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医执业医师例题解析诊断学基础
中西医执业医师例题解析:诊断学基础
单侧眼球凹陷见于()
A.Horner综合征
B.脑血管疾病
C.严重脱水
D.甲亢
E.颅内病变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A.Horner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临床表现包括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眼压低,同侧面部无汗和温度升高,泪腺分泌增多或减少。本征发生于儿童时常有虹膜色素缺失海天医考网。
第二篇:中西医助理医师试题解析:诊断学基础
海天医考网整理患者,男,32岁。发热10天,每天体温最高达39.6℃~40.1℃,最低37.6℃,试问该热型属于()
A.波状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间歇热
学员提问:为什么?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C.驰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每天体温最高达39.6℃~40.1℃,最低37.6℃,可以看出患者的体温幅度是大于两度的,所以最佳的选项是C.
第三篇:中西医执业医师介绍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介绍: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中医医师经注册取得由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保健活动。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形式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为病历考试、基本损伤与体格检查考试、临床答辩考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学综合笔试为标准化考试,全部采用选择题题型。分为A型和B型题,共有A1、A2、B1三种题型。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综合笔试部分采取标准化考试方式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国家一级的具体考试工作。实践技能考试由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目的和意义
出台《执业医师法》对我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以下简称中医医师)实施资格考试、执业注册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医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其权益,保护人们健康安全;同时,也是与国际上对医师的管理制度接轨,便于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篇:2018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练习题:问诊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2018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练习题:问诊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下列不属于既往史的是
A、冶游史
B、手术史
C、预防接种史
D、传染病史
E、过敏史
2、下列问诊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首先进行过渡性交谈
B、先问简单问题
C、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
D、当患者的回答与医师的想法有距离时可进行暗示性提问
E、避免重复提问
3、下列不属于个人史的是
A、社会经历
B、习惯与嗜好
C、冶游史
D、职业和生活条件
E、生育史
二、B
1、A.月经情况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B.生育情况
C.冶游史
D.家族遗传病史
E.预防接种史
<1>、属于个人史的是
A B C D E
<2>、属于既往史的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既往史包括以往健康状况的评价、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患过何种疾病等。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问诊不可以进行暗示性提问。
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个人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区与某种传染病或地方病的关系。②生活与饮食习惯。③过去及现在的职业及工种。④冶游及性病史。
二、B
1、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个人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区与某种传染病或地方病的关系。②生活与饮食习惯。③过去及现在的职业及工种。④冶游及性病史。
<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既往史包括以往健康状况的评价、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患过何种疾病等。
第五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公布,润德教育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第一单元 症状学
细目一:发热
要点:
1.发热的病因
2.发热的临床表现
3.发热的问诊要点
细目二:头痛
要点:
1.头痛的病因
2.头痛的问诊要点
细目三:胸痛
要点:
1.胸痛的病因
2.胸痛的问诊要点
细目四:腹痛
要点:
1.腹痛的病因
2.腹痛的问诊要点
细目五:咳嗽与咯痰
要点:
1.咳嗽的病因
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
细目六:咯血
要点:
1.咯血的病因
2.咯血的问诊要点
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细目七:呼吸困难
要点:
1.呼吸困难的病因
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细目八:水肿
要点:
1.水肿的病因
2.水肿的临床表现
3.水肿的问诊要点
细目九:皮肤黏膜出血
要点:
1.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
2.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
3.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
细目十:恶心与呕吐
要点:
1.恶心与呕吐的病因
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
细目十一:呕血与黑便
要点:
1.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2.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
细目十二:黄疽
要点:
1.黄疸的概念
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途径
3.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4.黄疸的问诊要点
细目十三:抽搐
要点:
1.抽搐的病因
2.抽搐的问诊要点
细目十四:意识障碍
要点:
1.意识障碍的病因
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
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
第二单元 问诊
要点:问诊的内容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细目一:基本检查法
要点:
1.常用触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叩诊的方法及常见叩诊音
3.嗅诊常见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
要点:
1.体温测量
2.脉搏检查
3.血压测量
4.发育判定
5.营养状态检查
6.意识状态判定
7.面容检查
8.体位检查
9.步态检查
细目三:皮肤检查
要点:
1.弹性、颜色、湿度检查
2.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检查
3.水肿、皮下气肿和毛发检查
细目六:颈部检查
要点:
1.颈部血管检查
2.甲状腺检查
3.气管检查
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查
要点:
1.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2.常见异常胸廓
3.胸壁静脉检查
4.胸壁及胸骨检查
5.乳房检查
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查
要点:
1.肺和胸膜视诊(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
2.肺和胸膜触诊(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
3.肺部叩诊
4.呼吸音听诊(正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
5.啰音听诊
6.胸膜摩擦音听诊
7.听觉语音检查
8.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肺不张及气胸)
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
要点:
1.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
2.心脏触诊(心脏震颤、心包摩擦感)
3.心脏叩诊(心脏浊音界)
4.心脏瓣膜听诊区
5.心率听诊、心律听诊
6.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
7.心音听诊(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喀喇音、奔马律及开瓣音)
8.心脏杂音产生机制
9.心脏杂音的特征
10.各瓣膜区常见杂音听诊
11.心包摩擦音听诊
12.血管检查及周围血管征
1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大量心包积液)
细目十:腹部检查
要点:
1.腹部视诊(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
2.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
3.腹内脏器触诊(肝、胆、脾、肾、膀胱)
4.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腹部肿块触诊
5.腹部叩诊(叩诊音,肝、脾、膀胱叩诊)
6.胃泡鼓音区和移动性浊音叩诊
7.腹部听诊(肠鸣音、上腹部振水音、血管杂音)
8.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急性腹膜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肠梗阻)
细且十一:肛门、直肠检查
要点:
1.肛门、直肠视诊
2.肛门、直肠指诊
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
要点:
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
2.四肢、关节检查(形态、运动功能)
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查
要点:
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
2.感觉功能检查、感觉障碍及其常见类型
3.运动功能检查(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
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5.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细目二:血栓与止血检查
要点:
1.出血时间测定
2.血小板聚集试验
3.凝血因子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
4.纤溶活性检测(D-二聚体、3P试验)
5.口服抗凝药治疗监测
细目三:骨髓检查
要点: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细目四:肝脏病实验室检查
要点:
1.蛋白质代谢检查(血清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
2.胆红素代谢检查
3.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ALT、AST、ALP、γ-GT、LDH)
4.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
细目五:肾功能检查
要点:
1.肾小球功能检测(CCr、Cr、BUN、血β2-微球蛋白、GFR)
2.肾小管功能检测(尿β2-微球蛋白、莫氏试验)
3.血尿酸测定
细目六:常用生化检查
要点:
1.糖类检查(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2.血脂测定
3.电解质检查(血清钾、钠、氯、钙、磷)
4.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测定(血清铁、铁饱和度、铁蛋白)
细目七:酶学检查
要点:
1.血、尿淀粉酶测定
2.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CK、CK-MB、LDH及其同工酶)
3.心肌蛋白检测(cTnT、cTnI)
细目八:免疫学检查
要点:
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
2.感染免疫检测(AS0、肥达反应)
3.肿瘤标志物检测(AFP、CEA、CA125、PSA、CA19-9)
4.自身抗体检查(RF、ANA、ENA抗体谱、抗双链DNA抗体、ATG、ATM)
5.C反应蛋白(CRP)检测
细目九:尿液检查
要点:
1.一般性状检查(尿量、颜色、气味、比重)
2.化学检查(蛋白、糖、酮体)
3.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菌落计数)
4.尿沉渣计数
细目十:粪便检查
要点:
1.粪便标本采集
2.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性状、气味)
3.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
4.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
5.细菌学检查
细目十一:痰液检查
要点:
1.痰液标本的收集方法
2.一般性状检查(量、色、性状、气味)
3.显微镜检查
4.病原体检查
细目十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要点:
1.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形成原因
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细目十三:脑脊液检查
要点: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细目三:常见异常心电图
要点:
1.心房、心室肥大
2.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
3.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异位性心动过速、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预激)
4.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细目一:超声诊断
要点:
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2.二尖瓣狭窄、扩张性心肌病的异常声像图
3.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
4.脂肪肝、肝硬化的异常声像图
细目二:放射诊断
要点:
1.X线的特性及成像原理
2.X线检查方法
3.CT、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
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5.循环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6.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7.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8.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9.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细目三:放射性核素诊断
要点:
1.脏器显像检查(甲状腺、心肌灌注)
2.体外竞争放射分析(TT3、FT3、TT4、FT4、TSH、C肽、胰岛素)
第七单元 病历与诊断方法
要点:
1.病历书写的格式与内容
2.确立诊断的步骤及原则
3.诊断内容及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