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心理学分析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范文模版)
管理心理学解读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摘要: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均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它们在很多人际交往领域均有体现。如何在生活、管理中运用好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值得我们思索。
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叫做社会知觉,它是指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在社会知觉的概念中,印象形成有几大效应,其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工作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虽然是两个心理学术语,但其实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如先入为主、以貌取人的现象就体现了首因效应,而与好朋友因小事闹别扭则体现了近因效应。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心理效应及其运用,再简单地做一下对比分析。
(一)首因效应
① 首因效应的概念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许多人习惯称之为“第一感”。② 案例引入理解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就是首因效应。同样,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这些都是首因效应在生活中的具体写照,可以说它我们思维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倾向性。
③ 首因效应的理论解释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对于这种因信息输入的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的现象,理论上种种不同的原因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该解释为,最先接受的信息则易受忽视,信息加工粗略。总的说来,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④ 如何把握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并不是难以改变的。就如我们听多了不要以貌取人后,当评价陌生人时就会提示自己不要以貌取人,自主控制首因效应的强度。⑤ 首因效应的运用
既然首因效应对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在日常交往过程中,1 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至少让人看起来干净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总是准确。人们交往种所谓“先敬罗衣后敬人”就是这个原因。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外表的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外貌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外貌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虽值得商榷,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无论外在和内在,我们应该格外注重。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让自己显得落落大方,倘若还能做到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举止优雅,可谓是锦上添花,一定会在对方心里得个高分。并且这一印象会长时间地左右对方未来对自己的判断。
在管理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首因效应。比如老板给一个新员工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如果老板在一开始能够对新员工多一些理解与帮助,让新员工感到温暖,那么要留住员工的心也就容易很多,通俗地讲就是“胡萝卜政策”。反之,如果要给员工留下严肃谨慎的印象,那么一开始对工作的要求也就不能马虎。
(二)近因效应
①近因效应的概念与解释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系列材料后进行回忆时,对该系列中的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与对它们的识记相距时间最短,因而是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这种观点用改变识记与回忆之间间隔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得到证明。延缓回忆对首因效应没有影响,但却消除了近因效应,这说明短时记忆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应。在人的知觉中,如果前后两次
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间有无关工作把它们分隔开,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中起作用更大。
②近因效应的体现
近因效应多体现在我们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③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受近因效应的影响,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变原有看法,作出错误判断,如有的企业组织一直软弱瘫痪,最近因某职工见义勇为受到媒体和上级的表扬,就被认为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用近期一时一事来肯定或否定一个企业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误。
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④近因效应的把握
如前所述,在人际交往中,近因效应在印象的形成中对人际知觉的准确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交往过程中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会更改或是覆盖之前既有的信息,进而影响着对他人印象的形成。所以,一个人给他人以好的印象并不难,难的是维护自
己在他人心目中已经形成的好的印象。这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不做有损自己既有好的形象的事,以使自己给他人的近因效应与既往保持一致,或是更好。
但是,近因效应也不是不能改变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近因效应形成后,如若进行延缓回忆,并在延缓期间加入干扰性的作业以防止复述,这种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便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告诉我们当个体发生了错误,给他人以坏的近因效应后,只要我们处理的得当就有可能挽回印象的损失。
所谓的处理得当,首先要充分暴露事实真相,以消除他人各种可能的疑惑,这样才能达到延缓他人对你有过的错误的回忆;其次是要坦诚面对他人,在尽可能解疑释惑的同时,让自己在各方面做的比过去更好,而不总是纠缠在原有的问题之中,以实现减少他人对你曾经的错误的再复述;最后,所谓的处理得当还要求有坚持的恒心,绝不是通过你一两次的短暂的努力就可以迅速消除他人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应该通过自己更进一步的努力表现,在他人的心目中形成新的近因效应,你与他人的交往才有可能走向和谐。
⑤近因效应的运用
近因效应虽然有很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同样可以将其运用于生活中,谋取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既有直观形象的,更有逻辑抽象的;既有生动丰富的,也有单调枯燥的。在同一个系列内,作了即时回忆后,系列尾部的内容通常都会有较中部明显的记忆效率,这对我们的学习将会有很大帮助。
而在人际交往中,既然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中占很大比重,就要在同事、朋友、同学等熟人间尽量不要把话说死把事做绝,时不时留下一点好印象。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以改变改善原来的印象,让近因效应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对比分析
近因效应是存在的,首因效应也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样去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呢?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人的主体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在主体价值系统作用下形成的印象,被赋予了某种意义,被称为加重印象。一般而言,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因此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而对于熟悉的人,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对他们
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作过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向四组大学生介绍一个陌生人。对第一组说,这是一个外倾型的人;对第二组说,这个人是内倾型的;在第三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外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内倾特征;在第四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内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外倾特征。然后,让这四个组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陌生人的印象。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得到的印象是显然易见的。在第三和第四组中,关于这个陌生人的印象完全符合提供信息的顺序,总是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也就是说,第三组学生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外倾型,第四组普通把他想象为内倾型。第二段,给另外两级学生按上述第三和第四组同样的顺序描述一个人,所不同的是在先描述他的内倾或外倾特征之后,中间插做其他事情,如让学生作一些不太复杂的数学习题,然后再描述相反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描述的特征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们从概念中也可看出,首因效应是不可避免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的,而近因效应针对的并非是开始部分,而是末尾部分对中间部分的优势。二者并不矛盾,只是体现的时间和强度不一样。
应该明确的是,不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都是短期效应,据此决策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既然如此,只要善加应用,规避它们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它们的心理学价值,就会很好的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继而取得工作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第二篇: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体会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体会
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其中的每一个效应,都给我很多的启发。现就其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一节,来谈谈我粗浅的体会。
当我们接触到新的人和物,或到了新的环境,我们可能会自然不自然的对周围的人、物和环境,作出初步的评价。而且这种初步的印象在一定时间或者是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甚至会影响到今后我们与这些人的交往和合作关系。这就是这本书上说的首因效应。
以前的时候,有个同事曾说过,开学之初的每一次分班,都会给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新生的机会。他们或者借助于老师的改变,而一改自己拖沓懒散的恶习,成为积极上进、知事明理的好学生;或者遇到了投缘的同学知己,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从而脱胎换骨、改头换面,变得善解人意、人缘倍增。
作为老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往往也会根据学生的第一表现来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甚至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对待他们,左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学生的一生和前途,看来我们得小心一些了。尤其是看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一节,今后我们得摘掉这样的有色眼镜,既要看学生的第一表现,也要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来评价他们,从正面以积极的心态和语言来教育学生,以造就他们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如果一旦有的学生坠入生活和学习的低谷,我们也可以根据《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近因效应的理论来教育他们。因为无论是成绩的提升还是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是与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分不开的。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来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人际交往,提高学习成绩。因为老师和同学们除了注意自己的第一印象,还特别关注周围人的近来的表现。
在批评教育学生时,除了苦口婆心的对学生讲理(也就是给他一巴掌)之外,别忘了最后再给他一个甜枣,设身处地的说,这是为了他好,否则我也不会这么批评教育你。再结合学生的近来的一丁点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予以表扬并提出希望。使他忘掉之前的一巴掌之痛,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一章给人的启发还远远不止这些,也恳求大家原谅我这些粗浅的认识。
第三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效应与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效应与对策分析
作者:石晓烽 孙龙建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文章对产业集群的论述进行了简单总结,从知识溢出、风险投资集中和低交易费用等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效应进行分析,探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在源泉,并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服装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与弱化的方式分析
服装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与弱化的方式分析
中国作为服装生产大国,服装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世界服装经济中都占据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及服装行情瞬息万变,单靠纯工程技术已经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这时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供应链管理才日益被我国服装界所重视。
一、供应链牛鞭效应及其危害
1.供应链及牛鞭效应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所谓“牛鞭效应”,形象地说就是当我们在挥动鞭子时手轻微用力,鞭梢就会出现大幅摆动的现象。牛鞭效应现象普遍存在于制造业的供应链中。当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扭曲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逐级放大,产生需求放大效应。
2.牛鞭效应的危害。由于需求放大,导致了供应链节点企业生产成本、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整体增加。KD服饰有限公司是某国际知名羽绒服品牌经销商,其羽绒服装产品是一种创新性产品,季节型强,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个性需求强,市场变化快,供应链上产业多,供需关系复杂,“牛鞭效应”更加显著,给企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满足变动的订单流,只能扩大生产,增加产能和库存量,使得企业生产和库存成本增大,资金占用量加大,并伴有销售季节过后降价幅度大等问题,最终消弱了服装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下降。
二、牛鞭效应的成因分析
1.供应链组织结构。
2.预测误差与订购策略。KD公司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样衣试制、下单生产到最终服装上市历时200多天,预测时间过长,加上企业在设置业绩考核指标时的有增无减,使得需求预测误差较大;加之KD公司过分信赖下游的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卖场的订货,而这些下游企业出于订货、进货成本考虑的批量订购策略,使得需求放大的订单层层叠加,牛鞭效应则必然产生。
3.价格波动与短缺博弈。由于羽绒服装季节性极强,旺季促销和反季促销是其必由之路。由于有利可图,加上KD公司的较为宽松的退货政策(允许按销售额的百分比无条件退货)使得其下游企业通常会提前
购买,这样便扭曲了真实的消费需求;此外当热销的羽绒服品种出现短缺时,为获得较高的“配额”,KD公司的下游企业会有意夸大市场需求,而旺季一过便伴随着退货和订单取消,这时牛鞭效应的高峰便出现了。
三、弱化牛鞭效应的有效途径
1.改变经营理念,建立供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KD公司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1)与上游的里料供应商、钮扣供应商、拉链供应商、纸箱供应商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信息共享前提下努力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的供货,以期达到降低整体库存的目的。(2)与面料供应商、服装加工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通过供应商认证机制、供需双方多部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由供应商对产品质量全面负责等手段,以期以缩短提前期,达到快速反应的功效。(3)按照帕累托定律,选择下游的关键经销商,与之结成战略伙伴关系,采取“制造商(核心企业)——经销商”模式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er Managed Inventory),即由KD公司充当VMI中的供应商角色,收集关键经销商的销售信息并进行预测,然后按照预测结果对其库存统一管理,以降低供应链上产品库存、加快库存周转,达到快速响应目的。
2.运用信息技术缩短提前期。(1)对所有羽绒服商品实施条码技术(Bar Code),实现了对商品的自动识别,不仅提高了数据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输入速度、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降低了人工成本;(2)在KD公司内部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在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内部运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内部信息共享和响应速度,进而增强了企业的综合能力;(3)去年下半年,借助于第三方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开始了基于Internet的B2C电子商务业务。此举不仅减少了供应链中间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同时也打开了新的营销格局,给企业带来新的销售和利润增长点。
3.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供应链结构。首先KD公司管理层对经营策略进行了调整,突破传统服装行业的大流通营销模式,新增了直营店营销模式和网络营销模式,这样便缩短了与最终消费者的距离,KD公司已经初步尝到了较高利润率的“甜头”,但受限于人力物力等多种因素制约,目前直营店数目还相当有限,有待于KD公司管理层化大力气在一线城市推广。
其次采用外包物流服务。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统一安排对各个经销商的配送问题,以保证每批次都是以经济批量的方式发货,每次配送的路线均为最佳配送路线,从而使提前期进一步缩短,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响应。
最后调整原先宽松的退货政策,促使KD公司下游公司认真对待订单数量及提前购买,也将有助于牛鞭效应的消除。
四、结论
要想弱化和消灭服装行业的牛鞭效应,就必须实施快速反应机制,打造一条具有市场敏感性、组织虚拟性和基于网络的服装供应链。通过建立服装供应链企业的战略联盟、运用信息技术以及优化供应链结构,能够有效地对最终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消除牛鞭效应并提高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端传海、蔡启明、张彦、吴殿达.服装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06(34)
[2]樊世清、于泽、蔡信晓.论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成因与弱化措施
[J].中国商贸.2010(8)
第五篇:花盆效应与培智职高教育
花盆效应与培智职高教育
摘要:智障人群作为人类的一个有机部分,其学习和发展必将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花盆式的教育却大大限制了他们的生长。只有社会主流认识到位、培智学校的教育主动打破花盆的盆壁,把着眼点放到社会,把目标放到实际生活中去,培智学生就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理论 花盆效应 培智教育
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周边生态环境对教育对象与教育行为的影响,它从生态学的角度切入,认为教育对象是他所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教育生态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边缘交叉学科,很多方面能给我们以教育启示。在它众多的原理中,我认为花盆效应能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培智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本文想于此谈谈一些粗浅想法。
智障人群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无疑是人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突出体现。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心理或生理的发育迟缓,影响了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教育对象,智障学生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缺乏独立生活及融入社会能力;就业困难。但他们作为一个在智力上存在缺陷的特殊群体,也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或类似于生态环境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其发展必然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等周边环境的影响。培智职高教育的开展,自然要考虑到其自身能力与周围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秉持教育生态理念,从个体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来探索培智职高教育的新思路,能够帮助我们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综合各种因素,全方位地协调不同因素对智障学生发展的影响。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上称之为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它的种种局限制约了生命植株的成长空间。同样道理,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环境也会极大地制约教育对象的自由发展。培智教育的最大目标就是为生活作准备,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如果社会主流不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是把培智学校仅仅作为一个社会文明的点缀花盆,以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所谓关爱,那势必缘木求鱼,事倍功半。
以此出发,我认为两方面的工作需要进行探索与落实。一是社会主流认识必须到位。培智学校不是国家投资设立的圈养智障孩子的花盆,更不是一个囚笼,也不是相关家庭回避问题、推卸责任的废品回收站。实际上这些孩子不是废品,不应是社会的抛弃对象,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条件,他们同样会创造一定的社会财富,自食其力完全不成问题。社会主流在这方面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国家加大财力投入,更多的应该是态度的改变和情感的滋润,比如,社会民众需要改变歧视的心态,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倾斜政策和就业平台,有关的家庭成员更多的交流与引导。如此,培智学校的围墙就不会成为花盆的盆壁,更多的养份和水份就会源源而来,智障孩子也会少了一份遗弃感,多了一份主动,他们在这里获得生活能
力的训练,生命的气根慢慢伸展,自由地伸展到社会土壤的深处,最后甚至独木成林。
二是培智学校的教育实践应主动打破花盆的盆壁,最起码也应该做到勤换盆土,以此来保证教育的现实针对性,推动智障学生走向生活独立。社会才是生态教育理论实验场所,我们只有把着眼点放到社会,把目标放在现实生活中去,才能使生态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得到验证,才能让我们的生态教育保持活力。以往我们的特殊教育受传统正常教育的影响极大,也在不知不觉中采用了这样那样的传统教育模式,把教育场所重点放在学校,在进行说教式的教育教学。对于生活方面的教学,过多地采用模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我们常在教一个生活场面时,先进行模拟一个生活场景,然后来教智障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种教学方法可能在当时或一个短时间内取得了一些效果,可是这也是有些“纸上谈兵”的变相形式罢了。当他们到现实的生活中进行实践时,总会自觉不自觉中联想到课堂中的场景去机械化的生搬硬套,不会变通地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作为培智教育的从业人员,从花盆效应着眼,我们尽量将课堂转移到社会上,带领他们乘坐公交车、到超市进行购物、清扫公共场所、到银行存取钱,参观当地实业产业并进行实践。通过一学年的社会接触,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惧怕、逃避,有个别还充满了向往,也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当然刚开始时,这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方法创新,成效也是显著的,扎根于原野的生命即便有所残缺同样会欣欣向荣。
其实上帝是公平的,当他为我们关上一扇窗时也同时打开了一扇门。智障孩子或许在世俗的某些方面显得稚嫩可笑,但他在某些方面必定有出彩之处,就像电影《雨人》和《阿甘正传》所喻示的那样,只要我们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肯用心,不墨守成规,不敷衍塞责,他们同样会展示一份别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吴鼎福、渚文蔚 《教育生态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顾未青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培智学校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