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21:4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届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届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

第一篇:第三届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

第三届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施鲍中律师维权案例入选

2014年“3•15”前夕,安徽省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在合肥召开会议,发布 “第三届安徽省消费者十大维权典型案例”,此次消费维权案件涉及商品房质量、开发商以旧房改造新房销售、汽车4S店隐瞒实情销售展车、文化公司虚假销售等方面内容,安徽众佳律师事务所施鲍中律师“公用企业利用垄断地位,肆意扩大格式条款解释被认定为无效维权案件”入选其中。

第二篇: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精选)

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一、劣质钢板断裂赔偿案

2006年9月23日浏阳市淳口乡村民戴某因左脚骨裂入住浏阳市某医院,医院为其植入医用钢板进行治疗,康复过程中,钢板发生断裂,造成骨骼不能正常生长,肌肉肿胀。消费者多次找医院和钢板的供应商反映情况并索取赔偿,多次协商未果。2007年5月20日消费者向浏阳市工商局提出申诉。经12315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医院补偿消费者治疗费用等相关损失26000元,钢板供应商在钢板取出后赔偿10000元,共计36000元。同时,工商部门对医院和供应商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二、手机漫游功能被无故停止服务案

消费者李某因手机号码所属通信公司在未经过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于使用期间无故停止了其手机省内漫游和国内漫游业务,导致其错失建筑工程的承包,要求该公司赔偿损失。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信条例》的相关规定,经12315协调双方达成协议,该公

司一次性补偿李先生人民币3000元。

三、销售不合格货车处罚案

2007年4月18日,长沙县局12315接到消费者吴某申诉,称其于2007年4月4日在湖南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东风小霸王货车一台,因与车辆识别代码不符导致不能上牌,并且该货车底板和侧面板没有达到合同约定,车主要求赔偿。经长沙县局调查,消费者反映属实,即责令当事人全额退货款48500元,并赔偿消费者交通费、误工费等相关损失4000元;同时工商部门对其销售不合格车辆行为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四、防冻液结冰汽车致损案

2008年1月17、18日,宁乡县工商局12315先后接到消费者秦某等三人申诉,称于2008年1月13日在宁乡县某汽车配件店购买了标示为长春市某研究所生产的冰点为-25度的汽车“长效防冻液”,加入到五台汽车发动机内后,防冻液竟全部结成冰块,造成五台汽车的发动机机壳全部破裂,损失共计12万元以上,请求工商部门协助处理。接到申诉后,12315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经了解,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经过执法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经销商肖某和李某同意赔偿五台车的车主共105000元。

五、酸枣条中含铁粒崩牙赔偿案

金女士于2007年10月2日在长沙市新中路某超市买了袋酸枣条,10月7日食用时牙齿竟被夹在酸枣条中的金属渣崩掉。金女士向超市提出了赔偿要求未果,双方僵持不下。长沙市工商局12315接到申诉后,立马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由超市负责金女士治疗、补牙的全部费用,并补偿消费者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费用共800元。

六、商品房质量纠纷索赔案

喻女士于2007年元月购买某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商品房,面积150.3平方米,房款283700元。房产开发公司交房后,喻女士发现卧室地面裂缝2.5米左右,即与开发公司协商要求退还房款。协商未果,于2007年7月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消委即派人进行现场取证、调查,调查结果为:商品房裂缝确系质量问题。消委按照《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1、由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商品房卧室地面裂缝处进行加固钢筋维修。

2、给予喻女士一次性赔偿现金13000元。

七、种子发芽率低于规定标准索赔案

张先生等五位村民于2007年2月在某种子经营部以75元/包的价格购买了12包某牌辣椒种子。种子播种后20多天,绝大部分没有发芽。张先生等五位村民于2007年3月到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消费者委员会邀请农业局专业农技人员到现场查看,发现没有发芽的种子大部分已腐烂,没有再发芽的可能。经检验种子的发芽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不是几位农民的播种方法不当。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双方协商,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种子经营部补偿张先生等五位农民整土、施肥、农膜、种子款及误工等费用共计陆仟元整。

八、楼梯扶手旁陈列饮料引起消费者摔伤索赔案

2007年2月,马女士去某超市购物,当提着选购好的物品经楼梯通道从二楼下到一楼的最后二个阶梯时,由于阶梯有水,梯滑,无法抓到楼梯扶手摔倒,造成了严重的右脚外踝骨折。超市先期支付马女士900元的医疗费,但事故发生后的医药费、治疗手术费、交通费共计2540元,不愿继续支付。马女士向消委投诉,要求超市赔礼道歉,并承担医药、治疗、交通费2540元。消委调查:超市扶手旁堆满了物品,超市楼梯通道狭窄,上下人流拥挤,造成消费者滑倒不能及时抓到扶手,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按照《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提供的商品、服务、设备、设施、物品陈列等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超市将物品陈列在扶手旁,是造成马女士滑倒,脚被摔断的主要原因。经调解,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超市向马女士表示歉意;超市再承担医药、治疗费2000元;马女士同意对今后脚的康复所需要的费用不再要求超市承担。

九、所购中药少味数索赔案

刘女士因患妇科病症,从户外广告上看到某医院对妇科治疗有专长,于2007年8月去该医院看病。医生开出某代号的中药处方,每剂价格36.9元,刘女士在该院耗资3000多元,病情并无好转,于是对医院产生了怀疑。刘女士将所购中药交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医院代号处方共有18味中药,但只抓了16味中药,每剂收取人民币36.9元,而浏阳市物价局核定该剂药的价格为12.12元,每剂多收24.78元,刘女士要求赔偿,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向消委投诉。消委经查:《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任何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使用代号开药方。医院供给刘女士的中药应为18种,却只有16种属实。每剂中药按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医院多收了刘女士每剂24.78元。经消委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医院向刘女士赔礼道歉;医院退给刘女士医疗费1500元,并一次性补给刘女士少药补偿费等损失费2600元。

十、夸大药效宣传索赔案

陈女士从某宣传资料上看到某公司生产的某药品能治愈乙肝等肝病,为此,购了4个疗程的药,每个疗程1998元,其中一盒优惠价786.1元,共计7779.10元。陈女士按照说明书坚持服用后,感觉效果不佳,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结果为:其定量结果超出正常标准,与未服此药前的结果相差不大。因相信宣传效果,陈女士仍继续购买一个疗程药品,服用后仍无效果。向消委投诉经销商夸大宣传,要示商家补偿3200元。经调查,该商家宣传资料确有夸大药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规定,对商家夸大宣传的案情移交行政机关查处,由经销商补偿陈女士3000元。

第三篇:消费维权案例

1、市民豆浆里发现小老鼠 曝光反被判赔厂家1元钱

在豆浆里发现一整只小老鼠,惊吓过度找超市要说法,并叫上电视台记者,豆浆厂家被曝光。厂家看到新闻后,气愤之余把这位消费者告上了法庭。近日,经过无锡市南长法院的调解,该消费者愿意向厂家赔礼道歉,并赔偿厂家1元钱。

李先生在某大型连锁超市购买了几袋豆浆,没想到在一包豆浆里倒出了一只小老鼠,李先生大惊失色,赶紧到超市反映情况,并叫上了电视台记者。后来在协调之下,超市赔偿了李先生2500元。然而没几天,电视媒体以“豆浆里喝出小老鼠,3.15维权进行时”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厂家认为李先生的行为已经侵害到他们的名誉,要求李先生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及名誉损失10万元。

庭审期间,厂家向法庭提供了该厂制作豆浆的工艺视频介绍,从原材料到密封袋装的整个生产过程,是在一个封闭的流水线上由机器操作完成的。厂家陈述,在生产流程中有一段成品运输管道比较细,根本不可能允许一整只老鼠通过。而李先生也承认他是在开启后的第二天才发现有老鼠的。

法官进行了分头调解。李先生认为他只是如实地反映了自己所遭遇的情况,面对厂家10万元的赔偿费,他觉得自己有些无辜。法官建议李先生站在厂家的角度进行考虑,了解一下厂家的生产流程,再判断厂家的主张是否合理,最后李先生经过再三考虑,同意向厂家公开赔礼道歉。之后,法官找了厂家的委托代理人进行谈话,厂家表示他们只是为了维护商誉才提起诉讼,如果对方肯赔礼道歉,他们只需要1元的赔偿费。最终在法官的协调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先生向厂家表示歉意,并赔偿厂家1元钱。

庭后,法官表示,居民提高维权意识是好事,但也不能盲目维权,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理性维权,而且也要注意维权的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会侵害到他人的名誉,而面临高昂的赔偿费。

律师说法

消费者维权没想到却倒贴给厂家名誉损失赔偿,这样的案例真是少之又少。透过这起发生在无锡的案子,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对此,江苏金长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进就如何进行合理合法维权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剖析。消费者是不是对厂家构成名誉侵权?

王进律师表示,厂家以李先生损害其名誉要求其承担责任,从新闻报道所提供的信息来看,消费者似乎不存在损害厂家名誉的主观故意,也没有损害的行为。他在食用的豆浆里发现老鼠后到超市交涉的行为并无不当。如果是超市在运输储存中出现的问题,超市方予以赔偿无可厚非,如果是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向厂家追加索赔也是可以的。制作豆浆的工艺视频反映的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厂家免责的依据,因为产品出现的问题,不仅仅只在生产这一个环节上。

对于是否构成名誉侵权,王进律师认为,消费者向电视台进行投诉曝光是他的权利,其本身如果不是提供的虚假信息,也没有对豆浆生产厂家名誉的影响进行故意和歪曲散布,应当不构成侵权,反之则需承担相应责任。本案关键问题在于老鼠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各方都存在举证困难的情况,故法院对双方进行调解。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如何巧妙维权?

据王进律师介绍,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索赔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一是产品存在缺陷;二是存在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损害;三是损害和产品缺陷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发生纠纷时,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损失,依法维权。消费者维权时应找准维权对象。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作为消费者要正确、及时地搜集并保存证据。根据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因此,消费者应从侵权责任构成的要件入手,及时收集并保存“产品缺陷”、“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证据,确保依法维权成功。就拿本案来说,豆浆当中出现老鼠,消费者在开袋之前是有可能发现的,这个时候就应当固定证据,而不应当将其打开,以免到最后说不清楚。进行监督报道的电视台是否要担责?

其实,相关电视台的报道也是导致本案出现的一大关键性因素,只是相关豆浆生产厂家未对电视台方面提起诉讼。对此,王进律师认为,如果电视台在这起舆论监督报道中,一方面未尽完全核实义务,另一方面又夸大了消费者的投诉内容,从而导致厂家名誉受损,也应当要承担相应责任。当然,相关方面也需要厂家能够举证,且所主张的赔偿,也需由厂家提供造成损失的证据。通讯员 陆芳芳 如山 扬子晚报记者 路若愚.

第四篇:2015年淮安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2015年淮安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15淮安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涉及产品质量、人身损害、消费欺诈等多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市消协负责人指出,通过典型案例的发布,将警示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注意防范消费陷阱,防止类似案例再度发生。

指导使用农药不当

【案例简介】2015年10月26日,淮阴区老张集乡农民刘某向淮阴区消协投诉称,他在某农药销售点购买农药,对5亩多水稻进行喷洒而导致绝收。经专家现场勘察认为,系喷洒农药不当所致,农药销售点人员也承认指导刘某用药不当。经调解,店家同意给予刘某3000元的经济补偿。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护肤霜中含有药物

【案例简介】2015年6月1日,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投诉,称在天猫商城网店购买的某护肤霜,用后有不良反应,怀疑质量有问题,并提供了该护肤霜样品。经查,该产品检出药品成分克霉唑、盐酸特比萘芬,克霉唑属于化妆品禁用物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的规定,该护肤霜应按假药论处。公安机关立案后,联合办案组经过前期调查取证,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一举捣毁生产窝点1个,销售窝点1个;抓获多名涉案人员,现场查扣涉案产品353箱、生产原料、电脑、手机及快递送货单等物品。

【消费提示】消费者在选择药品、食品及化妆品时,要慎之又慎,一定要选择具有经营资质的单位购买,切勿贪图便宜而损害了自己和家人。

羽绒服多收50元

【案例简介】2015年3月10日,盱眙县鲍集镇胡姓消费者在某品牌体育用品店购买了一件羽绒服,标价1499元,经打折后实收799元,并开具了5折购物收据。胡某回家后发现多收了50元,找到该店未果。消协调解中,店主承认打的是5折宣传广告,实际上都是按5.3折销售的,其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欺诈,应给予消费者3倍赔偿。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赠品面膜导致过敏

【案例简介】2015年4月30日,李某在淮阴区一超市购买某品牌面膜,超市附赠同款面膜。李某使用后出现大面积红色斑点,伴瘙痒、发烧、红肿。随后李某便找到该品牌面膜的销售经理陈某,陈某陪其去医院就诊,支付医药费1306.8元,经数天治疗好转。后双方对治疗期间误工费赔偿问题产生分歧。经消协调解,该面膜销售公司赔偿李某1750元误工费用。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提车必须先买导航

【案例简介】2015年10月2日,陈某与某车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并交付定金3000元,购买某品牌轿车1辆,但未写明交车日期。商家2次通知取车均爽约,第3次通知取车时被告知,必须购买2800元的导航方可提到车。经涟水县消协调解,该商家同意给陈某免费提供全车贴膜,并减少400元钱加装合同约定的导航,及时办理提车手续。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有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催告”快件没有送达

【案例简介】2015年1月14日,淮安区消协接到陆某的投诉,称因某快递未能将其公司的“催告上班通知”快件送达,邮件接收状态却显示已签收,后公司以“无故旷工”为由将其除名。经消协多次调解,快递公司承认有错拒不赔偿,陆某便将其告上法庭。法庭依法判决该快递公司赔偿陆某交通费、误工费840元,并承担本案受理费50元。

【消费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十一条均有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汽车维修两次仍有故障

【案例简介】2015年1月6日,丁女士驾车在宁宿徐高速公路盱眙段发生交通事故,其驾驶的汽车受损,后拖至附近一家汽修厂维修,并签订一份维修合同。在取车驾驶过程中,她发现该汽车发动机异响、油表失灵、刹车风泵漏修等故障,经二次修理故障依旧。丁女士要求该汽修厂给予赔偿。经盱眙县消协调解,该修理厂同意一次性给付丁女士8500元补偿。

【消费提示】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质量保证期内,机动车因同一故障或维修项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负责联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并承担相应修理费用。同时也提醒有车一族,维修时要选择资质等级高、技术条件好的维修厂家,在签订维修合同时要把相关情况标注清楚。

牛奶临界保质期未标示

【案例简介】2015年11月19日,李某在淮阴区某超市购买了一瓶光明鲜奶,到家后发现牛奶的保质期就到当日,已近保质期临界点,而超市以该牛奶尚未过期为由拒绝李某的赔偿要求。消协调解中,超市方表示愿意收回该瓶牛奶,但仍以该牛奶尚未过期为由拒绝给予其它赔偿。消协告知超市负责人,国家工商总局有规定: “督促商场、超市等企业针对处于保质期内、临近保质期、保质期届满等不同情况的食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而超市没有把即将过期的牛奶做任何特殊标示,导致消费者误买。最终超市方承认工作有疏漏,经调解给予投诉人200元的经济补偿。

【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同时,经营商家也要定期检查食品的进、销、存情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

网上销售假冒香烟

【案例简介】2015年3月30日,淮安市烟草专卖局、淮阴区烟草专卖局会同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对陈某利用微信等自媒体销售假冒高档卷烟进行立案调查。经查,陈某自2014年12月以来,为谋取暴利,利用微信、QQ等发布销售卷烟信息,通过快递公司发货、支付宝交易的方式销售卷烟,其加入的非法经营网络销售涉及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山东、北京、河北等20余省份乃至境外。2015年9月18日,该案被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部级督办案件,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消费提示】网上烟店主要以销售假烟、走私烟为主,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逃避相关税费,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与消费者利益。提醒广大消费者,应从持有合法有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店中购买。

转让健身卡要收费

【案例简介】2015年1月8日,投诉人徐某在清浦区某健身会馆办理一张1400元健身年卡,使用过一次后,因工作地点变动不能继续在这家健身会馆健身。双方协商徐某可转让此卡,但健身会馆要收300元转卡手续费,徐某不同意。经消协调解,该健身会馆同意协助徐某转卡不收取费用。

【消费提示】消费者在办理健身卡等各种消费卡之前,需要看清楚相关协议,询问该卡是否可转让、退卡,并签订相关退、让、停卡缴费协定,在签订协议时,务必仔细阅读条款内容,如发现条款里有不明白之处或是认为不合理之处,要及时提出。(记者宋莹莹通讯员赵朝辉左婕卢克余)

第五篇: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消费者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八起2016全省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2016年,新型消费纠纷日益增多,省法院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开展了专题调研,全省各级法院也大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有力地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了市场环境。近期,省法院梳理了一批保护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现予以发布,希望广大消费者勇于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希望广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共同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网约车只投保非营业性保险,其从事营运活动未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者险内不负赔偿责任

【案情】

2015年7月28日下午,被告张某通过打车软件接到网约车订单一份,张某驾驶其自有轿车搭载网约车乘客,途中遇原告程某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两车碰撞,致程某某受伤、车辆损坏。原告程某某受伤住院治疗,医院诊断其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经鉴定,原告程某某颅脑损伤所致轻度精神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构成九级伤残;颅骨缺损6平方厘米以上构成十级伤残;误工期限180日,护理期限90日,营养期限90日。被告张某驾驶的轿车行驶证上的使用性质为“非营运”。2015年3月27日,张某在被告人保南京分公司为该车投保了交强险以及保额为100万的商业三者险,保单上的使用性质为“家庭自用汽车”。法院认为,张某的营运行为使被保险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张某应当及时通知人保南京分公司,人保南京分公司可以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返还剩余保险费。张某未履行通知义务,且其营运行为导致了本次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保南京分公司在商业三者险内不负赔偿责任。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保险费与保险赔偿金为对价关系,保险人依据投保人告知的情况,评估危险程度而决定是否承保以及收取多少保险费。在当前车辆保险领域中,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车辆的用途,将其分为家庭自用和营运车辆两种,并设置了不同的保险费率,营运车辆的保费接近家庭自用的两倍。这是因为,相较于家庭自用车辆,营运车辆的运行里程多,使用频率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自然更大。家庭自用车辆的风险小,支付的保费低;营运车辆风险大,支付的保费高。以家庭自用名义投保的车辆,未投保营运型商业保险,从事营运活动,车辆的风险显著增加,投保人应当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以增加保费或者解除合同并返还剩余保费,投保人未通知保险公司而要求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者险内赔偿营运造成的事故损失,显失公平。

安全气囊有缺陷,车辆制造商应承担相应产品责任 【案情】

2015年8月30日,裴某某驾驶其所有的汽车与路边树木相撞,造成自己受伤,车辆及树木损坏。裴某某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事故发生过程中,该车安全气囊未展开。张家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为裴某某夜间饮酒(构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盲目行驶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在该起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原告认为裴某某的死亡与汽车安全气囊没有打开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该车存在明显的产品缺陷,为此,原告诉至法院请求车辆制造商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系产品责任侵权纠纷,裴某某驾驶涉案车辆与路边树木相撞后,车头严重损害,安全气囊却未能展开,不符合作为一个善良人在正常情形下对一件产品所具备的安全性的期望,不符合可期待安全性的标准,故涉案车辆存在不合理的危险。现原告已经提供了涉案车辆存在缺陷的初步证据,汽车安全气囊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未能发挥保护作用,与裴某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被告汽车制造公司未能就法律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规定的免责事由提供证据加以证实,理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鉴于死者裴某某夜间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违法行为是造成本案交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可以减轻被告公司的责任,法院确定由被告公司对原告因裴某某死亡所造成的损失承担30%的赔偿责任,其余损失由原告自理。

【点评】

汽车作为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其质量直接关乎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汽车的安全性设计,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目前被动安全系统主要有安全带、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等组成。鉴于交通事故难以预测和突发性特点,被动安全性设计对于车辆乘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产品责任侵权纠纷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受害人在发生侵权纠纷中处于劣势地位,其举证能力相对有限。因此,我国法律对生产者规定了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同时对受害人的举证责任也规定了区别于一般侵权行为的特殊规则。具体到本案中,死者裴某某驾驶涉案车辆与路边树木相撞后,车头严重损害,安全气囊却未能展开。受害人方已经提供了涉案车辆存在缺陷的初步证据,涉案车辆安全气囊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未能发挥保护作用,与裴某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汽车制造公司无法提交证据证实涉案车辆安装的安全气囊不存在缺陷,故应承担举证不利的相应后果。

中途退学的,扣除相关损失后,教育培训机构应当退还剩余学费 【案情】

2014年9月19日原告陆某和被告某教育机构签订《学生入学注册合同》一份,协议约定,被告提供常规班4个级别课程,每个级别最长不超过6个月,学习期限为2014年9月19日至2016年9月19日,学费为32800元。该协议还约定,除以下情况外,学校无法受理学员提出的退学申请:本合同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学员提交退学申请单并经学校认可的,学校在扣除退学手续费及管理费1500元、学员的银行刷卡手续费后,将余款退还给学员;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超过5个工作日但不满30天,学员提交退学申请单并经学校认可的,学校在扣除退学手续费及管理费4200元、学员的银行刷卡手续费后,将余款退还给学员。签订该协议后,原告交纳了学费并开始上课,后因原告2015年7月生育了一个小孩,上课中断了一段时间,直至2015年12月14日,原告第二级别课程小班课、沙龙课尚未达到总课时的一半,之后原告未再上小班课、沙龙课。2016年1月初原告因自己没有时间、课程接受程度等原因向被告提出退学,并要求退还尚未上课的第三、四级别学费16400元,同时要求返还第二级别已上课但未过半的课时费4100元。学校认为,根据合同约定,学员提出的退学申请超过了约定的期限,故学校无须退还学费。双方协商不成,原告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学生入学注册合同》合法有效,但该合同具有人身依附性,在原告明确表示因生育等原因拒绝履行的情况下,涉案教育培训合同事实上已不能履行,故法院认定双方《学生入学注册合同》于2016年1月解除。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本案中,《学生入学注册合同》解除后,原告尚未上课的学费,被告应当予以退还,但本案合同解除系原告不履行合同义务所致,原告系过错方,应当赔偿被告因解除合同导致的损失。据此,法院酌情认定被告退还原告第三、四级别学费16400元,其余学费作为被告的损失,不予退还。

【点评】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苏教规【2010】1号《江苏省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期在一年以上的应按学期或学年收取学费,不得跨学提前收费。本案被告作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已经跨收取学费,明显违反了上述规定。实践中,因学员未能审慎考量学程安排而中途退学,学员在合同解除过程中系过错方,其亦应对学校因合同解除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约定免除开发商交房通知义务的条款应属无效 【案情】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龙某、李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由龙某、李某购买某房产开发公司的房屋,房屋总价款为1160万元,约定于2014年5月20日前交房,同时该合同第九条约定出卖方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其中约定“每逾期一天,出卖方按天向买受方支付本合同第四条约定房屋总价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该合同第二十二条约定“本合同未尽事项,双方应当在本合同附件五中补充约定。补充约定中不得约定与本合同内容相冲突的、减轻或免除出卖方责任的、加重买受方责任或排除买受方权利的条款”。该合同附件五第四条对房屋交付作出特别约定“在本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届满时,买受人仍未收到出卖人书面接房通知的,买受人应在本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届满的当天到出卖人索取书面接房通知,除本合同约定可延期交付外,出卖人应在当天按接房通知规定为买受人办理交房手续,买受人未按本约定到出卖人索取书面接房通知或未在当天办理接房手续的,由此产生的逾期交付责任由买受人承担”。

合同签订后,龙某、李某按约付清了全部房款,但直到2014年10月12日才收到某房产开发公司邮寄的商品房收房催告书,龙某、李某随即前去收房。龙某、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房产开发公司承担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龙某、李某与某房产开发公司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交房时间并约定“每逾期一天,出卖方按天向买受方支付本合同第四条约定房屋总价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且主合同条款中约定“补充约定中不得约定与本合同内容相冲突的、减轻或免除出卖方责任的、加重买受方责任或排除买受方权利的条款”,但其合同附件补充协议关于房屋交付的相关约定不仅与商品房买卖合同内容相冲突且均为减轻某房产开发公司责任并加重龙某、李某责任的条款,将某房产开发公司通知收房的义务全部转嫁到龙某、李某处并免除了某房产开发公司未通知收房所应承担的逾期交房违约责任。前述条款系某房产开发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且实质上免除了某房产开发公司关于通知房屋买受人收房的义务,故该条款无效。据此,某房产开发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逾期交房违约条款承担自合同约定的交房之日至收房通知书到达龙某、李某之日期间的逾期交房违约赔偿责任。法院遂判决:某房产开发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龙某、李某逾期交房违约金841000元。

【点评】

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其中多为格式条款,系开发商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购房者进行协商的条款。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关于购房者支付购房款、开发商交付房屋的具体时间及方式约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开发商作为商品房的建设方和房屋交接前的初始登记权利人,其系房屋具体有无建造完成、是否验收合格、是否达到交房条件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交房条件的房屋并书面通知购房者房屋交接时间及房屋交接中注意事项,购房者只有在收到开发商的书面通知时才能够确认房屋交接时间。因此,开发商对购房者的房屋交接书面通知义务至关重要,不能通过将房屋交接义务及后续风险转嫁给购房者的条款约定来免除开发商的房屋交接通知义务,开发商提供的实质上免除其关于通知购房者房屋交接义务的格式条款无效。

标签上未标注有食用量限制的特殊物质的每日食用量警示语,违反食品安全标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情】

2015年4月25日,原告潘某在被告某公司商场购买了若干芦荟饮料,分别为纤荟哈密瓜芦荟饮料、纤荟西瓜芦荟饮料、纤荟椰子芦荟饮料,价款共计906.87元。每瓶的中文标签中标注的原产地为中国台湾,经销商为某公司,标签的配料中标注有“库拉索芦荟凝胶和汁”,并标注有“本品添加芦荟,孕妇与婴幼儿慎用”,未标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语。2016年2月24日,原告潘某诉至法院,认为某公司商场销售的该饮料并没有标注食用量,根据食品安全法等规定,构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现请求被告退还价款并十倍赔偿。法院认为,由于案涉饮料缺失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签要求,故应认定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告潘某依法有权要求被告某公司商场返还价款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点评】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食品安全标准既包含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也包含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本案涉及的是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签要求。卫生部等六部门《关于含库拉索芦荟凝胶食品标识规定的公告》(2009年第1号)规定:

一、芦荟产品中仅有库拉索芦荟凝胶可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每日食用量应不大于30克。但是,孕妇、婴幼儿不宜适用。

二、添加库拉索芦荟凝胶的食品必须标注“本品添加芦荟,孕妇、婴幼儿慎用”字样,并应当在配料表中标注“库拉索芦荟凝胶”。

四、企业应在企业标准中对添加库拉索芦荟凝胶的食品的每日食用量作出规定。若无法确保消费者芦荟日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应在包装上标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语。该规定要求在包装上标注每日食用量的警示语,那就应在每瓶包装上同时标注库拉索芦荟凝胶的含量,否则消费者并不能正确控制食用量。被告某公司商场作为销售者,对卫生部等六部门关于含库拉索芦荟凝胶食品标识的规定应当明知。被告某公司商场销售的案涉饮料的标签中对上述规定第二条的相关要求进行了明确标注,而对库拉索芦荟凝胶的含量及每日食用量警示语却未标注,且标签中也无能够确保消费者芦荟日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的内容。这就会导致消费者无法安全确定摄入量,以避免身体受到损害。由于案涉饮料缺失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签要求,故应认定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告潘某依法有权要求被告某公司商场返还价款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销售有维修记录的手机构成欺诈,应承担责任 【案情】

2015年3月25日,原告顾某在被告宝应县某通讯器材经营部经营的“中国电信3G手机卖场”购买了一部手机,手机价格为人民币6688元,2015年3月27日,原告顾某到被告宝应县某通讯器材经营部提取手机。后原告顾某在使用该手机过程中,发现手机并非原装机,遂于被告交涉,双方协商未果,遂引起本诉。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顾某申请,法院对本案涉及的手机向某公司进行调查取证,某公司于2015年7月8日向法院出具一份调取证据通知书回执,该回执载明,该手机有一次维修记录。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张某某作为销售手机的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正当渠道的手机,且提供的手机应为无任何瑕疵的产品,但被告张某某出售给原告顾某的手机,经向官方直营店查询,该手机购买日期为2014年12月24日,于2015年1月30日有一次维修记录,也就是说,原告于2015年3月27日购买该手机之前,已有维修记录,该手机应为瑕疵产品,如原告知晓上述情形,显然不会购买,被告张某某作为实际经营者,对其销售的产品存在瑕疵应是明知的,其未向原告如实告知,被告张某某的行为应定性为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原告顾某要求被告返还购机款并支付三倍赔偿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

【点评】

部分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以“水货”、“官翻机”冒充全新行货手机向消费者出售。本案中,被告张某某向原告顾某出售的手机为典型的“官翻机”,即已经出售并使用过的手机,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通过官方维修渠道修理过的手机,商家在出售此类手机时负有向消费者如实告知的义务,如故意隐瞒事实,应构成欺诈,除接受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外,还应承担三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商品包装标注“极品”字样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情】

2015年10月,原告王某在被告某公司购买“乐陶陶极品海参”4盒,每盒3200元人民币,共计花费人民币12800元。“乐陶陶极品海参”包装盒正面标有“极品”字样,侧面引用《本草拾遗》、《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以新》的内容,表明海参在治疗疾病、提高免疫等方面的功效,包装盒背面标注质量等级为三级。法院经审理认为,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本案中诉争商品的外包装上使用“极品”字样,与“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含义相同,属于绝对化语言,同时引用文献表明具有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极易误导消费者;涉案商品外包装正面显著位置标注有“极品”字样,在背面却标注质量等级为三级,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属于欺诈行为。遂判决某公司向原告王某退还货款人民币12800元,赔偿人民币38400元;原告王某向被告某公司退还“乐陶陶极品海参”4盒。

【点评】

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三倍。本案中,涉案商品外包装正面显著位置标注有“极品”字样,同时引用文献表明具有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故意以误导的文字内容加重消费者鉴别、考察商品的责任,目的是引导消费者基于错误的认识购买产品,应认定构成欺诈。

销售者未尽告知义务欺诈消费者应担责 【案情】

2015年12月26日,原告杨某某与被告泰兴市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汽车购销(代购)合同》一份,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购买某品牌汽车,车辆价格为178000元。合同签订后,原被告双方依合同约定支付购车款并交付汽车,原告亦于2016年2月23日办理了车辆行驶证。后原告在汽车官方网站通过所购车辆车架号查询得知,其所购车辆在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时曾停放于天津港区域。后原告找被告交涉未果。汽车销售公司于2016年5月20日作出说明称,其公司于事后对该车辆实施了清洗和清洁,更换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及空调滤清器,并对天窗进行了调节;但涉案车辆作为特殊车辆由该公司通过非授权经销商渠道销售,并对涉案车辆提供有限质保。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购买汽车系因生活需要自用,如发生欺诈纠纷的,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处理。原告向被告购买汽车时,被告应当就汽车的实际状况履行告知义务,但被告并无证据证明其将涉案汽车的瑕疵如实地告知了原告。客观上,原告于取得汽车后才获知了汽车经过维修和清洗的事实,故被告的行为构成销售欺诈,原告主张的退还汽车、返还购车款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应予支持。遂判决被告泰兴市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返还原告杨某某购车款人民币178000元并赔偿原告损失300000元,原告将汽车返还给被告。

【点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汽车本身属于商品,是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代步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组成部分,因此,原告为家庭生活消费的需要购买汽车,与销售者发生欺诈纠纷的,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张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本案中,原告向被告购买汽车时,被告应当就汽车的实际状况履行告知义务,但被告并无证据证明其将涉案汽车的瑕疵如实地告知了原告。客观上,原告于取得汽车后才获知了汽车在销售前已经经过维修和清洗,也即被告在销售汽车时向原告隐瞒了车辆的真实情况,故被告的行为构成销售欺诈。根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原告的诉讼请求并不违反此项规定,故依法应予支持。

来源: http: www.xiexiebang.com kx2035.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第三届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届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涉农维权典型案例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涉农维权典型案例 2015年12月8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第七次“拖欠农民工工......

    连云港中院公布2012年度连云港法院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连云港中院公布2012年度连云港法院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来,全市法院在省法院监督指导下,在市委领导、市人大监督和市政府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

    金融消费典型案例

    金融消费典型案例 周某诉甲银行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 【要旨】 银行对其代销的基金产品,已履行风险提示、信息披露等义务的,投资者应自担基金投资风险。 【案情】 2015年6月......

    浅谈消费维权

    12315耗费维权联络站 “五进”作业是工商有些延伸监管网络、拓宽维权功用、提升维权效能、效力经济打开的战略行为。魏都工商分局在贯彻履行省、市局“五进”作业办法,推动耗......

    浅谈消费维权

    浅谈消费维权“五进”工作 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 “五进”工作是工商部门延伸监管网络、拓展维权职能、提升维权效能、服务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魏都工商分局在贯彻落实省、......

    通信维权典型案例分析

    工作不到位 申诉内容:申诉人139XXXXXXXX反映,11月份在小区内拨打电话未按小区内标准收费。 调查情况:经核查,用户11月8日通话地点有企业新建基站,因基站号未添加到小区内,导致系统......

    2014年12315十大消费维权案例

    2014年12315十大消费维权案例 案例一:快递寄失物品,工商调解获等额赔偿 【案情】消费者符女士来电反映9月25日其通过某快递公司将衣服从海口寄往东莞的途中被快递弄丢,现要求......

    最高院发布八典型案例

    案例1 袁巧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袁巧娥系浙江省云和县华夏工艺厂(系个人独资企业)的负责人,其与丈夫夏根发(另案处理)共同经营该厂。自2011年年初开始,该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