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尊重学1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九江县三中董帮先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大家汇报我从教20多年来的感受:一句不变的信条,那就是—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古语有云:“家有半年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说尽了老师的无奈与辛酸,从教20多年,我深深了解个中含义。甘守清贫属于老师,乐于奉献属于老师,语重心长、循循善诱亦属于老师。一家一个孩子尚且难倒不少父母,一个班五十个“小皇帝”,这孩子王难当,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我却为我这个“孩子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记得我师范毕业的第三年,在洲头中学,我所任教的学生中有一张姓女学生,她到办公室找到我,吞吞吐吐的说:“老师,其实我很聪明,只是有时„”话没说完就跑了。我事后了解到该生父亲刚去世不久,心中非常思念父亲。我找到该生,跟她说:“今后你把我当老师行,当父亲、大哥哥也行,当朋友也行,只要你信得过我,可以随时找我。”从此该生经常与我交流或解析学习中的疑难,或倾诉生活中的困惑、或分享成长中的快乐。她学习非常刻苦,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卫校,由于表现出色,又被浙江武警某部队招收入伍,现在浙江有了很好的工作。当然我也成了她口中的“董哥”。从后来的经常联系中得知,当年她有时把我当做“父亲”和“大哥”,但更多的是把我当做朋友。
在我工作的的第五个年头,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入柳州中学,听说我调动了,暑假有五十多个学生骑了将近20里的自行车从洲头来到柳州:“老师,你回我们学校吧,我们今后会更听你话的”,得到我否定的回答之后,孩子们眼含泪水,带着失望离开了。孩子们哪里知道,我又何尝舍得离开他们!但我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因为柳州这所新建的学校也需要老师。
2008年我来到九江县三中,在全新的环境里,面对新的领导、新的同事、新的学生,唯一不变的是我那拳拳的育人之心。刚到三中,由于领导的信任,我接手了一个由十五个班筛选下来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在当时,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弃婴”班。第一个星期,孩子们情绪非常低落,大部分都有失望和抵触情绪,纪律非常散漫,在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为此校长还专门找我谈话,我跟校长立下“军令状”:再给我一星期,我保证做好工作,让孩子们有所转变。我就跟跟孩子们逐一谈心,和大家一起聊电影《十八岁的花季》,和大家一起打篮球,一起唱《北京欢迎你》,从此,孩子们就像换了人似的,班风变了,班级整体成绩也稳步上升,时至今日,这个班无论是从班风还是班级成绩,已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所谓的“好班”,我竟然成了众多孩子们口中的“小董”。
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知道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后进生”难。我便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要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刚柔相济。我学会了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人格上获得尊重,使他们学业上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有恒。是啊,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该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每位学生,影响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有人说: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我坚信:我一定能成为学生心目当中的那尊神。
谢谢大家
第二篇:尊重学1
尊重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一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往往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而且课堂评价最重要的是要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比如,上课伊始,要复习课文了,因为平时学生读书声音比较小,教师可以这样说:“这几天同学们的表现特别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今天特别想听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因为老师觉得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相信这样的开场白之后,老师听到的必定是最满意的、最有感情的学生朗读。连平时最调皮的小男生都能聚精会神的读书了,而且声音竟然是最响亮的,最投入的。课堂提问的时候,如果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突然声音比以前大了许多,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表扬:“今天李晓光同学的回答真精彩,而且声音也比以前洪亮了,老师真为他的进步高兴!”相信这样的评价之后,不仅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了,其他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会更响亮。类似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因此,我认为,鼓励孩子固然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方式,但我们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要注意分寸,虚假的表扬要不得,廉价的赏识更不可取,因此,我们不能让“廉价表扬”成为孩子健康人格塑造中的“温柔杀手”。
第三篇:第七课《尊师长 重学礼》
第七课 《尊师长 重学礼》
教学目标:
1、了解《尊师长 重学礼》的出处。
2、知道尊师重教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美德。
3、培养学生养成尊师的好品德。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养成尊师的好品德。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教学过程:
(一)读典明理
1、出示: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礼记·曲礼》。
2、古语今说,向学生简介一下意思。
在路上遇见老师,要快步走到老师面前,身体立正,并向老师拱手行礼,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3、尊师重教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美德
尊师重教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尊敬我们的老师,做一名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二)绘本启智
1、讲《懂礼的子路》的故事。
2、学习《李宗仁敬师》的故事。
3、讨论交流:听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三)知行合一
1、读格言,借助图画理解意思。
2、讨论交流:尊敬师长,要怎么做?
(四)拓展阅读
1、读《吕氏春秋·劝学》节选。
2、读释义,明白怎么做。
3、拓展活动:巧手表心意。
(五)星星点灯 学生谈收获: 见到老师要有礼貌。
主动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和老师沟通。听从老师的教导。
第四篇:教学体会:尊重学
教学体会:尊重学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没有学生的存在,当老师的就没有这碗饭吃。老师说到底是为学生服务的。服务业这一行,讲究顾客是上帝,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让自己生存发展。既然学生是上帝,那么我们就得尽量扮演好服务生这个角色,让学生感受到服务生的热情。
使人畏不如使人敬,使人敬不如使人亲。教师要改变自己,先得主动把学生当朋友。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当成好朋友,有时,我是他们的倾诉者,他们有什么不高兴或麻烦的事情,他们就找我,让我帮他们想办法解决;有时,我是他们的大姐姐,把自己的好吃的东西分给他们吃,让他们感觉到姐姐在关心他们。
有一次,我看到我班的很多的男生手上带着塑料圈,我暗暗地一数,发现竟然有十一个男生都带着,没收吧,他们肯定有怨气。课堂上,我没有说什么,就如此不动声色地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自习课。课后,我把这十一个男生叫到办公室,我叫他们找共同点,起初他们还莫名其妙,觉得他们间没什么相同的地方,过了两分钟,聪明的于红阳发现了,他说老师是不是我们都带着塑料圈,知趣的几个学生偷偷地把它摘了下来,藏到了口袋里,我就问于红阳,你们这个买来多少钱啊?一元一个。那好吧,这些东西我就跟你们换,每人三颗糖换你们的一个塑料圈,现在你们还不是戴这种东西的时候,等到你们毕业了,你们到我这里来拿吧。一个个都明白了,原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这种药啊,他们都欣然地把塑料圈给了我,然后拿着这三颗糖走了,从此,我再也没有发现班里的学生戴这种塑料圈了。
上学期的冬天的某一天,我班的一个女生来到我的宿舍,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向我借针线,因为她的棉袄不小心划破了一道大口子,我一看还真是如此。我问她你会缝吗?她支支吾吾,我一猜她肯定不会。我马上放下自己的午饭,叫她脱下棉袄,把我的棉袄给她披上,我就动手给她缝了起来。她惊讶地说,老师你怎么会缝啊?我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们幸福啊,我要做很多的活的,针线活也是那时候学的。过了三四分钟,我把缝好的棉袄给她,她更惊讶了,老师你的手艺怎么这么好啊,竟然没怎么发现啊,好像没破的一样,我笑笑地说,你们现在条件如此好,这些活都不需要干了,要珍惜啊,好好读书,才能对得起父母呢!她点了点头说,老师,你的饭菜都凉了,都是我耽误你吃饭了。我说没事,以后有事找老师,我随时会帮助你的啊!她高兴地走了,我虽然吃着冰冷的饭菜,但心里却是莫大的高兴。正因为学生信任你,喜欢你,学生才会有事找你帮忙,我交代的事情他们才会不折不扣地完成。
当然,尊重学生,并非无原则地迁就;改变自我,转换角色的同时,我还要不断地丰富教学艺术,加强修养,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把握分寸,驾驭自如。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这是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问题,解决了此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才会真正发展起来,我们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
第五篇:尊师重学
谈“尊师重学”
——就潮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 《关于传承韩愈文脉、人人尊 师重学的意见》有感
从古至今,教育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千年前孔老夫子的谆谆训诫到今时遍及世界的孔子文化的传承,无不彰显着对尊师重学的重视与虚心的姿态。潮州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历来有尊师重学的优良传统,新时期的召唤需要我们做出的是更高态度并落实到实处的“尊师”与“重学”。作为一名在学校任教的教育工作人,对于该意见的内容,本人对尊师重学有自我的解读。
“尊师重学”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作以下拆分:“尊师”和“重学”。我们先来说一说“尊师”。以我自身读到这个词的感受来说,提倡尊师,代表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尊重之心,于这点我深表感激。在感激之余,我也了解社会大众对于教师这份职业乃至教师这个群体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少数的尊重理解,更多是一种帮忙看管教导孩子知识的职业,其他与路人无异,所以,在某种层面上“尊师”在一个城市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上起到的是必不可少的作用,也体现了政府力量对社会风气的导向作用。为不辜负政府对于教育一线的这份人文关怀,我也自我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求社会风气“尊”的是什么样的师?正好在市委书记李水华同志致全市教育的公开信中提到了《爱是教育的火焰》一文,爱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臵疑的,对学生有责任却不热爱的教师其实并不算一个好老师甚至不算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作为教育人的我们清楚在教育中只有爱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够驾驭的在学生面前的严厉已经熟稔。也许是经年累月的教导和年年桃李的轮换使教育人失去最初执尺讲台的热情,我们会慢慢缺少了对孩子单纯的理解,会忘了他们的独特性,并草草将每个独特的学生归为某一类。一个最普通的也是最好的老师不是知识储备有多庞大,或者课堂教学有多精彩,而是首先热爱学生、热爱这份教育事业,并用爱心与责任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只因为牢记这些孩子的人生你正在参与甚至改变。我们要尊的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而缺少的恰恰也是这样的教师,也许这就是诗词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含义吧。
再来说说“重学”吧。“重学”其实可以多面理解:重视学校建设、注重学生身心质素、尊重教育及教育者的劳动……这些都可以从该意见中一一列数得到体现。意见的实施令人期待,但不可否认现实存在着不少难处去阻碍政策落到实处。就所知的举例说明,由于近年来潮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其子女在潮州当地的就读率提高了不少,全国学籍档案现如今还处于逐渐完善的过程,再加之部分务工人员工作的不稳定性导致孩子的高转学率,因此在省份间、城市间的学生信息交流并不顺畅;再者,现如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达到一个基本同步的水平节奏,单说家庭教育部分,某些学生的行为出于家庭教育,而当家庭教育无法纠正、放任不管甚至在学校教育纠正下不予配合,这时学校教育并非不作为,而是尽责任尽心却有心无力,而责任的归咎会是哪一方呢?公正理性来说,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完善而导致,这便是现实所存在的困难,不是一天一年可解决的,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教育意识的提升、家庭教育的重视、学校教育的近乎完美,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这些需要全社会去努力,而无法单单依赖那一方。
言之于此,本人希望可以在数年后看到“尊师重学”成为一种社会氛围,每个人都把它当成一种习惯,那时教育工作者应是无比自豪,孩子的成长也得到更好的环境,得以成为国家未来之才,而社会和谐,这不是我们一同的冀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