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
浅谈如何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
长期以来,如何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干部的考核评价标准,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改进考核方法,完善和创新考核制度,将干部考准、考全、考实,是干部管理工作中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干部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目前,领导干部考核主要包括:干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干部任前考核。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考核内容比较笼统。当前,对干部的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考核。从考核内容的规定看,都比较原则和笼统,不够细化,缺乏量化的、可操作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标准。2.考核形式开展不均衡。缺乏对日常工作考核的积累,从干部管理的角度看,忽视平时的动态考核,就不能及时掌握每个干部的工作绩效情况和思想变化过程,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部管理的措施。3.考核方法受传统方式的束缚。目前采用的考察方式,主要是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但这些方法偏重于对干部进行静态的考察,缺少实地的、动态的、跟踪的考察了解。4.考评标准不够完善。在干部考核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五重五轻”问题。即重汇报、轻实效,重眼前、轻长远,重显绩、轻潜绩,重程序、轻标准,重结果、轻分析。5.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够理想。一是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主要表现在考核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被考核人。二是没有完全将考核结果与奖优罚劣结合起来,主要是干部考核与干部使用、干部先进评选及干部日常考核与干部专项考核等结合不够紧密,使考核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二、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工作机制 1.制定科学系统的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工作职能,分别制定出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在制定时应把握以下六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考核内容要涉及干部思想、作风、工作能力等方面,要选择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指标,既注重近期任务,又要考虑长远目标。二.是有针对性原则。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干部所履行职责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三.是突出重点原则。在建立考核指标时,在兼顾全局的同时,应根据职务和岗位的不同,注意点与面的结合,考虑指标的代表性,突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不能片面求大求全。四.是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干部的绩效考核,能量化的要尽可能地量化,在考核目标体系设置上,采取分级分类细化、量化的方法,按照责任轻重、任务多少,设置考核指标,确定合理分值。五.是可比性原则。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横向可比性,即不同部门干部绩效考核结果的可比性;另一方面,要具有纵向的可比性,即通过现任岗位干部与前任岗位干部绩效对比,以反映干部绩效的发展变化。六.是可操作性原则。干部绩效考核,各项制度规范必须严密、明确、具体,同时干部考核的内容、程序、方法及相关制度,又要避免过于繁琐,防止事无巨细,避免人为地复杂化,使之在实践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建立完善平时考核的配套机制。一是建立干部实绩公示制度。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上级部署,承担的年度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组织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表现等,定期在一定范围公示,接受评议和监督。二是建立平时考核分析制度。平时考核了解掌握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能定量的定量作出评价;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职考核时要与平时考核结果相对照,互相印证;平时考核发现的不良行为或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组织谈话或交相关部门作出进一步处理。三是建立平时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平时考核参与者的责任,对参与的相关部门的考核成员要明确相关责任,谁考察谁负责,每一项考核结果都要有理有据,对在考核中不坚持原则、不认真负责,甚至徇私情、隐瞒事实真相造成考核结果失真失实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增强平时考核的严肃性、可信度。
第二篇: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新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也是全国5个自治区中唯一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全的自治地方。自治区成立后,在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制定自治法规、完善地方立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以后,仍延续过去的省建制。当时,对于新疆将采用何种政治体制,如何处理与国家的关系问题等方面有过一番争论,少部分人甚至提出仿苏联实行“联邦制”,希望在新疆成立“共和国”。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以及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意见,对这些错误主张进行了批评,要求在新疆以各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据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发展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省人民政府在大力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的同时,迅速开展民主改革运动,改造省以下的各级旧政权,废除封建王公制度、千百户长制度和保甲制度,建立人民的城乡基层政权。在全疆进行普选,选出了乡、县、市、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逐渐完成新旧政权的交替,稳定了新疆的社会秩序。有计划地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0年全疆仅有少数民族干部3000名。到1955年自治区成立之时,全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已达到4.6万名。
新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了“慎重稳进”的方针,由小到大逐步建立起多种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先从维吾尔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始筹建。1953年11月,从乡一级开始试点,成立了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族自治区(乡级)人民政府,以后相继成立了县级、州级自治单位。1955年9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撤销新疆省建制、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议案》。同年9月30日,新疆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撤销新疆省建制。赛福鼎•艾则孜当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任主席。至此,新疆完成了区、州、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民族自治机关的设立工作。
新疆是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维吾尔族)为基础,包括若干人口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自治单位的自治地方。在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除俄罗斯、满族因人数过少且分散,不适合建立自治单位外,其他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治州或自治县等各级自治地方或者民族乡。目前全疆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回等4个民族的5个自治州(分别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哈萨克、回、蒙古、塔塔尔、锡伯等5个民族的6个自治县(分别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及43个民族乡(分别为14个哈萨克族乡、10个蒙古族乡、6个柯尔克孜族乡、5个回族乡、4个塔吉克族乡和锡伯、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族乡各1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各级自治机关在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以及干部配备上都坚持各民族共同参政议政、共同管理地方事务的原则。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外,新疆也有一些地方性的法规、决议、决定,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如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成员时,实行差额选举的办法,即哪个民族成员落选就补选哪个民族成员;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候选人名单,由选举委员会根据多数选民意见及当地具体情况确定,选举时,各民族的候选人在本民族中差额选举,以此保持各民族人大代表以及领导干部的一定比例。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代表542名,有13个民族的代表,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占到65.5%,比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总人口中的比重高出4个百分点。各民族群众还享有参与管理国家大事的权利。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新疆代表共60名,由11个民族成分组成,其中60%是少数民族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的领导成员中,都有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人士。
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把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关键,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民族学院以及各类干部学校,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少数民族选拔出来,送去学习。同时采取短期培训、基层锻炼、异地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近10年来,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新疆选派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有关部委和沿海省份挂职,实行干部相互交流、干部轮换等措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人数和素质都提高很快。1955年,全疆有少数民族干部4.6万,1965年为6.7万,1975年为9.3万,1985年为20.2万,1995年为27.2万,2005年达到34万,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7%,是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的7倍。目前自治区的政府主席、各自治州的州长、自治县的县长以及相应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地、州、市的专员、州长和市长,除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等新兴城市以外,也均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全疆83%左右的县长、区长是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在自治区一级领导干部中占55%左右,在地、州、厅局级领导干部中占43%左右。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的数量也增加很快。2001年底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达到了25.1万人,占到全疆专业技术干部总数的55%。各族妇女也大量地走上了各级党政干部的岗位。
2005年全疆妇女干部达31.7万,其中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占到一半左右。同时,国家还向新疆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现在自治区已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人才的各民族干部队伍,从组织上保障了各民族管理自治地方事务及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政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自治机关的立法权,即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自治法规,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它保证了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同时自治地方还享有地方 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实施的自治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决定共213项,内容涉及法制建设、经济建设、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民族宗教等诸多领域。
地方立法适应新疆的实际情况,保障了新疆各民族群众的权益。首先,对不完全适应自治区实际情况的上级机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变通,或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补充性规定。如: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我国公民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新疆一些少数民族结婚年龄偏早是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将婚龄很快提高到婚姻法规定的年龄较为困难。①1980年自治区五届三次人代会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将少数民族公民的结婚年龄变通为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在1996年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中补充规定:在自治区境内生产并销售的商品,其包装和说明书上应有少数民族文和汉文;经营者在其经营场所悬挂和在食品包装、装潢上标注“清真”字样或标记,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批准。在1988年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对自治区境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进行具体界定,尤其注意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强调要培养少数民族文物专业技术人员。
其次,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涵盖不全或国家尚未立法,根据自治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特有问题,先行制定地方性的单行条例。如:1993年施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自由的权利,并提倡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促进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化工作。1996年第二次修正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扫除文盲条例》对使用汉语言文字与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扫盲的标准进行明确规范。1991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结合新疆境内存在大麻毒品犯罪和对种植大麻原植物等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禁止大麻毒品条例》,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吸食大麻毒品及种植大麻原植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出相应的禁止和惩处规定。
在地方立法过程中,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区别对待。如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国内地,普遍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3年在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中提出了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但与汉族有所区别:“对汉族要求要严,对少数民族要适当放宽。”1992年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生育实施办法》具体规定少数民族居民一般可以比同类情况的汉族居民多生育一个子女。这种区别对待的政策,使有关法规更具有可行性。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政治权利大大增强。实践证明,坚持并不断完善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民族问题能够得到较好解决的关键之一。
第三篇:建立和完善廉政激励机制
预防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治,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廉政激励机制是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一环,对廉政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那么发达,人的思想觉悟亦不是太高,法制仍不那么健全。在这种条件下,建立廉政激励机制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那种靠强大经济作支撑的激励机制,而应该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精神
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下面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廉政激励机制谈几点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第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认识。过去,我们过多强调倡导无私奉献的引导机制和规范权力的约束机制,忽视科学、合理的利益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单纯地排挤个人利益因素的廉政教育,容易演化成空泛的说教,一味强调无私奉献的正面引导,很难达到示范的目的。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真正重视廉政激励机制的建立对廉政起着激励、调控、平衡的作用,为此,应完善廉政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激励、物资激励、地位和权力的激励等。
第二,注重实效,保证廉政激励机制的可行性。一要严格责任。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各个岗位的实际,细化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工作考评,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二要实行量化考核。制定量化考核评价办法,使工作任务和指标刚性化。三要加强过程管理。对安排部署的工作,要定期检查督促,及时总结交流,年终评比奖惩。四要强化信息反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把考核的结果以及出现的苗头及时向领导机关、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反馈,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的结果作为干部考核和职务调整的重要指标和依据。
第三,探索建立廉政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管辖范围内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执行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本地区、本部门党风政风状况及本人廉洁自律情况等。充分运用干部考察考核、经济责任审计、责任制考核、检查、民主评议、信访举报等方面的信息和结果,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评价党员干部的廉政情况。定期开展廉政勤政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对在廉政勤政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宣传。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提拔使用力度,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探索建立廉政勤政奖励基金,对廉政勤政方面的先进典型,除在政治上给予荣誉外,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四,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和政策,解决制度缺位问题。国内,如苏州市委2003年底通过了一份“关于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决定,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廉政勤政奖励基金,对廉政勤政方面的先进典型,除在政治上给予荣誉外,在物质上给予一定奖励”,并把“建立和完善廉政激励机制”作为“体系防腐”的8个重点机制之一予以明确规定。国外在研究激励机制比我国要早,形成较系统的激励约束与防止腐败有机结合的机制,并且使具体措施以法律和具体政策的形式存在,如新加坡的《公务员指导手册》,对政府部门公务员从奖惩、津贴、休假、保密到退休等方面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都值得我区在制订相关政策时加以借鉴。
第四篇:建立和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益阳中央储备粮库主任宋耀涛挪用公款案
一、案例介绍
(一)概况:
2007年9月19日,湖南省益阳市第二中级法院以挪用公款罪一审判处宋耀涛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被告人宋耀涛原系益阳中央储备粮库主任,他生性好赌,2004年初开始,跟随一帮赌友赴澳门豪赌,欠下赌债无数。为此胡某利用手中大权,以各种业务往来的名义签发公司支票和本票,然后将钱款汇入赌博公司在境内指定的账户。经过法庭确认,其挪用公款的数额竟高达1600多万。由于大量资金无法追回,致使企业倒闭。
2006年3月,一封举报信塞进了益阳市人民检察院的信箱。打开这封举报信,检察官们发现,举报信反映了原益阳中央储备粮库主任宋耀涛有挪用巨额公款的嫌疑。举报信的内容笼统,且有些模糊。然而,这封举报信提供的线索却清楚地表明:益阳中央储备粮库有许多资金流入了一些私人公司,而这些巨额公款却“有去无回”,且所有资金的出入都是宋耀涛这位国有企业“一把手”掌控的。
益阳市周边的区县(市)沅江、南县和大通湖区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县,粮源十分充足。作为益阳市直管的三家粮库之一,位于益阳沅江市的琼湖粮库是洞庭湖区沅江、南县及大通湖区近40年来粮食的重要集散和储藏基地,近10年来共从这些地区集并、调入稻谷达5.6亿斤,年平均库存达1.4亿斤。琼湖粮库实行的是企业管理模式,自负盈亏。宋耀涛是当地人,1999年即当主任。2002年到2003年,宋耀涛迅速完成了裁员工作,依法解除了119名职工的劳动关系,并有效保持了企业稳定。在改制的两年中,琼湖粮库每年盈利240多万元。“减员增效”的佳绩让宋耀涛在当地粮食系统中小有名气——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两任沅江市人大代表。由此,益阳市人民检察院对这封举报信非常重视,多次研究后决定进行摸底调查。
反贪污贿赂局经过初查,发现与益阳中央储备粮库有资金往来的一些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业务往来,宋耀涛通过这些公司套现后“蒸发”了巨额公款。那么,这些巨额国有资金究竟去了哪里呢?
内查外调的结果令人疑惑:益阳中央储备粮库财务人员不知道,相关证人不清楚,上级领导更不知情。此时,40岁出头、戴着眼镜、喜欢留着小山羊胡、被人描述为“能说会道”的宋耀涛,愈加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
国企老总涉嫌重大经济问题,具有办案经验的侦查员们,首先想到了出入境管理局。于是,几名侦查员便前往出入境管理局,试图查访宋耀涛的出入境记录。结果“不出所料”,出入境记录揭示出宋耀涛出入境活动“确实反常”:从2004年以来的2年多时间里,宋耀涛先后30多次出入香港、澳门;而出入境时间上也颇为蹊跷,有时是上班时间出短差,有时周末去周日回来,有时节假日去几天。从这份异常的出入境记录来看,侦查人员初步确认宋耀涛用公款赴澳门豪赌的可能性非常大。
然而,宋耀涛承认自己屡次外出赌博,但其否认用公款赌博,辩解那些去向不明的公司资金都是合作投资,因为经营不善暂时无法收回。针对宋耀涛的规避,在益阳市纪委的支持下,益阳市检察院部署了“三路”侦查方案———一路人马前往北京,向中央储备粮库有关领导汇报了案情,要求协调力量一起查清财务问题;一路人马前往相关可疑的江苏、深圳等公司查访资金问题;另一路人马则飞到了澳门、香港等地查寻证人。
很快,事件有了初步进展:在益阳中央储备粮库的账册中,查到有2000多万元公款下落不明,其中通过外单位套现的资金达1000多万元。经过多方探秘寻踪,澳门葡京赌场有人认出了“戴眼镜,留着小山羊胡”的宋耀涛。
不久,传来了更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上海,侦查人员终于找到了和宋耀涛一起到澳门葡京赌场赌博的林某。至此,宋耀涛境外“赌场风云史”慢慢重现。
在众多澳门葡京赌场证人的印象里,宋耀涛经常结伴光顾赌场,赌场上,宋耀涛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出手大方,“输赢几百万,都不在话下”。
(二)具体情况
公司所有资金进出由宋耀涛“一支笔”说了算,这一不合企业管理章法的特权为他开启了用钱的方便之门。为了归还赌债,宋耀涛开始以各种业务往来的名义签发公司支票和本票,随后将钱款汇入赌博公司在境内指定的账户,此外,他还通过中间人,将公司开具的本票背书后从外单位套现。
据宋耀涛交代,有一次他在澳门赌场输光了身上所有的现金,情急之下,他就将其他公司付给一样中央储备粮库的抵押款100万元本票,私自盖上背书章,作为赌资支付,同时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公司财务人员,将上述钱款汇入赌博公司指定账户内。两年里,宋耀涛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外划款。
据益阳中央储备粮库财务人员反映,原来财务专用章、财务印鉴章等都由财务部保管,但宋耀涛担任“一把手”后,就把所有的公章都收归到自己手里,并明确“公司所有资金进出由他一支笔同意后才能动用”。在本案调查过程中,宋耀涛也承认了这一事实。
据悉在2005年底上级公司决定,凡一次性动用100万元以上资
金的,要由宋耀涛和领导班子另一成员共同签字才有效,但不久宋耀涛就私自动用了公司资金100万元,而理由是“100万元属100万以下的范畴,只要他一个人签字就可以了”。
对于宋耀涛的行为,益阳中央储备粮库财务人员都盲目听从宋耀涛的指挥,知道没有发票、没有合同、没有业务,却采取“他说是货款要打过去,那就打过去”的“不闻不问不汇报”的态度。宋耀涛一个电话,就轻易地将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汇出。这些年来,上级几乎没有查过益阳中央储备粮库的债务与账务情况,为此,几年来粮库对宋耀涛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无从知晓,处于失控状态。
二、案例分析
为归还巨额赌债,在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宋耀涛利用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保管权以及公司资金进出全凭自己“一支笔”的职务便利,频频将公司公款挪用以归还赌债、套取现金,总计金额1639.5万元。下面从案发单位的会计法规、会计基础工作、财务管理等带有普遍警示意义的问题,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1、内部控制管理混乱,有法不依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第六条规定:“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单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第二十二条规定:“单位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益阳中央储备粮库总经理宋耀涛担任“一把手”后,把所有的公章都收归到自己手里,并明确“公司所有资金进出由他一支笔同意后才能动用”。益阳中央储备粮库财务人员都盲目听从宋耀涛的指挥,知道没有发票、没有合同、没有业务,却采取“他说是货款要打过去,那就打过去”的“不闻不问不汇报”的态度。宋耀涛一个电话,就轻易地将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汇出。
2、监督检查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管不力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 单位应当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第二十四条规定:货币资金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
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二)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三)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现象。
(四)票据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票据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五)随机检查库存现金的账实相符情况。
(六)货币资金收入、支出是否取得合理、合法的凭据。
这些年来,北京总公司几乎没有查过上海公司的债务与账务情况,为此,几年来总公司对宋耀涛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无从知晓,处于失控状态。
3、其他措施:
第一,信任不能取代原则。人都有两面性,即使某个人因能力强而令人信任和重用,也要坚持应有的工作原则,该监督的要敢于监督,该过问的要敢于过问,该说“不”的要敢于说“不”,不能让信任取代原则。国有企业员工迫于“一把手”的绝对权力,放弃原则的思想和行为同样应加以反省。
第二,个人利益不能超越国家利益。在本案中,出纳会计因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敢坚持财务制度,不敢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是严重的渎职行为。如果出纳会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向单位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宋耀涛也就不可能作案成功。
第三,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在本案中,不仅宋耀涛本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而且其他财务人员也没有人认为宋耀涛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这充分说明他们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因此,办案检察官呼吁,无论是谁、不管是什么单位,都要绷紧“法律”这根弦,遵纪守法,树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法律至上的观念。只有如此,才不会陷入违法违纪犯罪的泥潭。
第五篇:干部考核制度
一、总 则
为了加强学生干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制定本考核办法。全体学生干部必须遵守光华口腔医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制度,进行任期考核,受本办法约束和监督。
二、考核对象
任职半年以上的学生干部,包括:
1、校院两级团委及团学联委员、正式干事以上干部;
2、学生党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
3、校级社团部长以上干部;
4、年级、班干部及团总支、团支部委员;
5、《芽》编辑部正副主编、青年志愿者组织负责人、艺术团负责人;
6、其他应进行考核的学生干部。
三、考核办法和要求
1、考核程序为个人自评、部门初评、考核小组终评、学生科审核。
2、学院团委及团学联干部分别由团委、团学联组织考核,并应听取所在班年级的意见;班级、团支部干部由所在班委团支委组织考核。
3、院级干部兼校级、班级等其他部门干部的按院级进行考核,不再参加班级考核,但须听取兼职单位或所在班年级意见;校级和社团干部在听取所在单位或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纳入班级进行考核。
4、考核内职务变动的以考核时的任职为准,但应听取其以前任职部门意见。
5、听取任职单位或部门、所在班级意见可采取书面调查、群众座谈会或其他有效形式。
6、终评由团委牵头,组织团委委员、团学联委员、各级学生干部代表和同学代表成立考核小组(9-13人的单数)进行审查,由团委副书记任组长,考核小组中两委委员不少于50%。
7、各级学生干部在考核中应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组织严密、手续完备,不得走过场,敷衍了事。
8、考核结果须经学生科审核准后向全体同学公示后正式生效。
四、考核时间
一个学考核一次,一般在每年3月份启动考核工作,四月中旬前完成。
五、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其中优秀干部比例不超过30%,结果载入学生干部档案(任职履历表),作为学校、学院各类优秀团干、学干评选的主要依据,学院将根据考核结果定期表彰优秀学生干部,并在其他评优中给予倾斜;对考核结果为“一般”的干部给予提醒或警告;考核结果为“较差”或有其他违纪、失职的干部则按干部管理权限由所在部门进行调整。
六、干部考核管理相关部门职责
团委秘书处、团学联秘书处、班委团支委分别负责管辖干部的初评工作;负责“任职履历表”的发放和回收工作。
团委组织部督促检查初评工作,并负责组织终评工作,负责干部统计及“任职履历表”的检查存档工作。
七、学生干部任职履历表
任职履历表是学院为每位学生干部建立的个人档案,主要填写任期满半年以上的任职经历,并记载个人考核结果和奖惩情况,该表存入学生学籍档案,复印件(加盖学院公章)交由学生自存,作为学生干部身份证明,在保(考)研、就业时供录用单位参考。
八、学生干部调整和换届
学院团委委员、团学联委员任期两年,一般两年召开一次团员(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进行两委委员的选举。
团总支、团支委委员和班委干部任期一年,在每年十月份完成换届改选工作。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推迟改选的应报院团委或学生科批准。
团委、团学联其他干部和院级社团干部任期为1-2年,每年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本人意愿调整一次。各部门招新和各级干部的调整工作在每年十月份进行和完成。未正式调整和换届前,原任职干部必须继续努力履行好职责,待完成好交接工作后方能离任。
学院鼓励学有余力、富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干部继续担任部分干部职务,以老带新,以形成优良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对能力突出、工作热情高的低年级干部可大胆提拔任用,充实到主要学生干部岗位。学院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名单”,优先从中挑选充实到各级干部岗位上。
九、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