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会计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中国会计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人数:2238
中国会计学会文件
会学[2011] 5号
关于印发《中国会计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会计学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各分会:
为了做好2011年会计学会的各项工作,现将《中国会计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研究安排做好本地区会计学会、本行业分会2011年的各项工作。
附件:中国会计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中国会计学会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附件:
中国会计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将是圆满完成中国会计学会本届理事会工作任务的关键一年。科学谋划、合理安排2011年会计学会的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繁荣,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会员服务。
一、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理论研究
一是开展会计指数研究,继续做好相关课题的跟踪管理工作,配合课题组不断修改完善指数编制方案,尽快推出相关成果,在会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谋求新的突破。二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要求,就国际准则修订项目及我国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三是关注内控规范在实施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内控规范在企业的贯彻执行,为非企业单位开展内控提供借鉴和指导。四是开展政府会计改革研究,推动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促进政府及所属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披露,从财务角度提高政府透明度。五是启动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与应用相关研究,为成本会计改革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六是结合XBRL国家标准和通用分类标准的发布,开展各类企业执行两个标准的相关问题研究。七是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等会计基本问题研究。
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一是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交流与合作,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促使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和会计人才培养良性互动。二是组织专业委员会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和课题攻关;组织资深会员就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论坛活动;举办中国会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三是组织开展年度优秀论文和“杨纪琬会计学奖”的评选工作,提
高评选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扩大奖励力度和社会影响。四是不断探索提高与改进《会计研究》会刊质量、扩大《会计研究》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五是贯彻实施《会计人才规划》,着重做好高端会计人才,特别是会计学术领军人才培养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改善培养环境和条件,力争将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做好做实。同时,协助做好教育科研人才资源统计工作。
三、进一步搞好会员发展和会员服务
一是贯彻执行七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决议,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会员发展,改善会员服务的建议》确定的各项措施,完善会员发展机制,壮大会员队伍规模。二是进一步做好会员分级管理,明确会员服务框架、充实服务内容,增强学会凝聚力。三是完善会员服务的六大平台,为做好会员服务、推动会员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四是重点做好系列高端培训,满足会计改革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学会会员、其他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
四、贯彻“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学者的国际影响 一是派员参加美国会计学会、韩国会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进一步加强与境外会计机构和会计团体的联系;更加密切与港澳台地区会计组织和会计学者的合作,进一步整合全球华人会计学者的力量;扩大与北美、欧盟、亚大地区会计界的交流、提高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和有关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二是组织好第三届中国会计与财务国际论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国际研讨会和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会计界权威专家、学者来国内交流。三是进一步做好《中国会计研究(ARC)》(英文版)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支持和鼓励国内学者在国际顶级刊物、国际权威会议和论坛发表研究成果,提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地位,提高我国会计学者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会计走向世界。
五、加强组织建设,探索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学会职能作用的新途径 一是召开七届八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第二届全国会计学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中国会计学会分会及全国专业会计学会会议等重要会议,探索能够更好地指导地方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分会、全国一级专业会计学会开展工作并调动其积极性的机制,采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地方会计学会和全国一级专业会计学会职能作用的方式方法,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做好学会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会秘书处建设,增强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强化岗位责任制度,形成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工作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秘书处的战斗力。三是配合网站开发,完善会员服务系统,建立较为完备的信息资料库、畅通的文件传送渠道,更好地发挥学会秘书处的作用。
第二篇:2010年市财政会计学会工作要点
当涂县财政会计学会,各区财政局,各理事:
现将《2010年市财政会计学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供参考。2010年财政会计学会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财政和会计改革这一主题,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研讨、学术交流和会计人员培训,为我市社会经济及会计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开展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财务与会计理论研究
开展论文征集和课题研究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好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利用,尽量能为财政会计人员解决一些问题,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和财务报表分析的能力,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重点组织研究以下八个方面:
㈠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企业会计、财务、审计问题研究
㈡后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对策
㈢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㈣财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㈤企业成本管理与管理会计研究
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㈦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
㈧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研究
二、加强财政会计界的学术交流
学会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增强学会凝聚力和生命力。一是,积极组织参加省财政学会和会计学会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研讨会或专题培训活动,及时了解国内外会计界发展动态,从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二是,开展“学习提升年”论文征集活动,以“学习”为主线,以“提升”为目的,紧密联系财政实际,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和创新活动,进一步加强全市财政系统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促进“五个提升”,即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子整体合力、提升财政文化品味、提升机关和谐氛围、提升干部党性修养,推动“学习提升年”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三、组织会计人员培训
学会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切实加强全市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拟安排组织部分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广大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第三篇:山东省会计学会2013年工作要点
山东省会计学会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山东省会计学会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财政经济大局为中心,围绕省财政厅会计管理工作重点,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加强学术交流,积极配合制度、政策贯彻实施,强化宣传和培训,为促进会计改革、提升会计人员队伍素质及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013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开展理论研究
开展理论研究是学会的基本任务,2013年,要大力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并做好理论成果转化,使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为财政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通过继续开展省社科规划会计专项课题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搞出一批有一定理论层次、且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为此,要做好2013年课题申报立项和评审工作,切实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结题及成果吸收转化工作。要使课题研究真正起到促进会计改革、提升会计管理层次的重要作用。二是结合北方省市区会计学会第31次学术研讨会及省会计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组织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收获一批优秀研究成果。三是开展调查研究。主要围绕建好窗口,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加强会计制度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健全会 — 1 —
计管理信息化体系等开展调研,提交对工作指导性较强的调研报告。
二、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积极配合会计主管部门开展会计法规、准则、制度宣传和培训,并作为学会的重点任务。一是发挥学会联系面广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积极开展法规、准则、政策等宣传,争取更多人了解和支持会计改革,关心会计事业发展。同时,通过宣传,使广大会计人员加深对会计法规政策的理解,提高执行能力和执行的自觉性,促进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二是根据会计改革进程和会计工作实际,继续加强培训,夯实财政经济工作基础。2013年,面向单位财务负责人和高级会计师,分别举办4期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培训研讨班、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研讨班。
三、大力组织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作为学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2013年,将继续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大开展力度,积极构建省级会计高端学术理论交流平台。一是通过2013年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加强交流,从4月到11月底,在主题为“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与企业健康运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执行与财政政策作用发挥”的征集评选活动中,实现展示成果、促进交流、提升工作的目的。二是以北方省市区会计学会第31次学术研讨会和山东省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的举办为契机,展开学术交流,主要是向兄弟省市、学界专家代表学习,吸收优秀成果。三是配合会计—2 —
学会换届和依托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班举办学术论坛等。
四、切实强化学会自身建设
学会自身建设是做好学会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加强学会组织机构建设。积极筹备学会换届会议,并以换届会议为契机,健全完善学会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各市结合实际,做好学会组织机构建设。二是加强学会制度建设。修改学会《章程》及有关管理制度,健全学会工作机制,确保学会各项活动在制度规范下健康持续地发展。三是加强学会队伍建设。通过强化自身培训学习,努力提升学会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充分发挥山东会计大省的优势,通过各种活动和组织形式,把会计队伍中的各类优秀人才团结起来,吸引他们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
五、做好《齐鲁珠坛》编辑发行工作
一是进一步丰富杂志内容,增加会计工作和学会动态及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等内容,邀请政策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专家、学者为杂志撰文,把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和科研成果,以及当前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制度、办法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刊发出来,以提升杂志的档次和水平。二是以杂志为平台,大力褒扬会计先进典型,弘扬先进、倡导诚信,推动会计队伍建设和会计事业发展。年内要以杂志为媒介,推动各市、各行业学会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齐鲁珠坛》要及时宣传会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巩固全省会计队伍诚信、守德、敬业的优良传统,激励 — 3 —
广大会计工作者积极进取。三是开通网络采编功能,使投稿和编审更便捷、高效。逐步把杂志办成宣传会计法规政策的阵地和会计理论实务工作者学术交流的桥梁纽带。
—4 —
第四篇:中国法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中国法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1月23日中国法学会六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通过)
2011年法学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和引领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三项重点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法治实践,服务和谐稳定,努力推动法学研究更加繁荣、法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对外法学交流扎实推进、组织体系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开创法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夯实做好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2)抓好法学理论研究队伍的教育培训。年内组织两期法学理论骨干培训班,成员扩大到各研究会常务理事。各地方法学会也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本地法学理论队伍的专题培训。
(3)继续举办“国情报告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法学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推动法学研究与具体国情相结合。
(4)加大宣传“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的力度,充分发挥“十杰”的带头作用和榜样力量。对1995年至今评选出的60位杰出青年法学家进行系列深度宣传,树立中国法学家的良好形象。
二、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加强对重大专项和重点课题的研究
(5)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题和主线,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工作大局和政法战线的三项重点工作来谋划安排全年的法学研究课题。精心选题,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大力协同,力争拿出一批有质量、有份量的研究成果来,为党和政府当好智库。
今年第四季度,召开一次全国性“三项重点工作”法学研究成果交流会。
(6)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实施《法学研究十大专项规划》。完善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管理,加强督促和指导。项目的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要集中精力和时间,联合攻关,严格按照预定计划和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7)各地方法学会也要集中力量,从本地特点和实际出发,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争取多出成果,多做 1 贡献。
(8)组织开展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心组织,努力打造法学界、法律界的权威学术平台。
(9)完善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加强成果的收集、发布、推广、应用、反馈系统的建设,通过《要报》、《专报》等形式,及时向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法学研究成果和重大法律对策建议,使更多的法学研究成果进入决策层,应用到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等法律实践之中。
(10)继续办好“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中国法学创新讲坛”。精心策划与组织,努力在法学研究的创新、繁荣,法学青年人才的培育、扶持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和导向作用。
(11)贯彻落实研究会管理办法和研究会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研究会建设,切实提高研究会组织开展法学研究的能力、活力、贡献力,充分发挥研究会在繁荣法学研究方面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
(12)认真履行国务院授权主管法学社团的职责,制定实施《社团管理条例》、《全国性法学社会团体规则》的配套管理办法,扎实做好法学社团的管理工作,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三、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地方法学会建设
(13)继续深入贯彻中政委5号文件和18号文件,以提升组织引领能力和服务大局能力为重点,以理顺体制、建立党组、健全机构、配齐人员为目标,以换届和区域法治论坛为契机和抓手,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党委政法委,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推动地方法学会工作整体跃升,力争地方法学会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4)继续推进省级法学会的组织体系建设,争取年内32个省级法学会全部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有更多的省级法学会、副省级城市法学会建立党组。省级法学会加大对地市法学会的指导力度,推进经济比较发达、法学研究力量比较雄厚、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市建立法学会。
(15)大力加强地方法学会能力建设。举办地方法学会专职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培训班,提升地方法学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组织推动法学研究和法学交流的能力,培养一批热爱法学研究事业、胜任法学会工作的骨干力量。
(16)创新工作评价机制,尝试对省级法学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表彰先进,督促工作有效开展,为评选表彰地方法学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奠定基础。
(17)继续对论坛资源进行整合。对地方法学会主办的常设性论坛,包括六大区域法治论坛、专题论坛和研讨会等,要统筹规划,进行有效整合,努力提 2 高论坛的质量与成效。
(18)探索统一称谓后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的新途径、新举措。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国会员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不断扩大法学会的联系面和覆盖面。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参与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的积极性,增强法学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四、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信息工作
(19)认真贯彻落实***同志在全国政法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法学会关于加强宣传信息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创新载体,优化平台,努力做好新时期法学会各项宣传信息工作。
(20)把握建党9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等几个法治宣传的重要契机,配合中央部署,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21)深入推进“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加强对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双百”活动的高层次定位,重点进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同时向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拓展;积极协调“双百”进港澳的相关工作;加大对各地自行组织的“双百”活动的指导力度,推动活动向下延伸,深入基层和一般百姓之中;配合“六五”普法规划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宣讲和传播,营造全社会崇尚和信仰法律的良好氛围。
(22)认真组织撰写《中国法治建设报告(2010)》,保证质量,按时完成。《报告》发表后,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做好后续报道。
(23)继续组织实施“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大型青少年普法系列活动,丰富主题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尚法治、维护法律权威的精神。
(24)推进“中国法学会法学法律人才库和法学文库”建设,加强法学、法律文献和法学、法律信息的收集、加工工作,增强法学会的资源整合和信息辐射能力。
(25)中国法学会、各地方法学会和各研究会主办的刊物、网站,都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准确把握舆论导向,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提高质量,增强实效,实现对外法学交流的新跨越
(26)认真贯彻落实第二届全国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对外法学交流第二阶段战略部署,发挥“民间外交”、“法律外交”、“学术外交”的独特优势,努力实现对外法学交流的整体跨越。
(27)继续发展深层次、多形式的双边务实合作。积极贯彻双边合作备忘 3 录,巩固与周边和大国的友好基础,加强固定化、机制化联系,深化交流内容,扩大交流成果。积极开辟新的交流渠道,发展新的交流伙伴,选择重点国家、重点组织,有针对性地实施具体项目。
(28)继续推进区域法律合作,提升我在国际法学、法律组织中的话语权。办好中国—非洲、中国—东盟、中国—亚欧、中国—拉美、东北亚五大区域法律合作论坛,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支持引导,不断扩大论坛的影响力。继续办好第五期东盟法律人才培训班,适时启动非洲法律人才培训项目,积极探索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法律人才提供实习、进修的方式。
(29)继续深化与港澳台法学界、法律界交流与合作。整合组建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加强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实施后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组织好台湾法政专业青年学生中华文化夏令营活动。
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深入研究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实施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办好“内地与港澳及台湾地区法律研讨会”、“内地与港澳法律论坛”、“香港青年律师内地法律制度研修班”、“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等活动;积极吸纳更多的香港、澳门法学法律界人士担任我会理事,扩大与台港澳法学、法律界的沟通联系。
(30)加强指导,提供机会,推动研究会和地方法学会更多参与对外法学交流活动。尝试实行外事活动有限授权委托机制,委托研究会和地方法学会代表中国法学会开展对外法学交流。
(31)有计划地组织外事干部业务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行政策、精通业务规则、善于对外宣传、具有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的新时期法律外交人才。
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32)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法学会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组织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33)以党的建设推动法学会机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勤奋型”机关建设,努力使机关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真正把法学会机关建成团结、勤奋、务实、创新、高效的工作集体。
第五篇:中国会计学会章程
中国会计学会章程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三章 会员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五章 分会和专业委员会 第六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七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八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中国会计学会(英文名称为Accounting Society of China,简称ASC)。
第二条 本会是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本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团结广大会计工作者,组织和推动会计学术研究活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第四条 本会接受财政部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第五条 本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市。第二章 业 务 范 围 第六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如下:
(一)组织协调全国会计科研力量,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
(二)总结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经验,研究和推动会计专业的教育改革;
(三)编辑出版会计刊物、专著、资料;
(四)发挥学会的智力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智力服务工作,包括组织开展中高级会计人员培养、会计培训和会计咨询与服务等;
(五)开展会计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六)发挥学会联系政府与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接受政府和其他单位委托,组织开展有关工作;
(七)其他符合学会宗旨的业务活动。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会会员包括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一)下列各类组织可申请成为本会单位会员: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会计学会和全国性专业会计学会;
2、高等院校设立的会计系(或学院)等;
3、科研单位设立的会计研究机构;
4、大中型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机构;
5、其他机构。
(二)下列个人可申请成为本会个人会员:
1、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会计教学、科研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或会计专业博士;
2、在大中型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从事会计或会计管理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人员。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三)在会计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表;
(二)经常务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授权的机构评审通过;
(三)由本会秘书处颁发本会会员证明文件。第十条 本会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通过会员代表大会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举办的各项学术研究活动;
(三)优先取得本会编印的书刊和资料;
(四)对本会工作进行监督;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本会会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二)向本会报告有关学术活动情况,提交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专著等研究成果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按规定向本会缴纳会费;
(四)完成本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严重违犯本章程或受到刑事处罚的,经本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报财政部审核并经民政部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候选人原则上由单位会员、个人会员、中国会计学会各分会和国家财政部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每届理事任期为五年, 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理事在任期内因故不能履行职务需要更换的,由原推荐单位另行推荐理事人选,经常务理事会通过后继任。
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聘请顾问;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五)决定会员的入会和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每届理事会原则上召开两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取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款的职权。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 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在会计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
第二十六条 本会秘书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作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七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处理其他应由会长决定的事项。
第二十八条 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本会秘书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代表本会签署有关文件;
(三)协调各分支机构开展工作;
(四)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学会秘书处内部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交常务理事会决定;
(五)决定本会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六)办理经常务理事会授权的事项;
(七)处理其他日常事务。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二十九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一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二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三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四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五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报民政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三十六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七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常务理事会表决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三十八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30日内,经财政部审查同意,并报民政部核准后生效。第八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三十九条 本会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第四十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财政部审核同意。
第四十一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财政部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二条 本会经民政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三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财政部和民政部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章程经2007年6月6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自民政部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