社会危害?

损害政府公信力, 打击做好人好事的公德底线 题目9 《“省直管县”改革》案例中,进行“省直管县”改革探索,主要是针对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机构层级过多造成行政系统规模过大, 行政成本过高, 管理效率比较低

第三篇:行政案例分析

《行政案例分析》期末考查

考查题型:

简答+论述(5-6题)+案例分析(2-3题)

1、行政管理案例的概念:

行政管理案例是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具体事实进行记录、采集、编辑和加工整理所形成的一系列规范化和逻辑化的信息资料。

2、行政案例的基本特征:

目的性、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开放性、可读性。

3、行政案例教学的特征:

(一)以行政管理“实例”为基本的教学内容

(二)以“分析”为其基本教学形式

(三)对管理实践的一种“模拟化”的解读模式

(四)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专业教学方法

4、一个完整的案例应包括的基本信息要素:

主体、时间、地点、事件、原因、过程(6W)

5、我国改革开放后几次较大的行政改革:

先后经历了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六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1982年:打破领导终身制

回头看1982年的改革,其成功点不仅在于精兵简政。这次改革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二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2)1988年:提出转变政府职能

当1988年推动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我国改革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尽管由于后来复杂的原因,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但其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直到现在,仍然是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3)1992年:围绕市场经济展开

1993年的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样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如果说过去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到1992年终于“摸”到了这块“石头”,即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强调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1998年:国务院精简半数人员

第四次政府改革始于1998年。这次改革精简力度很大,改革前国务院有40个组成部委,结果减少了11个。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行政管理从具体的工业经济管理中淡出。除了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两个管理部门外,这次改革将其他直接管理工业的10个部委都撤消了。同时,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机构,提出公务人员要减一半,国务院当时3.4万人减了1.7万人。

(5)2003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即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6)2008年:“大部制”迈开步伐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第6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着眼于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那么,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在哪里?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政府改革,最重要的是实现政府自身的转型。这个转型应是两大任务:一是由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二是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到一个公共治理型政府。

6、我国未来政府的发展方向:

案例分析:

(一)贫困县的“摆谱症”:(知识点:行政环境)(P29)

1、本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什么公共行政现象?

答:本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某些地方政府违规使用公共财政,大搞所谓面子工程,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的行政现象。

2、“摆谱”这个概念在本材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从行政环境的角度,探析案例所反映的这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答:“摆谱”这个概念在本材料中的基本内涵是某些地方政府搞的面子工程,如办“万人歌咏赛”、修豪华政府楼、买高档小轿车、建高尔夫球场、修豪华广场等。

从行政环境角度讲,本案例所反映的系列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某些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违反了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原理。

(行政管理学原理认为:行政环境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系统及其活动,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其中经济力量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行政系统,必然要与该社会所处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经济力量还决定着行政系统可能获得的财政收入总量与支出总量,决定着该系统可能的职能与组织规模。而行政管理的反作用体现在于公共行政系统采取一定的行政管理手段与措施对社会经济力量施加影响。)

在本案例材料中,作为贫困地区,作为行政主体的当地政府理应压缩行政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等经济力量达到适当水准,再进行行政职能、收入、支出等的扩展,但实际上他们却不顾经济力量的制约作用,打肿脸充胖子,把炫耀摆阔当作一种“时尚”,最后造成大量行政资源的浪费。(由此可以看出”摆谱症”的原由,首先在于制度 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缺乏规范,缺乏必要在监督;其次在于文化环境,如行政道德失范、行政风气不良)

3、在当前情况下,防治政府部门“摆谱”现象再次发生的基本举措可能有哪些? 答:当前情况下,防治政府部门“摆谱”现象再次发生的基本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①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大力整治官场浮夸风,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的政绩评估体制;二是完善干部任用体制,不能让那些靠吹吹拍拍的官员尝到甜头,否则后来者就会纷纷效仿;三是要加强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材料中盖豪华办公楼、建高尔夫球场等能够建立起来,行政监督系统的职能显然没有发挥到位。

②社会和广大公民也应加强参政意识,上述办“万人歌咏赛”、修豪华政府楼、买高档小轿车、建高尔夫球场、修豪华广场等公民和社会显然知情,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程序,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二)S市暂住证**(知识点:行政价值与目标)(P49)

1、本案例是一件什么样的公共行政事件?涉及了哪些行政主体?它们在本案例中的职责又各是什么?

答:本案例反映了S市对外来民工的暂住证管理。涉及市政府、劳动局、人事局、公安局等行政主体。其职责分别是执行国家宏观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人事行政、维护公共安全等。

2、从行政目标与利益价值相关理论角度,本案例主要说明了哪些问题?它们为何会发生?答:从行政目标与利益价值相关理论角度而言,本案例主要说明某些地方政府行政目标错位、一味追求政府部门自身利益,以至造成不良影响。

出现这种事件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某些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

(共利益是行政权力的主要价值取向,具体而言要求在行政权力的运作过程当中,首先是行政权力的出发点是要为公共利益考虑,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某个个人、集团或群体的利益,更不能谋取行政部门自身的利益;其次,行政权力体现服务行政的精神,行政权力运作过程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过程,行政权力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从以往的“命令—服从”关系,变为“服务—受益”关系,政府为社会创办的公共设施、公共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生活等公益事业,都是直接为公众服务的;第三、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贯彻公平原则,行政权力的行使依法进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性别、种族、民族、体貌、财产、地位等而不同,行政权力应为公众提供公平的服务;第四、行政权力活动强调公开性和透明度,行政权力不仅要为公众做好服务,而且要让公众知道其服务情况。)

本案例中S市对暂住证管理中出现的多种名目收费、多次变换办证方式、提高办证“门槛”等行为的出现,给外来流动人口造成极大不便,就是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忽视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忽视政府的服务功能、权利运行过程中的公平原则和权力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一味追求政府命令的单向度执行所直接造成的。

3、运用行政学理论,谈谈你的看法与对策。

答:鉴于本案例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出现问 题造成的,因此主要的对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当地政府应该改变现有的管制型政府观念,建立服务型政府观念,加强自身政治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B、加强行政立法和严格执法,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权责予以明确规范,对于违规使用行政权力的相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此外,国家应尽早出台外来人口管理的具体办法,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合法化,切实保证政府对外来人口的服务管理有法可依;

C、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要政府各部门如S市政府、S市劳动局、人事局、公安局要加协调合作,对暂住证的管理,以及对整个暂住人口按照相关法律和制度进行必要的管理,并把重点转移到提高服务质量上来;二是上级政府及相关行政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的职能监督,杜绝滥用行政权力的滥用以及权钱交易的情况,本案例中照相馆代办暂住证的情况是要坚决制止的;三是社会自身,包括暂住人口在内要提高维权意识,通过合法程序,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提出质疑。

(三)内蒙T县政府“护污”事件之后(知识点:行政功能与职能)(P63)

1、本案例主要反映的是什么公共行政事件?

本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内蒙T县政府行政职能错位,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了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能,给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的公共行政事件。

2、根据案例材料,T县政府“护污”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从材料中来看,T县政府“护污”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从内因和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从内因角度,首先,T县政府的行政职能发生了严重错位,发展经济是不错,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代价和老百姓的利益,就是放弃了应有的公共管理职能,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其次,T县政府行政职能的履行主要以行政方法为主,而不是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依法行政,在老百姓对企业排污提出异议时,当地政府竟然采取出动警察抓人这种极不明智的举措;最后,T县政府的行政职能履行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督,当地行政监督部门的职能基本上没有在材料中有体现。

从外因角度,有当地企业片面追求利益,破坏当地生态,以及历史原因,我国民主制度在某些地区发展滞后,公民参政能力受限等。

3、结合我国国情,谈谈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现实举措。

答、从我国目前实际国情出发,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现实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应改变管制型政府观念,树立服务型政府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具体过程当中,应当以间接、微观管理为主,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具体的执政理念上,主要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标准。

其次,政府应明确相应的权责制度,对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杜绝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最后,在具体措施上,政府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一是职能重心要发生转变,从片面追求GDP增长转变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来;二是职能方式也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到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的做法;三是职能关系的转变,有效改善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关系,从过去“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转变。此外,行政监督部门还需要加强行政监督职能的履行。

(四)浙江“强县扩权”改革进行中(知识点:政府间关系)(P78)

1、本案例中反映的主要是什么公共行政事件?

答:本案例主要反映的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权力下放问题。

2、根据案例材料,浙江省“强县扩权”改革的动机是什么?主要推动因素与阻碍因素 是什么?

答:案例中浙江省“强县扩权”改革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上下级的分工合作关系,增强地方和基层活力,调动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以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其主要推动因素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层推进,原有的政府内部关系已不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需要,材料中浙江如绍兴等经济发达地区行政环境已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是原有的行政审批制度却没能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至于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其主要阻碍因素还是来自原有体制因素的惯性影响,以及放权改革经验的不足,所以在具体改革过程中,仍然保持了必要的谨慎姿态。

3、结合政府间关系现状,分析浙江省相关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采取的巩固措施。

答:从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来看,仍然是以中央集权为主,浙江省相关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可以肯定的,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政府间关系也在不断改善,其指导原则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改变过去中央和上级过度集权的问题,坚持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做到权责相一致,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中央权威和宏观调控能力,防止地方割据,最终形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合理协调分工的合作关系。

由此可以预见,浙江省相关改革可能采取以下巩固措施:一是进一步努力扩大扩权事项;二是进一步明确上下级别的职能分工,并通过立法手段使其法制化;三是可能建立整套相应的权责追究制度,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4、联系我国政府改革实际,谈谈浙江省“强县扩权”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答:我国政府改革目前主要处于探索前行阶段,浙江省“强县扩权:改革的经验主要 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改革的前提条件比较成熟,浙江省是沿海发达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在政府改革尤其是政府间权力分配关系改革显得比较突出;其次,改革过程中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理性政策和循序渐进的改革节奏也是值得借鉴的,政府间的改革一方面要调动上级和下级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上级集权,避免地方割据,浙江省的改革不落后、不冒进,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改革逐步推向深入,是政府执政理性的体现;最后,浙江省的“强县扩权”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行政审批程序的简化、社会性投资项目以“登记制”取代“审批制”等,都为以后其它地区的改革提供了直接经验。

当然,浙江省的改革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扩权的权限下放程度具体到哪里为止,扩权后的县级政府权限如何法制化、规范化等法制依据仍然不够完善等等,都是在后续的改革中需要继续探索的。

(五)浙江瑞安外来工自治尝试(知识点:政府与社会关系)(P87)

1、从公共行政学角度,本案例主要体现一种怎样的行政关系?这种关系在我国的现状如何?

体现了一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理顺在我国刚刚起步,以往几乎社会的一切功能和事务矛盾集中在 政府肩上。市场经济体制则要求改变政府的管理范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切实实现政社分开,把过去属于政府的权力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行使。

2、C村外来人口协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它是如何成立起来的?为什么能够成立?它的成立,对于T镇派出所而言,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对于其他当事主体呢? 自治组织。成立原因:⑴政府摆脱派出所自身困境举措。⑵外来人口维权或服务需要。对派出所来讲,缓解了管理压力,降低了行政成本。对其他当事人来讲,利益诉求得到满足。

3、从我国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谈谈瑞安市外来人口管理协会成立的意义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意义较大,但也存在保障,如经费问题、行政单位挂靠问题。

补充:

(六)一个贫困县的十二个“县官”(知识点:行政组织与编制管理)(P106)

1、本案例所反映的是什么公共行政事件?其基本构成要件是什么?

反映了H县虚职过多,主体:县政府,客体:机关公务员,客观方面,副职过多,机构臃肿。

2、根据案例材料以及相关制度规定,H县政府副职职数是否过多?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及其可能影响又是什么?

肯定多

① “官经”“权力崇拜”致。②政治体制改革不彻底。

影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提升。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当前政府副职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发展趋势。

副职虚职过多,副职设置缺乏严格的制度控制,领导班子职位数量要贯彻最低数量原则,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公 务员队伍这一直是行政体制改革追求的目标,副职过多,政府将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以规范,如现在有很多地方推广“一正二副”模式交叉任职。

(七)城管困局(知识点:行动执行的动力与阻力)(P151)

1、本案例主要反映一件什么公共行政事件?

反映了一起暴力抗法事件。

2、根据本案例提供的资料,你如何看待李京生的职业工作?在案例中,李的死亡事件能否避免?为什么?

行政执法要求执法机关为保证行政决策能够顺利实施,应该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说服教育等行政执法手 段。本案例,李京生的工作就是应用强制的行政执法法手段整治城市环境,李京生的很显然是能够避免的

3、结合我国国情,谈谈本案例的教训与启示。

启示: ①行政执法方法有待改善,单纯依靠强制性的惩戒是不够的。②城管思路应有改变,简单的显然不行,剥夺了很 多人的生存权“堵”可以转为“疏“,如卫生检查或开辟专门的地方。

(八)一个普通纳税人的公益诉讼(知识点:行政监控)(P169)

1、从行政环境与行政监督关系角度,本案例反应的是什么公共行政事件?

本案例反映了一名村主任身份的公民出于社会良知和纳税人意识,通过公益诉讼的手段进行行政监督的事件。

根据案例材料,老将所提起对c市财政局的这一诉讼是什么性质的诉讼?有无法定依据?他为什么要提起诉讼?

对于公益诉讼是什么,现在实务界和理论界内部和相互之间尚未达成共识。关于公益诉讼的定义,一种认为是 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这种观点可以称为“救济对象广义说”。“广义说”中的另一 种观点认为所谓他人利益是指“不特定的他人利益”。与广义说相对应,有人认为公益诉讼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权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违法者法律 责任的活动。这种观点可以称为“救济对象狭义说”。公益诉讼针对的行为损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而没有直接损害原告的利益,因而与起诉人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诉讼。所谓“没有直接损害”一语,在这里要作狭义的解释,只是指没有“直接损害。当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最终是要损害个人的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天然的联系。

老蒋提起诉讼主要就是出于纳税人意识、公民意识,维护公共利益。

3、2、结合国情,分析本案例所涉及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意义,尤其是分析对我国政府官员行为的可能影响。

事件发生背景:一是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往往缺乏监督,特别是领导;二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主体特别是公民缺乏途径和动力对政府实施监督。

影响:规范其行政行为,敦促其依法行政;起到一种示范效应;

(补充:公民的监督指公民作为监督的主体,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对行政管理实行监督的活动。这是公民民主权利的表现,是在民主基础上实现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公民监督是社会监督中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监督。

公民对行政管理实行监督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通过信访对行政管理活动实行监督;通过人民代表向行政管理机构提出批评、建议对行政管理活动实行监督;通过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对行政管理活动实行监督;向有关机关 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实行监督。

在官本位的行政文化环境中,公民缺乏公民意识、纳税人意识,同时也没有途径参与决策、监督政府及其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本位观念、纳税人意识、公民社会的崛起,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公民在行政监督中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

(九)吉林省试水政府雇员制(知识点:人事行政)(P229)

1、本案例主要反映的是什么公共行政事件?

政府雇员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项长期实践经验。本案例反映的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试行这项西方舶来 的用人制度。

2、就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而言,吉林省政府雇员制有什么特色?有何利弊?

特色:“政府雇员”被定义为法律、管理、金融、贸易、外语、信息、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关键的 制度安排包括:(1)不赋予行政权力;(2)相对高薪(年薪是公务员的两倍至十几倍不等)(3)短期聘用(一般 1-3 年),签约管理;(4)不占行政人员编制。

利:政府高薪招募雇员,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有利于解决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有利于通过“鲶鱼效应”激发公务 员队伍的活力;有利于改善公务员队伍人才结构。

弊:首先,“政府雇员制”的条件对真正的优秀人才没有吸引力。没有行政权力,短期雇员关系,只是薪酬较高,这样的条件,对于有工作经验的、能够真正在政府部门中发挥作用的热门专业高层次人才而言,并没有多少吸引力。雇员一定要在一个部门、在掌握行政权力的管理者支配下工作。雇员薪酬大大高于部门成员,高于管理者,如果没有健全的机制保障,这位雇员很难得到部门成员的协作与配合,甚至难以得到部门负责人真实的支持。短期雇佣关 系,不可能产生追求长期绩效的行为。而政府的工作,往往需要在长期的坚持中才能够实现绩效目标。政府雇员在雇佣过程中工作困难和压力并存,难以开展工作,而且职业生涯没有发展空间。其次,政府解决“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的责任不应该落到雇员肩上。在政府里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专业技术”问题,能够“复杂”到公务员解决不了的程度而需要借用雇员的力量。即使有“复杂”问题,完全可以交给政府研究部门、国家科 研机构、公立高等学校解决,还可以外包给市场中的专业咨询公司。如果说一定要在内部解决,那也应该由公务员而不是雇员来执行。因为既然是“专业技术”问题,又是“复杂”的问题,那一定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政府“重要”的问题,需要可靠性和保密性,应该交给有级别的公务员处理,而不是交给临时雇员。第三,雇员制对改变公务员工作的现状没有作用。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专家已经证明,“雇员”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不可能发生所谓的“鲶鱼效应”。“雇员”只是临时人员,要在公务员的管理下工作。“雇员”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劳动关系以 及职业发展路线与公务员完全不同。这意味者这两种“鱼”根本不在一个“桶里”,“鲶鱼”怎么可能追逐“沙丁鱼”,而保持“ 沙丁鱼”的活力呢?改变公务员工作的现状,应该从创新和完善公务员招聘选拔制度、绩效评价制度、晋升发展制度、薪酬福利制度以及培训开发制度着手。最后,“政府雇员制”增加行政管理成本。用数倍于公务员的工资去雇用一名“雇员”,会增加财政成本。同时,在政 府公务员管理之外,又增加另一种完全不同于公务员的管理制度,无疑会增加管理方面的成本。政府人事部门工作繁忙,缺乏对雇员的管理经验,很可能在管理中引起纠纷甚至诉讼。

3、结合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趋势,谈谈吉林省政府雇员制改革的经验启示?

经验启示:政府雇员制是对公务员制度的有效补充,但是还有改进的空间。一是要明确雇员编制。根据实际的经验启示: 经验启示 工作情况,从公务员岗位中特别规划出 10%~20%的雇员岗位。对雇员的需求要有事前的评估和计划,而不是心血来潮,临时决定。二是要把雇员岗位定位为“保姆”性质。雇员在政府的工作中应该发挥辅助作用。部门的工作绩效和长期发展,应该 依赖于公务员,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雇员“保姆”身上。三是要建立健全政府雇员管理制度。要对雇员的激励与制约机制、职业生涯发展做出安排,注意避免雇员易出现的短期行为。四是要严密防止少数公务员利用招募雇员机会营私舞弊。五是要高度注意少数人利用雇员身份介入政府工作,获取违规或非法收益。

(十)S镇公车改革试行(知识点:机关行政)(P278)

1、本案例所反映的是一件什么公共行政事件?

本案例反映的是各地方政府通过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公车改革的公共行政事件。此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取消公务用车,用发放交通费用的方式节约财政用于公车的开支,减少公车腐败。

2、西湖区基层政府公车改革的动因主要有哪些?

改革动因:(1)公车私用、公车浪费惊人、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过大等现象使得公车到了不改 不行的地步(2)制度推动:1998 年 9 月,国家体改委按照国务院的指示,制定了《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

3、该次改革有无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该次改革采用“取消公车,代以补贴”的方式,有“一刀切”之嫌,并且缺乏可持续性,改革阻力也很大,如司机等人员的分流问题。因此不具有推广性。

4、结合我国国情及国内外有关经验,谈谈我国政府公车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关资料则显示:外国政府公务用车只许用于公务,设有用车登记卡,出车时间,油耗、公里数等定期上报主管部门。公务用车公私分明。一般官员办理公务时,可用公车,上下班单位给予适当补贴,公务用 车限制外出范围,外地出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国政府公车管理逐步社会化、货币化是大势所趋:具体可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1)高度重视公务用车管理,通过法令予以推行(2)严格控制专车配备,尽量减少公车数量(3)加强公车管理,规定严密而具体,如严格控制购置公车,限制购置专车的金额、型号或马力;区 分公车种类;对公务用车使用特殊牌照;严格控制公车调派,制定公务用车公里数计划额度等制度(4)加强公车使用的监督管理(5)实行交通补贴,鼓励、帮助公务人员购买汽车

第四篇:行政执法案例分析

行政执法考试案例分析

一、某市环保局应当地居民的举报对排放烟尘超过国家规定指标的某化工厂作出了罚款4万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化工厂对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于2008年3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间,原告找到被告要求协商解决,被告同意,遂变更了原行政处罚决定,对原告只加收两倍的排污费。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

1.本案中的被告在二审期间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A.被告在诉讼期间改变处罚决定属于违法行使职权 B.只允许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原行政处罚决定 C.被告可以在第二审期间改变原行政处罚决定

2.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是否须经人民法院准许?(b)A.无须经人民法院准许B.须经人民法院准许

3.如果当地的居民对环保局改变后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法院应否受理?(a)A.应该受理 B.不应该受理

4.如果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原告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应如何处理?(b)A.按撤诉处理B.缺席判决

5.如果原告不申请撤诉,要求继续审理原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作何种处理?(a)A.继续审理原具体行政行为,视情况作出确认判决或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

B.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审理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李某于2005年10月17日被所在县的地税局罚款600元,王某是李某的好朋友,他认为地税局的罚款过重,于同年11月24日以自己的名义,向该县政府邮寄了行政复议书。由于邮局的原则,该县政府2006年1月24日才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该县政府于2006年2月4日以超过复议申请期限为由不予受理决定,并电话通知了王某。请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回答:

1、王某能否作为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A不能 B可以 C由复议机关决定 D由李某决定

2、申请人的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多少? A10 B15 C20 D60

3、县政府对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处理。A不予受理 B受理 C直接退回 D转交人民法院受理

4、县政府应该在多少日之内做出受理与否的决定。A3日 B5 C10 D15

5、政府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通知王某不予受理的决定 A应该电话告知 B口头告知 C书面告知 D电视公告

三、2004年7月某日,王某等人按照《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某县庄旅游局提出了申办一家旅行社的申请,并提交了注册资金证明、营业场所证明、旅行社经理任职资格证明等法定的申请材料,并缴纳了10万元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该县旅游局按照该县《旅游局关于加强旅行社管理的通知》关于必须出具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证明的规定,认定王某的申请不符合条件,做出了不予批准王某等人成立国内旅行社的决定。

1、旅游局作出的不予批准决定的理由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理由:许可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对于成立旅行社的条件,《旅行社管理条例》已经做了规定,因此实施该许可只能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进行。旅游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无权设定行政许可,也无权增设行政许可条件。

2、上题选择的法律依据

A根据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旅游局相关规定是夫权设定行政许可 B根据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旅游局相关规定是有权设定行政许可 C不能确定

D以上选项均正确

3、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A15 B20 C25 D不能确定

4、规定时间内无法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5 B10 C15 D不能确定

5、行政许可采取统一输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

A30 B40 C45 D不能确定

四、某日夜,年近四十未婚的李某,酒后到本村村民王某(女)家(王某一人在家),王某不认识李某,见李某要进屋,便呼救并警告其离开,李不听劝阻,强行进屋,王某往屋外推李某,李某从王某家房屋台阶上滚下倒地不起,王某见 状,急将丈夫找回,并报村治保主任,村治保主任向派出所报案后干警刘某及时赶来,见李某仍倒在地上,并不能回答问话。干警刘某了解情况后认为李某酒喝多了,将李某抬到村委会会议室独自醒酒。次日晨,李某被村支书及治保主任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李某因外伤性颅内出血、颅脑损伤,导致死亡。李某父母(已无劳动能力,仅靠独子李某生活)向该县公安局要求行政赔偿。

1、如果应予赔偿,不应在哪些方面给予赔偿

A李某的死亡赔偿金 B丧葬费 C李某父母的生活费(至李某父母死亡时止)D李某父母的精神损失费

2、刘某不应如何处理

A进行行政追偿 B负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 C给予行政处分 D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3、国家支付的赔偿金总额是多少? A国家上职工平均工资的5倍 B国家上职工平均工资的10倍 C国家上职工平均工资的15倍 D国家上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

4、若李某的父母向刘某要求赔偿,是否应支持 A支持

B李某的死是自己喝洒在先造成的

C对刘某的行为是公务行为,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D刘某是直接侵权人

五、李某于2005年6月21日到某市环保局登记申请建设台球厅。该环保局经审核发现,李某申请的台球厅项目与二楼居民毗邻,遂依法要求申请人征求毗邻居意见。7月28日,环保局收到申请人李某全部申请材料及毗居民意见,即审批了该建设项目。8月8日,环保局接到该项目毗邻居民赵某的申诉材料,称申请人冒充其出具意见,属于提供虚假材料,请求环保局撤销该行政许可决定。环保局经调查发现,赵某反映情况属实。李某也承认了其冒充赵某向环保局提供虚假材料的事实,并对自己的欺骗行为作出书面检讨。8月12日,环保局作出撤销台球厅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决定。

1、环保局是否存在违法行为、2、环保局在作出撤销行政许可决定是否需要听证

3、被许可人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是否需要予以撤销

4、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是否依然撤销。

5、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是否爱保护?

六、2009年11月25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了22份加快动工建设进度催告函。这批催告函针对的是,广州总面积超过83万平方米的没有按照出让时约定的时间动工的闲置土地。这些土地多数位于越秀、珠江新城等中心城区,几乎相当于当年广州计划推出的住宅用地面积的1/4。这些地块中,有不少是2007年出让的高价地块。如番禺区中心城区南区规划青新路北侧地块和青新路南侧地块在2007年9月11日分别以2.12亿元和6.4亿元出让。按照国家规定,超过动工期限一年就已经构成闲置土地,要按照土地成交价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

1、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行使行政强制权的依据是?

2、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催告通知书应该以 送达当事人。

3、催告通知书应该载明的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期限 B履行义务的方式

C涉及金钱给付的,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 D不记载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的申辩权

4、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义务。催告书送达 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5 10 15 30

5、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执行对象是 的,向 所在地有管辖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篇:行政指导案例分析

梅李工商分局行政指导助外来工商户子女入学

7月10日,压在梅李镇赵市方女士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近日,常熟工商局梅李分局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本着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积极开展行政指导,成功帮助方女士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使方女士7岁的儿子在我市2013年招生入学工作时间内,成功的办理了入学报名手续。

方女士是江苏响水人,前几年跟随丈夫来常熟打工,今年年初,方女士租下了梅李镇赵市的一家店面,准备从事照相摄影生意。7月8日,方女士带自己7岁的儿子去镇区小学办理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名手续时,被校方告知:按照相关规定,教育阶段适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所在乡镇小学入学的,需持有原户籍户口本和本市暂住证且监护人有营业执照或一年以上(含一年)社保缴费记录。由于方女士和爱人一直在本市做小生意,两人均未缴纳过一年以上的社保费用,眼看儿子的读书大事就要被耽误,这下可把方女士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用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本案中,常熟工商局梅李分局在法律原则和政策,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施宏观行政指导,帮助方女士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此外,梅李工商分局在实施行政指导时,充分尊重行政相对方的自主权利,采取引导、建议等非强制性手段和方式,通过行政相对方自愿同意或协作去达到行政目的。在本案例中,梅李工商分局赵市巡查组在得知方女士的这一情况后,等确定了方女士符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条件后,巡查组立即让方女士填写了行政指导信息采集表以及行政指导告知书,全面告知方女士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需要准备的材料,同时将方女士的情况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并派专人前往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专项行政指导,帮助其办理相关手续。

同时,梅李工商分局本着行政指导及时灵活原则,在知道方女士的情况后,及时作出判断、扑捉最佳时机,根据客观情势和行政目的及时采取指导措施,对公共行政管理的紧急特殊要求作出有效反应,积极帮助方女士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使方女士7岁的儿子在常熟市2013年招生入学工作时间内,成功的办理了入学报名手续。

梅李工商分局帮助方女士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行政指导的作用。由于行政指导的非强制性和自主抉择性,使其在缓解和平衡各种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中具有有效的作用,这是对强制性法律手段的有益补充。案例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主要是方女士和工商局之间的矛盾,方女士一直未办理营业执照以缴纳社保费用,无法帮儿子办理入学手续,梅李工商分局知道这一情况后,迅速做出反应,对方女士实施行政指导,帮助方女士办理营业执照,进而解决小孩入学问题,平衡了方女士和工商局之间的矛盾。

本案例中,对于方女士的问题,梅李分局采取行政指导及时地予以疏通和调整,而且有效地引导行政相对方进行有关行为的正确选择,这种做法既能解决方女士的烦心事,又协调了社会经济组织之间的冲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终于在各方努力下,将原本需要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办照流程,压缩在一天之内完成,方女士在拿到《营业执照》后十分感动,直夸工商部门的服务态度好,指导效率高,解决了百姓的烦心事。本案例中梅李工商分局实施行政指导,有利于减少利益损失,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协调各方面的矛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12行管4班

伍子华 03号

下载行政案例分析(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案例分析(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贫困县的“讲排场摆谱症” 案例简介: 近年来,关于贫困县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诸如“600万教育经费被教育局吃掉”、“800万修建豪华广场”、“2000万请歌星搞......

    行政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陷入“会海”中的领导干部 案例简介: 2013年新年开始,各地都在紧刹“文山会海”。某市地税局专门设立了周三无会日,规定周三一律不安排会议。这样做使一般干部......

    行政案例分析报告

    行政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主题:网络监督——行政监督新时代 学号:4243001472401 姓名:唐林 案例背景: 当今时代,网络如水银泻地般浸入了人的工作和生活,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

    行政许可法案例分析

    《行政许可法》案例分析题 1、(案例)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工商机关对于公民申请个体营业执照的申请,应当在一个月内给予书面答复,作出准予或不准予从事该营业活动的行政决定。......

    案例分析(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2003年5月14日,一份名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传真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这个建议的提交者,是华中科技大学......

    行政案例分析材料(精选5篇)

    官员素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官员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包括构成官员的各种内在因素,如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成的本质能力;二是官员社会属性的本质,即......

    行政许可法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行政许可法案例分析 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进行了规范,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也将给百姓生活带来许多变化。百姓有了更多自主权 [案例] 重......

    案例分析——行政问责

    案例分析——行政问责 为使纪检监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能够更深层次的学习、理解《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内容,进一步提高自警自律能力,强化承担《规定》实施主体的职责,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