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过硬.
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出色的干部队伍
——记我校2009年寒假中层干部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2月11日——13日,我校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中层干部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提升干部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结合考察改革开放30年成果,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全体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了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朱晓琳同志、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生同志、江苏大学教授郭龙建同志作专题辅导报告;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综合治理责任书;党委书记沈雅芬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朱晓琳副书记为大家作了《按照“三宽”要求,争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表率》的辅导报告。朱副书记简单介绍了南京教育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了中央、省、市对干部培训提出的高要求,要求大家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素质,提高本领,作提高实践发展观的表率;履职尽责,有所作为,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追求。
张生副局长作了《规范办事流程,提高管理质量》的辅导报告。张副局长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市教育局机关的一般办事流程和政府行政机关工作的一般特点,向大家指出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结合自己多年干部经历,对如何当好一名中层干部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把准自己的定位。中层干部担任着三重角色:执行者(对上)、管理者(对内)、领导者(对下)。在不同的情境中,三种角色互相切换,要给自己正确定位。二是做事要有计划。作为中层部门,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增强工作的计划性,这是保证部门工作流程顺畅的前提。三是要注意沟通、协调。沟通是指部门之间的支持配合,协调 是指部门内部的力量整合。高明的中层干部应当团结带领大家一起做事,同时在部门内部,中层干部要勇于负责,不能揽功诿过,从而形成互相合作、互相信任的工作团队。
郭龙建教授所作的《打造高效执行力》的辅导报告则围绕执行综述、建立执行型的组织文化、保障制度体系的高效运行、选拔执行型人才、提升管理者的执行力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解析了如何才能打造高效执行力。
三位同志的精彩报告让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
会上,全体校领导与各自分管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综合治理责任书。
最后,党委书记沈雅芬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她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传达了全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大会精神;代表校党委对全体中层干部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绝大多数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结果表示满意,同时也指出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注意学习、工作不讲规范、是非不清、不讲原则和纪律、互相扯皮推诿等极少数现象。沈书记指出,要提高我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今年要下功夫,花力气,重点加强五大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和加强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的理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更高的平台上拓宽我们的工作思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二是加强作风建设。要树立顾全大局意识,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提高执行力,树立牢固的执行理念。此外,作为一名干部,平时还应该深入调查研究,率先艰苦奋斗,主动自加压力、承担责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平和谦逊的态度;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各方面工作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要求,切合学校实际,规范完备的制度,提高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意 义十分重大。要落实好已有的制度,保持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对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制度进行修订补充,注重实效,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在制度上保证规范行使职权,保证集体行使职权,用制度形成权力运行制衡,确保更好的规范履职。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同时要对以往的制度进行研究、梳理和完善;四是加强能力建设。一名干部,应该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规划能力、沟通能力、授权能力、决策能力、按时完成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参与能力、处理文件的能力、目标设定能力、目标达成能力等等。但关键就是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既是本部门工作的领导者,又是学校工作部署的执行者,要努力做到:在落实学校工作部署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努力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不能把工作任务一揽子塞给下级,不能上下一般粗,要统筹安排,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效果,要心中有数。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定位,明确岗位,真正把中层干部的作用发挥好;五是加强廉政建设。要推进廉政建设,增强免疫力,确保树立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的干部形象。强化监督是干部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监督上不能出现盲区,每个干部都要谨慎对待手中的权力,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要把聪明才智用在发展上,干部要学会计算人生、家庭、政治、经济几本帐,算清楚,想明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顶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培养高尚的情趣和爱好,要在全校形成知荣辱、辨美丑、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今年要按照上级部署,加大廉政建设力度,拓宽党内监督渠道,加强群众监督,重视群众的建议、意见,加强监督载体的建设。最后,沈书记还强调了两点要求:希望大家在09年继续高度重视学校稳定工作;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团结的局面。
培训期间还组织参观了宁波湾跨海大桥等,使大家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丰硕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党委宣传部 2009年2月20日
第二篇: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 能办实事的援疆干部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 能办实事的援疆干部队伍
□王兴於
援疆干部是援疆工作能动的载体,是促进鄂疆两地交流的桥梁,增进民族团结友谊的使者。要做好援疆工作,必须建设一支能办实事、作风过硬的援疆干部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援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完成援疆工作的各项任务,造福边疆各族人民。近两年来,湖北省第三批援疆干部工作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强化思想武装,激发全体援疆干部在祖国边疆建功立业的昂扬斗志
相对于生活在祖国中部、九省通衢、鱼米之乡的湖北援疆干部来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政治环境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但湖北援疆干部并没有被困难所左右,而是很快地通过思想武装,迅速地融入了博尔塔拉这片青灰色的草原。
吃透中央政策,自觉担负责任。作为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深入学习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全体援疆干部统一了思想,认识到援疆工作是中央赋予的光荣政治任务,也是和平时期培养锻炼干部的良好途径,逐步树立了这样的意识:一是做好援疆工作就是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意识,因为新疆的发展稳定关系到全国的发展稳定;二是做好援疆工作就是为内地省份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意识,因为没有边疆的稳定,内地省份不可能有一个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做好援疆工作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意识,因为援疆干部都是按照中央的政策选派来支援工作的,在新疆博州的工作岗位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四是做好援疆工作就是锻炼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因为边疆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更能锻炼提高干部;五是援疆工作的成效就是衡量援疆干部工作水平尺度的意识,因为工作的好坏要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必须用援疆工作的成效来评价援疆工作。认识的提高促进了广大援疆干部努力成为造福边疆的实干者,增进友谊的传播者,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国家稳定的维护者。
学习边疆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在新疆这块博大的国土上,有着太多的先辈们为了祖国边疆的稳固而不屈不挠与强敌浴血奋战的史实。特别是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族同胞为了新疆的安定,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壮举。1762—1764年,蒙古察哈尔部2000余官兵不顾干旱、瘟疫等重重困难,远涉万里从张家口、宣化及大同一带西迁来到博尔塔拉镇守边防。18世纪70 年代初,蒙古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开始了东归祖国的艰难历程。尽管沙俄军队一再围追堵截,整个部族人口从17万锐减到7万,但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先人的“西迁”、“东归”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动的教材。新中国建立之后,一批又一批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新疆支援建设的数百万兵团人、军垦人、支边人,为了新疆的稳定和发展,“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他们给了爱国主义最好的注解。通过学习历史,大家深深地体会到:没有边疆的安定,就没有内地的稳定;没有边疆的进步,就没有内地的发展。中央作出的支援新疆的战略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内地省份支援新疆建设是完全应该的,选派干部到新疆工作锻炼是完全必要的。援疆干部支援新疆建设,不是恩赐、施舍,而是还愿、还账;不是做秀、镀金,而是奉献、历练。
升华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在学习和参考借鉴前几批援疆干部工作的基础上,援疆干部们认识到,做好援疆工作,必须以干部援疆为龙头,以交流互访为纽带,以智力、资金、物质支持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实现边疆与内地省份的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受援地党委政府满意特别是边疆各族人民得到实惠为标准,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进内地省份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感情,确保中央提出的“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实现为目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三年援疆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让博州人民满意、让湖北人民放心”的总要求,在博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树立一个理念:无私奉献、锻炼提高;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以卫生、教育为基础,稳步拓展智力援疆领域,二是以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项目援疆工作;推动三个转变:一是从形象工程向培植财源、增强造血功能转变;二是从无偿援助向无偿和有偿相结合、促进广泛经济合作转变;三是从单一的干部、项目援助向综合性人才、技术、管理援助转变,使湖北的援疆工作再上台阶,为博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的团结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通过思想武装,湖北第三批援疆干部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形成了看谁进步大、比谁成绩多的良好风气,保持了一股旺盛的工作热情,为做好援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全体援疆干部扎实开展工作,树立良好作风
援疆干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集体,加强援疆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有其独特的规律。我们注意从制度入手、在结合上下功夫,做好援疆干部管理工作。
属地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结合。援疆干部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干部群体,更是新疆、博州干部队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分析过去援疆干部管理的经验教训以后,我们坚决地执行“属地管理为主”的方针,要求大家不作特殊干部,必须模范遵守博州各 级党组织有关干部管理的各项规定,防止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对于援疆工作、干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倾向性问题、普遍性问题,及时向州党委、州政府、组织部门请示汇报;援疆工作队内部的各种的会议、信息、工作部署,都请属地组织部门、援疆办的同志参加,以便信息互通、工作衔接。博州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援疆工作,对援疆干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爱护、工作上放手,视同博州本地干部一样使用、一样管理、一样监督。各受援县(市)、受援单位支持援疆干部工作,明确职责、分工,保证援疆干部有职、有权、有责。给援疆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定目标,让援疆干部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去年,州党委调整充实了援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高规格的援博工作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一批管理制度,从而增强了援疆干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援疆干部内部管理也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严格管理,加强团结,拧成一股绳。工作队内部及时制定了内部管理办法,明确政治学习、请示报告、请销假、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等十个方面的具体管理制度,使内部管理有章可循。从便于工作协作和干部管理的角度考虑,我们及时调整了工作队内部组织结构,建立了以援疆干部工作联络处为核心、五个专门小组、六个分队团结协作的工作格局。根据干部进疆以后工作思想动态的阶段性特点,我们在工作队内明确提出“要迅速融入博州”、“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在深入深化上下功夫”、“把无私奉献与锻炼提高相结合”等要求,引导干部能动地调整 主客观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属地管理与内部管理的紧密结合,促使全体援疆干部积极地关心博州、建设博州,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博州各族干部群众之中,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博州干部。
统一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湖北援疆干部来自于12省直单位和七个地市,既有统一选派的,也有协商互派的,既有党政干部,又有专业技术干部(教师、医生),大部分为三年期,也有一年期、两年期的干部。援疆干部工作队积极配合州县市党委组织部门,加强了对援疆干部的统一管理。州党委组织部(援博办)建立了援疆工作定期总结、交流制度,每年召开三次援疆干部座谈会,即:援疆干部座谈会,县(市)党委组织部、阿拉山口口岸党委、受援单位领导座谈会,援疆干部、受援单位领导座谈会,以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统一思想,不断深化对援疆工作的认识,积极有序地推进援疆工作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针对援疆干部中党政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教师、医生)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和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党政干部,经常组织集中学习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法规和领导科学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经常性地提要求、交任务、压担子;对专业技术干部(教师、医生),则定期组织一些专业讲评、结对帮扶、下乡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业务技术专长和智力支持作用。
自我管理与组织管理相结合。援疆干部注意加强自我管理,认真按照“三严”、“四自”的要求,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主动接受所在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主动接受博州各族干部群众的监督,在政治上不要特殊关心,在工作上不要特殊关照,在生活上不要特殊关爱,坚决不做特殊干部。同时,州县市党委组织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援疆干部的管理。建立了援疆工作联络员制度。各受援单位指定一名干部作为联络员,负责援疆干部的日常服务工作,定期向州援博办报送反映援疆工作动态的信息,保证州援博办准确掌握援疆工作情况。联络员对援疆干部做到“四清”:基本情况要清,分管业务和工作表现要清,思想状况和动态要清,工作、生活和家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要清。加强对援疆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纪律监督,州援博办定期对各县(市)援博办、各受援单位管理援疆干部情况进行检查。
约束管理与激励管理相结合。针对个别援疆干部一时存在的思想认识不高、遵守纪律不严、精神状态不振等苗头性问题,及时找干部谈心,破除“苦熬”、“苦等”、“做客”等不良思想。宁可因为内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而红脸,绝不在博州干部群众面前丢脸,每个同志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和过硬作风,全力为湖北人民和派出单位长脸,已成为全体援疆干部的共识。与此同时,为了充分调动援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注意把严格要求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实行积极的人文关怀,经常了解援疆干部的 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热情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州党委组织部(援博办)建立健全了援疆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援疆干部在博州工作期间,思想政治表现好,作风扎实,工作实绩显著,群众公认的,予以提拔重用。专业技术干部晋升职称,与本地干部一视同仁,不占受援单位指标。援疆干部可与受援单位干部职工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各级组织开展的各类评先创优活动。
现岗管理与跟踪管理相结合。注意加强援疆干部现在工作岗位的管理,促进援疆干部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援疆干部与受援单位积极协商,本着量力、尽力的原则,确立科学、合理的援助工作目标。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援疆干部与本地干部一样,参加受援单位的考核,接受干部群众的评议和监督。考核结果不仅作为职级调整和表彰奖励的依据,而且及时向湖北省委组织部及援疆干部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反馈。将援疆干部的培训纳入博州同级干部的教育培训计划,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部分援疆干部外出培训学习,每年在州党校举办一期援疆干部培训班。建立援疆干部每年思想工作鉴定制度。各受援单位每年对援疆干部的思想及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鉴定,并由州、县(市)援博办签署意见。州党委组织部每年派人到援疆干部派出地反馈援疆干部工作情况,便于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及组织人事部门及时掌握干部在疆工作情况,对援疆干部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
三、想实事、办实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造福边疆人民 湖北援疆干部自觉地把维护边疆稳定、造福各族人民作为自 己的神圣职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工作中自我加压,努力做出能够给边疆人民带来实惠的工作业绩。
援建项目注重基础。在博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援疆干部紧密联系博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争取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援疆干部各派出单位、派出地市的大力支持,支援博州及县市一些事关全局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援助力度明显加大。湖北省第三批援疆工作队在博州工作期间,湖北方面重点支持博州教育、卫生、交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3项,总投资8000多万元,其中湖北方面的援助资金4000万元。这些项目绝大多数已经开工建设,力争在2007年底全部建成,将成为鄂博两地人民友谊的见证,对博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有益的促进作用。
智力援疆务求实效。湖北是全国的科教大省,智力援疆是湖北援疆的传统强项。湖北省第三批援疆干部工作队一方面是巩固已有的优势,抓住教育、卫生这两个最能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得实惠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和途径。2005年以前,湖北主要是通过省委党校帮助博州培训党政干部,援疆干部发挥专长也举办一些小型培训活动,这方面的培训有效果,目前还在继续坚持。2006年,针对博州新型工业化起步、城乡建设提速、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客观需要,根据博州党委、政府对博州州情和发展态势的把握,我们及时向湖北方面汇报并得到肯定,突出加大了急需人才的培训力度。分 别在湖北工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湖北财经学院举办针对博州的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数160多人,培训时间一般为两个月,效果非常好。2007年,急需人才培训的领域进一步扩大,除继续举办党政干部培训班、新型工业化培训班、公共财政培训班之外,宣传文化培训班、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班将相继在湖北开办。急需人才的培训体现了智力援疆的精髓,受到博州各级、各方面的好评。
经贸合作着眼长远。经贸合作是援疆工作的难点。虽然鄂博两地经济上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是由于湖北与新疆相距遥远,企业对外投资能力较弱,博州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也有一个显现过程,所以经贸合作事倍功半。但是博州的新型工业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开展经贸合作是援疆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一是发挥干部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博州新型工业化的方案设计、项目论证和组织推进。二是通过结合鄂疆、鄂博两地优势、组织项目招商,组团访问湖北、全面宣传新疆、博州,走访相关企业等方式,积极推动鄂疆、鄂博两地经贸合作。2006年10月,博州经贸考察团到湖北访问,深入到8个地市、与近200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交流经贸合作事宜,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免费帮助宣传推介项目。通过宣传和洽谈,湖北企业界对新疆、博州有了更深的了解,先后有50多家企业前来新疆、博州调研考察,商谈合作事宜。三是推动湖北企业从贸易合作、地质勘探、参与新疆向西开放等基础性领域起步,逐 步深入鄂博两地的工业大项目合作。目前,湖北九州通集团、汉江集团、安琪集团、人福科技等大型企业在疆投资发展,态势良好。湖北省供销社与博州供销社开展棉花购销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下一步努力使博州棉花直接进入武汉棉花交易市场。中南冶勘院在博州投入巨资进行矿业勘探,前景良好。我们正在推动湖北新疆商会的筹建,为两地经贸合作搭建新的平台,推动鄂博经贸合作从贸易合作、技术协作、建设合作向投资合作、矿产开发、制造业等领域延伸。四是积极向湖北省领导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去年年底,湖北省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副省长蒋大国召开会议推动湖北大企业到博州发展,省政府出台了专题会议纪要。
两地交流增进友谊。通过援博干部牵线搭桥,博州各县市、各部门到湖北考察、培训、交流的领域不断拓展,规模迅速扩大,频率不断加快。近两年来,博州宣传文化代表团、政法代表团、组织(工会)代表团、政协代表团先后访问湖北。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组成党政代表团,考察访问对口支援地市,进一步促进了对口支援工作。州党委组织部组织干部到湖北社区挂职锻炼,组织博州“三老”人员到湖北学习考察,州教育、卫生、财政、报社等部门分别组团到湖北对口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鄂博两地党政代表团及部门、单位之间的互访达到100多次1300余人次,大大超过了第一批、第二批援博工作期间的互访人数。鄂博两地多领域、高层次的人员交流,进一步增进了 相互了解,巩固了两地人民的友谊。
四、主动经受锻炼,援疆干部在复杂艰苦环境中迅速成长 援疆既是中央赋予的光荣政治任务,也是和平时期培养锻炼干部的良好途径。为此,要把无私奉献与锻炼提高相结合,把援疆工作视为磨练意志、提高能力的一次难得机遇。
甘于奉献,援疆干部的思想境界不断升华。新疆是祖国的边疆,博州又是边疆的边疆。参加援疆工作,就意味着必须面临各种考验,包括复杂的政治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工作环境、情况各异的家庭困难等等。离开多年熟悉的工作环境,告别日夜相伴的亲人和朋友,来到万里之外的新疆工作,如果没有一点精神,是难以做好的。同志们大部分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家庭负担重的时候,有些同志家庭还有一些特殊的困难。至今,已经有八位同志的父母亲因病去世,他们中大多数人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回家为老人尽孝送终。还有不少同志的家属生病住院、孩子升学就业,没有回家尽责任。援疆干部的家属们为此也是无私奉献,默默支持援疆干部的工作。“风一阵,雨一阵,风雨之中扎下根”。援疆干部在奉献之中也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定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进一步确立。
迎难而上,援疆干部的工作能力得到磨练和提高。在过去的近两年里,新疆、博州各级组织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既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做出贡献,又经历困难、风险和考验,从而得到锻炼成长。刚进疆时不适应当地工作生活环境的困难、深入进去以后矛盾众多的考验、主观上希望建功立业的良好愿望与现实反差的困惑、部分同志因为长期孤独心里出现障碍的考验、经贸合作遇到严重困难的考验以及许多事先无法预料的风险等等,这些考验处理得好就是进步的压力、动力。因此,在工作队内部,我们一方面强调援博干部要向新疆、博州的同志学习,学习博州的干部讲政治、顾全大局的政治素质,学习博州干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博州干部胸怀宽广、在困难面前豁达开朗、敢于胜利的风貌,学习博州干部在复杂局面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技巧;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依靠省里及派出单位的支持、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充分发挥援疆工作队内部的团结协作,不急躁、不慌乱、不胆怯,比较好地克服了困难、化解了风险、经历了考验,从而进一步锻炼了队伍、促进了工作。与刚来时比,绝大多数同志的政治、业务、组织、领导、协调能力明显的进步。
情洒边疆,树立湖北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近几年,虽然湖北省的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总量处在中部地区的前列,广大援疆干部工作也很努力,但这还不够。因为援疆干部既是促进鄂疆两地交流的桥梁,更是增进民族团结友谊的友好使者。同志们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主动融入各族干部群众之中,每一位同志都交了不少当地的朋友,春节休假结束,大家都说是“回新疆上班”。积极参加各种捐款献爱心活动,主动关心博州 各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尽心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在“结对助学”活动中,援疆干部每人结对资助1名以上的当地贫困中小学生。在“抗灾助农”活动中,全体援疆干部积极响应州党委号召,深入田间地头,顶着炎炎烈日,连续三天与棉农同吃同住同摘棉花,帮助棉农挽回损失。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援疆干部纷纷捐款,购买面粉、大米、清油等物资送到特困农户家中,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早日脱贫。援疆干部的行动,加深了与博州各族群众的情谊,也得到了边疆人民的接纳和认可。湖北省党政代表团访问博州,博州的同志与代表团领导沟通时,对湖北援疆干部的评价是:整体素质好、实干精神强、作风过得硬。
第三篇: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沙洋县沙洋中学罗家忠
沙洋中学创建于1938年,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现有教职工267人,在职党员XXX人,离退休党员XXX人。近年来,学校党总支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求真务实,服务于改革发展实践,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展党员干部形象提升工程,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工程,开展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高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党性纯洁、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学校的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公开、公平、公正,实施干部队伍选拔竞聘机制
干部队伍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而年青干部的培养,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能让年纪轻、能力强、会干事的一线教师脱颖而出,学校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形成了“能者上,适者上”干部队伍选拔竞聘机制。
干部队伍选拔竞聘机制是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选拔竞聘基本程序为:公开竞聘条件——教师自我申报——举行竞聘演说——现场民主投票——公示竞聘结果。在选拔竞聘中做到了“五公开”,即公开竞聘条件、公开竞聘职位、公开审核过程、公开竞聘演说、公开计票结果。为了使干部选拔具有公信力,岗位的竞聘条件由校党总支拟定,除对年龄、学历等基本条件限制以外,要求参与干部竞聘的教师要勤奋务实,有敢于负责和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要善于沟通,有较强的信息收集、文字书写和总结表达能力,同时要求教学能力和业务突出。学校对竞聘的岗位及条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教师根据个人意向报名,校党总支进行审定资格,参与竞聘的教师适时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竞聘演说,全校教职工现场民主投票、现场唱票计票、现场公布结果,投票结果将进行再次公示,公示一周后由校党总支正式任命。
学校的干部选拔竞聘过程民主、公开、透明,树立了了风清气顺的用人环境。这种竞聘机制锻炼了人才,为青年教师走上管理岗位提供了广阔舞台,让上去的人能够服众,让未上的人能够服心,同时适时将比较优秀而未选拔上的教师充实到相关处室从事管理工作,进一步对其培养锻炼,为学校的发展储备后备人才。
近几年来,学校通过竞聘上岗的年青干部已达12人,这些参加竞聘上岗的干部学历全部达标,年龄最大者为38岁,年龄最小的仅有25岁,其中女党员干部有2人,这些年青干部立足本职,奉献才智,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考评、述职,实施党员干部管理量化机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培养党员干部的创新能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执行能力,成为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学校党总支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培养,通过抓学习强素质、抓作风促转变、抓考评促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学校每月进行一次政治学习与管理业务培训,由校党总支、校委会成员轮流辅导,辅导内容包括教育法律法规、重要文件精神、业务理论知识、教学管理策略等等。通过学习培训,开阔了党员干部的视野,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度,增强了管理的小技能。在学习培训过程中,住住会结合具体事例进行现场解说,力争做到工作方法细致,解决问题具体,不遗留任何问题。
除学习培训外,学校和各处室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工作例会,处室工作会议定在每周一上午,行政例会定在每周五下午。在处室工作会议上,针对各自的工作实际各抒己见,踊跃建言献策,做到了分工具
体,任务明确,切实提高了处室的工作效率。在行政例会上,要求处室负责人畅谈本周工作经历与体会,分析工作中的不足,安排下周的工作,让全体党员干部知校情、督校务、促校兴。
二是进行量化考评。学校每月对党员干部工作进行一次量化考评,量化考评细致明晰,分为《处室常规工作周评》和《综合值日评价》。其中,《处室常规工作周评》涉及学校所有的职能部门和年级组,评价内容包括周工作计划、周工作例会、办公环境、信息报送等内容,由学校办公室每周进行一次评价,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学校的《综合值日评价》则更加突出团队作用,值日组长为当天的责任人,值日工作细化到学生管理的每一时间、每一空间,值日人员要全程监控课堂纪律、学生行为、校园安全等方方面面,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记录到《值日记载表》,由值日组长给予得分,学校办公室对值日干部得分每月进行一次汇总。评价得分将按照名次在学校行政例会上进行通报,并将结果张贴在校内公示栏,主动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三是开展述职测评。学校班子成员由上级党委组织测评,校党总支每年组织一次中层干部述职测评。测评前,测评对象要对自己一年来的思想状况、工作实绩、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在教职工大会进行述职,由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统一使用《沙洋中学中层干部民主测评表》,由学校党总支推荐党员教师进行统计,统计结果由党总支进行公示,其结果是全体教职员工公认度最客观公正的反映。
四是认真总结反思。学校党总支及各支部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民主生活会,在会上党员干部联系思想与工作实际,认真地对照检查,总结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敞开心怀,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既严格要求自己又热心帮助他人,既认真查找不足又深刻剖析根源,既总结经验教训又明确今后方向,提出许多切合实
际又有建设性的意见,达到了真正触动思想、提高觉悟、增进协作、推进工作的目的。
为了选准用好党员干部,学校党总支将学习培训、量化考评、民主测评、总结反思等内容按照2:3:4:1的比例转化为量化分数进行综合考评,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对全校所有的党员干部进行等级评定,增强了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校党总支将等级评定的结果进行公示,对于工作实绩差、工作能力低、工作作风不实的党员干部适时进行诫勉谈话,对于综合考评等次排名靠前的党员干部,会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并在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时优先考虑。
三、民主、清廉、务实,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
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这是时代赋予党建工作的新课题。学校以制度作保障,以活动促发展,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坚持民主,强化民主监督作用。为了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了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校党总支制定了《年级党支部成员工作职责》,要求各党支部和全体教职员工加强政治学习,学习时事、学习业务、学习法规,全校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格局;要求各党支部协助做好各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时监督年级组务公开工作,对经费使用、奖惩制度、评先表模、评职晋级等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敏感性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指导,确保了年级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及时开展好“三会一课”,做好支部内入党积极分子(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纳新工作,搞好扶贫助困和共驻共建等活动,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的新的活力。
二是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八条禁令”。中共中央廉洁从政的“八
条规定”出台以后,为切实加强对我校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保护,校党总支出台了《党员干部工作及生活纪律规定》,要求党员干部和教师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在工作时间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严禁收受贿赂、严禁公款吃喝、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公款娱乐、严禁参与赌博、严禁酗酒劝酒等“八条严令”,规范了党员干部和教师的行为,切实加强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三是创先争优,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学校党总支借助“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等主题活动的有利契机,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其一是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示范课”“同课异构教学比武”“魅力课堂评选”等活动,校党总支书记杨兴虎、副校长康德兵带头为老师们上示范课,他们将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在课堂上生动展示出来,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交流,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二是发动党员干部和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武,为教师的成长成名铺路。在“省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青年党员张冲冲老师获省政治学科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陶梦梅老师获省历史学科说课竞赛一等奖,祝庆老师及童菂老师获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这些年青的党员干部和教师勇挑重担,为学校更是为自己争得了荣誉。其三是心系工作任劳任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赞扬。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副校长唐青山在家访途中受伤,仍然带伤走访,家长为之感动不已;2012届师生在孙治平主任带领下,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共有45名教师受到市、县级表彰,给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还有女党员教师、优秀班主作代玉梅、胡友丽,老党员教师褚后川、李德超等等,他们热心教育事业,真情关爱学生,成为了学校党员干部教师的优秀代表,在社会、家长和师生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群体形象。
党旗飘飘,凝心聚力。学校党总支、校委会团结一心,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全校师生齐心协力,精心打造出了一张张精美的名片: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示范高中、省最佳文明单位、省教改名校、省绿色文明校园、影响市民生活100品牌、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60多项荣誉;学校的首创的“三导三学”教学模式,受到了省、市教学专家们的高度好评;今年,学校加入了全国高中课改联盟“荆楚课改联盟”,成为了理事长学校,引领着全省课改的方向,学校的影响力正逐步走出全省,走向全国。新的形势下,学校党总支、校委会高瞻远瞩,必定会带领着全校的党员干部和教师,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第四篇:努力打造一支教师专业化成长队伍
努力打造一支教师专业化成长队伍
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实地考察的内容,深受启发。胡书记指出,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并希望广大教师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师德修养,钻研教学业务,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待加强、教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能否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加强师德建设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倾斜政策;落实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为教师发展成长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他们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第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第二,要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是具有专业开拓能力的专门人才;第三,要肩负起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教师必须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善于自我更新、超越自我的人。
在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上,我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工作做到。第一,在坚持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和测评等常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协作精神,群策群力,取长补短,建立组内教研论坛,突破“教参→教材→学生”这一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别具匠心“解剖”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获得教育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率。
第二,提出以“互动、体验、感悟、创新”为核心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创立自己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应立足于继续教育,通过校本培训、派出深造和提升学历的方式丰富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校本培训中,学校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师徒结对、基本功训练、撰写教研教学论文、听评课、争创名师骨干教师等活动。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派出学习深造,鼓励学历提高的方式为教师创造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机会。
第三,坚持人性化管理、突出人本意识是提高教师队伍凝聚力的制胜法宝。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做到“以师为本,重在激励。”校长要心中装有教职工,胸中装有学生。采取各种工作方式使学校对教职工形成“向心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第五篇: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政府治理能力、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为全面落实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组建城市管理监督局,加强对全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
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城市管理监督局全体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和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对党忠诚 时刻坚守理想信念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就是要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做到党性坚强、党纪严明。城市管理监督局坚持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学习在前、警示在前、预防在前,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革命理想高于天,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保持高昂的奋斗精神,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通过有的放矢抓学习教育、“关键少数”率先垂范、领导班子成员讲党课、集体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并撰写心得体会,全局上下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绝对忠诚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坚定走好改革的新征程。
爱岗敬业 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爱岗敬业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工作饱含热情,干一行爱一行。城市管理监督局组建伊始,就带领各级城市管理部门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新理念,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最关心的小事做起,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我们从抓队伍、抓作风着手,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倡导“721工作法”,即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坚持通过“服务为先”解决70%的问题,通过“管理优化”解决20%的问题,通过“执法规范”解决10%的问题。
各地多策并举,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推行“百姓城管”“市民好管家”,提供贴心服务。“城管便民服务亭”“城管便民服务超市”悄然兴起,心系群众之所想所需。基层城管队伍积极参与抗洪抢险、保障国庆、G20峰会等重大活动,获得了集体“点赞”。
求真务实 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不折不扣抓好改革落实。
一年来,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建立全国城市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全国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稳健起步、开局良好,取得初步成效。
借助信息技术、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有序、安全、干净。
派驻103个城市的111名城乡规划和管理督察员,坚持原则、严格督察,对违法违规行为跟踪督办到底。开展遥感监测工作,在2016年督促地方党纪政纪处分204名责任人的基础上,2017年再次公开挂牌督办兰州、太康、商洛、青岛、马鞍山、湘潭、湛江、呼和浩特等地8起违反城乡规划典型案件,切实维护城乡规划权威,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廉洁自律 打造清正廉明的新队伍
从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廉洁自律就是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城市管理监督局通过建章立制,让廉政要求落地生根。制定了《关于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管理办法》,梳理了查处重大案件、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卫星遥感监测、城乡规划和管理督察、指导违法建设执法、法规政策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干部选拔推荐、纪律作风监督等10个方面、84项廉政风险,制定了59项防控措施,明确防控内容和责任主体。针对督察员队伍长期派驻在地方的特殊性,制定了不准接受宴请、不准公车私用等廉政“七不准”,坚决遏制腐败现象发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城市管理监督局将秉持“忠诚、敬业、务实、廉政”的局训,坚持队伍正规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和城市发展服务。
(本文作者系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