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食品2014年工作要点

时间:2019-05-14 21:5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绿色食品2014年工作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绿色食品2014年工作要点》。

第一篇:中国绿色食品2014年工作要点

中国绿色食品2014年工作要点

日期:2014-02-24 11:09发布单位:办公室作者:

2014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部党组确立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点,立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新形势、新任务,强化监管、严格准入,夯实基础、稳步发展,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工作目标:强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度和认知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做好常规监管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工作系统采取风险隐患排查、组建风险预警专家组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证后监管,坚决抓好各项监管制度落实,严格规范企业及其产品用标,保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质量。二是按照“坚持标准、积极稳妥”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力度,保证绿色食品续展率在去年的基础上稳步提高,有机食品再认证率达到85%。三是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扎实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建设和基地创建等工作,发挥绿色食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四是进一步拓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市场,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提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五是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和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机构职能,深化工作系统队伍建设,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六是支持协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凝聚力量,助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事业发展。

具体推进措施:一是落实责任,依法开展证后监管。二是严格审核,规范工作制度。三是完善标准,加强基地年检督导。四是强化宣传,多形式开拓市场。五是健全体系,提升管理与服务能力。

2月初农业部公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3月10日。

擅用绿色食品标志违法

农业部有关人士介绍,这次公布《征求意见稿》的背景是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为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农业部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商标法》等法律,对1993年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人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强调未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或者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非授权产品及其经营性活动。《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申请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规定申请企业应当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具有稳定的生产基地等。同时明确了绿色食品标志申请和核准的具体程序。规定申请人应当向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提出申请;省级工作机构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现场检查,提出初审意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根据材料审查结果、专家评审意见等作出是否颁证的决定。

认准绿标使用证书

当载明准许使用的产品名称、商标名称、获证单位及其信息编码、核准产量、产品编号、标志使用有效期、颁证机构等内容。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分为中、英文两种版本,具有同等效力。

专家提醒,鉴于市场上存在个别绿色食品使用标志“超期服役”甚至假冒绿色食品的情况,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看清相关标志,以免买到“山寨”绿色食品。按要求,绿标的位置必须印在包装的左上角,除了绿色食品图标、编号,还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等字样。

●背景知识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

绿色食品: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我国规定,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药和化肥、兽药和饲料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包装贮运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农业部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买绿色食品应该认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有关人士介绍,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是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单位即申请人合法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凭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应

有机食品:有机食品也叫生态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

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食品。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我国农产品分为普通、无公害、绿色、有机四个等级,市场上供应的数量最多的是普通食品,高于普通食品品质的食品依次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专家强调消费者只有对这些概念科学认知,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才能懂得如何辨别高品质产品。

在解释几者之间的区别时,专家说有机食品是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食品,有机食品符合的是国际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合成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人工合成化学制剂,同时产地周围一定距离内不得存在污染源,即在种养过程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非转基因、无污染,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是有机食品,而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都允许使用一定的农药化肥。

第二篇:05年绿色食品工作要点

2005年绿色食品工作要点

2005年全省绿色食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继续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扩大规模,加强监管,促进贸易,稳步推进我省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绿色食品管理服务体系建

设,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1、继续做好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组建工作。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嘉兴、衢州、舟山市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组建工作。并要求县一级有相关机构和兼职人员负责绿色食品工作。在全省建立比较

完善的绿色食品管理服务体系。

2、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我省联合举办绿色食品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培训班。为各市培训3-4名持证上岗的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在全省初步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目前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和管理服务需要的认证检查员、标志监管员队伍。

3、制定《浙江省市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和委托管理工作程序》。明确省、市两级绿色食品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和分工。规范工作程序。

4、召开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贯彻《浙江省市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和委托管理工作程序》,对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正式启动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认证申报和管理服务工作。

5、成立浙江省绿色食品协会。提高绿色食品企业的组织化程度,真正使协会成为行业自律、维护权益、质量监管、拓展市场、交流技术、整合信息、扩大宣传、发展产业的有效平台。

二、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申报认证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和培训,努力扩大我省绿色食品的总体规模

6、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知识的宣传。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通过媒体宣传、主题论坛、广场咨询、网络服务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广泛宣传普及绿色食品知识,为我省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7、不断提高我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及主导产业中绿色食品的申报率,提高开发主体实力。联合相关产业协会,委托省农广校举办一期未申报绿色食品的重点企业培训班。进行宣传发动,达到先培训后申报的目的。

8、加强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服务工作重心实行下移,组织专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绿色食品申报知识现场培训和现场指导。

9、以理顺关系和规范服务程序为重点,改进认证申报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申报成功率。

10、全年全省新增绿色食品认证80只,并努力提高绿色食品产品的续展率,确保总体规模的有效扩大。

三、切实加强

绿色食品质量监管,确保我省绿色食品工作的健康发展

11、切实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工作。根据标志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打击市场假冒伪劣现象,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2、组织完成163家绿色食品企业的年检任务。以实现年检工作规范化为切入点,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商标使用管理和收费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标志管理工作。

13、组织完成中绿中心下达的产品质量抽检任务。根据产品结构、产品生产和生长周期特点,合理安排抽检计划,联合检测单位完成抽检任务,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督。

14、继续做好《绿色食品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条例》征求意见稿作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早日出台,以依法规范我省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四、积极推进绿色食品贸易,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品牌效

应和市场影响力

15、组织绿色食品企业与市场对接活动。组织绿色食品企业与省内外批发商的商贸洽谈、看样订货以及有关展销展览活动。并配合中绿中心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出国参加贸易洽谈会、博览会及产品推介会。

16、对现有省绿色食品开发公司进行改制重组,对现在闲置资产进行整合,引入民营资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制公司,建立绿色食品连锁营销网络体系。

五、加强调研,认真组织关于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研究

17、根据我省绿色食品发展实际,重点开展《关于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研究》课题调研。就我省绿色食品如何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如何真正做到区域性辐射、规模化生产、行业性带动进行认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明年继续大力推进我省绿色食品在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作好思

路和项目储备。

第三篇:2006年杭州市绿色食品工作要点

2006年杭州市绿色食品工作要点

根据200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浙江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的工作要求,结合杭州市都市农业的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效率,增强认证服务水平

1、突出重点。围绕我市都市农业,以优势产业区中的都市农业园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为基础,以品牌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主要对象,以持续发展的名优主导农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步伐。

2、加强服务。积极开展宣传,编写杭州市绿色食品知识手册,宣传普及绿色食品认证、政策知识,介绍绿色食品的成效;组织相关培训,举办一期以拟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和绿色食品工作管理人员为对象的绿色食品知识培训,组织选送市、区(县)符合条件的管理人员参加绿色食品检查员培训,改善和提高服务能力,提高申报认证工作效率。

3、明确目标。全年新增绿色食品20只,建成2个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绿色食品产品的续展率达到80%,力争2006年底全市绿色食品总量达到220只以上。

二、注重实效,规范产品标志管理

4、强化抽检。根据省绿办的抽检工作计划,结合杭州市农产品例行监测,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全市产品质量抽检率达到30%以上。

5、全面年检。实行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制度,科学制订并及时下达年检计划,做到年检与抽检、年检与续展相结合,企业年检率达到100%。

6、规范用标。规范绿色食品用标管理,重点纠正各种违规用标现象,配合做好省级规范用标情况监测试点工作。配合开展绿

色食品市场检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行为,查处违规用标,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培育市场,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

7、组织参展。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绿色食品博览会,组织绿色食品产销对接会,打造绿色食品品牌;积极参加绿色食品的国际交流,出国参展和贸易推介活动,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绿色食品出口贸易。

8、促进流通。加快绿色食品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超市、连锁店的绿色食品销售专区和绿色食品专业市场。

9、发布信息。利用杭州农业信息网、杭州市食品安全网、浙江省农民信箱等公共信息网络,搭建绿色食品公共贸易信息发布平台,推动绿色食品营销信息网络建设,为绿色食品企业开展服务。

四、创新机制,优化绿色食品发展环境

10、加强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绿色食品工作,围绕生态市建设和高效生态农业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绿色食品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完善绿色食品的扶持政策,明确各区、县(市)农业部门分管领导、职能科室和专(兼)职管理人员,有条件的重点区、县(市)建立县级绿色食品办公室。

11、建设队伍。继续加强绿色食品管理和服务体系队伍建设,建立检查员和监管员制度,并逐步向区、县(市)延伸,不断提高认证和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12、完善机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将绿色食品工作纳入生态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部门目标责任制的重点考核内容;建立杭州市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组织开展

杭州市绿色食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以激励各级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前景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前景

周胜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绿色食品相关概述、中国绿色食品行业市场运行环境等,简单分析了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对策,最后简单分析了中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又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时尚消费潮流消费的亮点和热点。但是, 纵观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 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既有欢喜又有忧愁。21世纪是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近10年来中外绿色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表明绿色市场在促进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中起着重要作

用,中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收入消费增长,与消费意识和观念的转变,与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直接的关系。

一、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状况与前景

(一)发展状况。中国绿色食品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和贸易规模。截止2006年12月,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4 615家,产品总数达到12 868个。我国绿色食品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产品质量合格率稳中有升,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品牌效应日益增强。我国绿色食品年产量达7 200万吨,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 500亿元,出口额19.6亿美元。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国际“绿色壁垒”挑战的严峻形势下,绿色食品出口成为了农产品贸易的亮点和热点,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类别和出口区域都在不断增加。但是,中国出口的绿色食品主要是AA级,而生产量占绝对优势的A级绿色食品,因生产环节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等而不被国外认可,所以,我国绿色食品还难以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

(二)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各省市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各地都成立了绿色食品办,旨在加强本地绿色食品的开发与管理。但是我国绿色食品的主产区仍集中在东北与西部省份,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黑龙江省是我国绿色食品大省,其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有关部门誉为“行业龙头”。在我国绿色食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无论从国内绿色食品销售前景来看,还是从国际需求量来看,发展我国绿色食品意义重大,前

景广阔,应从“战略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来谋求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与壮大。

二、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绿色产业的迅猛崛起,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绿色大米、水果、蔬菜、饮料、茶叶、奶粉等绿色食品纷纷登场亮相,它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和迷人的色彩,对积极引导人们健康消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绿色食品市场销售日益看好,加之绿色食品比普通食品售价要高。在这一形势下,一些假绿色食品也乔装打扮粉墨登场,以欺骗消费者,从中获取暴利。遍观目前市场,真正的绿色食品还很少,各种无“绿色标志”而称“绿色”的食品只不过是自封而已。在有些食品包装上虽印有不规范的“绿色标志”的字样,其实也是伪装的手法。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绿色食品资源丰富,绿色产业开发潜力巨大, 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但不容乐观的是,我国现有的绿色食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主要表现在为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检测手段落后、品牌保护意识谈薄等,比如,工业“三废”正严重影响蔬菜的质量;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使粮油出口受阻;有许多质量较高的食品,因不能及时申报领取“绿色商标”许可证而被别人抢注。

三、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对策

1.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不同, 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 选择最具本地优势的产

品加以发展, 形成有特色的绿色食品基地,从而提高绿色食品的商品率、扩大绿色食品需求量。要根据《关于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意见》,严格按“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专用生产资料、统一价格”的五个统一生产模式,加快绿色食品基地的规模化建设与管理,扩大基地数量、提高基地质量,把“以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绿色食品产业化模式进一步拓展。

2.加大绿色食品的品种开发力度,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及销售市场仍以粮食为主,占到50%,而乳制品、肉、禽、蔬菜、水果等其他精、优、特的绿色食品较少。由于绿色食品品种和品质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也制约了绿色食品需求的扩大。AA级产品的多少代表着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在我国生产量占绝对优势的却是A级产品,而A级产品并不被国外认可。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加AA级产品数量是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方向,以推进我国绿色食品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要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科技化进展,特别是要利用“全国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这个平台,为绿色食品的品种开发、品质提升提供科技支持与服务。

绿色食品在当前国际市场总体上还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发展绿色食品出口,不仅可适应环保时代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而且可以扩大我国绿色食品需求,因此,扩大绿色食品的出口理应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新增长点。政府

和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出口,想方设法促进绿色食品出口,通过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品牌整体形象宣传等,提升绿色食品的国际影响,扩大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

第五篇:(精品)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战略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及其阶段特征与发展战略 韩 杨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进行了梳理,根据各阶段不同特征,分析了影响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问题。研究表明:2003年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形成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功跨跃产业形成期,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它的发展将受其所在阶段的产业规模、产品和品种结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认证制度、政府监管制度、绿色食品市场与消费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受产业、企业、消费者、政府等方面问题的制约。

关键词: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 产业演进 阶段 产业生命周期

一、引言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加速,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人口、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加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食品的需要与日俱增。全球食品生产和贸易格局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食品的生产和贸易迅速发展。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提升要求食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需经过权威机构的认证,使得与食品生产有关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地成为新的贸易障碍,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及其产品贸易将受到严格限制,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食品逐渐取代传统食品将成为必然。

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生产和贸易协调发展。从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已认识到常规农业1对资源、环境、人体健康造成的潜伏性、累积性、扩散性的危害,造成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必然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于是,人们开始追求既能保证产量又能保证经济效益,既能生产优质食品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等概念和发展思路。他们把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及其他人工合成品,只以生物学方法、采用有机耕作技术生产出来的食品称为有机食品。1924年,德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机农业组织——Demeter。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成立,标志着国际有机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研究和推广有机食品的生产方式,其范围由食品向其他经济作物拓展,加快了将有机农业及相关产业作为可持续农业模式替代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的步伐,使得有机农业在规模、速度以及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顺应国际有机农业发展的潮流、应对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以及国内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综合背景下,1990年,中国提出了能够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开始推行“绿色食品工程”。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根据IFOAM 的基本标准制订本国的有机食品标准,有机食品相关产品的开发日益*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成贵研究员、杜志雄研究员、陈劲松副研究员、檀学文副研究员,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刘连馥会长和王济民等专家的相关建议。文责自负。1常规农业指在农业领域大量采用现代工业生产的装备和科学技术,特别是大量采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和农药,依靠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从农业外部投入,用高耗能来换取高产量的农业发展模式。由此人们又把这种现代农业称为“石油农业”,也叫常规现代农业。

丰富。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开展对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研究势在必行。那么,中国有机食品产业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食品2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任何产业的宏观管理者只有懂得产业生命周期,才能了解产业发展规律,针对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因此,本文拟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轨迹为基础,运用差分与模拟生长曲线所需要的产品生产、销售等项指标相结合方法,清晰地判断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及其产业生命周期的显性特征以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二、概念、理论及分析方法

(一)绿色食品产业内涵

绿色食品3(green food)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开发绿色食品,可以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在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执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生产资料,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在国外,类似的食品称为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等4,这些食品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绿色食品所具有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过程节约资源;消费过程对环境友好;消费结果对自己、他人与后代都有利;消费具有“隐性”与“长期”效用。根据对绿色食品的理解,本文定义绿色食品产业为: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把标准化、产业化贯穿在“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中,是以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为主线的生态、安全、营养、优质、高效、高产的现代农业产业。它是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等农业发展模式的总结、拓展和提升,是一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ILC),是指产业从产生到衰亡的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可以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来描述。生命周期范式广泛应用于具有动态演化特征的研究对象上,用于描述研究对象的成长轨迹(Klepper et al.,1996)。每个产业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即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不同阶段(见图1)。

产业内企业数量、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技术创新的重点都会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规律,但每个产业的这种规律又具有共性。在形成期,企业数量较少,消费者也较少,企业获利不多,且以产品创新为主;进入成长期,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产品产量也逐渐增加,激烈的价格战逐步展开,企业开始将创新的重点转向过程创新;到了成熟期,经过优胜劣汰,企业数量、市场需求与供给、技术都趋于稳定;衰退期则是产业新陈代谢的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产业相对的或绝对的规模萎缩,产业因产品老化、退化、功能减退而出现颓势。企业数量 图1 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 资料来源:Vernon(1966)。

(三)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

尽管产业生命周期被划分为4个阶段,但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并非显而易见,所以,在判断产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时,往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黄悦胜等,2002)。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依据生产率、产品销售额、产品普及率等指标模拟生长曲线,利用差分判定产业生命周期。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类比法,即利用某一产业在空间发展的不均衡性,将后进地区产业发展状况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后进地区产业的发展阶段。

生长曲线法是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增长率一般符合缓慢—快速—缓慢的特点,描点后呈S 型的规律,运用数学方程对某一产业的时间序列进行拟合,进而预测以后各年的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并可以依此判断产业生命周期的峰值点时间(李凯等,2005)。生长曲线法中最为著名的是皮尔曲线与龚伯兹曲线。皮尔曲线的方程为:

/(1)bt t Y L ae-=+(1)

(1)式中,t Y 代表产量或销售量,L 为变量t Y 的极限值,a、b 为未定系数,t 为时间变量。龚伯兹曲线可以描述一种新产品从试制期到饱和期产量的增长趋势,它的方程为:

t b y ka =(2)

(2)式中,y 代表某一产业的产量或销售量,a、b 为未定系数,01a <<,01b <<, t 为时间变量, k 为预测者给定的饱和值(李一智,1998)。

由于绿色食品产业在中国产生、发展的时间较短,很难利用生长曲线法对这一产业的成长进行描述和预测,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差分与模拟生长曲线所需要的产品生产、销售等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来判定产业生命周期。利用差分法5分析产业生命周期主要是通过分析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变化状况来判定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宋德军等,2008)。本文建立关于企业数量增长与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定量分析模型,以离散型数据近似代替连续型数据。模型的形式如下:()y x t =(3)

由差分近似代替导数,描述企业数量的变化速度,即: ' '()()()(1)y x t x t x t x t =≈∆=--(4)

5利用差分法可以把数据修匀,使非平稳序列达到平稳序列。'' '' 2()()()2(1)(2)y x t x t x t x t x t =≈∆=--+-(5)

具体到绿色食品产业,()x t 代表第t 年获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企业(以下简称“认证企业”)数量,(1)x t-代表第(1)t-年认证企业数量,则'()0x t >、''()0x t >代表第t 年绿色食品产业中的认证企业数量单调加速递增,'()0x t >、''()0x t <代表第t 年认证企业数量单调减速增加,'()0x t <、''()0x t >代表第t 年绿色食品产业中的认证企业数量单调加速递减,'()0x t <、''()0x t <代表第t 年认证企业数量单调减速递减;'()0x t =代表第t 年是该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峰值点,''()0x t =代表第t 年是该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临界点。

首先,计算出绿色食品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认证企业数量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的不同组合。具体判定标准见表1。其次,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因此,本文除了使用差分法,考虑到绿色食品产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和体系,可用于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指标与数据很少6,在研究中除了依据企业数量的变化界定绿色食品产业的演进阶段,还采用模拟生长曲线所需要的产品生产、销售等指标(例如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品种数量、产地监测面积、实物总产量、销售额等)来综合衡量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所处的演进阶段及特征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统计年报》(历年)与笔者对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的访谈资料。

表1 绿色食品产业生命周期划分标准 形成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x t > 0 > 0 < 0 < 0 ''()x t > 0 < 0 < 0 > 0

三、数据检验与分析

(一)数据检验

尽管中国自1990年就已开始发展绿色食品,但根据纵向统计数据追溯每年获得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量及每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量的变化趋势7(见图2),可以发现,1990~1996年每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及获得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量的情况并不乐观,绿色食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6纵向对比的指标中,由于统计数据的缺失,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品种数量等少数指标的数据可以追溯到1990年;横向对比的指标中,可用于衡量、分析绿色食品产业的指标的数据可以追溯到1996年。详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统计年报》(1997~2007年,历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7绿色食品获得认证后可连续3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因此,每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量是累计前3年获得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的总数量与同期放弃、取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的总数量之差。1990~2007年每年获得批准及实际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量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统计年报》(1997~2007年,历年)。依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统计,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形成,之后认证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见表2)。按照前述差分法对1996~2002年企业数量的检验结果显示,'()0x t >,''()0x t >;对2003年企业数量的检验结果显示,'()0x t >,''()0x t <。由此发现,1996~2002年认证企业数量以较快递增的速度(见表2中变化幅度与环比增长速度指标)发展,在经历了2003年的产业成长“临界点”之后,认证企业数量增加的速度加快,由于利润相对较高,竞争者纷纷加入。

表2 1996~2007年中国绿色食品产业认证企业数量()x t 数据检验及结果 年份 认证企业

平均认证企业(个)新增数量

平均新增数量(个)

变化幅度 环比增长(%)1996 463 892 — 219 — — 1997 544 81 — 17.49 1998 619 75-6 13.79 1999 742 133 58 21.49 2000 900 168 35 22.64 2001 1217 317 149 35.22 2002 1756 539 222 44.29 2003 2047 2047 291 291-248 16.57 2004 2836 4222 789 923 498 38.54 2005 3695 859 70 30.29 2006 4615 920 61 24.90 2007 5740 1125 205 24.3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统计年报》(1990~2007年,历年)汇总并根据计算公式(4)、(5)整理。

这一阶段,理想的市场发展态势是企业面对激烈竞争,主要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扩大 自身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宋德军,2008)。但是,在现实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企业地域分布、地方保护、体制因素以及该市场进入壁垒低、该产业的获利性较高等原因,仍然会有大量小企业进入市场,同时一些应当被淘汰的小企业仍有一定生存空间,导致在“临界点”之后绿色食品企业数目仍然加速递增的状态。依据产业生命周期标准初步判定,2003年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成长的“临界点”。2003年之前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期,2003年之后,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由形成期进入成长期。

如前所述,上述分析中利用差分法来评定绿色食品产业生命周期的“临界点”,并不很严格。因此,还要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监测面积、实物总量、绿色食品销售额、绿色食品出口

()x t '()x t ''()x t

积与绿色食品实物总量在2003年前后的变化趋势显著不同(见图3),可见,2003年是认证企业数量、认证产品数量、绿色食品实物总量、绿色食品销售额及出口额等多个指标的“临界点”(见图4)。由此,本文进一步判定,1996~2003年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形成期,2003年之后,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则进入成长期。

图3 1996~2007年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总体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统计年报》(1997~2007年,历年)。图4 1996~2007年中国绿色食品销售及出口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统计年报》(1997~2007年,历年)。

(二)各阶段特征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数据分析并结合对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的实地访谈,本文认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第一阶段,绿色食品产业形成期。这个阶段包括产业形成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6年);绿色食品产业正式形成的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7~2003年底)。第二阶段,绿色食品产业成长期。这个阶段包括成长早期,即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2004~2005年);成长中后期,即努力向成熟期迈进阶段(2006年以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所呈现的特征如表4所示。

表4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形成期与成长期特征

形成期(1990~2003年)成长期(2004年至今)企业数量 认证企业数量增长快,增幅大,认证企

业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大。

认证企业数量继续增长,增幅减缓,大型认证企业数量增加。产品特征 比传统食品档次稍高、低附加值、初级

食品多。高性价比、低附加值、差别化大、深加工食品增多。出口 初级加工品所占比重大,出口额从无到 缓慢增长,出口产品品种比较单一。

深加工食品比重增加,出口产品品种结构多样化,出口额迅速增加。竞争形式 市场竞争不激烈,进入市场的贸易壁垒小,市场竞争特点主要是依靠传统产品模仿竞争,利润和产品销售市场空间巨

大。

市场竞争加剧,进入市场的障碍提高,市场竞争 特点是成本—价格—质量—品牌—规模—差异化

竞争,但利润和产品销售市场空间仍然巨大。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统计年报》(1997~2007年,历年)以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访谈资料总结。

1.产业形成期(1990~2003年底)。(1)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6年)。1990年,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工程”首先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3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总公司、绿色食品办公室等经营和管理机构,并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通过委托全国各地分支管理机构,协助和配合中心开展宣传;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此外,还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确立了标志的权威性。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绿色食品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1993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当年新增产品数量达到217个。

由于绿色食品刚刚进入食品行业,大众消费者对其认知有限导致绿色食品市场环境并不理想,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并不多。1994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根据全国绿色食品发展的新形势转变绿色食品发展方式,拓展绿色食品开发领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①认证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1995年新增认证产品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1.07倍;1996年新增认证产品289个,比上年增长9.9%。②县域层次的开发逐步展开,绿色食品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全国许多县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995年,全国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比1994年扩大3.6倍;1996年扩大到2248万亩,比上年增长32%。③产量增长超过产品数量增长。1995年,全国绿色食品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长203.8%,超过产品数量增长率4.9个百分点;1996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360万吨,比上年增长71.4%,超过产品数量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这表明,认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④绿色食品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与1995年相比,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产品中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了53.3%,水产类产品上升了35.3%,饮料类产品上升了20.8%,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了12.4%8。⑤全国大部分省、市相继成立了包括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进行审查、监督、检测等内容的绿色食品产业管理网络,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纳入管理和开发序列,使它们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的发展轨道。绿色食品开发由初加工、单一化向深加工、系列化、基地化转变,并不断取得进展。

(2)加速发展阶段(1997~2003年)。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主导设计与标准已经确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基本形成体系;绿色食品产业得到社会各方(包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也得到国际市场的基本认可。上述特征标志着绿色食品产业早已进入了形成期。在此基础上,2002年,农业部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目标是:“通过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的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应积极发展绿色食品8数据来源:《绿色食品发展历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和有机食品。”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战略部署的实施,“绿色农业”概念的正式提出与确立,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的频率明显加快,社会关注度大大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初具一定的影响力。这一阶段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①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迈上新台阶。到2003年底,全国认证企业总数达到204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达到4030个。2003年,绿色食品产品实物总量达到3260万吨,主要产品产量中,大米225.6万吨,面粉41.9万吨,食用油21.3万吨,水果184.3万吨,茶叶12.9万吨,肉类10.1万吨,液体乳及乳制品182.6万吨。绿色产品年销售额723亿元,出口额10.8亿美元,出口率12.4%。受到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水域面积达到7710万亩。从产品类别上看,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占56.5%,畜禽产品占17.1%,水产品占3.3%,饮品占17.0%,其它产品占6.1%。②绿色食品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绿色食品品牌的吸引力,以及开发绿色食品为企业和农户带来的效益,有力地推动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绿色食品出口额持续高速增长说明,中国绿色食品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日益提升,一些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显示出绿色食品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并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③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已开发的绿色产品涵盖了粮油、蔬菜、果品、饮料、畜禽蛋奶、水产、酒类等。2003年底,在绿色食品产量中,初级产品占32.4%,初加工产品占26.7%,深加工产品占40.9%。④认证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在37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中,绿色食品企业有117家,占31.5%;另有299家绿色食品企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证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比重逐步提高(初步测算,该项比重大米为1.81%,面粉为0.64%,食用植物油为1.54%,水果为1.61%,茶叶为18.3%,液体乳及乳制品为63.5%)。⑤部分绿色食品已形成集中产区,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显现。部分地区将发展绿色食品与优势农产品区域产业带建设相结合,提高了主产区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部分地区,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王德章等,2003)。发展绿色食品与“三农”的关系更加紧密。以黑龙江省为例,2003年,该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农民人均增收35.9元,约占农民增收的30%。绿色食品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山东省已有40%的绿色食品企业生产出口产品,出口额达4亿美元。

2.产业成长期(2004年以来)。2003年底,农业系统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绿色食品工作体系发挥整体优势,因地制宜,积极组织产品认证。2003年底,申报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企业数量和申报产品数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企业续报率为73%,比上年提高了20~30个百分点,而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的续报率达到90%以上。这标志着,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步入成长期。这一阶段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①产业初具规模,产品结构逐渐优化,品种日趋多样化。2004年初以来,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和认证企业数量都以较快速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5%和36.1%;销售额和出口额也以较平稳的速度增长,年均分别增长25.2%和32.2%。产品结构继续优化,截至2007年底,绿色食品认证企业总数达到5740个,认证绿色食品总数达到15238个,其中,初级产品占37.2%,初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分别占37.7%和25.1%;品种结构优化,地方名特优产品日益增多,园艺、畜牧、水产等有出口竞争优势的产品比重逐步提高。按产品类别划分,绿色食品中农林产品及其加工品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畜禽类产品和饮品类产品所占比重分别提升到总数的11.4%和5.3%。②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按照“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参照发达国家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中国逐步建立起了科学、严格、系统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③认证制度基本建立。中国对绿色食品实行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产品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制度(刘连馥,2007)。按照国家认证认可的基本要求,结合农产品认证的特点,中国对绿色食品建立了体系完整、程序规范的认证制度,保证

了认证的有效性。④监管制度全面推行。为了保证获得认证产品的质量,规范企业使用认证标志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中国对绿色食品建立并推行了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产品公告4项基本监管制度(王运浩,2007)。⑤扩大绿色食品市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更强的环保、健康意识,更多关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的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更贴近民生,也越来越符合大众的消费趋势和消费倾向。

(三)存在的问题 1.产业初具规模,但企业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仍然偏低,企业对绿色食品的续报率下降9。近年来,尽管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企业规模有所扩大,但与外国同类指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无论是生产基地还是生产加工企业都存在着规模过小的问题。上述情况不适应绿色食品产业国际化的要求。绿色食品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和企业规模偏小,影响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以及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培育国内外驰名品牌的能力,不但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削弱了绿色食品产业的规模效应,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资源配置和绿色食品产业布局不合理。从2005~2007年分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拥有的绿色食品数量最多,东部、北部的江苏、浙江、黑龙江、辽宁等获得绿色食品数量前十名的省份所拥有的绿色食品数量占全国的61%,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模式为重点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而中部、西部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滞后。

3.大中城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农村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由于绿色食品价格较高10,消费者虽然对绿色食品的购买意愿显著,但实际购买能力不足。消费者虽然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食品安全的公信度下降,据调查,有近一半的消费者不信任绿色食品标志;消费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特征以及对绿色食品的信任程度,对消费者的绿色食品认知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曾寅初等,2007)。

4.驰名品牌少,品牌杂乱无序,良莠不齐。目前,中国绿色食品品牌杂乱,全国驰名品牌较少,同质性品牌较多。市场上品牌杂乱就难免盲目竞争和过度竞争,有的企业甚至为了争夺市场还互相展开价格战,违反市场规则、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降低了绿色食品品牌的市场认知度,损毁了绿色食品标志的信誉度。中国绿色食品产业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赢得市场,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5.绿色食品综合效益日益明显,但有机食品(AA 级绿色食品)比重小。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几年来,A 级绿色食品迅速发展,而AA 级绿色食品发展缓慢。A 级绿色食品从1996年的273个发展到2007年的12228个,而同期,AA 级绿色食品只有3010个,只占绿色食品总数的24.62%。AA 级绿色食品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其出口潜力巨大,同时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加AA 级绿色食品的数量是一个重要任务,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方向,国家级龙头企业在开发AA 级绿色食品中承担着主要任务。6.政策引导不够深入,市场发展不够规范,法律、自然环境急需改善。绿色食品产业成长期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从成长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绿色食品产业的政策引导、法制化和规范化至关重要。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在认证程序和认证体系上还需要改进,并且要严格认证把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发展和产品质量监测是确保绿色食品质量的基础和关键。9续报是指由于绿色食品标志有效期是3年,3年以后企业要想绿色食品标志继续有效,就必须续报申请重新认证。

10商务部《绿色市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08》显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分别约为普通农产品价格的4倍、2.4倍和1.6倍。

四、简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简要结论

本文主要采用差分法与模拟生长曲线所需要的认证产品数量、认证企业数量、种植绿色食品的监测面积与绿色食品实物总量等指标,判定2003年是绿色食品产业形成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由此,本文认为,1990~2003年是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期,在2003年之后,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则进入成长期。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功跨跃产业形成期,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在经历了基础建设阶段、加速发展阶段以及快速成长阶段后,绿色食品产业从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受到其所在阶段的产业规模、产品和品种结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认证制度、政府监管制度、绿色食品市场与消费需求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在成长期已初具规模,但企业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仍然偏低,企业对绿色食品的续报率下降;资源配置和绿色食品产业布局不合理;消费者总体上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不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购买意愿显著但实际购买能力不足;驰名品牌少,品牌杂乱无序,良莠不齐;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效益日益明显,但有机食品(AA 级绿色食品)比重小;政策引导不够深入,市场发展不够规范,法律、自然环境急需改善。

(二)政策启示

在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中国应重点将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推进,采取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建一批规模较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企业集团,起到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生产推动、市场流通拉动的效果,增强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密切产销衔接,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促使产业整体水平和企业个体规模相协调,以不断增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应通过对绿色食品知识的科学宣传,严格绿色食品认证制度的执行,加强对已经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及其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以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任程度,增强消费者信心,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绿色食品的公信度。加快绿色食品标准、认证准则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绿色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对绿色食品产业链自身上下游相关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推动技术进步,扩大生产基地建设和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产业体系,强化认证后监管与责任追溯,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相关辅助性产业、基础性农业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创造有利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机制,应该由产业形成期的政府推动、政策引导(自上而下)与市场需求拉动(自下而上的消费者需求与出口拉动)相互结合的引导型发展机制,逐步转变为以市场需求拉动为主的发展机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平稳推进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

参考文献

1.Klepper, Steven: Entry, Exit, Growth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3): 562-583, 1996.2.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80(2): 190-207, 1966.3.黄悦胜、韩小念.:《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研究》,《改革与战略》2002年第8期。

4.李凯、代丽华、韩爽:《产业生命周期与中国钢铁产业极值点》,《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5.刘连馥:《绿色农业:立足国情的农业发展新模式》,《财经中国》2007年第9期。6.靳明:《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9.宋德军、刘阳:《产业发展阶段与物流业和谐发展研究——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为例的实证及检验》,《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期。

下载中国绿色食品2014年工作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绿色食品2014年工作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一种新兴的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对现代农业发展正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随着绿色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耕种......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绿色食品的概念是1989年提出来的,而正式启动这项工作则是1990年。起初提出发展绿色食品的目的,简单地说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绿色食品,保护生态环境,一......

    绿色食品材料

    二OO三年九月,省委、 省府作出了在全省全面实施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 《十项民心工程》的决定。 其中的“全民安康工程”就明确指出:要认真落 实食品药品生产、质量卫生安全责任......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知多少 一、课题产生的原因: 卫生部有关人士日前表示,目前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食品污染问题的挑战。在环保日益重要的今天,许多食品商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是绿色环保食......

    绿色食品

    关于实行绿色食品新编号制度的通知 各地绿办(中心)、各绿色食品定点监测机构: 为方便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经我中心研究决定,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新的编号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

    绿色食品是什么?

    优通天下·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什么? 绿色食品并非指颜色是绿色的食品。中国把对无污染的、安全的、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总称为绿色食品。类似的食品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

    绿色食品

    土壤有机质,特别是腐殖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以下几点: 1、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有机质含有大量而全面的养分,特别是氮素,95%以上氮素是以有机状态存在于土......

    200 第三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社会实践体会

    第三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社会实践体会 2011年11月3至2011年11月6日,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在江西南昌的国际会展中心顺利进行。在此期间,我参加了系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