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案例
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典型案例
让“问题学生”在尊严中蜕变
一、案例研究的背景
由于各方面教育的不到位,学校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普遍具有以下不良表现:
1、比较顽皮,没有纪律观念。
2、不愿意学习,不完成作业。
3、经常招惹是非,打架骂人。
4、攀比浪费。这些学生一旦得不到及时的教育,他们的心灵就容易扭曲,行为就变得怪异。长大后很容易给社会带来危害,给家庭带来不安。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觉得有义务、有责任组织教师推行“爱心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爱心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辅以耐心对“问题学生”展开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教育,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纠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进步。
二、经典案例:
王刚是我们学校“问题学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是五年级一班的一个男孩,他纪律观念相当淡薄,上课经常迟到,对学习没有兴趣,作业从不完成,花钱非常大方,零食不断。骂人打架更是家常便饭,屡教不改。在班里大有“小霸王”气势。天天有学生给他打小报告。在老师们的眼中,他就是典型的“问题学生”。教师的批评教育没有效果,批评的厉害了,家长还扬言向教育局“举报”教师。老师们都非常头疼。当我接手五、一班语文课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召开了五年级一班全体教师会,对王刚的个人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启动了爱心教育实施方案,决定对王刚进行专门的教育和疏导。
第一步,我组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家访,同家长进行耐心沟通,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在王刚的家里,大家知道了王刚家庭比较富裕。他是家里的三代单传,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班主任王老师了解这些情况后,对王刚的一家人详细的分析了王刚的性格特点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王老师说:“如果做家长放任不管,学校教育很可能会苍白无力。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要培养一个好学生,王家要培养一个好孩子。”品德课刘老师真诚的告诉家长:“孩子如果培养不好,就是给他挣下金山、银山也没有用。喜爱孩子没有错,让孩子过得好一些更没有问题。但是喜爱不是溺爱,孩子从小应该培养自立、自强、自立的能力。”我则给家长讲了“中日夏令营儿童较量”的事例,讲了几个由于溺爱孩子而导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案例。最后我给他们一家人支招:
1、教育孩子,正面引导为主,批评教育为辅。
2、对孩子的闪光点要肯定,要鼓励。
3、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坏习惯、坏习气要坚决批评和制止。
4、关注孩子学习,加强与老师的沟通。2个多小时的苦口婆心总算让王刚一家人感动。王刚的爷爷拉着我们的手说:“老师们,谢谢你们,你们来我家,为的是我们的王刚好,太谢谢你们了,我们在家里一定配合学校,严格管教孩子。您放心吧!”家访后,班主任约好和家长一周通一次电话,交流孩子的情况。
第二步,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并让它“闪光”。每天饭前饭后,我经常到班里去转一转。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王刚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艺术品大赛”中表现非常积极。其创作的“荆木根雕”获得了全校二等奖。在班上,我高度表扬了他,我说:“王刚为我们班赢得了荣誉,他很聪明,很有艺术天赋,如果他今后继续努力学习,肯动脑子,日后他有可能会成为 “艺术家” 的。让我们大家给他一次热烈的掌声吧!”在我的表扬下,同学们第一次对他投去了并不讨厌的目光。王刚非常激动。从此以后,我发现他听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班主任特意安排他为品德课代表,为大家服务。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人事任命”极大的调动了他的积极性。收交作业非常及时,自己也开始完成作业。有一次,我去食堂,无意间发现了一件事情。发现王刚在排队打饭的队伍旁边指手画脚。我悄悄地踱到队伍后才大吃一惊,他竟在维护队伍秩序,正在批评一个插队的学生呢!说句实在话,以前他可是“插队大王”呢!我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他看见了我,笑了笑,脸红了。
第三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品德教育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王刚进行感恩教育、品德教育:
1、教育他什么是感恩。通过讲故事,举例子等形式让他知道什么是感恩,感恩就是懂得去回报。比如感恩老师,就是好好学习,遵守纪律。
2、对他进行品德教育。告诉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只顾自己的想法。在家中,当父母长辈身体不适时,要学会安慰父母,并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培养他尊重别人的品质,不要取笑任何人,对别人要有礼貌。
三、教育效果: 通过大家近一年的“爱心教育”,五年级一班的全体教师发现王刚在纪律、学习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作业已经能按时完成,打架骂人已经“销声匿迹”,班里的同学也不再给他“告状”。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中,他捐出了他的压岁钱550元。
四、教育感悟:
在教育和转变这些“问题少年”的过程中,我感到教师只有爱生如子,才能有耐心做学生工作。“爱心教育”一定要用“爱”来体现,工作中一定要有恒心。切忌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学生”,让他们在应有的尊严中感受进步的力量。
第二篇:征集适合学生发展的典型案例(各校长)
潍坊市教育局文件
潍教便函„2012‟12号
关于征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
教育典型案例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峡山区教管中心,各直属学校: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凝聚了广大校长的教育智慧。为进一步总结推广中小学校长在实践中创造的先进经验,经研究,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校长征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典型案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
中小学校长在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安全优先、促进公平、— 1 —
强化服务、提高质量”中,在课程设置、考试评价、资源开发、家校合育、减负增效、教师管理等各方面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内容要真实、简要,一事一案例。
二、征集范围
各级各类中小学(含民办)校长。
三、征集要求
(一)案例应为校长在实践中为解决“不适合学生成长”问题而采取措施,并见到显著效果的真实做法,体现校长的价值追求和思想智慧。
(二)县市区要积极发动组织校长人人参与撰写,并认真组织评选推荐。市里将择优汇编《潍坊市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典型案例集》,特别优秀者纳入本政府成果奖评选,并推荐参加全省相关评选交流。
(三)典型案例应符合“育人为本、安全优先、促进公平、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教育理念,具有正确价值导向。
(四)典型案例应真实、鲜活、具体、生动,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篇幅一般不超过2000字。
(五)各县市区限报10篇,各开发区限报2篇,直属学校限报1篇。请各单位于2012年3月20日之前以纸质稿和电子稿两种形式报送至市教育局教师教育科(电子邮箱:jiaoshijiaoyuke@163.com;联系人:王传鹏),报送稿件请注明报送单位、作者。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 —
主题词:案例
征集
通知
潍坊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2月21日印发
校对:王传鹏
第三篇: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初中家长会)
初中家长会议的讲话
再过两个月,我们威海五中的孩子就迎来中考,结束初中的学习;接着填报志愿,选择高中,开始高中阶段的生活。中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分流,是将来职业方向(蓝领、白领)的分流,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高考。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三中的情况,和大家分享一下高中学校生活学习的一些经验,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生根据市招生规定,来报考我们学校,尤其是成绩靠前的同学。
在此之前,我想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和各位家长一起探讨一下,您孩子的成绩怎么样?这样的成绩有多大的信心可以考上一、二中?即使去了一、二中孩子在班级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名次上?一个五十多人的班级中,一个排名靠后甚至基本垫底的孩子能受到老师多少的关注?高中阶段教师的考核都和学优生、计绩生直接挂钩的,成绩靠后的学生很吃亏的。并且,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排名在前面的学生一般更开朗、更自信、更有学习的动力,学习成绩自然也更容易提高;排名靠后的学生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自卑,不敢主动请教老师问题,和老师交流少,成绩提高很慢。现在孩子年龄小、阅历少,我们作为家长如果能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认真考虑学生自身特点,指导他们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发展的高中,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直接关系学生未来的发展。
威海三中和一二中一样,都属于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在桥头镇,市城区四所高中之一,但是,受地理位置、招生政策、和生源的影响,学校成绩大家都知道,属于二流学校,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下面我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策略、师资配备、教学手段和常规管理5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中。
一、正确的办学理念做先导,为每个学生“量身”找到适合自己方向。(新理念引领新方向)
举例来说,小的树苗生长在大森林里,大树遮挡它的阳光,抢占它的养分,它是不可能茁壮成长的!就像学生,以不高的分数进入一二中,在优生济济的班级中不可能得到老师们足够的重视!大量的研究业已表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其次就是老师的业务能力和重视程度。三中的教育理念,正是让老师“以爱培爱”,关爱每个孩子,把别人眼中不重要的“小草”当成有潜力的树苗细心培育,不抛弃,不放弃;这样尊重学生差异、考量学生发展需求,层次分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不自卑不自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一组数据)。
本科上线率的逐年提升,得益于学校正确的理念指引,我们提出 “以合格教育为基础,以特长教育为特色,以优质教育为突破”这样的一个口号。
1、合格教育并不单单指升学率高、会考及格率高的教育,真正合格的教育是学校生活中充满了对所有学生的深切关注,没有一个学生被忽视和被遗弃的教育。通过三年的教育,使学生形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内心变得越来越充实和富有力量,让学生能够拥有自尊、充满自信的迈进大学或者踏入社会;
2、特长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爱好、特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用特长弥补文化成绩的不足,为学生找到打开名校大门的金钥匙。除了文化课考试外,目前学校考生主要高考方向有的美术、声乐、文管、模特空乘、播音主持、春季高考、小语种(日语);这么多年的参与,学校在指导特长学生个方面非常有经验,有的是借助外面社会办学的力量,有的是我们学校自己老师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方向、都有梦想、都有动力,去成就自己。
3、优质教育是在正确教学策略、先进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帮助成绩本身靠前的同学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冲刺高考。由于招生政策的问题导致我校招收的学生生源来源范围广,在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想学好,也愿意努力学习,但仍然存在不少学生不思进取,或者自身素质问题致使无法适应高中独立的生活学习,三中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分层教学是最好的办法,普通班级难度低一些、重基础、重习惯、重养成,以合格教育为目标,实验班级紧扣考纲,注重讲练考的一致性,注重知识面的拓展,难度的加深,以高考教育为导向。对于实验班普通班的管理我们一直遵循动态管理,每个学期根据考试成绩调整一次,目的促使学生不放弃,要求任课教师不能放弃普通班的学生,学校教学采用一名老师一边教实验班,一边教普通班,不存在教育资源的倾斜。本届学生高一不分普通班和实验班,保证大家进入高中都有劲头,不人为的贴上标签,经过一年的发展后,高二开始结合文理要进行分班、分层,但是我们的家长和学生一进入高中就要规划好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生涯规划,提早准备。
实践证明,我们分层次的教学确实是符合三中学情的教学,下面这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科学的教学策略做指导,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好方法教出好成绩)
1、研究课程考纲,精编考点资源,讲求“讲、练、考”的一致性。(1)每学期初,学校都会组织老师们研究高考的大纲和市教研中心提出的各项课标要求,为教师的备课和上课提供明确的方向;
(2)组织骨干教师,分析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精细化、系统化、模块化”地做出常考点、必考点、热考点、核心考点等的整理,并将其与课标一一对应进行分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定好尺度;
(3)“讲解、练习、考试”内容的一致性,控制预习的程度、授课的深度、学习的广度和考试的难度,通过分层次教学、分层次命题、分层次考试的方式,保证每次测试各类班级的平均分均能达到75%。(投影为什么定位70%)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总结了一套“三环四步四维”的教学模式,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学模式,对老师们的备课和教学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可操作性强,目的明确,效果好,遵循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规范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该教学模式已经2014年获得市教育局创新成果一等奖,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
2、基于“学”的“三四四”课堂教学模式。(1)“三环”包括“整体三环”和“备课三环”。
1.“整体三环”指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大环节的贯通一致。简单的说就是老师备课和上课内容保持一致性,并且老师课堂上不管讲什么内容,都要相应的评价(评价就是当堂提问、检测或者课下布置作业的形式)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检验,看看学生到底学会多少,会到哪种程度,这样可以保证每节课都不浪费时间,每位学生都有所得。同时,这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就是下节课老师备课的依据,最终的目的是全班学生都熟练掌握考试范围内的内容。这种模式,引领教师凝神聚力,一脉相承,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高效课堂的建构,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2.“备课三环”
第一环“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就是这节课老师要让学生 “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依据是什么”;这些学也不是瞎学,其关键是将课标、考纲、学情通盘考虑后的简要和明晰表达。
第二环“评价方案设计”。评价方案就是用来检测老师这节课的目标是否完成,有当堂检测,也有课后布置作业的方式检测。这样就让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督促老师和学生用好每一节课的时间,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任务。让教和学的效果不再是口头上的反馈,而是有一个具体可见的检验依据。
第三环“教学实施设计”。其重点是课堂时间分配和教学步骤实施;其关键是持续优化,删除低效和无效的教学步骤,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过有用的知识,用有限的时间达成高效的教学。
根据不同课型教学步骤的一般流程,我们将其概括为“四步”教学法。
(二)“四步”:呈现“三环”设计的主要载体。
根据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的不同内容和需求,“四步”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新授课“四步”教学法:情境导入(5分钟);探究新知(20分钟);应用知识(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
复习课“四步”教学法:回忆梳理(5分钟);专项释疑(20分钟);专题训练(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
习题讲评课“四步”教学法:统计评价(5分钟);典例分析(20分钟);强化应用(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要有模式进行规范,但也不能局限于模式。我们只是从整体上进行规范,让我们的老师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在模式下实现各学科的授课基本统一、高效,否则,一个老师一种授课习惯,学生们很容易不适应,产生厌学的思想,这样熟悉了一科老师的授课方式,学生对于其他老师的授课流程基本也熟悉了,避免了刚进入高中,对学科老师的不适应等情况。
(三)“四维”:备课预评、教后自评与互评的指标。
课堂到底要达到什么效果,我们选择了四个维度来进行评价,就是深、广、实、活。“深”:我们主要要求教师备课的深入,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至少一桶水。学校每月都会教师的备课本进行检查,保证备课的质量。教师启发学生最好的方法是“和学生一起思考”。通过编写导学案,用问题引领学生,师生共同思考,拓展理解的宽度,凝练思维的深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广”:一是教师“内在的广”,教师备课不但要求深入,还要求广博;在课堂上除了能把要点讲透,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课上及时生成的新问题,也就是学生提出的任何和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都要求老师能即使作答。二是课堂参与面的广,三中的课堂不光是好学生的课堂、积极发言学生的课堂,在课堂上学校要求老师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使每个成绩段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学生乐在学中。
“活”:要在教材使用、内容呈现、方法运用、环节把握、时间分配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体现教师的智慧和包容,激活课堂。具体体现在情境鲜活,方法灵活,气氛活跃。
“实”:“深、广、活”立足于学情的“实”,共同指向学生获得的“实”。具体体现在“重落实”,即落实学生书写、独立思考、观察分析、规范表达、动手实践、概括归纳等六种能力。
三、专业的师资团队促成长
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高又富有生机活力的教师团队,既离不开经验丰富、有自己教育特色的骨干教师,也离不开敢于创新、富有挑战精神的青年教师,三中十分重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地不断提高,现在,三中一线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正好是干事创业的最佳年龄。
1、专业过硬的骨干教师。威海三中经过60多年的风雨积淀,成就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市直名师、市级名师。骨干教师业务过硬,工作认真,处处能起到带头作用,具有较强的感召力,也收获了诸多荣誉。。。。。三中的老师很辛苦,每天早晨6:30坐班车,7:30到学校,晚上5点发车,6点多才能回家,每周还要在学校值班一次,所以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白天上课、备课,晚上值班、辅导,基本没有时间照看自己的子女,大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以爱育爱。
2、乐学上进的青年教师。近三年毕业的青年教师有20多人,全校教师有130多人。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充满活力,有干劲,这样年轻的教师群体很容易取得学生的信赖,“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高中生活;同时三中也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说课磨课、立标树标、全员达标、青蓝工程师徒一带
一、优质课、公开课比赛”等各种活动,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3、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学校还经常性的组织组内公开课、校内公开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碰撞思想、相互学习;还组织教师外出去省内外教育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的多所高校学习,不断提高三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本学期已经有三个批次分别到青岛、济南、烟台、淄博等地学习,3月底市局组织的今年高考的研究,我们也是全员参与。通过学习,丰富了老师们的视野,开拓了眼光,对实际教学非常有帮助。
四、先进的教学手段为辅助
当今社会处处需要科技,教学也不例外。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的部分环节进行有效的补充,能使生涩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效率,三中近几年陆续引进当前最先进的设备——实物投影、电子白板、录播教室等多媒体教学,并且老师上课利用多媒体常态化,每学期老师们都会在录播教室录一节课,集体研讨,观看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等等,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此外,市教育局还计划未来六年每年投入500万给市直的四所高中,用于建立全校覆盖无线网络的网络教学,成熟后,城区所有高中学校的学生都将带电子书包到学校上课。现在阶段,我们三中主要是利用“12xue”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家校零距离的互动。老师课后会把自己备课的资料和上课的视频上传此平台,上课没跟上或者想自己复习的学生在家就可以轻松下载,没学会的知识点反复观看,直到学会为止;家长们手机上下载一个客户端以后,就像现在的QQ、微信一样方便,可以随时登录,观看视频、查看资料、和各任课老师进行即时互动,老师上课了就可以给老师留言,下课后老师们会第一时间回复,不用担心打电话影响老师的上课,随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掌握学生课堂的表现的情况。
五、严格的常规管理为保障
学校严格的常规管理,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事实表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校常规管理水平严格与否是成正比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相差都不会太大,因为刚上小学的孩子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要求,听从老师各种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安排;但是上了有些孩子拉的越来越大,甚至有努力了也追赶不上的趋势,这主要因为初中阶段孩子处理叛逆期,不服从学校的管理,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所以三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1、课堂管理。课堂管理的高效与否,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挂钩,为了发动每位教师参与课堂管理中,三中提出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授课要求。全体老师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意识,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忘实时监控自己的课堂,不让自己的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一岗双责,既授课又管理,全员参与其中,讲责任,树正气,严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年级的干事每节课会进行1-2次的巡视,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时通报给各班班主任;“12xue”平台建成以后,班主任会及时反馈学生每天的课堂表现情况、课下作业完成情况,虽是住宿学校,家长也可以每天关注孩子。教室全程录像。
2、宿舍管理。到三中来学习,大部分孩子都要住宿,好的住校环境不仅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更早地适应大学生活,也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更专注地投入学习中,提高学习成绩,因此老师们常说宿舍是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三中的学生以住校为主,所以三中十分重视宿舍管理,从军训一入校开始,进行各方面教育,包括卫生、物品摆放、纪律等等。安排专门的宿舍管理员进行宿舍的公共部分卫生管理,每级部每晚安排多名男女老师负责宿舍的考勤和纪律,还可以帮助同学解答晚间自主学习的困惑。住宿条件不错。
这所有的严格都是从对学生的爱、对学生负责出发,从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成就梦想出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威海三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劳逸结合,既重视学生文化成绩,也不忽视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学校开展了书法比赛、朗诵比赛、古文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校园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并组建了声乐、绘画、书法、剪纸、健美操、科技、各种运动队等多个社团,利用每天上下午大课间、活动课的时间,安排专门的活动场所,聘请专业的教师具体指导。社团活动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现在已成为三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上就是我对三中的介绍,相信各位家长对我们三中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大部分家长还是认为孩子能考一二中就去一二中,最后,我只能重申,我们为你们的孩子准备好了,不论是正取到我们学校的,还是通过特长考试到我们学校的,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为孩子有一个好的发展、好的将来,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谢谢大家!
第四篇:教育学生案例
由于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众星捧月式的家庭生活为中学生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再加上重视个人价值,崇尚个性张扬的社会大环境熏染,如今的学生更注重自我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当然,对周围人的帮助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传统美德严重缺失,感激、尊重和珍惜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西,只会索取不会付出,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一个问题。
一、案例概述
我班同学张源平时在班表现不错,算是较好的学生。有一次他与同学的高帛因为一件小事有了矛盾发展到动手的地步,这样我作为班主任肯定是对他们一顿严厉的批评。这件事情过去,也就是过去,我没有往心里放。可是时间长了我发现这个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成绩下降很快,而且与同学高帛时长有矛盾发生。我及时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他说:我与高帛打架不是我的错,你不该批评我,我以后再也不予高帛做朋友了。我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我就开导他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人打架肯定是两人都有错,老师肯定是两人都有错。再有你平时与高帛那么好难道就因为这件事永远不说话吗?情绪激动的他当时就说是,以后都不是朋友。我惊讶于孩子的一句话,可能是因为在气头上,但是这些话还是引起了我的思考。现在的孩子: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犯了错误,老师批评声音高了,就抱怨老师态度不好,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学校老师和社会的注意。
二、案件分析
不仅是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普遍存在没有责任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象。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求索取,不想回报,很少去考虑自己应该对社会、对家庭负什么责任,社会、家庭把自己养育成人,自己应对其回报什么。
对学生“感恩心”缺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1、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太过于溺爱宝贝,认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办,好吃的留着,铅笔替孩子削好,书包替孩子背着,家务不让孩子碰着,有的学生饭还要大人喂着除了作业不代办,其余都是老将出马,甚至作业也是家长陪着做……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没有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从而养成了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已习以为常,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不会想什么感恩。
2、有些家长自身就缺乏感恩意识,在关心孝敬父母、长辈,关心他人方面就没有给孩子以榜样作用,甚至有的家长漫骂、殴打自己的父母,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怎能孝敬长辈,怎能学会感恩呢?
3、学校还是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氛围,还是有应试教育的迹象。现今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质量检查、评比,使得教师们把时间和精力不得不主要投入在抓课堂教学质量,课后抓学困生的辅导上。每学期虽然也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德育主题活动,但实效性不是很大,对学生思想教育有时显得空泛。我觉得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爱家、爱父母”也远比“爱祖国、爱人民”实际得多。
4、从社会大形势看,许多学生不知感恩。据报载,一位农民父亲写给大学生儿子的信,信中痛斥儿子不知感恩:“不知道在大学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这位大学生每次写信回家只有几行字,而且不清楚,只有一个“钱”字最清楚。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我认为这需要从家长到学校的系统的培养教育过程,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计划花钱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钱的取得是父母用汗水换来的,要花得有价值。在学校里要让学生亲自参加集体劳动,对自己的生活需求自我服务,衣服要自己洗,卫生要自己打扫。他们便从劳动中懂得要爱惜衣服的必要和珍惜、保持环境卫生的意义。比如教学楼内让学生自己动手把画到墙上的墨迹擦干,墙上便不再出现随手乱画的漫画和随意踏上去的脚印;让学生把校园里的垃圾亲手捡拾干净,他们便不
会再把零食袋随手乱扔;假期中让学生亲自帮父母干一些体力劳动,使其在劳动中体会到父母是怎样挣钱供自己上学的,他们便会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真正理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真谛和“投之以木瓜,报之以桃李”的必要。让感恩意识潜移默化在学生的思想里,体现在行动上,让我们的社会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使人类精神美德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五篇:特殊教育学校适合教育案例
特殊教育学校适合教育案例————用情感教育关注每一位听障学生
宁化特校
伍建福
特殊教育事业和普通教育虽然相通,但又有着根本上的区别,那就是特殊教育对象是一个没有听力、不会说话的听障儿童群体。他们在智力和行为习惯方面与正常学生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接受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上是比较缓慢和滞后的,这就要求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教育他们,避免急躁和厌烦的情绪,尽可能的帮助每一个孩子进步和良性成长,为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奉献 自己的力量。下面就从我的工作中谈几点体会
[一]:通过这几个月的时间告诉我,听障孩子有了思想问题时,内心是很固执的,一时不能接受教导,这时千万不能用常理来衡量他的好坏,一旦矛盾进一步激化,将会使他钻入牛角尖,使问题变得更不好解决。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耐心的慢慢开导他,多和他真诚的 交流,鼓励他并使他逐步消除不良情绪,直至走出阴霾,此时,你会仍然发现他照样还是个好学生的。
[二]:聋哑儿童由于自幼生长的环境和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家庭或者别人的冷落,逐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也同时给他们在心理留下了一定的阴影。如果他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不能有足够的耐心去教育他们,鼓励他们,就会给他们的内心再次造成伤害,使他们失于管教而放任自 流,学而无获。所以在对待听障孩子时需要我们这些从事特教工作的老师应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开导、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容忍,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将康的成长。[三]:在外人看来一个弱智孩子的学习好坏似乎无关重要,但作为特殊教育学校里的一名特教老师,不容忽视任何一个个体,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残疾孩子,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不管他是怎么样 的一个学生,我们都要教他们读书识字,尽最大可能的培育他们脱离懵懂,使他们能够为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四]:听障孩子由于自身的原因,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较低,但是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因为他们接受能力较弱,就不去对他们进行深入的教学,从而避重就轻轻描淡写而过。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采取适合他们学习特点和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施教,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知识面,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循序渐进的发展,才 能使每一个听障孩子都得到进步,才能为特殊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在特校的这段日子里,我已克服了教育教学中的急功近利和焦躁情绪,望着这些不能说话只能用手语和自己交流、学习的孩子,涌上心头更多的是感觉肩头多了几分责任、几分淡然。我们无所求,只为能够在课堂和生活中尽可能的教育好每一个残疾孩子。也许有人会说,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工作量小,压力不大,可当你真正深入到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当中,当你真正了解了特殊教育的实质,或许你会改变这一看法。面对一群没有听力的听障孩子,那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课堂环节都需要细致如微,每一次交流,每一次诱导都需 要细心洞察他们的情感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不是其中人,不解其中味。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默默地把自己的爱心奉献在这些残疾孩子身上,为特殊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