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大学生责任观调查m
当代大学生社感责任感调查报告
--基于对广东农工商房产专业学生215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
摘要: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从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五个层次全面分析和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调查报告
调查组:第四组。
组员:陈俊谋、姚仰桂、冯耀昌、严杰、钟泽庆、陈俊达、陈未光.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各种义务和使命担当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在当代,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可以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完善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所以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研究一直不断;据笔者观察,现有资料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对缺失,这种论断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但2008年以来,在中国先后遭受的南方特大雪灾,藏独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挠,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冲突与灾难面前,我们发现,在祖国利益受到侵犯,在我国同胞遭受苦难时,大学生们都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并凭借自身的力量表现出了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因此,为了真实、全面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本项目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分层研究的方式,以其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选取广东农工商房产专业学生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于2011年4月期间,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25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为215份,有效率为86%,达到了研究分析的要求。样本构成情况见表: 年级 男生 女生 合计 大一 50 55 105 大二 48 62 110
表1:问卷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从样本构成情况表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群体涉及范围较仅限于房产专业,涉及人数占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取样的代表性,能够较真实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问卷所采用的社会责任感结构理论依据是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下)》。段志光指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结构与分类可以按逻辑结构、内容结构、层次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划分。按照层次结构,社会责任感从系统论角度可分为: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我们依据这五个维度,在主要参考赵兴奎编制的USSR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从中筛选修改出适合这五个维度的选项,自主编制了调查问卷。
另外,为了弥补调查问卷收集信息的不足,调查组还对部分学生、老师进行了个别访谈,力图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调查结果
(一)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家庭责任感是指个体具有的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履行分内职责和道德义务的社会责任感。它是个体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通过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发生关系,从而形成的对自己与家庭关系的感性认识。以下是四道与家庭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结果: 题目: 1不管物质条件如何,我都会赡养父母()选项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 选择A占84.6%
B占14.1%
C占0.7% D占0.3%
E占0.3%
2我经常过问我的爷爷奶奶、外公或外婆的身体状况
选项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1.7%
B占39.0%
C占16.9% D占26.0%
E占6.5%
3如果家庭经济困难,我会选择先工作后考研
选项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选择A占35.4%
B占21.5%
C占10.2% D占15.4%
E占17.5%
4即使我将来的妻或夫经济地位比我低得多,我也一样对她或他好
选项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 选择A占57.7%
B占29.5%
C占5.1% D占7.7%
E占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不管物质条件如何,我都会说赡养父母”这一说法,84.6%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14.1%的回答者选择了“比较符合”,只有1.3%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赡养父母的责任是持比较明确的肯定态度的。
对“我经常过问我的爷爷奶奶、外公或外婆的身体状况”这一说法,选择“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的回答者仅占50.7%,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祖辈的关心明显不足。中国的老人最善良,他们把儿女子孙看得比什么都重,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孩子。关爱老人,让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应该成为每一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如果家庭经济困难,我会选择先工作后考研”这一说法,只有35.4%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而31.7%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个人爱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敏感,容易使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对此,教育者应当加以及时的引导,防止少数人的自我责任感走向以个人为中心的极端。
对“即使我将来的妻或夫经济地位比我低得多,我也一样对她或他好”这一说法,57.7%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29.5%的回答者表示“比较符合”。尽管当代大学生仍处于“婚姻责任豁免期”,但这种认知情况无疑将有助于他们将来对婚姻家庭责任的承担。
(二)当代大学生的他人责任感
他人责任感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广泛地承担对他人的责任,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以下是四道与他人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调查结果:表3:当代大学生他人责任感情况 题目
1.我愿意为购买环保产品而多支付一点钱
A很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选择A占11.9%
B占12.6%
C占39.8% D占20.2%
E占16.5% 2.我认为“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 A很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选择A占76.5%
B占17.3%
C占3.8% D占2.1%
E占0.3% 3.我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很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选择A占1.8%
B占2.1%
C占3.3% D占5.0%
E占87.8% 4.我认可国际社会中存在的以强凌弱现象
A很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选择A占24.0%
B占29.5%
C占18.6% D占15.7%
E占12.2% 如题3所示,对“我做错了事,我能主动承认错误”这一说法,只有10.1%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而选择“比较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49.4%、31.6%、7.6%、1.3%。可见,当代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对主动承认错误、自觉承担责任缺乏必要的志向和勇气。
对“见到朋友情绪低落,我会主动去劝慰”这一说法,77.2%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说明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还是关心他人的。对“乘车时,我会主动让位给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这一说法,51.9%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40.5%的回答者表示“比较符合”,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对“虽然我很敬佩见义勇为的人,但我是不会那样做的”这一说法,仅有15.2%的回答者持否定态度,而超过50%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为了分析其原因,我们在随后的访谈中与部分回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探讨,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
1.几乎所有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对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毫不顾及个人安危的英雄表示了崇高的敬意,而对于那些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旁观者,也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和谴责。
2.见义勇为应“量力而行”。他们当中的很大部分人认为:见义勇为应充分考虑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现实的可能性,而那种“以一对多”、“孤军奋战”的行为是不够“明智”的选择,是有勇无谋的表现。3.见义勇为在现实中较难做到,而且现今社会缺乏这种精神。不少受访者尽管对见义勇为表示认同,但是对这种行为的后果又考虑较多,认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或者是带来损失,于是心存顾虑。总之,尽管他们对见义勇为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他们一致认为见义勇为肯定不会过时,应该一直提倡,说明见义勇为的精神还是有着很坚实的社会基础的,社会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人们去把它发扬光大。
(三)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集体责任感是指个体在所属集体生活中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而言,集体主要指校、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组织、宿舍等。以下是四道与集体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调查结果:
表4:当代大学生集体责任感情况: 题目:
1.我有时在图书馆的书上写写画画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3%
B占2.5%
C占6.3% D占21.5%
E占68.4% 2.上自习时,班上乱哄哄的我会加以制止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3.8%
B占20.3%
C占34.2% D占30.4%
E占11.4% 3.我总是乐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5.2%
B占30.4%
C占29.1% D占16.5%
E占8.9% 4.我想入党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7.7%
B占35.4%
C占21.5% D占13.9%
E占11.4% 100 表4中,对“我有时在图书馆的书上写写画画”这一说法,68.4%的回答者选择了“很不符合”,而仅有3.8%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自觉维护公共财产方面,自我感觉良好。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中,“批注”“涂鸦”等图书破坏现象却并不少见。为了验证该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项目组对某高校图书馆的三位馆员进行了采访,他们表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还是好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能对图书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的,'批注''涂鸦'的确属于少数大学生所为。”但他们也提出了他们的担忧与建议,“'批注''涂鸦'现象虽属个别,但对后续的读者在阅读中会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的是诱发性的,即后续的读者在看到别人在图书上的'作品'以后,第一反应不是阻止自己出现类似的行为,而是诱发类似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借阅规则教育和借阅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杜绝这类行为仍非常有必要。”
对“上自习时,班上乱哄哄的我会加以制止”这一说法,仅有3.8%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而76.0%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仅停留在“不损人”的“不作为”层面,而没有达到主动参与、以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层面。如果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能提高到积极主动的“作为”层次,他们仍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识不放,那社会的整合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社会的凝聚力将难以形成,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也将很难实现。
对“我总是乐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这一说法,仅有45.6%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对社团的责任感淡漠。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中去体验成功的荣耀和失败的遗憾,学习承担社会责任。
对“我想入党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这一说法,仅有25.3%的回答者选择了“很不符合”或“不太符合”。也就是说,近75%的回答者对“入党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是不持否定态度的。可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利己性,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的命运,是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进而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现实负责,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实惠、优越、丰富的个人生活,而对集体、社会和国家考虑太少。因此,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教育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
(四)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责任感
国家(民族)责任感是指个体在所属国家或民族生活中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国家(民族)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下是四道与国家(民族)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调查结果: 表5:当代大学生国家(民族)责任感情况: 题目:
1.我赞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32.9%
B占40.4%
C占20.3% D占6.0%
E占0.4%
2.我偶得一幅古代名人的书画,我会卖给博物馆收藏而不是高价卖给他人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3.6%
B占23.1%
C占41.7% D占13.9%
E占7.7% 3.我愿支助失学儿童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26.7%
B占45.5%
C占16.6% D占10.5%
E占0.7% 4.我了解2008年初发生在南方的雪灾并为灾民担心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3.9%
B占54.5%
C占17.7% D占10.1%
E占3.8%
如表5,对“我赞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点,73.3%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而仅有6.4%的回答者持否定态度,表示“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主观上并不否认自身应承担社会责任。但一旦涉及具体利益时,他们又往往表现出明显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如在对“我偶得一幅古代名人的书画,我会卖给博物馆收藏而不是高价卖给他人”这一观点的回答中,就仅有13.6%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而在另外86.4%的回答者中,近一半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社会责任时,既想承担社会责任,又希望使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矛盾心理。而当无法在个人利益和社会需要之间找到折中点,必须舍弃其一的时候,如何适时地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自觉地放弃个人利益,主动地服从社会整体利益,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我愿支助失学儿童”这一观点,选择“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的回答者占了总人数的近75%,而仅有0.7%的回答者选择了“很不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还是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大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捐款、捐物、义卖、义演、义务献血等活动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我了解2008年初发生在南方的雪灾并为灾民担心”这一观点,除23.7%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外,另有高达44.2%的回答者表示“比较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还是自觉关心他人生命安全,关心国家大事的。尽管校园与社会尚有一墙之隔,但他们这种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无疑为他们对国家、民族责任感的承担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小结 多难兴邦,面对今年的种种**或灾难,我们当代大学生们应该展现可贵的爱国情怀和人性光辉;常言道:时穷节乃现,患难见真情;当代大学生们在事关祖国利益、民族忧患的重大际遇时刻,所迸发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此次的调查结果正充分的印证了这一点:当代大学生们的主流精神风貌是崇尚自我却并不极端唯我,张扬个性也同时尊重规则,追求时尚也并不否定传统;只不过沉重的学业、就业压力让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现实主义倾向远大于理想主义色彩,但青春的热血依旧。当然,当下高等教育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研究,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组织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理解社会主导的价值观;最终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报告
《思政社会实践课》报告
姓 名: 学 号: 见正文第一页 系 别: 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2年8月26日
二〇一二年八月
-0
女生:小学开始初恋的有1人,占3%;初中开始的有15人,占52%;高中开始的有7人,占24%;大学开始的有2人,占7%;还没开始的有4人,占14%。
题目
3、您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基本看法是?
男生:认为应禁止的有1人,占3%;认为应限制的有1人,占2%;认为应任其发展的有11人,占26%;认为应正确引导的有29人,占69%。
女生:认为应禁止的有1人,占4%;认为应限制的有0人,占4%;认为应任其发展的有5人,占17%;认为应正确引导的有23人,占79%。
女生:希望通过朋友介绍的有4人,占10%;希望通过网上交友的有0人,占0%;希望通过校园工作或校园活动中的有11人,占27%;希望通过相亲的有0人,占0%;不强求的有22人,占53%;其他的有4人,占10%。
题目
6、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目的是?
男生:认为毕业后建立幸福家庭的有10人,占24%;认为满足生理需要的有1人,占2%;认为满足心理需要的有20人,占48%;喜欢这个过程的有10人,占24%;想证明自己魅力的有1人,占2%。
女生:认为毕业后建立幸福家庭的有9人,占31%;觉得好玩的有1人,占4%;认为满足心理需要的有7人,占24%;喜欢这个过程的有12人,占41%;认为满足生理需要以及想证明自己魅力均为0人。
男生:认为弊大于利的有1人,占2%;认为利大于弊的有2人,占5%;认为因人而异的有39人,占93%。
女生:认为弊大于利的有1人,占4%;认为利大于弊的有3人,占10%;认为因人而异的有25人,占86%。
题目
9、您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对学习的影响是?
男生:认为无不良影响的有5人,占12%;认为有不良影响的有2人,占5%;认为有促进作用的有6人,占14%;认为无法预测的有29人,占69%。
为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责任心的占24%;其他的占6%。
题目
11、您觉得大学生谈恋爱的坏处?
男生:认为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的占17%;认为成功几率低的占17%;认为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的占29%;认为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占20%;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7%。
女生:认为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的占15%;认为成功几率低的占13%;认为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的占30%;认为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占27%;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5%。
题目
12、您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男生:认为不好,自己坚决不这么做的占7%;认为很正常,自己也会这么做的占41%;认为可
题目
14、您认为婚姻与恋爱的关系是什么?
男生:认为专享于爱情,结不结婚视情况而定的占21%;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的占60%;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占5%;其他的占14%。
女生:认为专享于爱情,结不结婚视情况而定的占24%;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的占55%;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占0%;其他的占21%。
题目
15、假如让您选择,您会选择?
男生:48%选择喜欢自己的人;52%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0
题目
17、您觉得自己网恋的原因是什么?
男生:认为摆脱功利,倡导精神恋爱的占10%;认为不必负责任的占10%;认为失恋后需要关爱的占7%;认为新鲜的占7%;追求一种感觉,寻求一种体验的占26%;其他的占40%。
女生:认为摆脱功利,倡导精神恋爱的占10%;认为不必负责任的占4%;认为失恋后需要关爱的占7%;认为新鲜的占10%;追求一种感觉,寻求一种体验的占31%;其他的占38%。
题目
18、您在选择配偶时,愿意选择对方综合条件?
男生:14%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79%选择和自己差不多的;7%选择比自己低一点的。
题目20、如果谈恋爱,您父母态度是?
男生:6%的男生家长反对但是不强行干涉;55%支持,认为孩子成年了;29%如果两个人可以共同进步一起奋斗就不反对;2%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反对并且强行干涉。
女生:24%的女生家长反对但是不强行干涉;24%支持,认为孩子成年了;52%如果两个人可以共同进步一起奋斗就不反对;0%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反对并且强行干涉。
题目
21、您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
男生:50%会以父母意见和自己感觉综合;48%以自己感觉为主;2%以父母意见为主。
题目
23、您认为什么时候结婚最佳?
男生:3%认为大学时候最佳;83%认为在步入社会找到稳定工作之后;12%认为该随缘;其他的占2%。
女生:0%认为大学时候最佳;83%认为在步入社会找到稳定工作之后;10%认为该随缘;其他的占7%。
题目
24、您认为男女双方结婚时的年龄为下列哪种情况最好?
男生:38%认为男大女小最好;33%认为男女差不多;29%认为随缘。
题目
26、您理想的家庭结构为?
男生:43%希望父母、自己、配偶、子女三代人一起住;26%认为自己和配偶;31%希望祖父母、父母、自己、配偶、子女四代人一起住。
女生:38%希望父母、自己、配偶、子女三代人一起住;48%认为自己和配偶;14%希望祖父母、父母、自己、配偶、子女四代人一起住。
题目
27、您赞成下列哪些行为?
男生:40%赞成婚检;15%赞成夫妻对方收入自理;15%赞成谈恋爱时花费AA制;2%赞成子女随女方姓;28%赞成婚后家务均担。
女生:学历占7%;样貌占8%;能力占18%;道德品质占19%;家庭背景占9%;相同城市,方言占11%;志趣相投占14%;亲友意见占7%;恋爱史占7%。
题目
29、如果您不谈恋爱,原因是什么?
男生:31%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人;5%怕家里人反对;55%因为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9%因为以学习为重。
女生:66%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人;3%怕家里人反对;24%因为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7%因为以学习为重。
0
女生:73%看情况;7%一定不会告诉;10%一定会告诉;10%应该会告诉。
题目
32、您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存在美好的爱情吗?
男生:9%认为基本不存在;55%认为少量存在;36%认为一定存在。
女生:3%认为基本不存在;38%认为少量存在;59%认为一定存在。
题目
33、您认为维持一段感情重要的是?
女生:认为爱情的占21%;经济占35%;相互需要占31%;双方父母支持占10%;其他的占3%。
题目
35、那么假如您失恋了,您会怎样与过去恋人相处呢?
男生:45%感觉有些尴尬,但可以争取好好相处;7%就此消沉,分手以后不再联系,也不再相信爱情;10%没经历过,无法想象;14%说不清楚;19%依然相信爱情,分手以后还可做好朋友;5%怨恨自己的恋人,从此成为陌路人。
说是件很幸福的事。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间的爱情逐渐与物质密不可分,对于男生来说他们对现在大学爱情的看法有认为没有世俗的虚伪,很真挚很单纯的;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但是还是很单纯的也有大部分人;不过也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物质化了,掺杂了很多物质的成分的。而对女生来说现在大学的爱情认为没有世俗的虚伪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不过她们还是相信爱情是很单纯的。可见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但是还是很单纯的,这也许就是青春年轻人单纯的心灵看法吧!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都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都是因人而异的,是好是坏是看自己如何让去对待它,如何去看待它。因此大学生谈恋爱对学习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你可以说它对你没不良的影响,你也可以说它可以给你带来促进作用,也可以说它会带来良的影响。凡事有利必有弊,大学谈恋爱有好也有坏,如果大学生在恋爱中处理得当的话,是由很多好处的,例如恋爱可以称谓学习的调剂和两人进步的动力;大学生在恋爱中可以学会改善自己,包容别人的;有信任的人为自己分担快乐与悲伤;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责任心等等。反之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且走到最后的成功几率低;由于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会因此影响人际关系等不良影响。
说到婚恋观,那么婚姻与恋爱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调查得知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都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是持续彼此爱情的见证;也有人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每一对恋爱的人都希望彼此可以走到最后,希望自己的爱情可以开花结果。在现代社会因恋爱而发生性行为的也很多,但我们知道婚前发生性行为对女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有认为不好,自己坚决不这么做的男生占7%,女生占34%;认为很正常,自己也会这么做的男生占41%,女生占7%;认为可以接受但不会这么做的男生占33%,女生占45%;可见大部分女生还是比较爱护自己的,因为婚前发生性行为对女生的伤害比较大,一旦男方不要她了,那么她该怎么面对自己以后的幸福;而男生如果有责任心的、深爱对方的话一般不会做出伤害自己心爱的人的行为;所以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要为自己的以后负责,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想想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般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大部分男生会选自己喜欢的人,而女生则会选择喜欢自己的人,因为女生需要的是男友的呵护与关心,而男生喜欢自己的女友可以被自己保护,自己不但可以做她的白马王子还可以做她的骑士,给她想要的幸福;也只有男生自己喜欢的人他才会为此付出比较多,因此这样女生才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大部分人在大学谈恋爱是为了希望可以找到了解自己并且可以一起奋斗的人,但男女生对自己恋爱对象的要求又不一样,男生一般会选择能力和自己差不多的,因为这样两者的话题比较多;相反的女生一般会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男生,因为这样的男友会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很有成就感;但也有小部分认识不这么想的。还没上大学时谈恋爱总是怕被父母知道,因为在大部分父母眼里谈恋爱会阻碍学习的进步,但上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在谈恋爱时都会视情况而定来看要不要告诉父母;不过在选择配偶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考虑父母的意见,因为子女的幸福是他们最牵挂的事,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所以我们的配偶当然要经过父母的审核,再结合自己的感觉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
我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总会考虑许多的因素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历、样貌、能力、道德品质、家庭背景、相同城市,方言、志趣相投、亲友意见、对方的恋爱史等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也许有些人喜欢自己以后可以嫁给富二代,少奋斗几十年,但大部分人还是比较看重对方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只有懂得如何做人才会做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
青岛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学 院 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自本143班 姓 名 李硕 杨蒙
学 号 201428377,201428369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
一、调查项目
1、调查任务和目的 :现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从而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的多样化,为了加深对大学生今后走向的一个初步了解,我们选择了这个题目。调 查 时 间: 2015年6月10日
调 查 地 点: 青岛理工大学ABC区、食堂、图书馆、二教 调 查 对 象: 青岛理工大学在校生 调 查 方 法: 问卷调差 调 查 人: 杨蒙、李硕、2、制订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分工合作制定总方案 调查项目调查问卷的设计修改和制作 : 杨蒙、李硕 发放问卷 : 杨蒙 统计资料。数据录入 : 杨蒙 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杨蒙 演说: 李硕
3、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抽选大学生总共50人。按随机原则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此次就业调查。据调查目的,设计问卷内容。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最后总共选了10个单选题。(调查问卷见附件)
二、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由于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特殊的难题。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老话题了,政府、社会、学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学生则年年撞的“头破血流”。为此,我们经此调查做出了如下的分析与总结。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毕业去向情况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如今大 学生的就业情况,只要耽误你一点时间。希望你能积极配合,你的回答没有对错,只要真实的给出你的答案,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和合作!
1、你所处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2、您毕业以后打算在哪里发展你的职业?()
A.家乡所在地 B.大学所在地 C.沿海发达城市
3、您现在是否经常关注各类媒体就业信息?()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请问您毕业后考虑()
A.深造 B.马上工作 C.边工作边深造 D.出国深造 E自主创业 F.考公务员
5、您上研究生选择学校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A 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潜力 B 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及排名 C 师资力量 D 专业排名 E 与就业有关
6、您认为找工作要专业对口吗?()A.要 B.不要 C.在考虑
7、现在除了上学是否有兼职?()A.有 B.没有 C.在考虑
8、您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就业?()
A.熟人介绍 B.现场招聘 C.学校推荐 D.网上招聘
9、您会选择去什么企业?()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中外合资或外企 D.不计较
10、(可多选) 当您选择工作单位的时候.您会注重那些方面?()A.福利 B.个人发展空间 C.薪金 D.交通 E.其他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总体分析:由调查结果得到,在总共50份的有效问卷中:
选择工作的有19人,38%;考研的有15,占30%;出国的有5人,占10%;边工作边深造的8人,占16%,;自主创业的有3人,占6%。根据数据可以发现考研和就业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大三各方向相差最悬殊,以考研和就业为主。大一和大二各方向相差相对小一些。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不同、学习和社会经验积累的不同,对待未来的态度和意愿也有不小的差别。进而有针对各个毕业后走向的不同特点和原因进一步分析的必要。
2、出国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出国的总人数5人,其中大一1人,大二3人,大三1人。出国的原因:
可以看出所有同学对于出国的原因是十分明确的,没有人选择随大流这一项,其中大一和大二的同学选择以出去锻炼自己,增长知识为主要原因,而大三则的同学选择出国深造为主要原因。由此看出,大三的学生相比于大二和大一的同学目标更为具体,更为现实。
3、就业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比例为54%,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想直接去工作,而且大三同学的工作意愿明显高于大
一、大二,主要是因为他们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更加了解社会与自身的能力,更加成熟和现实。我们认为大一的比例比大二的还高的原因,是刚入大学的新生觉得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前景会很好,而大二的同学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
接下来,我们按所调查的问题逐个进行分析:
(1).大多数学生选择就业主要考虑的原因为:想早点工作,积累工作经验,认为上研究生意义不大。
他们认为工作能力比学历更为重要,他们更加重视工作经验和机遇,他们不再束缚于学校这座象牙塔中。
而就“成绩不好,没有信心上研究生”这个原因,大
一、大二没有学生考虑,而大三则考虑了这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成绩不好越来越成为他们选择考研的限制因素。
(2).就业方向 对于就业方向,大多数学生心里并不明确,可见,大学生心中迷茫,对于自己未来就业的憧憬十分暗淡,他们是最矛盾、最彷徨的群体,他们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却更加悲观,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是最有必要的。另外,我们自动化学院学生希望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大约为三分之二,由此可得,许多大学生还是希望学以致用的。而几乎没有同学选择不对口的工作。
(3).于选择工作单位的因素,注重个人发展空间的人占34.9%,注重薪水的占48.4%,有约一半的同学把“收入”放在首位;首先考虑“单位的未来发展潜力”的同学接近三分之一;排名次之的是“单位目前的状况”和“单位的福利状况”;被考虑的最少的因素是“父母的安排与建议”和“领导的个人魅力”以及“工作强度”。同学们之所以普遍把“收入”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首要指标,而不重视“单位的福利状况”和“工作强度”等软指标,我们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的择业观比较短视,不够成熟;二是信息不对称,在选择工作时,毕业生很难了解到工作单位的软指标情况。所以,同学们在培养科学的择业观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应聘单位,做到知己知彼。同学们应更注重发展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他们的希望固然是美好的,斗志与野心也是值得嘉奖的,可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是要认清和正确对待的。
(4).同学们对“城市”的选择,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多的是“沿海及特大城市”,但各年级比重差异较大:就此,我们分析得出:沿海及特大城市确实魅力不凡,为其他城市所不敌,但它的优势只是对大
一、大二学生的择业意愿影响较大,对大三学生做选择影响不大;大三同学选择分布较均匀,没有“扎堆”现象,可能除了考虑个人喜好外,更多考虑了人事关系、工作生活环境和竞争强度等因素,考虑的更为周全。4.考研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考研的人数为15人,占总体的比例为30%,就此可以看出考研的学生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考研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去向意愿的主要方向,选择上研究生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拿研究生学位,为找工作添资,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从大三上学期准备比较好,此时专业已经明晰,开始全面的掌握专业的知识,对专业的了解加深,对考研逐渐明朗,准备起来针对性较强 根据问题“ 您上研究生选择学校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
A、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潜力
B、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及排名
C、师资力量
D、专业排名
E、与就业有关
从总体来看,大部分考研生将“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潜力”“学 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及排名”及“ 专业排名”作为三个主要的考虑因素。三个年级的选择略有差别: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对五个因素呈现出平均关注的程度,三年级的学生则比较集中一些,主要部分都集中在了ABE上。由此可以看出,随着自己所获信息的增加以及对社会更深刻的了解,高年级的学生一一将对自己来说的重点考虑因素缩小了范围,更进一步的找准了目标,为下一步的读研究生做好了准备。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提案
1、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很多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还显示,品格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合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
(3)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2、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
(3)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
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而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要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 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4)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3、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4、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部分摘自网络文库)
五、调查心得体会
1、大学生能够基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条件。以及当前的国内、国际就业形势。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及反向作出理智的分析。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求学之路。
2、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部分专业存在就业难问题。同时好专业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3、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任何一个大学生。想要取得一分满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必须在拥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新生知识做一个拥有一技之长而又博学的成功人士。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未来有较明确的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享受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专业之间存在差别。但并不存在好坏。只要心中有目标。并一步一步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责任
1、你有没有在思考如何活过明天之余,想想为什么要活过明天呢?
2、当一个人知道他想要什么时,整个世界也将为之让路。
3、不管你盖了多少高楼大厦,也不管你征服了多少世界高峰,但你的心灵却高不过一座坟头。
4、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站到多高。
一、问题的提出
四年大学生活已过去大半,在即将毕业之际,必然的更多的思考自己未来究竟该走向何方?更现实的说便是考研、考公务员或者直接参加工作?而参加工作又将做什么工作,为什么?当这些问题萦绕在脑海中良久,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产生,那就是“当代大学生的现实任务是什么?未来的责任和使命又是什么?”
说是在脑海中产生,其实是第一次真正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而之前在新民学会的组织探讨中、以及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总是把它当作了不现实的东西,更直白的说,就是把它当成了唱高调,未曾深刻的去体会它。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除了结合自身的思考,曾经看过许多资料,更重要的则是和同学之间的探讨,包括二李和宋、王等人,还就此问题做了许多的调查,具体包括网上调查、访谈等形式。
半年下来,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对当代大学生的任务、责任和使命问题也有了一个相对深刻的认识。据此,记下这点认识以供自己以后的不断回味补充、加深体会,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学来探讨,加深认识并据此指导自己的大学生活甚至帮助自己明确人生的航向。
二、当前大学生中的几种错误倾向
半年来的调查发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片面抑或极端的思想倾向,而这些倾向桎梏了同学的思维,抹杀了同学们的创造力,阻碍了同学们的进步和成功。具体的问题如下:
1、大学生中的浮躁风。
大学生中存在的浮躁风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专业无用论、社会体验论、官本位思想、爱情至上、唯分数论。
所谓的“专业无用论”,即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叹,学的这些东西有啥用?参加了工作一点都用不上。于是,便出现了“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者,这些同学平时把上课视若儿戏,考试时则想尽办法考上六十分为准。这种观点在文科学生中尤甚。专业无用,那什么是有用的呢?如果他们真的找到了有用的事情并踏实的做下去也不失为一条好的路径,然看看这些同学究竟做了什么,翘课、逛街、打游戏、看小说„„眼高手低,昏睡终日,大好的青春就在浑浑噩噩中流逝。
所谓的“社会体验论”,是指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打工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中华民族历来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在经历允许的前提下打工赚钱不但是减轻家庭负担的好办法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非但不能批驳反而应当提倡。这里所谓的社会体验是指部分同学为打工挤占了学习时间,抑或花费大量精力以致不能应付学习所需。
浮躁风的第三种表现,是目前在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官本位”思想,典型的表现是当前很多大学生费尽心思谋个“一官半职”,不是为了做工作甚至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能力,而变成了评优入党、找工作的跳板,变成炫耀的资本,平日里没有为广大同学解决多少问题,却是官架子十足,全然脱离了学生干部的本质。
浮躁风表现之四,即大学里的神圣的“爱情至上”主义者,这部分同学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恋情,目光被禁锢到了两人世界,往往耽误了学业,限制了发展,甚至变成了爱情唯一,每年都可以听到大学生因爱情问题自杀的实例,令人扼腕。
所谓“唯分数论”者,即把考高分看做首要任务,死啃书本者,认为高分是衡量好学生的首要标准,把此种现象看做浮躁风的表现大概不可思议,然唯分数论者之所以唯分数马首是瞻,是因为此者未明了大学要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同学从来不肯思考上大学究竟要做什么,而只是机械的完成任务,不善于思考抑或说懒怠思考正是浮躁的典型体现。
2、大学生中的机械思想。
大学生中存在的机械思想,主要是指欠缺思考,对自身特点缺乏清晰理性的认识,于是跟风随热,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日积月累,丧失了激情、变的执拗、偏激或沉闷,这种思想可以说是桎梏自身发展之首害,它在当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唯专业论、考研风和公务员热。
“唯专业论”在这里取其要义主要是指有些同学不善于广泛学习,不善于思考,不能领悟“博而后精”的道理,机械的啃书本、读死书,不懂得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明自己所长,这还是稍好一点的,更糟糕的是被成绩束缚了手脚,进一步局限于课本,放弃锻炼、放弃娱乐、不择手段的压榨自己,变成“唯分数论”者,俗称“书呆子”,做学问如锥之道,最终走入死胡同而无所成。
其二,这里的考研风和公务员热并不指所有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同学,而是说在大学校园里存在这样一个群体,来去匆匆,不问世事,一天到晚抱着考研辅导书和公务员辅导书背,问起为何考研大概只有两种回答,要么是“不考研怎么办,又找不到工作”要么就是“没事干,考考试试”,问起是否喜欢考研,大概只有茫然更不用说问起以后做什么了。至于考公务员者,只知道公务员工作相对较稳定或者抱着考考试试的心理,对于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公务员则全然不知,根本未曾思考过。这一群体天天就在绞尽脑汁抑或依依呀呀中过日子,全然不知大学的乐趣,更有甚者从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过这种生活,没有想过自己究竟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因而只有跟风随热的份。
3、大学生中的极端个人主义。
受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些不良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当前独生子女增多,在家中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任何事物张嘴便可要来,伸手便可拿来,导致在一些同学身上显现出了一种极端个人主义,主要表现在极端个人价值论和超现实主义。
所谓的“极端个人价值论”,表现在这一部分同学缺乏合作意识,片面热衷于竞争,热衷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害怕挫折,常常忽略了内在的修炼。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锱铢必较,拘泥于小节,缺乏全局意识,热衷于个人利益,缺乏宽容与理解,导致人际关系僵化,缺少人际沟通学习等现象。
所谓的“超现实主义”者,缺乏远大理想,拘泥于眼前,止步于毕业找个工作,对于责任、使命一类的思想向来不屑一顾,好一点也不过拘泥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做点贡献,未曾考虑过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4、忽视体育锻炼。
忽视体育锻炼主要是说一部分同学沉迷于网络抑或见天昏睡,懒于锻炼,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学习、工作上,疏于锻炼,逐渐变得弱不禁风、病来先倒的现象,这在女生当中尤其明显。当代大学生的体质正在普遍下降,正在变成名副其实的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人越来越多。
三、反对几种错误倾向
1、驳大学生中的浮躁风。
大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尽管开始渐渐的接触社会,但其角色首先是学生,修学仍是最重要的,而专业便是修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自己对专业感兴趣或者擅长所学专业,那么专业便应成为“博而后精”的“精”的部分,专业并非无用,而在于怎样使它变得有用,如何学习专业是我们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专业无用”并不是思想开阔,灵活有主见的体现,相反,它是不明了修学要义,缺乏理性思考,对专业缺乏深入挖掘,盲目自负、片面认识、疏懒庸惰的必然结果,要知道绝对的无用和绝对的有用这样的评价在任何事务当中都是不足取的,这种倾向还将影响到以后对所遇事情的认识方法,有用与无用、正确和错误„„这些评价应当是相对的,一概的否定与肯定必将使其认识和处理事务的方法出现问题,对小到自身的发展,大到社会的进步都是有害的。
大学生活不仅在于修学还在于储能,社会体验就是储能的重要部分,然储能之路径何止一条,社会体验应放在学有余力的时候来做,而且目的不只为了赚钱,更要注意从中总结学习,不能因此耽误了正常的学习。这里的“社会体验论”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眼高手低,因为这一部分同学打工的初衷并不只是减轻负担和锻炼那么简单,他们之所以翘课无非认为专业无用,只想提前进入社会,好高骛远,轻视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甚至是为了满足吃穿用度的虚荣心而已,此种危害就更大了。是否进行社会体验,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长远目标;是否学有余力;是否真正从中得到了锻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能和自己的最终目标相违背的,在这里也提出了明确目标使命的问题。
学生时代无所谓官民,当前学生当中存在的“官本位”思想是中国两千年 封建 君主专制的“官本位”思想在学生身上的延续。所谓“官”,护民者也,做好本职工作,并力争开拓创新,一切以利于广大同学的发展为宗旨,以维护学校利益为宗旨,培养较强的责任心、全局观,才是学生干部应有之德,因此,放下官架子,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真心实意,做出榜样,这个学生干部才做出了价值,他的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工作自然得到认可,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过程当中,赢得了人心,锻炼了能力,坚定了信念,可谓一箭多雕。然“官本位”思想的蔓延导致学生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思想将使广大同学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受到不良影响,如何杜绝学生当中蔓延的不正常思想,做好学生工作,落实“以人为本”,应是每一个同学、每一名老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爱情至上”主义者,全然忘记了自身的任务和责任更勿说使命,耽误了学习,损耗了意志,消弭了理想,永远记住,大学虽不禁止恋爱,但爱情不是大学的必修课,为爱情放弃追求甚至生命更是荒唐之极,而爱情也决不只是形影不离,爱情是心与心的交融,二人思维的契合,爱情可以成为理想的坟墓,但也可以成为理想的动力,志同道合相伴一生者不乏其人,若有缘得遇真爱当认真经营,若无缘,则当平心面对,诸爱之中,首推博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当胸怀博爱,胸怀世界,立鸿鹄之志。因此,大学生应牢记自身担负的使命,爱情至上、视爱情唯一的心理是断不可要的。
分数是衡量专业学习的标准之一,但非唯一标准,需要学好专业是每个大学生的共性,但每个大学生学好专业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注重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在大学阶段究竟应该做什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大学生活方式。唯分数论必将导致思维进一步僵化,道路进一步狭窄,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应克服这种思想,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一切努力以实现人生目标为大方向,获得疏于自己的成功。
综上,当前大学生应明确自己在大学阶段首要任务是修学储能,要学会思考、克服浮躁,全面理性的认识大学生活、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角色和现实任务,沉潜下来,脚踏实地的提高自己,切不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以上所说的这几种倾向:专业无用论、社会体验论、官本位思想、爱情至上、唯分数论对于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是有害无利的,2、驳大学生中的机械思想。
专业是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是首要任务,但修学应是一个“先博而后精”的过程,大学阶段除学习专业课程以外,还需广泛涉猎,不可过早的把自己的修学范围框死,这样只能导致思维越来越狭窄僵化,最终走入死胡同。同时,当前大学专业选择的模式决定了学生所学专业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更不用说是适合的,因此,大学生要在逐步熟悉并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兴趣及所长,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不能放弃体能的锻炼,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考研不失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但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考不考研要看自身是不是适合考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看你是适合从书本中获得启发还是喜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要看你将来的发展方向即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要看考研是不是你通往最终目标的必经,要看自身的性格怎么样。然当前许多执着于考研的同学并没有考虑这么多,仅仅是因为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导致的跟风,或者仅仅是为了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对自身面临形势的正确认识的盲目选择,这对长远发展来说是有害无利的。
“公务员热”是中国当前的一大特色,考上公务员体面、稳定„„诸般好处吸引着众多应届毕业学子,其实这也是中国两千年官本位思想延续的结果,然你究竟适不适合做一名公务员,喜不喜欢?好多同学大概没有认真的想过,只知道公务员好,所以要考,其实人生的发展之路何止百条,如此不知变通又怎能取得成功?
考研和考公务员只是通往成功的桥梁中的两条,当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时,能胜利渡河的人未必是你,另辟蹊径也未必不能成功,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仍需要认真思考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选好最适合自己的路,切不可跟风随热,缺乏主见的人生是不可能活出价值的机械的思维戕害了一批批的学子,究竟怎样才能让众多学子摆脱这个泥潭?让更多人明确大学生的任务、责任和使命,灵活理性的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善于思维很重要。
3、驳大学生中的极端个人主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广大青年尤其是能广泛接受外国思想的大学生,没有真正了解当代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肤浅的受到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加上当前市场经济强劲发展,广大青年未了解市场经济只是经济发展手段的要义,片面的接受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主义思想,尤其独生子女增多助长了这种风气。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团结就是力量”„„,古往今来,从俗到雅,都从多层面得出了人必须注重团结互助,极端个人价值论必将失败的结论。极端个人价值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思维必将影响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对修学储能是极为不利的,即便现时没有什么损失,也必在将来因此遭受挫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祖国建设的后备军,改造社会的主力军,更应当克服自身的极端个人价值论,培养自己的博爱、责任感、使命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不立大志且坚忍不拔,毛泽东主席就是典型的代表。鸿鹄之志是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超现实主义者必将容易满足于现实,不能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在小得小失面前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在困难面前必将更容易退缩,没有不断地成就的取得,这样的人生必将逐渐冷却,最终归于平庸。当代青年应以振兴中华、改造社会、引领时代潮流为己任,切不可拘泥于小节,固步自封。
极端个人主义桎梏了思维,不利于潜力的发掘,甚而在极度追求自身利益中偏离了人生的正确航向,是终究会被时代淘汰的落后思想,大学生应是先进思想、进步力量的代表,因此,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找准人生的航标,胸怀天下,并为完成自己的伟大使命而奋斗终身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4、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圣经,但它真的适用吗?未必。早在毛泽东就读湖南一师范是就提出,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在少年时代必须完成两件事,那就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事实也无可辩驳的证明了这一点,古往今来多少文弱才子,才未尽身先卒,徒增慨叹,只有那些既有才能又有强健体魄的人才可以为完成使命贡献最大的力量。因此,大学生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应富有活力,不只在精神上也要重视强健体魄,切不可学习古代的文弱书生,要为将来能最大限度的贡献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当前大学生存在浮躁、机械、极端个人主义和忽视体育锻炼几种错误倾向,具体又分十一小类:专业无用论、社会体验论、官本位思想、爱情至上、唯分数论、唯专业论、考研风、公务员热、极端个人价值论、超现实主义以及忽视体育锻炼。这些错误倾向必将导致种种不良后果,反思这些错误倾向并衡量后果之严重,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任务、责任和使命的最终结论。
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
大学生阶段的现实任务就是培养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寻求途径锻炼自己的能力;强健体魄,总结起来即八个字:“养德、修学、储能、健身”,养德以宽厚而博爱,修学储能以实现厚积薄发凭实力应对重重挑战,健身以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完成肩负的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未来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引领时代潮流,振兴中华,改造社会,和谐世界,这将是需要我们毕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进步青年的代表需要肩负起的责任和伟大的历史使命。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
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共160人
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创业观,为学校,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总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创业观相比于以前的学生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创业观。
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青岛理工大学160名各个年级的学生
其中调查大一42人占26.25%,大二46人占28.75%,大三41人占25.63%,大四31人占19.38%。
问题:想创业还是想就业? 的学生选择就业,22.27%的学生选择创业。
分析:在当今环境下,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就业,只有一部分学生倾向于创业。
现如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点,以此拉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复制型经济转向为创新型经济。所以,基层政府,学校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政策支持,使那些有激情,有梦想优秀的学生走向创业的星光大道。
择业观
问题:选择在哪里就业?
85%的学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而只有15%的学生选择在小城市就业。分析:当下社会,大城市无疑有着更好的机遇、待遇、基础设施,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着极其大的吸引力,大城市也吸收了过多的人才资源,使得众多人才在茫茫人海中被埋没,与此同时,小城市却因人才的匮乏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所以,学校与政府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地点的选择有正确的引导,政府也应该加强小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福利待遇以吸引人才。当然,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转变过去的陈旧的思想,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问题:会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吗?
67.5%的学生的选择是会从事,12.5%的学生选择不会,20%选择无所谓。
分析:从此调查问题的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较为务实,顺成了大学的专业。有一部分学生对职位无要求,对就业有着迫切的渴望。较少的学生更为切合社会实际,从自身出发选择与专业无关的职业,当然在12.5%的学生中不乏理论专业的学生,本科专业就业难,只能另找出路。确实,对于理论专业(如:数学,物理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竞争力不强,也致使他们放弃了本专业。
对此,学校应该加强对理论专业学生的培养,尽量缩小与工科学生就业率的差距。
问题:会听从父母意见吗? 的学生会听从父母的意见,35%的学生遵循自己的想法。
分析:父母丰富的社会经验会使他们在看待问题上更加切合实际,也能为我们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优良的意见,这使得大部分学生选择听从父母的意见,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创业观
问题:对创业了解吗?
80%的学生一般了解,6.67%的学生了解,13.33%的学生只有热情。
分析:通过对是否了解创业的调查来看,当代大学生对创业这个行为大部分(80%)只是一般程度上的了解,而真正详细了解(6.67%)和怀揣热情(13.33%)拼一把的人占少数。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当代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的计划并没有理性而且详细的计划,有了解的只是局限于在新闻媒体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学习和调查,停留在认知水平上的较多。
学校,政府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了解创业信息的平台。
问题:在校有过创业经历吗?
6.67%的学生有创业经历,93.33%的学生没有创业经历
分析:在有创业打算的人群中,只有很少一部分(6.67%)人真正尝试过创业,而大部分(93.33%)人仍旧停留在创业计划与构想方面。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倾向于创业的大学生一方面还是受中学时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实践性的东西没有很大的能力与热情来实现;另一方面,存在一些“眼高手低”的情况,使得创业停留在规划层面而非进行实践层面;还有就是社会与学业的压力加大了大学生创业边际成本,而大学生对其创业的预期收益过高,从而未能达到投资目标,进而使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预期处于一个负面或观望态度,从而更加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
学校,政府应该加强对学生创业知识,形式的教育,组织想创业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创业本领。问题:有短期或长期的创业计划吗?
46.67%的学生有短期计划,6.67%的学生有长期的计划,46.67%的学生没有计划
分析:在对长期计划调查中,有长期创业计划的人占很少一部分(6.67%),而没有计划的和有短期计划的包揽了大部分(46.67%,46.67%)。经济学家戴尔·麦康基曾经说过,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重要。近半数的人只有创业热情或者只有短期计划,这样的两个群体在人力和财力上只是属于潜在投资者。反映出真正投入到创业中的人群很少,而且有充足财力和充足知识储备的执行者占少数,能力与财力的不足仍是制约广大大学生创业者重点。
学校,政府应该努力响应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学生在校,在外创业提过更多有利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表明,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强于创业观念,且,择业观与创业观都存在些许问题,存在主观认识上的不足,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正确引导。
最后,祝同学们在就业与创业的道路上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