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高速进步与发展,人类知识呈几何级地增长,“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语).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而高一学生刚升入高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加深,思维要求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增加,老师讲解课时的减少,学生课后自由安排时间的增加,许多同学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致使成绩下降,甚至影响部分同学的学习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中去探索,去发现,提高思维能力,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思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下面就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反思.
一、指导预习,培养习惯
指导预习是学生自学的第一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教材,掌握大意,理出疑难点,加强听课的针对性;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在学生预习前提出问题,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使预习更有目的性、更扎实.预习的要求不宜过高,难度不宜太大.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1.读
第 1 页 指导学生要细读、深思;对读不懂的地方和思不透之处,要提出疑点,找出问题,带着这些疑问上课,力争听懂,以便取得较好的效果. 2.圈
即圈点勾画,预习时,应该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划”就是划关键字眼、划重点.“批”就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验证.“写”就是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地整理出来. 3.疑
这是预习的深化.疑,就是要求在精读教材,思考揣摩教材有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钻研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学得深刻,便于讨论研究.这也是一种较高标准的预习要求.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发疑的习惯和兴趣. 4.思
预习后,自己关上课本想一想: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自己懂不懂?与这个新问题有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听老师讲?这样检查,可以看出自己预习的效果怎样,以便进行调整、改进. 5.做
第 2 页 做每节课后的练习,检查预习的效果.课后的练习的难度不大,基本上与本节的例题相似,做对了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做错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二、设疑引读,启发思维
设疑引读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第二环节.高一学生开始接受自学教学,看书时遇到许多困难.首先是缺乏阅读的习惯,不懂阅读的方法,读书时一带而过,不善于进行思考;其次,高中学生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课文的特点是语句精练简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有的学生读书时犹如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再次,对于数学的专用名词术语,抽象的数学符号更是不明词意,死记硬背.虽然许多地方没有真正领会,但又提不出什么问题,这就说明学生还不会自学数学.
针对以上情况,在指导预习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阅读提要,设计一些相关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看书时能抓住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思考问题,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要了解什么,弄清什么.
以高中《数学》(必修1)的“1.3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单调性(1)”一节为例:在学生阅读前,给出了以下阅读提要:
1、单调函数的图像特征是什么.
2、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刻画函数的点调性的概念;
3、有几种途径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步骤有哪些?让学生们带着这
第 3 页 些问题看书,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将书本反复看上好几遍,边读边思考,运用主动获取的知识来分析,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概念、重要的论述以及关键的字、词、句下面打上标记,从而使自学章节的基本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三、质疑导议,激励发散思维
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部分理论,并能加以应用,还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提出“议点”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第三环节.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通过不同角度改变问题,激励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质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给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充分时间.
四、释疑排难,指导集中思维
把学生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议论中去探索,求发现,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性就在于打开学生思路,学生思维发散后,再及时集中释疑排难,把学习引向深入.结合学生中存在的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重点讲解.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横向思维.教师在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的知识进行讲解时,如果能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有效
第 4 页 地利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释疑讲解要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对学生解决的和教师指导解决的问题适当加以拓展.
及时的释疑排难,把学生的思维从“发散”到“集中”,这样的点拨可收到拨云见日的效果,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化思考,进一步提高阅读和自学能力.
五、课堂练习巩固,检查自学效果
在自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真正做到了精讲,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更充裕.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安排检测题,通过做检测题,学生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的自学“反馈”,教师要注意观察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们注意纠正.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对教师来说能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是保持知识的连续性,并及时评价学习情况,有效地评估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改的本质是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真正强调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在体现“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的原则
第 5 页 下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提高自学能力,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 6 页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四年级数学组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1、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发展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学习的要求,而倡导终身教育,从学会到会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过程。
2、而以往的教学中,往往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老师只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不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了。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很高的自学能力的人。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意义
1、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信息化、数学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每个公民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最核心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致力于把每个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猜想、置疑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倡导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研究性和批判性,这都与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
2、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我发展和生理特征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之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存在很大差异,承认差异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必然要求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1)、关键词之一:“学生”是指我市六年制小学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这个年段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技能,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的独立自学的能力,并形成了解决一些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策略,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关键词之二:“课前”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一般情况下是在教师上课的前一天晚上。
(3)、关键词之三:“自学数学教材”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带着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自已先看书,去熟悉教材,去自学数学教材,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数学教材中力所能及的问题,为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做准备。
(4)、关键词之四:“自学数学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过程,独自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在数学上获得的观察与分析、信息收集与处理、动手与操作、归纳与演绎等数学能力,以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5)、“引领学生课前自学数学教材,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研究”就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引领学生课前自学数学教材”为训练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服务。
2.理论依据:
(1)、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现实用具,用好课本,学生自学课本是有“现实意义”的,课前自学则更有“挑战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自学课本的“自主性学习”也是具体的要求之一。
(2)、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自学数学教材,是基本的教学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终身教育”的基本观点。“从教到学的转变”,国内外教育家曾多次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发表的重要文件《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学习过程正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让位于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国内,陶行知早就强调,“教学的本质是学习”。在国外,赞可夫强调,“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学”。可见,“从教到学的转变”是现代世界教学的共同的一种思潮”。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其中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做好在不确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5)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我们认为,不管从现实情况,还是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去考虑,追根问底,问题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中介。“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一问或许就是真理最初的涟漪,它的意义深远。《数学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学会解决问题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
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解决问题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
1、学生目标
敢问: 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教师目标
A、善于学习,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B、善于启疑,提供培养问题意识的背景,背景应与学生心理、生理相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
C、教师要有热忱而悦纳的态度,改变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对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
D、教师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访问我校教师“引领学生课前自学数学教材”或“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情报况”。以此了解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大小,并查阅各年级数学课任教师的教学成绩,并按照“课前自学数学教材或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与“不要学生自学教材或不布置学生预习”进行分类,为研究提供借鉴。
2、调查少数学生不愿意“课前自学数学教材”的原因。通过此方法去了解少数学生不愿意“课前自学数学教材”的原因:是知识的缺损(因为知识储备不足,问题难以理解);是自学能力的缺泛(不具备观察与分析、信息收集与处理、动手与操作、归纳与演绎等数学能力,以及不能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是自学兴趣不浓(无兴趣进行个人自学);是自学习惯未养成(是不是教师没引导过,没有这种学习的习惯)。研究者根据各种原因寻求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3、进行“引领学生课前自学数学教材,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研究”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学生课前自学数学教材,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教学设计进行常规教学,进行实践研究,观察“学生课前自学数学教材”与“自学习惯与自学兴趣”情况,重点观察“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在研究前后的变化趋势。
4、“引领学生课前自学数学教材,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案例探究。运用上述的教学设计进行常规教学,通过“学生课前自学数学教材”,观察“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的变化趋势,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或修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寻成功的教学案例。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与总结,逐渐形成课堂教学范式,同时,撰写有关研究性论文或反思文章。
五、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端正教育思想,勇于放手。
教师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并让学生明白自身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有目标、自主地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设计学案,做到教为学服务,充分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的暴露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的呈现、方法的引导和知识的形成规律上,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怎样自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学兴趣。
教师要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学习的乐趣,养成思考和自学的习惯。问题情境的创设做到以下要求:⑴要适合知识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各问题之间的跨度要适当,即不能太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太大,使学生一筹莫展,无所适从。⑵要体现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如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等。⑶要遵循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构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筋骨,数学问题和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⑷问题和情境本身要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尽量避免简单形式化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从而调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增设自学环节,贯穿教学始终。
1、课前预习性自学。课前常规性预习要求学生自读学习材料、提出不懂问题、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2、课中自发性自学。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重在出好启发性的自学题。①根据教材前后连贯的特点,选准学生已学和将学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保持自学题的延续性。②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抓住已学和将学知识的沟通点和转化点,在学习方法上要有所借鉴和启示。③根据年龄特点采用不同自学方式:低年级引导性自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依据思考题、练习题自学;中年级独立性自学:独立发现问题、独自提出问题、自行解决问题;高年级创造性自学:独立选用学习方法、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3、课后小结性自学。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提高自学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总结知识规律和解题规律。教师在讲完一节课,一个单元以后,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把一盘散沙知识梳理成一个知识系统。启发他们把所学的内容分为几条线索,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或借助图形把它们概括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且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概括、归纳、总结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贮存于大脑。教师还应促使学生自己把每一单元知识归纳为几个主要问题,记住它的内容、方法和重要结论,特别要对教学中已经选用过的例题、习题,以整单元的知识为背景进行重新审视,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本单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种由厚变薄的读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自学能力
(四)据教材特点,灵活安排自学形式。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灵活安排自学的形式,以求更佳效果。我们摸索出以下几种形式:
1、先看书,后讨论。这种形式运用最多。适用于大部分教材内容。引入新课后由教师出示自学教材学生开始看,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再由教师主持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2、先独立探讨,再看书。这种形式适用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学生依据已有知识。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可以得出结论的内容。
3、先讨论,再看书。有些内容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可以得出结论。但却往往因此疏忽
大意出现错误。这样的内容可让学生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去看书。会使他们对于自身的错误认识得更深刻,好的学生也会讨论中加深自己对正确意见的印象。
4、教师先讲解,再由学生看书。这些形式适合于难度较大,不经教师先讲解,学生无法看懂的教材内容。教师就应先讲解,然后再让学生看书巩固理解。学生就觉得可以学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9.09——2009.10)
资料收集整理、理论学习、上课、学生访谈。
2、实施阶段(2009.10——2010.06)
(1)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并制定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案。
(2)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
(3)听课、座谈、研讨。
(4)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5)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6)开展各种活动,检验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09.07)
(1)整理研究过程的案例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七、研究组织
第三篇: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最显著特征。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与模仿者,而变成了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导者,这一切都要求学生要改变以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为自主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笔者凭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近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步的积累了一定教育教学经验,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科学方法及树立自信心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于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教学
【引言】新课程理念倡导转变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切都要求学生改变以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进而强调学生自主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这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 正文】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备高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说学生就可以在家闭门造车,而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化学学习的规律,有针对地指导学生。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巧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学生自身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长此以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学习《钦差大臣》这篇课文时,我认为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学习,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于是我让同学们采用表演的形式去学习,即:五个同学分别饰演文中五个主要人物,其余同学充当观众。饰演文中五个主要人物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一堂课下来,效果相当好,同学的表演比较成功且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较紧密,五个文中人物的扮演者,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还额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深刻的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人物的精神。像这样创设一定情境,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培养他们自主开发的意识,能提高他们自主开发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氛围,要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逐步让方法自动化为习惯,让习惯上升为能力。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经历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只有学生们真正的感悟了,他们才会产生愉快的体验,才会乐意充当成功的探索者。
二、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
学”,“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出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语言积累
与运用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或动手实践等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学习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主动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通过设疑直奔主题,有的可读后存疑,通过查找资料,上网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包括《读者》、《故事会》、《演讲与口才》、《语文报》等鲜活的报刊,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可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帮助
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创造情景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教师要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进行
自主探究学习,并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与和谐竞争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方法上因势利导,为学生做好正确的指引。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去开发学生的无限潜力,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
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些问题的提出改变了学生接受式的学习心态,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活动与探究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我们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权利,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后,再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让他们相互质疑、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做到生生互动。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个体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地控制和调
节自己的行为,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意志品质欠佳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不理想,则丧失信心,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任何学习过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还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学习需求。对学习上一时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格外关怀和呵护,真正确立起“偏爱差生”的教育观念,尽最大的努力去扶助与感化他们,使其逐步踏上自主学习的阶梯,与其他同学一道分享求知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当今社会是发展中的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新的时期,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自主课堂的各个环节,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课堂变成有效的合作学习的舞台,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当然课堂也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而做相应调整,不能为环节而环节,为模式而模式,为时间而时间。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适用的,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既要走进模式,更要跳出模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最终实现“教学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文升、方天培著:《现代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叶立群主编《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3、于远光著:《素质教育三要义》,2007年第2期
4、马淑霞: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构建和谐化学课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朗读初探
朗读是集眼、耳、口、心于一体的复杂的心智活动,是阅读教学中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训练,良好的朗读行为作为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不仅仅是一种阅读形式,还是一种能使学生在阅读习惯以及思维习惯上有所突破和发展的行为。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能独立的、自主的进行阅读,形成具有自身优越性的朗读行为,就成为教师课前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与做法。
一、尊重学生朗读行为和体会出的感受,让学生拥有朗读信心和发展空间。
过去,许多教师总是拿自己所认为“好”的朗读方式去框套学生的朗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我表现,从而影响朗读效果,甚至使学生失去朗读的信心。《课程标准》中阐述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由于学生心理特征、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加之生活经历的不同,致使他们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便会有所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应对学生的这一差异给予高度重视。教师不仅在正确指导学生的朗读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朗读习惯和自身所作出的表现,鼓励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朗读,充分肯定其朗读后的感受,使他们拥有朗读的信心,从而使其在朗读行为上拥有拓展的空间。
如:《父亲和鸟》中有这样的句子“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有位老师是这样引领的: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父亲很爱鸟,他说话的声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生:父亲发现鸟很高兴。
生:父亲很喜欢鸟,因为当时没有风,树叶轻轻动一下,他就知道里面有鸟,说明他很注意观察鸟。
生:父亲能闻到鸟味,我们都闻不到,我也觉得父亲很爱鸟。
师:是啊,就在这样一片幽静、朦胧的树林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父亲却能发现鸟的存在。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父亲是多么地爱鸟、了解鸟啊!谁能把这些感受读出来呢?
学生站起来读得很轻,特别是读“嗯”时,还点了点头。
二、注重学生的有情感朗读,在朗读中实现情感体验。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但是,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上,加以情感,这就使得学生在朗读上有了很大难度。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读后自身的感悟的不同,直接会影响学生朗读时的情感色彩。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实把握每一个环节不同情感的体现,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课文进行情感体验之后进行朗读就会有更好的阅读效果。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听着鸟儿快乐的叫声,你们快乐吗?那就快快乐乐地把这几句再读读,看谁能听懂画眉鸟在叫什么?
生1:画眉鸟在说:“欢迎光临,鸟的天堂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
生2:人类朋友,看到了吗?我们生活得多快乐呀!这里是我们的天堂。
生3:小朋友们,这里是我们的乐园,我们衷心地希望得到大家的保护,让这树更绿,让我的伙伴儿更多,好让更多的人能来做客,谢谢!
师:呵,能听懂鸟语,可真不简单!面对眼前这番美景,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赞叹——
生: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看,这个例子,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领学生填补作者给读者留下的空白,与作者思想沟通,产生情感共鸣,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赞叹。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挖掘文本潜在的意义,调动自己的思维、生活与知识积累、情感等,创造性地去填充这“空白”。这样才能读出真情实感。
三、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增强朗读兴趣和信心。
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不仅使学生在朗读时产生兴趣,还能使朗读效果从整体到个别的体现出来,更加全面的让学生在朗读中激发兴趣,更有效地得到情感体验。
1、范读。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因而范读便于模仿,更容易让学生深入课文情感境界。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等的范读,直接从他读中掌握字、词、句的含义,抓住朗读时所体现出来的语气,从局部到整体逐渐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因而,范读在学生的习得能力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齐读。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朗读机会,这种形式不仅能让学生读准字音,还能注意停顿,便于集体纠正。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自我纠正,同时加深印象,避免错误。
3、指读。让不同朗读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也能互相促进,提高水平。而学生也会在这一形式中将朗读中存在的不足暴露出来,这就有利于教师对其进行指导。
4、分角色读。让学生自主合作,分配角色,读前充分揣摩所扮角色的内心,读出与之相应的语气。这样的形式既使朗读充满情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帮读。由于学生朗读水平不同,许多学生有害怕教师的心理,那就可以让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这既能促进个体之间的发展,又能使整体得以提高,更激励了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6、小组合作读。以四到五人为一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朗读,既可以促进组员之间的互动合作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通过实践,原来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这样的互动活动中变得自尊自爱了,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各小组之间可以开展赛读的形式,这不仅使组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还使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不断转变自我,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
四、注重朗读评价方式,避免学生在朗读训练中失去信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最忌讳使用对学生发展有不利因素的语言,例如“你朗读得不好。” “不行,读得太没有感情了。” 等等。这样的语言不仅有害课堂氛围,还使学生失去朗读的信心,抑制了朗读能力的发展。《课程标准》中这样阐述“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水平不同的学生,采用激励性、情趣化的语言,如“你这里读得真不错。”“你真像电视里的播音员。”“你真了不起,这多难读呀,你读得可真好。”教师只有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评判,才能使学生拥有爱朗读,会朗读,朗读好的能力。
这几点,看似简单,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对于小学生来讲,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做好这几点,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总而言之,文本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情感熏陶。只有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多向人家学习,取长补短,就一定能掌握许多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方法,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特长生培养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特长生培养
--------刘 维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延伸。积极开展课余运动训练,对特长生进行培养,能培养一批开展课外活动的体育骨干力量,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更能造就一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特长生培养这个课题,给我们广大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新”、“实”、“活”的特点,改变以往特长生培养中的一个“严”字,多从“巧”、“活”、“全”中做文章;用爱心、真心去培养特长生,用全面和科学去武装特长生,使特长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据我个人的经历和我校的实际,从如下方面谈谈体育特长生培养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要改变陈旧的观念,体育尖子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练体 育耽误学习的偏见看法。体育教师要争取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与家长、班主任密切配合、协调,做好特长生的思想工作,掌握特长生的思想动态,让真正有兴趣、有发展空间,学习又好的特长生能安心训练、安心学习。科学合理安排,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2、与其他科任教师密切联系,注意特长生的信息动态,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与文化尖子生通力协作,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助与支持,不至于因比赛而拉下文化成绩。
二、选好人才,重视基础
1、选材要全面,要看身材、素质,要看家族遗传,更要注重思想 品德。对身材条件较好,身体素质基础较好,成绩可要求不很突出,主要看发展潜力,提升空间。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身体素质,确定特长生的培 养目标,因为往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中最大的动力。
三、全面发展,科学训练
1、重视身体训练。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不 能拔苗助长;全面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活动及改善学生的体形等。
2、注重技术训练。技术训练要全面、实用、熟练,应注意形成学 生个人的特点,抓基本结束训练,在此基础上与高难技术逐步结合,不能急于求成。
3、战术、心理训练。应在切实抓好身体、技术训练的基础上,进 行必要的、适当的战术、心理训练,培养战术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训练和各种比赛。
四、全面关心爱护,注重品德教育 体育特长生是学校的特殊群体,往往给人的影响是:人高马大,身体强壮,违纪旷课,甚至打架都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广大教师要对此特别关注,不仅要注重特长生的运动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要全面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守纪的好学生,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1、要让他们通过学习、训练、比赛养成好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 道德素质。让他们真正懂得:文明守纪、公平公正、乐于助人、勇敢顽强。
2、通过平常的观察和了解,包括课内、课外的信息,教师要及时 掌握和发现特长生存在的不良倾向,耐心教育,切实整改,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3、要全面关心和爱护他们。我们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特长生技术 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提高,同时也要关心他们,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思想动态;爱护他们,尤其是伤病时更要体贴入微。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心,让爱心成为他们学习、训练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总之,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去探索和总结,不断改进和提高,开拓创新出一条新课程标准下培养特长生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特长生培养
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五小学
刘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