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纵观绩效发展史
纵观绩效发展史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关键工作,涉及到公司各个部门和内部运转。当今,绩效管理理论体系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引用到我国还需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回顾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按以下两条线索贯穿全文:
从绩效发展的主线看:
从绩效理论方法的演进看:
一 早期的人事评价阶段
早期的绩效管理属于简单粗放的人事评价,没有评价标准,基本上也没有科学管理的理念,大部分情况下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评价,管理者根据员工平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对员工进行考核,从而确定获得报酬的多寡。
随着对管理要求的提高,管理者们开始试图对一个人进行全面的评价,于是产生“德能勤绩”的考评方法,该方法曾一度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年终考评中采用,目前仍有不少企业还在沿用这种思路。在本质上这类考核没有明确定义、准确衡量评价的关键业绩考核指标,考评的指标比较简单粗放,大多说考核指标可以适用所有岗位,更谈不上设定绩效目标。但是管理者已经突破之前的模糊评价,在“勤”、“绩”方面引进一些量化考评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是量化管理的萌芽阶段,也是科学管理的探索与发展阶段。对于刚刚起步发展的企业,通常基础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绩效管理工作没有太多经验,可以通过“德能勤绩”式的绩效管理,加强基础工作管理水平,增强员工责任意识。
二 传统的绩效考核阶段
随着经济和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早期粗放模糊式的人事评价的弊端,企业开始找寻更加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手段来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自身竞争力。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MBO)的概念,目标管理思想成为绩效考核阶段的典型代表。MBO将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转化成目标,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属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它的实施为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带来良好的绩效。对员工工作内容的主要内容用数字进行量化,以数据收集和计算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为员工建立业绩标准。目标管理重视成果,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来评价员工。这一时段的企业大多开始迈向精细化的管理,对绩效考核的指标要求需更加明确清晰,企业对科学管理需求更加迫切,但是企业还未形成战略管理体系。
1)设定目标的原则:SMART原则
Specific明确的,Measurable 可衡量的,Attainable 可获得的 Relevant相关的,Time-based 有截止期限的2)目标管理的优点:
1、有助于组织结构的职责分明,明确各自任务;
2、将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紧密结合,使得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密切相关,凝聚士气;
3、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4、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3)目标管理的劣势:
1、目标难以制定,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许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不可分解;
2、难以权变,组织环境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然而目标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使得组织运作缺乏弹性,无法通过变通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
3、设定的目标基本是短期目标,忽略了长期目标,会导致短视行为;
4、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控制,指导性行为不够充分;
5、指标和指标之间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指标过多干扰了企业的主要目标。
在传统的绩效考评阶段,此时的绩效评估思想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而且重点以财务指标为主,脱离了组织的其他背景因素。研究者感到传统的绩效评估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和不足,单纯的绩效考评难以持续改善绩效。系统的绩效管理思想也正是在对这些传统绩效考核进行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三 系统的绩效管理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学家奥布里·丹尼尔斯提出“绩效管理”这 一概念后,人们开始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绩效管理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运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将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相结合,将员工绩效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层面。相对于绩效考核偏重于结果,绩效管理不仅重视结果,更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强调沟通和指导。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目标在人力资源上的具体体现,而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对公司及组织运行过程中的成功关键要素的提炼和归纳,有效的避免过多的指标干扰主要的工作目标。
KPI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是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略目标,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
在制定KPI指标时,遵循“二八”原则,从众多考核指标中找出最关键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指标,指标数一般不超过10个,在通过业务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指标库中的考核指标并设置权重,指标设计要精练、明晰、重点突出。
1)KPI的优点:
1、KPI衡量重点经营活动,不反映所有操作过程,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2、KPI考核指标目标值随实际情况变动,每个月目标值都会根据年度目标进
行调整。
3、提出客户价值理念:提倡为企业内外部客户实现价值,对于企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有一定的提升的。
2)KPI的劣势:
1、没有提供一套完整、具有操作指导意义的指导框架体系。
2、明确了考什么,用哪些指标来考核,但对“如何考”和“谁来考”关注不够,须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3、考核指标比较难界定:KPI是客观考核方法,更倾向于定量化的指标,在实际绩效考核工作中,有些指标时无法衡量的,需要和一些定性的考核方法一起使用互相补充。
四 绩效管理的战略执行阶段
21世纪以来,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它承接组织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长期战略制定实施过程及其结果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并辅以相应激励机制的一种管理制度。而在战略管理中,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占比5%,要彻底完成战略目标,90%需要正确的战略执行来推动。
战略执行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对战略规划的执行。企业在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之后,必须专注于如何将其落实转化为实际的行为并确保实现。战略执行运用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成功的描述、衡量和沟通战略,在业务和职能部门之间创建组织协同,实现从组织到个人层面纵向协同,打破组织壁垒。
平衡计分卡(BSC)是90年代初,哈弗大学商学院的诺顿和卡普兰教授在分析美国众多大企业的基础之上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工具。主要通过图、卡、表体系来实现集团战略落地,把以往的战略口号转化成具体的战略行动计划。在战略假设的基础上,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层面进行层层推演,将战略目标最终落实到执行部门和个人指标清晰的传递着组织的战略,指标与指标之间联系非常紧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集团战略管理的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BSC的优点:
1、强调了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一套具体的指标框架 体系,将部门绩效与企业、组织整体绩效很好的联系起来。
2、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把组织的策略转化成行动。
3、有效的解决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脱节的问题。
4、符合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并重的业绩评价体系的设置原则,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分别代表企业三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股东、顾客和员工。
2)BSC的不足:
1、实施难度大,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要求企业有明确的组织战略,高层管理者具备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具有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
2、指标体系的建立较困难,BSC突破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引进了非财务指标,克服了单一依靠财务指标评价的局限性。但是如何建立非财务指标体系、如何确立非财务指标的标准以及如何评价非财务指标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斟酌。
3、指标数量过多,BSC从四个维度考核,按卡普兰的说法,合适的数目是
20-25个,所以如何选择指标,能否突出重点,又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4、实施成本大,BSC的执行是一个耗费资源的过程,一份典型的平衡计分卡需要3-6个月去执行,另外还需要几个月去调整结构,使其规范化。从而总的开发时间经常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
平衡计分卡有效的解决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脱节的问题,同时兼顾和平衡公司长期和短期目标、内部与外部利益,综合反映战略管理绩效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它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更适合团队绩效管理。但是由于平衡计分卡的实施难度高,对企业的要求大,我们在具体执行的时候,需要明确公司的战略,取得高层的支持和理解,以及各部门的积极配合,让企业的成员都参与进来,不仅仅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公司在实施绩效管理时,也可以结合其他绩效管理方法,寻找符合公司发展实际情况的才是最好了。
第二篇:纵观中国电影史发展史
纵观中国电影史发展史,真正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和地位的,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同是中国的功夫电影,而被公认为开创一种功夫片类型,无可取代的划时代人物,总共也只有三位。一位是以四部半电影风靡全球,并在英语词典中永久地留下KUNGFU这个词汇的伟大的已故武术家李小龙先生;一位是将功夫、杂技、特技、谐趣完美地融于一炉,以拼命三郎精神和平民化趣味创造香港票房神话的成龙大哥;还有一位,就是“功夫皇帝”——李连杰。与两位前辈相比,李连杰对功夫电影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通过银幕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武术优雅、和谐、圆融之美,最大限度地传递了功夫中蕴涵的东方式哲学精神。同时,李连杰以其独有的沉静而清澈的气质成为中国古典侠士的理想代言人,通过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形象造就了武侠迷心目中策马江湖的梦中传奇。千古文人侠客梦。小说的世界里,我们有金庸古龙;而光影的时空中,我们有李连杰。
与甄子丹对自己“精通武术的电影人”定位不同,李连杰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武术人”,其次才是“电影演员”,可见他对武术的深爱。李连杰武术的根基来自新中国推广确立的武术套路竞赛,而这种竞赛类型的终极目的便是挑战自身极限与展示武术之美,在这一领域里,从12岁到16岁,李连杰蝉联了5届全国武术比赛全能冠军。
与李小龙或者甄子丹不同,李连杰的成长环境是纯东方的,而东方文化本身与西方文化精神的开放性与探索性相比,其特点在于圆融与和谐,这使李连杰的武术追求有别于上述2人。李小龙和甄子丹对技击格斗的重视并非好勇斗狠,而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根基需要通过别人、通过外在的事实来不断求证自身;而李连杰的东方思维则让他不断向内心深处追寻,通过对自己的不断超越来达到内心的平衡和与环境的和谐。“止戈为武”,但尴尬的是,这一涵义依旧建立在功夫的威慑力上。然而武术的内涵并不仅仅在于将别人击倒,当你把它作为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项修为,一条完善自己的道路的时候,你将豁然开朗。
雏凤凌空却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少林寺》
1982年,一个17岁的武术运动员被著名导演张鑫炎相中,出演了香港中原电影公司的影片《少林寺》中的主角觉远和尚,从此,这位少年如雏凤凌空,开创了功夫武侠电影整整一个时代。
关于《少林寺》一片用不着说太多,早已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影片在香港及亚洲、澳洲和美洲一些国家上映后,也立刻轰动影坛。这部香港电影界与中国武术界首次合作的影片是那个时代的传奇——它第一次让香港功夫片影迷欣赏到中国武术的优雅和精准的力度,开创了功夫视觉效果的新天地;它第一次让大陆观众领略到功夫电影的神奇魅力,并在今后近10年的时间里成为大陆武打类型片的模版,被无数次仿效;它在中国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以当时一毛的票价,累计票房高达一亿;它在世界范围的轰动效应导致了当时许多青少年逃出学校,专程跑到少林寺去追逐自己的武术梦想(其中就包括了如今凭借《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一角红遍全国的王宝强同学)。
其实以今天观众挑剔的眼光来看,《少林寺》的剧情仍然未脱学艺复仇、惩恶扬善的套路。但选择嵩山少林寺实景拍摄,瑰丽的山川胜景在当时看惯片场布景的观众眼里不啻于一次震撼和洗礼。几乎整个北京武术队与诸多武术重量级人物的加盟参演,使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特效手段条件下的武术动作表现力几至巅峰。而李连杰一个初出茅庐的牛犊小子,用他没有半点矫作的质朴作剧本、纯净的心灵作舞台,俊美的面容、阳光的笑容和令人惊艳的身手,更是令“觉远”这个角色永载电影史册,成为那个时代里不灭的功夫传奇。空谷幽静的古刹,四季轮换的美景,潺潺的林间小溪,苍劲悠远的暮鼓晨钟……无不令人驻足流连,久久不忍离去。觉远在片中四季更迭的场景中练武的那个桥段,刀枪剑棍,无不得心应手,一切都是那么浑然天成、流畅自如,给更是成了影片美轮美奂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而觉远的醉棍对决王仁则的醉剑,张驰有度,美感十足人。因为《少林寺》一片的热播,少林寺也从一个清静之地变成一个门庭若市的地方,来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而片中《牧羊曲》、《少林少林》这两首经典歌曲以及“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等这些经典台词,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传遍了大江南北、城镇乡野。儒雅而又自强不息——《黄飞鸿》系列
十年磨一剑。徐克用他的妙手,把李连杰推上了他演艺生涯的第一个巅峰——《黄飞鸿》。《黄飞鸿》系列,造就了李连杰银幕上至今无人可比、无人能越的经典黄飞鸿形象。怪杰徐克和李连杰,用他们的天才,把鸦片战争后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中国,广东一个开药铺的武师演绎成了一位虽在江湖,却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武功高强、不惧权势的侠之大者。这是徐克武侠电影的一次创新与颠覆。李连杰版的黄飞鸿,外貌俊朗清秀,英气勃发而又不失沉稳庄重。让人顿感耳目一新。他虽然时时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困惑不已,但他却又能兼容并蓄,在他身上就并存着两种不同文化的磨合与积淀,比如他在孙文那第一次新奇地听到“时间”这个名词,坐火龙车吃牛排,他和十三姨关于西装的讨论,他看到蒸汽机时的那种表情……这些寓意深刻的桥段,都把他推向了中西文化、新旧文化交错纠结的阵地前沿。而李连杰更是以他深厚、坚实的武术功底,把武和侠传承表达得淋漓尽致。在黄飞鸿系列中,不论多么激烈的打斗场面,都绝然看不到血腥、残酷、暴力的画面。印象中,黄飞鸿与严振东那段竹梯上的打斗,与纳兰元述的双棍过招以及狭窄胡同中的布棍对木棍,“鬼脚七”令人目不暇接的腿法和黄飞鸿大闹白莲圣坛的潇洒从容……无不令人拍案叫绝,余音绕梁而不绝。
《黄飞鸿》系列电影是真正胸怀天下的文人侠者情怀。在黄师傅、十三姨及一众弟子的传奇故事背后,折射的却是以20世纪初苦难当头的中国为隐喻的对国人精神家园的忧患与理想。黄飞鸿纵然宅心仁厚、胸怀宽广、武功盖世兼少年英俊,却并非完人。他在面对这样一个贫弱的故国,面对西方文明与枪袍同时呼啸而来的时候,有着和一切中国知识分子相同的迷茫。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一时一地的胜利终究改变不了历史的命运。黄师傅愈是英明神武,愈是印证出一介布衣在整个家国危难时呐喊声音的微不足道。然而尽管如此,徐克依旧毫无保留地对其投入了全部的热情。没有哪部武侠电影能像《黄飞鸿》一样表达出如此强烈的对国家民族的爱,对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反思,对为国为民洒尽热血的先行者的敬仰,对愚昧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批判。黄飞鸿成为英雄,不在于他的武功才学,而在于一种开放求索的心态,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在于无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中也能够充满希望地坚持的品格。片中而立之年的黄飞鸿身上寄托了“少年中国”的梦想,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直到今天,依然是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听着《男儿当自强》的雄迈歌声,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壮怀激烈啊。
《黄飞鸿》之于李连杰也几乎与它之于中国武侠电影一样重要。在此之前,年轻的李连杰在电影中的角色一直不脱稚气可爱的“功夫小子”类型,而徐克却发掘出了他气质中古典、正直的一面,其严谨大度、中正优雅的宗师气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李连杰也凭借这一角色拓宽了戏路,从而确立了自己在功夫电影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第三篇:纵观人才派遣
纵观人才派遣
人才派遣的特性及优越性
由人才派遣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基本特征是用人单位用人不养人,与被聘人才不存在隶属关系。由此,人才派遣表现出用人的灵活性、有效性和过渡性的特性。由于这种特性使得企事业单位在需要时能方便、及时地获得所需人才,而不必储备过多的人力资源;同时,通过专业化的人才派遣服务机制,能使企事业单位更好地专注其自生的业务发展,从而在多方面降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
相对传统的用人机制而言,人才派遣的优越性可归纳为
对社会而言,人才派遣倡导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进而达到配置优化;
打破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缓解人才(特别是高级,或特殊人才)的供求矛盾;同时,可以加大社会劳动保障力度,真正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对用人单位而言,人才派遣的优越性可归纳为:不占用单位人事编制,用人单位便捷用人;节约用人单位管理成本;避免用人单位人事(劳动)纠纷;降低用人单位用人风险;保证在岗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人事管理规范;获得人力资源机构的专业服务;建立完善的劳资、人事及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及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和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保障。
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较易获得弹性的工作时间、多样化的工作机会、丰富的工作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外,更可以籍此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原载:浦通企业服务网)
“人才租赁”利弊析
对于被“出租”的人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但其衍生问题仍不容忽视随着“人才租赁”业务的兴旺,一些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
问题一: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发展。25岁的罗先生是一位通讯工程师,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出租人”。现在,他找了一个公司安顿了下来,准备踏踏实实地干了。罗先生最大的体会是,做“出租人”对个人的长期发展不利。“作为公司的员工,你可以享受到公司为你提供的福利待遇,更重要的是公司会定时给每个员工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而出租人才的中介公司因为经济实力等原因,显然不能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而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不进修充电将会面临淘汰。”罗先生如是说。
问题二:谁来保护劳动者?北京祥琦劳动信息咨询公司总经理、资深劳动人事顾问左祥琦先生认为,在人才租赁中,劳动者、用人单位、租赁机构是一种三角式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租赁机构有合同关系,租赁机构与用人单位有合同关系,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却没有合同关系。这样,劳动者在以下几方面容易受到伤害:一是在加班问题上,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加班后,一旦对方不给加班工资怎么办?二是保险问题,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上保险怎么办?三是若劳动者发生了工伤怎么办?四是如果用人单位单方违约将劳动者退回而又不付补偿金怎么办?根据国家“不许有双重劳动关系”的规定,被“出租”的劳动者与租赁公司之间有合同关系,却不能与用人单位有合同关系,因此劳动者一旦发生问题,其合法权益将难以维护。怎样才能保护被“出租”的劳动者的权益呢?左祥琦先生指出,应该加强法律方面的规范,比如在日本,就有专门的《工人派遣法》,用来调整这种新型的劳动关系。该法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认为被派遣者与两边单位之间都存在着劳动关系。为此,有关人士呼吁,“人才租赁”这一形式无疑拓展了人们的就业渠道,而由此所产生的问题亦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作为求职者来说,则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与人才租赁,而不应盲目赶时髦。(原载:HR管理世界,作者:张小明)
企业要小心人才租赁四陷阱
一是人才租赁仲介鱼龙混杂。人才租赁的商机被众多仲介所看好。一时间,从事人才租赁的仲介机构也层出不穷,如在广州,登记注册从事人才租赁的仲介虽只有30多家,但加上许多未经登记无证经营的地下仲介,以致涉足这项业务的仲介多达120多家。在其他地方,也有许多不具备条件的仲介从事人才租赁业务。
二是人才租赁法规亟待完善。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制定了有关人才租赁的法规,如江苏省已出台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元根据需要,有偿租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并依法签订合同,按合同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合同终止後租用人员仍回原单位;辽宁省本溪推出的双职双薪高级人才共用制度,规定对副高以上职称和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并不侵犯本单位知识产权、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可在企事业单位之间被租用兼职。这些规定对於规范人才租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没有明确人才出租、承租和仲介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是租赁人才的权益问题值得关注。有的人才租赁仲介在招收员工时不明确说明派往哪儿,等签了协议後才告知,到这时员工才发现自己原来去了一家地方很远或条件很差的企业;由於用人单位不把租赁的人才看作是本企业的员工,所以也不会对租赁人才尽更多的义务,而人才租赁仲介又常常考虑的是一些短期行为,於是租赁人才就不能得到诸如培训等权利;租赁人才到了用人单位後与原单位职工之间存在着待遇不平等的情况,因为正式员工与企业之间有劳动关系,各种福利待遇都会享受。但租赁人才就难以享受这些待遇,比如年终奖、发服装等等;另外,租赁人才的保险、工伤、加班费等问题如何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和明确。
四是人才租赁可能导致泄密和管理困难等问题。如果此公司人才受雇於彼公司,则可能出现泄漏商业机密的问题。特别是中高层人才的流动,更需谨慎。同时人才租赁也容易造成责任不清,权责不明。(原载:中国智灵通)
人才派遣劳动争议亟需立法
A市博远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人才中介的法人单位。2003年12月,博远公司与B市某造纸厂签订了人才派遣协议,约定由博远公司派遣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造纸厂从事一项技术研发和投产使用。合同期限为一年,专技人员的工资报酬由造纸厂先行支付给博远公司,后博远公司再支付给专技人员,如果造纸厂要求工人另行加班加点的,则相关报酬由造纸厂直接支付给专技人员,派遣协议有关的其它费用由双方另行协商。合同签订后,按照造纸厂的具体要求和能力标准,博远公司从自己的人才库中挑选了黎阳等五名专技人才,经过造纸厂认可后,博远公司与黎阳等五人分别签订了聘用合同,经过短期培训后,于2004年1月派遣他们到造纸厂工作。6月底,造纸厂以五名专技人员能力低下、资金短缺、无法完成工作任务为由,自行解除了派遣协议,并停止支付五名人员第二季度的工资,共6万元。黎阳五人只好向博远公司主张权利,博远公司以造纸厂未将工资先行支付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黎阳五人欲提起劳动仲裁,却不知应以谁为被申请人。类似事件,近年来有增长的趋势。
人才派遣作为一项新兴的人才服务项目,可适用的相关法律规定较少,且原则性强,具体操作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前面所述的案件就是一个因人才派遣而引发纠纷的典型事例。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本文以此作为示例。案中的博远公司为服务单位,造纸厂为用人单位,黎阳等五人自然就是被派遣人员,也即是借用人员。
一、人才派遣的法律内涵人才派遣中的被派遣人员,是指与服务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不在服务单位提供劳动,而是基于用人单位和服务单位之间的人才派遣协议在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个人。在法律上也被称为借用人员,他与服务单位的关系是劳动关系,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是有偿使用关系,而用人单位与服务单位之间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
借用人员的身份比较特殊,相对于服务单位而言,借用人员是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是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借用人员不过是劳务合同的对象而已,双方之间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借用人员在借用期间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属于临时劳务,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存在本质区别。借用人员在服务单位领取的现金收入,是服务单位支付给借用人员的工资,也即是用人单位支付给服务单位的劳务费用的转化形式。
借用人员是基于服务单位的委派在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与借用人员在服务单位提供劳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借用人员作为服务单位的劳动者,服务单位理应支付工资,同时,用人单位根据借用合同应当支付必要的其他费用(在实际操作中,费用一般包括培训费、管理费、人事代理费等),但这种费用与工资在性质上并不相同:首先,两者发生的法律依据不同,费用的发生依据是人才派遣协议,而工资的发生依据是劳动合同;其次,两者的义务主体不同,费用的义务主体是用人单位,而工资的义务主体是服务单位;最后,两者的受益主体不同,费用的受益主体是服务单位,而工资的受益主体是劳动者即借用人员。
回到本案来看,博远公司与造纸厂签订派遣协议后,在造纸厂接受和认可下,博远公司与黎阳五人签订合同,从而在博远公司与黎阳五人之间形成了服务单位与被派遣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黎阳五人到造纸厂工作,是在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履行服务单位的具体工作要求。对于造纸厂而言,黎阳五人只不过是被借用人员,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按照约定,造纸厂向博远公司支付黎阳五人的工资报酬外,还需要支付与协议有关的其他费用。
实践中,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服务单位的借用人员的工资,往往直接支付给借用人员,这种行为的法律实质是用人单位代理服务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比如本案中博远公司与造纸厂可以明确约定工资报酬可由造纸厂直接支付黎阳等五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也是由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与所提供劳动相对分离的结果,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客观事实,我们无法回避,只能从法律规范的角度予以完善。
二、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评价
关于借用人员劳动争议适用的法律法规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借用人员由于已经与服务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不可能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借用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发生的争议也不属于劳动争议,当然不能适用劳动法来调整。
2、原劳部发[1995]309 号《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服务单位应与长期被外单位借用人员、带薪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对于该法条,应当作如下理解:借用人员与服务单位之间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双方之间的劳动争议适用劳动法来调整。用人单位对于借用人员而言,并非《劳动法》严格意义上的用人单位,该法条对借用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显然不适用。
3、2001年3月22日施行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
该法条对于劳动争议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借用期间借用人员在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属于履行与服务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也只能向服务单位提出权利主张,用人单位与借用人员之间的关系不应当适用劳动法来调整。用
从以上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可以看出,借用人员的基本权利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但问题在于,借用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界定?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这也正是纠纷经常发生的症结所在。至于用人单位与服务单位之间的借用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应当适用什么样的法律来调整?从现行法律法规中同样无法找到答案。
三、借用人员、服务单位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首先,借用人员与服务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这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直接从现行法律法规中找到相关依据。
其次,借用人员与用人单位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劳动关系,不应当适用劳动法来调整。相应地,借用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因费用支付问题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同样也不应以劳动纠纷案件进行审理。
在实践中,也存在有这样的情形,即借用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均由服务单位缴纳,而工资却由用人单位代为支付。之所以称之为代理,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借用合同支付必要费用(包括工资及其他费用)给服务单位,再由服务单位支付给借用人员工资。当前做法不过是简化手续而已,但实质并未改变。用人单位根据与服务单位之间的劳务合同代理支付工资,劳动者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充其量不过是借用合同的对象,与一般意义的物在法律性质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最后,因为用人单位与服务单位之间的人才派遣协议,借用人员实际上是在服务单位与用人单位的双重管理下,在用人单位提供劳务,履行与服务单位的劳动任务。当借用人员与服务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导致人才派遣协议无法履行,或者说是由于用人单位与服务单位之间的争议导致产生协议纠纷时,就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或合同法,而不应当适用劳动法来调整。
分析了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后,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可以得到这样的思路。黎阳五人可以博远公司为被申请人,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还可提起诉讼。博远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后,如果有证据证明造纸厂有过错的,可以造纸厂违约为由,提起民事诉讼,目前可以适用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通则,合同法总则部分和相关的司法解释。
四、立法方面的建议
借用人员在劳动者中并非只是极少数,借用人员与用人单位和服务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也不是个别现象。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需要尽快立法或制定临时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对借用人员、用人单位和服务单位之间借用关系的法律性质和适用原则予以明确,对人才派遣劳动争议法律适用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原载:组织人事报)
第四篇:纵观历史广播稿
学院广播站专稿
——“忆”犹未尽
版头:解读历史。一切何必那么沉重;重拾记忆。一切原来如此精彩.忆犹未尽,情在当时,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校园广播与您同在,为您开启那一段意犹未尽的回忆!流星-----霍去病
编辑: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这流传千古的句子,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提起霍去病,无人不知。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在同样年龄就能有他的成就——17岁两出定襄、19岁三征河西、21岁纵横漠北,杀到匈奴胆寒,甚至影响西亚历史进程,年仅21岁就身居大司马高位。然而,似乎历史总爱开令人扼腕的玩笑——上天赐给大汉朝这位千年难得的奇将后仅仅23年,就匆匆把他召唤了回去。在天的那一头,或许他正率骠骑兵将,谈笑于烽烟战火中。霍去病的童年并不是幸福的,身为私生子的他,不被自己的父亲承认,而母亲又是一个公主府中的女奴,也许他曾经也被人欺辱被人看不起,可是年幼的他没有自暴自弃,在疼爱他的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它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敌立
功的那一天。机会永远只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对于霍去病来说,尤其如此。元朔六年他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此战是汉武帝反击匈奴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他率领八百勇骑甩开大军数百里去寻歼匈奴。歼敌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和单于祖父辈贵人籍若侯产,生捕单于叔父罗姑比,功劳冠于全军,于是武帝封食邑一千六百户,并赐冠军侯。就是这一战,成就了他传奇征战人生的开始。元狩二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惨胜,一万精兵仅余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此战后,再没有人质疑年少的霍去病在军队中的地位。
河西受降,19岁的霍去病面对哗变的匈奴降将,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我们永远也猜想不出此时的浑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那一刻他完全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或杀之报仇,只要他这样做了,单于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奖赏他。然而最终浑邪王放弃了,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的气势镇住了他。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河西受降顺利结束,而今天的我们却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象,那个局势迷离危机四伏的 时候,那位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人的营帐里,仅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的。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是霍去病一生的巅峰,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22岁的少年,举着长剑,伫立在狼居胥山上,凌冽的风吹起了他的战袍,也让他的心更加的坚毅。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现在的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加尔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容易的,对于年少成名的霍去病来说尤其如此。他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经想亲自教他孙武兵法,他回答道:“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他不拘泥于习俗常规,将战前的谋划与战场实际相结合,无论面临怎样的局面他都能够随机应变。他的麾下从来只有有能力的人,他可以赶走汉武帝派来的副将,也可以不遗余力的提拔匈奴降将,他可以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倒入泉中与将士们一起分享,也曾经御下严峻。然而再严峻他仍然是军神,所有的士兵都向往成为他的部下,跟随他杀敌立功。
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23年,霍去病的一生如同流星一般,闪过夜空,留下的却是绚烂的光彩。篇二:校园电台历史类广播稿 千古词魂李后主 11-11 学院广播站专稿
——“忆”犹未尽历史上的今天: 1861年11月11日,清皇太子载淳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同治元年。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年11月11日,周恩来在上海乘法国邮轮“波尔多”号赴法勤工俭学 1949年 11月11日,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
千古词魂李后主
编辑:
农历的七月七日,被称为“七夕”,在传说是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到了这天,喜鹊就会在银河上搭一座桥,让二人一解相思之苦。另外白乐天有诗《长恨歌》这样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关于“七夕”,我就只知道这些。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名人生于七夕、卒于七夕,因此与七夕结下不解之缘。他熟读经史子集、饱览秦汉文章;深谙诗词歌赋,尤精书法丹青;热衷音律曲舞,虔信释教浮屠,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头号“文德君王”,他便是被后人称作“词魂”的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能够成为皇帝,不得不说这是历史对他开的一个残酷的玩笑。他本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个儿子,高高在上的皇位对自小就醉心于诗词音律的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然而,历史总喜欢开这样的玩笑,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所以当李煜的长兄李宏冀成为皇太子时,李煜实际上成了李璟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为人猜忌严刻”,当时作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以读书作词为乐。可是当时的中主李璟在烈祖灵位前发过誓言要把皇位传给其弟景遂,但因为李弘翼当时立下了战功,就立弘翼为太子了,“兄终弟及”的事就多年未提。但是李弘翼与其父李璟的性格是有天壤之别的,弘翼为人果断刚毅,权力欲极强,所以总会让正在当皇帝的李璟不满意,李璟便又想起兄终弟及的事情。李弘翼担心父亲遵照誓言将皇位传给叔父,便秘密的将自己的叔父景遂杀害了,尽管如此李弘冀还是没能当上皇帝。为什么呢?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一门心思想做皇帝的他居然在叔父死了之后没几月也跟着去了。就这样阴错阳差之下,李煜在金陵即位成了皇帝。
然而既然成了皇帝,就要去努力去过君王的生活,去接受一个君王的命运。面对四野江山的李煜只能几分惶恐、惴惴地前行。他年年进贡北宋,以图苟且;大崇佛教,以求天佑。私下里,他又用一个诗人的丰富想象和细腻情感营造他的宫廷生活。如同他在《玉楼春》中所描绘的那样,“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他在看过了宫娥“晚妆初了明肌雪”、听过“凤萧声断水云闲”之后,想要像一个洒脱的、自由自在的文人一样,在月色中,拌着青砖上的马蹄声,去品味自己心中涌动的愉悦、欢畅,去感受那没有等级的、闲云野鹤般的自在美。终于,宋兵破了城郭,李煜肉袒出降,被俘至汴京,封为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的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一剂御赐的牵机药为他的一生划上了最终的句号。
也许中国的政治史上少了一个叫李煜的小国皇帝对历史来说并没什么影响的,但真的很难想象,要是少了一个叫李煜的词人,中国的文学史将会是怎样的。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李煜的名字才能在中国的历史上依然叫的如此响亮,而不象其他的小国寡君一般,只逞得一时之威。虽然在那个时代在表面上赵光义或许已经征服了整个中原,也包括李煜,但他也只是那个时代名义上的征服者,而李煜,不但征服了那个时代的人的心,更是征服了以后时代的人的身心,真正的成功者是李煜,虽然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人敢正面承认,但是事隔1000多年后的今天,他却是我们公认的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
是谁说过“可怜生在帝王家?”这用在他的身上是如此的恰当。命运癫狂,让
他在七夕生来,又在七夕离去,让金风玉露从此不相逢,迢迢银汉隔双星。他是文人、君主、也是降君,他用最真实的自己,抒写了一段感人至深、也最怅然的南唐往事„„
今天的忆犹未尽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朋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2012-11-11篇三:好习惯益终生广播稿
好习惯益终生广播稿
广播稿一:好习惯益终生广播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广播的题目是《好习惯益终生》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养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就拿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作业总是马虎潦草,没有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成绩总是不好;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会使你终生受益。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谢谢大家!
广播稿二:好习惯益终生广播稿
各位同学:
中午好!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第二期专题广播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是:好习惯,益终身。
首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者铜柱上,无论小象怎样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大象,可以轻而易举的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同学们,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了。可见,所谓的习惯是指长期重复地做并逐渐养成的不自觉活动,习惯的力量很大。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的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让我想起一个故事:1998年1月21日至28日,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法国首都巴黎,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讨。会议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重要知识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说:我是在幼儿园。提问者一下子愣住了,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说: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谁也没想到,在我们平时看起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就了这位科学家最辉煌的事业。这位诺贝尔获奖者的一席话是多么耐人寻味啊!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
同学们,从这些小故事里,从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你是不是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呢?其
实,在我们身边,老师发现有很多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每天清晨,文明礼仪示范岗学生早早地来到学校坚守自己的岗位;教室、走廊、包干区等区域,总能见到值日生认真打扫卫生的身影;课前准备时间,同学们有条不紊地收交作业、自主投入新一天的学习;上课时,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并不断地参与学习思考,有问题或有不同的想法能勇敢地举手发言;课间,同学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当看到老师手中捧着一大叠作业,同学能主动上前道一声:老师,我来帮您!;在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后,能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在同学不小心碰到自己时,能宽容同学,跟同学道声:没关系;放学的时候,有同学见到叔叔阿姨能主动问好,见到家人来接能主动迎上去,打招呼;离开教室之前,有同学见到个别同学的椅子没有移放好,能主动轻轻地摆放好才离开教室;当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关上门了,还不忘检查一下,看看窗户是否关实、插好。这些同学的行为表现,多好!他们的平凡的行动表现出他们不平凡的品质。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我们美丽和谐的校园里,也时常跳跃着不和谐的音符:当你漫步校园时,一阵风吹过,纸屑或薄膜扑面而来;当你上楼梯时,脚下踩到一个油渍渍的食品袋;课间十分钟,一抬头看到墙上的脚印;草坪上、花坛里,被勿勿行走的同学另辟蹊径; 午餐时间,部分同学脱离整齐有序的路队,迫不及待地冲入食堂;食堂的废弃桶里,每餐都能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有的同学上完厕所,忘了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校园内不时能见到长明灯和长流水;有的同学习惯在教学楼大声喧哗,追逐打闹,释放能量,上体育课时却没了精、气、神;有的同学经常说脏话,到处涂鸦留下杰作;有的同学不戴领巾、胸卡进出校园,老师和同学提醒时还不屑一顾、强词夺理;有的同学不爱护公物,或是故意损坏门窗和桌椅;有的同学拾到东西不上交,有的将别人的钱物据为己有;有的同学甚至动辄喜欢和同学舞动拳脚......这些不良习惯行为,看起来都是小事、是小节,够不上违法违纪,却有伤大雅,违背社会公德,影响同学们健康成长。
俗话说得好,沙不积无以成高塔,水不积无以成江河。人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天一天培养起来的,可以享用终身;同样的道理,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人不注意克服小毛小病,不加以自我约束,常以恶小而为之,必然会变成大毛大病,令人遗恨终身。同学们,你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你们一定要善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我重点介绍四个方面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人与人的交往与合 作过程中,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
1、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赠人一言,重如珠玉,伤人一言,重于刀割。由这句话可见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我们要常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文明礼貌语言。
2、要学会礼貌动作。礼貌动作是在举止、行为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尊敬。如见到老师要敬礼、问好;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递物给人要用双手;进教师办公室要敬礼;进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等。3、要有谦让精神。遇事先想想别人,形成先人后己的思想。例如:吃饭时要请父母或长辈先吃;分东西时能够把好的让给别人,愿意与同伴分享;乘坐车、船知道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遵守纪律,如打饭、购买东西要主动排队,午休、晚睡要安静,观看演出不要说话,不能随意跑动等等。
5、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要学会感恩,要常存感恩之心,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6、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有预习与复习的习惯。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自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学习,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上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知识的缺陷。
2、要有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在老师的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在课堂上,如果学习不专心,做小动作,不可能学习好,学习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所以,上课时要全神贯注,课外也要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3、要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活动中要主动思考,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4、要有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在课堂上,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实践,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5、要有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同学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
6、要有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等学习用品,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考试不舞弊。要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长期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篇四:我的梦 中国梦广播稿 我的梦 中国梦广播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就是一个“中国梦”。“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今天,我们每个人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已然开始绽放。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这170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把自己的梦融入“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之荣光。
这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篇五:共筑中国梦广播稿
共筑中国梦广播稿
广播稿一:共筑中国梦广播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就是一个中国梦。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是的,正
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今天,我们每个人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已然开始绽放。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
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
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这170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把自己的梦融入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之荣光。
这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广播稿二:共筑中国梦广播稿
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中午好,伟民小学红领巾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我是播音员:
乙:大家好,我是播音员:
甲: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甲: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正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一个中国梦。
乙:很多同学可能就疑惑啦?什么是中国梦?
甲:恩!梦是那么的虚无缥缈,总觉得那么远,那么不真实。
乙:所以本周就由我们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追寻中国梦。去认识中国梦,了解中国梦。
甲:并让我们在追梦过程中点燃自己的中国梦。
乙: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伟大的梦想!当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这就是让国家更强盛、民族复兴、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乙: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据有关学者测算,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甲:是啊,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打碎了封建的落后的君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虽然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意识到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随之而兴的,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唤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提出。
乙: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甲: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
乙:记得有一首歌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动脉是长城静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提醒我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这是我们共有的根,也是我们不变的梦,最后把这首《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 》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会喜欢。
甲:欢迎明天中午继续收听,《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节目,红领巾广播站将继续带领同学们一起追寻《中国梦》,本次播音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的收听,再见!
乙:再见!
广播稿三:共筑中国梦广播稿
各位同学:
下面给大家播放一组中国梦广播稿。近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希望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希望寄托在一所所校园中,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社科界要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深入阐释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为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有力支撑。蓬勃的中国梦。中国梦的蓬勃生命寄托的每一个青年的身上,每一个青年的命运离不开国家的前途,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给每个青年创造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青年的梦想和希望也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少年强,则中国强。
第五篇:纵观2010年经济形势
纵观2010年经济形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政府主导的投资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然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决策层多次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按照这一主基调,2011年开始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宏观政策走向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与以拉动投资增长为主的振兴计划不同的是,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将更被看重。促进传统产业的去产能化,推动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成为今后政策的着力点——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刺激方案将成为明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场戏”。
中央财政政策将发生调整:2009-2010年中央资金重点投资的领域“铁公基”(铁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将会失宠,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民生、消费和社会事业,与此同时,政策将着力推动以消费增长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
信贷结构将发生改变:信贷支持从极度宽松走向注重信贷增速,强调针对性和灵活性,并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由于宏观政策的调整,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以及大规模投资造成的资本边际收益率下降,明年将会有更多资金流向资产市场,资本市场投资竞争将更为激烈。因此,金融投资家如何正确解读“十二五”规划宏观经济政策,并在政策调整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是此次金融年会的核心内容。
年会将邀请海内外权威证券交易市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财务顾问公司等100余家金融投资机构和300余家国内优秀高成长企业,就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中国资本市场与投融资热点等主题进行研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