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设计

2022-1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材第100-10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

难点:克和千克质量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

课件,2分的硬币,黄豆,天平,两袋500克的盐,台秤,自己带来的小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想知道今天在超市里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吗?仔细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情景图)

生1:他们都在讨论跟质量有关的话题。

生2:从图中知道5个苹果重1千克,一壶豆油重5千克,一包饼干重110克……

师:生活中物体的质量经常用到,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克”和“千克”,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共同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1)

生1:我知道了一盒口香糖重3克,一袋菊花茶重12克,一包美味瓜子重100克。

生2:我发现这些比较轻的物品都是用“克”作单位的。

师:是啊,我们一般用“克”作单位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g”来表示。

师:那么对于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什么来称量呢?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称重的工具叫天平,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称。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天平称一称你们身边的什么物品重1克?

学生在小组里测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寻找重1克的物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小组测量的结果。

(1个2分的硬币重约1克)

师: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克轻?(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做一做”)

指定学生回答,并适时作出评价。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

生1:一块小橡皮比1克轻。

生2:一根头发比1克轻。……

2、教学例2。

师: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物品的质量超过1克,甚至更重,那么对于比较重的物品,我们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上面的图)

生1:一桶洗衣液重5千克,我觉得应该是用“千克”作单位称量比较重的物品。

生2:一箱苹果重25千克,我也认为是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

师:“千克”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kg”来表示。

师:仔细看看,苹果的箱子上写的是“净含量”,什么是“净含量”呢?

生:“净含量”是指这箱苹果的质量,不包括箱子的质量。

师:对,生活中经常用到“净含量”这个词,它是指桶里、箱子里的物品的实际质量。

想一想,1000克有多重?举例说一说。

生:生活中常用的食盐一包重500克,两包食盐的质量就是1000克。

师:那你觉得“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千克=1000克。

师:谁知道在生活中用“千克”作单位的秤有哪几种?

生1:我在超市里、菜摊上见过的有电子秤、台秤。

生2:我在体检的时候见过测体重的体重秤。

生3:我在实验室里见过弹簧秤。

师: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秤太多了。仔细看看图中这些指针分别指着几,告诉大家所称物品有多重。(课件出示第102页例2下面的图)

生1: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

生2:小朋友的体重是23千克。

师:请在小组里合作交流,称出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用手掂一掂,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重1千克的。

学生在小组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完成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2题,填写好表格。【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3、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xx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4、判断对错。

一个鸡蛋约重50克。 ( )

小明今年7岁,约重20xx克。( )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一袋盐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1千克。( )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第3题和第106页第8题。

教师的教学设计2

1.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

),学生能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能够(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

),学生能够(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能够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发展/提高学生……

3.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4.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②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③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④小结⑤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5.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

——孔子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老师,听到别人的建议,自己就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应该先问问你的父亲和兄长,怎么能听到别人的建议,自己就立刻去做呢?”

后来,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冉有同样问:“老师,听到别人的建议,自己就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是,听到别人的建议,自己就应该立刻去做。”

同样的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回答呢?弟子公西华带着心中的疑问,跑去问老师。孔子解释说:“冉有做事谦逊,遇事退缩,所以我让他勇于进取。但是,子路胆大逞强,办事冒失,所以我让他先和父兄商量后再去做。”

写作角度: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

——陶行知喂鸡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写作角度: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巧妙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叶圣陶改文章有一次,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叶圣陶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孩子们的文章。孩子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当父亲指出了可笑的错误,孩子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

每改罢一段,叶老就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合适,孩子们就跟着他默诵。至善、至美、至诚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像个样儿。说是叶老改,实际是商量着共同改。

叶老一边看孩子们的习作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子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

从表面上看,叶老是在指导子女练习写作,实际上,他更是在教育子女为人。

写作角度: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适当的听取学生的想法。

——朱熹读书主张“循序渐进”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遍读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看见满桌的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

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老禅师的育人技巧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写作角度:教师要善待学生,适当的给学生改错反省的机会,做到以德服人。

——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

头的机会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写作角度:教师对待学生要宽宏大量,努力接纳迷途知返的学生。

——孟子休妻

据《大戴礼记》记载: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呆在屋里,孟子从外面突然闯进来,瞧见她姿势不雅,顿时大怒,立即跑到母亲面前告状。他说:“老婆对我无礼,我今天非把她赶出家门不可!”

孟母问:“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惹得你要休妻呀?”孟子答道:“刚才她蹲在屋里,那姿态真叫难看,这是对我无礼,妻子不尊重丈夫,我必须休了她!”孟母听这话有点蹊跷,继续追问道:“你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她蹲在屋里的?”孟子满有理由地回答:“这都是我亲眼所见,我刚才一推门看……”

“别说了,我听明白了。”孟母问明了情况,大声斥责儿子说:“这分明是你无礼,不是你妻子无礼!”孟子有些茫然,他不服气。孟母接着解释说:“不是有这样几句俗话嘛:‘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管是进谁的门,都要事先敲一下门,或者大声地咳嗽一声,好叫人家知道有人来了。不能乘人不备,来个突然闯入。这是常人都懂得的礼貌规矩。可你倒好,到你妻子的燕私之处,进门前不敲门,不声不响地往里闯,见了你妻子蹲着,你得赶紧先退出去一会儿,你却还在看,这叫你妻子怎么办?这不正是你无礼吗?怎么能说是你妻子无礼呢?”

写作角度: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认为自己事事都对,而是要学会换位思

教师资格证写作方面的可用素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即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教育理念、热点事例及日常生活。

一、历史典故类

历史典故主要是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事迹的总结和概括。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部分的素材相对来说比较多,比如:

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2、孔子韦编三绝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

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3、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看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于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4、匡衡凿壁借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5、秦始皇坚持自我一统天下;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6、文王被拘而演《周易》,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屈原被逐写有《离骚》……

这部分的例子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用的也比较多。但是只用这种类型的例子太过于通用,不能够体现你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所以不建议大家通篇都用历史典故类的素材。

二、名人名言类

考教师资格证将来是要做老师的,因而必须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建议大家在名人名言这部分也多积累一些教育家的权威话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陶行知、杜威、洛克、夸美纽斯、凯洛夫等,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例子,大家可以参考。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2、业精于勤而毁于随。——韩愈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4、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5、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6、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7、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8、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9、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凯洛夫

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建议大家在平时读书、看报的时候将一些可用的名言摘抄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获。

三、教育理念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它体现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因而在备考的过程当中,建议大家多积累一些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写作当中。其实教师资格证的各个科目是不分家的,你会发现科目二(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许多知识我们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中,比如: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4、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行为的转变——对待学生,强调尊重、赞赏;对待自己,强调反思;对待同事,强调合作;对待教学,强调帮助、引导。6、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7、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8、教育公正——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9、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越高,学生表现越好。以上就是写作素材的三个基本来源,关于热点事例类和日常生活类的素材,我们下次再进行讲解。

教师的教学设计3

一、开始部分

这是体育学科试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环节。所谓的开始部分,内容即课堂常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上课之前,集合整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进入到课堂状态,其次,强调纪律和注意事项,为接下来的上课训练做好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面试考生在这一环节不重视,以为只要授课时把动作讲好就万事大吉,其实并不是。我们都知道,面试是一种考察面试者能力素质的一种形式,但是它绝不流于形式,而是不仅看重内在,更关注的是整体的教师素养,说白了,也就是看面试者是否具有一个体育教师应有的样子。于是,我们需要在这一环节,从声音,状态,口令流畅度、正确性等几方面加以注意。声音要响亮,干脆、掷地有声;状态要饱满,干练、精神抖擞;口令顺序要正确,动令预令要喊准。宣布授课内容,对学生的一些服装检查,纪律的强调,见习生的安排要到位,语言简洁。

二、准备部分

两个目的:一是热身,降低肌肉粘滞性;二是联系,更好过渡到教学。一般来说,最基本的可以选择热身跑,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热身跑有的考生在试讲的时候喜欢选择体委带跑,更有甚者,开始部分都选体委代理整队,那真是救不了你。众所周知,面试就是展示自己的时候,需要将平时体委做的事自己做出来。所以,要自己喊整个跑步走-一二一……-立定的口令。(同时还要注意,自己要是跑的话,要跑正确,否则会很尴尬)。

其次就是徒手操活动,一般来说,从小学高学段开始就可以做。在此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时间;二是节拍;三是动作。首先,由于面试时间都相对较短,总体来说10分钟左右,因此不能做四个八拍,每节做一个八拍即可;其次,既然是节拍,就要喊得有节奏,不能呆板;最后是动作的正确及连贯。

然后可以在本节课主内容的基础上创编一个体育游戏。这些游戏要贴合“主教学内容”,往往能起到提前让学生感知本节课技术动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或者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良好作用。或者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的素质训练也是可以的。总之,准备活动既要做到有趣,还要科学,有相关性。

三、基本部分

(一)新课导入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在教资面试、教师招聘面试和笔试的教学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能让考官耳目一新,甚至影响到你的考试分数。体育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头要向学生交待清楚课题和课的内容。

(二)示范教学

这里提供两个授课思路:一是常规性教学;二是发现式教学。

常规性教学一般就是先带着问题进行整体示范,然后分解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单易操作,不需要考虑那么多,设计很多问题,但是同时就暴露出了新课改下的缺陷,不具有更好的启发性。举个例子:鱼跃前滚翻,在新课讲解时先做整体示范,并让学生观看图片,从前滚翻复习开始,让学生尝试说出与前滚翻的不同之处,以及具体该如何做到的方法。

发现式教学是比较有目的地采取一些问题引导,以及活动的安排,逐渐靠近新课的内容教学,它跟准备活动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足球脚背正面踢球,前提是之前学习过足球脚内侧踢球,但是由于脚内侧踢球在力度和速度上都不能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用脚的背部击球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学生的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进行点拨教学。达到启发目的。

分解示范讲解时要做到语言简洁规范,使用标准专业术语,但是要为学生做通俗易懂的解释,既体现专业性,还体现指导性。讲解配合动作,放慢速度,必要可以做两遍。

(三)练习指导

练习部分抓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循序渐进,一个是及时纠错指导。

循序渐进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时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的方式去练习动作,一般体育的项目动作都是可以分解教学,那么练习时也要分解练习,而不是一开始就是练习整套动作,这样不利于形成很好的动作认知。

(四)游戏比赛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或者说更加体现课堂的活动性和趣味性以及合作与竞争性,在练习结束之后,通常要安排游戏或者比赛,结合课程内容,讲清规则,安排有序。

四、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也叫整理活动,主要目的是解除课程基本部分所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紧张状态。通常采用集体游戏或放松操等。

教师的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50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略)

教师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

1.通过写景,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通过接触、描写、赞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习作让学生掌握一定写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

课前准备 :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景,观察景。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重点观察。

2.准确地把握景物特点。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者有意识地的在课前让学生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减轻了课堂习作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游玩拍摄的照片)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课件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二、交流信息,激发写作兴趣

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想必你们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我们吗?

生自由交流。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快乐时光,与其回忆,还不如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那样看起来更清楚,对吧?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自己的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做到写作时言之有物。】

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

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

生讨论。

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

(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其中一个地点和内容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

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臵,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去公园所看到的景物。

4.范文引路。(出示范文)

秋天是迷人的,也是五颜六色的。

记得上次去公园玩,我看到了一片火红的枫林,一片片枫叶看上去那么可爱,那么充满生机,像天边的晚霞,像梦中的油画。我不由得想起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哦,秋天是红色的!

我继续往前走,路旁开满了雪白的百合,闻一下,还带着露珠的芬芳。百合虽然没有菊花的灿烂,也没有牡丹的华贵,但他们清新脱俗,形态高雅,令人百看不厌。哦,秋天是白色的!

我停下来,坐在路边的木椅上想,现在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吧。恍惚间,一幅画浮现在我的眼前:沉甸甸、黄澄澄的稻穗压得稻秆抬不起头,秋风吹过,掀起阵阵稻浪,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哦,秋天是金黄色的!

啊,秋天,我是多么迷恋你!我已经醉倒在你色彩缤纷的怀抱之中了!

(1)同学们看了这篇文章,觉得秋天美吗?要怎样写才能把秋天描绘得更美呢?

(2)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有了素材,只能解决言之有物,而怎样使文章写得更好,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堂上采用范文引路的方式,对写法加以暗示,使学生明白了该怎样表达。】

四、学生写作。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并适时给予引导。

五、品析评价,升华主题

1、请同学们品读自己的文章,将最满意的句段朗读出来,让他人分享,方便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推荐、评析同学的作品。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3、刚才,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下面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这样可以让人视野清新,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特点上。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1)学生自己修改。

(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4、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5、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6、将最佳作品推荐给老师,并在班级展板上展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互动,将作文臵于一种交际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广泛地交流,抒发了真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板书设计:

用 心 观 察 真 情 表 达

. .. .

教学反思:

张开想象的翅膀 品味人间的真情 梁爱梅。

教师的教学设计6

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为 了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尽快提升我校教师对教材的自主研读能力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更好地锤炼教师备课基本功,实现教 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构建我校教师成长的平台,结合 我校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经研究,决定举办以“优化教学设计, 实施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顺 利进行,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校本培训计划,促进我校教师 的专业成长,展现我校教师风采,特举办我校教师现场“教学设计” 比赛。比赛宗旨在于提高我校教师教材分析能力、课标理解和运用能 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组织机构

组 长:李宗英

成 员:杨生贤 杨洪武 王正虎 马勇裁 李 青 马元斌 马玉江

王正虎 李宗军 杨 东 杨自成 马彦明 王正宝 马全平李宗发 虎旭东 马彦全 买耀玺 邢彦明 罗风科 罗进财 丁生波 马金平

三、参加对象

全镇所有在岗教师(学生在300名及以下的学校拟报送1名教师参赛;学生在600名及以下的学校拟报送2名教师参赛;学生在600

名以上的学校拟报送6名教师参赛。拟定参加中心学校复赛教师名单10月31日之前上报中心学校办公室,与此同时上报本校活动资料。)

四、竞赛学科

语文、数学

五、比赛时间

1、初赛时间:

2、复赛时间:

六、复赛地点

中心学校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七、比赛内容

本学期课本中某一内容(篇章)的一课时内容,赛前5分钟公布。

八、比赛形式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不得带任何资料。

九、比赛要求

现场教学设计时间为60分钟,请老师们在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比赛地点。比赛只允许带书写和绘图工具,不允许带书本、教参、教案等参考资料。赛前10分钟抽取考号,答卷上不得写真实姓名,只能写考号。

十、教学设计要求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下面几个主要环节:

1、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课时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作业布置

8、板书设计

(二)教学设计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能按新课改 的要求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标准 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 性。教学过程步骤清晰,对主要教学环节要求写清教师活动的内容与 方式以及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设与应对策略。

十一、评奖办法

1、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奖。

2、评审方法:学校邀请具有专业水平的老师根据评审内容和标 准对所有教学设计进行评比,比赛将综合考虑各学科参赛人数按语文组、数学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十二、活动要求

1、各学校要加强对这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要重视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实效。

2、在岗教师要全员参加这次大赛活动,做到互相学习、比学赶帮,岗位练兵、在职培训,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全学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赛者,需提前向中心学校办公室请假、备案。

3、本次活动要和构建高效课堂结合起来,要和校本研训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学习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教师的业务评价结合起来。

附件1: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王团镇中心学校 20xx年9月20日

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学科:撰写教师:

教学设计课题 :

评委(签名):

日期:

教师的教学设计7

一、封面名目齐全

教案封面名目包括科目、学期( - 学年度第学期)、学校名称、班级、教师姓名等项。各项开学时由教务处统一书写,字迹规范、布局合理,并在校名处加盖校印。

二、结构内容完备

教案在结构内容上包括“一表三计划”。

“一表”即教学进度表。表内涉及科目、班级、册数、上课日期、每周节数、总授课节数、周次及起止时间、预定进度及页数起止、实际进度及出入原因等栏目。教学进度表是科任教师对学期学科教育教学内容的统筹规划和具体时间安排,开课前由科任教师或学科组科学拟定,由教务处审批通过后执行。

“三计划”即学期教学计划、单元(章节)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1、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内在联系,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发展及工作措施等的总体规划,一般包括五项内容:①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数及男女比例、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特长爱好、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发展优势和面临困难等);②教材分析(学段目标、编排意图、内容和特点、整合与重新建构等);③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确立(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④教育教学策略(为达成目标采取的方法措施);⑤时段安排。学期教学计划开课前也由科任教师或学科组科学拟定,由教务处审批通过后执行

2、单元(章节)教学计划。单元(章节)教学计划是单元(章节)教学的总体规划,写在单元(章节)课时计划的前面,由科任教师在实施单元(章节)教学前完成。一般包括五项内容:①单元名称,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④课时划分,⑤课的类型。

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课时教学计划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案,是教案编写的重点。课时教学计划在结构上包括十项内容:

(1)、教学内容(课题)

(2)、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教学目的,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教学重点、难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学生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4)、课型(新授课、自读课、复习课)

(5)、教法、学法(达成教学目标师生采取的方法措施)

(6)、教学具准备(师生课前要准备的教具、学具)

(7)、课时安排(说明用几课时完成)

(8)、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9)、作业设计(作业内容、作业提示、要求)

(10)、板书设计(简洁、直观、形象再现教学内容的图文)

(11)、教后反思(记录课堂的得失、原因分析、改进对策、努力方向)

在课时计划中,教学过程是最关键的部分,包括以下基本环节:

(一)导入新课(导入的方式和内容),要简洁明快,新颖别致,激情引趣。

(二)讲授新课(选择教法,设计活动,提出问题,点拨引导,安排步骤),要层次分明,环环紧扣,逐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主体。

(三)巩固练习(精选题目,巧用形式),要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灵活多样。

(四)归纳小结(小结的内容和方式),要精当,灵活,上下关联。

(五)作业安排(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拓展性、能力性、趣味性、多样性。

三、备写符合规定

1、中小学各门学科原则上都要备写教案。小学任语文、数学、英语其中两科以上并兼任综合类、技能类学科者,综合类、技能类学科教案可略写。

2、教案要在课前一周备写。

3、教案要在深研教材,整合资源,广泛借鉴,精心设计,内化自我的基础上手工书写,切忌照抄现有或从网上下载直接使用。

4、教案要文面整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5、课时教案要按进度计划备写,不能短缺课时。要在每一课时教案的课时数后括号内注明累计课时数,右下角标明教案页码。

6、教案本要专用,切忌随意记写其它内容。

四、签审及时周详

1、教务处开课两天前下发教案本,并统一书写教案封面,加盖校印。

2、每学期开课前一天教务处要集中统一审批学科教学进度表和学期教学计划,签署意见,加盖校印。

3、每周开课前教研组长要签审本周各学科教案。

4、每一月教务处对各学科教案签审一次。

5、每学期学校集中组织两次全校教案检查评比活动,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并督促整改提高。

6、学校要统一使用教管中心下发的教案签审记录表,教研组要做好记录册,栏目填写完备详细规范,签审意见明确。

7、教管中心常规教研时不定期对教案进行抽查,每学期期末随教师业务考核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学期举行一次特色课时教案评选活动。

教师的教学设计8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等等有诸多益处。

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1、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单元模块,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全部学完,以往大概要10个课时,再加上练习和习作部分,至少要16个课时,需要8个两连堂,这样设计单元模块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昨天在设计第一单元时,四篇课文,我分成两个模块,一篇现代抒情诗歌,一篇古诗两首分在一个模块里,剩下两篇是两位爱国伟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个模块。但是在实际设计中,时间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还是出现了困惑。再有,语文课虽然是一个单元同一个主题,但是每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不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不同,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会贯通起来。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两个课时,一个两连堂,一个小模块,这样从时间、和实际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学生使用电脑了,就是信息化教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时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觉得在学习、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要借助电脑,所以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对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朗读、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带领着学生训练到位,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电脑,但是不能完全依赖电脑。

3、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电脑的使用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管理,学生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从电脑里什么价值的知识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所以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有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同时指正。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二: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的.暑假很特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来享受这个欢乐让我期待的暑假,更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我有幸参加了由x教育局培训科组织举办的信息技化教学培训。本次培训为期六天,由市教育局的培训科主持,并特邀著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小勇教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课,来自全市初中和小学约200位骨干教师接受了培训并积极参与讨论。培训通过四个模块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分别是:信息化教学研修、问题化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评价目标学习、集中上级学习实用教学软件。

完善稳定的教学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地基,所以掌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掌握实践操作技巧是在信息化教学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我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首先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信息化教学”。胡教授有句让我感受深刻的话:信息技术是个万能的锤子,但是我们需要的钉子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从网络中可以获得的东西多了,但是这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怎么样从这个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想要的钉子呢?这就是需要我们老师有实践实效性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处理。而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个机智,策略,技能的存储者。胡教授所传授的很多理论自己第一次接触,觉得很新奇,更或者我们这个环境下的教师接触的少了,毕竟环境不一样。

这次培训不仅仅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增加了学员的上机实战操作训练,后半部分的培训在上午学习理论后,下午直接进行面对面的操作,实践的效果很有效,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使用各种软件来支撑教学,我们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教学课程、编写学案、组织讨论。我们将作业统一第一时间上传到专门的教育平台,胡教授的精心批阅更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好更快的完善自己。

教师的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2、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三、教学难点

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四、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4个——6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透明胶带。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1、教师演示比较两个磁力大小差别较大的磁铁各吸回形针的多少,让学生直观看出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2、我们能改变一个磁铁的磁力大小吗?(不能,一个磁铁磁力大小是不变的。)

3、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变化吗?如果磁力大小会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呢?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个环形磁铁相互吸引着重叠在一起(演示方法),它们的磁力又会怎样呢?学生猜测,记录并交流。

(二)、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1、怎么知道磁力的变化呢?(书上有方法介绍,但我觉得还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比较好,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讨论说说。当然,交流汇报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帮助学生选择较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

2、今天我们就做一次小懒汉吧!用书上现成的方法来实验。(投影出示图片)

(1)、磁力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磁铁吸住回形针的个数表示)

(2)、实验时,为了公平比较磁力的大小,要注意什么?(一、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二、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

3、学生实验,并记录。

(1)、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注意提醒学生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

(2)、指导填写记录表。

(3)、学生继续实验。(提示学生,最好把实验用的第一个磁铁始终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铁依次往上叠,避免因磁铁磁力大小差别带来的误差。)

4、交流汇总。

(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观察汇总表里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交流发现。

2、我们先前的猜测对吗?

3、由此,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给你带来了什么?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请课后进行研究,并与大家及时交流。

(五)、资料收集:

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下节课带来。

教师的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生动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怀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品味文中的细节和传神词语,领悟文章的意蕴。

过程与方法:朗读---感知---品味----分析-----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关注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是本堂课的核心重点。

2、领会文章在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还记得过新年的情景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讲怎样过年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过年的风俗也有不同。我们就跟随作家琦君去她的家乡浙江温州的永嘉,感受她家乡过年所体现的美好风俗和人情,品味那让她魂牵梦绕的春酒。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一下作者琦君。(出示投影)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出示生字词)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围绕春酒回忆了哪几件富有情趣的事情?

明确:有三个片段: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

2、能让人在心中长久珍藏的东西,一定有它的美好之处,几十年过去,琦君仍对这几件事念念不忘,记忆犹新,为什么呢?

明确:

(1)写到家乡过新年的风俗:迎神拜福、小孩不能在客厅、厨房里玩;吃东西不能随便抓;说话要讨吉利;元宵节后分吃供品等,这些风俗都是家乡所特有的,写风俗就是要表现家乡的民俗之美,

(2)“喝春酒”这个片段中,作者的故乡过年时有每家轮流邀请唱春酒的风俗。左邻右舍相处很融洽,可以读出那里有“桃花源”般的民风,

(3) 作者写到喝会酒,乡亲们互相起会,帮助需钱急用的人,融洽地置办会酒表示感谢,母亲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体现出乡亲们的善良好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好人情的赞美。 所以本文通过回忆儿时在家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等内容的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了其家乡美好的风俗和人情。

四、品春酒,谈感悟:

师: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尽情地陶醉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之中!

(点击大屏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问题:作者用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描写风俗。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很有情趣,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词语,用圈点批注法进行赏析。看谁找的语句最吸引人!(限时5分钟))

提出批注方法(批注可以从修辞,抓关键字、词等角度品析)

“我”的细节:

过渡师:1、端起这杯童心酒,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我”儿时的童真童趣?请同学们采用“批注阅读的方法”感受春酒中“我”童年的纯真和快乐。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

出示示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 寥几笔,一个活天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跃起来。

【语言虽然质朴简练,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过渡师:2、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谁呢?(她的母亲)

母亲的细节

哪位同学找了关于母亲细节描写,来说一说让我们体会母亲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并抓住关键字词品析。

请同学读一读,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琦君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善良宽厚、仁爱的人。 过渡师: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乡邻乡亲:

过渡师:3、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请找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尝尝这杯“乡情酒”。

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正因为这样,几十年后,琦君仍旧对家乡春节时的生活接的那么真切,描写的那么细致。

五、酿春酒,悟情感

1.多少年后身处异地的琦君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还是以前的春酒吗 ?少了什么呢?(家乡的味道)

2、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3、作者仅仅怀念的是故乡的春酒吗?

六、写春酒 织乡情

萦绕在你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是怎样的呢?试着写下一段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

家乡是一坛陈年的春酒,在遥远的异地也会闻到它的香气。

家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手法)

七、总结(幻灯显示)

追 忆

风俗味

春酒思母味 思乡曲

童年味

难 忘

教师的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分式方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章第3节的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初中阶段所讲授的又能一种方程的解法。本节课是在继分式的内容及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所讲述的一个内容,其实际上就是分式与方程的综合。因此本节课可以看作是一个综合课,同时分式方程的解法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分两次学习过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他们对于整式方程特别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基本思路(使方程逐步化为x=a 的形式)已经比较熟悉,而分式方程的未知数在分母中,它的解法比以前学过的方程复杂,需通过转化思想,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三、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分式方程?会区分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

2、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知道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并学会如何验根。

四、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

1、忆一忆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2)什么叫分式?

(3)结合具体例子说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旧知识的回忆自然引出新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2x-(x-1)/3=6 3x/4+(2x+1)/3=0

2、猜一猜

板书课题“分式方程”,让学生猜一猜其概念,结合分式和方程的特点学生易得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设计意图:采用这种形式引入今天的话题,让学生觉得不是在上数学,而象是在拉家常,让学生没有负担,另外,学生在前面的回忆的基础上很容易猜出来分式方程的概念。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单,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辨一辨

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分式方程,并说出为什么?

1/(x-2)=3/x x(x-1)/x=-1 (3-x)/=x/2

2x+(x-1)/5=10 3/x=2/(x-3) (2x+1)/x+3x=1

指出: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分母中含不含未知数)

设计意图:学生说出来了分式方程的概念还远远不够,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巩固分式方程的概念。 (x-1)/x=-1这个方程可能学生会有争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后,老师可总结,在判断方是否为分式方程时,不能化简,以形式为准。

4、想一想

提出该如何解方程呢?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通过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回忆最简公分母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想该如何解,然后老师加以指导,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真正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5、试一试

(1)80/(x+5) (2)1/(x-5)=10/x.x-25

方程两边同乘以 x(x+5)得: 方程两边同乘以(x+5)(x-5)得:

80x=60(x+5) x+5=10

80x=60x+300 x=5

20x=300

x=15

提醒学生检验,对比两个方程发现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醒学生检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自然引出话题。

6、议一议

分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两边都乘以了一个零因式,但这个根是整式方程的解)所以分式方程的检验代入最简公分母即可,提出,分式方程能不检验吗?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因为分式方程的检验是为了看是不是增根,而不是检验对错,所以必须检验。

7、说一说

老师帮忙总结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可简单记作:一化二解三检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

8、做一做

解方程: (1)2/(x-3)=3/x (2)x/(x-1)-1=3/(x-1)(x+2)

体验解分式方程的完整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喜欢小鸭,明白小鸭喜欢游水。

2、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尝试涂色。

活动准备:

1、小鸭子玩具一只。

2、水池形白纸若干。

3、白色或黄色纸制小鸭若干。

活动过程:

1、和小鸭子一齐玩。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客人,它是谁呢?”孩子在猜谜中,熟悉小鸭子的特征。教师:“小鸭子说,你们和我一齐玩吧。”教师指导幼儿学小鸭子走路,学小鸭叫。在玩耍中,让幼儿了解小鸭子的特征,激起对小鸭子的喜爱之情。

2、为水池灌水。

引发情景,教师:“小鸭子在我们那里玩累了,它想游泳了,它来到我们的水池边一看,里面没有水了,怎样办呢?”幼儿:“我们帮它放点水。”教师:“我来放点水吧。”教师用蓝色的蜡笔从水池的底部涂起,并形象地发出咕噜噜的流水声,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桌上也有小水池,你也让你的小水池装满水吧,那么小鸭子就会到你的水池里来游泳了。

3、幼儿涂色。

教师指导幼儿用蜡笔在水池形纸上涂色,指导重点:将颜色涂满,教师:“小朋友,水池里的水越满,小鸭子越喜欢来玩哦。”

4、带小鸭子一齐玩。

教师:“小朋友你们真棒,没个小朋友的水池里都游来了一只小鸭子,你们能告诉我你的小鸭子都在干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你们猜猜我们把这只小鸭子放到水里,会怎样样?”一齐将玩具鸭子放到户外的水池里,结束本课。

教师的教学设计1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推进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

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的角度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师: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变化联系起来。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虽没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为什么?

[课堂小结]

上述[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

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两类标准:

(1)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情况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与探究]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随堂练习]

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单质,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化合物分解的产物有单质,则该分解反应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类型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Fe2O3+3H2SO4====Fe2(SO4)3+3H2OB、CuO+H2====Cu+H2O

C、Fe2O3+3CO2====Fe+3CO2D、H2+S====H2S

教师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读、议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个人的喜欢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在读文中感悟到一分钟虽然短,但却不能因此而放纵自己,学会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教学措施:对于重点的攻克,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多读、听读、练读、赛读等形式。

对于难点的攻克,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来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起说课题,师板书提醒“钟”字,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用钟、闹、吃、叹组词语。

过渡:字认得这么好,那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读文

2、从最后一段入手讲读课文

投影出示:元元非常后悔。

质疑:读到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后悔什么、后悔迟到了二十分钟)

(如回答第二个,那好我们一起看看他这二十分钟是怎么迟到的)

过渡:原因就藏在课文里,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A.重点指导朗读: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理解“哈欠”(加动作)

C.在朗读中读出无所谓,不在乎的语气

D.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呢?

E.过渡:元元又睡了,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

4、学习第五自然段

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A,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B、板书:迟到了20分钟

C、出示图2,看图说话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D、激情引读,你能读出元元此时的心情吗?

谈话:唉,奇怪了,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这20分钟跑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帮元元找回来吧!

5、小组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A.小组学习

B.

1、明确学习要求

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

A、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师谈话:咱们看元元着急去上学,所以他的动作很快。没想到走到路口

刚想走过去却遇到了红灯。于是元元不由得叹了口气

指导朗读,叹气(投影出示)(感悟出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赶上红灯了。)

B、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比较朗读他等了好一会儿。他等了一会儿。(你觉得那个等的时间长)

3、从“才”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4、看图1说话(元元一边跑一边喊,等等我,可是车到点还是开走了)

5、第二次叹气与第一次比较,比较两次的不同。体会出元元现在的心情。(焦急、后悔)

师小结: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遇到红灯,更不会错过汽车,就因为这一分钟让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

C.第四自然段

1、指导朗读等阿等,一直(让你知道了什么)

2、元元等车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那你读出来吧!

D.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齐读换词理解元元后悔什么

三、回读课文加深理解

再次分段读文。

四、拓展延伸,实践感悟

1、现在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2、说话训练:如第二天闹钟又响了。

3、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并以此与大家共勉:

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五、写字叹、哈

1、指导观察

2、互相提醒

3、师范写

4、同桌互评

教师的教学设计15

认识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

目标:

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

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

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

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

讲授要点:

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

二、理解“语文”

1、语文——语言、文字

(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

(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

(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

(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达到表达的目的)

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

(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

(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

(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

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

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

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

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

5、个人成绩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

6、高考三桩之一,成绩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学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努力。语文考试在五个层级上考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赏析评价。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说到底,就是考学生的记性和悟性。而记性和悟性绝不能在短时间内速成,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怕记怕背,懒于动手,是学语文的大忌。要学、会学、坚持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这个主体的一个根本性的要求。“一切皆从习惯开始”没有良好的习惯,语文教学必无效率;没有良好的习惯,何谈记性、悟性的生成和发展?没有良好的习惯,哪来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形成?

那么,学好语文应该要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放声朗读的习惯。这个习惯现在小学生还做得比较好,中学生就差多了,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习惯越差。高二、高三的学生你就很少听到他们自觉地放声朗读了。有早读课的地方,早读听到的基本是外语的朗读,而语文的朗读只在一种情况下出现,那就是有老师当面督促或是有课文背诵将要检查时,这种朗读带有明显的应付性。探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以为考试不考有声朗读,不必费劲地发出声音。

其实朗读自有好处。古人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这里说的是文言文的学习,那么现代文呢?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朗读可以“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他还说即使是自己写的作文,也要拿出来读,“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节奏是否流畅”。这就是说现代文的学习仍离不开朗读。朗读与默看比,更容易让人身心俱入,专注集中。避开学习这个功利层面,朗读还能从美学的感受上产生心理的愉悦,体验出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预习新课的习惯。老师教新课前,学生一定要先预习,做到:1、能流畅地读出课文;2、围绕课后练习,做出基本思考;3、找出难懂的地方,准备质疑;4、可以根据课文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有了预习,才能提高听课效率,才能学得主动。

(三)记笔记的习惯。首先做好课堂笔记,老师讲的要点,一时还弄不懂的问题答案都要先记下,这将有助于自己课后复习理解和总结积累。其次做好读书的笔记,可以写在书上(自己的书),也可以写到笔记本上。可以是抄录的词语运用或美言警句,也可以是自己的赏析点评。俗话说得好“好头脑子,不如懒笔头子”,有时听过、看过,却不如“记过”。笔记可以长自己的记性。

(四)勤用工具书的习惯。《现代汉语辞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作为中学生这两本工具书应必备,条件好的还可以置办一些其他的工具书。遇到陌生的或模糊的字词,要勤查,不要想当然。例如高中语文课本《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一处:“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这里“龟”是个易读字,“龟裂片”一词,结合实物,虽带模糊,好像也能懂。如果放过去,错读产生了!查一下工具书就知道,这里“龟”有两个读音,前读“guī”后读“jūn”,又认识了一个古地名“龟池”的读音。俗话说“平时学习懒一懒,考试分数减一减”,你容易错的,也是考试容易考的,为什么不勤用工具书呢?

(五)思考和说话的习惯。课堂上,有的同学懒于思考,怕回答问题,总是等老师最后“真情告白”。有的同学虽然对答案有所知,却怕当众说话。口语训练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离不开交际,说话既可以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又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一个经常在公众场合说话的人,其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优于那些公众场合说话少的人,这也是“用进废退”的道理。农村中学的学生多不爱讲话,有的即使说话声音也小,语文课常处于沉闷状态,这是一定要改变的。

(六)课外阅读的习惯。要学好语文,仅靠《语文》书远远不够。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规定一个高中生三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并开列了课外阅读的书目。高中语文教材还配备了《语文读本》给学生课外阅读。几年下来,我们发现不少学校、不少同学并未好好利用,基本上是处于放任式、束之高搁式。可以说,缺少课外阅读,很难形成语文的悟性。

(七)勤写勤练的习惯。多写,手不生疏;勤练,熟能生巧。完成课内作业后,适当做点课外练习,对于提高自己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大有补益的。

(八)整理积累的习惯。这是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或是课堂笔记,又或是做错的题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库。比如,整理文言文“为”的读音:1、wéi①当动词用,②表被动,③句末语气词;2、wèi当介词,表示“为了”或“替”讲。经过总结整理,形成深刻的印象,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九)总结得失的习惯。一篇课文教学结束后,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一个专项训练结束后,一次作文评讲后,一次考试后,都要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体会,这样可以巩固、强化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借此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其不足。

(十)书写清楚的习惯。凡是写给别人看的东西,都要养成书写清楚、文面整洁的习惯。让看的人一目了然,不能让人家难辨认,看得烦躁。中考阅卷、高考阅卷,书写马虎、文面不清的,都是吃亏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目的,而是手段。这样做的指导思想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同学们在习惯养成中走向“要学、会学、坚持学”的路子,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后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

五、语文学习的境界

(1)要学——态度问题

(2)会学——方法问题

(3)能学——持衡问题

六、具体要求:

(1)工具书齐全(《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不能少);

(2)早读天天读,一半时间不能少;

(3)课前先预习,不预习不听课;

(4)课上认真听,身心投入勤用脑;

(5)课堂记笔记,课后看笔记;

(6)作业天天做,不等老师布置自觉做;

(7)晚自修的语文课计划安排有效率;

(8)每周周记一小篇,每周大作一大篇;

(9)硬作业硬完成,软作业也要硬完成;

(10)给人看的东西书写要清楚。

七、学好语文的意义

学好语文,高考有门;

学好语文,事业有成;

学好语文,人上之人;

八、总结

语文能力听说读写

语文三性记性悟性灵性

语文境界要学会学能学

语文学习习惯十个

教师教学设计1

板书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几乎每一堂课都不能缺少板书。而在时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今天,板书在教学中越来越被老师忽略,有的老师或是在黑板上随意写上一些凌乱的内容,或是干脆没有任何书写内容,完全放弃了板书的使用。

难道板书果真不重要、不需要了吗?不是,其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板书对课堂教学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它有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多采的形式。

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有效利用,会使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不同。而对于学生来说,好的板书,既是智慧的凝聚,也是艺术的结晶,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一、教学板书的作用

(一)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教学中由于利用了板书图示中文字、符号、图像的组合,具有在呈现时间、颜色差异等方面独具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特有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好的板书,提纲挈领,能揭示课堂学习的思路,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对教师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板书轻松地掌握教学的重点,把握教学的难点。

(三)板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仅仅用口头语言表达学生难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而板书则准确地反映了教材内容,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学生只要把握了板书,也就把握了教材的整体框架。

(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板书运用简要的文字或图像等形象画面呈现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繁冗的语言说明,从而简化了教学过程。有时还可以把有关板书图示作为导学提纲预先发给学生,或让学生对照教学内容深入理解,或让学生边学边补充有关内容,从而节省了教师大量讲述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从而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板书具有直观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教师的板书反映了其层次性,这对于学生以后复习时把握学习内容的要点、层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很大作用;教师的板书还影响到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设计巧妙的板书,往往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钻研的结果,这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板书设计的类型

(一)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就是按照教材内容的条理性和标题的等级层次列出纲目,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板书方式摘录教材富有标志性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关键词句,这是最常见的板书方式。它的优点就在于提纲挈领,条理清楚。

(二)结构式板书。

结构式板书又称图形示意板书,就是通过箭头、括号等一些特定的符号,把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体现出来。这种方法,基于教师对教材认真的钻研、高度的概括、独到的表达,反映教师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技艺技能及审美情趣。它的优点就在于脉络清楚、逻辑清晰。

(三)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也可称为板画赋形板书,这种板书形式通过图形、线段、文字、符号的有机组合,或以简笔画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它渗透了中小学教师的艺术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它的优点就在于形象直观、简洁明了。

(四)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是借助于表格的形式,用类比、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反映教学内容它的优点就在于信息量大、条理清楚,简约明了,有整齐、对称、均匀、清晰、简洁之美。

(五)辅助式板书

辅助式板书是为了对教材内容和正式板书起到一定的诠释、论证或辅助补充作用而设计的板书。它的优点就在于机动灵活、相辅相成。

三、板书设计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板书设计,是发端文本,源自教者,成于黑板的,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其设计要合理,不能脱离实际,违背科学性。板书要反映教材特点,突出教材重点,揭示教学内容的难点和关键。板书设计,以教材为依托,蜕于教学内容,呈现理性的课堂内涵,显示精致的课堂构思,是为好板书。

它要求教师把教学的主要内容浓缩为具有逻辑联系的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图表。要注意板书内容的内部联系,掌握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逻辑关系。

(二)直观性原则。

板书要明白显眼,简明扼要。一堂好课中,板书是其中又一直观的显现,是美的华表。设计、提炼板书,或点笔墨间的情趣意蕴,或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络,或留师生间的互动生成,要字字关情,句句露珠;要达到增一字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境界;要让学生看之如阳春三月,新意逼眼,听者见之,若有所感,然后又欣然顿悟,豁然开朗,击节称快。板书要达到提纲挈领,纲领目张的效果。

(三)实用性原则。

任何一则板书,要本着实用的原则。板书设计,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地显现自己的设计,不能牵强附会地构筑板书。板书构思,契合教学程序,展现出一幅动态的教学流程,也是文本精髓的不断生成。总之,设计要从细微处浓缩要义,从宏观上巨篇勾绘文旨意趣。简约的要言不烦,细致的精细入微。

(四)简约性原则。

那种以一当十,要言不烦,以少总多的精心建构,展示教者风范的板书,是需要教者用心咀嚼,用心绘制,而不能草草了之,应付了事,有了就行的。当然,板书无论采取何种样式,教师的书法美,板书章法排版的理性美,文图展示的艺术美,都应该在设计中予以高度重视。

对文本的挖掘,要因人而异,要因时而定,要因势而行,要因课而设,但简约,是板书的定律,要惜墨如金,精心构思,不能怠慢。板书,要简约,但不简单。在课堂之中,板书若游龙,翩翩行走,不时使课堂妙笔增辉;课余之际,它又是点睛之笔,使课堂余味顿生,形神兼备。

(五)有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要追求有效。高效的课堂是丰厚的,是成功的课堂。而板书是灵动课堂中的有效资源的撷取和提炼,是师生互动中有效课堂的彰显。美既是有用。凡在实际运用中合理的板书,我认为都是美的,哲学家所说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我认为,合理的板书存在才更好。

(六)生成性原则。

课堂是生成的,所以板书的设计,课前精心构设,课中要随机而动,适宜地调整,或把再生的知识、情趣、义理,适宜地点拨在黑板,让课堂显示互动、生成的语言美;或把讨论探究的成果,思想,启示,简练地穿插在板书里,让课堂显示思维、意旨的情蕴美。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应该强调实效和生成的原则,使得板书的构设,也更科学和缜密,更具有时代的功用和发展的效能。

总之,在课堂教学时,优秀的板书不仅能完整地、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思维与记忆,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虽然课件有板书所无法具有的种种优点,但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是缺不了板书这支“点睛”之笔的。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教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下旬、募捐、水泵、筹集、吭声、颠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将引导他们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实现梦想的艰难与漫长,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梦想,并在梦想的指引推动下完成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比:课件出示两组非洲缺水的图片和另一组有水的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图片内容(有水时会怎样,雨水充足时又会怎样),并谈谈感受,教师相机介绍有关非洲缺水的资料。

2、再次出示: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指导朗读。

师:是谁的梦想让非洲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样实现的?(3)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下旬 募捐 水泵 筹集 吭声 颠簸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走进课文,了解梦想。

1、小瑞恩只有6岁,可他却为非洲人民打出了一口井,这可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小小的瑞恩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件伟大的事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原因,并说说哪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瑞恩的心?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2、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知道非洲的孩子处境是这样的艰难,水对他们是这样的重要,6岁的瑞恩才会有这样伟大的梦想。请大家与老师一起依次读好这三句话:

师: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在学校里,他下定决心对自己说

生:“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师:当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了”时,他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

生:“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

四、研读课文,探究梦想实现的过程。

1.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还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谈何容易?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那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梦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是怎样实现的呢?

生:筹集70元打一口井,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3.课文哪一段介绍了他为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呢?指名读。

4.课件出示: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师:他都做了哪些家务活呢?

生: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取得好成绩……

师:除了这些,让我们设想一下,小瑞恩为了筹集这70元钱,还做了些什么呢?

生:捡废纸、、捡塑料瓶、发传单、拖地……

师:在这些事中,除了瑞恩自己的努力,还得到了谁的帮忙呢?他们为什么要帮助小瑞恩呢?

生:爸爸、妈妈、爷爷、邻居,他们被瑞恩的行为感动了。

师:让我们齐读这一段,去体会瑞恩的辛苦。

师:为了筹集这70元钱,其实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这些额外的家务活,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时间,放弃了玩的机会,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5、做了4个月的额外家务活,终于攒够了70元钱,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还没有)当他得知自己辛苦攒了4个月的钱只够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xx元时,我们的瑞恩并没有放弃,于是他又有了梦想的第二步,那就是

生:筹集20xx元。

6、20xx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让瑞恩通过干活来攒够20xx元,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后来,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居然就筹齐了打一口水井的钱。这是因为

生:他还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支持。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

生:(1)妈妈的朋友;

(2)寄支票的好心人;

(3)老师与班上同学;

(4)还有爷爷、邻居和爸爸。

师:他们又为什么帮助瑞恩?从他们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被感动了,感受到参与瑞恩梦想的人越来越多。

7、师:当瑞恩得知人工凿井工作非常艰巨,而如果有一台钻井机速度就快多了时,小瑞恩又有了他梦想的第三步,那就是:

生:筹钱买钻井机。

师:我们猜测一下一台钻井机要多少钱呢?

生:5000元,10000元……

师:一台钻井机的价钱可能是5000,也可能是10000,甚至更多,但不管多少钱,我们的小瑞恩都会尽全力去实现他的梦想,从这儿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生:坚定执着,坚持不懈…...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瑞恩与工程师的对话,感受瑞恩的坚定执著。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生: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除了事情发展顺序,本文还按什么顺序来写呢、

生;时间顺序。

师: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4月下旬、20xx年7月......

师: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故事更清楚明了,结构更为清晰,平常我们写作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师:瑞恩的梦想感动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他才能迅速地筹集这20xx元,说明瑞恩的梦想成真靠的不单单是钱,更重要的是

生: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8、从70元,到20xx元,再到买钻井机,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变大,难度也在加大,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用“越来……越”说一句话。

生:筹集的钱越来越多,瑞恩的梦想实现起来困难也越来越大。

生:被瑞恩感动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瑞恩梦想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五、感悟“梦想的力量”

1、默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功的喜悦。

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20xx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2、说话练习。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

生:真是太好了,你们终于能喝上水了!

师: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你太棒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师: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谢谢你让我们喝上清澈的水,是你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3、课件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齐读,想一想都有谁流泪了,为什么流泪?

生:瑞恩,瑞恩的父母,所有的非洲人民,他们被彼此感动着。

(2)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体现在哪里?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多口井。

(2)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还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3)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为了梦想而努力坚持不懈的人。课件出示两句名言,让学生在名人事迹的影响下,树立自己远大的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小结、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1、梦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梦想是勇往直前的源泉。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吧!

2、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教师教学设计3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

教学工具

多媒体翻页笔白板笔白板刷

教学过程

[投]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讲]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

(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讲]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关于硫、氮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ulphurdioxide)和三氧化硫

[投影视频]硫磺的存在形式和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讲解并投影小结]

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如硫铁矿FeS2、黄铜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

[板书](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X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思考]用何种方法除去沾在试管上的硫单质?

(用CS2洗涤,加热升华法)

[问]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见化合价为—2,0,+4,+6,你能说出其代表物吗?写出你所知道的硫化物

[投影]

[问]硫单质的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那么硫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讲]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板书]2、硫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投影]Fe+SFeSCu+SCu2S(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

2Na+S==Na2S(研磨并轻微爆炸)

Hg+S==HgS(除去有毒的Hg的方法)

[板书]与非金属反应:H2+SH2S

[讲]制得的H2S是一种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有强还原性。

[板书]②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

[投影]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化学方程式:S+O2SO2

[板书]③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S+6NaOH===2Na2S+Na2SO3+3H2O

[设问]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什么?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这就是我们这节书所介绍的内容,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板书](二)二氧化硫

[展示]一瓶盛满的二氧化硫集气瓶

[问]二氧化硫什么颜色?什么状态?有什么气味?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问]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板书]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过渡]刚了解SO2的物理性质,下面重点研究SO2的化学性质,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秘密?

[板书]2、化学性质

[引导]请大家从理论上及已有的知识推测。如前面第一章学习过物质的分类,SO2属于什么氧化物?分析SO2的化合价,结合第二章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思考。

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可以跟碱或碱性氧化物直接反应;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因S的化合价为+4价。

[引导]非常好,那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投影]二氧化硫可溶性的视频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面上升,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SO2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板书](1)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2OH2SO3(亚硫酸)

[讲]H2SO3是一种不稳定的二元弱酸,有强还原性,弱氧化性。

[引导]通过现象,可以得出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但H2SO3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对于这样的反应,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我们称它为可逆反应。

[板书]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这二个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不是,条件不同

[引导]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怎么样呢?(为操作方便,是加进亚硫酸。)

[板书]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

[SO2+2NaOH==Na2SO3+H2O;Na2SO3+H2O+SO2==2NaHSO3]

[思考与交流]能否与石灰水反应?有什么现象?方程式如何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起初会看到沉淀,继续通入,沉淀消失

SO2+Ca(OH)2==CaSO3↓+H2O;

SO2+Ca(OH)2+H2O==Ca(HSO3)2

[SO2+Ca(OH)2==CaSO3↓+H2O;CaSO3+H2O+SO2==Ca(HSO3)2]

[问]能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

不能

[板书]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讲]利用这点性质,我们可以解决含硫矿物燃料燃烧排放SO2的问题,可以把生成的SO2最终转化为石膏,称之为钙基固硫

[过]二氧化硫中的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板书](2)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3S↓+2H2O

[讲]将SO2与H2S气体混合后可看到混浊

[讲]SO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板书](3)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①与卤素单质反应:

SO2+Br2+2H2O=H2SO4+2HBr

SO2+Cl2+2H2O=H2SO4+2HCl

[讲]SO2不仅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反应,而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板书]②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O4+2H2O+5SO2===K2SO4+2MnSO4+2H2SO4

[讲]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变浅。但这并不是SO2的漂白性所起的作用,是它们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漂白是对于有机色质来说,卤水与酸性KMnO4不是有机色质。

[过]SO2除了可以被溴水、酸性KMnO4溶液氧化外,还可被HNO3、氯气、氧气等强氧化剂氧化。如工业上生产H2SO4就可以用到以下反应。

[板书]③SO2的催化氧化

2SO2+O22SO3

[讲]SO3是无色固体,熔沸点都很低。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硫酸的酸酐,典型的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强氧化性。

[投影]实验视频:SO2的漂白性。

实验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再加热,颜色又复原。

(品红溶液是一种有机红色染料)

[讲]SO2有漂白作用,但漂白后的新物质不稳定,易恢复。

[板书](4)漂白性

[投影]SO2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而生成不稳定的物质,该物质易分解恢复为原有色物质

[讲]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SO2的漂白性与氯气和活性炭不同,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投影小结]常见漂白剂及其原理比较

[过]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应用它,SO2的这些性质决定有哪些用途呢?请大家总结并回答。

[讲]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板书](5)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问]关于酸性氧化物,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CO2,那么SO2与CO2有哪些异同呢?

[投影小结]

相同点:都是无色气体且密度大于空气;均为非电解质;都是酸性氧化物

不同点:SO2有刺激性气味,有毒;SO2能使品红退色

[思考与交流]如何鉴别SO2和CO2呢?

鉴别SO2用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

鉴别CO2用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SO2中混有CO2,不影响对SO2的鉴别

但当CO2中混有SO2时,则需要除去SO2

[思考与交流]如何除去CO2中的SO2呢?

可通过足量溴水(氯水)或酸性KMnO4溶液或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吸收SO2),再通过品红(目的是验证SO2是否被除尽)

[过]根据SO2的性质以及以前学习过的气体制备知识,设计一下SO2在实验室取的装置。

[板书](6)SO2的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②制备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3净化干燥装置: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3溶液

5检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6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和倒扣漏斗装置防倒吸

[过]虽然SO2在实际中有一定的应用,但因SO2是有毒气体,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当空气中含大量SO2,对环境危害极大,请大家观看有关视频。

[板书](7)SO2的污染

[讲]SO2的主要危害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板书]酸雨:空气中SOX和NOX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5、6

[讲]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正常雨水的pH值在5、6左右,然而,当空气中大量N和S的氧化物随雨水降落下来就会使得雨水的pH值小于5、6而形成酸雨。

[讲]SO2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含S矿石冶炼等工业废气

[思考与交流]如何控制酸雨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1、改善燃料种类,积极开发新能源;

2、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处理,如选洗加工、综合开发、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对排放的烟进行处理以回收SO2、

3、种植能够吸收SO2的有关树木(如臭椿、垂柳、柳杉)等;

[过]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会降低,这是因为H2SO3被空气缓慢氧化成H2SO4而造成的,由此我们可知道,SO32―会被空气缓慢氧化成SO42―,但是SO2被氧化成SO3却需要很高的条件,生成的SO3是硫酸的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固体

[板书](三)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问]那么SO3的通性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投影小结]

(1)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3+CaO==CaSO4

(3)与碱反应:SO3+Ca(OH)2==CaSO4+H2O

[过]最后,请大家阅读资料卡片,让我们拓展视野,一同来了解一下硫化氢的知识。

[讲]给大家读一段资料:敦煌石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的艺术宝库。敦煌壁画是艺术珍品,但令人奇怪的是,美丽的飞天的脸为什么都是黑的呢?经调查研究,这是自然界中H2S搞的鬼。原来壁画是用碱式碳酸铅做白色颜料,用PbO做X颜料。本来飞天的脸都是白的,但日久天长,空气中的H2S跟Pb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所以飞天的脸都是黑的。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家具涂上白漆后,显得明亮洁白。但一两年后变得棕黄了,时间再长又变得棕黑了,原因是有些白漆是用PbCO3做颜料,空气中H2S跟油漆中的PbCO3反应生成棕黑色的PbS。

[讲]以上资料中提到的H2S究竟是一种什么气体?下面的时间我们来研究H2S的知识。

[板书](四)硫化氢

1、H2S的物理性质: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剧毒。

2、实验室制法:

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FeS+H2SO4==FeSO4+H2S↑

FeS+2HCl==FeCl2+H2S↑

FeS+2H+==Fe2++H2S↑

[问]由实验原理,我们可知,制取H2S应采取什么样的装置呢?

固、液混合,不加热,可选用和H2、CO2相同的装置

也可用启普发生器。

[讲]但在制备气体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问]那么收集装置是什么样的呢?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H2S,理由是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问]H2S气体有剧毒,造成大气污染,那么尾气吸收试剂应用什么呢?能用H2O吗?

H2S是酸性气体,应用碱液吸收,不用H2O是因为H2S在H2O中的溶解度小。

[投影]资料卡片——————常用干燥剂

酸性:浓硫酸、硅胶、P2O5

碱性:NaOH、碱石灰(CaO、NaOH)

中性:CaCl2、Na2SO4

但CuSO4只能证明有水存在,却不能大量吸收水

[问]要制得干燥的H2S应怎么办?

H2S是酸性、有强还原性的气体,可选用P2O5和中性干燥剂。

[问]如何验满呢?

[板书]用湿润的Pb(CH3COO)2试纸

Pb(CH3COO)2+H2S==PbS↓+2CH3COOH试纸变黑

[问]下面我们可利用课前制备的H2S气体,研究一下H2S气体的化学性质

[板书]3、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请大家分析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并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推测其化学性质。

H2S中S显—2价,是S的,故在发生氧化还原作用时只显还原性。

[视频实验]在导管口用火点燃H2S气体,观察完全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然后用一个蒸发皿靠近火焰现象,皿底部附有淡X粉末。

[问]由此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1)可燃性

[讲]H2S燃烧的产物与O2用量有关,当O2充足时,H2S能完全燃烧而以出淡蓝色火焰,并生成H2O与SO2。

[板书]2H2S+3O22H2O+2SO2

[讲]当火焰罩上蒸发皿时,有淡X粉末出现时,是由于H2S不完全燃烧生成S之故。

[板书]2H2S+O22H2O+S

[思考与交流]请大家分析上述两反应,讨论出H2S与O2按不同比例混合时的氧化产物

[过]由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H2S具有还原性,可被O2氧化为SO2或S,那么能否被具有氧化性的卤素单质所氧化呢?

[问]碘水、溴水、氯水能将H2S氧化吗?氯、溴、碘、硫的氧化性顺序如何呢?

[板书](2)还原性:H2S+X2==2HX+S↓(X=Cl、Br、I)

[投影小结]单质氧化性:Cl2>Br2>I2>S

离子还原性:Cl―

[小结]事实证明,H2S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可被O2、卤素单质、SO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

[讲]H2S除了有强还原性外,还有不稳定性,即在较高温度时易分解为H2和S,其稳定性弱于S的同族元素O所形成的氢化物H2O

[板书](3)不稳定性:H2SH2↑+S

[过]H2S气体溶于水时,可得氢硫酸,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讨论它的性质。

[板书](4)H2S气体的水溶液————氢硫酸

[讲]氢硫酸是一种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具有酸的通性。

[思考与交流]现有氢硫酸(H2S)、亚硫酸(H2SO3)、亚硫酸钠(Na2SO3)三瓶溶液,它们在空气中易变质。

(1)分析变质的原因

均有强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H2S+O2==2S↓+2H2O2H2SO3+O2==2H2SO4

2Na2SO3+O2==2Na2SO4

(2)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发生变质

H2S:观察是否有浑浊

H2SO3:加BaCl2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

Na2SO3: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3)设计实验证明溶液已完全发生变质

H2S:加入硫酸铜溶液,看是否有黑色沉淀

H2SO3:加入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

Na2SO3: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

[总结]本节从硫单质的性质讲起,从S的—2、0、+4、+6价的价态对它的氢化物、氧化物及其对应的水化物和盐的氧化还原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学习了SO2的性质,使我们对酸雨的形成与防治有了一定的认识。

[自我评价]

1、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别盛在两支试管,一支加HNO3,另一支加NaOH溶液,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均有白色沉淀。由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BaCl2有XB、两试管沉淀均是BaSO3

C、SO2有还原性,酸性D、升高PH,使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

2、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D、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3、用1L1、0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SO2,所得溶液中SO32―,HSO3―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

A、2:1 B、1:3C、3:2 D、2:3

4、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5、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SO2气体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现溶液紫色褪去

B、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C、显红色的酚酞通入SO2后,红色褪去D、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

课后小结

见教学过程。

课后习题

1、有关亚硫酸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亚硫酸是SO2的水溶液,显酸性

B、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水和SO2

C、亚硫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

D、亚硫酸对人体有害,所以用SO2漂白过的食品不能食用

2、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

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无色气体一定是SO2

C、某酸性溶液经分析其中含有大量的S2—,SO3(2—)

D、用NaHSO3,Na2SO3与浓硫酸反应都可产生SO2

4、、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

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A、N2OB、NOC、NO2D、N2O5

5、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

AXXXXXXXX,BXXXXXXXX,CXXXXXXXX,DXXXXXXXX,EXXXXXX,FXXXXXXXX。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XXXXXXXXXXXXXXXX。

6、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SO32—、OH—中的两种组成。

它们具有下列性质:

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H2SO4反应生成A

④D可溶于水,与H2SO4作用时放出的气体E可使溴水褪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1)推断A~E的化学式:A、;B、;C、;D、;E、。

(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B与盐酸反应;②C与硫酸反应;

③D与硫酸反应;④E与溴水反应。

7、下图是实验室制SO2并验证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①中实验现象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证明SO2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气体。

(3)②中现象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证明SO2有XXXXXXXXXXXXX。

(4)③中现象是XXXXXXXXXXXXXX,证明SO2有XXXXXXXXXX性。

(5)④中现象是XXXXXXXXXXXXXX,证明SO2有XXXXXXXXXX性。

(6)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板书

见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4

我是一名学生,一名向教师过渡的学生即实习生。这个学期是我们年级的研究生跟着马老师共同完成田径教学实践,对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我来说,已经很久没有接触田径了,可以说在边学边教呢。但是我始终认为一切教学都是相通的,虽然教学的内容不同,而方法和思维却是相同的。虽然觉得上课蛮有压力,但对自己还是充满了信心。

这个学期的铅球课是由我来上的,记得我是在大学普修的时候学过铅球这一田径项目,距离现在有几年了。所以,我上课时自己要先练习一下,至少动作要比较规范。通过实践我体会到,把所学习的东西用极易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做铅球投掷练习时,采用的是让学生一个接着一个的在铅球圈内投掷,然后统一捡球。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练习的密度小,对初学者来讲很难提高其练习的兴趣。而老师的组织方法是,让学生站着田径场上距离铅球投掷区附近的跑道上,分成一列横队统一按照口令来进行练习并让学生投到铅球投掷区内,然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逐渐加大距离。这种教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练习密度,而且明确了学生练习的目标,更加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我心中暗暗想着:“老师毕竟是老师!我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太多的差距。同样是在教铅球,老师能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对自己有压力、有要求,能很快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马老师正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才能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到学生的心理,才能抓住学生、把握课堂。而这些正是我所缺少的……”

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老师来说,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善于思考更加重要。在两个教学内容的间隙我安排了一个贴膏药的游戏,当时的想法就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只把游戏规则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并没有考虑太多。老师却专注的看着我安排的游戏内容,很快的他看出了其中的不足,只是稍作改动,游戏内容就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了。我的内心更多的是充满钦佩,老师不仅在做学问的时候善于思考,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仍然在思考。我想:当思考成为你的习惯时,你的境界便在无形中提升了。所以,我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并且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

虽然马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学生什么,但是学生却能积极而主动的学习,所以,我认为教学方法虽然是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是老师气质和人格魅力。我知道,这些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虽然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但至少我要为此努力和奋斗。

在课后小结时,老师和蔼的对我们说,我们要上好一堂体育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来教学。其次,要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进行交流,而不是以强迫、命令、要求的口气来与学生交流,更多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这些都是我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希望通过锻炼,能更加接近老师的要求,更好的完成今后的教学内容。使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教师教学设计5

1.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

),学生能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能够(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

),学生能够(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能够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发展/提高学生……

3.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4.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②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③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④小结⑤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5.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

——孔子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老师,听到别人的建议,自己就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应该先问问你的父亲和兄长,怎么能听到别人的建议,自己就立刻去做呢?”

后来,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冉有同样问:“老师,听到别人的建议,自己就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是,听到别人的建议,自己就应该立刻去做。”

同样的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回答呢?弟子公西华带着心中的疑问,跑去问老师。孔子解释说:“冉有做事谦逊,遇事退缩,所以我让他勇于进取。但是,子路胆大逞强,办事冒失,所以我让他先和父兄商量后再去做。”

写作角度: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

——陶行知喂鸡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写作角度: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巧妙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叶圣陶改文章有一次,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叶圣陶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孩子们的文章。孩子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当父亲指出了可笑的错误,孩子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

每改罢一段,叶老就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合适,孩子们就跟着他默诵。至善、至美、至诚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像个样儿。说是叶老改,实际是商量着共同改。

叶老一边看孩子们的习作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子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

从表面上看,叶老是在指导子女练习写作,实际上,他更是在教育子女为人。

写作角度: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适当的听取学生的想法。

——朱熹读书主张“循序渐进”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遍读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看见满桌的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

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老禅师的育人技巧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写作角度:教师要善待学生,适当的给学生改错反省的机会,做到以德服人。

——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

头的机会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写作角度:教师对待学生要宽宏大量,努力接纳迷途知返的学生。

——孟子休妻

据《大戴礼记》记载: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呆在屋里,孟子从外面突然闯进来,瞧见她姿势不雅,顿时大怒,立即跑到母亲面前告状。他说:“老婆对我无礼,我今天非把她赶出家门不可!”

孟母问:“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惹得你要休妻呀?”孟子答道:“刚才她蹲在屋里,那姿态真叫难看,这是对我无礼,妻子不尊重丈夫,我必须休了她!”孟母听这话有点蹊跷,继续追问道:“你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她蹲在屋里的?”孟子满有理由地回答:“这都是我亲眼所见,我刚才一推门看……”

“别说了,我听明白了。”孟母问明了情况,大声斥责儿子说:“这分明是你无礼,不是你妻子无礼!”孟子有些茫然,他不服气。孟母接着解释说:“不是有这样几句俗话嘛:‘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管是进谁的门,都要事先敲一下门,或者大声地咳嗽一声,好叫人家知道有人来了。不能乘人不备,来个突然闯入。这是常人都懂得的礼貌规矩。可你倒好,到你妻子的燕私之处,进门前不敲门,不声不响地往里闯,见了你妻子蹲着,你得赶紧先退出去一会儿,你却还在看,这叫你妻子怎么办?这不正是你无礼吗?怎么能说是你妻子无礼呢?”

写作角度: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认为自己事事都对,而是要学会换位思

教师资格证写作方面的可用素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即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教育理念、热点事例及日常生活。

一、历史典故类

历史典故主要是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事迹的总结和概括。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部分的素材相对来说比较多,比如:

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2、孔子韦编三绝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

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3、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看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于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4、匡衡凿壁借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5、秦始皇坚持自我一统天下;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6、文王被拘而演《周易》,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屈原被逐写有《离骚》……

这部分的例子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用的也比较多。但是只用这种类型的例子太过于通用,不能够体现你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所以不建议大家通篇都用历史典故类的素材。

二、名人名言类

考教师资格证将来是要做老师的,因而必须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建议大家在名人名言这部分也多积累一些教育家的权威话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陶行知、杜威、洛克、夸美纽斯、凯洛夫等,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例子,大家可以参考。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2、业精于勤而毁于随。——韩愈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4、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5、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6、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7、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8、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9、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凯洛夫

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建议大家在平时读书、看报的时候将一些可用的名言摘抄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获。

三、教育理念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它体现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因而在备考的过程当中,建议大家多积累一些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写作当中。其实教师资格证的各个科目是不分家的,你会发现科目二(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许多知识我们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中,比如: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4、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行为的转变——对待学生,强调尊重、赞赏;对待自己,强调反思;对待同事,强调合作;对待教学,强调帮助、引导。6、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7、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8、教育公正——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9、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越高,学生表现越好。以上就是写作素材的三个基本来源,关于热点事例类和日常生活类的素材,我们下次再进行讲解。

教师教学设计6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的新的认识,这可以较宏观地把握教材内容。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应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单元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单元教学设计,它包含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多个课时来完成,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我觉得应考虑的更宏观,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说,分析的较为粗略。

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来说,只是对一个知识点/节的教学进行设计,在时间安排上只需一个课时,在教学形式上,一般只采用一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要考虑的更全面、更具体、更细微,以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教学设计7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三条铁律:

1、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及即墨28中都是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2、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赖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生思考方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学法指导和培养自学能力为重点的著名教改实验有:魏书生“六步教学法”;东庐中学“讲学稿”等。3、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学习”,这是教育心理学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最伟大的贡献。它是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通俗易懂的诠释,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容易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读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学不会……。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和上海闸北第八中学的成功教育(学)是这条铁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创举。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启示:

(一)启示之一: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也就是“以学定教”。

(二)启示之二: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改来改去,说到底都

离不开下面两条。要么是鼓励学生自觉学习,要么是探索班级体制下不同类型学生如何区别对待。凡是在这两点上取得一些经验的课堂改革,往往都是比较成功的。

(三)启示之三: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一是课堂教学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学准备,开始于老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二是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

(四)启示之四:一切的改变始于课堂,在于课堂,成于课堂。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我(学生)的课堂我做主”;“我(学生)的班级我做主”。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立足三个改变:一是“师长”变“学长”;二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室”变“学室”。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启示之五:课堂转型最为核心的一句话就是“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不仅是我们将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国际上课堂教学发展的潮流方向。

(六)启示之六:课堂教学改革,一般而言,强调有效教学实践,凸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还是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无不体现提高课堂效能,尤其是提高学生学的效能这一基本理念。

(七)启示之七: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教学改革,都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学习、高效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互助、积极展示、大胆质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放课堂,解放学生。

(八)启示之八: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在观念转变层面上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的教师要有信心有能力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我们必须摒弃过时的、陈旧的、低效的、机械的、一成不变的主张和经验,坚持“两个增加、一个减少”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家李希贵说的好:“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一样,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空间”。

(九)启示之九:美国有一位功勋教师叫德·鲍拉,他说过一句话“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教重要的在于听,因为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哪些需要教师讲,哪些不需要教师讲。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放手;学重要的在于说,因为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考试,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过程中间说说,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自己对哪些内容还没有学懂,说明他是真的学习了。不仅如此,课堂上学生的展示、表达、互动、互助、合作、交流、点评、质疑等,都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思考问题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昌乐二中的课堂这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十)启示之十:课堂教学改革,有三点需要我们关注。一是要坚持“不惟模式唯高效”,不搞“一刀切”和“大一统”。因为:“学科不同则模式不同;课型不同则模式不同;内容不同则模式不同;教师不同则模式不同;学生不同则模式不同”。二是模式不能追求高深,简单才是事物的本质,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课堂就成了知识的超市,就成了生命的独欢。本来简单的问题简单化,过程简单,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的模式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相信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真正的智者和教育者。三是不要刻意去追求模式,循规蹈矩地去遵守某种模式,因为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事物是永远在变化中的,因为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你可以去构建适合你的课堂模式,但最高境界是无模式,因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是春。

(十一)启示之十一:打造高效课堂,仅有理念与模式、教师的倾心投入、校长的强力推进,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和机制来支撑和保障。比如,制订高效学习计划,建立高效课堂研究小组,规划详尽的,可操作的具体流程,构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课堂的高水平实现。

(十二)启示之十二:课堂转型,已经箭在弦上,开弓没有回头箭。当下,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是社会的呼声,

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是我们老师应该努力做到的。国家、省、市一直在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规定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不准补课。因此,课堂转型、课堂变革、强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能,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广大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吧。(十三)启示之十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借鉴各地名校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的。当下,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烽烟四起,已成燎原之势。改变正在进行,改变势不可挡,改变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紧紧跟上改革的步伐,那种固步自封,老守田园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早改早受益,早改大发展,不改就是退步,不改终将被淘汰。我们必须奋起,必须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在向先进学校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照搬照抄,纠结在一时一事上,我们需要在领悟先进学校成功经验的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有地放矢的、有选择的、有整合的、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借鉴,决不可以东施效颦、亦步亦趋。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转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建立我们自己的课改理念,构建我们自己的课堂模式,这就是打造“五要六力”高效课堂。

教师教学设计8

我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的特点。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孙悟空的主角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石猴》

2、孙悟空头套、金箍棒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运用形体动作及道具,表演音乐《小石猴》的情景。

2、请幼儿回想:哪里出现一块很个性的大石头、大石头里蹦出什么东西、小石猴有什么超强潜力、小石猴靠什么东西飞上天、小石猴有什么武器。

3、进行“我变变变”的体能游戏:

按照“指令我变、我变、我变……(猴子、蛇、青蛙、石头、妖怪等),请幼儿变出某种身体造型,并做出动作变化(如猴子抓耳挠腮、蛇爬行、青蛙跳、石头静止不动等)

4、可换幼儿主持,进行活动。

5、问幼儿有谁会学猴子转动金箍棒的动作,请幼儿出来示范。教师能够请幼儿参考幼儿用书本,鼓励幼儿尝试。

6、以《小石猴》乐曲作为活动尾声的曲子。

7、可到文具店购买伸缩指挥棒,也能够用报纸卷成粗细不同的长纸轴,将细的套入粗的轴筒内,一拉到接逢处就犹如金箍棒变长了。

活动延伸:

在每一天点名时进行我变变变的游戏,凡点到名字的幼儿就能够变出一种身体造型。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雪花飘飘

目标:

1、练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准备:

1、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过程:

1、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换主角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教师教学设计9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时间虽短,但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培训,我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了更加新鲜和深刻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职责不仅仅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探索和领会知识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把追求知识的信念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养成乐于求知、勤于求知的习惯,成为更有用的人才。下面我就此次培训,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体会。首先就教师角度来说,应该做到两点。

一、转变传统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目前,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多年,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被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训练;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下足功夫,却没有认清教学的真正目的;认为教学活动只是课堂内的事情,讲好教材内容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其实这样的教学思想和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提高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教师一定要掌握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做好全面完善的教案设计,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步伐,推动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例如我们应该走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平静”模式,而是模拟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现实环境,给学生制造或愉悦、或愤怒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下学习并感受教材想要表达的中心含义,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也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兴趣,运用情感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数有所作为的人从事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领域。情感则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兴趣和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案,无论在课上课下或是校内校外亲切和蔼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消除拘束感和恐惧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亲人,如此一来,将会使课堂氛围变得融洽,学生思维也更加活跃。

三、授学生以渔

第一,教会学生预习。因为他们大多没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先讲述预习的意义和好处。学生们认识到重要性后,趁热打铁,传授具体的方法。结合练习册把每课的生词、词语解释全部抄到书上,并熟读课文三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预习要素在上新课之前检查,没有完成的将受到小小的惩罚。经过三周的训练,他们基本上能够做到自觉完成。

第二,教会学生听课。一节课45分钟,好多不能全堂集中,所以我采用讲授35分钟,学生练习10分钟。每堂课先用3分钟提问抽答,借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首先教会他们做到“有信心”、“能专心”、“会用心”。 听课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丝不苟,留神每一个问题,甚至是一句话。学生切不可 “身在曹营心在汉”,不

能 “左耳进,右耳出”,不能 “傻听”,不能只听 “热闹”,不能只顾“欣赏”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并且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有效地做好笔记,避免走神。在学生练习的十分钟,我就巡视辅导,顺便检查他们的听讲情况。

第三,教会学生复习。通过做练习册,课后思考题,小测验,课前抽问的方式,都能够掌握他们的课后复习情况。

总而言之,教学关乎的教与学两个问题: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及学生学习的能力。每个学生因个性的差异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必须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自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地教会他们各自的自学方法。教师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能将学生置于无忧无虑无压力的愉悦情境中,能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学习中,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能够顺利的进行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也就能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

教师教学设计10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讲读2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有关赵州桥的图片

五、教学目的:

1、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六、重点、难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顾这一段的阅读方法,说说这一段的段落意思,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句。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那么它为什么能如此闻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远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设计,是个创举。第2段就写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2段,边读边想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5句话)

⑵、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⑶、找找这个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

⑴、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第一个特点,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所以课文第1-3句具体介绍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第4句: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解释:横跨:因为发大水时,河水不但可以从大桥洞流过,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减轻了流水时对桥身的冲击力,所以说它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⑵、这段话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为什么是这句?(出示这句话)

3、小结第二段。

结合完成《作业本》第5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填好后读一读,集体订正。

谁能说说这一段话主要讲了赵州桥什么?(坚固)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第2自然段从它的设计上的创举来说明赵州桥的坚固,而这一段则主要从什么方面来说明赵州桥的美观,下面请大家看课文第3自然段。

1、请一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完成下列问题。

⑴、找一找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

⑵、说一说这一段的重点词句是什么?(精美的图案)

2、回答问题。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请大家读读第3小节的第一句话: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不但坚固总结第2自然段的内容,而且美观是指这段课文介绍的重点。出示: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⑵、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美观?(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美观。)

⑶、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②、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冒号后面的有的有的还有的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③、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请一学生读。

这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所以这一句话是把前面列举的三种图案作了概括。这里用先列举后概括的方法把图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4、小结这段话的第一句,总起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接着通过三种图案分述它的美观,最后,又总结了所有的龙像活的一样这种用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写出了桥的美观。

(四)、小结。

第二、三自然段课文分别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两段之间用过渡句连接起来。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读、引背第3段。

板书:

赵州桥 坚固(设计独特):长 宽 大桥洞 小桥洞

美观(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

教师教学设计11

以前文言文的教学比较困难,重点不突出,现在通过国培计划的学习终于明白了:在七年级应打好文言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文言文兴趣;在八年级,则需强化学生文言文思维能力,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开始鉴赏;到了九年级就需要学生能看出文言文文本后面所蕴含的道理和文化了。初中三年,每段各有任务,如果没有教师这种教学的连续性,则学生的文言文认知水平始终会在原地打转转。

文言文的教学应避免从有“言”无“文”的极端进入到了有“文”无“言”的另一个极端的弊病。

文言断句可以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和细致理解的能力。这种教法使学生对一些文言规律会自主找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由于教学中不是死抠词句,嚼得过细,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 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恰当的使用白文断句,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文言字、词、语、句以及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

教师教学设计12

一、复习

举例子复习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二、基本练习

指导完成第5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三、变式练习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3题。

(1)、读题,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填写第1竖的结果,观察4个算式与上面3个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2)、完成后2题。

四、提高练习

1、指导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2、指导第7题。

(1)、看懂图画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五、开放性练习。(指导第8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六、总结

教师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副眼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要不要买呢?(用课件出示一副不对称的眼镜图片)

学生汇报:不买,因为两边不一样,不对称??

师:大家都说眼镜不对称,到底怎样才是对称的呢?可以用手比划一下。

生:比划两边大小一样就是对称的了。师板书:两边一样

师:这两幅中买一个可以吗?看来眼镜我得选一个对称的才行。感谢同学们,真会出主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对称”的数学知识。板书:对称

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欣赏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课件出示图片:外国国旗、脸谱、飞机??)

师:春天来了,同学们都喜欢外出放风筝,看这两只风筝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左右一样,都有翅膀。追问:左右两边的翅膀长得怎样?

师:再看下面几张图,它们有着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对称的,两边都一样。

师:说一说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的对称现象吗?教师里有吗?

生:举例??

师: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状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就是图形。我这里请来了几个图形,认一认,(衣服、树、葫芦、箭头、医院十字形符号。)

师:请问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追问:你能用什么方法,动手证明它们是对称的?可以动手折一折。

师:衣服这个图形,谁来证明?(请生操作)

提问: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对折。)

怎样对折的?(生:左右对折)

然后你看到了图形的两边怎样了?

(生:重合了,一样,不多不少。)

是一部分重合还是完全重合?(生:完全重合)

师:我用这四个字表示你们对折后看到的。板书:完全重合

示范表演:申出左手,右手对折完全重合。(感受完全重合)

师:下面再请4个同学用对折法,折一折这4个图形。依次说一说??。

如:生1:我把

生2:我把

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小结:同学们真棒!像这些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数学上叫:“轴对称图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图形吗?(生: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师:我这儿还有一个图形,紫金花形图片它是对称的吗?用对折法试一试。(生:示范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不是对称的)

三、认识“对称轴”

师:刚才同学们把这些图形对折后,中间都留下了一条直直的折痕,这条折痕刚好

把这个图形怎样了!(生:分成两边一样了)

师:可以把它分成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着的两边一样了。我们也给这条折痕取一个数学名字:“对称轴”

师:衣服的对称轴,我们用虚线把它画出来,画的时候,要超出图形的两端,这样就更容易看到折痕所在的位置了。师依次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指出紫金花图没有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四、练习巩固

1、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指一指

2、找出轴对称图形,对的打“√”,错的打“×”。

3、数字、字母、汉字也可以写成对称的。

4、生活中的一些汽车,银行标志也是对称的。

小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生:略)

五、实践操作

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出示课件)(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2、你能剪其他图形吗?如:松树、桃心、葫芦等。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四、课堂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张贴学生及及教师的剪纸作品

教师教学设计14

数字格子跳跳乐

活动目标:

1、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

2、结合数字规律练单脚跳、双脚跳及跨跳等多种跳的潜力及动作的协调潜力。

3、努力听清教师指令,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泡沫垫,1-10的数字卡片2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这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齐来玩玩吧!(幼儿随铃鼓的变化变大圆―-小圆―-蜗牛圆)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泡沫垫,你们明白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泡沫垫除了能够作为垫子,还能够和我们玩游戏呢?我们一齐来试试。此刻小朋友们分成2组游戏,能够自己玩,也能够和同组的小伙伴一齐玩。(幼儿四散游戏)师观察幼儿活动状况,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幼儿可将各自的泡沫垫连成两条长龙铺在地上,幼儿分成两组,以接龙竞赛形式从泡沫垫的一端爬到另一端。

幼儿可将泡沫垫每两块连接在一齐,然后,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一组,泡沫垫横向摆放,共摆五组,其间距要相等。幼儿做小兔跳的姿势跳过每块泡沫垫。

可将泡沫垫两块相靠竖向摆放,提高跳跃的难度,加大运动量。提醒幼儿在跳的过程中务必双脚并拢,不得分开。

2、讲评幼儿游戏状况,表扬玩法新颖,合作默契的幼儿。

3、出示袋鼠图片,问:这是谁?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这天我们来和小袋鼠学跳的本领,看看谁会是跳跃冠军。

4、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利用泡沫垫进行跳的练。教师用语言或简单的动作予以提示或帮忙。

泡沫垫平放,双脚并拢跳过。提醒幼儿逐步加强高度,看看自己最高能跳过几块泡沫垫。

将泡沫垫隔必须距离平放,幼儿有序进行连续跨跳(或单脚跳、双脚跳)。提醒幼儿观察并实践不同的跳法适宜的宽度是多少。

将泡沫垫两块相靠竖向摆放,连续摆放五处,进行跨跳练,提醒幼儿尽量不要碰倒泡沫垫,如果碰倒,要立即重新摆放。

5、将泡沫垫平放,幼儿围坐休息。可相互敲敲背、捏捏腿,做一做放松运动。

6、游戏《数字格子跳跳乐》。

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自由挑选一块,并贴在自己的泡沫垫上。将泡沫垫按数字大小摆成两条长龙,要求幼儿听清教师指令,进行跳跃活动。

单脚跳顺数(或倒数)。

双脚跳单数。提醒幼儿两排的单数都要跳。

左脚跳单数、右脚跳双数。提醒幼儿想好再跳。

变化摆放方法,继续游戏。

三、结束部分

游戏《叫号猜猜碰》。

幼儿听教师叫号,叫到的两个同号幼儿为一组,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后结束活动。

教师教学设计1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二)能力训练点

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用移项法解方程明显比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方便,体现了数学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课堂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

2、学生学法:练习→移项法制→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移项法则的掌握。

2、难点: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疑点:移项变号的掌握。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复合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题,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移项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首先回顾上节课的有关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出示投影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xx;(2)xxx;

解:方程的两边都加7,解:方程的两边都减去x,

得x,xx 得x,

即x 、 合并同类项得x。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两小题,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进行巩固、回忆,为讲解新方法奠定基础。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观察上面方程的变形过程,从中观察变化的项的规律是什么?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投影展示上面变形的过程,用制作复合式运动胶片将上面的变形展示如下,让学生观察在变形过程中,变化的项的变化规律,引出新知识。

(出示投影2)

师提出问题:

1、上述演示中,两个题目中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方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

2、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分学习小组讨论,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派代表上报教师,分四组,这样节省时间。

师总结学生活动的结果:大家讨论的结论,有如下共同点:①方程(1)的已知项从左边移到了方程右边,方程(2)的项从右边移到了左边;②这些位置变化的项都改变了原来的符号。

【教法说明】在这里的投影变化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发现变化的规律,准确掌握这种变化的法则,也是为以后解更复杂方程打下好的基础。

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这里应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刚解过的两个方程哪个变化过程可以叫做移项。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对课前解方程的变形能说出哪一过程是移项。

【教法说明】可由学生对前面两个解方程问题用移项过程,重新写一遍,以理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

对比练习:(出示投影3)

解方程:(1);(2);

(3);(4)、

学生活动:把学生分四组练习此题,一组、二组同学(1)(2)题用等式性质解,(3)(4)题移项变形解;三、四组同学(1)(2)题用移项变形解,(3)(4)题用等式性质解。

师提出问题:用哪种方法解方程更简便?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答:移项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检验、)

【教法说明】这部分教学旨在于使学生学会用移项这一手段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尝试,理解解方程的步骤,从而掌握移项这一法则。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

通过移项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

(1);(2);

(3);(4)、

【教法说明】这组题训练学生解题过程的严密性,故采取学生亲自动手做,四个同学板演形式完成。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5)

口答:

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1)从,得到;

(2)从,得到;

(3)从,得到;

2、小明在解方程时,是这样写的解题过程:

(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

(2)应该怎样写?

【教法说明】通过以上两题进一步印证移项这种变形的规律,即“移项要变号”、要使学生认清这里的移项是把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同一边交换位置,弄懂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方程在变形,变形时保持“左右两边相等”这一数学模式。

(出示投影6)

用移项解方程:

(1);(2);

(3);(4)、

【教法说明】这组题增加了难度,即移项变形是左右两边都有可移的项,教学时由学生思考后再进行解答书写,可提醒学生先分组讨论,各组由一名同学叙述解题过程,教师归纳出最严密最精炼的解题过程,最后全体学生都做这几个题目。

学生活动:5分钟竞赛:规则是分两大组,基础分100分,每组同学全对1人加10分,不全对1人减10分,互相判题,学习委员记分。

(出示投影7)

解下列方程:

(1);(2);(3);

(4);(5);(6)、

【教法说明】这组题用竞赛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解方程的速度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目的,而互相评判更增加了课堂上的民主意识。

(五)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变形方法,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解方程需把方程中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这是重点、②检验要把所得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

下载教师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设计1 变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利用构造一系列变式的方法,来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数学问题的结构和演变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创设暴露思维障......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设计1 以前文言文的教学比较困难,重点不突出,现在通过国培计划的学习终于明白了:在七年级应打好文言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文言文兴趣;在八年级,则需强化......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设计1 转眼间,为期九天的培训结束了。在这次培训中有幸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让我收获颇丰。首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人们都说,给人一碗水,......

    教师培训教学设计

    提高复数教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设计 赵东霞 一、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分析: “负数没有平方根”这句话早已深入每一位初中生内心。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们一直是本着这一原则完成的。......

    教师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教师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教师教学设计学习心得1 以前文言文的教学比较困难,重点不突出,现在通过国培计划的学习终于明白了:在七年级应打好文言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文言文兴趣;......

    教师资格考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

    教师如何写教学设计

    教师如何写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概念: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教育......

    教师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教师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教师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 有幸聆听了重庆市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报告《我的青春语文观──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之路》。报告中,王老师讲述了十几年来的语文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