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无公害果品概念

时间:2019-05-14 21:5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无公害果品概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无公害果品概念》。

第一篇:绿色无公害果品概念

绿色无公害果品

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隶属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绿色食品分为两级: BR>BR>A级绿色食品 BR>BR>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BR>BR>

AA级绿色食品 AA级比A级绿色食品要求更严,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其他的要求完全与A级绿色食品相同。BR>BR>绿色食品标志的含义BR>BR>绿色食品标志为正圆形图案,图案中的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中心为蓓蕾,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表示绿色食品是出自优良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并提醒人们必须保护环境,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地创造自然界的和谐状态和蓬勃的生命力。BR>BR>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该商标的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一切假冒伪劣产品使用该标志,均属违法行为,各级工商行政部门均有权依法予以处罚BR>BR>绿色果品有新标准BR>BR>

绿色果品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果品。无污染是指绿色果品生产、贮运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止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果品生产及运销各个环节的污染。BR>BR>绿色果品是优质、洁净,所含有毒、有害物质在安全标准以下的果品,它具有品质、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的严格规定。从人体健康出发,国家在食品卫生标准中对果品中有毒有害物的安全指标做了具体规定:如要求“六六六”≤0.2毫克/千克(GB2763-81),滴滴涕≤0.1毫克/千克(GB2763-81),汞≤0.01毫克/千克(GB2763-81),砷≤0.5毫克/千克(GB4810-84),氟≤0.5毫克/千克(GB4809-84),镉≤0.03毫克/千克,钯≤1毫克/千克,铜≤4毫克/千克,锌≤5毫克/千克。BR>BR>目前,世界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对绿色果品标准的要求不尽相同,如英国、美国、日本、欧共体有各自的标准,西方发达国家统称绿色果品为“有机果品”或“无公害果品”。

绿色果品应具备下列条件:BR>BR>

① 果品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BR>BR>

②果树种植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BR>BR>

③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BR>BR>

④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BR>BR>

第二篇:关于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类农产品标准概念的话题

关于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类农产品标准概念的话题

近期,在农业标准化领域,有两件事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关注,一是 5月20日国家标准委、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10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二是6月10日农业部组织召开了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电视电话会议。

我国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正在逐步成为百姓消费的热点。商家在捕捉卖点、寻求商机炒作过程中,更是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披上了诱人的色彩。在时尚的招引下,无公害、绿色、有机正在成为标示农产品安全、健康、环保的新概念。

国家标准委已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同时列入《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中,今后3年,将制定出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国家标准。本版立足标准,原原本本地解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所涉及的一些的概念,给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信息。

农产品分类

概念

有机农产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

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

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

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

绿色农产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农产品。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是,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保持平衡,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同等发展的需要。

绿色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上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的限制,以更多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

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产品。

【特点】有机农产品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主要有3个方面:

1.有机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他农产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2.有机农产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农产品到生产有机农产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则没有土地转换期的要求。

3.有机农产品在数量上须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其他农产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绿色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1.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无公害农产品是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严格地说,一般农产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产生】有机农产品国际上有机食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为标志。1 99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成立有机食品中心,标志着有机农产品在我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产生的背景是,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以及环保主义运动。绿色农产品1990年农业部发起,1992年,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年农业部发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基本解决了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农产品农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绿色”成为社会的强烈期盼。

无公害农产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省、市开始推出无公害农产品,2001年农业部提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4个城市进行试点,2002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无公害农产品产生的背景与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大致相同,侧重于解决农产品中农残、有毒有害物质等已成为 “公害”的问题。

【价格】绿色食品70%为加工产品,30%为初级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都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50%至几倍,绿色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10%~20%,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略高于一般农产品。

【管理】《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依据农产品质量特点和对生产过程控制要求的不同,将农产品分为一般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和标识管理农产品。

一般农产品是指为了符合市场准入制、满足百姓消费安全卫生需要,必须符合最基本的质量要求的农产品。

认证农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对于我国市场上目前存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政府应积极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同时依据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引导企业有条件地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一个台阶。

标识管理农产品是一种政府强制性行为。对某些特殊的农产品,或有特殊要求的农产品,政府应加以强制性标识管理,以明示方式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保护,如转基因农产品。

【新闻背景】农业标准瞄准安全质量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三类认证形式在标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全国农业标准 2003~2005年发展计划》以突出农

产品安全质量为重点。考虑到各大类农产品的相似性,《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列出了各大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产品标准项目,至于某种产品标准的不同要求,要在具体的标准中分别列出。在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上,有机农产品与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因此,在具体标准项目的设置上,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单列,而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在这两个方面的差异不大,在标准项目中并为一类,不再分列,仅补充部分产品标准。

百姓菜篮子拒绝污染

2001年4月,我国启动了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治理餐桌污染为核心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经过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4个城市的试点,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这一计划。2003年4月农业部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4个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比试点之初提高了28.8个百分点,瘦肉精污染检出率下降了23.7个百分点。37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比1月份提高了 5.4个百分点,瘦肉精污染检出率下降了1.4个百分点。目前,济南、大连、杭州、郑州、石家庄、广州、上海等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合肥、石家庄、沈阳、青岛、杭州、长沙、郑州等城市的瘦肉精检出为零。因食用农药、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农产品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版稿件得到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罗斌同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鑫同志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农产品的标准控制与标志使用

有机农产品执行的是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品加工基本标准”,由于有机农产品在我国尚未形成消费群体,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虽然我国也发布了一些有机农产品的行业标准,但我国的有机农产品执行的标准主要是出口国要求的标准。目前,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韩国等都已制定了 有机农业及产品生产、加工准则性的标准。有机农产品的标准集中在生产加工和储运技术条件方面,无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

绿色农产品执行的是农业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包括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包装贮运等全程质量控制标准。目前,农业部发布了52项绿色农产品行业标准,其中包括7项通用性标准、45项产品质量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执行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及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环境标准和生产资料使用准则为强制性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已发布了4 类农产品的8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农业部发布了200 余项行业标准。

有机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各国标志正显现多样化。

绿色食品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执行全国统一的标志。

第三篇:和田县绿色果品核桃工作总结

和田县绿色果品(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007工作总结

和田县绿色果品(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得到了自治区林业厅森防总站的指导和帮助,为顺利实施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建设,林业厅森防总站的领导多次深入实地,亲自查看、选点,分不同时期进行阶段性工作指导,特别是林业厅英胜副厅长率森防等站主要领导亲临基地检查指导,提出要求,森防总站还专门指派一名业务骨干艾尼瓦尔同志负责该基地的建设,同时和田县紧紧围绕《关于创建全国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意见》,按照国家部委发布的生产绿色果品行业标准认真实施了示范基地生产工作。现就项目实施情况如下:

一、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该项目位于拉依喀乡库木艾日克村7小队,该乡距和田市315国道的南部23公里处,总面积217939.5亩,其中:耕面积30725亩,林地面积80580.5亩,全乡总人口26551人,其中:农业人口25409人,全乡有15村、119个小队。库木艾日克村总面积3468亩,总农户728户,总人口2720人,耕地面积2680亩,林地面积2500亩,全村有11个小队,人均收入1646元,核桃收入占46%。

项目建设面积600亩,定植模式为5X5米,主栽品种为:新丰、扎343,核桃树下间作小麦。

二、主要举措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结构

为规范实施绿色果品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田县成立绿色果品薄皮核桃生产基地科技攻关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刘恒德同志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王国安研究员、政府副县长贾林辉、县政协副主席、林业局局长邰玉忍担任,成员由自治区林科院经济林研究的专家及自治区林业厅森防总站艾尼瓦尔同志、林业局、项目所在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立项目实施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林业局局长邰玉忍担任,各相单位都明确了职责,乡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基地村和有关站办负责人为成员。由分管林业的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

2、坚持科技兴林战略,不断的提高绿色果品薄皮核桃的持科含量

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成立绿色果品(核桃)技术小组,同时基地也相应的成立技术服务队,确定了专职得的技术人员,并明确职责,定期的为生产基地做好服务。我们依托自治区林科院、自治区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基地科技含量,特邀自治区林科院尚新业、车风斌和王国安等专家担任基地技术顾问,建立了以尚新业、车风斌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小组,长期的为和田县绿色果品(核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加强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

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使基地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对生产基地的农户首先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普及绿色果品基本知识、生产技术标准、标准化基地的要求及绿色果品生产管理规程,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对基地建设领导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产业化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绿色果品知识培训,所培训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测试,对成绩不合格的人员重新进行培训,到合格为止,经过培训,广大农户基本上掌握了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绿色果品基本知识和生产技术标准。

3、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是根据我县实际,制订出了和田县绿色果品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操作手册,并印发到了示范村,做到每户一册。同时,印发了田间生产管理、收获、仓储、交售记录表,要求农户按生产情况如实填写,在产品出售十天后交基地办存档。二是建立绿色果品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农户生产档案。根据实际,建立了基地生产管理制度,基地生产资料管理制度,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技术培训制度,基地环境保护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在平时的生产管理中,成员单位协调配合,严格按制度办事以确保真正达到绿色要求。

4、加强了病虫害的监测和检疫工作

一是我站年初对全县的核桃树上的核桃大球蚧进行了调查,并在基地和易发生区域设立了1-2个监测点,配备了1名专职虫情监测员,对核桃大球蚧的生活习性和发生量进行了观测,并及时写出病虫害预测预报,定期发布了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趋势预报,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二是为了避免危险性并虫害侵入基地区域,我站年初组织森防检疫技术人员对我县的10个乡(镇)育苗生产基地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严格把关调运检疫工作,在检疫工作中采取不经检疫的苗木不准出圃,不许调运,引进苗木必须进行了复查等措施。

5、抓好整形修剪、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今年3月份在项目区枯死的核桃进行了补栽,4月份对项目区的部分核桃进行了直接和6月份进行了芽接,结合嫁接对核桃进行了修剪,施肥期间中以有机肥为基础,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为了加强绿色果品(薄皮核桃)的生产,和田县统一规定每年的10月25日为经济林施肥日。我们制定了绿色果品肥料施肥标准,并下发到各乡镇、村,全县以定全年两次施肥日,并专人负则,统一施肥。根据绿色果品农药使用准则,我们制定了病虫害防治措施,2月底、4月上旬针对目前我县发生严重的大球蚧进行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很明显,严禁使用剧毒农药,9月 7日对项目区核桃产量进行了测产入户摸底调查工作。同时我们专门出台了“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了县、乡、村、户生产管理体系,做到了户户有生产手册,事事有记录。建立了“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生产管理模式,并有效实施。

6、鼓励有技术能力和资金能力的果农大力发展绿色果品

项目实施中对项目区的技术能力强、有资金能力的核桃营销大户进行绿色果品(核桃)生产技术措施操作规程、生物防治技术、农药、施肥使用准则,核桃的整形修剪,浇水等后期管理措施各方面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绿色果品意识,为了依托绿色核桃品牌,加强和田县核桃生产、销售管理,推进我县核桃产业化发展,保护核桃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成立了和田县核桃协会,并制定了协会章程,为我县大力发展绿色果品(核桃)生产提供了保障。

7、基础设施体系方面

和田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2月被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立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进入创建期的单位,同时和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绿色食品原料核桃标准化工作,对核桃标准化生产有规划、措施进行;绿色食品原料(核桃)标准化基地种植规模已达30万亩;基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基地内无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源;基地内生产者(农户)具有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核桃)标准化基地的要求。2006年10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认证,和田县为绿色果品(核桃)标准化基地。绿色果品(核桃)生产基地内生产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在基地内畜禽养殖场粪水都经过无害化处理,施用的农家肥都进行了高温发酵确保了生产基地生产条件和环境质量。基地四周路、桥、涵、站、闸设置合理,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田间路面整洁平坦,基地四周有绿化带、防风林,生态环境优良。同时我们依托和田县政府公众信息网,建立了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与中国绿色果品网(www.xiexiebang.com)链接,做到了生产、管理、储运、流通信息网上查询等工作。

三、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资金投入情况:该基地项目共投入资金25万元,全部申请自治区特色林果项目专项资金。项目资金严格按财务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实行资金报帐制,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工作,严格按照项目资金使用方案进行使用。

第四篇:绿色无公害食品复习材料

第一章

1绿色食品概念: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新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的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3绿色食品的特征 1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3对产品依法实施标志管理4 AA级绿色食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规定的生态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5有机食品是根据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加工出来的经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认证的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的健康食品。

无公害食品又称无公害农业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高级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食品认证机构检验认证的食品。

6绿色食品、无公害及有机食品的联系:共同点 :1主要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2从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控制、最终产品的质量、产后包装、加工及运输到销售都有其相应的标准,产品采用标准化生产。不同点:1生产和加工的依据不同 :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的标准是根据有机农业运动国际的基本准则而制定的。绿色食品是根据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生产与加工的。无公害食品是依据我国的无公害食品卫生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标准而生产与加工的2生产和加工标准和要求不同: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AA级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一切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生长激素、有害的化学添加剂等,只能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产品中不得含有有化学农药、化肥和有害化学添加剂残留,不得使用基因工程种子和产品。绿色食品A级在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可以限量使用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化肥、兽药、食品添加剂等,但必须严格执行使用的规则。无公害食品在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可以按照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农业行业标准中规定的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标准使用,有关省、市也已制定出一些地方标准可供使用。

3认证机构不同: 通过IFOAM审定的认证机构才有资格给有机食品颁证。我国有机食品的颁证和管理部门是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和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有4中认证方式不同: 机食品的认证实行检查员制度。其认证方式是以检查认证为主,检测认证为辅。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是以检测认证为主。无公害食品的认证遵照检查认证和检测认证并重的原则。5安全档次和认证行为有区别:安全性: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第二章 1标准概念: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或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2标准化概念: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3标准的分级:

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4企业标准

4绿色食品标准的概念: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绿色食品认证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标准分类:强制性和推荐性 5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组成: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6包装概念:指为了在食品流通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7包装的原则3R”、1D”(减量化、重复使用、再循环、再降解)

8食品标签概念: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任何商品都要有标签。

食品包装标准:是为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

9绿色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 ①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②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③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④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10标准中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以下方面的内容:①食品名称。②配料表。③净含量及固形物食品。④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⑤日期标志(生产日期、保持期或保存期)、贮藏方法。⑥质量品质等级。⑦产品标准号。⑧特殊标注内容。

11绿色食品防伪标签标准:▲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必须加贴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只能使用在同一编号的绿色食品产品上。非绿色食品或与绿色食品防伪标签编号不一致的绿色食品产品不得使用该标签。▲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应贴于食品标签或其包装正面的显著位置,不得掩盖原有绿标、编号等绿色食品的整体形象。▲企业同一种产品贴用防伪标签的位置及外包装箱封箱用的大型标签的位置应固定,不得随意变化 第三章

1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机构(1)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负责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隶属农业部,与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2申报范围:国家商标类别划分的第29、30、31、32、33中大部分产品均可申报。3申报认证标志的条件: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和技术条件;生产有一定的规模,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申报加工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一年以上;落实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4申报程序:认证申请、受理及文审、现场检查、产品抽样、环境监测、产品检测、认证审核、颁证

5绿色食品标志编号形式:形式为:LB绿标-XX产品类别-XX 认证年份XX省份 XX XX产品序号A(AA)产品级别

6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的使用:1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必须加贴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2每种产品只能使用对应的防伪标签3防伪标签应贴于食品标签或包装正面显著位置,不能掩盖原有绿标、编号等绿色食品整体形象。防伪标签粘贴位置应固定,不能随意变化 防伪标签使用的技术;各国货币通用的细密实线条纹技术和荧光防伪技术

7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编号形式:LSSZ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X X 产品分类X X批准 年份X X国家代号 X X 地区代号X X产品序号A(AA)产品分级 第四章

1大气污染的概念:指空气中某些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大气本身的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对人体、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概况。主要污染物及来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总悬浮物(TSP)

3水体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物质、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水体的利用价值的现象。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石油、酚类、氰化物、氯化物、氟化物及铅等重金属(汞、铬、镉、砷等)4土壤污染的概念:当环境污染过量地进入土壤,使土壤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土壤所生长的植物和微生物受到危害,并使植物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时,称为土壤污染。污染物:主要污染物及来源:◆重金属污染:汞、铬、镉、铅、砷◆化肥污◆农药污染 ◆农用塑料残膜的污染 5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原则:绿色食品产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朱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多

选择在边远省区、农村等。绿色产地现状调查内容:1基本情况2气象条件、水文状况、土壤类别、产地客土情况3所在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地方病等4产地周围污染物、风向5填埋厂,掩埋厂等6农药肥料使用情况7水源情况8是否具有县级以上的法定效力监测数据

6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念: 用科学方法监视和检测代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7监测的分类:按监测对象分、按监测手段、按目的性质分

监测按目的性质分:基础监测、监视性监测、仲裁监测 第五章

1无公害栽培技术概念:是指在对环境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优良品种为中心,协调运用水、肥、空、热等因素,采用选下耕作、栽培技术、建立良好的产地生态条件,使作物生长健壮,抗性提高。病虫减少、减少农药、化肥的残留,实现产品和环境的无污染。

2绿色食品生产肥料使用举措:增施有机肥、科学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推广使用微生物肥料

3耕作技术:土壤耕作、实施轮作、提高复种指数、间作套种

4合理使用农药 :对症下药、适时使用农药、适量使用农药、合理复配混用农药、轮换或使用农药、安全高效精准的施药技术

4绿食生产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应用:是以农作物及其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群落生态学及化学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家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内在机制,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有益生物繁殖,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家用生态环境,将有害生物持续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5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技术 :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动植物产品或代谢物对有害生物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技术方法。(2)农业防治技术 :是指综合运用栽培,耕作,施肥,品种对农业手段,对农田生态环境进行管理来控制病害虫的危害。(3)物理及机械防治技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机械设备以及各种现代化工具防治病虫杂草。

6常用饲料添加剂添加剂种类:饲用酶制剂、畜用防臭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糖萜素、酵母细胞壁、肉碱、生物活性肽、第六章

1绿色食品加工厂厂址选择原则:1.厂址选择首先应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应适应当地近远期规划的统一布局,做到节约用地,所需土地可按基建要求分期分批征用。2.所选厂址要有较方便的运输条件,要有满足生产的供电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较好、符合绿色食品饮用水标准。(对于水质的要求是绿色食品加工厂选择厂址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饮料厂和酿造厂)

2加工的基本原则:1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节约能源,综合利用原料2绿食加工应能保存食品的天然营养特性3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可能的污染源 4加工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危害。

3绿色食品加工工艺要求的工艺:先进技术有1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2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反污染(RO)超波(UF)和电浮析3工程食品技术:即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农产品中提取有效成分,然后以此为原料,根据人体营养需重新组合 加工 配比而成的新产品。4冷冻干燥:(奶粉讲过)5超临界提取技术:即用某些临界T和临界P分离多组分的混合物。6挤压膨胀无菌包装 低温浓缩技术但辐射保鲜工艺不能应用

4总体卫生要求:1总体设计的功能分区要明确,生产区,不能和生活区穿插。2原料仓库、加工车间、包装间及成品库的位置必须符合操作流程,不应迂回运输。原料和成品、熟料和生料不得相互交叉污染。3污水处理站应与生活区和生产区有一定距离。并设在下风向。废弃物化制间应距生产区和生活区100米上的下风向。锅炉房应设在距主车间50米以外的下风向,锅炉烟囱应配有消烟除尘装置。4厂区应分别设人员进出、成品出厂、原料进厂和废弃物出场的大门,也可将人员进出的大门和成品出厂设在同一位置,而隔开始用,但垃圾及下脚料等废弃物不得与成品同门出场。

5粮食最佳收获时期:是指在粮食作物籽料干物质积累最

高值时进行收获,这时收获的粮食产量最好,品质最好。6果蔬的采收期主要决定于成熟度(可分可采熟度、食用成熟度、生理成熟度)可采成熟度是指果蔬已经完成了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大小定型,开始出现本品种近于成熟的色泽和形状,已达到可采取阶段◆食用成熟度:指果熟已具备本品种固有的色、香、味、形等形状特征,达到最佳食用的成熟度,这时采收的果蔬适于就地销售和短途运输。◆生理成熟度:指果蔬种子已充分成熟,果蔬已不适用食用,更不便于贮存运输,只有以食用种子为目的的核桃,板栗在该阶段采收。7采收注意事项 :⑴ 尽量避免机械损伤⑵ 选择适宜采收的天气 ⑶ 分期采收 8包装材料的要求:1安全性2可降解性3可重复利用性 9绿色食品产品的贮藏需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1贮藏环境必须洁净卫生,不能对绿色食品产品引入污染2选择的贮藏方法不能使绿色食品品质发生变化、引入污染。3在贮藏中,绿色食品产品不能与非绿色食品混堆储存。4A级绿色食品与AA级绿色食品必须分开贮藏。

10绿色食品的贮藏方法:自然冷源贮藏、低温贮藏、干燥贮藏、腌渍和烟熏贮藏、密封加热贮藏、化学贮藏、物理贮藏、利用天然果蔬保鲜剂贮藏

11运输的基本要求:快装快卸、轻装轻卸、防热防冻 第八章

1检验方法:感官检验(以人的感觉为依据,用科学检验和统计方法评定食品质量的一种检验方法。分为视觉检验法、嗅觉检验法、味觉检验法、触觉检验法)、化学检验、仪器分析、物理检验、微生物检验

2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施药后直接污染◆从环境中吸收◆通过食物链污染◆其他途径污染:加工和储运中污染、非农用杀虫剂污染 3微生物检测三个指标:1菌落总数2大肠菌群3致病菌 4常用农药:①有机氯农药②有机磷农药③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5安全控制标准体系:

一、ISO9000质量保证标准体系

二、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

三、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

第五篇:绿色交通概念范文

绿色交通概念

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广义上是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狭义指为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

绿色交通系统等级示意图

从交通方式来看,绿色交通体系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常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从交通工具上看,绿色交通工具包括各种低污染车辆,如双能源汽车、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太阳能汽车等。绿色交通还包括各种电气化交通工具,如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等。

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其本质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绿色交通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思想,将绿色交通理念注入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优化决策之中,研究城市的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和环境容量的关系,使土地使用和轨道交通系统两者协调发展。这种理念是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结合,即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

广州市地处华南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广州市的环境污染。2002 年广州市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67.8,2003 年为75.8;大气污染从以煤烟型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氮氧化物为主的机动车燃油氧化型污染。采取何种措施减少和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广州市环保部门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们觉得实行绿色交通势在必行。我们的观点是这样,让我们来看看广州市政府是如何做的:

首先广州市交委推出了七大措施确保全面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广州市交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积极组织市交通行业各单位从“结构性减碳”、“技术性减碳”、“制度性减碳”等三大方面,整体推进低碳交通发展工作。2012年,广州市交通运输行业总体上实现了与“十一五”初期相比,节约折合标准煤11.8万吨,减少26.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其中广州BRT项目更在今年获评联合国“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广州市被交通运输部列入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呈现了低碳交通、节能减排发展新局面和新形势,广州市低碳交通框架体系雏形初显。

一、低碳项目:大力增强低碳交通支撑力

以低碳交通项目的研究、推进为突破口,增强低碳交通发展的支撑力。项目内容从单纯的“车”领域拓宽至“车、船、路、港”,启动或继续推进了“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辆”、“智能交通”、“集装箱轮胎龙门式起重机‘油改电’”、“旧水泥混凝土和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等多个项目,并取得了良好成效。2012年,市交通节能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16个重点低碳项目进行了扶持;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场桥“油改电”项目》获得了交通运输部222万元节能专项资金奖励,广州市《双源无轨纯电动城市客车应用推广》、《广州市停车场管理与信息发布系统》、《珠三角区域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项目(二期)》被评为广东省交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二、绿色公交:全面提高公交承载力

大力发展高承载力的公共交通工具,推行绿色、环保、智能集约化的出行公交模式,是构建广州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手段。市交委在2012年上半年用50天时间分三批组织完成了新开50条公交线路工作,增加线路总里程840公里,使广州市公交线路总数增至724条,线路总里程增至11317公里,惠及100多万市民群众交通出行;广州市与地铁接驳的常规公交线路比例已达56%,圆满实现预期目标。BRT项目自2010年2月开通以来,已为广州公交减排二氧化碳1.61万吨,荣获了英国标准协会颁发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奖”和联合国“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的奖项。同时,继续深化清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辆的应用管理工作,至今年10月,广州市已示范应用991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辆。

三、尾气治理:加强监管高排放营运车辆

针对性地将全市17万辆营运车辆纳入“政府督促指导、企业自检保障、环保联动执法”排气污染治理三级监管体系,斩断了客货车的“黑尾巴”。一是严格抽检执法,1-10月,协同市环保部门抽检了5213台营运车辆尾气排放状况,依法查处了36台超标车辆。二是严把自检关,2012年运输企业、站场累计检查车辆尾气情况共153万台次,对3700台次不合格车辆实现停场整改。三是严防冒黑烟车,1-10月对市环保局转来的4594台群众举报冒黑烟营运车进行了及时整治。四是严审车辆准入,印发了《黄标营运车淘汰工作指导意见》,组织市、区运管部门有效开展黄标营运车辆定期审验、强化检测把关等工作;1-10月,广州市已淘汰营运黄标车8470辆,超额完成了6000辆的淘汰任务。

四、智能交通:大力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推进国家物联网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了由广州市交通信息投资公司为承担单位的物联网配套科研项目,市科信局信息化配套项目也初步立项;进一步建设完善了公交GPS智能调度、出租车电召、停车诱导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大力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成功开发了国内首个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软件“行讯通”,为广大市民免费提供实时路况、停车场、公交、出租、地铁等12项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五、交通治堵:切实推进改善城区交通

全力统筹推进2012年落实“治堵30条”措施的工作计划,完成了27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工作,提前完成去年市政府确定的39个交通拥堵点治理任务;完成70公里公交专用道工程建设;推进了1000台高峰出租车运力投放、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等工作。

六、理念倡导:营造低碳发展氛围

指导各运输企业把低碳交通作为主线,将相关要求落实到日常管理和监督中,扎实开展低碳交通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1-10月,广州市交通行业各单位共累计开展低碳培训教育10万人次,出版低碳专刊42期,张贴海报2300份,公共机构低碳宣传手册5300份,节能驾驶宣传手册1万余份,各候车大厅滚动播放节能公益广告20万余次。

七、低碳机制:强化低碳交通制度

组织制定了市交委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1+10”政策文件之一的《关于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2012-2016)》,计划通过构建低碳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绿色低碳运输装备体系、节能高效运输组织体系、智能交通服务管理体系、低碳交通保障体系等5大体系,提高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强度,大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建成全国低碳交通先进城市。(作者:何永 马思骅)然后总的来说,我觉得有必要实行以下措施和建议:

措施建议 高度重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整合规划,做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交通系统要支撑城市功能和空间发展战略的实现,交通规划设计要与周边的用地性质相协调。因此,在规划中要引进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机制。TOD模式是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发展的途径与手段,既是阻止城市无序蔓延的一种可选方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开发模式。其核心主张是紧凑布局、混合使用的用地形态,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提倡高强度开发以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提供良好的环境;公共设施及公共空间临近公交车站;公交车站为本地区的枢纽。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是当前综合交通发展追求的目标,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好坏是影响交通运输系统效率的第一因素。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应与城市交通系统紧密衔接,各种交通方式应通过交通枢纽实现一体化。好的交通枢纽必须做到物理空间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信息服务一体化、票价票制一体化,从而最大程度地方便乘客,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和服务水平,使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环境温馨、方便舒适、有巨大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扎扎实实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城市公交、自行车加步行的城市交通模式。无论是可持续交通,还是绿色交通、低碳交通,其核心本质都将是建设以公交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因此,全面规划、精细设计公交系统,是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环节。实施公交优先应采取系统对策,公交优先的成败在于细节,精细设计上要真正落实公交优先。步行是城市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大多数城市步行交通分担比例均在2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对步行系统规划不重视,很少做专项步行系统规划,对行人出行需求(人性化需求)考虑不足,现有步行系统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而且存在步行空间被挤占等问题。一个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公共交通一体化、无缝衔接的安全、舒适、方便、高效、低成本的慢行交通系统(自行车与步行),有助于打造舒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城市。长距离、高强度的出行需求由公共交通来完成,衔接交通、短途出行由自行车加步行的交通方式来解决,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模式,有条件的城市应向此方向努力。厦门、杭州等城市积极探索公交、自行车加行人系统的“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为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了舒适和方便,为城市交通发展融入了新的元素。另外,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发展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在新形势下振兴自行车交通、推进绿色交通建设的宝贵尝试。提高道路网络建设的合理性,处理好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问题。在我国城市掀起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的同时,道路网络建设的合理性问题日益凸显。我国部分城市目前存在过分追求宽而大的道路,且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空间轻视、蚕食的现象,这与25绿色城市交通背道而驰。宽而稀疏的道路网络通行能力低、不便于交通组织、造成过多的交织行为和行人过街的极大不便。在道路网的规划设计中,首先要强调道路性质与周边用地的协调,不同性质用地决定了道路的不同功能,进而决定了道路的横断面构成和道路交通管理方案;其次,应注重道路的级配结构和连通关系,避免左转车辆严重阻碍对向直行车流以及直行车流妨碍右转车辆进入右转专用车道等现象。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际铁路应将铁路客站保留在大城市中心,实现最大程度方便城市对外交通,适当兼顾城市通勤出行,同时又最大限度减少与城市交通发生冲突,这是处理铁路与城市关系的关键问题。高速公路应该绕城设置,但与城市快速路或城市主干路要很好地衔接,实现排除过境交通和方便进出城市的双重功能。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强化精细的交通工程设计。我国道路普遍存在交通安全岛、隔离护栏、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缺失或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是造成交通安全水平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双向6车道以上道路应全部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以交通功能为主的主次干路酌情设置隔离护栏,完善过街斑马线和其他标志标线。交通系统的效率、秩序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可通过合理、科学的交通工程设计来实现,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交通工程设施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提高。例如,交叉口渠化寸土必夺、分秒必争的管理原则,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应该通过精细的交通工程设计,挖掘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路段交叉口时空资源的作用。与此同时,要持续努力改变人的交通行为并进行交通文化建设,这是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交通设施使用效率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必要的停车设施是改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设施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应根据规范要求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建设必要的社会停车场。通过分析,设置适量的路边停车泊位。科学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交通需求特采取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以实现城市交通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是我国城市的长期任务,这是由我国快速城镇化、交通系统发展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以及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1978—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增长至44.9%,与此同时,大众化的交通方式运行状况不令人满意。我国城市交通系统趋于失衡,道路交通拥挤、停车难、城市交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传统交通管理以解决车辆移动为出发点满足机动化出行等问题,均需综合采用交通需求管理对策来解决。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评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08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73484人,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给众多家庭带来悲剧。道路交通安全评估的目的就是从系统工程、交通工程原理出发,发现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安全隐患,排查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交通安全对策,消除交通事故隐患,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进而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产生交通事故的因素,降低道路交通死亡率。为科学、系统地梳理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提出降低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水平的途径与方案,有效指导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推进中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估工作的开展,将城市交通安全评估工作纳入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的法定程序。

然后就是绿色交通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步行交通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步行,步行交通是出行方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平均30%的日常出行为步行。但是,步行却往往是最后被考虑的出行方式。道路空间总是被优先分配给小汽车。许多城市的小汽车允许停靠在人行道上,导致行人需要在非机动车道甚至是机动车道上行走。许多街道甚至没有人行道,道路空间不可行走或被其他活动占据。很多时候,政府首先占用这些人行道空间。行人面临着步行空间缺乏、过街障碍物较多的困难。

高品质的人行道应该连续无障碍,没有被用作停车;具有足够的宽度、良好的照明系统和安全的环境。同时,交叉口行人过街的距离和时间要短,以减少行人过街的危险。在纽约,改进后的交叉口行人过街设计能够减少36%的事故。

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在许多国家正处在比行人交通更为严峻的处境。20世纪后半期,许多城市的自行车交通被禁止,以期为小汽车提供更多的空间。进入21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试图引导居民重新使用自行车出行。一直以来,公共交通被认为是供穷人使用的交通方式而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甚至认为这样糟糕的服务是应该被接受的。城市政府官员热衷于地铁和轻轨,因为它们是发达城市的象征,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大型建筑公司的压力,有时甚至是腐败问题。已有很多基于错误的可行性研究的地铁和轻轨项目由于没有足够的客流而无法支撑运营。轨道交通系统造价高昂,并且在其拥有足够的客流支撑运营以前,大多数城市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墨西哥的地铁由于收入过低,所需的补贴占到了城市财政预算的14%。

公共交通系统可实施的主要改善措施包括:提高现有交通系统服务品质;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水平;进行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决定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投资建设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如快速公交、轻轨和地铁。

快速公交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是高品质公共交通系统的一种新选择。更重要的是,快速公交系统的实施是对绿色可持续交

绿色交通

通系统的支持。巴西库里蒂巴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实施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之后才有了一些新的快速公交系统得以实施:厄瓜多尔的基多、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和佩雷拉、巴西的圣保罗和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中国的北京等。

一个成功的快速公交系统包括:专用的道路空间,封闭宽敞的车站,与通行能力匹配的站台,良好的站台可达性,水平上下车(无台阶),大容量、高品质的车辆,无缝停靠(≤10 cm),车辆和站台有足够的上下客空间,网络整合,灵活运营。

下载绿色无公害果品概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无公害果品概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环保概念doc

    绿色环保概念的应用包括很多不同层面。包括再生资料应用;如何使用当地资料减少运输,因为运输也会有能源消耗;低排放材料的使用;木材使用; LED 射灯也都需要一些低功率的水也是比......

    绿色果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合集五篇)

    一、使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东港区绿色苹果的生产。二、园地选择1、产地选择 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不(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

    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区别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有什么区别?随着对餐桌安全的重视,人们在购买食品时也逐渐挑选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商品。目前市场上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

    绿色防控概念

    绿色防控技术的概念 绿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需要和......

    静宁县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阶段性工作总结

    静宁县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阶段性工作总结 一、基本县情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东、北与宁夏隆德、......

    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

    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机制,规范和指导获证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

    绿色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汇编)

    绿色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绿色无公害蔬菜主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能够在产地的生态环境良 好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的,并且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水平,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005年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