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申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请示
关于申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请示
关于申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请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临泽县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县自 2007 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以来,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县城标准》要求,结合临泽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实际,积极深入开展了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创建目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不断加强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形象、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以大沙河绿化为基础,以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居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以街头游园绿地为点缀,点、线、面相衔接的绿地系统。目前,全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绿地率达到 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22.05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巩固和提高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经研究,决定申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考核验收。妥否,请批示。附件:临泽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附件 临泽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段东经 99°51′—100°30′、北纬 38°57′—39°42′之间,东邻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靠合黎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连界总面积 2727.29平方公里。辖 5 镇 2 乡 4 个社区居委会、1 个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城区建成区面积
3.8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 12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 14.8万,其中县城建成区人口
4.5 万人。临泽地形呈南北高中部低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平均海拔 1785 米,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时数为 3052.9 小时年总辐射量 146.2 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 179 天左右,年平均气温 8.2℃。年平均降水量 122.3毫米,年蒸发量 2337.6 毫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梨园河是流经县境的两大河流,年径流量 12.13 亿立方米。临泽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光秀丽,留下了红西路军英勇奋战的足迹,成为一方“红色胜地”;承接着黑河、大沙河 ;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的交汇滋养,被誉为“戈壁水乡”条件,曾获“全国粮食单产冠军县”的殊荣,被称为“沃土绿 ;临泽小枣享誉华夏,被命名为“中国枣乡”洲” ;境内的丹霞地貌连片面积大、造型独特、观赏性强,被列为中国七大丹霞景观之一。近年来,坚持 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加快临泽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合力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 年,全县生产总值 26.8 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 1.6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886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052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8 亿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第三次全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国文明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县和肉牛产业大县之一。2007 年入围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评选,同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
一、临泽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开展的主要工作 自 2007 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后,临泽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自我加压,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提出更高要求,巩固和提升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近年来,临泽县委、县政府对城市建设特别是园林绿化工作高度重视,在省、市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把园林绿化放到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度来抓,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切实增加城区绿化建设投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城市园林绿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创建工作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健全机制,全民参与,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需要。在巩固“省级园林县城” 对照 等一系列创建成果的同时,《国家园林县城标准》,通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全民动员,狠抓落实,强力推进了创建工作开展。1.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创建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制定有关措施,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以及日常协调、督查、调度等工作。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临泽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实施方案》,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有关任务全部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明确了目标任务,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时间、任务和目标安排,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直接抓、责任单位具体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创建体系,为全县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明确职责,确保“四个到位”。为确保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人员、资金、措施、督查“四个到位”。县上专门成立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责任单位也成立相应组织具体抓好本单位的创建工作。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使创建工作不走过场,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责任单位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发现问题责令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到位。同时,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将创建任务落实情况与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挂钩,大大提高了各单位创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3.营造氛围,实现全民共创。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需要全县各个单位、每个市民的拥护和支持。在创建工作开展中,始终把宣传、舆论工作放在各项工作之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设宣传台、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年来,开展宣传活动的数量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有效提高部门、单位和广大居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增强美化、绿化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
(二)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确保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顺利开展。1.科学编制《临泽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升城区绿化的品位和档次。在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的指导思想,聘请陕西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城区进行实地勘测,结合县域地理条件、气候特点、风土人情等,科学修编 和,《临泽县城总体规划》 《临泽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狠抓绿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做法,打破传统的封闭规划设计思路,对主要园林绿化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实行公开竞标,如颐和绿苑、城关广场、滨河路绿化工程、大沙河景观工程等 项重点绿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先后邀请青岛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陕西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参加竞标,一个项目至少有3 个方案,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邀请专家评审,择优选用方案,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更具时代性和艺术性,体现浓厚的文化气息,营造高档次、高品位、生态良好的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奠定园林县城的基础和框架。2.严格落实《绿线管理办法》,大力实施绿地建设。为加快园林县城创建步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全县坚持在城市绿线内不得新建不符合绿化规划要求的各类建(构)筑物或其他地上设施,对现有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采取逐步迁出的办法,临时建筑及其构筑物在规定限期予以拆除。同时规定任何改造、改建、扩建、新建工程项目,必须按规定要求建设绿地,不得损坏绿化及其他设施,不得改变绿化用地性质。目前,城区已逐步形成了城市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相结合的有机完整体系。迁出的数量和绿地面积等指标 3.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各项工程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有计划地分期定额安排资金用于创建工作,确保各项重点绿化工程的实施。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共建、自建和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形成政府、单位、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绿化资金的格局,有效推动了全县园林绿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资金和数量
(三)增景添绿,打造特色,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关键。全县按照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将城区绿化建设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 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 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0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44,绿地率达到 38,城区逐渐形成“林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优美风景。1.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公园绿地是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点和精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体现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全县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 500米的原则,统一规划布局,大力开展公园和游园绿地建设,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不断扩展城区公园绿地规模,建成了颐和绿苑、城关广场、自由路步行街、滨河路绿化示范街、奥瑞金广场、大沙河景区等公园绿地,改造建设了城区花坛,并在各住宅小区、公园、广场内增设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小品、雕塑和健身娱乐设施,为市民休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颐和绿苑被县政府确定为县城首块永久性绿地,成为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等活动的生态型小游园。这些公园绿地的建设,均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辅以园林建筑小品,形成了集观赏、休闲、健身、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绿地景观千秋各异的靓丽风景。特别是 2009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加快临泽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保护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改善城乡面貌、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全面启动实施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治水、节水、活水,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水系特色产业带,大沙河城区段已形成近22 万平方米的蓄水湖面和 13 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地,形成了岸堤整齐、水面清洁、设施完备、两岸绿化美化亮化的靓丽景观,大沙河景区已成为临泽新的城市河道风景区、城乡群众休闲娱乐区,为县近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 年,城区新增大面积公共绿地 28 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 9 万多平方米,公共绿地总面积达 万平方米。2.推动街道绿化再上新台阶。道路是城市动脉,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骨架。全县始终坚持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坚持一手抓新建,一手抓改造,精心打造道路风光带,道路绿化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绿化比例有了明显提高,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 25以上,新改建主次干道均设置了绿化带,开辟带状绿地,同时注重乔、灌、花、草的有机组合,做。对新建成的城区道路,严格按规范要求配置到“一街一景”绿化用地。全县的街道绿化正在形成绿成线、树成荫、花成景的格局。目前,道路绿化普及率 100,道路绿化达标率 95以上,自由路步行街、滨河路 2 条园林景观路绿地率分别达50%和 39%。
3.广泛开展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庭院绿化是城市绿化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城市绿化总量,大力开展了拆墙透绿、腾地建绿、美化环境活动,严格要求新建单位和居住区绿化面积不低于用地面积的 30,改建、扩建单位不低于用地面积的 25,确保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指标达标,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同时,注重庭院环境的绿化养护水平和档次的提升。为不断改善全县的人居环境,我们深入开展了“园林单位”、“花园小区”创建活动,各单位根据实际,积极加大庭院绿化投入力度,实行专业设计和施工,建成了一批个性突出、布局合理、艺术性强、设施完善的单位绿地,涌现了县一中、县机关综合楼办公区、城关中学、城关小学、职教中心、县医院、水务局、乐民小区等一大批庭院绿化先进典型。目前,全县城区拥有省级园林单位 家,市级园林单位 家,市级园林小区 家。园林单位、花园小区分别占到单位与小区总数的、。4.狠抓城区防护林带建设。在发展城区绿化的同时,注重抓好城区周边防护林带的建设,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同时,把县城周边绿化、通道绿化、生态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全民
义务植树活动。历年来的义务植树活动都是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全县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到 万人次,尽责率达 98,义务植树 万株,义务植树成活率达 95以上,保存率达 95,较好地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5.多渠道发展生产绿地。目前,全县共有生产绿地 处、公顷,占城区面积的。生产绿地培育有大叶女贞、国槐、圆柏等数十种苗木,城区苗木自给率达 80%以上,既提高了城区的绿化覆盖率,又为全县的城市绿化提供了充裕的苗木。
(四)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确保城区绿化的整体效果。在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城区绿地的养护管理力度,认真搞好城区绿地植物的浇水、施肥、修剪造型、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为确保绿化养护工作质量,全县购置了洒水车、剪草机、绿篱修剪机、打药车等先进的园林机械设备。为实现奖优罚劣,制定了公园、道路等绿地养护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为确保绿化成果,先后出台了《临泽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和《临泽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办法》、《临泽县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同时进一步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事件,严厉打击损坏园林设施、盗抢园林绿化苗木的行为。高标准的养护管理,保证了绿化苗木的正常生长,创造了优美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确保了绿化成果。
(五)整治环境,完善设施,城区面貌日新月异。1.集中整治城区环境。先后开展了“城乡清洁卫生大行动”、“讲文明、树新风”、“爱我家乡,做文明礼仪临泽人”等创建活动,实施了城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实现了市容环境整洁卫生、园林绿化整齐美观,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确保了建成区大气污染指数小于 100 的天数达到 300 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700 万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已投入运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投资4300 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近期(2015 年)日处理污水 0.8 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75。投资 1940 万元的城区供水管网建设工程正在实施,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8,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 100。城区道路面积达到 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平方米。主次干道路灯装置率达到 100,亮灯率达到 98。城区现有公厕 座,万人拥有公厕 4 座。3.长效管理市容市貌。坚持清理和查处相结合,常规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和乱停乱放等整治活动,坚持常抓不懈,确保了市容秩序规范有序;全面清理了户外违章广告,把户外广告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要求统一尺寸、统一制作户外广告,确保户外广告设置和市容景观及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中,全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了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国家园林县城的创建,全县城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园林城市相比,与广大市民对园林绿化工作的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精心打造城市环境品牌,进一步加强城区绿化建设与管理,力争早日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县城。
第二篇:郴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工作汇报(推荐)
关于郴州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的
专家初审意见
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派,我们专家组一行,于9月12日至14日对郴州市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初审考察。听取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城市园林绿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市容市貌,审阅、核查了有关资料。经讨论研究,形成初审意见如下: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东临江西,南接广东,是湖南省的“南大门”,建成区面积66.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4.8万人。自2003年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以来,克服了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造成的城市园林绿化毁灭性破坏、历史欠账较多、山多地少、地形地貌复杂等种种困难,坚持创建不动摇。2009年为全面恢复生态,重新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大力实施“百亿城建计划”,持续开展城市建设大会战、“绿城攻坚”、“城市建设和管理大提质”等活动,全面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基本消除了冰冻灾害的破坏性影响,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据查郴州市统计资料,截止2011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3%、绿地率达36.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3平方米,三大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申报要求。各项申报材料整理规范、完整,综合管理、绿地建设等63项相关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Ⅱ级标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全民创建,形成强大合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园工作,制定了《郴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织机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园工作。书记、市长等领导,多次亲临指导工作,全力推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通过逐层、逐项分解落实创建任务,做到了各部门、单位创园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合力抓、职能部门配合抓、专门机构具体抓、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共同创建的强大合力。
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积极开展创建征文比赛、摄影大赛、家庭园艺大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创园热情高涨,创园工作深入人心。全市各县市区、市直及国、省驻郴单位、民营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行动、自发参与,踊跃加入到创园活动中,各类义务植树林遍布郴城各个角落,全民建绿蔚然成风,形成了 “全民建绿、城乡同创”的良好局面。
二、创园理念先进、主题突出,彰显地方特色
— 2 — 郴州市根据自身城市特点,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科学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围绕“以山为城之魂,以水为城之源、以绿为城之脉,以文为城之蕴”的城市建设理念,着力构建“一圈两环、蓝脉绿网、十山十湖”的城市山水园林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绿中”的城市特色。
(一)科学创建。以依法创园、制度创园、长效创园为理念,科学编制绿地系统规划,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制度和“绿色图章”制度,严把绿化审批关和验收关,严厉打击乱砍乱伐、损绿毁绿等行为,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郴州市认真贯彻《城市绿化条例》和《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不断完善地方规章制度。编制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防灾避险规划、蓝线规划、绿线导则、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专业规划,启动绿道建设,处于区域领先。逐步实施了郴州市公园管理办法、园林式单位(小区)评选办法、园林绿化工程验收标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城市绿化赔偿、补偿费征收标准等多项制度,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保障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长效性。
(二)山水创建。郴州突出 “山水”特色,以山为魂,以水为源,以绿为脉,全力围绕“山水”做文章。根据《郴州市城市
— 3 — 绿地系统规划》要求,一方面,通过租赁或征用土地的方式,将东坡岭、木子岭、樟树岭、卜里坪等20多个城区山头全部改建为公园;另一方面,按照“依山傍水、绕山环水、显山露水”的理念,启动郴江河、同心河、燕泉河、西河两岸景观整治,通过拦河蓄水的方式,规划多个10至30公顷的水域,构建“河湖互补”的城市水网,先后完成北湖、爱莲湖、苏仙湖、王仙湖的新建和提质改造,精心打造了以“十山十湖”为特色的山水福城。
(三)生态创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山体公园、小游园建设为中心,加快了城市林荫路建设步伐,突出了生态统筹和谐的理念,让城市走进公园,让公园拥抱城市,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休闲。坚持道路绿化林荫化、树种多样化、布局合理化、色彩季相化,积极开展 “城市慢行系统绿荫化”建设。全市67条城市道路中,林荫路推广率72.4%,林荫停车场推广率62.5%。同时,计划用城市绿道将城市各类绿地有机连接,形成富有特色的园林绿化网络。
牢固树立因地制宜和建设节约型园林理念,坚持节水、节地、节能并举,以适应性强、地域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为主,合理利用选矿废弃地,改建公园绿地。在园林绿化管护上积极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能技术,在山地公园中应用太阳能、风能路灯等节能设施。注重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
(四)文化创建。郴州作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在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注重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深入发掘郴州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郴州精神,将其融入园林建筑、小品、雕塑当中,让园林景观与文化有机结合。在城区重要节点,营造了“郴阳八景”植物造景,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景观,让城市园林景观既彰显了城市文化,延续了历史文脉,又体现了郴州的地域特色,营造了特色鲜明、文化深厚景色优美的湘南城市风貌。
三、创园措施强力,工作成效显著
郴州市以打造“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城市品牌,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创园工作思路明确、切合实际,工作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初步建成了以环城生态绿化为基础,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游园为重点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一)多措并举,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
运用了建绿、增绿、还绿、补绿、插绿、促绿等各种手段,大力实施公园、道路、居住区、街旁游园等各类绿地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市绿地建设的全覆盖、零对接,城市绿量快速增长,园林绿化品质显著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相关技术指标达到了较高水平。
据查阅相关资料,郴州市通过积极开展“生态景观建设攻坚”、“绿城攻坚”活动,举全市之力栽植大量苗木,再造“林中之城”,使城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达71.6%,本地
— 5 — 木本植物指数达0.8,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达95.3%,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达100%,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为4.21%,河道绿化普及率为80.75%,水体岸线自然化率为90.31%,生物防治推广率为62.3%;依借四面环山地势,以公园建设为手段,有效化解山多地少难题,新建和改造公园、游园64个,建成区大于40公顷的植物园1个,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4.81%,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为0.11,公园管理规范化率为94.1%,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为76.9%,基本形成了“开窗见绿色、出门进园林”的城市景观格局;在创园中对主次干道沿线进行拆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退地还绿,提高了城市绿视率,缓解了老城区绿量不足和不均衡问题,有效地改善了市民的工作生活环境;以精品道路提质为重点,打造郴州大道、南岭大道、郴江路等12条精品景观生态道路,对裸露边坡“造绿造景”,进行立体绿化;通过创建“园林式单位”,在小区庭院强力推进破硬建绿、见逢插绿和实施围墙围栏绿化、窗台阳台绿化、屋顶绿化。目前,市城区共有178家单位庭院成功创建省、市“园林式单位”,50家小区成功创建省、市“园林式小区”,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达96.54%。
(二)探索创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效能
郴州率先走在了湖南省将数字园林与数字城管相结合的前沿,依靠先进的空间数字信息技术,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古树名木保护、园林绿化养护和病虫害防治等实施动态监控、精细化管理;在园林养护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引进— 6 — 国内知名绿化企业进行市场化养护管理,学习借鉴其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和效能。
(三)点面兼顾,注重市政基础设施和大环境绿化建设 郴州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大环境绿化工作投入力度大,市民参与热情高,点面兼顾,雅俗共赏,形成了城郊一体化的良好绿化环境。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逐步建设了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功能分区明确,交界处建有绿化隔离带,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缓解,环境效益良好。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大,效果较好。据查阅资料显示,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80.96%,编制完成了城市给水排水、城市防洪及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提质技术改造规划和部分实施计划;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65天,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四类及水体比率66.67%,河、湖生态驳岸绿化效果良好,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明显;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3分贝,道路完好率为99.15%;住房保障率为95.11%,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供水普及率、道路机械清扫率、城市道路亮灯率等各项指标均符合或基本符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要求。
四、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1、进一步建设增加老城区绿地面积,加强园林绿化精建、精管,营造更多精品亮点。
2、完善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山体公园的林木抚育,尽快形成植被丰富、生态良好、季相优美的景观风貌。
3、进一步规范街道商业门牌和广告标牌的规划设计,强化市容市貌管理,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
按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经专家讨论商议,认为郴州市符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条件,同意推荐郴州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请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查。
专家组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周淑兰
湖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高级工程师
黄 哲
长沙市园林管理局
副局长 杨青山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院 长 田森林
湖南省环境卫生协会
高级工程师
二○一二年九月十五日
第三篇:国家园林城镇创建材料
国家园林城镇创建材料
某某镇位于浙江省某某县中部,系原某某县县城,是某某中西部的经济、文化和贸易中心、某某县第二大镇;全国第一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在苏、浙、沪地区有很高知名度,是一个具有18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被誉为千年古镇、孝子之乡。从1984年至今历经二次区域调整,现域面积19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7个社区,总人口5.3万人。境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全镇水源充沛,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景观渊源丰厚。年平均气温15.6℃,降水量为1485.4毫米。具有得天独厚生态优势和发展潜力。某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改革发展试点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文明镇”。
几年来,某某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县府“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园林绿化建设,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镇党委、政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环境与经济同步原则,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力度加大,重视生态资源保护,在充分尊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努力实现生态建设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通过拆迁辟绿、见缝插绿、空地增绿、垂直挂绿、屋顶植绿和拆一片房、建一片绿等方法改善了市容环境,城市面貌迅速得到改善;通过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管理,增强城市功能,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一、基本情况
某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作为全国园林城镇创建单位之一,具有历史、环境、人文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某某环城皆山,“凤凰山峙其左,太阳山镇其右,石语山拱于前,大会山障于后”,峰峦叠嶂,属天目山余脉。山上林木葱郁,连绵起伏,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此为乃竹乡,春笋满山谷”,是其真实写照。森林覆盖率达75.1%;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有“天然氧吧”之称。境内还有西苕溪穿城而过,构成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0平方米。镇内郊野气息浓郁,山峦众多,环境优美,具有“净山、净水、净土”的特点。某某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气息,环境优美,注重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安居乐业所向往的地方。历史上名人荟萃,人杰地灵,曾有魏晋东北朝时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常在镇东门会集,研讨诗文。曾出现朱然、吴维岳、胡宗南等名人,同时留下大量的历史人文景观,如中山陵、云鸿塔、古城墙、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颇具特色的孝文化、竹文化,营造出悠悠的竹韵,使某某成为环境优美、具有山水特色的江南古镇。
某某镇园林绿化工作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园林绿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各类园林绿地指标为:
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0公顷
城镇建成区绿地面积:58公顷
其中:
公园绿地面积:20公顷
单位附属绿地面积:6.7公顷
居住区绿地面积:12.6公顷
道路绿地面积:1公顷
生产绿地面积:5.7公顷
风景林地面积:9公顷
其他绿地面积:3公顷
建成区各类绿化指标:
绿地率20.43%
绿化覆盖率22%;
人均公园面积10平方米,城镇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以上,城镇干道87.5%的绿地率达30%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城镇面貌建设,城镇面貌展新容。城镇面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直接体现;繁荣的城镇建设为传统的城镇增添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使人们生活在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环境中。为了实现现代化山水园林生态城镇的建设目标,近几年来,某某镇以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新一轮国家级小城镇发展试点的契机,加大投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积极实施“跨河东扩”工程,顺利完成新城区的建设搬迁。先后投资1.2亿元新建了花园式镇政府办公楼、镇中学和小学教学楼,并新建了文化中心楼、公安派出所、工商、土管、供电等办事机构。
老城区则以改造为主,通过拆迁辟绿、见缝插绿、空地增绿、垂直挂绿、屋顶植绿和拆一片房、建一片绿等方法改善了市容环境,城市面貌迅速得到改善;通过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管理,增强城市功能,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二)进一步推进公共绿地建设,生态、经济显效益。为了完善城镇绿地系统、美化城镇形象、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我镇还不惜重金在城市黄金地段营造“绿肺”,于XX年投资500万元,在西笤溪畔建设占地60亩的孝子公园,将一个以孝文化为内涵的特色公园,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展现在市民眼前。孝子公园是某某镇的绿地核心,通过孝子文化的营造和展示来创造休闲娱乐的绿地自然文化景观。孝子公园主要体现某某镇特有的乡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园安排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较大的绿地空间,利用自然的地势高差创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通过水、石和植物的穿插交融从而营造出一处绝佳的生态和休闲绿地,一个城在绿中座,绿在城中生,人在绿中行的生态城市呼之而出,成为某某镇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工作,绿色理念入人心。为提高城镇污水集污率和处理率,在新城区已完成近2平方公里截污管网埋设工程,并与县城污水管网相连接,本镇的污水处理纳入县城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某某镇还建立完善的城镇、农村垃圾收集系统,合理布局垃圾箱和垃圾房,落实环境保洁责任制,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统一清运经垃圾中转送县城垃圾处理中心,作填埋处理。真正做到“户装袋,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某某镇还将周转30吨的垃圾中转站扩容到日周转50吨,全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均纳入某某县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实行无害化处理,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而且我们还一直把水源保护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赋石水库采砂船进行了取缔,并对废水、废物排放现象进行了专项整治,设立水源保护标志,提高了源水质量,改善了水环境。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并重的方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初步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四)进一步推进古迹保护工作,历史遗物焕新颜。文物古迹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只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才能焕发光彩,成为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不断丰富城市旅游内容。某某镇有云鸿塔、某某烈士陵园、某某古城墙等一系列历史文化古迹。其中,云鸿塔建造于明嘉靖年间,具有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极具研究价值,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XX年进行修缮,成为某某镇的象征耸立在宝塔山上。某某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新四军将士而建立的,是省历史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被省市县三级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8月,某某烈士陵园进行扩建,在主体工程、办工用房重新建设的同时,将陵园前的广场建成市民公园,绿化面积达到7800平方米。改建后的烈士陵园将成为市民的休闲公园,也将成为某某东大门的一个亮点。
(五)进一步推进市容管理工作,长效保洁出新章。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持续保持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始终把集镇建设作为城镇面貌改变的重中之重。城镇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突出城镇文化和地方特色,建设和谐、布局合理、市容美观。为了保持良好的市容市貌,某某镇城管大队、环卫所等单位依据《城市管理条例》、《某某县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从提高城镇品位的目标出发,加大投入力度,改进管理手段,日常管理与综合整治相结合,对主要入城口,违章建设、主要道路、河道及城郊合部环境卫生等进行重点管理,有效改善了城市形象。同时通过社区活动、广场文化等多样形式,以宣传、教育为主,引导市民树立文明、守法、诚信等观念,提高了市民素质,丰富了城市内涵。
某某镇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面貌有了新的亮点,优化绿化建设有了新的效益,城市管理有了新的提升。
三、取得的成效。
(一)人居指数全面提升通过几年的生态建设,某某镇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全镇森林覆盖率山区达到75.1%,丘陵达到40%,平原达到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77.8%;气、水、声、固废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某某空气质量达到i级,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0平方米;90%以上的村建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旁实现绿化,农户庭院绿化达到90%以上;建18所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7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67%;河床厂矿资源得到保护,河岸整齐,河道堤坊和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标准;依据生态型集镇和生态村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居大部分都是现代“小洋楼”式的房屋,干净整洁,错落有致。屋旁古树参天,鸟语花香,依山傍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自然景观。
(二)绿地建设提档升级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镇在居住区绿地建设中,坚持按《某某县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法规,严格把好绿地率指标关和种植质量关,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施工,坚持大绿量、高品位,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花合理搭配,适当点缀花架、亭廊、花坛、雕塑等园林建筑小品,创造出优美、舒适、宜人的环境景观,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我镇居住区绿地面积12.6公顷,园林式居住区占80%以上,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均以纳入物业管理的日常工作,做到组织落实、资金落实和措施落实,使居住区绿化全面普及。新建居住区绿化率平均在30%以上,如丽天嘉园、竹景园等,都是集自然风光、休闲活动场所于一体的居住区,其环境幽雅、植被丰富、花木繁茂,如同一个个优美别致的花园。老居住区虽然原有绿地质量一般,但是通过分期、分批、合理有序的全面改造,通过拆房建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和大力发展立体绿化,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逐步向园林式居住区过渡,显著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镇单位附属绿地已经达到6.7公顷,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争创“园林式绿化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大力倡导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室内绿化,利用有限场地和空间,积极建设绿地,进行全方位绿化,以改善工作环境,形成绿化亮点。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某某最大的财富。在这个基础上,我镇将以国家园林城镇创建为动力,以建设“生态某某、绿色竹乡”为总目标,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绿化管理制度,确保城镇绿化建设有序发展,使人居环境和文化有新的融合,极大提升某某城镇品位。
创建国家园林城镇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镇园林建设,也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各项工作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但作为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我们将对照标准,再接再厉,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我镇都能较好地落到实处。
中共某某镇委员会
某某镇人民府
第四篇:潇湘街道2014创建园林城工作总结
潇湘街道2014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工 作 总 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工作)的指示精神,街道加大了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领导力度及管理力度,各部门密切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创园”工作任务。现将“创园”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为加强对“创园”工作的领导,成立潇湘街道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各社区(村)也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实施。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联动协作的工作模式,为“创园”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切实开展好“创园”活动,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麒麟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麒麟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对“创园”工作的总体目标、指标、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详细分配。
二、完成情况
(一)增绿补绿方面
1、曲靖水文水资源局进行增绿补绿行动,种植海桐5株、滇朴2株、小叶桢楠2株、八桂月9株、枇杷4株、云南樟26株、雪松5株、黄槐1株、紫薇5株、红花木莲10株、绿叶女贞球82株、黄连翘球20株、红花继木球71株、共计约180080元。
2、麒麟区阳光小学进行增绿补绿行动,种植红花继木球50株、青鹃球200株、小叶女贞1500株、红叶石楠1000株、蔷薇200株、金森女贞500株、红花柞浆草1500株、大叶黄扬球3株,共计22150元。
(二)绿地改造建设项目
1、南城门社区云丰花园小区内绿化及绿茵停车场增绿3350㎡,目前已完成;
2、红庙社区一组新村新建小区道路行道树种植;
3、红庙社区七组种植红叶石兰2700余棵,目前已完成;
(三)拆临拆违方面
1.南城门社区四组﹙钢架临时房﹚,面积442㎡; 2.南城门社区六组﹙临时房﹚,面积306㎡; 3.南城门社区七组﹙临时房﹚,面积20.8㎡; 4.南城门社区八组﹙临时房﹚,面积29.04㎡; 5.南城门社区九组﹙临时房﹚,面积73.5㎡; 整个拆临拆违工作中,共拆除五个居民小组共计871.34㎡违章临时建筑。
(四)深入各社区,校对园林普查统计情况。根据区创园办下发的关于曲靖市绿化现状普查的统计表,协同社区的创园人员校对各辖区范围内园林绿化普查的统计情况,并将普查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式告知各成员单位、小区,检查的过程中,未签订任务交办书的的单位和小区有103家,并签订任务交办书103份。
(五)普及和宣传
截止目前,向辖区内所属的宾馆、酒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单位、学校、医院等场所发放宣传资料和市民手册600余份,得到了有效地宣传和推广。
(六)推广立体绿化。加强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特色绿化建设,制定立体绿化推广的鼓励政策、技术设施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展创园工作,由于绿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大,城市绿化建设效果不理想,创园工作与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绿化量严重不足
潇湘街道辖区,单位、企业多,绿化任务十分艰巨,而且绿化分布极不均衡,城区中心区域绿量不足,立体绿化数量少。“创园”工作需加快绿化建设步伐。
(二)建设和维护资金严重不足 随着“创园”工作的推进,对绿化需求量大,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缺口较大。
(三)部分市民创建意识缺乏
“创园”工作重在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发挥,对于经济效益而言,见效慢、周期长,不能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部分市民对绿化在生态建设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绿化成果保护意识和创建意识缺乏认识,绿地及设施常遭到破坏。
(四)监管处罚力度不足
运用综合手段保护绿化成果不够,处罚力度不足,在对毁绿、占绿事件进行处理时,有时案件执行难,缺乏时效性。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城市绿化管养力度。坚持建管并重、依法治绿的方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加大对毁绿、占绿的查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绿化成果。
(二)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对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强化调研、摸清现状,细化2015年“创园”工作目标,认真的分析总结,不断更新理念,继续探索加强街道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路子和方法。
(三)完善各类档案资料。对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查漏补缺,完善资料。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积极宣传创园的重要意义和绿化法规政策,强化全市人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园意识,使“创园”工作成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和支持的活动。
潇湘街道办事处 2015年3月10日
第五篇: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宣传材料
园林绿化是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快我县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县城生态质量,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县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的通知》精神,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规划建城、科学管城、旅游兴城”的思路,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载体,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依据县城环境条件与功能,充分利用林、河、城等自然资源,强化以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县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努力把布尔津县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商贸为一体的国家园林县城,把县城打造成为喀纳斯旅游第一景,作为我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及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15日我县正式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这一荣誉称号,是继2000年荣获“自治区园林县城”称号以来,我县园林绿化工作取得的又一值得骄傲的成绩,标志着我县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几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和城市环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各项规
定,坚持“建一房,绿一片;建一路,绿一线,让绿色跟着建设走”的绿化方针,狠抓城市的绿化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广泛发动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自荣获“自治区园林县城”称号之后,我县各族干部群众全力投入到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来。几年来相继完成了城南防护林、城东绿色通道、胜利路休闲绿地、迎宾路入口处东郊公园、环南路小游园等多项大型绿化建设。到2005年底,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由2000年的142.86公顷增加到177.0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8.53公顷,居住区绿地面积30.3公顷,单位附属绿地面积21.43公顷,防护绿地面积61.92公顷,生产绿地面积14.6公顷,街道绿地面积10.2公顷,风景林地面积20.1公顷。建成区绿地率由2000年的29.46%提高到36.51%,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32.45%提高到41.5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由2000年的7.9平方米提高到10平方米。至2005年底我县建成区绿地面积比2000年增加23.9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比2000年提高了2.1平方米。
在大力发展我县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为了指导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与持续发展,委托自治区设计编制《布尔津县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并于2000年7月经地区城市绿化评审小组评审通过并实施。绿地系统规划依托我县优越的自然景观,以公园、游园为重点,以两河、街道绿化为骨架,形成了县城与周围自然生态相融合,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园林体系,为布尔津县城园林绿化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同时根据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线管理规定》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行绿线管理制度和绿色图章制度,在城镇范围内全面推行绿线制度,对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街道绿地、防护林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划定了绿线,严禁一切建设活动,对居住区、单位庭院中的工程建设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要求各类建设工程首先要进行配套绿化规划审批,对条件不符合、绿化配套设施不够的一律不予审批。
多年来,我县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城市绿化条例>若干规定》宣传贯彻工作,大力宣传园林绿化法规,依法进行园林绿化管理和保护。制定实施了《布尔津县城镇绿化管理实施办法》、《布尔津县城镇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实施办法》、《布尔津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布尔津县绿线管理办法》和《布尔津县历史文化、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严格园林绿化执法程序,把园林绿化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有效地遏止了损害园林绿化行为的产生,杜绝了侵占、破坏绿化成果的事件。并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发放宣传单和出刊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各项园林绿化法规,形成了人人学习绿化法规、人人参与绿化建设的良好局面。据统
计,从2000年开始我县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和庆祝自治区“环卫工人节”等活动组织大型绿化专题宣传6次,组织绿化讲座、举办绿化培训班12次,出动绿化宣传车56次,发放绿化专题宣传单8000余份,编写绿化专题板报300余块。
我县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城镇文化古迹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制定了《布尔津县历史文化、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制度》,使俄罗斯民宅、古代石人、白山布·杜南拜纪念碑、古岩画等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制定了《布尔津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古树名木的保护职责。目前我县已对县城内26株有一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加强了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相继建成了供居民休闲儿童娱乐的休闲广场和人民公园、健身锻炼的中心公园、观光游览的河堤公园,并在县城三个入口处和主要街道建设了街头绿地,绿地面积均达到70%以上,配备了相应的园林设施,并全部免费向广大居民和游客开放,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游憩、健身的绿色环境。截止目前,我县公共绿地总面积已达到18.53万平方米。对县城道路绿化工作,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原则,使道路绿化建设形成城市绿带骨架,街道绿化普及率100%,绿化达标率92%,对城市环境的起到美化、隔尘、遮荫作用。
我县深入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等群众性绿化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绿化意识、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履行义务的法制意识,全民动员,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我县绿化工作中来。坚持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绿化路线,建立了县、镇、社区义务植树三级管理体制,严格实行登记卡制度,先后完成草原站林带、尾水渠林带、城南治沙、城东绿色通道、“三北”四期造林等工程建设工作,建成一批“共青林”、“老干部林”、“军民共建林”,为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区气候起到巨大作用。自2000年以来,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累计出动5万余人次实施义务植树活动,植树面积达533公顷,尽责率达90%以上,成活率达95%,已形成“林中有城,城中有水”的绿化格局。同时开展创建“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合格单位”活动,为了使“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合格单位”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促进城镇庭院绿化上档次、出精品,我县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争创“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合格单位”活动实施办法》,与各创建部门(单位)签订责任状。截止目前,我县被命名的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合格单位达56个,占全县庭院单位和居住小区总数的70%以上。
通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我们布尔津县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绿化、卫生和环境建设逐年提高,市容市
貌清新整洁,现在我们已经取得“国家园林县城” 荣誉称号,这是国家对我们绿化建设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今后,我们的县城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将继续加大城市建设的工作力度,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传统,形成我县独有的自然文化,把我们的县城建设成为一个国家生态园林旅游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