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好乡村绿化规划
六安市美好乡村建设绿化规划
根据省绿化委、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绿化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为加快我市新农村绿化建设进程,市绿化委决定,在全市组织实施“百村绿化示范工程”,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入点,把植树造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建设、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岗坡林果化、庭院花园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产业,努力实现“村之绿”、“林之美”和“林之富”,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规划原则
(一)尊重民意,规划长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长远利益,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广泛动员,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义务植树意识、绿化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加农民对村庄绿化的知情权、参与权。先易后难,加快推进。
(二)生态为重,兼顾经济。坚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村庄绿化树种选择上坚持乔木为主、乡土为主,乔、灌、花、草合理配置。城市近郊有条件的村可营建园林小品,以植物造景为主,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园林景点。同时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河滩荒坡发展“三小园”(小花园、小果园、小竹园),发挥经济效益。
(三)保护为先,造改结合。严格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河村林带、林片村等原有绿化成果,自觉保护、发掘、继承、发展各地村庄特色,充分展示乡村风光,不搞毁林造林,尤其注重保护好古树名木、奇峰巧石、“风水林”、“水口林”、古桥、古堰、古建筑。充分利用可绿化的土地资源,见缝插绿,提高绿地率。
(四)坚持标准、体现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切实可行的基本绿化标准指标,要综合考虑村域自然经济、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因素,在坚持绿化村标准的同时突出地方特色。
三、建设任务
此次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绿化,共规划设立绿化示范村104个,并同步实施姚李、三十铺、毛坦厂、杭埠、固镇、分路口、安丰、三元、与儿街、梅山镇十个省级示范镇的绿化。其中72个省级绿化示范村涉及村城面积684668亩,居民点面积68758.4亩,人口181655人,绿化总目标:绿化面积由现在的283771亩,规划达到341916.9亩,覆盖率由现在的41.5上升到49.9%,居民点绿化由现在的25008.8规划达到45345.2亩,覆盖率36.4%提高到65.9%,全市共实施村庄绿化1590个。其中:2007年实施499个,2008年实施467个,2009年实施355个,2010年实施329个,到2010年全面完成。
四、绿化指标
(一)山区村庄 山区村庄以村庄周围的山场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为重点,注意保护山地原有植被和自然景观,并与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相结合。其指标为:
1、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
2、村域范围内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
3、村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三小园”;
4、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和香化,每个农户栽植乔木树种10株以上,经济林或花灌木5株以上。
(二)丘岗村庄
丘陵岗地区村庄绿化规划充分利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土地资源,以丘岗、道路、沟渠和庭院绿化为重点,整体推进村庄绿化,建立符合丘陵地区特点的村庄森林生态系统。村庄外围积极营造商品用材料、经济林果、苗木基地,把植树造林与发展林业产业有机结合,把绿化美化与发展庭院经济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适时适树。其绿化指标为:
1、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2、村域内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
3、利用“四旁”和荒坡沟滩地,发展村片林和林村林带,要求每个村庄村片林总面积不少于500亩,因地制宜发展“三小园”;
4、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和香化,每个农户栽植乔木树种10株以上,经济林果或花灌木5株以上。
5、通过道路沟渠林带与村片林建设配套,构建有地类特色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五、绿化模式
(一)道路绿化 根据道路宽度及村庄的经济条件,确定相应的道路绿化模式标准。一般机动车道可在两侧各栽1—2行行道树,不宜太宽,以方便农业生产、减少占用农田;非机动车道较窄的可在一侧栽植单行。以乔木树种为主,或乔灌结合,选择生长快、易成活、耐瘠薄、抗风折、病虫害少的乡土树种。在宽阔的道路上可选用树干挺拔、冠大的树种;在较窄的道路选冠幅小的树种;在高压电线下选用矮干树种或灌木。
(二)村片林和环村林带 根据村庄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选择相应的建设模式。
1、公共绿地型:在经济较为富裕的近郊型村庄,以吸引游客和为村民提供休闲游乐场所为目标,充分体现人本观念,充分运用园林建筑艺术,以选景为主,发挥多种功能。
2、经果林基地型:对大多数山区丘陵村庄,主要是利用村庄“四旁”,发展“三小园”。树种选择主要考虑经济效益、适应性和当地生产、生活习惯,兼顾绿化效果。
3、苗圃型:适合山区或有苗木生产传统的村庄,根据各种基地建设需求和绿化苗木市场需求进行建设,做好规划,保证整齐美观。
4、用材林基地型:在丘陵村庄,利用村前屋后人畜活动频繁、难以耕种的土地资源,在满足当地生产、生活用材的基础上,为社会生产提供商品材,也可与林业企业联营,共建工业原料林基地,药用林(药材)基地等。
(三)庭院绿化 在植物配植上做到简洁自然,兼顾观花、观叶、观果和灾用,达到乔灌木
结合、花卉草坪结合、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结合、水生与陆生植物结合,主要有四种模式:
1、林木型:在面积较大庭院的房前屋后,选择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较好的乔灌木树种,如银杏、水杉、广玉兰、桂花、香椿、樟树、枫香、棕桐、原朴等;
2、果树型:在面积较大的庭院,既可三五种果树混种也可成军一型小果园,品种可选板栗、桃、李、杏、柿、枣等;
3、花卉型:在面积狭小的庭院和喜爱花草的农户,既可露地也可盆栽,品种可选择腊梅、丁香、天竹、月季、丹桂、山茶花、杜鹃花,草皮地被可选马尼拉、三叶、葱兰、兰花等;
4、园林型: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型农村,庭院面积较大,可模拟园林造景,精选植物品种,建筑小型假山、喷泉、水池等。
(四)农田林网 在平缓的丘岗区和平原区实施,林带设计应于害风方向垂直,主林带应栽植2行以上,选择抗性强的高大乔木意杨、水杉等。
(五)提岸绿化 主要起水土保持作用,树种宜选择耐湿的柳树、水杉、枫杨、重阳木等。
(六)山丘绿化 以巩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成果为目标,林分郁闭度在0.5以下的加强封山育林管理,郁闭度0.3以下人工补植。
六、实施措施
(一)广泛动员,共同推进。各级绿化委、林业局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规划设计、科技指导、种苗调剂等项工作;农业、交通、水利部门要积极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共青团、民兵、妇联组织积极兴建“青年林”、“三八林”等;教育部门要把村庄绿化与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活动结合起来,动员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绿化家园,美化环境活动。
(二)多方支持,增加投入。村庄绿化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各级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要列出专项,在种苗和管护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各有关部门要把村庄绿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内容之一,安排相应的投入;乡村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企业和大户的承包作用,明确责权利,自筹资金、劳力开展绿化。
(三)依法治林、巩固成果。认真落实“树随田走,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依据《森林法》等有关法规,及时发放林权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造林积极性,依法打击毁林毁绿、乱砍滥伐等破坏行为,尤其要注重保护古树名木和“风水林”、“水口林”等传统生态景观。
(四)加强领导,确保质量。各级绿化委和林业主管部门以及派驻的新农村建设林业特派员,要把村庄绿化作为中心工作认真抓好,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要集中精力认真抓好,并加强督查指导。造林要坚持标准,规范实施,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全面推进生态六安的建设,形成村外森林环抱,村内花木成景,家家户户绿化掩映的格局。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富裕秀美的生态家园做出贡献。
第二篇: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为指导美好乡村建设,构筑分区、分类、分步骤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安徽省行政辖区,国土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规划近期至2016年,远期至2020年,重大问题展望至2030年。
一、背景和意义
(一)现实基础。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农业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潜力和优势正逐步显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民收入构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村改革由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加速演进,为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011年,安徽省户籍人口6675.9万人,常住人口5968万人,城镇化率44.8%;乡村常住人口329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2元。全省共有行政村15539个,比2000年减少14206个;自然村228763个,比2000年减少63407个。全省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72%。
安徽省村庄空间布局、乡村人口、经济状况分布不均衡。皖北地区村庄规模较大,分布密度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皖中、沿江地区村庄规模中等,分布密度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皖西地区村庄规模较小,分布密度中等,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皖南地区村庄规模较小,分布密度低,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乡村人口逐年减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乡村发展分区差异明显,还存在村庄体系不够稳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同时,村庄建设缺乏规划指引,风貌特色彰显不足。
(二)重大意义。
建设美好乡村,是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美好安徽的基础性工作,是打造“三个强省”的具体行动。通过美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进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构建安徽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有利于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拓展安徽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新空间;有利于保护乡村山水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构建绿色乡村体系,打造生态强省的新亮点。
二、目标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
生态宜居村庄美是指: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农民住房实用美观,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自然生态保护良好,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兴业富民生活美是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产业水平大幅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拓展,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明和谐乡风美是指: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基本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农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
2.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分批实施的思路,坚持试点先行、量力而为,逐村整体推进,逐步配套完善,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推进。
4.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把农村生态建设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加强以森林和湿地为主的农村生态屏障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划建设要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地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不能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防止“千村一面”。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各地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现阶段应以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不搞大拆大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中心村建设占用基本农田。
6.坚持以县为主,合力推进。县级党委、政府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承担主要职责,以县为单位整体谋划、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省市两级加强政策扶持和指导督察,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三、空间布局
(一)村庄体系。
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选择人口较多,经济基础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较便捷,用地条件较好或耕地资源较丰富,有利于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的村庄,将其培育成为中心村。中心村应与城镇和其他村庄有一定间距,在合理半径内可利用现有设施服务周边村庄。中心村应规划为村“两委”驻地,按标准建设服务设施,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
中心村、自然村分别配套不同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二)空间分区。
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综合考虑地理、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关系等因素,将全省分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皖南片区,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
1.皖北片区,包括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该片区美好乡村建设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舒适人居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按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强村庄整合和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皖中片区,包括合肥市、六安市(不包括霍山县、金寨县)、淮南市,以及安庆市的桐城市。该片区美好乡村建设以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土地集约利用和乡村产业发展为重点;有序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强村庄整治和土地整治,加快都市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加快建设优质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3.沿江片区,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不包括石台县、青阳县)、滁州市、宣城市(不包括旌德县、绩溪县)、安庆市(不包括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桐城市)。该片区美好乡村建设以优化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为重点;突出土地整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提升、风貌塑造和文化保护等内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都市城郊型乡村。
4.皖西片区,包括六安市的金寨县、霍山县,安庆市的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该片区美好乡村建设以加强生态保护、推进舒适人居建设与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为重点;突出生态保育,适度发展林木业和果品产业,在保持山村空间特色及肌理的基础上,加强风貌整治、村庄治理,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适度开发乡村旅游,打造中国原生态乡村品牌。
5.皖南片区,包括黄山市,宣城市的旌德县、绩溪县,池州市的石台县、青阳县。该片区美好乡村建设以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民风民俗为重点;加强综合配套与人居环境建设,突出山村空间肌理,彰显传统风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世界文化乡村品牌。
(三)村庄布点。
1.统筹乡村人口分布。根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到2016年,全省城镇化率为53%,乡村常住人口规模为3040万人;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为58%,乡村常住人口规模2800万人;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率为70%,乡村常住人口规模2200万人。规划到2016年,全省中心村1.5万个左右,自然村17万个;到2020年,全省中心村1.3万个左右,自然村12万个;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1万个左右,自然村7万个。
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规划到2016年,中心村人口占乡村人口比重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35%以上,2030年达到50%以上。
2.分区村庄规模。依据现状,逐步引导皖北片区中心村实现平均服务常住人口规模3000人左右,皖中、沿江片区2000人左右,皖西片区1500人左右,皖南片区1000人左右。皖北片区中心村集聚人口规模不少于1000人,皖中、沿江片区不少于500人,皖西、皖南片区不少于200人。皖北片区保留自然村人口规模不少于400人,皖中、沿江片区不少于200人,皖西、皖南片区不少于100人。
(四)分类引导。
1.依托资源,引导村庄特色发展。村庄按照地理位置可分为城郊型村庄和乡村型村庄。
(1)城郊型村庄是指城市、镇规划控制范围内,城镇建设用地以外的村庄。城郊型村庄应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影响,合理控制村庄规模,注重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衔接,不断改善村庄居住环境。
(2)乡村型村庄是指城市、镇规划控制范围外的村庄。乡村型村庄应充分考虑丘陵、平原、水网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产业发展需求,注重与环境协调,合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空间布局过度分散,营造清新优美环境和浓郁乡土风情。
乡村型村庄按产业及资源条件,可分为种植型、养殖型、林业型、旅游型、保护型等。
种植型村庄应结合种植类型,推进规模化、绿色化生产,促进村庄环境与田园风貌相结合。养殖型村庄应注重污染治理,严格保护环境。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养殖产业应相对集中布置,并配套建设安全防护设施,满足卫生防疫要求。
林业型村庄应结合林特产品生产和生态保护需要,适度集中布局,促进村庄环境与林业生态建设相结合。
旅游型村庄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统筹配套设施建设,合理安排旅游服务功能,注重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村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编制专项保护规划,严格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村落,整治影响或破坏传统特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妥善处理新建住宅与传统村落之间的关系。
2.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建设模式。美好乡村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其中,中心村一般宜采用改造提升或拆迁新建模式,保留的自然村一般宜采用旧村整治或特色保护模式。
(1)改造提升型村庄。主要指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交通条件,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配套,周边用地能满足改扩建需求的村庄。规划在原有规模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环境,引导周边散落的居民点向村庄集中,有序推进改造提升。
(2)拆迁新建型村庄。主要指因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整治项目、采煤塌陷区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等)和村庄安全需要,必须进行整体拆迁的村庄。新建村庄应做到选址安全、布局合理,并按新型社区标准进行建设。其中,规划将被纳入城镇建设用地的村庄,应按城镇标准建设新社区。
(3)旧村整治型村庄。主要指配套设施不完善但近期需要保留的村庄,规划重点是有步骤地开展危旧房改造,改善村庄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4)特色保护型村庄。主要指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和自然景观等,需要保护的村庄。规划在保持村庄基础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美化村庄环境。
四、建设要求
(一)总体原则。
在村庄建设和整治中,要坚持不破坏自然环境、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做到尊重自然、注重安全、远近结合、因地制宜。
(二)选址布局。
1.选址要求。新建村庄的选址,应遵循“科学安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顺应自然、体现特色、保护文化、传承文明”的原则,便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尊重群众意愿,提倡相对集中。乡村居民点和乡村住房选址,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核心区域。
2.村庄布局。按照融入自然、彰显特色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空间,保持绿色山野空间和自然景观,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及传统村落布局模式,结合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因素,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
规模较大的村落,宜结合自然条件分为多个院落布局,院落规模不宜超过30户。院落布局和组合方式应注重相融性与多样性结合,顺应地形,显山露水,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同时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符合乡村生活习惯。
单体布局可采用独门独户与多户组合等方式,处理好每户出入口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
(三)建筑风貌。
1.一般要求。乡村住房建筑设计应针对乡村生产生活特点,体现“经济、适用、安全”,避免照搬城市住宅设计方法。建筑外观应充分考虑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体现多样性。建筑立面力求高低错落,进退变化,层次丰富,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形成优美的天际线。乡村住房一般不宜超过三层,对于人均宅基地较少或建设用地较局促的乡村居民点,可结合实际确定建筑层数。公共配套建筑外观应尽量体现地方特色,使之成为村落的标志性建筑。
平面布局应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面积、通风、采光和朝向等要求。平面设计应提供灵活、可变的功能设计方案,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区域,为农户经营“农家乐”或“乡村酒店”预留条件。
2.建筑风格。强化皖北、皖中、沿江、皖西、皖南片区的建筑风格特色。
(1)皖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采用中原地区风格。建筑形式敦实、厚重、质朴、方整、规则,前后庭院开敞,围合度较高。墙体色彩深厚;屋顶坡度平缓,以偏青冷色调为主,部分区域可考虑红色。
(2)皖中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点。建筑形式多样,组合自由。墙体色彩以白色为主;屋顶采用坡屋顶,以青冷色调为主。
(3)沿江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融合江南水乡和皖南民居特点。建筑形式较多样,前门开阔,后院紧凑。墙体色彩以白色为主;屋顶坡度较大,以灰色为主,注重与圩区地形地貌融合。
(4)皖西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带有部分徽派元素,建筑形式简洁流畅。墙体色彩以白色为主;屋顶坡度较大,檐口挑檐较宽,以灰色为主,部分可采用红色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注重与山区自然风貌融合。
(5)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保护型村庄应注重保护以祠堂为中心、布局紧凑的村落格局和传统建筑,做到修旧如旧。新建村庄应在保持粉墙黛瓦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尽量采用传统徽派建筑元素,注重与整体地理人文环境相融合。
(四)环境美化。
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
1.村口景观。景观营造应自然、亲切、宜人,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活动场地与建筑空间建设等,突出景观效果,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
2.水体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河道坡岸尽量随岸线自然走向,采用自然斜坡形式。滨水驳岸以生态驳岸形式为主,采用硬质驳岸的不宜过长,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滨水绿化以亲水型植物为主,丰富河岸景观。
3.绿化景观。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道路两侧绿化以种植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宅院周边绿化景观应品种适应、尺度适宜。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应做到见缝插绿。绿化景观材料以本地品种、乡土材料为主,不宜采用维护成本高的绿化树种。注重保护古树名木。
4.村庄活动空间。结合乡村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
5.庭院环境。庭院环境应注重对围墙、绿篱等围合构筑物和庭院出入口的美化处理,不宜采用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植物配植采用乔、灌、草结合方式。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五)公共服务。
中心村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11项公共服务包括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村“两委”及科技、就业、警务等便民服务场所)。4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
自然村配置“2+1”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2项公共服务包括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1项基础设施即垃圾收集点。
村内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庄几何中心附近,方便居民使用。兼有对外服务功能的设施,宜布置在交通便利的路旁或村口。
(六)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工程。道路选线应顺应地形,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等不良工程地质条件,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道路宽度。主要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或其他硬质材料,次要道路路面采用石板、碎石、鹅卵石等乡土材料,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巷路面应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结合邻里交往和休闲健身需求,合理布置村庄步行道。机耕道、巷、梯、坎、径、埂与主次道路连接处,应设置简易警示柱。
给水工程。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用管网延伸供水。不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且具备水源条件的大、中型村庄,应采用独立集中供水。小型村庄和相邻村庄可结合实际采用区域集中供水,散户宜采用简易独立供水。选择水源时必须开展水资源勘查,保证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对村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实施保护。
排水工程。在确保既有农田排灌水系不受影响及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雨水排放宜采用明沟方式,特殊区段(如人口密集区段等)可用管道或暗沟。生产生活污水应由管沟收集,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新建村庄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燃料。在城镇供气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同步敷设天然气管网。不具备生活供气条件的村庄,应优先推广使用新型燃具、灶具,倡导使用沼气、秸秆、农作物残弃物等燃料,鼓励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探索秸秆发酵沼气、大中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等集中供气试点和推广工作。
环卫工程。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乡村地区医疗废弃物、突发性死亡畜禽、病害农作物等特别废弃物,应预留专门场地进行收集处理。中心村及旅游型村庄应设置水冲式公共厕所。
电气工程。村庄供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线方式,沿道路架设,特殊地段可结合地形合理确定路径。低压架空线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变压器及电气装置应满足相关安全要求。
通信。中心村应设置有线电视节点,按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有线电视网方式组网。中心村实现光纤到村,村村通电话。
防灾减灾。应采取主动防灾方式,规划建设生命线工程及重要基础设施。大中型村庄道路应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并在较为开阔的安全地带设置避难场所。集中供水的村庄应布设消防栓等设施,不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的,可利用既有水系或建设人工消防水池满足消防要求。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村庄防洪应达到当地和流域防洪标准,易涝地段应规划建设排涝设施。
(七)产业发展。
1.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生产。依据全省农业发展现状及资源条件,规划构建5个农产品生产集聚区。
(1)淮北平原地区粮食生产集聚区,包括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规划形成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生产为主导,以中药材种植和桑果种植为特色,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配套的农业生产集聚区。
(2)江淮丘陵区农业生产集聚区,包括六安市、滁州市、合肥市。规划形成以双低优质油菜生产、畜禽养殖为主导,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配套的农业生产集聚区。
(3)沿江平原区农业生产集聚区,包括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以及安庆市的沿江平原地区。规划形成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生产,及水产品、畜禽养殖主导,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配套,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的农业生产加工产业集聚区。
(4)皖南特色农业生产集聚区,包括黄山市,宣城市的旌德县、绩溪县,池州市的石台县、青阳县。规划形成以茶叶、桑果种植和加工为主导,以观光休闲农业为配套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5)皖西大别山区特色农业生产集聚区,包括六安市的金寨县、霍山县,安庆市的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规划形成以油茶、茶叶、竹、林木和苗木花卉生产为主导,以生态休闲农业和农业加工为配套的农业产业集聚区。
2.保障传统产业发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3.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依托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畜牧水产养殖、观光农业、乡村物流等产业。
(八)文化保护。
保护乡村历史文化。以“西递、宏村皖南古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以旌德县江村、绩溪县龙川村、凤阳县小岗村等历史文化名村为重点,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
发展特色文化。适度保留乡村地区传统节庆活动与文化艺术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传承乡土文化形式和内涵。强化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促进黄梅戏等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
五、行动建议
(一)分步实施。
从2013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50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10000个左右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
(二)规划引导。
1.建立规划体系。以县(市、区)为单位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布点,明确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数量,并具体分解到镇(乡)。以镇(乡)为单位编制村庄体系规划,明确中心村规模,落实自然村布点。以中心村、自然村为单位编制村庄规划,明确村庄、宅基地和房屋布局及建设要求。
2.强化技术和经费支持。大力开展村镇干部村庄规划建设专项培训,推进建设干部下基层担任村镇规划建设指导员。设立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中心村规划建设。各市、县(市、区)设立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治理。
第三篇:2012年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2012年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范本《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配置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共服务中心等11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等4项基础设施,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配置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垃圾收集点。在设施建设上,道路交通工程应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宽度。在城镇供水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用管网延伸供水,不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且具备水源条件的大、中型村庄应采用独立集中供水,小型村庄和相邻村庄可结合实际采用区域集中供水,新建村庄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规划》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将全省分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皖南片区,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在建筑风格特色上,皖北片区总体建设风格宜采用中原地区风格,皖中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点,沿江片区宜融合江南水乡和皖南民居特点,皖西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带有部分徽派元素,建筑形式简洁流畅,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营造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的村口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产业发展上,全省将规划建设淮北平原地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皖南、皖西大别山等5个农产品生产集聚区,保障传统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兴业富民步伐。
第四篇: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皖发〔2012〕18号)文件)精神,指导宣城各县市区、乡镇的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宣城市行政辖区,国土面积1234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规划近期至2016年,远期至2020年,展望至2030年。
一、规划依据及现状特征
(一)规划依据
(1)《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皖政〔2012〕97号);
(2)《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
(3)《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
(4)宣城市及下属县市、乡镇总体规划;
(5)宣城市及下属县市国民经济与“十二五”社会发展规划;
(6)宣城市及各县市、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二)宣城市村庄现状特征
总体上宣城市域村庄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特征,一是沿河流水系(以北部圩区和南部山间小溪流为主)和交通要道分布相对密集(以南部山区较为明显)。二是北部圩区人均耕地较多、交通通达性好等因素促进了该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密集,村庄规模较大(约560人/村庄)、密度较高(0.58个村庄/平方公里),呈成片式布局;中部丘陵区人均耕地及交通通达性等介于北区和南区之间,经济基础良好,村庄规模较适中(约520人/村庄)、密度适中(0.42个村庄/平方公里),为避开地质灾害、发展特色产业,村庄沿缓坡及地势低平地区分布;南部山区人均耕地较少、交通通达性较差、地形复杂,村庄规模较小(约370人/村庄)、密度较小(0.35个村庄/平方公里),村庄零星布局。三是北部圩区和中部丘陵区以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村庄为主,南部山区以徽文化特色明显的古村落为主。
二、目标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顺应全市广大农民意愿,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村镇建设和示范带提升为重点,以农村清洁工程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加大投入和创新工作机制为保障,推进城乡统筹和“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努力将宣城农村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宽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
到2016年,全市60%以上的中心村要求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其中:宁国市80%以上,广德县、绩溪县70%以上,宣州区、郎溪县、泾县、旌德县50%以上;到2020年,全市9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市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三)基本原则
秉承“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整体推进、分类指导;改革创新、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
三、空间布局
(一)村庄体系
规划形成中心村和自然村两级村庄体系。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中心村、自然村分别配套不同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二)空间体系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11134”工程,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市域构筑“一个中心城市、一个城镇群体和四条城市(镇)与产业带及多个点状分布”的城镇网络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宣城市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将宣城市美好乡村规划建设路径规划为“七点、十带、三片”的空间格局,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的点轴带动效应和分片分类指导。
1.于城市主要门户节点规划“七点”
宣城主节点、面对太湖方向的主门户广德郎溪节点、面对杭州方向的主门户宁国节点、面对黄山太平湖方向的泾县节点、面对徽州区、歙县、婺源方向的绩溪旌德节点。
2.沿主要交通沿线规划“十带”
宣州区狸桥至水东示范带、洪林至文昌示范带,郎溪县214省道示范带,广德县东卢山水画廊示范带,宁国市215省道示范带、港口至千秋关示范带,泾县322省道琴溪至云岭至桃花潭示范带,绩溪县登源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带、215省道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带,旌德县205国道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带。
3.依据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划分“三片”
北部片区(圩区为主):即南漪湖周边片区,包括宣州区(除新田镇、周王镇、溪口镇外乡镇)、郎溪县(除姚村乡)、广德县(除柏垫镇、四合乡、卢村乡、杨滩乡)。以优化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为重点;突出土地整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提升、风貌塑造和文化保护等内容。
中部片区(丘陵区为主):包括宣州区(新田镇、周王镇、溪口镇)、泾县、广德县(柏垫镇、四合乡、卢村乡、杨滩乡)、宁国市、郎溪县(姚村乡)。以优化人居环境,突出风貌为重点。
南部片区(山区为主):包括旌德县和绩溪县,以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民风民俗为重点;加强综合配套与人居环境建设,突出山村空间肌理,彰显传统风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三)村庄布点
1.统筹乡村人口分布
为优化宣城市村庄空间布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规划到2016年,全市建设中心村750个左右,达到美好乡村标准的约450个,建设自然村约3000个;到2020年,全市建设中心村730个左右,达到美好乡村标准的约661个,建设自然村约2300个;到2030年,全市建设中心村600个左右,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建设自然村约1800个。
2.分区村庄规模
依据现状,逐步引导北部片区(圩区为主)中心村实现平均服务常人口规模2000人左右,中心村聚集人口规模不宜少于500人,自然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200人。中部片区(丘陵区为主)中心村实现平均服务常人口规模1000人左右,中心村聚集人口规模不宜少于200人,自然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100人。南部片区(山区为主)中心村实现平均服务常人口规模1000人左右,中心村聚集人口规模不宜少于200人,自然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100人。(各中心村、自然村人口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美好乡村布点规划阶段参照以上标准作适当调整,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鼓励将中心村规模做大。)
(四)分类引导
1.依托资源,引导村庄特色发展。村庄按照区位与交通条件分为城郊型村庄和乡村型村庄。城郊型村庄注重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对接,乡村型村庄注重自身各项设施的配套。
2.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建设模式。美好乡村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四种模式。其中,中心村一般宜采用改造提升或拆迁新建模式,保留的自然村一般宜采用旧村整治或特色保护模式。
四、建设要求
(一)总体原则
在村庄建设和整治中,要坚持不破坏自然环境、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做到尊重自然、注重安全、远近结合、因地制宜。
(二)村庄选址与布局
1.村庄选址
村庄选址应遵循安全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基础设施配套;尽量不占或少占优质农田,对原村庄用地要及时进行复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尊重农民意愿,结合自然条件,提倡相对集中。符合城市和乡镇总体规划,并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避开国家、省、市在法律和法规中规定的各类应当避让的区域。
2.村庄布局
村庄布局一是要有利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村产业调整。二是要基于现状,避免大拆大建;三是要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四是要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及传统布局模式;五是要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防止对农村传统文化、乡土风情、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破坏;六是不得随意砍伐古树名木,不得随意破坏林地、湿地和水面等自然地形地貌;七是根据丘陵山地、丘陵、水网等不同地形地貌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
(三)建筑风貌
尊重村庄现有建筑风貌,避免不必要的建筑形体及风格改造,对圩区、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形环境所形成的地方建筑特色进行梳理整治,建筑色彩不得使用红、黄、蓝等三原色,鼓励引导徽文化元素的应用,体现乡土气息,新建建筑不宜超过三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北部片区(圩区为主):新建建筑结合当地水系环境布局,强调与原有建筑轮廓线组合的流动性及柔美曲线的形态塑造,原有建筑仅对危破房改造,并不强调对原有建筑形式整合统一。
中部片区(丘陵为主):居住较密集,为现代与传统相对有序并存的建筑风格,新增建筑结合当地自然地势与原有村庄分形发展。现代建筑风貌区的原有建筑仅对危破房进行改造,传统建筑风貌区的现代建筑保持色彩协调且运用攀援植物造景的形态空间设计。
南部片区(山区为主):居住相对分散,为传统建筑风格,新增建筑与原有村庄的风貌及尺度相协调,原有现代建筑改造在空间尺度、建筑形式、色彩肌理与历史建筑协调,突出徽派建筑风格。
(四)景观风貌
1.村口景观
村口景观应注重传统水口文化的打造,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活动场地与建筑空间营造等手段突出标志性景观效果。
2.水系景观
加强坑塘河道水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结合村庄布局,通过梳理、整理水系,进行景观建设,包括修建水边步道、开辟滨水活动场所、局部设置亲水平台及修正岸边植物等内容。水体护坡宜采用自然护坡、适度采用护砌,营建村庄特色水系景观。
3.村庄景观
村庄景观营造以自然淳朴风格为主,充分尊重原有村庄空间肌理及历史文脉,利用现状要素有选择地赋予村庄新的景观和功能属性,运用保护与再生设计理念创作地域特色景观,延续村庄地域文脉。完整传统空间结构并能长期健康发展的地方特色聚落,注意保护和利用。加强保护古树名木,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多采用乡土树种,种植经济果林。
4.公共活动空间
从村落布局结构、功能流向出发,适应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劳作习惯,结合村庄土地利用格局,选择自然集聚、可达性强的场地作为村庄公共活动中心。
公共活动场地景观与功能相协调,充分利用地方物种和材料塑造村民喜闻乐见的公共活动空间。
5.庭院景观
庭院景观满足农民生活和生产需求,满足农用车辆暂停、谷物晾晒和家禽家畜活动的空间需求。绿化植物选择应以实用性的瓜果蔬菜为主,欣赏性的花木为辅,建设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美化空间双重功效的经济庭院。注重对围墙、绿篱等围合构筑物和庭院出入口的美化处理,鼓励村民利用地方特产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景观效果。庭院景观可综合考虑沼气池、雨水回收利用等统筹考虑。
(五)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
1.配置原则
公共服务设施宜集中布置,尽量与公共活动中心相结合,对于有一定规模的,结合村庄道路形成街市。村内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庄几何中心附近,方便居民使用;兼有对外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宜布置在交通便利的村口。幼儿园、小学应结合教育部门有关规划进行合理布局。
2.配置内容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要坚持乡(镇)域共建共享原则统筹配置。
中心村配置“10+(2)+4”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10”项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健身活动广场(结合现有场地、有一定的绿化)、公共服务中心(村“两委”及科技、就业、警务等便民服务场所)。
“(2)”项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小学及农贸市场。
其中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等建议与公共服务中心合建;同时依据乡(镇)域规划,小学和农贸市场应在满足均衡化和共建共享原则的同时充分考虑交通便捷性。
4项基础设施包括停车场(含公交停靠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
其中污水处理设施鼓励采用微动力、生化处理、沼气等处理方式,实现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有拆并意向的村庄,可先配置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垃圾收集点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自然村配置“2+1”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2项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健身活动场地和便民超市(可结合农户)。
1项基础设施包括垃圾收集点。
自然村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污水处理设施和公厕。
※注:根据各中心村和自然村实际情况,以上列出的某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可集中建设、综合利用,形成资源共享。
(六)设施建设
1.道路交通工程
(1)道路选线
道路选线宜顺应地形,避开不良工程地质。结合村庄(集中居住区或聚集点)布局规划;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保持既有农田水系(排洪、灌溉)的完整性。
(2)道路宽度
合理道路宽度。建议新建道路的主要道路一般在4-6米,规模超过2000人以上的村庄,可适当放宽至6—8米,次要道路路面宽度一般在2.5—3.5米,户户通路路面宽度在1.5—2.5米。
(3)使用材料
路面材质使用水泥、块石、混泥土砖等地方材料,节约成本,体现地方特色。
村村通道路使用水泥硬化,村内道路和户户通道路采用乡土材料。
(4)停车场设置
住宅建筑停车按每户1个停车位的标准适当配置。多层公寓住宅停车场地宜集中布置,低层住宅停车可结合宅、院设置。公共建筑停车场地虚选择车流集中的场所统一安排。
2.水系工程
在保护自然水体基础上,做到理水、活水,防止水体被污染、占用,营造江南水乡之景。
山区:保证水体自然原生态;圩区及丘陵地区:建议村村有水塘。
3.给水工程
(1)距集镇5公里以内的村庄,建议选择城镇的供水设施,通过配水管网延伸供水。距集镇超过5公里或无条件的区域,应建设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联村、连片或单村集中供水。
(2)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加强水源地保护,水源选择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勘查。
(3)综合用水指标选取近期为70升/人·日;水质符合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
4.排水工程
(1)建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就近排入水体,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出。
(2)新建农户应同步配建无害化卫生厕所,现有农房应加快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3)距集镇5公里以内的村庄,建议选择接入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
5.燃料
有条件的地区鼓励使用天然气。不具备生活供气条件的村庄,应优先推广使用新型燃具、灶具,倡导使用沼气、秸秆、农作物残弃物等燃料,鼓励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探索秸秆发酵沼气、大中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等集中供气试点和推广工作。
6.供电工程
线路采用架空线方式,路径沿村通道路架设,特殊地段可结合地形确定路径。乡(镇)村供电电压等级宜为380/220v,集中聚居点宜为10kv。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00m;低压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生活用电按居住建筑面积不小于20W/m计算,采用“一户一表”;公共设施、路灯、其它农业生产和产业用电应单独计算。变压器容量规模应适当留有余地。
低压架空线对构(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满足相关规定;变压器和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各自接地。
7.消防工程
农村消防是关系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在强化村民消防意识、加强防火安全管理的同时,完善农村消防设施的建设也十分必要,农村地区消防工作可从以下几点来开展。
(1)使用农用车、灌溉机动泵、水带、水囊等农用设施,利用村庄的河流、水塘、水库、水井等水源,配备必要的消防水枪、水带,有条件的村可以配备消防泵等专用灭火器材,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2)设有自来水管网的村庄,要在村内主要路口设置消火栓。
(3)村内道路禁止设立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隔离桩、栏杆等障碍物,保障消防车通行。
8.通信工程
(1)有线电视:结合当地广电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建设有线电视网络。在集中居住区设有线电视节点,按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有线电视网方式进行组网,实现有线电视100%入户。
(2)通讯规划 :结合当地通信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实现村村通电话。集中居住区外通信线路宜采用架空敷设,居住区内宜采用直埋方式;乡镇实现光纤到乡,有条件的地区光纤到村,通信线路优先选用光纤;依据移动通信基站服务半径的要求预留建设移动基站的位置。
9.环卫工程
(1)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因地制宜,倡导“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集中处理”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工作,鼓励垃圾的综合利用,努力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再生资源化水平。
(2)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生活垃圾按“户分类”,倡导农户参与垃圾分类、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将生活垃圾将按“灰土、可堆肥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为四类,并将其分别倒入统一的垃圾桶内。
(3)各类生活垃圾近期收集应实现容器化、密闭化管理,垃圾桶(箱)要便于投放、运输且不影响周边住户的原则进行设置,一般15-30户设置一个,确保服务半径不大于70米为宜。
(4)结合村庄规模及聚集形式每个村庄至少不少于一个垃圾分类收集站(房),站(房)前应有适当的道路宽度满足车辆进出的硬直化路面,方便转运,与周边农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设置防护绿带。
(5)近期垃圾清运设施主要采用专用人力收集垃圾车、专用机动三轮车等
(6)保洁队伍应根据村庄规模合理配备清洁人员,每个村庄至少配备一名保洁人员。
(7)按照“户分类”推广进度,每个乡镇建1个可堆肥垃圾处理站、2至3个垃圾资源回收站。每个村要选定灰土处置场所,就地处理本村灰土。农村垃圾密闭化建设的镇级和村级小型垃圾中转站继续用于收集中转“其他垃圾”。
10.减灾
应采取主动防灾方式,注重地质灾害和防洪规划,保障生命线工程及重要基础设施。大中型村庄道路应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并在较为开阔的安全地带设置避难场所。集中供水的村庄应布设消防栓等设施,不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的,可利用既有水系或建设人工消防水池满足消防要求。村庄防洪应达到当地和流域防洪标准,易涝地段应规划建设排涝设施。
(七)产业发展
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优势,鼓励工业进入工业园区,依托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畜牧水产养殖、观光农业、苗圃蔬菜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形成“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格局。
北部片区(圩区为主):以水产养殖、加工为主的渔业及其观光渔业及农家乐为附加产业,代表地区主要是水阳镇、狸桥镇等水资源丰富的圩区;同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中部片区(丘陵区为主):以茶叶、毛竹、林木、板栗、苗木花卉和蔬菜种植为主导的林业及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和加工为附加产业的田园经济,代表地区为宁国、广德等低山丘陵地区;以红色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代表地区为泾县的茂林镇。
南部片区(山区为主):以古村落、古建筑和民俗文化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业,依托农村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加快从建设新农村向经营新农村转变,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型和乡村休闲旅游型特色村,代表地区为旌德县江村、绩溪县龙川村、湖村、冯村、石家。
(八)历史风貌保护
1.对村庄始建年代久远、保存较好、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巷、传统民居以及祠堂、庙宇、亭榭、牌坊等建筑(构)物、古树名木要合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2.对风貌、特色较为典型,质量较好的历史建筑,以及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较高的建筑应编制保护规划。
3.对建筑风貌和主体建筑较好,在保护其建筑的格局和风貌不变的同时,着重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适应现代居民生活需求。
4.通过改变建筑造型等方式改造周边与历史建筑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保持与历史风貌协调。
五、近期行动建议
(一)分步实施
2013年,全市重点培育建设150个中心村,整治600个自然村,提升100个特色村。从2014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9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250个左右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
(二)保障措施
1.规划引领
编制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乡(镇)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域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做好分期建设和村庄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保障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
2.资金保障
加大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民间资本、村级资金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美好乡村建设能力。
附件1
宣城市中心村分布与美好乡村实施达标数
注:达标数为达到美好乡村标准的中心村个数。
根据《全市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到2015年,全市60%以上的中心村要求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其中宁国市80%以上,广德县、绩溪县70%以上,宣州区、郎溪县、泾县、旌德县50%以上;到2020年,全市9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附件2
宣州区中心村分布与美好乡村实施达标数
注:达标数为达到美好乡村标准的中心村个数。
附件3
郎溪县中心村分布与美好乡村实施达标数
注:达标数为达到美好乡村标准的中心村个数。
第五篇:美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
xx美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初稿)
(2012-2016年)
建设“美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步伐,构筑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措施。为推动我县城乡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制定xx“美好乡村”建设工程规划纲要如下:
一、认真把握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态势,为建设美好乡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85.5亿元(现价,下同),是2006年的2.2倍;实现财政收入10.5亿元,是2006年的4.9倍。
2、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5.3亿元,是2006年的1.6倍,优质粮油、特色蔬菜、规模养殖、苗木花卉和乡村旅游观光“五大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值达4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
上。
3、农民生活水平扎实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是2006年的2.6倍。农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
4、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路网、饮水、供电、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13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农村卫生饮用水受益人口达85%;农村电力实现了城乡照明用电的同网同价;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实现了路、电、电话、广播电视 “四通”目标。
5、农村改革和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民生工程、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配套政策及措施。村级集体林木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村级集体企业和资产等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明显;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6、农村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农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巩固提高。“平安乡镇”、“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二)机遇和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美好乡村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一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积累,我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能力。农业农村已具备相当的基础和实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向现代经济、现代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正逐步迈向规范化、法制化。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部署为美好乡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工作的重点、重心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实行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致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对“三农”倾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农业的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正逐步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正逐步形成。三是做大做强大滁城的战略决策为美好乡村建设拓展了新的空间。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发展壮大一体两翼的区域经济,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周边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我县聚集,必将有力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小城镇、城郊型农业发展,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依托。
纵观形势和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我县农村发展正进
入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具备加快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2、面临的挑战。一是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还未得到根本转变。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还较突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牵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不多,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的农产品还比较少。二是农业农村的支持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投入不足,设施建设不配套,个别地方农业的基础设施和防灾抗灾能力还相当脆弱;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农业科技、保险、信息等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匮乏。三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工业化进程较慢,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四是农村发展还相当不平衡,发展面临的压力大。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加速发展。五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乡村两级的债务还较为沉重,村级集体增收缺乏新门路。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文化事业发展还难以满足村民的需要;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还相对薄弱。七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现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为目标,以深化和提升村庄
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凝聚合力,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打造来安人的新家园和突显南京“后花园”优势的美好乡村,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步伐。
(二)建设原则
1、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在空间布局上,根据村庄区位、人口、产业、生态等不同条件,因村制宜地确定创建重点,力争各个村庄形成独特魅力,打造美好乡村建设的“一村一品”;在工作步骤上,设立达标村(农民新家园)、示范村、样板村的推进体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3年打基础,5年见成效。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特色,努力建设开放型、商贸型、农业型、创业型、旅游型、文化型美好乡村,各乡镇要将各自所有的村分类进行建设,发挥好优势,突出每个村的特色。
3、点线结合,梯次推进。按照“34511”空间布局确定的点和线,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努力打造一批独具魅力的示范村点和示范线。通过突破“点”,串成“线”,带动“面”,逐步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水平大提升的美好乡村建设格局。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典型示范,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激发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村企共建活动内涵,实现共建共赢;
整合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资源,集中财力、物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三)建设目标
按照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及各乡镇的总体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各乡镇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句话要求,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美好乡村”建设“875”工作目标,即村居建设管理达到“八化”:环境净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貌美化、村舍绿化、装饰彩化、风俗文明化、管理社区化;公共服务实施“七配套”:自来水、污水处理、文体中心、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室、金融惠农网点、供销直销网点;建设成效实现“五美”:村庄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
1、“34511”空间布局。打造“3条线”,即来安至汊河线、来安至舜山线、来安至半塔线;建设“4个精品镇”,即汊河镇、水口镇、半塔镇、舜山镇;建成“5个样板村”,即林桥村、黄牌村、相官村、和平村、水东村;创建“12个示范村”,即张山乡桃花村、新安镇十里村、半塔镇罗庄村、汊河镇江青圩村、水口镇上蔡村、大英镇大英村、舜山镇大安村、雷官镇埝塘村、施官镇贾龙村、三城乡固镇村、独山乡裴集村、杨郢乡余庄村;培育“110个农民新家园”。努力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和谐美好家园,加快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
2、主导产业。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四大”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努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推动我县美好乡村产业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具体目标为:优质粮产业:逐年增加优质粮播种面积,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优质粮现有面积48万亩,总产22.1万吨,年均递增 2.7 %,到2015年优质粮面积53.5万亩,总产27.5万吨。蔬菜产业:现有面积5.5万亩,年均递增 10 %,至2015年面积达到8万亩。苗木产业:现有面积3万亩,年均递增 15 %,至2015年面积达到5.3万亩。葡萄产业:现有面积2万亩,年均递增 25 %,至2015年面积达到5万亩。畜牧业:现饲养生猪51.5万头、家禽1388万只、羊11.4万只、牛2.98万头,年均分别递增9.5%、15%、9.2%、7.3%,至2015年,全县饲养生猪达67.7万头、家禽达2112万只、羊达14.9万只、牛达3.69万头;现肉蛋奶产量5.1万吨,至2015年达6.9万吨,年均递增10%;现规模养殖比重70%,至2015年达到80%。水产业:现养殖面积12万亩,至2015年养殖面积达到13万亩;现水产品产量2.4万吨,至2015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8万吨,年均递增5.1%。
3、农民收入。到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860元,比2010年的6925元翻一番。4个精品镇、5个样板村、12个示范村、110个农民新家园所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10%、20%、15%、5%。
4、绿化工程。实现精品镇绿化率达40%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40%,“三条线”两侧通过苗木、花卉和林果长廊建设,绿化率达到100%。在“三条线”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对适宜建设苗木花卉及林果长廊的地段,栽植苗木花卉、经果林、速生丰产林,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汊河、半塔、舜山三个方向辐射的绿色长廊,总长度75公里,绿化面积5500亩,其中:苗木花卉3600亩,经果林600亩,速生丰产林1300亩。
5、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围绕农村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水源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节能减排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大力推广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卫生改厕率达90%以上。着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本轻型栽培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
三、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方法步骤
实施步骤:根据抓点连线成片的推进方法,以五年(2012年-2016年)作为规划年限,按照规划先行、层层动员、教育培训、精心组织实施的方法步骤进行推动,分样板村、示范村、达标村三个层次,依次铺开。确保实现“前两年抓点成线有基础、中间两年延伸扩面有成效、最后一年完善提升全覆盖”的要求,实现工作目标。1、2012年:重点打造来汊线:新安镇七里村,水口镇甲埂村、河西村、水东村、水口居委会、上蔡村、拥巷村、十二里半居委会、西王村、新河村,汊河镇相官村、黄牌村;重点建
设水口镇为精品镇;建成相官村为样板村;重点建设桃花、罗庄等示范村;培育水口镇孙大郢基层村、武集集中居住区、拥巷集中居住区、夹埂集中居住区、大段郢村、水东集中居住区、枣林王岗基层村、甲梗陆郢基层村、上蔡集中居住区、余庄基层点,汊河镇江青圩村、相官村、黄牌集中居住区、华圩集中居住区、联庄集中居住区,大英镇沈庄集中居住区、丰山集中居住区、采东集中居住区、联合集中居住区、联郢集中居住区等20个农民新家园,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创建,夯实“美好乡村”建设的基础。2、2013年:重点建设来安至舜山线:新安镇十里村,舜山镇和平村、大安村、林桥村、复兴村;重点建设汊河镇为精品镇;建成林桥村、黄牌村为样板村;重点建设十里村、大安村等示范村;培育舜山镇金郢村、练山村集中居住区、木港村、三湾集中居住区、林桥村集中居住区、舜山村集中居住区、大安集中居住区、复兴集中居住区,新安镇姜湖村、刘郢基层村、孙桥村、各庄村、泗阳集中居住区、卞郢基层村、黄坝小康村、周郢基层村、林场基层村、平洋基层村、中郢基层村,大英镇广佛王郢集中居住区、广洋集中居住区、广洋王郢集中居住区、芮郢集中居住区、邓郢集中居住区等24个农民新家园;初步显现“美好乡村”的建设成效。3、2014年:重点完成来安至半塔线:新安镇黄坝村,张山乡桃花村、庞河村、仰山村、倒桥村、郭郢村,半塔镇罗庄村、大余郢村、丁城村;重点建设半塔镇为精品镇;建成舜山镇和平村、水口镇水东村为样板村;建成汊河镇江青圩村、水口镇
上蔡村、大英镇大英村、、雷官镇埝塘村等示范村;培育半塔镇半塔集中居住区、龙湖基层村、杨港基层村、红旗集中居住区、东竺基层村、螃蟹地基层村、新庄集中居住区、五里基层村、罗庄基层村、大余郢集中居住区、东槽坊基层村、苏郢基层村,雷官镇黄桥村、南庄基层村、姜渡基层村、殷大塘集中居住区、烟陈集中居住区、徐河基层村、雷后基层村、三里集中居住区、吴大云集中居住区、大井基层村。施官镇张储村、中所村、彭岗村(省村庄整治点)、桃庄村、西武村(省村庄整治点)、大塘村、贾龙村、施官村、张郢基层村、龙山集中居住区等32个农民新家园;正式显现“美好乡村”建设成效。4、2015年:重点建设舜山镇为精品镇;建成施官镇贾龙村、三城乡固镇村、独山乡裴集村、杨郢乡余庄村等示范村;培育张山乡庞河中心村、倒桥中心村、仰山中心村、桃花中心村、郭郢中心村、长山中心村集中居住区、长山林场集中居住区、张山中心村集中居住区、苟滩集中居住区,杨郢乡余庄村、红星基层村、赵庄基层村、志凡集中居住区、陡山集中居住区、宝山集中居住区、静波集中居住区、高塘基层村,独山乡周巷中心村、史云村中心村、光明中心村、黄圩基层村、田娄集中居住区、付山村集中居住区、马庄集中居住区、平郢集中居住区、金庄集中居住区、马厂集中居住区、独山村集中居住区、万冲集中居住区,三城乡5个:涧里村、河口村、固镇村、广大集中居住区、三城集中居住区等34个农民新家园。基本实现全县“美好乡村”建设第一个五年规划目标。5、2016年:完成“34511”空间布局的“3条线”、“4个精品镇”、“5个样板村”、“12个示范村”和“110个农民新家园”建设任务,全面实现全县“美好乡村”建设第一个五年规划目标。
四、当前和今后五年美好乡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编制完善规划和设计。已经完成规划编制和设计的,要进一步完善,没有完成的,要高标准高水平地完成。在规划设计中,一要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挖掘传承优秀文化,注重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风格;二要把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绿色长廊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特色文化村落保护等纳入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三要注重沿路、沿河、沿景区的规划设计;四要因地制宜、高水准地设计出各具特色的精品镇、样板村、示范村和农民新家园,避免“百村一面”、“千房一面”,力争示范镇、村,“一镇一景”、“一村一特”,到2012年底完成美好乡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体系,4个精品镇、5个样板村和12个示范村建设的专项规划通过市级评审,到2013年底完成110个农民新家园专项规划的市级评审。
(二)加快主导产业发展。以水口镇水东村、新安镇十里村、施官镇贾龙村等示范点为主发展优质粮油主导产业,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优质粮生产水平;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深入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水稻高产创建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努力提高优质粮总量和品质;积极引进优质粮深加工企业。以张山乡桃花村、汊河镇相官村、三城乡固镇村等示范点为主发展蔬菜生产主导产业,抓好桃花村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建设、相官村省级蔬菜标准园建设;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加大“三品认证”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和效益;积极引进蔬菜深加工企业;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以舜山镇林桥村、雷官镇埝塘村等示范点为主发展苗木主导产业,优化品种、提高苗木花卉产品规格档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苗木生产企业、带动苗木产业快速发展;实现苗木生产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量稳定、优质高效”的苗木产业新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苗木生产企业、带动苗木产业快速发展。以半塔镇罗庄村、雷官镇陈官村等示范点为主发展葡萄主导产业。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葡萄生产水平;加大“三品认证”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和效益;积极引进葡萄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发挥区位优势,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建设产品展示交易市场,打造“农超对接”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管理服务体系。以半塔镇、杨郢乡等乡镇所辖的示范点为主发展畜禽养殖作为主导产业,以大英镇广洋村、汊河镇江青圩村等示范点为主发展水产养殖作为主导产业,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产业化建设;加大养殖产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水平;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积极帮办好嘉吉深加工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西瓜、芦蒿、毛豆、油桃等为主导产业的村,要分类制定规划,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开拓市场,加大项目投入。
(三)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自身特色产业,以实施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行动方案为抓手,分类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到2015年土地集中流转率超过60%,每个精品镇、样板村和示范村均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农村特色旅游,制定乡村旅游村镇建设标准,推进农家乐精品化发展。到2015年,每个精品镇要至少打造1片,每片20-30家有特色、上水平的“农家乐”集群,形成品牌效应。到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精品镇、样板村和示范村以及农民新家园所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10%、20%、15%、5%。
(四)推进环境整治。推进环境整治。突出抓好农村保洁、污水处理和脏乱差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抓好“3条线”两侧净化、绿化、美化以及彩化工作。在治乱方面:做到无乱搭乱建,对临时搭建和违章建设的,以及村庄危房、废弃的牲畜圈等应予拆除。做到无乱摆乱放,对占道摊点应予取缔,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无乱贴乱挂,对有碍景观的小广告、广告牌进行拆除,对商铺招牌、空调外机、热水器外机以及杆线等设施进行统一设计、规范管理。在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治乱任务。在净化方面: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到2013年对精品镇、样板村、示范村实现全覆盖。要抓好示范点内的道路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到2013年底按标准配齐保洁员队伍。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到2015年底,4个精品镇、5个样板村、12个示范村和40个以上的农民新家园要完善配套给排水、污水治理等公用设施。要做好农村池塘、河道 的清淤泥、清垃圾、清杂草和建码头、建护栏、建护堤“三清三建”工作。在绿化方面:组织实施3条示范线苗木花卉绿化工程,做好村庄内绿化工作,到2015年,精品镇、样板村和示范村人均绿化面积达10平方米以上,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在美化彩化方面:对建筑物有饰面材料的外墙保持清洁,无饰面材料的外墙统一涂刷,要因地制宜对具备彩化条件的要建立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文化大院或文化墙。
(五)加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加大“农村道路联网工程”、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和农民安全饮用水安全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公路、公交、电力、供水、邮政、信息、电信、广电等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要求示范点通村公路硬化率均100%,具备条件的可建设沥青路面。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消防能力以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厕等设施的建设。要统筹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金融惠农网点和供销直销网点等服务场所,增强对农村人口集聚的吸引力。各乡镇、中心村要结合实际确定街道、小区亮化设计方案,灯饰的造型和外观既要美观实用,又要简洁大方,做到照明功能与景观功能兼备。
(六)加大乡村建房管控力度。坚决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和农民建房面积标准,切实做到“八个禁止”:即禁止城镇居民私自购买土地建房;禁止非法倒买集体土地建房;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禁止建新房不拆旧房;禁止擅自占用耕地“开天窗”建房;除乡镇规划区和村庄规划区特殊需要外,禁止沿国省道两旁100
米以内建房;禁止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东建西;禁止违反城镇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建房。规划建设及国土部门要结合“一户一宅”制度,严格执行《xx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确保“八个禁止”落实到位。乡镇政府、乡镇规划、土管所和村干部要严格履行职责,严格把关,从严管理,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房行为。
(七)建立完善社区平台。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场所、科技大院、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公共设施管护,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到2015年,精品镇、样板村和示范村建有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大厅,县、乡镇、村三级联网,村级事务网上公开。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到2015年,精品镇、样板村和示范村全部建立村(居)党委(总支)领导,村(居)委会自治,社会管理办公室、社情民意信息站和为民服务中心为承载的“一委一居一办一站一中心”新架构。
(八)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基层干部群众打造和培育“诚信、爱家、互助、厚道”的乡村社区精神,进一步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组织开展精品镇、样板村、示范村文明户创建评比活动,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业余文体生活,到2015年每个精品镇、样板村、示范村组建一支农民文艺团队;加强农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每个精品镇建成1-2个生态文化长廊和生态文化示范村;深入实施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五、建立完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
1、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美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县财政设立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好乡村的创建工作。镇乡财政要逐年增加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要创新投入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也可通过村企结对、部门联村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美好乡村建设,最终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
2、建立“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全县美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全县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以“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好乡村”整体规划。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按照分期的工作目标,首先向重点示范带、重点镇乡、、重点村庄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好乡村”的全覆盖。
3、建立“三级负责、以村为主、人人参与”的管理机制。建后管理是保持美好乡村建设成果的关键,要逐步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分级负责,村日常管理为主、农民群众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县和镇乡负责对各村进行适当的财政补助,村集体通过建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成立巾帼保洁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负责村内的环境保洁、文体设施、放心超市、卫生服务中心等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维护,农民群众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参与自愿组织等形式,实现村内事务的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4、建立“产业优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发展机制。美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工作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美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精品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六、美好乡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县委、县政府成立美好乡村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任副政委,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指挥长,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与县“三农”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全县美好乡村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下设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绿化、项目资金等5个工作组。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将美好乡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各乡镇要成立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整合乡镇规划、国土等部门力量,集中力量抓好美好乡村建设,迅速形成高位推动、环环相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态势。
(二)整合资金,加大投入。要对所有的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最大限度使用到美好乡村建设中去;从2013年开始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资金不低于5000万
元,今年挤出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乡镇财政也要逐年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美好乡村建设顺利进行。
(三)强化帮扶,凝集合力。实行县领导联系、县直部门帮扶制度,把美好乡村建设与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结合起来,每个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帮扶工作;县农业、林业、建设、规划、文明办等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定期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帮扶;要研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把美好乡村建设与凝聚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引导社会各界投入美好乡村建设。
(四)强化督查,严格考评。乡镇要认真制定2012—2016的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分制定实施方案;各有关单位要制定美好乡村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主动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县、乡两级要研究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目标考评方案,并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县效能办、三农办要定期组织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指挥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比一比、看一看”流动现场会,以比促干、以看促建,激发建设热情。每年要对美好乡村建设进行检查评比,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县委、县政府进行表彰奖励。
注:本规划已经县委办公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