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完善的生产统计系统
建立完善的生产统计系统
建立完善的生产统计系统 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统计工作,没有统计员,将设置统计员职务视为浪费;
也有些企业,虽然有统计员,却对统计的重要作用掉以轻心,认为只是计数而已;
还有一些企业不懂得充分利用统计资源,不懂得如何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的位置形同虚设。
„„
殊不知,忽视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会造成许多的弊端
•生产进度不明确
•生产成本不清楚
•计件工资无法运作
•生产监控难以落实
•绩效考评失去依据
•给跟单工作带来麻烦
1.统计工作的意义
统计工作是生产计划监控的重要手段,是进行订单跟踪协调的基础。建立健全统计组织,完善统计工作,将为生产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准确、及时的第一手资料。
2.统计工作的规范
在某些小厂,没有专职统计员,统计工作往往由班组长或车间主管承担,表面看统计工作有人做,但实际上往往是数据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与事无补,应该加以改
进,使统计工作专职化。
规范的统计组织,由统计员和统计主管组成,统计属于生产部编制,在生产部统计主管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填报。
3.统计员工作的双重性
统计员的工作具有双重性,统计员往往在车间办公,除了给生产部报表之外,也要向所在车间的主管报表,对统计员的日常管理如:考勤、纪律、工作态度等同时受车间的监督。
但统计员不适于由车间直接领导,那样会出现许多弊端,生产部若失去对统计的直接领导权,不利于准确及时的掌握生产动态,反受车间管辖,经常会有掩盖车间问题的事情发生;统计员在车间,经常被车间的杂务困扰,不利于专心致志的作好统计工作。
建立家具企业生产统计系统的五大原则:
1.统计专职原则
要真正将统计工作落到实处,必须设立专职统计。
2.归口管理原则
统计要实行归口管理,即由生产部统管。
将统计人员分散到各个车间工作,使之成为生产管理中心即生产部的“眼睛”和“耳朵”。
3.专业化原则
统计必须是由具有一定统计学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外行是很难做好统计工作的。
4.交叉管理原则
对统计的交叉管理,是指统计人员属生产部编制,由生产部统一领导,工作地点在各车间,在考勤、纪律、工作态度方面受车间监督。
5.定期检查原则
必须对统计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是为了督促其更好地改进工作,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要点解读
1.统计分类
从统计的功能上分,生产统计可分为两大类:进度统计和成本统计。
(1)进度统计
统计生产进度,包括:订单的进度、各车间各工序进度,产品进度等。
(2)成本统计
统计生产成本,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耗用、返工成本、补件成本、工艺更改成本、计件工资计算等。
进度统计与成本统计工作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反映生产的整个状态。
2.各类统计报表及运用分析
(1)统计报表的设计
统计报表设计的注意事项:每一张报表要有一个中心,对于收集什么数据,要十分清楚;什么数据不属于本报表的填报范围,可以另外填报、什么数据必须在本报表反映,本报表是谁填报、有没有填报难度、能不能报得上来,收集的数据是否有用、是否急用、各报表之间是否有内容重复和遗漏情况等等。
(2)家具制造业常用统计报表
①各车间生产统计日报表
•备料车间统计报表
备料,是家具生产的前期工序,一般包括拼料、平压刨、断料、带锯等工序,备料车间的工作较复杂,生产的零部件大多没有定长定宽,因此用途也不确定。备料车间的统计报表应抓住重点,粗犷地反应总体进度,统计过细既做不到、也没有必要。
备料车间的统计报表应该抓住两方面的数据,一是“日处理木材的材积”,这可以从整体上反映开料的速度情况(一般来说,每生产1万元产值,约需木料1m3)左右,也就是说,月产值600万元人民币的实木加工厂,备料车间日处理木材应该在20m3左右)。二是零部件加工总数,零部件加工的总数,可以从某种角度反应生产的总体进度。
零件的大小不同,所用木材的多少也就不同,以上两方面的统计结果结合起来,便可以较好的说明问题,如果当日木材的开料总量较大,而零部件加工的数量少,则说明
多是生产的大料零部件;反之,则说明生产的是小料零部件。
•机加工车间统计报表
机加工车间的报表,应该反映各产品的具体零部件生产情况,这便于了解真实的进度和生产的均衡性。在这一阶段的生产中,配套生产十分必要。这一工序的统计员,应该做好生产进度台帐,详细记录各款零部件的生产变化情况,除此这外,还应就已完成的工作占总体工作的比例,估算出“完成率”,同时以文字或数量加以说明,以更加准
确的反映该工序的进度。
•组装车间统计报表
组装车间的工作分为“组装”和“整装”两部分,“组装”是指部件的装配,整装是指最后的安装。该部门的报表需反映以上两方面的进度,其中“整装”的进度以数据
反映,但只有整装数量并不准确,还可能有许多组装完成的半成品尚未整装,因此,需以文表加以被充说明,并估算出“完成率”。
•油漆车间统计报表、包装车间统计报表
这两个车间的报表比较简单,因为产品已基本成为整体,进度比较容易表示,可直接上报完成数量,但对于正在进行而未整件完工的,要加以文字说明。
②统计汇总表
统计汇总表是根据各车间统计报表,进行综合、归纳、整理所完成的总表。它全面、概括的反映整个生产进度,以及重点订单及产品的进程。
统计汇总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它不是各车间统计报表的照搬,而是概括与提炼。
•首先考虑用数字说明问题,说明不了的才用文字补充。
③统计台帐
统计台帐是统计员详细记录生产进度的原始帐目,它记录每天的产品及零部件变化情况,是统计员填写日报表的依据,统计台帐应设立保留期限,不能随意丢弃,以便查
阅。
(3)统计工作管理
统计人员属生产部直接领导,对生产部负责,按生产部的要求开展工作,并由生产部对期工作进行管理与考核。应按照生产部的要求为各生产车间提供基本生产进度数据。
①统计的工作任务
•按照生产部下达的工作任务,进行各项基础数据的统计、归纳、整理等工作。
•为生产车间提供准确及时的生产进度数据以便于车间的生产安排。
•及时反映车间的问题及需要,便于生产决策。
•认真管理工票、工资。
②具体要求:
•考勤管理:
统计人员考虑由生产办负责,统一管理。
工作时间不违背公司统一规定的工作时间的基础上,与所负责的具体车间一致。
•有送《日报表》事项的规定:
a、《日报表》内容的起止时间:当日7:00-21.30
b、上交《报表》的时间:
《日报表》每天早上9点以前;
《月底盘点表》、《月产值汇总表》次月2号下午下班前:
c、上交部门:
《日报表》、《月产值汇总表》生产部、车间各1份;《月底盘点表》生产部、财务各1份。
d、其它报表按生产办要求填写上报。
•物品移交方式:
a、各车间划分出交货区和接货区。
b、凡车间移交给另一个车间的产品或零部件,由质检开《交接单》(一联交统计,一联车间,一联质质检自存)。
由统计负责把合格的产品或零部件送另一车间与组长移交。
c、各车间内流动的零部件,由组长之间移交。
③流动卡的执行与管理
•一种零部件一张卡,由统计填好《流动卡》的题头交第一道工序组,《流动卡》开始流动,流动到那一组,那一组组长负责填写签名。
•流动卡随产品在车间流通,加工质量数量由各工序组长负责跟进。统计负责监督流动卡流动情况,并随时随地做好记录。
•总装完毕后,流动卡由总装组长交回统计,由统计归纳,汇总分析所需各方面数据。
④台帐设置:
•台帐的各类:本部门根据生产需要,所设立的台帐包括:
a、《生产进度统计表》
b、《材料耗用统计表》
c、《工票工资统计表》
•主要内容:
《生产进度统计表》主要包括计划的每日完成状况等。
《材料耗用统计表》要求对各个产品的物料耗用分别登记、汇总。
《工票工资统计表》要根据工票内容分析整理。
⑤工票的管理与计算方式
•各组组长负责把当天的员工工票在第二天9点前交统计。
•统计根据工票情况及前一天生产现场具体情况及时分析、归纳、汇总填写各类报表。
•每加工一种产品各工序单位由各车间定出单价或工时,上交生产办复查、统一报厂长审批后执行。
•工资应及时结算,每月10号前,向全体员工公布。
⑥返修返工:
凡经过检验而交下工序的零部件、半成品,应控制其返修,如需退还上一道工序的,由质检填《零部件返修加工单》,由统计作好有关数量登记,并进行跟踪。
⑦例会制度:
•全体统计员应定期召开例会,进行工作总结,研讨工作方法,交流工作经验。
•统计及主管统计将根据需要或生产部要求,参加车间例会,更深入地了解问题及时上报。
(4)统计报表管理规定制度范例
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进行有关生产数据统计工作,为生产决策与宏观调控提供准确、及时的第一手资料,经研究决定,特对有关统计报表管理做好下规定:①本公司的基本统计报表与统计依据采取“一卡、二单、三帐”制。一卡:即《流动卡》;二单:即《交接单》、《工票》;三帐:指的是《生产进度》台帐,《工资工
票》台帐、《财料耗》台帐
②各项具体管理规定如下:
•《流动卡》管理
a.《流动卡》是车间零部件的标识卡、登记卡、一种部件一张卡。
b.《流动卡》在自身车间内实行,由备料统计填写后,连同零部件一同交给加工组长,自始《流动卡》开始流动。
c.《流动卡》由进度统计负责监督,并依据该卡作好进度台帐。
d.在《流动卡》流动过程中,由车间负责管理,各组长具体负责跟进。
e.各车间指定一名车间副主任为《流动卡》管理责任人,《流动卡》丢失补办,每卡罚款10元。
f.无《流动卡》的零部件,质检不验货,不予交接,不计工资。
q.总装完毕,《流动卡》由总装组长交给进度统计、归纳汇总。
•《交接单》管理
a.《交接单》是产品交接的记录凭证,反映产品在各工序间移交的实际数量。
b.《交接单》由交接双方共同签字,并将第三联交“接方”统计,作为登记台帐的依据。
c.交接数量以《流动卡》为依据,无流动卡的产品不能进行交接。
•《工票》管理
a.工票是员工工资核算的唯一依据,无论计是或计件均需凭工票核算工资,无工票一律不计任何工资。
b.工票是组长安排工作的依据,各组组长必须在当日上班前将各位员工的工票交给参产员工,员工凭工票工作。
c.填写要求:产品代号及名称、零部件名称、工序及工作内容、计划数量、单价,由组长填写并签字;机台号、工作时间,由参产员工本人填写。完成该项工作后交工
序的质检验收,由质检填写合格品数量并签名。然后,由参产员工分别将一、二联交组长、统计,并自留第三联作为今后查询工资的依据。
d.员工工票必须在第二天上午的9点前将统计联交统计员进行核算,过期不补,补填无效。
e.统计将对工票的数量进行审核,当超过计划数量时,工票无效,并将追究组长责任。
f.工票由生产办下发,生产办负责管理,对于一切营私舞弊现象,将给予严肃处理。
•《台帐》管理
a.《台帐》包括进度台帐、工资台帐、材料台帐三种。
b.《台帐》是统计人员,记录原始数据的帐目,必须认真填写,填写要认真、准确,及时并清楚明了。
c.《台帐》一式两联,用复写纸填写,轮换交统计主管审阅。
d.《台帐》要认真,没有上级指示不得擅自销毁。
统计系统的步骤要求
步骤一:
完善统计架构
统计组织的建立是开展统计工作的基础,完整的统计应包括:统计主管、统计员、统计人员分工:
步骤二:
明确统计任务
要明确统计部门的工作任务,包括,长期任务、阶段任务等,也会因为临时性的工作或研究的需要而增加临时任务。
步骤三:
健全统计表格
完善、系统、规范的统计表格,是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统计表格的设计应该体现“一表一题”原则,“突出重点”原则,作到简单、易填、清楚、明了。
步骤四:
规范报表制度
应该制定规范的报表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包括:报表责任人、报表项目、报表时间、审批程序等。
步骤五:
完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工作是统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为企业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二篇: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障生产安全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障生产安全
①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一:事故责任认定,不能一味把直接责任认定成主要原因了事,要深挖间接原因即深层次原因!有的事故,还要深挖瞒报、谎报和漏报的背后原因!背后原因真相恶劣腐败的一律向社会曝光。
②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铁面无私!按分级事故性质,严格科学分析追踪其事故发生的根源(源头),按“四不放过”原则由上级追究下级的相应责任;严格按期结案(接受社会媒体网络大众的舆论监督)。每次发生的分级事故,三方面的责任追究须到位:1)直接责任人的追究;
2)企业领导责任人的追究;3)主管领导责任人的追究;由事故调查组报审结案通报社会媒体。
③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三:全面提高安全从业人员待遇(尤其是基层安全从业人员待遇),及社会认可度!(充分参考教师、律师、医师、建造师、公务员、新闻、娱乐等等行业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的成功经验)!
④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四: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不懈、长期规划,普遍提高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不包括安
全行业)基本安全素养,增强本岗位安全生产技能,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五同时”及“五要素”的规定要求!
⑤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五: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基本法律规章制度”即: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制度;2)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3)企业单位规章操作制度;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6)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7)企业单位群防群治制度;8)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实现建立安全生产的三大应对体系: 1)事前预防对策体系;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3)事故善后处理应对体系!
第三篇: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泰安市造价办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总结
为推动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好员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工作,促进企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根据市总工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2006年,区工会协同区安监局等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利用半年的时间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明确指导思想
为确保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了由区总工会主席李劲松为组长,区总工会副主席李丙仁、区安监局副局长马喜才为副组长,各镇(街道)办事处工会主任为成员的“安康杯”竞赛组织委员会,并设立了安全检查小组和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具体工作。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参加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开展以“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周”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发展。
二、确定竞赛主题和目标。
竞赛主题: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竞赛目标:力争各单位车间班组的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伤亡事故和职工危害发病率控制到最低限度,重大、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的趋势发展。各单位在参赛活动中按照“两个提高,两个为零、三个加强”的目标,即:提高各部门的管理者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加强各车间、各部门安全管理,加强工会群众监督,加强安全工作生产知识培训。
三、主要内容
在05年的基础上,区总工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市总工会、市安监局《关于组织开展“安康杯”活动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区总工会认真组织,对辖区包括生产、服务、科技等403个单位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并提出了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企业行政一把手任第一安全责任人,并成立劳动、安全、卫生监督领导小组,有方案、有措施、有制度,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加强安全管理。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工作纳入企业主要议程。有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安全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检查。
2、建立健全以企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6月份,河南六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制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下发征集表,让员工提出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建议。组织生产一线员工及关键重点部位的员工搞一次安全生产签名仪式活动。安排关键部位,要害部位的员工当一天安全检查员,查一起事故隐患,或一起违章行为,并提出整改意见。
3、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健全,有专、兼职安全人员,安全管理网络健全。
4、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工作现场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的安全卫生设施,严格执行国家“三同时”的规定。
5、利用先进手段和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等开展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分级负责整改,一时无法整改的要有应急防范措施,并制定计划进行治理。
6、把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条款列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要内容并严格执行。
7、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符合标准,配备齐全,并按规定严格检查。
8、各种机械设备有严格的维修保养制度,落实到人。安全装置齐全有效,设备完好率达标,消防设备与器材齐全,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保养。
9、作业场所空气中尘、毒控制在国家准许范围内,努力改善作业环境。
10、安全生产教育有计划,有具体实施方案。定期、不定期地对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进行安全教育、培训。8月份,竞赛单位郑州海洋科普有限公司组织岗位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培训,使各参赛单位员工掌握了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意识,了解了生产过程“安全”的重要性。
(三)积极开展各种安全竞赛活动。5月份,区总工会要求各参赛单位与有关部门充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班前班后会,大力宣传竞赛的目标、主题,发动广大职工,自觉的参与各种行之有效和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积极投身“安康杯”竞赛活动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积极学习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在广大员工中形成了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人人尽责,确保安全的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7月份,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组织职工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片,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员工写一篇安全体会。9月份河南奥克啤酒厂通过召开座谈会、班前班后会等,回顾总结建厂以来生产安全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警惕,防患于未然。
10月份,区工会“安康杯”安全检查小组对竞赛单位开展的情况进行核实、评选,评选结果报市“安康杯”竞赛活动办公室审核。
四、总结
通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不仅健全了我区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了工会群众监督机制,而且让广大员工学习到生产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了安全生产知识,逐步从不懂安全到我懂安全、我管安全,由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我保安全,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在竞赛活动期间,加强了区工会、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安全管理,加强了工会群众监督,加强了安全工作生产知识培训;提高了各单位部门管理者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无重伤事故,无死亡事故。
虽然在“安康杯”竞赛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与其它先进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在市总工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我区企事业单位广大员工的力量,确保“安康杯”活动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第四篇:建立遵义市畜牧业生产统计台帐方案
建立遵义市畜牧业生产统计台帐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农业部关于开展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意见》、《贵州省畜牧业统计监测管理办法》和国家扶持畜牧业生产的有关政策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的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畜牧业生产统计数据能真实反应我市畜牧业生产实际,为有关领导和部门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基本要求
各县、区(市)畜(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各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站长为所辖区内畜牧业生产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内畜牧业生产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总责。各县、区(市)、乡镇确定的畜牧业生产统计人员,不得随意变动,要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统计人员要认真负责搞好辖区内的畜牧业统计工作,不得随意变动下级上报的各项数据,如发现下级上报数据有问题,要及时通知下级认真核实,确保数据真实,按时上报统计报表与统计分析报告。各村动物防疫员要认真如实填写《畜牧业生产发展调查明细表》,要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对自己填入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后考核聘用相关人员的重要依据,安排专人按照谁督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各级畜牧业生产统计数据进行随机督促检查,并向上级部门提交辖区内畜牧业生产统计督查报告。市局将会同市统计局分别在春、秋免疫工作结束后一周内进行随机抽样核查,对弄虚作假的工作人员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相关条款严肃处理;对做假乱报的村动物防疫员将解除聘用合同,并取消兽医行医资格。
三、统计方法及报表要求
统计方法:各村防疫员分别在春、秋免疫工作结束后立即将《畜牧业生产发展调查明细表》交乡镇畜牧兽医站汇总,各乡镇站要在春、秋免疫工作结束后五天内将汇总表交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各县、区(市)要在召开春、秋免疫工作总结会前将县级汇总表报市局规划科。
报表要求:各乡镇站上报表一定要体现各村的明细数据,各县、区(市)局上报表一定要体现各乡镇明细数据。报送报表时须同时上报电子表格与分管领导签名盖章后的纸质文本(没有电脑的乡镇只上报纸质表格)。
四、统计资料的保存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将村动物防疫员报送的原始资料按村组归类汇总后封存2年以上,每个村原始资料的第一页上须贴上该村的汇总表(汇总表上要汇总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不得更改,以备督察核实。
五、有关指标解释
1、能繁母猪:指初情期后能配种繁殖的母猪;
2、能繁母牛:指初情期后能配种繁殖的母牛;
3、出栏猪(牛、羊、禽):指用于屠宰出售(或自食)的猪(牛、羊、禽),不包含出售的仔猪、犊牛、羔羊、雏禽;
4、外出务工人员:指半年内累计达三个月以上的在外务工人员(包括三个月);
5、存、出栏家禽:指存、出栏的所有鸡、鸭、鹅的总和,不包含其他特种养殖禽。
6、蛋鸡:指专用于产蛋用的鸡(将5只鹌鹑折算为一只蛋鸡);
7、肉鸡:指专用于产产肉的鸡;
8、农户散养的鸡既不是蛋鸡,也是肉鸡,只在鸡总数中体现。
9、出栏数:指从当年元月1日起到统计时的累计数;
10、存栏数:指统计当时的实际活畜禽数,不论大小、病否。
附表:
1、遵义市()年()季畜牧业生产发展调查明细表(此表由村防疫人员填写)
2、()年()季生猪饲养汇总表(此表由县、乡镇畜牧兽医部门汇总)
3、()年()季蛋鸡饲养汇总表(此表由县、乡镇畜牧兽医部门汇总)
4、()年(兽医部门汇总)
5、()年(畜牧兽医部门汇总))季肉鸡饲养汇总表(此表由县、乡镇畜牧)季肉牛、羊养殖汇总表(此表由县、乡镇
遵义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二00九年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客观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准确地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如在筹资决策中,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筹资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原则,统一使用资金,使资金投向配置更合理,既要避免过分分散又要避免过分集中。同时通过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部报酬率等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调整资金及资产结构,减少和降低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注重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谨慎签订合同,定期分析账龄,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合理制定收款政策,控制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对于存货,在保证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存货总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调查、总结已有的经验,运用存货管理中的最佳订货批量模型来确定存货量,以减少损失。同时,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减少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5.合理利用防范风险的技术方法
现代企业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具体包括:(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3)转移法。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务保险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如企业可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也可以按照稳健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6.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应立足于市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健全的奖惩体系为前提,鼓励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其次,企业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