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

时间:2019-05-14 09:1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

第一篇: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

铁道兵志在四方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重复第一段)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下地,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第二篇:《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2014-03-31 23:29来源:凤凰网 作者:佚名 点击: 417次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志(中)生前与学生交流。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长城网2月16日讯(马冬冬 张建新)背起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志(中)生前与学生交流。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

长城网2月16日讯(马冬冬 张建新)“背起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中的开头几句歌词。1963年11月周恩来总理接见铁道兵的领导,并带头唱起了《铁道兵志在四方》,从此,这歌声响遍全国铁道兵部队的军营,成为当年铁道兵的军歌、铁道兵的进行曲,在官兵中广泛传唱。

《铁道兵志在四方》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而其诞生和广为传唱的过程,却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其实,大多数人只知道《铁道兵志在四方》的词作者是黄荣森、曲作者郑志洁,而其诞生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而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只要提起离退休老干部韩志,许多师生总会情不自禁地与《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联系起来。

石家庄铁道大学退休干部韩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23日18时在河北省二院逝世,享年83岁。韩志,男,汉族,1930年9月生,山东夏津人,1949年12月参加工作,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9月退休。

由于工作的关系,记者在韩志生前经常与他接触。他谈吐高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言谈话语间透出铁道兵老战士所特有的那种激情和气质,他生前,提起当年创作和诞生《铁道兵志在四方》,总是感慨万千,非常激动和自豪。他说:这首歌曲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凝聚了很多战友的心血。

为此,去年1月11日,韩志生前专门写了我与《铁道兵志在四方》,深情回忆了铁道兵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是如何产生和广为传唱的过程。现摘录如下: 说起《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时光把我带回到了四十八年多的往昔岁月中。

抗美援朝回国后,我从部队调到铁道兵报社任编辑。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分工负责文艺版工作。当时每天收到部队干部、战士来稿很多。每一篇稿件到了我手里,我总是仔细看稿,认真斟酌,达到一定水平的稿件,必定反复推敲,细心修改,尽快发表;水平较差的,如果有某些可取之处,则也不轻易丢弃,尽量作些较大改动给以刊用;有些稿子乍一看实在不行,可是多看几遍,一再琢磨,往往又会挖掘出它的某一点新鲜或闪光的东西。这样的稿子改起来最费劲、最吃力,得动“大手术”,需要倾注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往往一篇短文,一首诗歌改得面目全非,只留下它几句话甚至几乎只剩下一个标题,然后再誊清发稿。当时我的信念就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挖空心思,为提高报纸质量,为扶植新人,日日夜夜不辞辛劳,无怨无悔地甘当“人梯”,甘当“无名英雄”。这就是我的秉性:为他人做嫁妆。当然无数历史事实说明,如果没有这种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无私付出的精神,是绝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合格的、值得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

有一天,我从许多来稿中看到徐州铁道兵工厂工人黄荣森同志寄来的一首小诗:《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照例,我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觉得这首小诗笔墨不多,但写得朴实、自然。一块璞石在手里能不能把它打造成一块美玉?于是我作了一番改动、润色,终于觉得可以见报了。但这首小诗怎么用法呢?按习惯,一般小诗往往是作为点缀、搭配、活跃版面上报的。那么这首小诗可不可以一反常规,作个特殊、别致的处理,让它增加点光亮和色彩。这件事很让我费了一番苦思,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它作为一首歌词找人谱个曲,让它插上翅膀,去传唱,去飞翔。于是我又按照歌词要求进一步加工,找到铁道兵文工团创作组创作员郑志洁,把我的想法同他说了。他爽快地接受了这个“份外”的任务。过了几天,他把谱好曲的歌送给我,让我看看行不行。我唱了几遍,觉得有味道,明快、深情、别有风格。我估计发表后会唱开的,于是决定立即发稿。铁道兵报于1962年4月21日在932期第四版(文艺版)发表后,很受部队干部战士的喜爱。

原本作为一位编辑,在修改、加工、润色,发表了一篇普通的部队干部、战士、职工的稿件后,可以说已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我不是这样。我给自己定的人生坐标更高。我不惜花费时间,四处奔波联系,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扩大铁道兵部队的声誉,提升每一篇稿件的价值。于是我把这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曲,亲手送给人民日报社、解放军报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他们极力推荐。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的“每周一歌”栏目中,持续播放了整整一个星期。

这样,眼看着、耳听着自己精心付出了劳动与心血的作品,得到自己部队和全国人民的肯定,心中自然感到莫大的欣慰。

过了没多久,这首歌居然产生了连我当初怎么也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那是1963年11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参加铁道兵党代会的领导同志,说到铁道兵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要教育部队牢固树立当铁道兵光荣的思想时,总理风趣地说:“你们铁道兵光荣嘛!你们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不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了吗?我都会唱嘛!”说着说着总理放开嗓子唱了起来:“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长长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总理这激昂而豪迈的歌声,使在场的所有铁道兵领导同志又惊讶又激动。回来后他们见人便说:总理和党中央这么关心我们铁道兵,太让人感动了。

在铁道兵政治部干部大会上,邱子明副主任传达了周总理加强铁道兵建设的指示,特别详尽地描述了当时总理放声高歌《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动人情景。邱副主任说:“政治部要下个文件,要求全铁道兵所有机关、部队、干部、战士人人都要学好这首歌,唱好这首歌。”接着他又说:“总理亲自肯定和倡导这首歌,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再加加工。

接连几天邱子明副主任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下发文件要求全铁道兵部队干部战士学唱这首歌的有关事宜时,在会上提出过几个问题。一是邱副主任说,他在家中与全家人练唱时,他儿子提出:“爸爸,能不能把'长长的队伍’改成'雄壮的队伍’”。他特地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同意。于是会议定下来作了修改。二是会上有人提出:这个歌曲由一首小诗改为歌词,应在署名上有所体现,这样更严谨些;况且署上改词人的名字,也表明了任何人应对自己所修改的文稿负责。我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增加了作为改词者我的名字。此后几十年我都是遵照铁道兵政治部会议上的意见办的。同时为了让这首中央领导同志赞扬过的歌曲,更有色彩,更有影响力,在我的创意和由我执笔创作,除了队列歌曲之外,还增加了两个表演唱版本:一是男声两部(男高声、男低声)合唱歌曲;一是男女声加朗诵词的表演唱歌曲。

同时邱副主任指示铁道兵文工团立即举办隆重演唱会进行演唱。

可以这样说,《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从一首小诗最终演化成一首广为流传的军歌,应该讲它是从中央领导同志到铁道兵党委、铁道兵政治部以及广大铁道兵干部战士共同孕育、呵护的结晶。

果真,《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像我最初预期的那样,终于插上了翅膀,在整个铁道兵部队,在全军,在全国,高高飞翔,经久不衰,成为铁道兵历史上一首经典歌曲。

四十八年多的光阴过去了,作为当年铁道兵报社文艺编辑的我,在万千部队普通来稿中,首先发现它、修改它、首先推出它、提携它,使它鼓舞过千千万万铁道兵干部战士的战斗激情,使它成为一代又一代铁道兵战士及广大铁道兵精神的承继者、后续者奋发前进、艰苦斗争的响亮号角。每每夜深人静之时,回顾往事,一种深深地慰藉,一种淡淡的自豪,不由得会在我心中油然升起,永远永远起伏激荡。

这段深情回忆,是韩志于一年前写下的,而一年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亲人、生活和朋友。

石家庄铁道大学在校园广场专门建有纪念碑,镌刻《铁道兵志在四方》歌曲,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发扬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石家庄铁道大学师生与众多建设者是高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用歌声与高寒缺氧作斗争,创造了世界奇迹。

只要当过铁道兵就一定会唱,许多战士从入伍一直唱到他复员退伍,伴随他们度过那战斗的年月。现在只要有铁道兵老战士聚会,必齐声引吭高歌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铁道兵从1984年起撤销编制转业并入铁道部已经二十八年了,但铁道兵的精神得到延续和弘扬。这首歌问世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铁道兵和中国铁建人,发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在世界各地铸就一座又一座建筑丰碑,为祖国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现在,这首歌依然在全国各地响起,那雄壮而优美的旋律是我们终生难忘的。

据了解,《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曲作者郑志洁同志,也于2月7日19时36分,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因病去世。郑志洁同志1927年出生于天津,1944年入伍,参军后一直从事军队音乐创作。1950年10月入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部文工团分队长,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歌舞团团长兼指挥、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七团副团长、铁道兵东北指挥部宣传处副处长,铁道兵第二指挥部宣传部文化处处长,1982年3月离休。(责任编辑:野渡孤舟)

第三篇:铁道兵精神

关于召开“传承铁道兵精神,建好张唐铁路”座谈会 的通知

项目部各单位:

铁道兵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培育和造就了伟大的铁道兵精神;兵改工27年来我们这支兵改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也集中体现了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成为我们这支队伍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攻坚克难、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利器,成为战胜艰难困苦的強大法宝,是我们这支队伍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资产。

3月9日,集团公司党委下文,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传承铁道兵精神的专题教育,旨在通过教育,传承好铁道兵精神,把铁道兵精神发扬光大,融入工作,赋予新的内涵,促使企业各项工作上新台阶,把中铁十四局集团建设成为行业领先的強优企业。

目前,我项目部各项工作也正处于攻难克艰、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为大力弘扬铁道兵顽强拚搏攻难克险的精神、志在四方艰苦创业的精神、胸怀全局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创一流诚实守信的精神,把铁道兵精神化为我们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全体员工同舟共济,负重爬坡,项目部将于近期举办“传承铁道兵精神,建好张唐铁路”座谈会,进一步深入学习、传承、弘扬铁道兵精神,促进征地拆迁、施工生产等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要求如下:

一、会议时间:暂定5月30日左右,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会议地点:项目部机关一楼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各单位所有参加过铁道兵的干部员工。

四、会议议程:

1、学习股份公司赵广发总裁在铁道兵纪念馆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开展“传承铁道兵精神,实现文化强企”教育的通知》;

2、重温铁道兵的光辉历史;

3、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牛之印作主题发言;

4、讲述铁道兵的故事,谈如何传承发扬铁道兵精神,干好张唐铁路工程,破解当前征地拆迁、施工生产等方面的难题。

5、会议小结。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历史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原来是陆军的一个兵种,主要由建筑、通信、线路、隧道、桥梁、舟桥等专业工程部(分)队编成,担负着铁道工程技术的保障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等部于1945年10月31日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为保护当时东北境内铁路运输的安全,东北人民自治军以一部兵力于同年12月20日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发展,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也不断发展壮大。1948年7月,东北人民解放军以原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为基础,另外补入了部分二线部队和铁路技术干部、技术工人,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1949年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电令,成立军委铁道部,统一领导各解放区铁路的修建、管理和运输,任命滕代远为军委铁道部部长。同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以原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归中央军委铁道部领导,滕代远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吕正操兼任副司令员。

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的战斗口号是:“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先后抢修通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的15条铁路干线,铺路1600余公里,修复桥涵970余座,另外还修复了大量的铁路设施,从而确保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运输的通畅及安全,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对于铁道部队所起的重要作用,新华社曾专门发表评论,指出:“全国铁路网的基本恢复,使首都和全国主要城市紧密连结起来,使前方与后方、铁路沿线的城市和广大农村、工厂、矿山联系成一个整体,对于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海南岛,对于全国的经济建设,均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投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行列中。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于1950年转入以担负主要铁路干线、桥梁为重点的复旧工程。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于1950年9月转隶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同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部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的名义陆续开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执行铁路保障任务。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转隶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领导。1952年8月,正式列为中央军委序列。从开赴朝鲜至1951年初,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部队主要执行道路抢修任务,先后修复铁路900多公里。随后,在朝鲜北部1300公里的铁路线上,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空袭破坏进行了持续的反轰炸斗争,基本上能做到随炸随修,随修随通。从1951年8月开始,“联合国军”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以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随即展开了艰苦激烈的反“绞杀战”斗争,并最终粉碎了“联合国军”的空中封锁,保障了铁路运输,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1953年初,为了做好反“联合国军”登陆的作战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紧急抢建了长达129公里的殷(山)龟(城)铁路,相应改善了朝鲜北部的铁路布局,对进一步保证战时运输畅通具有重要意义。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帮助朝鲜人民开始重建家园,参加朝鲜北部铁路的新建和复旧工程。

1953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与志愿军6个铁道工程师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同时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的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成立后,还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于是中央军委决定组织铁道兵的领导机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领导机构于1954年3月5日正式组成,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寿轩任副司令员,崔田民任副政治委员,徐斌任参谋长。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下辖10个铁道兵师、1个桥梁独立团、1所铁道兵学校和2所文化速成中学,共8万人。此后,铁道兵部队几经扩编和整编,人数最多时达51余万人。1956年8月,铁道兵还组建了第1军,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历史上组建过的惟一一个军。1958年10月该军被撤销。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建设的不断加强,铁道兵部队的技术装备也得到相应补充和改善,其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也随之提高,在国家铁路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加了中印边界自卫作战中抢修公路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又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七次大裁军。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于1983年10月1日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从此,作为陆军一个兵种的铁道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消失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历史上,继王震之后,先后有李寿轩、张翼翔、刘贤权、陈再道等人担任过铁道兵司令员一职,崔田民、吕正操、刘贤权、旷伏兆等人担任过铁道兵政治委员一职。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自成立以来,在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先后担负和参加了包兰、成昆、京原、襄渝、青藏、南疆等 52项铁路工程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连同其他国防、林业和各种专用铁路在内,共建成铁路近1.3万公里,被誉为“铁路建筑的突击队”。

大苦大爱大智大勇

——铁道兵军人的灵与肉,铁道兵精神的骨与髓 【文章提要:铁道兵精神的原动力是“忍辱负重、不屈不挠”;铁道兵精神的主旋律是“勤劳俭朴、奉献社会”;铁道兵精神的永恒篇是“志在四方、爱国爱民”。】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支于1984年1月1日撤销建制并入铁道部的部队。岁月如梭,沧海桑田,历史的尘埃已厚厚地封闭了这个兵种的历史。新时代的人们,对于铁道兵的了解已经是鲜为人知的非常陌生,对于什么是“铁道兵精神”更是一片芒然。

铁道兵最后一任司令员陈再道在回忆铁道兵的历史时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几十年来,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还是在火热沸腾的工地,指战员们总是以人民子弟兵的光荣自豪感激励自己献身祖国,献身人民。铁道兵创造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战争奇迹,冲破禁区攻克难关修建领先世界水平的铁路的和平建设奇迹,以及军费开支基本上实现了自负盈亏的后勤生产奇迹。铁道兵彪炳日月的三大奇迹,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今天,铁道兵作为一个兵种,只能在我军军史、战史中找到了。但是,铁道兵,它的功勋,它的精神,永远与祖国的高山大河同在,永远与我们光荣的八一军旗同在。长城肃穆,丰碑无言,天地铭刻,山河作证。铁道兵,永不磨灭的番号。

铁道兵军人,饱偿最大的苦,奉献最大的爱。铁道兵部队,是专门架桥筑路做好事造福社会的英雄部队。

铁道兵精神,就是把我党我军优良作风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为一体,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不辱使命,创造出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为祖国和人民多作贡献。这就是铁道兵精神的内涵。

一、铁道兵精神的原动力:忍辱负重,不屈不挠 东北,铁道兵的诞生地。要讲铁道兵,得先讲吕正操和“抗联”。

这是一片经历苦难深重的土地,这里曾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凌辱和掠夺。日寇的铁蹄践踏东三省,痛失家园的国民党东北军卧薪偿胆不忘雪耻,“西安事变”后少帅的副官吕正操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率部抗战,随着人民战争的滚滚铁流打败日本侵略者。

东北抗日联军,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东北抗联最早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斗争时间最长。“抗联”孤悬敌后,英勇顽强,血洒北疆,魂系中华,与日寇进行了极其艰苦卓绝的斗争,毙伤日军17万余人,牵制数十万日军精锐,有力支援全国抗战。他们以林海雪原为家,以草根树皮为食。14年征战,“抗联”牺牲了先后组建的11个军及整编后的一、二、三路军的大部分将士,仅军以上干部就牺牲了四十名,再后只剩下以周保中为首的一千多人坚持到抗战胜利。

1948年7月5日,在人民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为保护铁路和保障后勤运输,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原各兵团临时调派“护路军”的基础上正式组建铁道兵纵队,四野“林总”点将由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吕正操兼任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周保中提议由一直在铁路沿线坚持抗战的原“抗联回民支队”为基础,抽调部分二线部队和铁路员工进行组编“铁道兵”。

这就是我军历史上最早的“铁道兵”的起源。在这片浸透屈辱悲哀,充满国仇家恨的土地上孕育“铁色军魂”的苗圃,因而在组建之初就以不同凡响的爆发力冲锋陷阵,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南下大军打到那里,铁路就修到那里,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将敌人破坏炸毁得极为严重的数十座铁路大桥迅速修复通车,受到朱总司令于1950年1月7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高度评价。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滕代远亲自嘉奖荣获“解放战争 一等功臣”的指战员。

忍辱负重,不屈不挠这铁道兵精神的原动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与升华。

侵朝美军投入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飞机用于炸毁志愿军后方运输线的铁路和桥梁,号称“绞杀战”,妄图使我前线部队无粮无衣无弹丧失战斗力而不攻自破,因而铁道兵承受的压力和牺牲巨大。指战员们顶着敌人昼夜不停的狂轰滥炸进行抢修,付出了包括闻名全国的解放战争登高英雄杨连第在内的1336人的生命代价,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战争奇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万分感慨地说:“抗美援朝的胜利,一半功劳在前方,一半功劳在后方”。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朝鲜停战四方协议签订之后,我方被俘人员获释谴返回国,但在那极左政治氛围里多数人受到反复审查、遭受歧视与原单位的拒收,含冤忍辱,走投无路,生不如死。又是以王震、李寿轩为代表的铁道兵部队接纳了他们这些被人抛弃的“残渣余孽”,以博大的胸怀理解与包容。“战俘们”忍辱负重站起来,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劳动改造”中负负得正,在血汗横流的施工中获得意志与品格的升华,成为修筑“黎湛”、鏖战“成昆”、拼搏“襄渝”等铁路线的基层干部骨干精英,甚至奔赴援越抗美的战场架桥修路,擒获跳伞逃跑的美军飞行员,一雪前耻,功勋卓著。

古人云:屈之久者伸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忍辱负重,不屈不挠,表现在铁道兵部队的粗犷与持重,表现在铁道兵军人的厚道与沉默,不在乎社会上向这班打山洞架桥梁的“施工队”投来怪异的近乎侮辱的目光,夹着尾巴照相但挺直腰杆做人,以辉煌的成就并列于其他兵种同样的熣灿夺目,甚至比其他兵种更能体现人生价值收获更宝贵的精神财富。

忍辱负重是铁道兵的最后结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动的百万大裁军,主要是为了节省军费开支,但这时的铁道兵的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自负盈亏。为了国家整体大局,铁道兵撤销,并入铁道部,铁道兵主官吕正操签下了庄重的一笔,陈再道挥泪降下了军旗。

铁道兵,一支贯穿悲情色彩的部队,以悲愤开始,以悲壮成长,以悲怆结束,以悲歌载入史册。同样是这位吕正操最老的铁道兵,创始与终结,成也箫河,败也箫河,天地定数冥冥,历史惊人巧合。

古有名言:“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铁道兵青蓝草绿冷色调,是永远的生机勃勃,这就是改制后的大名鼎鼎的中铁建:托起世界之最青藏“天路”,世界企业五百强,全球最大承包商。

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铁道兵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忍辱负重,这就是苦难辉煌,这就是中国铁道兵的命运。

二、铁道兵精神的主旋律:勤劳俭朴,奉献社会 铁道兵实质是一支劳动大军,开山、放炮、抱风枪,运石渣,四海为家,风餐露宿,劳动是指战员们最大的光荣。很多人日常穿着满身油污和泥巴的工作服或补补丁的、破破烂烂的衣服上班工作。在大街上晃荡着的五大三粗的“傻大兵”,人们一眼就感觉出这是“亥老二”来了——皮肤黝黑,衣服陈旧,说话直率,缺少军训。

身为上将统领数十万大军的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就是因为这“王胡子”光脑袋、穿破衣、只身前往县政府联系工作与县长发生争吵,被县长误以为“老农民非法上访”而将他抓住上了手铐。此事发生在1955春,阴雨绵绵,潮湿阴冷,十万大军上阵于鹰厦铁路工地,部队临时搭建帐蓬和简易房地处低洼,通风不畅,很多人患上疟病而病倒,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王震一面命令医务人员紧急治疗,一面叫司机把他拉到县政府要求安排干燥一点的地方让部队搬迁营房。但县长为办私事赶着外出不接访这位一身破旧军便服,脚穿老山羊鞋子,满脸胡子拉碴的“老农民”,受到“老农民”批评并加以痛斥。县长一怒之下招来警察铐住了王震,推上警车押走,在县机关大门口被王震的司机和警卫员拦住。随即通往福建省委书记叶飞的电话很快接通,事情的结局不言而喻。这王震,湖南人,从少务农,家贫辍学,苦难童年,13岁到长沙拉人力车,后当铁路扳道工。参加革命后王震不但会打仗,而且开荒种地修路架桥的特长名列众将前矛。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底他率八路军一二O师的359旅开赴延安南泥湾屯田垦荒,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打破敌人封锁,成为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1949年10月王震率第一兵团解放新疆,下令每个指战员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荒种粮,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架桥铺路。毛泽东听闻后,加封他一个“农垦部长”的官衔。

不但“王胡子”干活了得,历届铁道兵领导李寿轩、崔田民、宋维栻、吴克华、陈再道这些“泥腿子”将军是常到基层蹓跶的“劳动模范”。有这样一批集工农兵于一身的勤劳俭朴的铁道兵主帅,谁敢偷懒?连当过红军参加过长征的2团团长王华堂、有高学历的54团团长舒信树等大批团级干部都奋战在施工的第一线,怀着“与帝修反争速度,抢时间”的雄心壮志,在缺少机械化的年代里全靠顽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去战天斗地。大量招收适应潮湿和水中作业的南方兵入伍,据说是源于周恩来在列车上听取“王胡子”汇报工作后的灵感。至八十年代初,铁道兵为国家修建了52条铁路线共计13000多公里,占全国铁路的三分之一。还有北京地铁、飞机场、引渠入津等响誉全国的样板工程以及负担唐山、天津地区的抗震救灾,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勤劳与俭朴是铁道兵部队的旗帜,无私奉献是铁道兵精神的主旋律。各部队在施工之余,积极开展农副业生产,解决自给,改善生活。铁道兵东北农场,耕种土地45万亩,盛产粮油供应部队交售国家,修大小水库14座,植树81万株,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到八十年代初,铁道兵的工厂、农场的经济效益与军费开支相比,基本上实现了自负盈亏,这是其他兵种望尘莫及的,这是古往今来其他国家的军队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伟大出于平凡的中国铁道兵能够创造出响誉世界名垂青史的后勤保障奇迹。

很多战友退伍后事业的成功得益于铁道兵精神,就是因为保持和发扬勤劳俭朴的部队作风。2009年6月21日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业经验交流会那样顶尖的企业家,当初他们离开部队的时候,亦只是普通一兵。如原铁十师女兵叶观娴,退伍回乡后修路挖塘办农场,种植冰糖桔30000棵,成绩显著,被誉为千亩果场“山大王”。这铁道兵的女兵精神和毅力就是不一样。

勤劳、节俭、进取、奉献的优良传统永远也不能丢,新的时代更要呼唤铁道兵精神。因为,这是民族之宝,民族之魂。

三、铁道兵精神的永恒篇:志在四方、爱国爱民 铁道兵部队走南闯北,四海为家,纵横飘泊,钻山架桥,在那渺无人烟的深山、林海、沙漠、戈壁、雪野、荒原、沼泽、湖泊,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累,枯燥单调,苦闷寂寞,严重缺少文化娱乐,更多的是蚊叮虫咬,疾病缠身,或酷热煎熬或暴雨冲刷或风沙撕扯或严寒索命,在那轮番作业的劳苦中随时面临隧道塌方、洪水倒灌、路险翻车、哑炮隐患、触电事故、虚脱暴毙、粉尘窒息等造成的伤亡。修通一条铁路,造福一方百姓,留下美好的同时,也留下了一座座烈士陵园,一堆堆坟茔白骨:将近一万人的牺牲,将近五万人的残疾,另有119位学兵长眠在大巴山下,他们的年龄永远停留在人生的18岁。为了保卫边疆,为了巩固国防,为了“大三线”建设,为了祖国的经济发展,为了粉碎帝国主义反华包围圈,那些年龄大多在二十上下的战士,那些学兵连的“知青”们还只是十六、七岁的孩子,他们高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出生入死,谱写人类最壮丽的乐章。他们用勇敢和牺牲,用无偿的奉献,抱负国家的希望,托起民族的脊梁,牢记人民的期盼,实现国家以铁路交通为主体的基础建设宏伟目标,完成国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历史使命,簇拥着祖**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是志在四方,这就是大爱无疆,这就是铁道兵军人的灵与肉,这就是铁道兵精神的骨与髓,这就是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的英雄儿女的人生价值。

在四川乐山市一个基层村委会旧址,一幅“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铁道兵”的墙体对联每年添色翻新,一段感人的故事在当地人民中代代相传。铁道兵造福人民,为人民奉献博大的爱。

在广东省清新县禾云镇新平村,铁道兵烈士的父母陈林福、郑石连夫妇年年月月都在“弯角山”放牛为生,为的是每天陪伴19岁时在京通线梨树沟隧道施工中牺牲的儿子陈广灿。当年他们收到的是儿子的遗物、儿子的骨灰、《革命烈士证明书》和180元的抚恤金。几十年来,老人每天守着儿子的土坟,默默承受人间最悲惨的痛苦。虽然家庭困难,虽然连为儿子立个石碑的愿望都不能达到,但并没有向国家伸手索取什么,祈求什么,因为他们心中明白民族的复兴需要牺牲和奉献。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亲。铁道兵的家属也同样是志在四方爱在天涯!

志在四方来源地爱国爱民,亦只有爱国爱民的崇高思想才能树立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志在四方。铁道兵军人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把自己的血肉之躯直接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所以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最纯朴最深沉最博大的忠诚与热爱。每一位经历铁道兵军旅生涯的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是“志在四方”。

常言道人移活。铁道兵四海为家,转战南北,因而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奋发向上的凝聚力,充满患难之交的团体友爱,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全国各地铁道兵的联谊还如此活跃火爆而其他兵种退伍兵不可能有的人文奇观。

志在四方,爱国爱民的铁道兵精神,是我党我军优良作风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因而有着永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即使是铁道兵兵种番号撤销了几十年的今天,当年的铁道兵老战士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也时时处处体现出志在四方、爱国爱民的铁道兵精神:

当粤北山区乐昌县发生百年不遇大水灾,当地群众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很多家庭一无所有的危急关头,中山市林意洲发动本市一千多铁道兵战友捐款捐物,在“铁道兵”红旗引领两辆大卡车前往灾区,通过当地铁道兵战友把大米、面条、衣物、电饭煲等物资和现金直接发送到灾民手中,被粤北人民传为佳话。

英德市铁道兵战友潘熙祥在修建襄渝铁路施工时受伤致残,退伍后几十年担任村干部,以修路建桥促生产,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是铁道兵精神激励他走过坎坷取得成功。广东电视台采访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称赞潘熙祥战友是“永不退役的铁道兵”。

深圳市铁道兵战友李国强,退伍后保持和发扬铁道兵精神,艰苦创业,奉献社会,成绩显著,深圳电视台报道过他的业绩。他带领铁道兵战友百人访问团重返襄渝线昔日战斗过的大巴山,访问“第二故乡”。中共陕西紫阳县委高度重视,召开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五百多人参加了对铁道兵烈士的悼念活动。县城学生集会举行了“发扬铁道兵精神,立志为祖国争光”的宣誓仪式,陕西电视台作了宣传报道。李国强战友捐资十几万元修建紫阳烈士陵园,捐资十几万元给紫阳希望小学,大力支持紫阳公益事业,扶助了一百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再现了铁道兵军人志在四方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级大地震,在支援灾区献爱心的行动中,反应最快的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铁道兵战友会”,第一时间组织捐款捐物。有些铁道兵老战士带着装载救灾物资的车队长途跋涉直达灾区表爱心,其中就有当年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铁道兵。救灾抢险是铁道兵的强项,而退伍军人爱心行动亦数铁道兵老兵最为热烈最为高涨。2008年5月21日《清远日报》就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广东清远战友会踊跃向灾区捐款”的新闻报道。

在广东飞来峡霞洞大桥的石刻碑誌的集资名录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英名赫然在目。这里是二镇四乡的边界交汇处,一河相隔的“三不管”地带,由于路桥不通而影响了数十个自然村的运输和耕作,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就是由当地铁道兵退伍军人发起行动,义务劳动,组织群众,克服困难,牵头集资,主持施工,使百年建桥梦变为现实,人民群众有口皆碑。《南方日报》记者练学华深入当地农村采访,作了“良田百亩荒多年,已复耕;大河一条隔四乡,今建桥”的新闻报道。铁道兵志在四方爱国爱民光照千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铁道兵精神,是新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需要。铁道兵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一脉相承。铁道兵精神不但是全体铁道兵军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代伟人毛泽东挥笔泼墨“铁道兵”三个大字源于他老人家对铁道兵的赞誉,也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好的一幅书法作品。

朱总司令奖赏给铁道兵的荣誉称号是“人民铁军”。历史上只有北伐时建立殊功的叶挺独立团获得如此殊荣。

叶剑英元帅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是对铁道兵军人高度的评价和对铁道兵精神充分的肯定。

王震司令员晚年最难割舍的还是他的铁道兵情结。1990年8月1日,身为国家副主席、已经82岁高龄的他还特定于建军节这天拄着拐杖视察东北原铁道兵军垦农场,站在极目无垠的麦浪中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前,铁道兵的业绩,曾经令世界感动;今天,铁道兵的精神,依然感动世界!陈再道司令员向青少年推介:铁道兵指战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军队,他们的躯体里流淌着军人的热血,在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中品尝胜利的欢悦。铁道兵,它的功勋,它的精神,永远与祖国的高山大河同在,永远与我们光荣的八一军旗同在!”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7月1日在格尔木庆祝青藏铁路通车时接见中铁建原铁道兵老兵和工程技术人员,勉励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伟大的铁道兵精神,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大型电视连续剧《铁色高原》、《雪域天路》、《铁血大动脉》,向全世界颂扬伟大的铁道兵精神,教育青少年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革命传统。

广东,由省社科联和省精神文明学会牵头主办,组织专家、学者、外省嘉宾、企业老总、基层干部和各地原铁道兵老兵代表三百多人在广州召开“铁道兵精神理论研讨会”,编辑出版《铁道兵精神论文集》,大力弘扬铁道兵精神。

四川,乐山金河口区人大主任徐砥中,参观了被联合国誉为“禁区修路的典范”的成昆铁路和响誉世界的襄渝铁路,走访了沿途人民群众,感慨万分,连夜开会立项筹建“铁道兵博物馆”。

江西铁道兵战友会和陕西三线学兵联谊会每年以军歌会的形式唱响中国,激人奋进。广东战友陈建方《中国铁道兵网》、湖南战友张怡华、刘正湖《铁道兵战友网》、山东战友牛禧峰《铁道兵旅游网》宣传报道铁道兵精神。重庆铁道兵战友会《铁道兵报》、浙江铁道兵战友会《联谊信息报》向全社会宣传铁道兵文化、铁道兵情结、铁道兵精神。

天津,市政府建引滦入津纪念碑:铁道兵精神造福千秋万代。

北京,原铁道兵兵部旧址(复兴路40号),中铁建筹办“铁道兵纪念馆”,赵广发总裁和张楚然会长于2011年11月16日在中国铁建铁道兵文化联谊会成立大会上作了“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大力弘扬铁道兵精神”的专题报告。揭福生战友主编的《铁道兵大型历史文献画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勘称“国宝”。

东北,铁道兵当年的组建地。大兴安岭,原铁6师师部旧址,当地政府把这里命名为“三荣岗”,石刻牌匾感人肺腑:“艰苦为荣,劳动为荣,当铁道兵光荣”。加格达奇市的北山上,人民群众自发建造了一座20多米高的铁道兵纪念碑,二条钢轨模型高矗蓝天,中间一行大字银色闪闪永放光芒:“铁军英烈,彪炳日月!”

铁军精神,与山河共存;铁色军魂,与日月同辉!

2012年1月1日

【 作者:李明,原铁道兵十三师后勤部文书,广东省清远市人。本文是李明战友在广东省铁道兵战友举办的2012首届“新时期弘扬铁道兵精神研讨会”的论文发言,并获得《优秀论文奖》】

第四篇:好男儿志在四方演讲稿

好男儿志在四方

演讲稿

姓名:黄敏

院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级:自动化122班

学号:201202110141

好男儿志在四方

志气,是人类生活的态度。但学习并不代表一切,虽然学生现在的任务是学习,但是一定要学有所长。

人生好比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不在于行多远,最关键的是要平稳前行。用句俗话就是细水长流。

作为今天的我们,可能有的学生学习上不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别的地方却是光彩夺目,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激励着现今21世纪的青少年,志气并不代表学习,反过来说学习也并不代表一切。

我有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在一场规模庞大的考试中,有一个学习非常优异的学生参加考试,因为怯场,考试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直至到考试中途尿裤子,最终没有被录取上,他回家上厕所都是他的妈妈帮他冲,这样一个好学生在生活自理中却不如一个6岁孩童一样,这样的好学生即使是一个天才,到头来不就是个读书读得把脑子读坏了的书呆子吗?即使学习优异但是如果长大在社会中受到一点风浪不就像龙卷风中的一棵弱小枯黄的小草一样随时都可以摧毁? 反过来说,现在的的学生更加欠缺的不是金钱,不是吃穿,不是缺少亲情的溺爱,而是缺少在社会中的历练,只有接触的多了,自己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自己的不足在那里,自己在社会中的可否立足,男儿志在四方,也许大家都懂,但是现在许多的家长老师,不都是让再记得孩子,让自己的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我国手机行业魅族企业的CEO老板仅仅初中毕业,但是他的社会阅历比同龄人的丰富的许多。

我认为作为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不应该让自己志气的幼芽被扼杀在死读书的摇篮里,要让我们的志气更加广阔,我们的祖国不仅仅要读书的人才,还要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要建设祖国。

志气不仅仅是凭空遐想,那样只会徒劳而返,台湾着名乐团五月天,就是因为当初的喜爱音乐,希望有一天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团,他们曾在仓库里创作,在厕所里录歌,也在一个小小的炸鸡店门口唱歌,最后他们成功了带着他们的梦想,带着他们的志气最后成为现代年轻人的榜样。

也许人们终会发现好男儿志在四方正是所有年轻人心里的神,同样不只是现在的年轻人从古到今所有的人都会有。

那么现在让我们去发掘,让我们在社会中去历练,因为好男儿志在四方!

2013年4月22日

第五篇:诗歌:好男儿志在四方

火车呼啸着奔向前方,

承载着多少人的,相聚别离情感衷肠。

人间的浓浓感情啊!

庞大的火车可否盛装?

目视着火车奔向前方,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天下熙熙攘攘的人啊!

谁心中不怀壮志理想?

望不见的火车已奔向远方,儿子的身影依然在老爸心上,一路上能否平平安安心情舒畅。

好男儿志在四方,身在武汉的高等学堂,可实现“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理想?

情依这江山

自打大前年鸟鸣花开之际

我心窝里就住上了你——江山

也许往后的悠悠岁月

你将不会再搬了你的家

行千里路后知了你的胸怀

容下无数风姿绰约的山

赏千百景后懂了你的历史

载有中华五千年荣辱

掀开你轻薄的面纱

历代明君与昏君的事例

浮上了岁月的烟尘

清晰的昭示着懵懂的我如同品一杯清淡的龙井般

花一辈子的年华也不够思谋你

每每柔声呼喊你的乳名

我的脑海不曾失了你容颜

于是你就如繁星般萦回在我的整个星空——永久闪亮

那次漫步行于中甸青草原

心灵与你贴得很近很近后

思绪随风流浪的我才猛然醒悟

我留恋这让我神往的江山

这会撒娇的江山

易醒是好梦

易醒是好梦

错误的邂逅

美丽的梦

你我曾把爱情种子深深种

风云变幻

花开叶落总无穷

好梦易醒

易醒是好梦

不是我太任性

不是我太无情

只是猜不透的你

又伤了我的心

不是我不懂爱

不是你不疼爱

只是你一次又一次

所谓的无心伤害

我怎能承受得来

不是不爱你

不是不恨你

爱你

恨你

我伤了自己

不是不想走

不是不想留

是走

是留

我不再深锁眉头

明白一切不能再从头

未来的路

我自己选择走

分手以后还是不是朋友

再见亦会是朋友

但请不要再来伤害我好不好

想知道我走了

有人会为我流泪吗

影子却在黑暗中嘲笑

我是不是太天真

我是不是傻得不够

甩一甩头

把伤心烦恼全抛脑后

挥一挥衣袖

努力把你从记忆深处里抹掉

扬一扬嘴角

不必勉强笑

轻轻地昂起头

我决意从你身边逃

大步往前

我不能转身回头

怕只怕眼泪瞬间决堤流

这一天

这一天

我身着笔直的西装

打着名贵的领带

穿着闪闪发亮的皮鞋

开着敞篷跑车

从一个看似熟悉的身影旁边急驰而过

看起来他也挺匆忙

可是我没有时间多看

伴着暖暖的阳光

我要愉快的旅行到遥远的天边

忽然一阵急促的铃声

我睁开了沉睡的双眼

这一天

一瓶水

一个背包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一个不修边幅的少年

在唧唧呀呀的链条声中

从人群中急驰而过

他没有时间多看

伴着暖暖的阳光

追逐着新的地平线

送给母亲的赞歌

母亲,好久以来,就想为你写一首诗,但写了好多次,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不知道该怎样结尾,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母亲,今天我又想起了你,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哪怕写得不好。

母亲,您一定还记得。

二十多年前,我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其实,那时起,你就注定含辛茹苦。

母亲,你赋予了我生命,让我在美丽的世界里看到了灿烂的太阳。

母亲,你给了我快乐,让我在无知的童年里无忧无虑的成长。

母亲,你为我奔波劳累,你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孤独、无助时,你会陪伴我、支持我,给我充满信心。

母亲,你为我呕心沥血,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无怨无悔,不辞辛劳。

母亲,你如春天的天使,送来了温暖的春风,带来了如丝的小雨,吹进我的心灵。

然而,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你的额头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银丝不知何时也已悄然爬满双鬓。

可辛勤的你不畏岁月蹉跎,给我们的爱从不打折。

母亲,你用青春把世界上最真切、最圣洁的爱给了儿女,不求回报,只愿我们健康的成长。

岁月的长河缓缓流淌,愿它捎上儿女对你的祝福,流向幸福的远方。

《装逼的太阳》

你若真是太阳,就该安静待在天上,人间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可你却任性地来到人间,而你可知,有多少人会因你而伤?

有多少人在为你白忙?

有多少事毁在你的手里?

有多少情毁在你的身上?

瓷娃娃

你说你叫做瓷娃娃,而我知道,你是一朵美丽的琼花。

看到的是你美丽的笑颜。

你的笑,那瓷娃娃的温润,那坚强的外表,谁知道你易碎的心?

如瓷娃娃。

我多想给你一个拥抱,温暖你那美丽却又冰冷的外表。

笑容,不过是你的掩饰

外表光滑的你,身体里,却永远有无法磨平的毛刺。

火焰燃烧过后的琼花,应该有更铿锵的语调。

哪怕是用泥泞捏就的身躯,也有顽石一样的坚强。

狂风吹起,哪怕身体已疲惫不堪,但是灵魂,依旧在那烈火熊熊中燃烧。

下载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铁道兵博物馆 1

    铁道兵博物馆 1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博物馆 一、宣传背景成昆铁路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它的设计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复杂,均属铁路史上前所未有,被誉为铁路建设的大......

    铁道兵精神(共5篇)

    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 导读: 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唱响走向复兴的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在神州大地、共和国的土地上,曾经有一支英雄的部队——中国......

    铁道兵历次党代会资料

    铁道兵历次党代会资料 铁道兵历次党代会资料铁道兵团第一次党代会1950年10月11日,铁道兵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共62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整党......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观《永远的铁道兵》后感近日集团公司组织全体职工观看学习央视珍贵纪录影片《永远的铁道兵》,青荣城际铁路第二项目部利用晚上施工回来组织全体职工逐集进行认真观看。经过......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改天斗地,可歌可泣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片尾曲响起、字幕淡去,我知道十集纪录片已经结束,可那些道不清的情愫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心......

    历史典故:志在四方(推荐阅读)

    历史典故:志在四方春秋时期,晋献公在宠妾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分别逃亡到狄国和梁国。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担心重......

    云南青年志在四方 优秀演讲稿

    云南青年志在四方 20111020026 王君昌 社会学 公管学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于2011级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王君昌。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云南精......

    青春散场,志在四方(合集5篇)

    青春,一个人的过场,却有无数人的过往,回忆曾经拥有的每一天,记忆在脑海里荡着秋千。成长的点点滴滴,深深地烙在生命的印迹里,永不褪色。 某一刻,青春里那些回忆,渐渐隐没在遥远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