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09:1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范文模版]》。

第一篇:◆◆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范文模版]

1、阅读下列材料:

蒋廷黻在《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一书中说:“琦善对于英人的军备切实调查了一番,觉得他们的‘船坚炮利’实在可怕,这是琦善的‘知彼工夫’。中国方面的设备,他觉得可笑极了,山海关的炮尚是‘前明之物’„„这是他的‘知己’工夫。林文忠(林则徐)对于中外强弱的意见,完全与琦善相反,谁是谁非,现代的人应该不难决定的。”

结合你对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原因的认识,评议蒋氏的这一观点······参考答案:

(1)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此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虽然林则徐整顿海防、做好抗英准备,而且爱国军民英勇作战,但是,由于道光帝决策动摇,琦善等人妥协投降,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了。蒋氏把失败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清朝军备落后,并进而把主张妥协投降的琦善说成是“知己知彼”,贬低坚决抗击侵略的林则徐,这是完全错误的。

(2)军备落后固然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根源正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林则徐加强防务,购买、仿制船舰,向西方学习,这正说明他既有抗英的决心,又看到了英人武器的先进,而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而清朝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琦善主张惩治林则徐,他的“知彼知己”只是以英人“船坚炮利”来为妥协投降找借口,为失败开脱罪责和辩解。况且,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只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广大人民,弱国也能战胜强国。

第二篇:当代中国外交史感想

当代中国外交史感想

这学期学习了当代中国外交史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很多国家决策的产生以及中国近代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老师对每节课的内容叙述的很吸引人,可以说这是唯一一节让我认真从头到尾听完的课。一直以来,我对国家的形势格局以及外交关系并没有什么关注,更谈不上了解,也不知道背后暗藏的一些原因,听了这堂课,虽然没有什么深入的学习,但是我自己还是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也许并不对,但只是对我这十几节课所听到内容的自我反馈。

对于中国对外的外交关系,我所知道的曾有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等。我想这该是所有大学生都能够知道的。但是,一直以来,我都很困惑,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有矛盾与冲突,为什么和平背后总是充斥着动荡不安。听完老师讲的中国抗美援朝等,我也在想,付出了那么多的鲜血和生命,这样的战争究竟有什么意义。人有自尊,有不可侵犯的底线。国家也同样,当别人将利爪伸向我们,企图破坏我们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时,我们没有办法容忍,这是底线,是骨气,高于一切。而同样,人有欲望,国家也是,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强大富饶,这就使得国际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将自我放在第一位,可以说自私。但一个国家却要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觉得这不是自私。每个国家都需要保护本国的国民安全安康,但是当一个国家不计后果的侵犯别国以硝烟弥漫为代价企图获得自身的安乐我觉得这是自私。人在追求进取在竞争时是有道德要求的。我觉得作为一个国家,需要一定的道德精神。我想这也就是很多国际组织成立运行的依靠,人道主义的援助等也都离不开这个。

很多时候,像任性的小孩那样,将国家交往想的无比简单,当别人在我身上添上血淋淋的伤疤后,我为什么还要与她愉快玩耍。在美国对我们实行一系列的压迫与封锁政策后,当苏俄等一些大国企图将中国瓜分后,我们为什么还要展开交往。原来处理国际关系真的不能任性位置,一个决策都能影响重大。站队苏联,是国际形势下不得不走的一步,为了国家的生存,有的时候我们要做出必要的牺牲。曾经听过很多遍“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现在觉得国家之间也是如此。根据国际形势,根据国家要求,我们需要做出相应的决策,比如说同美国建交,等于为中国打开了国际交往的大门,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又经常会想,同美国等大国一直保持友好关系是百里而无一害的,为什么经常要与美国背道而驰,像是抗美援朝。听完课,我觉得美国给中国造成了很大威胁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很大原因,但其中也是不是有两国交往间所累积的情谊呢。也许我的想法单纯而可笑,但是我认为人与人的交往需要付出心,亲近的交往离不开心的交流。国家间的交往也该有这一个层面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重点讲义资料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

本课程系统介绍从1840年到1949年的晚清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以来中外关系中的每一重大事件的讲解,中国与英美法日俄德等大国以及其他东西方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析,近现代中国外交机构的演变等等。一些纯史实的事件主要由学生自己看书,重点复习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使用的教材为熊志勇和苏浩编著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第一章近代之前的中外关系(2课时)复习目的:本章主要讲授近代之前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实行封建主义制度的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不仅使中国的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同蓬勃兴起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越来越尖锐的矛盾。正确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助学生理解此后中外关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为把握近代外交史打下基础。

复习内容:

一、殖民主义势力的东侵-十六、七世纪以来,虽然国际关系准则已基本形成,但欧洲殖民主义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疯狂的掠夺。其中,葡萄牙人殖民澳门,沙俄向中国东北扩张。

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长期以来,中国各封建王朝讲求华夷之辨,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把外国人统称为“夷”。根据这一思想建立起来的宗藩体系中,中国是宗主国。清政府初期对外关系分别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伴随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世界上进行扩张的是天主教势力。早期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对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作了一定的工作。但随着教会势力的增长,罗马

教皇开始干涉中国内政。再加上殖民主义者在沿海各地的骚扰,清政府担心国家和政权安全而下令施行“闭关政策”。

三、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

中国的自然经济状况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造成中英贸易的极大不平衡,英国入超。英国先后派遣马戛尔尼等使团来华,试图获取贸易等特权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两国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2课时)复习目的:这章介绍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要事件--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这一战争使中外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不仅门户被列强所打破,而且由此从一个东亚大国沦为一个受人欺凌的弱国。学生通过这章的复习可以了解落后的社会制度,以及封闭型的对外关系的主导思想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

复习内容: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本部分详细地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由于清政府加强闭关政策,而英国急于扩大对华贸易,两国对立的政策造成尖锐矛盾。英国试图利用鸦片贸易来解决问题,而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制止鸦片入口。禁烟运动成了战争的导火索。战争初期清政府“恩威兼施”,和战不定。即使是对英宣战,也是色厉内荏。一旦战斗失利,便转向“羁糜求和”,最终在南京签订第一个卖国条约—《南京条约》。从战略、军事和外交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着重指出闭关政策造成的危害。旧的思想导致对形势的错误认识,进而导致战略上的错误估计。政策上,用对待藩属的方法来对付殖民帝国。军事上,长矛大刀对付洋枪洋炮。

二、《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订立

在《南京条约》的影响下,美国和法国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订约的要求。清政府根据一视同仁的原则,分别同他们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这些条约成为以后外国同中国签约的样本。

三、鸦片战争给中外关系带来的影响

这场战争带给中国的后果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香港岛的割让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关税自主权等国家主权多处受到损害,现存的政治经济秩序面临强烈的冲击。从那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以魏源和林则徐为代表的新思想家,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的主张。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2课时)复习目的:这章说明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还会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介绍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主要使学生了解旧制度的变革是一个多么痛苦和漫长的过程。由于清政府没有从前一次战争失利中总结教训,依然实行旧的政策,中国再一次遭到英法列强的欺侮。

复习内容: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节系统地介绍和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并没有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依然试图维护已经遭到破坏的旧政策。与此同时,列强坚持要完全打入中国。五口通商限制了进出口贸易,广州入城问题长期不得解决。英法美等国一再提出修订条约,但都遭到拒绝。于是,英国和法国分别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挑起战争。清政府依然采用“柔远羁糜”的政策,推托、拖延、妥协、退让。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被迫签订《天津条约》,以此作缓兵之计。事后,清政府拒绝换约,激化同列强的矛盾。最终,清帝不得不背水一战,但一败涂地。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更为苛刻的《北京条约》。

二、太平天国起义与列强的干预

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一方面反对列强的侵略,另一方面准备同外国友好来往。由于这一运动打着拜上帝的旗号,起初一度获得列强的认可。一旦其鲜明地坚持维护独立的立场,列强便站在清政府一边,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三、沙俄对中国的扩张

在战争期间,沙俄政府利用清政府的困境,在黑龙江地区大肆扩张。确立对黑龙江以北地区的军事占领,胁迫当地官员擅立《瑗辉条约》。以此为基础,俄国代表同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占据中国大片领土。

第四章

建立新的外交体制(2课时)复习目的:本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利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主义政权。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和务实的官员开始重新认识世界,提出了“洋务”政策。主要使学生了解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出现的改革思想和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通过分析这一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性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复习内容:

一、洋务运动

通过介绍魏源、冯桂芬和张之洞的主张,介绍洋务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外交方面,一些思想家初步具有国家主权平等思想,主张运用均势理论观察国际形势,提出建立西式的外交机构。洋务运动推动清政府改变外交政策,并向外国学习建立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在外交方面,清政府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南北通商大臣,搜集有关国外情况的信息,开设培养外事人材的学堂。在外国使节驻京之后,清政府还采取措施逐步地向外派出了常驻使节。

二、列强扩大在华影响

美国首倡“合作政策”,既保持与列强的合作,又扩大了对中国的影响。在这项政策的影响下,清政府派出了以离任的美国外交官蒲安臣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欧美。访问期间产,中美订立的“蒲安臣条约”为扩大美国在华影响提供了基础。由于中国沿海及内地门户洞开,海关为外国人所把持,致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商品大量打入中国市场和外国资本也开始进入中国。

三、教会扩张与教案的处理

外国宗教势力扩大在中国的影响,一些传教士胡作非为,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对于这样教案的处理,清政府由于害怕外国人,往往妥协让步。

第五章

边疆危机的处理(2课时)复习目的:经过同治初期短暂的平静之后,清政府再次卷入对外关系的纠纷之中。列强不仅直接侵略中国,而且开始侵吞中国周边的弱国。本章使学生不仅了解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背景,而且思索为什么洋务运动虽在一定程序上改变了清政府,却未能阻止列强的扩张,以及处理方式上的问题。

复习内容:

一、关于日本侵台与琉球问题的交涉

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也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利用日本渔民在琉球遇难的事件和中方官员的只言片语,先是侵占台湾部分地区,而后逐步吞并琉球。清政府通过交涉收回台湾,但使琉球归属问题不了了之。

二、马嘉理事件

英国为了同法国争夺势力范围,派探险队进入中缅边境地区,从而导致队员马嘉理被杀事件。英方 利用这一事件强向清政府提出更多的利权要求,迫使避战求和的清政府订立《烟台条约》。

三、伊犁问题

俄国借口边界安全侵占中国新疆大片地区。清政府代表同俄方签订了出卖伊犁地区的《里瓦几亚条约》。清政府拒绝批准这个条约,左宗棠准备进兵伊犁。曾纪泽在谈判中勇斗对手,签订《伊犁条约》。这个条约还是给予俄国部分领土。

四、日本侵略朝鲜引起的危机

由于日本不断地在朝鲜扩张势力,造成19世纪80年代初中日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对立。虽然清政府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但容忍日本在朝鲜驻军。

第六章 中法战争与列强在中国南部的扩张

复习目的:本章介绍80年代以后列强在中国南部的扩张情况,特别是法国对越南和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通过说明清政府如何处理法国对中国的侵略,使学生了解如何分析一个比较复杂的国际问题。

复习内容:

一、中法战争

80年代初,法国势力延伸到越南北部,威胁到中国的边境地区。从1983年起,清政府分两阶段同法国交涉,甚至作出让步的承诺,都未能阻止法国在北越发动的进攻,法国甚至袭击中国领土。中国军队取得的谅山大捷结束了这场战争,但不久中法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越南条约》。出现这个妥协局面是由于中法两国政府都面临国内外的种种困境。

二、葡萄牙的扩张与中葡签订条约

葡萄牙占据澳门后不断强化其统治,1887年终于迫使清政府签订条约,承认其永久管理权。

三、中英就英国侵略缅甸和中国西藏的交涉

英国不断地从其印度殖民地向外扩张,由于清政府害怕与英国发生冲突,接受英国对缅甸的吞并和英国对西藏的通商要求。清政府甚至制止西藏人民的反抗,压迫当地政府开放。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2课时)复习目的:日本把对朝鲜的侵略扩大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清政府试图维护传统的中朝关系失败,采取“以夷制夷”政策也未能避免一场失败的战争,被迫签订极为屈辱的《马关条约》。本章使学生不仅要了解这一历史过程,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以夷制夷”政策会失败,为什么洋务运动也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复习内容:

一、在朝鲜半岛中日矛盾不断加深

从七十年代起,日本通过三个条约奠定了全面控制朝鲜的基础,否认中国同朝鲜的传统关系。日本形成了侵占大陆的政策。清政府一方面容忍日本的扩张,另一方面要求保持同朝鲜的原有关系。

二、中日战争爆发

1994年日本大量出兵朝鲜,扶植傀儡政权,袭击驻守在朝鲜的中国军队。中国被动防御未果,双方 正式宣战。战争爆发前后,清政府试图借助“以夷制夷”政策来制止日本的侵略,但列强出于利益的考虑都不支持中国的主张。中国在战争中指失败,不得不签订《马关条约》。虽然三国干涉迫使日本交回辽东半岛,但清政府保台的幻想还是破灭了。

三、中俄结盟。

为了遏制日本在东北的扩张势头,清政府与俄国结盟,其结果给俄国在东北进行扩张创造了条件。

第八章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入侵(2课时)复习目的: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处境。广大人民起来反抗外来侵略,促使清王朝也作出抗争的表示。但封建王朝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本章使学生懂得封建制度只能把中国一步步地拖向深渊,分析为什么义和团式的反抗也无法解救中国。

复习内容:

一、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

1.列强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列强强占旅大、威海卫、新界、广州湾等租借地,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2.列强争夺铁路修建权:列强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得到修建铁路的权力,以此巩固其地位。

3.列强纷纷对华给予政治奴役性贷款:列强争先向清政府贷款,试图控制其财政,进而控制中国。

二、义和团运动

在中华民族面临被分割的情况下,义和团运动兴起,反抗外国侵略。它的主张和行动得到对列强不满的清廷的认同威胁,清政府借助义和国力量对列强宣战。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借机发动战争,占领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在此期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反对各国在华建立排它性势力范围。各国在力量相当的情况下,有保留地接受这一政策。

三、沙俄侵占东北

借镇压义和团之机,沙俄对东北发动大规模侵略,占领东北三省。在中俄谈判中,俄国拒绝撤退军队。

第九章

清朝末年的外交(2课时)复习目的: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对外交体制进行调整以满足列强的要求。虽然它对一系列事件的处理上也进行过抗争,但最终往往以妥协结束。它代表了封建势力和殖民势力对中国的统治,使中国沦为一个任人宰割的国家。本章将使学生通过清末外交情况来了解为什么革命者要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复习内容:

一、清政府调整对外政策

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清政府设立了外务部,建立了使馆区,改变了外交礼节的规定等。这一系列调整表面上是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实质上有利于列强对清政府的操纵。

二、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借助英日同盟促使俄国签订了从东三省退兵的协议,但俄国以种种理由拒不认真执行撤兵的规定。

三、日俄战争与清政府的“中立”

俄国在东北的扩张加深了与日本的矛盾。两国为争夺对中国东北的控制权在辽东半岛进行了一场战争。对于这样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清政府居然持“中立”立场,置国家和民族 的利益于不顾。四、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为缓和国内的不满,清政府表面上派重臣到外国学习以实现政改,但并不想真正实行改制。

五、英国再次入侵西藏

20世纪初,英军再次入侵西藏,占领拉萨。由于清政府同西藏地方当局的立场差异,削弱了对西藏的控制,也造成边界危机。

六、列强争夺铁路修建权

为了巩固各自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列强纷纷争夺在中国的铁路修建权。清政府依照列强的要求,以国有化名义对外出让湖广铁路修建权,遭到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这起 事件导致一场政治危机,爆发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

第十章 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初年的外交(2课时)复习目的:虽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希望使中国获得独立,但辛亥革命只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没有触动列强在华的权益,甚至对列强作出妥协,致使革命不能彻底。本章要使学生认识资产阶级革命党对外政策的两面性,也认识中国革命和争取独立斗争的艰巨性。

复习内容:

一、革命党人的外交

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非常重视外交对国家关系的作用,强调中国非善用外交不得自立。他在为革命党起草的重要文件《革命方略》中专门探讨了革命党的对外政策主张。辛亥革命后成立的革命党政府不承认革命后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任何条约,反对外国支持和帮助清政府,但同时承认革命之前清政府同各国签订的条约,继续偿还赔款,保护外国人的既得利益。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二、列强进一步在华获取新权益

列强干预中国南北两方的和谈,支持袁世凯上台取代孙中山。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为取得列强对中华民国的承认,不惜对列强作出种种让步,包括在西藏和外蒙古问题上,终于在1913年先后换得列强的承认。西姆拉会议期间,西藏地方当局私下里同英印方面达成西藏同印度的边界线,并擅自签署了所谓的《西姆拉条约》,这是完全无效的。

列强借款给袁世凯政府以示支持,同时获得控制中国盐税的权力,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

第十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2课时)复习目的:趁世界大战爆发之机,日本占领青岛,并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要求”。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中国被卷入世界大战。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军阀领导下的北京政府继续出卖国家利益,对日本的软弱态度致使日本不断地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这样一个政府无法改变中国作为弱国的地位。

复习内容:

一、关于日本所提“二十一条要求”的交涉

趁德国忙于欧战之机,日本强占青岛,继而提出对华的“二十一条要求”,试图控制整个中国。害怕失去日本支持的袁世凯政府签订了《民四条约》,同意了日本的大部分要求,继续出卖中国利益。

二、中国参加世界大战

北京政府内对立的军阀分别投靠日美,致使中国卷入一场本与中国无关的世界性战争。

三、“西原借款”与山东问题的换文

段琪端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大举向日本借款,并“欣然同意”日本在山东的一些权益,进一步牺牲民族利益。

第十二章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复习目的: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但大会通过的和约竟然支持日本占据青岛,从而在中国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直到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才收回对山东的主权。本章要说明只有人民的力量才促使中国代表团敢在巴黎和会上说不,从而扭转了中国外交的趋势。

复习内容:

一、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但列强仍把中国当作弱国对待。为了它们的利益,通过和约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努力没有成功,列强的不公在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它迫使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爱国主义运动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

二、华盛顿会议与中国问题

为限制日本的扩张,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会上达成的《九国公约》重申“门户开放”原则。虽然中国代表团做出了努力,会议只同意中国修改税率等。但在会议期间,日本被迫同意把胶州租借地归还中国。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十三章

南北政府对峙期间的中国外交(2课时)复习目的:苏联承诺放弃不平等的条约权利鼓舞了中国人民。在这种形势下,北京政府同列强进行交涉修约没有结果,而广东和武汉政府依靠人民的力量却取得成果。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废除不平等条约历程上人民的作用,也认识这一历程的艰难和当时政府的局限性。

复习内容:

一、《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签署

苏联政府两次发表宣言,宣布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特权。为此中苏谈判解决悬案,于1924年达成协议。苏方同意中国赎回中东铁路,承认外蒙为中国一部分。但协议仍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尽管如此,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北京政府的的修约外交

五卅惨案激起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北京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之下同列强进行交涉,收回上海的会审公廨。与此同时,召开关税会议和法权会议。由于列强无意交回特权,两个会议都未取成任何实际成果。北京政府与有关国家修订到期的条约也受挫折。

三、广州、武汉政府的外交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广州国民政府提出“以俄为师”的对外政策,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在关余问题、沙基惨案和杯葛事件等问题的处理上坚持不懈地斗争,取得一定的成绩。北伐期间迫使英国改变对华政策,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第十四章

南京政府初期的外交(2课时)复习目的:南京政府成立后在对外关系方面为取得民众的支持,提出关税自主和修约;同时为争得列强的支持,采取了反苏的立场。本章使学生了解南京政府外交的两面性,同时学会分析像中东路事件这样复杂的问题。

复习内容:

一、联美抑日反苏的外交政策

1927年发生列强炮轰南京事件。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苏反共外交,把南京事件归咎于共产党所为,竟向列强道歉。南京政府还在采取一系列反苏措施,获得列强的欢迎。1928年列强先后承认南京政府。南京政府通过东北易帜制约日本的扩张。

二、修约外交

在废约运动的推动下,南京政府同各国交涉,在二十年代末之前它们先后同意中国实行关税自主。1930年,中国关税率上升到10%。然而有关领事裁判权的谈判毫无成果。

三、中东路事件

由于苏联的利已主义,中东铁路所有权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在南京政府的支持下,东北地方当局借机反苏。1929年中苏断交,苏联军队攻入东北。东北当局被签订停战协议,恢复苏联对中东路的控制。但南京政府不承认此协议,中苏开始谈判,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谈判没有结果。

第十五章

九一八事变与应对日本扩大侵华的外交活动(2课时)复习目的:本章介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扩大侵华,南京政府的对策从不抵抗、妥协逐渐转向抗战。本章主要说明在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过程,分析其复杂的原因。

复习内容: 一、九一八事件中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8日,日本挑起冲突,对东北实行军事占领。南京政府不令不抵抗日本的进攻,同时也拒不同日本谈判,而希望由国联来调解两国的矛盾。并指望美国进行干预,但美国只采取“不承认主义”政策。

二、国际联盟的调处.日本企图把上海纳入其军事扩张地区,遭到其他列强的反对。在列强的干预下,中日达成停战协定。在中国的强烈要求下,国联派出调查团来中国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1933年初国联通过一份调查报告,在明确中国对东北拥有主权的同时对日本的行动进行辩护。

三、日本侵入华北和对日妥协外交

日本退出国联前后对华北发动进攻,求助国联不成的南京政府改为对日妥协,签订了“塘沽协定”,但日本仍不断地提出扩张要求。

四、寻求外援的与国外交

南京政府修复同苏联的关系,呼吁欧美列强的支持和援助。

五、对日政策的转变

日本提出“广田三原则”,要求中方承认满洲国,把南京政府逼入绝境。中方改变政策,拒不接受日本的要求。在张群――川越会谈中,中方对日方提出反要求,会谈破裂。在全国爱国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南京政府走上抗日的道路。

第十六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外交困境(2课时)

复习目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寻求国际援助来抵抗日本,但不见成效,不得不调整政策,等待时局的变化.直到1940年秋,国际社会才开始热心于援助中国抗日。本章帮助学生分析南京政府转变政策和国际社会转变态度的原因。

复习内容:

一、抗日战争爆发

七七事变导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二、争取国际援助的外交活动

国民政府争取国联支持的政策未见成效,布鲁塞尔会议也没有取得任何成果,采取了苦撑待变的对策,等待国际形势发生有利的变化。使日本接受调停。但都未能成功。

三、联苏外交的展开

同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争取到苏联较多的援助,但苏联不同意出兵攻击日军。

四、争取欧洲列强的外交活动

争取英法支持,争取意德中立,但由于这些国家的各自利益,外交活动都没取得成效。

五、争取美援的外交活动

争取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但成效也甚微。

六、抗战外交政策的调整

欧洲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利用这个时机积极对英美等国做工作,阻止美国对日妥协,争取三国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中国开始获得美国援助。

第十七章

参加反法西斯阵营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2课时)复习目的:中美英结盟抵抗日本侵略。由于中国坚持抗战,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分别同美英签订新约,废除领事裁判权等。但由于蒋介石为反共,同样牺牲民族利益。本章使学生了解中国坚持抗战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了解大国对战后世界格局的考虑,认识中外关系中出现的新的复杂因素:国共斗争。

复习内容:

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对德意日宣战,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中国战区成立,南京政府积极寻求英美援助,中美英进行滇缅作战,抗击日军。

二、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变化

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国和英国订立新的条约。两国同意废除领事裁判权、租界和《辛丑条约》等。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讨论滇缅路对日作战问题和日本失败后的处理问题。中国进入四大国的行列。

三、中国与美英苏之间的分歧

美国史迪威将军为加强打击日本,一方面对蒋介石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提出与中共合作,引起蒋的不满,发生“史迪威事件”。中英因对日本作战和印度独立问题而发生争持。中苏因新疆问题发生矛盾。

四、抗战胜利前夕的外交活动

蒋介石政府为了反共的需要,积极争取美国的支持,并屈服于苏联的压力,签订有害于中国主权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第十八章

内战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的终结(2课时)复习目的:战后中国国共两党矛盾尖锐。美国试图进行调解,未能成功。美国出于反共需要,明知国民党会失败,但仍旧给予大量援助。因此,中共严厉地谴责美国的对华政策,并以此制定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本章使学生了解内战期间中国国内政治对对外关系的影响,认识制定新中国对外政策的背景和基础。

复习内容:

一、对日受降活动

国民政府采取“以德报怨”政策处理日本受降,争取日本的合作,没有严厉地处理日本的战犯。中国收回台湾,并负责越北和香港的受降活动。

二、积极参与国际活动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并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三、国民党政府加强与美国的关系

战后南京政府同美国签订一系列条约,给予美方新的特权和利益,试图获取美方对其反共政策的支持。美国为稳定东亚局势,派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但由于国共双方矛盾极为尖锐,调处失败。美国便改为援蒋反共。

四、新旧对外政策的交替

南京政府乞求美援,美国虽然给予大量的经援军援。但这种援助有一定的限度,美国不愿背上南京政府这个包袱。南京政府换马,寻求国际调解未能成功。美国政府指责南京政府无能,输掉中国内战。美国持观望态度,对华政策迟迟不决,甚至放弃同中共改善关系的机会。中共坚决反对美国援蒋反共的政策。毛泽东尖锐地批评美国白皮书,明确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第四篇:农桑辑要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在它之前唐代有武则天删订的《兆人本业》和宋代的《真宗授时要录》,但这两部均已失传。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农桑辑要·耕垦·耕地》的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耕垦·耕地

《齐民要术》:春耕寻手劳郎到反,古曰:“耰”,今曰“劳”。《说文》曰:“耰,摩田器。”今人亦名“劳”曰“摩”。秋耕待白背劳。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秋田塌实,湿劳令地硬。谚曰:“耕而不劳,不如作暴。”盖言泽难遇,喜天时故也。桓宽《盐铁论》曰:“茂木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踏,直辄反,田实也。暴,音曝,耗也。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犂欲廉,劳欲再。犂廉耕细,牛复不疲;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秋耕埯同埯青者为上。比至冬月,青草复生者,其美与小豆同。初耕欲深,转地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菅茅之地,宜纵牛羊践之;践则根浮。七月耕之,则死。非七月复生矣。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冀美懿反;漫种也。种;七月、八月,犂埯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一石大约今二斗七升;十石,今二石七斗有余也。后《齐民要术》中“石”、“斗”仿此。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氾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春候地气始通,土块散,陈根可拔。此时二十日以后,和气去,即土冈。以时耕,一而当四;和气去耕,四不当一。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耕辄劳之。草生,有雨泽,耕,重劳之。土甚轻者,以牛羊践之,如此则土强;此谓弱土而强之也。

《杂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凡地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其“踏粪”法: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谷穰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古一尺,大约今一尺三寸有余。后《齐民要术》“尺”、“寸”仿此。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至十二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

《种莳直说》:古农法,犁一棍六。今人只知犁深为功,不知棍细为全功。棍功不到,土粗不实。下种后,虽见苗,立根在粗土,根土不相着,不耐旱;有悬死、虫咬等诸病。棍功到,土细又实,立根在细实土中;又碾过,根土相着,自耐旱,不生诸病。

《韩氏直说》:为农大纲,一则牛欺地,二则人欺苗。牛欺地则所种不失其时;人欺苗,则省力易办;反是,则徒劳无益矣。凡地,除种麦外,并宜秋耕。先以铁齿概纵横概之,然后插犂细耕,随耕随捞。至地大白背时,更橇两遍。至来春地气透时,待日高复棍四五遍。其地爽润,上有油土四指许;春虽无雨,时至便可下种。秋耕之地,荒草白少,极省锄工。如牛力不及,不能尽秋耕者,除种粟地外,其余黍、豆等地,春耕亦可。大抵秋耕,宜早,春耕宜迟。秋耕宜早者,乘天气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其苗易荣。过秋,天气寒冷,有霜时,必待日高,方可耕地,恐掩寒气在内,令地薄,不收子粒。春耕宜迟者,亦待春气和暖,日高时,依前耕耙。

农桑辑要文言文翻译

《齐民要术》:春天耕过的地,应随时摩劳郎到反,古时称“耰”,今称为“劳”。《说文》将“耰”解释为“摩田的器具”,今人亦将“劳”称为“摩”。秋天耕过的地,须待白背时劳摩。春天多风,耕后若不随时摩劳,地土空虚,必容易干燥;秋天田土塌实,耕后随即趁湿摩劳,便会使地土结成硬块。农谚说:“只耕不劳,不如听任泽水自行跑掉。”农谚是说:喜天降时雨,应即行耕劳保墒。桓宽《盐铁论》说:“茂密的林木下面,不会有丰美的青草;大个的土块中间,不会有良好的禾苗。”塌,直辄反,田土湿实之意。暴,音曝,损耗。秋耕,要耕深些;春耕、夏耕,要耕浅一些;犁起土的宽幅要廉仄,要耕一遍劳两遍。犁廉,既可耕得细,牛也不疲劳。劳两遍,使地熟,土壤无块,天旱亦可以保墒。秋耕,以能埯同掩青为最好。等到冬初,将新长出的嫩草压青,其美好与用小豆压青相同。第一遍耕要深,转地要浅。初耕不深,不能使地熟;转耕不浅,容易翻动生土。生长着菅茅的地方,宜将牛羊放入田中去践踏,经过牛羊践踏,草根浮动。七月间翻耕过后,便会死掉。不是七月翻耕的,耕过仍将复生。使地力肥壮的方法,用绿豆压青为最好,小豆和胡麻稍次。皆宜在五六月间冀美懿反,是一种撒播漫种法。种,七八月,翻犁入土,埯杀压青,来年种春谷,一亩可收十石;一石大约折合今二斗七升,十石约当元制二石七斗多。后面凡是《齐民要术》书中的“石”和“斗”,均照此比率折算。这样的肥田方法,同使用蚕屎或腐熟的人粪尿一样好。

《氾胜之书》说:农业生产的根本,在于赶上农时,使土壤强弱适中,讲求施肥、保墒,锄苗要早,收获要早。立春后,土地解冻,地气开始通达,是为土壤首次和解;夏至后,天气开始暑热,阴气兴起于下,土壤再一次和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的时间长短相等,天气和地气相和。在以上所说的时间耕地,耕一遍相当平时耕五遍,名为“膏泽”,这皆是“赶上农时”的功效。立春后,地气开始通达,可耕坚硬的强地黑垆土,翻耕过随即将土块摩平摩碎,使萌生杂草;草长出来,再耕一遍;遇天有小雨,再耕一遍,令土壤协和顺适,不要有土块,以等待时用。这就是常说的使强土变弱的方法。立春的物候是:地气开始通达,土块散开,土中的陈根可用手拔出。立春以后二十天,和气即行消失,土质变得刚强。趁和气在时耕,耕一遍顶上平时耕四遍;和气消失后耕,耕四遍顶不上耕一遍。杏花盛开时,即可耕土质松散的轻土、弱土;等杏花落时,再耕一次,要求随耕随劳。候田中的杂草生长起来,天降雨泽,再耕,并且要用重劳劳摩。如土质过于松散,可以将牛羊赶到地中去践踏。以上方法,可使土质变强,即所谓使弱土变强的方法。

《杂说》:凡是种田的人家,必须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宁可种少种好,切不可贪多种不好。凡发现有的土地瘠薄,便应即时加粪使肥。踏粪法:秋收秋播后,打谷场上的谷穰等物,应即行收集一处,贮藏保管。每天用它向圈中牛脚下撒三寸厚的一层。古一尺,约合今一尺三寸有余。凡《齐民要术》书中所说的“尺”、“寸”,均按这一比例计算。第二天清早,收取堆聚一处;复照上法铺上一层,经过一夜即行堆聚。至年终十二月或来年正月,即可将踏好的粪拉去上地。

《种莳直说》:古时农作的经验,是犂一遍,要耙六遍。今人只知晓以犁深为胜,而不知晓尚须耙细方为全功。耙地的功夫不精到,土有粗块,地中空不实,下种后,虽可出苗,但苗根着生在粗土,根和土不能紧密地相附着,不耐旱,而且常有悬死、虫咬等许多毛病。耙地的功夫到了,土壤既细柔又紧实,苗根着生在细柔、紧实的土壤之中,而且播种时又经过碾压,根和土紧紧地相附着,自然会耐旱,不发生各种毛病。

《韩氏直说》:务农的要旨,一是牛功要胜过土地,二是人功要胜过苗稼。牛功胜过土地,则播种不致耽误农时;人功胜过苗稼,便会不太费力地将庄稼种好;反之,便会白费力气,而不会得到好的收获。所有的耕地,除种冬麦的以外,都应当进行秋耕。先用铁齿耙纵横耙过,然后再用犂细细地翻耕,耕毕随时摩劳。等到地面呈现大白背时,再耙两遍。到来年春天,地气通达时,趁太阳升高后再耙四五遍。这样的土地,土质爽疏而湿润,表层有四指厚的油土即便春季不降雨,只要农时一到,便可照常下种。另外,经过秋耕的土地,杂草自然要减少,亦可极大地节省耘锄工。如若牛力不足,不能全部进行秋耕,除种粟的土地非耕不可外,其余种黍、豆等地,亦可考虑采用春耕。一般说来,秋耕应早,春耕宜迟。秋耕要早,是为了趁着天气尚未寒冷,将阳和之气掩埋在地中,将来苗稼容易生长茂盛。过了秋季,天气寒冷,遇降霜日,必须等候太阳升起后方可耕地,怕的是将寒气掩盖土中,使地力变得瘠薄,收不到粮食。春耕要迟,也是为了等候春天阳和的暖气,太阳升高后,依照前法耕耙。

注释

①耰:注文中的两“耰”字,《齐民要术》作“耰”。按,《说文》作“耰,摩田器也,从木,忧声”。关中称为“耱”。校元本作“耰”,据改。

②塌实:即“结实”,谓秋天多雨,土地含水量大而且结实。塌:今本《齐民要术》作长劫反,今读jié。“塌”与“结”为一音之转。

③桓宽:汉宣帝时人。引文见《盐铁论·轻重第十四》。

④廉:窄仄之意。“廉仄”与宽广为反义。

⑤埯青:指将青草或绿肥作物,犁翻掩埋土中,即今天所谓“压青”。“埯”同掩。

⑥菅茅:草名,有时单称“菅”或“茅”,按《说文》“菅”和“茅”互训,盖一物而二名。“菅茅”,一名苞子草,茎细长可作绳织履,亦可覆盖屋顶,是田间杂草中害稼最甚而难清除者之一。

⑦此系《齐民要术·耕田》篇,所引用的《氾胜之书》文。

⑧立春正月节,按照《礼记·月令》的说法,“东风解冻”、“阳气渐升”、“阳气达”皆为立春节后的重要物候。地气:指阳气。

⑨夏至后九十日:夏至后九十日为秋分八月节。至此时阴阳适中,当秋之半。

⑩以此时:指三次“土壤和解”之时,为立春、立夏、秋分。

黑垆土:《说文》:“垆,黑刚土也。”是一种黏性极强的土壤。这种土壤过湿过干都不易耕,故宜于土壤和解的时候耕,土块方易分解破碎。

第五篇:近代中国战争专题

近代中国战争专题

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5)影响: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6: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军长可以公开陪)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帝国主义的触手深入内地)。考点7: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1)背景: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

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

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

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中国税收被列强控制,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中国近代农民起义专题:

一、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五六十年代

1、兴起原因:

①主要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趁机勒索白净。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②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③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2、过程:

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③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内容:必修一 56页):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这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注意:《天朝田亩制度》从来没有真正的实行过,原因是:从主观上来讲,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客官上来讲,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3、太平天国的功绩: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

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②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悠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④天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⑤与同时期的押后民族甲方运动高潮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在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②战略上的失误: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③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二、义和团运动:非重点,看书理解即可,必修一58页

义和团口号:扶清灭洋,反映当时的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

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传播的先进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二、新文化运动:重点!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社会主义思潮(李大钊)

1、原因:①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实行专制独裁,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③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促进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2、过程:脉络已经梳理,但是细节的地方回归课本,必修三87页

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称《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大力宣传新文化,批判封建旧文化,《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②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它的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③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

4、新文化运动是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它解放了人们思想,对中国人民有巨大的觉醒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命运动。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④但对于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片面性.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区分标志);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①、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是代表人物,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②通过创办学会、报刊、团体、翻译书籍等形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出现了“问题”和“主义”的论战。通过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

④各地出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2、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3、中共的“一大”和“二大”

(1)中国共产党“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A主要内容:①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时间: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下载◆◆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很详细)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 一.知识归纳 1.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被动开放 (1)晚清外交: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题目: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班级:11级历史汉班 姓名:梁永辉 学号:20111104545 读《战后日本外交史》有感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沉重灾难......

    习近平引用经典诗词名句辑要5篇

    习近平政务活动引用诗词典句分类辑要(一) 刘慧辰 阅读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高瞻远瞩,掷地有声,学养深厚。数次引用经典名句、诗词阐述思想。谆谆告诫,寄意深远。本期特辑录......

    周钟岳学术研究会辑要

    兼济天下,鸿儒典范-------------周钟岳学术研讨会发言辑要主办方致辞●大理州委书记顾伯平今天,我们在此相聚,举办周钟岳学术研讨会,应当说是大理州的一件大事,也是大理文化艺术......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 内容摘要:“辛亥革命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次革命运动,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这样的一次革命运动,这样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以其本身......

    近代中国课堂演讲初稿

    封闭、保守、愚昧„„“天朝上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840年,不列颠舰队的指南针指着东方,从此,战败和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斥着中国的历史,而最让侵略者着迷的,无疑是这个......

    浅谈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浅谈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摘要:近代中国必须进行社会转型,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步入近代以后,传统社会无论从它的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制度、文化结构上均已不能再适应......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部分课后习题

    一、简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在停泊在南京江面英船康华丽号上签署的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