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终成果论文3:小学数学多元评价法之我见
小学数学多元评价法之我见
北街小学
桑艳伟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致力于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点在于给出意见。小学教育处于一个人受教育生活中的启蒙阶段,老师的教育方法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内容,都严重影响和建构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甚至对后代子女的教育方式。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重要的学科,其涉及到的评价体系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要建立”多元、多层、多方、多样”的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方法,教书育人,让校学生学好数学,爱上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学生多元评价;评价策略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建立督促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现在已经得到各个国家教育人士的重视。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真诚恳切地评价,会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帮助小学生建立一种端正的学习态度,推动老师的课程教授计划的顺利实施。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多元评价体系,笔者有如下心得:
一、多元的评价标准
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从来都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人整个素质的唯一标准。我们也发现,很多小学时代或者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好的好学生,并不一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成为人生赢家。数学是个发散思维极强的学科,所以在数学学习中,不应当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当从多元化角度,测试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总结起来有三大模块。
(一)动手实练的评价。老师课堂教学的成果如何,校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考试,就是从答题结果中看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也最能直观地反映出小学生对知识板块的掌握情况。传统的评价方式,即采用的是以考试成绩为评价基准。纵观中国当今的的教育评价体系,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测评标准仍然是中国教育的现状。这种传统的考核模式,会在满分的基础上给出“优秀”和“及格”两个等级。通常满分100的情况下,60分为及格线,80分为优秀线。满分150的情况下,90为及格线,120为优秀线。
(二)思考能力的评价。任何学科,思考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于数学等理工科学科,同样正确的答案,其实存在很多种答题思路。不同的答题思路,其实反应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很多小学生对于答案,或者老师规定的答题思路,都会有自己的发问。小孩子的思维,很多时候反倒是大人们出乎意料的。如何评价一个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看该学生是否是自主思考,思路是否正确等。对于有想法,善于动脑的小学生,老师应当肯定其思维模式,予以奖励。
(三)学习态度的评价。“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习态度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要重视小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问题,纠正不端正、不严肃的学习态度。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踏实学习。
为此,学校应当设立不同的奖项,“进步奖”“优秀奖”“勤学奖”等等。
二、多层的评价标准
之所以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清楚自己的定位,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由于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家庭背景,思考能力,课后学习时间,自我执行力等等都存在一定差别,所以显然不能用的固定单一的评价体系来衡量。这就要建立一套多层的评价标准。
例如,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个人学习基础,把全班同学分为基础好的,基础中等和基础差的。针对其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每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具体个人具体分析。并且可以相应的调整试卷的难度层次,比如填空题和单选题可以降低难度,要求学生都必须做对。计算题的前两道要求中等和基础好的学生答对。对于应用题和附加题,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监督基础好的学生认真分析,力争做对,鼓励基础差的学生积极思考,视个人情况消化答题思路。
利用设置“阶梯”形难度的试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息,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对学习的热情。不至于让基础差的小学生因为一道题目都不会做而受到打击,丧失学习动力。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学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数学知识。
三、多方的评价主体
根据国内一家教育机构的民意调查,80%的学生特别看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老师对自己的打分,就代表了自己真正的学习水平。这种心理影响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对于正处于身与心都刚开始发展的小学生来说,老师的评价,更是一字千金。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老师、学校、同学、家长“四位一体”的评价主体,能够有效纠正或者避免老师单方的评价对学生带来的偏激的影响,得出全面、科学的评价结果。
多方评价主要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类。“他评”又包括老师、学校和同学三方面的评价。老师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的评价,老师的评价比较客观,能够总体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一个班级一般有几十位同学,却只有几名老师,数量的不对等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不够立体的缺陷。老师自己也应当认识到这一问题,既认识到老师对学生评价的独特地位,也要认识到该评价的不足之处。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对学生出勤、课外活动、卫生、保护公物、以及全校范围内学习成绩对比等大方面的评价,基本上基于班级对学校上报的数据做出评价分析,比老师的评价更有鼓动性。学校应该多加强校级奖励制度的完善,设立校级“学习进步奖”、“学习优秀奖”、“勤学奖”、“爱护公物奖”等。在全校营造团结友爱,勤学奋进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同学的评价,是基于同学间日常的相处情况之上的,更多的是对学生为人处世与人交际方面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客观和真实。不一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也不一定学习成绩差的就会得不到同学间的欢迎和表扬。并且,同学间的评价,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自己被他人评价自己也有权评价他人。双向互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也能在学生间营造平等、民主、有好的评价方式。
四、多样的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也是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要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老师个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建立自己具有亲和力的人民园丁的形象,也能拉近与学生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更好地爱上自己的课堂,学好自己教授的课程。对于教学中具体运用到的评价方式,可以从学习生活中的多方切入。首先是直观的学习成绩评价,除了给出生硬的数字评分,可以加上几句简单的评语“今天做的不错,如果能规范书写会更好”“今天的进步很大,期待下一次会更好”等鼓励性话语,小学生还可以加上“小红花”、“小红旗”、“笑脸”等符号化的评语。其次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通过提问,适当的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点出回答时的可取之处,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塑造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形象。班主任还可以在课后,找学生谈话,以朋友间对话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隔阂和讲台上的威严感,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谈心,倾听学生的想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归属感和学习热情。最后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成长过程。定期做回顾和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一段时期以来自己的学习方面的得失,帮助学生养成定期对学习情况做自我总结的习惯。老师个人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师成长档案,记录班级同学的成长情况,务必关注到每一个同学,与学生共同进步。
在具体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中,也可以加入多种实施办法。一是多用眼神交流,表扬或者批评学生的时候,应当直视学生的眼睛,通过目光的锁定,表明了老师诚恳的态度,也能观察学生的表情,判断到底是否评价准确,学生有没有认真在听,同时也能利用目光的交流,让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更深刻的体会。二是适用肢体语言,小学生的数学题不会做,对于学生自己也是相当苦闷的事情。老师可以摸摸学生头,拍拍肩膀或者握一下手,让学生感受到亲人一般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期望,有助于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三是务必公正评价。老师切不可因为个人对学生的喜好,就偏袒或者故意疏远某一位同学,久而久之,会失去所有学生的信任。必须对每一位同学一视同仁,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结束语:
数学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使主动学习,爱上学习,勤奋学习,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习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能振兴整个教育行业,促进中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晕,冯世杰.班主任手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梁碧艳,梁红京.学校评价研究 ,基于课改背景下的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贾群生.回归生活的中小学教育评价[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第二篇:小学数学作业多元评价计划
因为作业太富于个性化,对作业内容及批改质量不做统一要求。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我们尝试着将家长评价与学生评价纳入实践作业评价中,使之与教师评价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家长采用合作性评价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他们的百分之百,每一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只要老师有合理化的建议,他们肯定会不遗余力的配合。尤其是现在的家长素质都比较高,他们的学识比较渊博,这样就为家长参与评价奠定了基础。家长采用合作性评价,是因为学生的实践性作业主要在家庭里面完成,家长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他们不仅能帮助孩子,对操作中的困难加以指导,同时及时的作出评价。这样的评价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另外,在此过程中,还容易加深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在孩子完成“数学周记”之后,家长也可以写一写,和孩子进行文字交流,这样的倾心谈论,可以起到很微妙的教育效果,因为书面语言要比口头语言更富有真情,更有激励性。
2.学生采用互动性评价
对于学生精心完成的每一份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必须抱着相互欣赏的心态来相互评价,因为每一份实践作业都倾注了孩子甚至家长的心血,如果有的同学对那些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的同学进行嘲笑、讽刺,可能打击孩子的实践热情,所以,学生之间必须相互鼓励、欣赏、评价,找出彼此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
3.老师采用引领性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实践性作业时,要对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充分听取学生自己的表述,了解学生探究的过程,要注意宽容学生,不要批评,宜采用“无劣”的评价,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成功者,同时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时间方法等方面给与指导。只要是优秀的作品,都可以被评为“优秀”,结合班级其它的评价措施,给与合适的精神奖励。
六、作业实施策略及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
组织各位数学教师领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教学,组织学习讨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努力把握这些理念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作业的设计与研究实践。
2.关注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作业情境
在作业设置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另外,作业设置一定要有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去完成作业,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实践性作业为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4.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性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猜测、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可以让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数学实践性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数学以外的知识,并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另外,由于数学实践性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5.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
数学实践作业,可以大大突破校园教学时间、场地、器材、人际交往等局限,具有一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宽松、空间广阔的特点,通过教师或家长的精心设计、组织和安排,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在自觉自主的探究学习中,在自发自愿的合作交流中,感知“新课程下的现实数学”,享受“快乐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实践与综合应用。
6.突破教材内容与传统教法的限制。
课外实践性作业可以是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也可以不受课内学习内容的限制,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更具有让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就会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各方面的能
力和技能都会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责任感都会大大加强。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实践性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8.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实践性作业由于没有基本的模式限制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条件自由地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学生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这样将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9.尊重差异,作业要求体现层次化、开放性
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做无差异的作业,因此,我们的作业要求不搞一刀切,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设置异步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地选择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及个性特长,主动灵活地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既保证低层次学生达到学习要求,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又使高层次的学生学有创见,有用武之地,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另外,年龄的差异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层次化作业设计。因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学习能力低,所以上述作业内容,他们可以有选择的进行,主要完成调查性作业和操作性作业。
10.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活动中的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就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以外的其他人大胆的进行调查、访问,以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以求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彼此的交流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也就具促进学和全面发展,使教师不断提高技能,从而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剧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注重培训学生又不单是传授知识,而且要让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去学习,去生活,去面对困难,这就是要求学和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教师、家长及同学对他们成绩的肯定及适时的评价,会使学生从各方面提高更快。因此使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以下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评价的机能:
一、改变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评价过程中首先改变以往评价的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其次改变评价学生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再次改变评价学生多达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是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最后改变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只有从自己的教学中改变了以上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心理、行动及成长就会有不同的提高。
1、从评价内容上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往的评价是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听懂了,本节课讲授的知识,学期末的考试成绩是多少。在新课教学中评价不只是对上课回答问题的同学表扬,夸奖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面对于哪些学思想作风生,也同样给予这样的待遇,例如在刚上课的时候夸奖他们歌唱得好,书摆放得整齐,桌椅摆放整齐等习惯方面是对他们评价,让这些学生同样带着激动的心情上课,也用引导其他做事邋遢的学生,这样长期的夸奖使很多学生受到启示,急于效仿,不但让学生有张扬个性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完一年级整理房间这个单元后,有部分学生从中受到了启发,不只是学习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生活能力。
在进行小组交流学习中,给那些不爱张扬个性的学生一个“官位”,让他们分配小组,然后每个小组中的这些人去当小组长完成任务。让这部分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从而形成评价内容。明确评价的方向。使他们建立自信心,慢慢地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教师评价这些学生尽量准确地指你哪点做得好,而哪方面需要改进,例如,在分组学习时,人员分配问题,每组几个人比较合适,而对哪几人可以分到一组,就要动脑筋,男女搭配开,好动的和安静分子搭配等引导他们的组织才能。在教学剪一剪、拼一拼中让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上前来表现,哪怕是教师手把手地教他完成,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在教学游戏中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思路敏捷的学生讲出自己怎样想的,让那些不爱思考的学生重复刚才学生说了些什么,反复训练,培养他们的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或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通过以上评价方法兼施,以展示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除知识外的表演、动手、指挥等综合素质。
2.从评价标准方面,有的放矢的衡量不同的学生。
我们的学习、活动就像运动员一样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而最终到达终点取得的成绩不同。何况我们的小学生,他们家庭文化及生活环境,接受知识的快慢不同,要让他们在同一节课上全部领会知识,考试全部得满分,回答问题全部正确,做出的作业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且全部正确,那永远是不可能的。高素质的运动员取得的成绩也有差别,我们的学生就更应出现差异。作为教师就不应该过分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视个体差异。应着眼于学生的某方面机能去开发,激励他去提高。在作业的完成上,教师只讲范围不固定在几个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手工及搜集资料方面,多评价哪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领着同伴去完成。
3.传统的评价方法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并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评价是纸笔考试为主,不注重学生参与生活经验,因此,如果评价方法的改变会使学生自愿有信心地去面对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涉及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例如,考试时应用多次机会,改变纸笔测验的做法。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如出示问题,学生互相辩论,我是怎样想的,我是怎样做的,或学生提出的问题问为什么,同时让学生自行解决;对部分学生可实行开卷考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不用终结考试七次定结果。对于考试结果处理方面,对于每位学生具体指出其优点,例如,做得正确,卷面整齐,在某个问题上理解能力强,不指出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成绩排名,因为考试的目 的是让学生发展,所以评价出学生符合实际的改进意见,而不给学生“加压”,你要考多少分为目的,在评分标准上给学生发展的空间,让他们从中分析给他们提出因为什么扣分,因什么而得分,应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
4.从评价的主体出发,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发言权,只能听从教师的评价,而在教学中是采用评价一个人时让其他同学参与,先说说他哪里表现得好,例如:是计算正确,字写得好,还是理讲得明白等,其他学生是否领会其意,如果有异议,还可以再评价,而不是单纯的教师一口定论。当其他人评价结束时,被评价者还可以自己发表意见自己哪里再继续努力,哪方面需要改进。让家长参与评价,因为教师总是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而论这个孩子爱劳动,这个孩子团结同学,那个孩子学习认真,往往这些是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过家长的参与评价,会发现孩子学习认真,往往这些是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过家长的参与评价,会发现孩子们在家校的行为安全一臻,这就要教师配合家长及改进评价观点,经常听取其他学科老师的评价。例如:这个孩子语文学得好,就让他在数学课上多说理。这个孩子课外知识丰富,就让他跟学生多讲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从而发挥其优势,及时得到合理的评价,另外,从学生家长或同伴那里了解学生的情况,将诸多方面汇总来评价学生。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二、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评价也有了其新的内涵,我们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是激发学生、老师、学校的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评价时要关注全人类的发展,强调平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1.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
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出其优缺点,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优点的肯定,让他们发扬。而对于缺点的提出上要准确,让孩子听后心服口服,接受意见,有改正或改进的想法,例如二年级学生学习方向与路线后,学生往往只注重方向而忽视了路线,在他们回答问题后,其他同学或老师给予适当的补充,使其有意识地体会到自己忽视的部分,另外,学生学习完多位数加减法后,计算上普遍存在不仔细的现象,每个学生或多或少地有粗心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找出其错误或用同桌互相订正的方法,再交给对方评价其错因。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应用一句话,一个字来断定一个孩子。“错”、“不正确”的说法,不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同学之间形成看法,往往一个学生学习、生活方面表现得好与差,学生是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现的。教师经常评价这个学生差,学生就会形成肯定的结果,坏事是准是他做的,谁迟到了,谁这道题做错了,以往会将目标投向一个:评价机能使学生大多数从自身来找原因,找错误,这就说明学生有改进的想法和奋斗的目标。
学校的评价过程中,适时地评价某件事怎样做是好的,如果再怎样就会更好。因此学校评价时不应只针对某班概括性阐述而应一面评价出其在那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向应该改进,或提出自己的做法。
2.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教育就是评价,评价就要关注其全面发展情况。我们评价学生而不去关注其发展的情况。那么我们评价就是一句空话,每天在评价孩子,而孩子每天犯同样的错误或只是每天接受老师的评价,没有任何发展或改进,就应改变评价的方式。教师就要同他们交朋友,手把手地教,耐心地评价使其有了发展的目标。
在教学评价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的创新人才。
教师不用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而应以其有深刻记忆或印象的事情,例如:你在学习什么课时,回答的那个问题与众不同,或你在某次游戏中能与学生友好相处,或你积极地听讲,使其看见光明和希望。使家长对孩子有信心,与家长交流中应从优入手,再评价其不足,使家长对其孩子有信心。
数学课堂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有所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评价哪个学生有信心,遵守纪律,在游戏活动中评价哪个学生互相帮助,主动将自己的学习用具借给其他同学;在数学活动后,评价哪个学生爱劳动、爱清洁,不乱扔纸屑。引导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在评价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评价其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水平,评价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例如:在学习数学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用已获得存在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主动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在交流合作学习中,评价他们能否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处境和观点,评价和约束自己行为。评价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通过的方法进行合作等。例如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有意识确定自己组的目标,一起为目标努力。在别人阐述观点时,要仔细倾听。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不争不吵,使学生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出其自尊和自信。评价其积极乐观对待挫折和困难。
总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评价时要客观、准确,要对具体问题、具体的人或事进行具体的评价。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三义庙小学
李建峰
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落实了素质教育,我认为主要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发展为本,主动参与,注重思维,探索创新”这十六个字。
一、发展为本。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这一点,要把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思想品质、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看一堂数学课,其教学是否具有发展性,对这一条的评价,一看其课堂教学中是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处理好三大目标的关系。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小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发展能力和智力的基础,而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加快理解、掌握系统的知识。其中,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是通过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来完成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而且必须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充分体现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统一,三者不可偏废。改革知识积累为取向转为构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再看是否重视学法的指导,是否做到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才能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
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素质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发展。这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探索者。有这么一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数学老师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嘴巴,学生的知识不是讲出来的,是他自己学会的”。对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创造发展的结果,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在如何使学生主体发展上。做到给学生一杯水,并不是教师有一桶水的问题和常流水的问题,要教育学生怎样要一杯水怎样取水。
评价数学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看主体地位的三大特征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得到体现。即做到全体学生参与,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让教师外在的动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动力,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例题的教学一定让学生参与,可用尝试解答,在练习中一定要有层次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看教师是否体现主体参与的策略:
1、多向沟通。
2、重视分层指导。
3、加强操作(内部语言悄悄展开)。
4、加强巩固练习。做到层次性(练习的生命)、针对性。
5、及时评价,激励评价。
6、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化到学法的研究。
7、重视“扶”。要在四个环节中给予“扶”:在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转化为能力时;在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知识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要体现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要做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让其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注重思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掌握和运用这些形式和方法的程度,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是否注重思维,就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注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逐渐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向他们提出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为中,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掌握初步的思维方法;二是初步学会运用基本的思维形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随着数学知识的增长而自然提高的,而要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教程中,经过有意识的培养和长期训练方能形成。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以知识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培养,而且要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做到概念清晰、判断正确、推理合乎逻辑。
注重思维不仅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同样还要重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探索创新。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如何评价一堂课的如何体现探索创新呢?我们认为要从数学的课堂结构上来看,一堂新授课,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的贯彻,探索创新要体现在准备练习、例题教学及巩固练习中。要做到:准备练习中,营造引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环境。一堂数学课,没有适当的准备,就凭空让学生去创新,这是浪费时间和一句空话。要上一堂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情感准备的,“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是要把握好这个度,要在鼓励青少年主动发展的同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在引导和指导上下功夫。因此,数学新授课中的准备练习,既要作知识上的准备,还要做情感上的准备,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才会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这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好起点工作。在例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题教学是一堂新授课的主要部分。这部分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牢固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因此,对例题教学的创新评价,要体现在看任课教师是满足于让学生“听懂、学会”呢?还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创新意识,这其实也就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发展性功能。“发展、创新”应放在数学教学的首位。“想象力、创造力”是可发展的标志。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不能沦为教材和教参的工具,要灵活运用教材,一般要先由学生自己尝试(有指导下的尝试),自己探索,自己得出初步结论,并与同桌、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补充讲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要鼓励学生求异,打破思维定势,多方启迪思维,提倡标新立异,鼓励点滴进步,塑造成功意识,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就是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地方。在巩固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巩固练习中,教师要充分体现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通过一题多练、变式练、深化练、开放性练习等,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及创造性,要抓住契机,启发学生想象,要发展他们的想象。因此说,巩固练习更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机。
在对探索创新的这一条的评价,作为评价者也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因为我们所说的创新能力只是初步的,关键是培养一种意识,我们并不是让小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创新和发明。因为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或数学家、科学家所发现、证明的一种客观规律。我们只是在教育中,不能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探索创造,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为其今后走上社会有一种“创新意识”作准备。当然,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被掌握和灵活运用。
要全面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这是很难的,但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授课者必须努力去体现以上的十六个字,这也正是符合全教会所提出的:智育工作一定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入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我们认为,要把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就是把以上精神落实于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三义庙小学
李建峰
第五篇:多元评价法在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论文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开始将多元评价法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将简单分析多元评价法的内涵、应用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多元评价法;应用分析
一、多元评价法的内涵和重要性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有一部分教师非常重视多元评价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有的教师比较保守,他们忽视了多元评价法在信息技术中的灵活应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然后加强对多元评价法的研究。多元评价法主要是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设置多个考核的标准,然后通过这些标准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正确认识多元评价法内涵的基础上应用该评价方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多元评价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将单一评价模式转换成了多元评价,这就大大推动了高中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多元评价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第三,多元评价法打破了传统评价法的局限,它促进了高中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型课程中的应用情况。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型课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高中教师应当将多元评价法灵活应用到该类型的教学当中。我们以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信息”为例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将多元评价法应用到其中。上课之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关‘信息’概念的知识,刚才老师已经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它的含义,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每一个同学将‘信息’与你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然后举例。”信息技术教师说完以后,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浓厚,有的高中生举手说道:“我认为老师课件上的文字就是信息。”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手机短信就是信息。”当全班学生回答完以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非常满意地点头并且说道:“看来大家平时都非常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那么刚才的回答中是否存在错误的地方呢?现在老师将你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相互评价刚才大家的回答。”全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表着各自的意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给予了适当的纠正,这种多元评价法既加深了高中生对“信息”概念的认识,又提高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二)多元评价法在创新型课程中的应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巧用多元评价法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在“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发现学生的创意非常多,他们在主题、文字、图案等方面的搭配上充满了个性和创意,此时,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说:“同学们,‘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现在我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要认真观察其他小组的作品,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相互评价着各自的作品,最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三个小组的作品进行了综合评价,整节课堂进行得十分顺利,高中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程序的循环结构》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应当巧妙应用多元评价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程序的循环结构》,大家请翻开书本……”接下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求3的理由并且鼓励全班学生用不同的语句来完成老师的要求,当学生接收到教师的信息之后,他们开始认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有的学生用了For...Next语句,还有的高中生使用了Dountil...Loop语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回答一一进行了认真的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效地调动了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离不开该技术的灵活应用。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明确评价的主体、方式、内容,然后将多元评价法巧妙地应用于知识型课程教学和创新型课程教学当中。只有这样,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才能够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勇.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34).[2]屈胜春.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1).[3]翁立忠.试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元评价法的应用[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15(71).[4]孙志明.刍议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小学电教,2015(27).[5]刘志霞.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多元化途径探析[J].华夏教师,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