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危害大全
14级电气06班20143763毕安露
浅谈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
电气6班 毕安露 20143763 摘要:近年来,我国恐怖势力猖獗,恐怖事件频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一.认清恐怖主义
1.定义:恐怖主义是 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 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2.特征
强烈的国际化倾向
恐怖主义活动范围,已从西欧、中东、拉美三大热点地区向全球各地区和国家蔓延,打击目标扩大
已由外交、军事、政府扩展到商业、一般平民和公共设施。尤其是“9·11”后,美国发动针对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全球性反恐战争以来,东南亚穆斯林聚居地区的人民反美情绪高涨,针对西方人的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一些国家及本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地区安全问题之一。
恐怖手段多样
由传统的绑架、劫持人质与暗杀等方式到使用爆炸、袭击、劫持以及生化武器和网络恐怖主义等。此外,当前恐怖主义的活动策略也在不断变化,手法越来越野蛮、残暴,以致于不择手段。
极端主义的交织
14级电气06班20143763毕安露
恐怖主义总是同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极端主义交织在一起。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恶势力之间相互重叠,集中表现为国际恐怖主义。其具体活动是反社会、反人类,以绑架、暗杀、爆炸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制造大规模的恐慌。同时,还与毒品买卖、武器走私、贩卖人口等跨国的有组织犯罪相联系,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
中国遭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的侵扰,“东突”恐怖势力(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是中亚“三股势力”的主要力量之一,该势力以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为目标,与中亚地区的一些组织相勾结,参与、制造了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
1.国内恐怖主义产生的影响因素
(1)东突恐怖分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周边地区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我国境内外的“东突”恐怖分子为实现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策划、组织了发生在新疆和有关国家的多宗恐怖暴力事件,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社会治安秩序,给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的威胁,同时也威胁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2)西藏恐怖分子。在强大的中央政府和人民面前,**集团意识到分裂将是永远达不到的目标。这样,便不能排除**集团内部极力主张 进行恐怖暴力活动的藏青会、藏妇会等激进派别通过制造恐怖活动来扩散恐怖气氛,向中央政府施压,借以达到自己丑恶的政治目的。
(3)台湾民族分裂分子。由于两岸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越来越不利于台独,所以台独势力只好寄部分希望于恐怖袭击。近几年来,“台独”势力蠢蠢欲动,给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带来极大的困难毫无疑问,台独势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股恐怖主义势力。
(4)邪教法轮功分子。邪教法轮功组织为达到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险恶目的,将会实施一些特殊形式的恐怖活动。例如,不断利用高科技手段制造恐怖事件,破坏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插播法轮功的反动音像宣传图像等。同时,制造爆炸事件、鼓动法轮功分子自焚,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示威游行。
(5)个人恐怖活动犯罪分子。改革开放以后,个人恐怖活动有所增加。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过渡时期改革不断深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以极端暴力手段报复社会的个恐怖活动也呈逐渐上升之势。某些人为了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以极端暴力手段对社会进行攻击性恐怖活动,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2.近年来发生的恐怖案件
·2014年9月21日17时许,新疆巴州轮台县城一商铺门口、阳霞镇、铁热克巴扎乡等处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公安机关迅速处置。] ·2014年7月28日凌晨,莎车县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造成数十名维汉族群众伤亡,31辆车被打砸,其中6辆车被烧。
·2014年6月21日,一伙暴徒驾驶车辆冲撞喀什地区叶城县公安局办公大楼,并引爆爆炸装置。民警果断处置,击毙13名暴徒,3名民警受轻伤,无群众伤亡。
·2014年5月22日,7时50分许,有2辆无牌汽车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
14级电气06班20143763毕安露
小结:在中国恐怖主义日益猖獗的今天,我们应坚定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并不被恐怖主义所利用。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恐怖组织策划、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渠道,我们应做到不在网络上传播谣言,不盲目传播恐怖主义的思想,防止互联网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
参考文献:
[1] 华杰.新世纪初中国恐怖活动的成因和走向[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2):28-31.[2] 王新建.当前我国恐怖活动走势及对策思考[J].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45-48.[3] 百度百科:恐怖主义,三股势力
[4] 新浪网:中国政府采取多手段打击网络恐怖主义
第二篇: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影响
试论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影响
姓名: 班级: 学号:631306040114 【摘要】:美国“9·11”恐怖主义事件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恐怖主义便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14年以来,“伊斯兰国”又异军突起,并迅速蹿升为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领头羊”。随着去年的昆明3.0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恐怖主义这四个字又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让我们不得不注意起国内恐怖主义的活动。
【关键词】: 恐怖主义 国内 反恐 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中国诱发恐怖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国际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较小。但“昆明3.1恐怖袭击事件”也给中国再次敲响警钟: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安全岛”,必须明确分析恐怖主义活动对中国的影响,在对付恐怖主义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
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面临的威胁更加多样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绝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不再是军事上的入侵或进攻等直接的威胁,而更多的是来自正在不断上升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则是这类威胁的最具杀伤力的制造者。
中东恐怖势力蹿升,已成为国际恐怖活动首要策源地。随着“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国际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泛滥肆虐,一幅以中东、南亚和非洲为主要策源地的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逐渐形成。国际恐怖势力已由过去的“单中心”向世界各地的“多中心”发展,形成了一道新的“恐怖链条”。
2013年4月,“伊斯兰国”发布2013战果报告,宣城2013年共发动了9540起袭击行动。据伊拉克政府统计,2014年由“伊斯兰国”等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和暴力冲突共导致该国15538人死亡,22000人受伤,成为2007年以来“最血腥”的一年。
“伊斯兰国”的发展蔓延与中东地区的政治生态及国际大环境息息相关。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80多个地区和国家的13000人加入“伊斯兰国”组织,其中中国籍人达100名左右。很多国家也都不断发现与“伊斯兰国”有联系的极端分子从事恐怖袭击的图谋。可见,“伊斯兰国”已成为吸引全球恐怖分子的“磁石”。伊拉克驻美国大使鲁克曼表示,“‘伊斯兰国’的兴起是一个全球肿瘤。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有效协调应对,那么将导致出现1000个本·拉登”。
二、恐怖主义离中国很近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在世界各地制造了多起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并带来严重后果。相比之下,似乎恐怖主义离中国还远。
但是翻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中国与国际恐怖主义有多么紧密的“地缘联系”。作为恐怖主义的“大本营”,中亚地区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该盆地位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遍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诸国,东部边缘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该地区贫穷落后,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汇集了三股黑恶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
提起国内的恐怖势力,我们不难想起这几个词:东突、疆独、藏独、热比娅、**„„一直以来,国内的恐怖势力都是和民族宗教矛盾相连的,而“东突”也正是中国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些以分裂国家为目的,以一定组织形成出现的恐怖主义组织对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安宁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它们培训暴力恐怖分子,积极筹集武器弹药,实施恐怖破坏活动。以1997年伊宁大规模骚乱事件为标志,新疆民族分裂活动进入活跃期,带有“圣战”色彩的暗杀、爆炸等恐怖暴力活动频繁发生。
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今后一段时期,这种民族分裂活动、非法宗教活动与恐怖活动相联系的趋势,将使中国边疆地区安全形势和社会治安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盘点近两年中国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4·23新疆巴楚县暴力恐怖案、天安门10·28暴力恐怖袭击案、5·22乌鲁木齐爆炸案、3·0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仅仅两年,便已发生了如此多的恐怖袭击事件。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22870人,其中因公牺牲2129人,因公负伤20741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都有超过400名民警因公牺牲,他们的平均年龄仅仅是45.5岁。而对于广大百姓来说,他们正是暴力恐怖事件的直接受害人,在昆明事件之后,恐怖分子逃窜,全国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火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的人流量明显减少,可以说,那段时间,每个人都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的。
显然,我国面临的反恐形势日趋严峻,我们对恐怖势力必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并注重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全国上下严阵以待,严厉打击,遏制住恐怖主义势力滋生的苗头。
三、防恐反恐势在必行
现在中国已经长期面临着各种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且这些恐怖主义威胁的种类和特征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为此,中国必须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中国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强调在遵守国际法原则、恪守国际关系准则的前提下,通过联合国的框架,加强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采取一切切实有效的措施,打击恐怖主义。中国希望通过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根本上铲除国际恐怖主义。
在反恐问题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反恐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家间反恐合作; 二是加强和完善国内反恐立法;
三是重点加强城市反恐,提高群众的反恐、防恐意识和知识;
四是注重源头治理,切实加强防范控制措施; 五是妥善处理国内的民族宗教等矛盾。
对中国来说,对待恐怖主义犯罪,除了要采取有效政策坚决打击外,还要加强民族宗教间的沟通工作,另外,由于贫困与不公正也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中国政府应该努力消除腐败,缓和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民族团结、和睦相处。
总而言之,中国在当今国际恐怖主义“新生态”的局面下也面临着新的威胁,百姓们深受其害,面对全新的恐怖主义形势,只有加强国际反恐协调与合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反恐策略予以应对,才有能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抗争。【参考文献】:
1、李少军,《对恐怖主义问题的几点思考》
2、戴凤秀,《反恐怖战略与对策》
3、胡联合著,《当代恐怖主义与对策》
4、傅小强,《国际恐怖新生态逐渐成型》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论文-恐怖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危害
2013-2014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 学校:****大学 任课教师: *** 姓名:****12-2班 学号:1203606**** 成 绩: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其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混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9•11”事件更是使这种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火车站 恐怖事件 危害
最近,我国接二连三的暴力恐怖事件让人震惊、令人愤慨!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砍人事件,造成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4月30日新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站外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紧接着5月6日,广州火车站发生砍人事件,已经造成6人被砍伤,目前仍在救治当中。
丧尽天良的暴力恐怖犯罪,让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让无辜的群众悲愤难当。这一暴行极大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是对人类文明共同伦理价值的公然挑衅。暴恐分子的卑劣行径,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和一致谴责。“反暴力恐怖斗争一刻也不能放松”,总书记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虽然恐怖主义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在国际反恐斗争的严厉打击下日趋减小。仍不断发生的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显示,恐怖主义威胁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还不断恶化。由此可见,反恐斗争仍是一项十分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
一、正确评估恐怖主义的危害
虽然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人只是极少的一小撮,但由于恐怖活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普通的刑事暴力犯罪,并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
(一)恐怖主义危害不因从事恐怖活动的人员减少而缩小。恐怖主义既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也不同于常规战争,它是一种“以小搏大”的极端不对称的暴力活动。这种“不对称”之所以极端,是因为它并不是军事作战中的不对称,而是恐怖组织有预谋地针对毫无防范能力的平民进行袭击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还体现在政府难以给予“受害群体”全面保护而防范这种袭击,也就是说,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像保护要人一样地保护起来,不可能把所有民用建筑、设施都像保护使领馆、军事基地、政府办公驻地一样地安装各种防恐设备。由此可见,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与各国军队相比是“弱者”,但与它们袭击对象相比则是“强者”。
虽然说恐怖组织不断遭到重创,许多恐怖分子不断落网,但残余的恐怖分子“以小搏大”的危害并没有减少。这种“以小搏大”,可以通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或交通工具里放置炸弹、大规模劫持人质、使用汽车炸弹、用导弹袭击民用航空器等方式实现。在这些恐怖活动中,几个恐怖分子、几个炸弹、几枚导弹同它们所造成的伤害与影响可以说难以成比例。因此,我们评估恐怖主义的危害,不能仅仅因其人员的减少而放松警惕。
(二)恐怖主义危害仍在不断扩大。常规恐怖活动已经显示了它的杀伤性与破坏力,每年死于恐怖活动的人数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出现的可能。恐怖主义无视人类的任何道德规范,不受任何国际法约束,因此,它追求最具轰动、最具血腥、最具影响的各种恐怖活动方式,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直是其寻求使用的手段之一。1995年造成10多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使人们更加警觉使用化学武器的恐怖主义;越来越多的放射性材料的走私活动,也使人们对包括“脏弹”在内的核恐怖主义的恐惧与日俱增;而在美国蔓延的炭疽恐慌更使人们忧虑生物恐怖主义的来临。随着国际社会的日益开放,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恐怖分子得到制造包括核、生、化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和制造材料的途径与方式也越来越多,亟需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与警惕。
“9•11”事件中,载满乘客和油料的大型客机撞向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的恐怖举措表明,恐怖分子在使用常规武器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新的更具危害的恐怖活动方式。一些恐怖组织逐渐超越传统,尝试高科技带来的恐怖效应。它们在异地建立支持性网站,从事各种培训、宣传等活动;利用现代两用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移动电话、寻呼机等进一步加强其恐怖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非暴力恐怖主义的危害越来越大,信息恐怖主义就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当人们在享受现代化传播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当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时,恐怖主义也把邪恶的目光瞄准这一领域。他们不仅利用互联网结成跨地区、跨国界的大型组织,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获取和发送各种信息、交流经验,利用网络从事各种犯罪活动;同时,他们也把这种支撑现代化社会的系统作为攻击目标:瘫痪网络、干扰攻击通信卫星等。此外,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也处在恐怖活动的威胁之下。
(三)恐怖主义危害还在于它造成大范围的心理恐慌,影响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以滥杀无辜来追求更大规模的血腥效果;二是力图制造更大范围的恐慌效应。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物质财产损失只是恐怖主义危害的一个方面,它的危害还表现在对人们心理的冲击。虽然恐怖活动最直接的受害者只局限于案件现场,但人们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恐慌则远远超过这个范围。因心理恐慌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对政权的稳定有所影响,有时甚至造成政府的更迭;二是造成社会一定程度的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三是妨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秩序,一遇到事件便与恐怖活动相联系,造成交通中断、工作停止等状态。
而且,恐怖主义的危害还在于恐怖活动的放射性作用,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表现一,通过各种类型的恐怖活动,增加社会安全成本。为防范恐怖袭击,各国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各种安保措施。这不仅使得人们工作生活的各种快捷途径大打折扣,而且这种安全成本也使其他经济活动的效益有所下降;表现二,直接对经济构成冲击。1997年埃及旅游胜地卢克索发生屠杀外国游客的恐怖事件后,世界各国纷纷取消原定去埃及的旅游计划,使埃及当年的旅游收入下降了30%;2001年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后,不仅已在该岛的游客匆匆离去,而且去该岛的人数也急剧下降。事发第二天,印尼股市开盘,综合指数下降了10%。“9•11”事件中,美国纽约在其地标性建筑物——100多层400多米高的世贸双子塔被两架被劫民航客机撞击后轰然倒塌的同时,既造成了2800多人的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美国笼罩在恐怖阴影之下,一时间草木皆兵。此次事件除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外,间接影响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四)恐怖主义危害日益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稳步发展。在此状态下,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性更是不断加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各国的脆弱性增加了。这种脆弱性的实质,是指威胁国家安全的跨国因素增多,而恐怖主义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之一。我们看到,尽管恐怖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热点,但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使得其危害的全球化现象尽显。“9•11”事件虽只是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但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据联合国估计,此次事件将使世界经济发展放慢1个百分点,损失高达3000多亿美元。在2800多死亡人员中,涉及的国家多达几十个。换言之,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人民都要承担恐怖风险与反恐成本。
评估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不应只着眼于恐怖事件的发生,而应看到它的全部。恐怖主义既有极端理论作宣传,也有一定组织机构进行策划;既有募集资金网络,也有走私武器军火渠道;恐怖事件只是恐怖主义的一种最终表现形式。由此可见,虽然恐怖攻击主要针对特定国家和目标,但其他恐怖主义活动则有可能在世界各地进行。由于以往忽视这一点,使恐怖主义问题造成了许多国家之间的摩擦。这种摩擦不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就是发达国家之间也有,而且这种摩擦现在仍然存在。
二、认清恐怖主义的本质
“9•11”后,恐怖主义在国际社会的严厉打击下仍很猖獗,个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内部看,恐怖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复杂的历史社会根源,当今社会存在着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从外部看,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依然有待统一,特别是对恐怖主义的界定、反恐双重标准等问题。因此,反恐斗争也应从多方面着手,靠单一手段、单一国家很难彻底铲除恐怖主义。
(一)恐怖主义披上的种种掩护外衣。恐怖主义使用恐怖暴力作为自己的旗帜,其理论基础之一就是“武装宣传”。纵观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恐怖组织,成立之初也只是由几个、十几个极端分子所组成。他们的极端主义思想与理论很难为现实社会所接受,更不为那些受“利益驱动”的媒体所关注。为了“引起”人们对他们主张的重视,为了“强迫”政府接受他们的“政见”,恐怖分子找到了这条让世界不安宁的极端之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虽然以民众的生命为代价进行“武装宣传”,但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是恐怖主义。他们往往找到许多貌似正义的理论伪装自己:把屠杀民众称之为“暴力革命”;把分裂活动冠名为“争取民族解放”;把宗教矛盾大写为“宗教压迫”;把极端民族主义谎称为“争取民族独立”,如此等等。以此,他们蛊惑了一些人;以此,他们煽动了一些人;以此,他们吸收了一些人;以此,他们也迎合了某些别有用心的“第三势力”的需要。
(二)恐怖主义为自身发展制造的怪圈。恐怖主义沾满民众鲜血的“血路”之所以能够走下去,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制造的一个怪圈。因许多客观原因而形成的贫困、贫富差异,成为被他们利用的工具;而他们的恐怖暴力活动又大大阻碍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这种落后状况转而再次成为他们所谓“正确主张”的有利“注脚”。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恐怖怪圈。在世界上恐怖活动的高发区,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从英国的北爱尔兰、西班牙的巴斯克、法国的科西嘉,到斯里兰卡的泰米尔、菲律宾的棉兰佬岛,从非洲到美洲,大都如此。原因之二在于,恐怖活动不仅“引起”当地人民与政府的关注,更是“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别有用心的“第三势力”的介入。这也使得恐怖组织有了跨国活动的余地与资本,于是这块“乌云”越来越大。针对恐怖主义这种状况,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是打破这种怪圈的关键。
(三)“恐怖主义”定义问题仍是一个关键分歧。虽然国际社会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威胁越来越大,但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世界各国政府,包括专家学者给“恐怖主义”所下定义已达150多个,这实质上也突显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来源不一,需对付的目标不同;二是,恐怖主义跨国活动的“一地策划,异地实施”的特点,导致一些“势力”把恐怖主义作为一张“牌”;三是,一些国家在恐怖主义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只打击对本国利益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有时甚至支持纵容对他国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
当然,国际社会反恐也有一些可喜的现象:在恐怖主义定义方面,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只要是针对平民的恐怖暴力活动就是恐怖主义;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联合国通过的12项反恐国际公约;联合国在国际反恐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在不断加强。
三、标本兼治全面防范打击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反恐斗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反恐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严厉打击现存的恐怖主义;二是防止潜在恐怖主义的产生。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一)不断拓宽国际反恐斗争合作领域,使恐怖分子无处藏身。我们看到跨国活动是恐怖主义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一地策划,异地实施”的恐怖活动迫使国际社会必须进行反恐斗争合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国际反恐斗争合作的基础仍是双边合作。面对共同的恐怖主义威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采用双边合作方式较有成效。国际反恐斗争的多边合作正在蓬勃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地区性组织的反恐斗争合作上。基于一定的地缘与共同的利益,合作趋势良好。但这两种层面上的反恐合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恐怖主义不会受这种合作区域的限制。因此,全球性反恐斗争合作仍亟待在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并机制化。
国际反恐斗争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用具体的措施来充实完善各种反恐协议、协定与公约,国际反恐斗争合作的领域也应随之不断扩大。由于恐怖主义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反恐合作既要有道义上的支持,也要有司法合作;既有情报交流,也有技术合作;既有经济制裁,也有联合军事打击;既有国家领导人的会面,也有具体执行部门相互协助,从而达到从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限制恐怖分子的活动空间,切断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使恐怖分子无论躲到哪里,都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二)从挖掘恐怖主义的根源着手加强综合治理。恐怖主义之所以还很猖獗,还得到一些人的同情与支持,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还披着形形色色的伪装:民族的、宗教的、意识形态的,如此等等。如果将恐怖主义的这些外衣剥去,看清实质,其为达到一定政治目标而进行残忍屠杀的本质就会完全暴露。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恐怖主义在各种措施的严厉打击下仍在泛滥,还有其根源问题。贫困、贫富差距、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现象以及社会动荡不安、种族部族冲突等,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副作用还在加深加重这些问题。要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在打击各种现存恐怖主义的同时,更应注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平衡,缓解国际社会矛盾,减少冲突,防止潜在恐怖主义的出现。
(三)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主导作用。综上所述,反恐斗争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为了解决当前反恐斗争中存在的问题,使国际反恐合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联合国不仅要发挥更大作用,而且要起主导作用。因为,联合国是二战以来经过近50年发展涵盖国家最为广泛的国际政治机构,作用非常广泛,而且联合国已有12项反恐国际公约,这已经为联合国在今后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以联合国为框架,建立和完善全球性的反恐斗争合作机构,是彻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的根本出路。
暴力恐怖犯罪是对人民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严重侵犯,暴力恐怖分子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暴恐分子越是猖狂,人民群众捍卫社会稳定的决心就越是坚定,各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就越是不可动摇。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才是主旋律;生活幸福、社会和谐,才是主基调。坚决反对暴力恐怖行径,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维护安定、祥和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第四篇:恐怖主义的危害及防控策略
恐怖主义的危害和防控策略
2007年1月8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通报了自治区公安机关于2007年1月5日对“东伊运”(东突伊斯兰运动)的打击行动,摧毁了该组织位于新疆南
部帕米尔高原山区塔什库尔干县的训练基地并击毙18名、捕获17名恐怖犯罪分子的事件。2008年3月14日,一群“藏独”恐怖分子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支持和纵容下,公然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事后查明,这天,有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受伤群众达382人,其中重伤58人。拉萨市直接财产损失达24468·789万元。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武警,对在拉萨街头十分猖狂地进行打砸抢烧的不法分子依法打击,迅速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国家法制,维护了西藏族群众的根本利益。“3·14”事件过去没几天,在青海、甘肃等藏民居住区也发生了类似的打砸抢烧事件,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影响了人民的和平生活。这几起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的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由“**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的,是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犯罪事件。遗憾的是,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这些犯罪事件竟然得到了英国、法国、CNN等部分西方媒体和政界要人的支持,妄称中国西藏政府对
该事件的依法处置是对“民主人士”、“和平示威”的“镇压”,并把“3·14”等事件与奥运会联系起来,妄图抵制北京奥运会。
类似事件再次表明,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打击恐怖主义有所成就的同时,境内外恐怖势力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渗透、颠覆和破坏,加上境外恐怖犯罪组织,甚至某些国家对境内外恐怖组织的支持,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面临着艰巨的反恐斗争。因此,有必要研究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结合中国当前的恐怖分子活动现状,从战略战术上积极采取措施,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
一、恐怖主义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恐怖主义的定义
关于恐怖主义(terrorism),国内外学术界以及官方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普遍适用的具有真正权威意义上的定义,其原因在于定义时涉及很强的主观色彩和政治色彩(或掺入意识形态),决定于各国不同的利益表达、立场及其评价标准。
例如,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采用了概括加例示的方法:“对各国政府、公众和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和革命者、追求正义者,以及军队和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义„„空中劫机、绑架、爆炸建筑物、向人群投掷手榴弹、用机枪扫射航空终点站的旅客、扣押人质以及袭击大使馆等等都是恐怖主义者
使用的伎俩„„宣传机构的报道,特别是电视,它把发生的事情直接传送到家家户户,使观众感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
美国国务院(1997)的定义为:“由次国家组织或隐蔽人员对非战斗目标(包括平民与那些非
武装或不值勤上岗的军事人员)发动的、常常是想影响受众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暴力 活动。”
中国学者胡联合的定义为:“一种旨在通过制造恐怖气氛、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为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服务的,无论弱者或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目标)的暗杀、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劫持交通工具、施毒、危害计算机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暴力威胁或非暴力破坏活动。”
其他定义不予以列举,综合各定义,可以得出,各方对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有所
把握,有利于共同认识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但另一方面,这些定义存在着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怕表现在:(1)过于冗长,如胡联合先生的定义字数有150字;(2)注重外观描述,未把握恐怖
主义的本质特征,如以上美国国务院所下的定义;(3)采取例示方法可以直观叙述恐怖主义活动的表现形式,但存在不能穷尽的弊端,也不能包容近来出现的新型恐怖主义;(4)均将恐怖主义归结为暴力活动,而不能解释网络恐怖主义、生态恐怖主义等,也会造成其他非恐怖主义 的暴力行为归为恐怖主义,扩大恐怖主义的含义范畴。
对恐怖主义进行定义,应该以其本质特征为核心,科学地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并兼顾其发展趋势以解释和包容新型恐怖主义。笔者以为,国内学者李湛军所下定义较为准确精炼:“恐怖主义指的是使用或主张使用无规则的暴力或技术手段,或是袭击平民或是袭击公用设施,以图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行为与社会思潮。”但仅将政治目的作为其行为所指之目的有单薄之嫌,不能涵盖非出于纯粹政治目的而怀有破坏社会公共安全、社会大众稳定心理的意图、实施相同手段并有相同效果的现象。
因此,笔者将“恐怖主义”定义为:使用或主张使用无规则的暴力或技术手段,袭击平民或袭
击公用设施,企图达到政治目的或社会目的的一种犯罪行为。此定义不仅强调了恐怖主义的犯罪活动手段、针对目标、实施目的,而且着重指出其犯罪组织活动本身,存在着独立的思想体系和反社会渊源,它较之一般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更具复杂性和组织性,从而也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带来了难度。(二)恐怖主义的特征
在“9·11事件”以后恐怖主义进一步泛滥的背景之下,通过对当今世界各国所发生的多起恐怖犯罪事件所表现的内在特点和外在表征进行分析,恐怖主义具有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或政府行为、民族运动、一般的刑事犯罪行为不同的特征,并且可以依据其个别特征对恐怖主义做不同分类,从而为预防和打击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提供理论
指导。
1·在思想意识方面,恐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有其思想渊源和信仰,民族主义、宗教信仰、极左思想和极右思想为其提供了思想信仰。据此,恐怖主义可以分为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如西班牙“埃塔”恐怖组织、俄罗斯车臣民族分离主义恐怖组织;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最典型为伊斯兰激进组织,如“东突”恐怖组织;极左型恐怖主义,如意大利“红色旅”、日本“赤军”、秘鲁“光辉道路”等恐怖势力;极右型恐怖主义,如德国新纳粹组织、美国“三K党”、俄罗斯“光头党”等。
2·在行为方式方面,采取暴力和各种技术手段以达到其预定意图。传统手段主要表现为暴力措施,如暗杀、投毒、绑架、爆炸、自杀袭击(即“人体炸弹”)等,但自本世纪以来,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以技术手段实施恐怖行为且高技术化趋势明显,如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放射性武器(“脏弹”)、利用网络袭击或袭击网络信息系统等。
3·在针对目标方面,攻击目标泛化,既袭击国家军事设施、通信网络和指挥平台,也袭击政府设施、外交设施和民用设施。自“9·11事件”发生后的几年中,恐怖主义分子具体的攻击目标不断扩大,表现出随意性和无选择性的特点,并且为达到攻击效果不惜任何代价,不考虑人道主义和人性,反映了恐怖组织及其成员的暴虐性和极端性。针对非官方目标的攻击活动比例的上升(高达80%以上),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提高了
难度。由于此类目标往往分布广泛,不具有相应的设施应付突发性恐怖主义活动的袭击,因此便于袭击且遭受袭击后伤亡巨大,对反恐工作
在预防和处置恐怖主义方面提出了难题。
4·在实施目的方面,意图达到其主张的政治目的或社会目的。关于恐怖主义行为的政治性,一般指两种情况:一是某些集团、团体或组织为达到其自身的政治目的而采取暴力或技术手段为特征的行为方式,例如,一些民族主义团体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恐怖主义手段追求自己团队的政治目的;二是鼓吹以各种恐怖手段改变社会的政治思潮,例如,一些自我标榜为“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极左派组织和信奉“法西斯主义”的极右派组织。
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成员意图实现的社会目的,是除政治目的以外的其他带有宗教色彩或个人意志的目的,表现为非法剥夺生命以报复社会,制造恶劣影响以要挟政府,以及募集资金、筹措发展非法武装,甚至是劫取大规模杀伤武器进行讹诈、恐吓、破坏,以制造社会恐慌或企图发动大规模恐怖袭击等。
5·在行为后果方面,积极追求大规模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经济)损失,危害表现严重。对人员伤亡的数据统计表明,上世纪90年代,恐怖活动每年造成的伤亡人数呈升降相间的波浪式增长
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9·08%,其中,死亡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2·59%;每起平均伤亡人数呈升降相
间的波浪式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1·96%,其中,每起平均死亡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5·15%(以
1991年为基数)。其中,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发动的恐怖活动相比一般的恐怖活动造成的人员伤亡更为严重。自1982年以来,中东等
地伊斯兰激进组织及其成员发动的恐怖活动在数量上仅占恐怖活动总数的8%,造成的人员死亡却占死亡总数的30%。
在重大财产(经济)损失上,频发的恐怖主义活动无论对国际还是对国内的经济均造成了不同
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阻碍经济发展的进程。例如,“9·11事件”使美国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
美元,世界经济损失达3500亿美元,并且,这种影响和破坏仍将在全世界经济领域不断蔓延。
恐怖主义活动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危害除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外,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恐
怖活动在西亚、南亚、拉美等“热点”地区恶化了社会政治关系,激化了各国矛盾,甚至引发了局部战争,诱发国际争端。(2)暗杀犯罪严重影响和破坏社会的安全稳定,如1991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遇害、2007年巴基斯坦反对党领袖贝·布托夫人在竞选活动中遇刺身亡等事件导致的全国性骚乱。(3)恐怖组织及其成员造成的骇人听闻的事件给国家政府和人民带来巨大精神和心理恐惧,直接引发社会动荡
第五篇:我国“东突”恐怖主义根源探究
我国“东突”恐怖主义根源探究
摘要:近年来,东突恐怖势力深受国际恐怖主义特别是中亚恐怖主义的影响恐怖犯罪案件呈急剧上升态势。本文从“东突”问题、“东突厥”、“东突厥斯坦”、“泛突厥主义”等概念为切入点,对“东突”问题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阐述了“东突”恐怖主义的实质与国际因素。研究发现,“东突”问题受国内和国外因素的双重影响,是 21 世纪全球恐怖主义网络化、跨国化和全球化的一部分。“东突”问题与中东恐怖主义存在内在关联,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恐怖主义与“东突”分裂势力之间在人员、资金和技术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词:“东突”;产生;发展;国际背景;暴力恐怖事件
暴力恐怖事件:2014年3月1日晚上9时20分,昆明一伙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现场有人伤亡;歹徒手持刀具、统一着装;10多辆警车赶赴现场抓捕嫌疑人。随后车站派出所的民警出警处置。随后特警赶到,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2014年5月22日7时50分许,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发生一起爆炸案,造成人员伤亡。截止5月22日13点19分,该事件已造成31人死亡,90余人受伤。这些都是新疆暴力恐怖事件的最新情况。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猖獗和泛滥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已开始在中国滋生蔓延,并与国内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日益勾结,对我国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近年来,国内呈现出恐怖犯罪手段多样、残忍,并极力效仿国际恐怖主义,恐怖活动趋向采用“基地”组织的游击化运作方式,选择的作案时间与地点更具有策略性,恐怖分子本土化和组织化程度明显降低等特点。
一、“东突”问题的性质
“东突”,即“东突厥斯坦运动”,是以东突厥斯坦独立为旗帜、纲领和行目标的极端民族主义运动,它旨在将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故又称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疆独”。在它产生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国际因素。
毋庸置疑,“东突”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巨大负面影响。“东突”即“东突运”,又称“东突独”,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的简称,系指一批企图通过暴力恐怖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东突厥斯坦国”的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所采取的非法活动。“9·11”事件以前,在我国学界和媒体中统称为“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或“疆独”。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自从新疆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国际形势不断演变,尤其是英、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和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在新疆的渗透,新疆一直存在着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从某种程度上说,“东突”是西方殖民者怂恿和鼓动的结果。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受国际复杂形势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暴力恐怖活动日益猖獗,我国也一直进行着坚决斗争。但“东突”这个词正式出现在中国大众媒体的报道中,为人们所熟知,并迅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影响中国边疆安全,却是在2001年10月之后。“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为积极支持和配合国际社会的反恐斗争,有效打击危害我国新疆地区及有关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恐怖组织,使打击行动更具针对性,打击对象更具确定性,我国根据其行动组织的名称和具体的行动纲领,简称为“东突”恐怖义势力。
二、“东突”问题的历史背景
提到“东突”,就不能不提到“突厥”,“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泛突厥主义”等概念,“突厥”,“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泛突厥主义”概念有其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历史意义。严格意义上说,“突厥”(Turk)指的是公元后 6~8世纪活跃在亚洲草原北部的一个古代游牧民族。突厥最初属柔然人统治,6世纪中叶归并铁勒部,灭柔然汗国,建突厥汗国。势力十分强盛,6世纪末突厥分裂为东、西两汗国,后相继归顺于唐王朝。唐末,东西突厥衰败,突厥人逐渐融入到其他民族中去。[1]31其中西突厥有两支迁移到今土耳其国境内。至此,突厥作为一个民族从历史上消失。“突厥斯坦”中的“斯坦”一词源于波斯语,意为“地方”或“区域”之义。“突厥斯坦”意思是“突厥人的地域”。古代突厥人并没有固定的地域,故“突厥斯坦”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最初是中亚伊朗—塔吉克人对与自己语言完全不同的北方邻人居住地的泛称。10世纪时,欧洲地理学家开始使用这个名词。[2]2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外的一些殖民主义者企图分裂中国,有意将我国的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苏联的中亚地区称为”西突厥斯坦”。殖民主义者遂编造了一套“东突厥人”家园的谬论[3],鼓吹“东突厥斯坦”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等等。泛突厥主义是“东突”的思想根源,产生于19世纪末期,沙俄境内的鞑靼人仿效泛斯拉夫主义而提出泛突厥主义,最早提出泛突厥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俄国克里米亚鞑靼人伊斯麦尔•伽思普林斯基(1851~1914),其理论根据是突厥语、蒙古语、通古斯语、芬兰语、匈牙利语及其他一些语言(所谓的乌拉尔阿尔泰语)同源。[4]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泛突厥主义分子相继流亡土耳其,继续从事泛突厥主义活动,并有力地推动了土耳其泛突厥主义运动的发展。土耳其人孜牙·乔加勒甫(1876~1924)是泛突厥主义的祖师和主要代表人物。
简言之,19世纪末出现的泛突厥主义,是一种主张土耳其、俄罗斯、伊朗、阿富汗、中国及中亚诸国境内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具有“民族同一性”的跨国民族主义思潮,时至今日土耳其仍泛突厥主义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三、“东突”问题与中东恐怖主义的联系
20世纪初至21世纪新疆境内外分裂主义者进行的分裂活动具有旋兴旋败、骤强骤衰的表征。有学者认为,“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其近百年的分裂活动中留下的是一连串失败的记录,是一出出历史闹剧。“东突”在其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在未来,尽管“东突”恐怖主义势力难逃其失败的命运,但仍会伺机东山再起,“东突”恐怖主义分子不会停止其分裂祖国的活动,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东突”分裂主义势力受“基地”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支持。主张新疆独立的“东突”分裂主义者不但得到了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中亚和西亚恐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基地”组织与塔利班等国际恐怖主义残余势力存在一天,“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就不会停止其活动。“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成立以来,“本•拉登”与中亚、西亚的恐怖组织头目多次密谋,要帮助“东突”分裂恐怖主义势力在新疆进行“圣战”,要把中国新疆建设成一个标准的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东突”恐怖组织得到了境外恐怖组织在经费、物资和精神上的大力支持。1997年12月,受“本·拉登”资助的沙特阿拉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将26万美元转交给新疆境内恐怖组织,作为周边国家的“东突”恐怖组织的活动经费。1999年初,本·拉登又会见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头目艾山·买合苏木,在许诺提供资金援助的同时,要求其“一切行动与塔利班协调”。2001年2月,本·拉登及塔利班高层人士在坎大哈与“东突”恐怖组织达成协议,帮助后者训练骨干成员,并承诺负责2001年的活动经费。此外,塔利班、“基地”组织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解放运动”还向“东突”恐怖组织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据报道,曾先后有来自10个“东突”恐怖组织的1000多名骨干分子在“基 地”组织设在阿富汗坎大哈、马扎里沙里夫、霍斯特、呼苏提等地的恐怖主义训练营中接受过诸如爆炸、暗杀、投毒等恐怖活动训练。近年来,在新疆发生的一系列爆炸暗杀恐怖事件,大多与这些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我国警方已抓获100多名曾在阿富汗及其他国家接受过恐怖活动训练、然后秘密潜入新疆的恐怖分子。有关国家也向中方引渡、移交了10多名在恐怖活动中被抓获的“东突”恐怖分子。事实证明,本·拉登与塔利班等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是“东突”分裂恐怖主义活动的幕后推手。
第二,“东突”问题受土耳其恐怖主义势力的影响。“东突”分裂恐怖主义势力的活动是20世纪初首先在俄属中亚地区,继之在土耳其兴起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传入新疆。当时,土耳其派遣的人员在新疆的阿图什以办学为名,传播“双泛”思想,继而一些从土耳其留学归来的民族知识分子也参与其中,鼓吹和宣传“双泛”,成为新疆分裂主义产生的源头。之后,经过20年左右 的时间,新疆形成了以麦斯武德、穆罕默德·伊敏、沙比提大毛拉等为首的一小撮以“双泛”为旗帜的分裂势力,他们建立以分裂祖国为目的的政党和组织,企图分裂新疆,这就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东突”分裂恐怖主义活动深受其影响,并从“双泛”活动中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如新疆 “泛突厥主义”分子麦斯武德早年留学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系统地接受了“泛突厥主义”,回国后又一度高踞新疆省政府主席之位。时至今日,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书刊中经常有大量的关于建立“东突厥斯坦独立政府”的鼓噪,持续不断地公开煽动分裂主义思想,大力鼓吹“新疆独立”,并指责土耳其政府对境外“受压迫突厥人”的冷漠态度。
第三,“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受中东民族分裂主义思潮的影响。后冷战时期,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成为诱导国家和国内冲突的最重要的原动力之一。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是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中最主要、也是最具破坏力的一种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努力推动从现有国家中分离出去,进而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或与其他邻国的同一民族合并的运动。这种民族分离现象在一些国家早已存在,只是影响不大。如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库尔德、英国的北爱尔兰、西班牙的巴斯克、加拿大的魁北克和法国的科西嘉等。但进入冷战后期,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开始狂飙突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了中欧、东欧和南欧,使苏联一分为
十五、南斯拉夫一分为
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并且迅速向世界范围蔓延,至今余波未平。据统计,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积极推动从其母国分离或具有分离倾向的民族就有20多个。现在仍在为“独立”而斗争的重点地区中,有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库尔德人聚居区,俄罗斯的车臣,英国的北爱尔兰,斯里兰卡的北部和东部地区,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加拿大的魁北克,法国的科西嘉,西班牙的巴斯克,印度的旁遮普,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亚齐、马鲁古、西加里曼丹、东加里曼丹等省和菲律宾的棉兰老岛等。[8]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兴起,对“东突”分裂主义分子起到了刺激的作用,对新疆稳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受恐怖主义全球网络化影响,中国的“东突”问题日益凸现出深刻的国际背景,境内外恐怖组织建立了密切的人员链、资金链和技术链,中国国内反恐成为全球反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新疆一直是国际上各种势力争夺的焦点之一。国际上“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一经产生,就千方百计向该地区渗透。“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是“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思想根源。“东突”分裂主义势力为达到分裂中国的政治目的,不仅名称几经变更,而且斗争手段也随着国际政治斗争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换。这些组织逐步走上了恐怖主义的道路,构成了民族分裂主义性质的恐怖主义类型,具备了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东突分裂恐怖主义势力难逃其失败的命运,但仍会伺机东山再起。首先,“东突”势力受到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支持,主张新疆独立的“东突”分裂主义势力不但得到了“基地”组织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本·拉登领导下的恐怖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本·拉登与塔利班等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是“东突”分裂恐怖主义活动的有力推动者;其次,“东突”分裂恐怖主义势力的活动是在土耳其兴起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东突”分裂恐怖主义势力受民族分裂主义思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淑梅.泛突厥主义的历史考察[J].世界民族,2000(2).[2] 肖季文.东突问题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J].文史春秋,2003(3).[3] 中国国务院办公室.“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东突厥斯坦”问题的由来[EB/OL].新闻网,[2003-12-25].http:// [7] 王柯 トルキスタソ共和国研究[M]东京大学出版会1995,10汉译稿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译国外新疆问题研究译丛(第四辑)[C]兰州,2007.[8]李琪.打击”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反恐怖斗争的组成部分[J].新疆社会科学,2002(2).[9]包尔汉.新疆五十年[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232.[10]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87~288.[11]中央民委参事室译.苏联民族政策文件汇编[C].北京:1954.[12] 公安部反恐局.“东突”是我国主要恐怖主义威胁[EB/OL].新华网,[2005-09-06].[13] 新疆警方今年抓获18名境外培训恐怖分子[EB/OL].新华网,[2008-08-07].[14] 黄志恒.喀什袭击案件是精心策划、密谋以久的“暴力袭击活动”[EB/OL].新华网,[2008-09-20].乌鲁木齐 2008年8月5日电.[15] 万鑫.库车暴力恐怖案件已经得到有效处置[N].阿克苏日报,2008-08-12(1).[16] 梁玉春.浅析影响新疆稳定的国际因素[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