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撰写医学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和撰写技巧
撰写医学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和撰写技巧
医学科技工作者在日常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但能否撰写出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则是衡量医学科技工作者实际科研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提高撰写文献综述的能力是每位科研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也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目前就如何撰写医学文献综述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笔者仅就医学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和撰写技巧作一简单介绍。
一、综述撰写前的准备步骤
综述一般取材于他人的研究成果,所以有针对性的大量阅读、掌握文献资料是撰写好综述的基本条件;其次,综述者的综合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也是撰写综述的基本功。
综述的撰写绝非是简单的文献“摘抄录入”,其主要程序依次为[125] :选题→查阅资料→提纲→资料分类→组织卡片→粗、精读论文→拟写作提纲→起草→补充、删节→修改→审核→再修改→成文。
(一)选题
能否写出高质量的综述,选题恰当与否至关重要,原则上视作者所从事专业、专长及科研工作需要而定,应避免重复他人已发表的文献综述。一篇综述应有其信息占有量和实用价值。
1.选题范围:常见的综述选题范围:(1)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专长项目、已进行或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资料;(2)对某一专题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够提出新的进展性观点;(3)在实践中发现了新问题,同行间尚未形成共识,需加以总结;(4)从事的研究领域近年有重大突破或进展,需深入探讨或有必要介绍给读者;
(5)新发现的病种,新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新药应用于临床,尚无统一的标准或结论性共识,需对其归纳整理;(6)对某种疾病诊治观点有了新认识和见解,需要推广与应用;(7)临床、科研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8)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新进展、新观点;(9)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边缘交叉学科中的新动态等。
2.综述选题应遵循的原则:在选题时,必须注意一些基本原则:(1)注意“热点”与“冷点”选题问题,避免“热点”过热、“冷点”过冷,选题过于集中,甚至重复的问题;(2)需满足取材新颖、主题明确和突出等要求;(3)应依据医、教、研的需求侧重选题;(4)应选择熟悉的题目或所从事的专业内容,不提倡“为写综述(或其它目的)而写综述的作法”;(5)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对初写者建议从一个侧面入手为好。
(二)文献收集
综述主要收集一次性文献,且达到齐全、新颖等基本要求。在选题确定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文献收集。除以前介绍的文献查找方法外,再推荐如下两种方法[5 ] :(1)“框架施工法”:先精读关键性综述,以其为基本框架,再查找参考文献,如此循环,反复利用。
(2)编年史法(即顺查法):按年代顺序查阅有关资料,广泛收集近3~5 年内的文献。
(三)写作构思与拟定提纲
上述步骤完成后,对选题所涉及的国内外现状及存在问题已有了概括性认识,再将精取的文献资料按选题要求分类、归纳及整理,按照选题的中心意图,确定论文的层次和标题,草拟出综述的提纲。一般来讲,在大量获取文献的过程中,作者的构思与提纲已逐渐形成,对草拟的提纲经过仔细斟酌、推敲,必要时再调整或修正后,即可开始撰写综述。
二、常用的撰写格式[5]
在拟定了综述的提纲后,可根据其目的与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对初写者而言,建议参考下列撰写方式。
1.“搭架施工法”:“搭架施工法”的基本含义就是提出问题论述之。其主要用于科研论证和解决医、教、研中的难点问题撰写。在写作中,要阐释准备研究的各种问题,并按学科的有机联系进行排列,即搭“房架”;然后将与“房架”相关的问题作为“小综述”的题目,再将经过阅读、分析及整理的文献综合成“小综述”; 最终将“小综述”按学科内在规律汇集成文章。
2.“火车接龙法”:即按年代顺序进行综述,此法是为了阐述某一学科领域或专题的发展方向。论述时,按时间先后提出学者姓名,阐明其观点,并提出撰写者本人的看法。撰写者可按历史阶段由远至近写成“小综述”,用类似“搭架施工法”,以时间顺序为基线将各“小综述”连接成文。
三、综述的基本结构[1,4,5 ]综述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1)题目;(2)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和姓名;(3)摘要(有的期刊要求),关键词和分类号(便于计算机储存和检索);(4)前言(引言、导言、绪言);(5)正文(主体部分或称核心部分);
(6)总结(结语);(7)参考文献目录。
(一)题目
多用名词词组表达,一般不超过25 个字。基本要求是能够准确清楚地表达本综述的中心思想或其主要内容。根据综述“时效性”的特点,建议在文题主要内容后加上“研究现状(近况)”、“研究进展”、“研究现状及进展”、“重新评估”、“再评价”等。
(二)作者
除个别杂志的特殊规定外,一般期刊综述的作者署名同论著类文章的要求。
(三)前言(引言)
即综述的首段,用200 字以内文字将综述的内容简明扼要地陈述,强调撰写的目的性及必要性。在对论述专题的历史与现状概括的基础上,提出综述主要内容的“标题”,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
前言中应包括: 写作目的,有关概念的确切定义,所涉及的内容,时间范围,扼要介绍有关问题的现状与焦点,为撰写正文打下基础。作为初写者,一定要对前言仔细推敲、句句斟酌,切不可草率平淡。
(四)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或称核心部分,也是信息量最大、价值最高的部分。
1.组成:正文包括论证和论据两大部分,一般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所提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对于层次或观点较多的内容,可根据撰写目的,分别罗列小标题,组成若干个小部分,然后在每个小标题下论述一个观点、一个事件或一个侧面内容。不论以何种形式罗列和论述,都必须阐释论点双方的理论或实验依据,说明观点的来龙去脉,揭示问题的实质。对于纵向或横向比较资料可以采用必要的表格。
2.写作方法:可因文章字数、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及作者的写作技巧而有所不同。常用方法:(1)按选题所属学科的内在科学规律分层阐述,即该学科领域人们的常规思维程序及其之间的必然联系;(2)按目前争论的焦点分别提出问题加以论述;(3)按学科进展分阶段论述(时间顺序);(4)按临床诊疗工作程序分述等。
3.基本要求:不论采用何种写作方法,正文内容应着重论述专题的历史与现状,发展趋势,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依据,争论的焦点,当前研究的新发现和主要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其引用的资料应确切无误,论据、论证充分有力,说理令人信服。对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要客观如实反映。综述者本人的观点可以表明或已内涵其中,但不应占主要地位。
(五)结语
应将综述内容所得结论扼要陈述,主要包括: 概括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指明该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发展动向,应用价值,实际意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歧所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对已从事该项研究多年、具有丰富经验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今后应注重发展什么等。对结语的基本要求:(1)简明扼要地总结出综述的主要内容,标明主要事实,使重点和要点突出;(2)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某一假设或新的问题,以启示新的科研课题;(3)一般综述是将结语单列一项,但也可放入正文,视具体情况而定。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省略。文献引用的多寡是衡量该综述质量、水平的一个标志。参考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依据,为读者提供了寻找原始论文的线索,也是对原著作者劳动的尊重。
1.引用文献的基本原则: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1)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最新、最有价值的原著,避免“滚雪球式”的“参照文献”;
(2)尽量选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3)引用一次性文献;(4)选用权威、知名学者发表的文献;(5)引用近5 年(最好是近1~3 年)的文献;(6)不能选用非公开发表的文献,避免引用或少引用教材或专科书的资料(为二次性文献,时效性较差).2.引用格式:目前采用国际通用的“温哥华”格式。对于期刊、析出文献、著作、会议论文集文献、专利文献等的著录格式除个别杂志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采用上述国际通用格式。
3.排列方式:常见的有两种:(1)按文章引用先后顺序编码排列,并在正文引用文献处的右上角,标示角码在()或[ ]内;(2)按作者姓名的首字母为序排列。一般期刊均采用第一种形式。
4.引用要求:在正文内按引用顺序标出角码,并按国家标准(GB7714287)规范列出,外文文献按原文书写,不必译成中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不限,视需要而定。国内有些期刊限于篇幅对引用文献数量有所限制,可称其为主要参考文献。
四、综述中“综”与“述”的配合所谓“综”,就是根据自己设计的主题要求,选择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将广博零散的一次性文献按科目予以集中,使之更加简练、系统、富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在“综”的基础上按照文章的写作程序,比较专一地、系统地、全面地阐明作者对某一专题的认识和论点。因此“,综”是基础,“述”是表现,二者紧密配合,相辅相成。
每一篇综述都有其特定的专题范围和时间跨度。作者应力求将所选专题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技术水平、研究动态等展示给读者,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作出客观的评价。评述时,要有理有据、恰如其分、全面系统,不带有偏见和个人倾向; 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各方面的论点,深入地加以分析。当然,综述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表达,或已融汇于评述之中。
五、撰写综述时应注意的问题[2,5 ]在撰写综述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几点:
(1)文题一致,内容切题;(2)综述目的明确,有实际价值(理论和实践);(3)综述中的语言称谓,应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评述;(4)题目选择切忌太宽太杂;大范围题目的综述最好能分写成系列综述,分期刊出;择题宜小而专;(5)亲自阅读原文,全面了解所选资料内容,不能“有闻必录”; 客观正确引用文献,避免断章取义曲解原作,甚至得出不正确的结论;(6)撰写正文时,既要防止将材料简单罗列,又要防止“一边倒”的倾向;需始终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内容应贴切相扣,集中阐述文章的主要观点,体现主题思想;(7)论点、论据并茂,其中论点要科学、得当、明确和集中,论据要充分有力; 论述观点时作者可有一定倾向性,但相反观点也应表述,要客观反映正反两个方面的论点; 并列假设理论时,可依照目前医学界所接受程度为序;(8)结构严谨,语言精炼,逻辑性强;翻译正确,专有名词统一、规范,缩略语首次出现应有中文注释和英文全称;
(9)大小标题顺序适宜,配合严密,叙述时要注意逻辑性,并对文献资料作适当的归纳,以期引起读者注意;(10)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通顺,避免一味的“直译”或“生搬硬套”;(11)国内杂志一般篇幅限制在4 000~8 000 字;(12)综述完成后应请有关的学科专家审核(著名专家和学者撰文可例外);(13)初稿写成后,要对每个观点、数据多次核对修改,并在纵观全文基础之上做必要的增删、修补,最后再进行文字润色和成文。
综上所述,撰写综述前必须全面了解综述的基本内容和书写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经过反复锻炼,必能撰写出高质量的医学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南肇胜。如何撰写医学文献综述论文。临床医学,1995,15 :28231.徐隆绍。如何写好医学文献综述。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 :47248.3 郭伟,昌兰。怎样写医学综述。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9,19 :2482249.许明德。如何撰写科技综述。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6 :73274.韩仲琪,丁艳玲,仲莉,等。试论综述类文章的特点及写作。前卫医药杂志,2001,18 : 3822383.文章摘自:http:///xiezuo/
第二篇: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写文献综述的主要阶段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很多,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样本]
国内外关于医疗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
医疗服务模式是当今医院改革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问题,以下是相关文献综述。
一、医疗服务模式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服务意识突现,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行业兴旺的世纪。但在我国,“医疗服务”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服务质量是群众投诉最多的热点。在服务业中,医院的服务与其他组织相比,尤其是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差距【1】。作为人类健康事业承载者的医院,医院服务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医院赢得医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2】。自2000年开始,我国各级各类医院纷纷开始进行医院服务的改革,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开展了对新形势下的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
关于医疗服务的概念,张光鹏【3】等认为,它是指伴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预后等医疗活动过程中,医院及医务人员以实物和非实物形式满足病人需要的一系列行为。它具有两重性特点,即一方面包含了疾病诊断、治疗等职业技术过程;另一方面又包含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素质需要的服务过程。叶煜荣【4】等认为医疗服务是一种为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复杂劳动,它是一个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有四个:一是支持服务的设施:如一个医疗卫生单位的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二是材料:例如消毒用品、药物等;三是核心利益:即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让医疗保健消费者得到的保健和健康;四是关爱:医疗消费者接受服务后,从心理上感受到的某种慰藉和关怀等。
关于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相关论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疗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医学模式指导着人们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在一定时代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医学理论阐释模式、医学科研模式、医学教育模式和医疗实践模式——即医疗服务模式。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又称巫医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现在正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病因、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揭示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这是生物医学模式所不能解释的,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疗服务也已经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医疗服务也需要从生物层次更新到更高的心理、社会层次【1、2、5、6】。其二,我国市场经济对医疗服务的影响。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展和不断深化,以及加入WTO,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民营医院的发展、中外合资合作医院的准入、国有医院的转制等,打破垄断,建立竞争机制,使得我国医院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同时随着居民文化素质、自我保健意识和消费意识的提高,要求参与治疗过程,病人对健康长寿和医院服务的期望值相应提高,医疗服务投诉和医疗纠纷等明显地增加了【1】。在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医疗服务必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坐堂等病人”的服务模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其三,卫生资源配臵要求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WHO早已指出,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应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我国目前卫生服务的社会需求呈“正三角形”分布,即大部分的需求在基层,但是我国卫生资源的配臵却呈现“倒三角形”分布,即大部分资源配臵在城市和大型医疗机构,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配臵【7】。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和功能的逐步界定和完善,病源将按照常规发展的正三角形,大部分流入社区卫生服务之中【8】。以上种种情况都说明医疗机构要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就必须在新形势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新的更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
二、建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各种探索
关于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病人收益、医院服务环境、医院建设、医疗服务范围等方面进行研究。如罗莉【9】认为要能为病人创造价值,即要求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费用,达到为患者创造价值的目的,最终赢得市场。南孔涵【10】则提出要强化医院人文建设,从医院的建筑设计、公共卫生设施、医疗服务过程到医院的配套设臵都要体现人文精神,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宋素勤【11】认为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应实施人性化服务。蔡永葆【12】提出医院在建立并实施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管理模式的同时,必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便捷、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模式。不少学者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会成为我国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一大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高效、便捷、廉价的健康服务,它应该成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载体。
目前,对医疗服务模式论述得最多的就是关于“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的意义、运作方式、服务环境建设、可行性等。如高虹等【
13、14】认为病人选医生在深化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过程中实现了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重大突破,二是确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模式的重大突破,三是建立一种新型评价体系的重大突破,四是建立新型医疗劳动个人收入分
【15】配制度的重大突破。不少医院推行门诊“一站式服务”、“假日医疗黄金周”优惠服务、特需医疗服务、健康体检服务【9】、预约服务【16】、会员制度【
17、18】远程医疗等服务方式,为病人提供便捷、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吴昊【19】等通过对重庆市市区已实行“选医”模式的21家医院、卫生行政部门、部分医疗保险机构和市级新闻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选医”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较高的需求度和充分的可行性。
随着医学模式向着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医疗服务模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强调尊重病人的权利。病人拥有选择医生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生,充分体现了病人的自主权。医学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把病人首先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其人本价值和人的权利应当受到充分尊重的“人”。尊重人,就必须尊重其自由意志;尊重人,就必须尊重其医疗行为的自主权【14】。二是要求把病人当作整体看待。治愈疾病与治愈个人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要使一个人完全恢复健康,还需要包括重建患者失去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交往和自信心与完整感,而不只是治疗患者生理与功能上的疾病【20】。“以病人为中心”阐明了诊断与治疗应该了解患者的生活特点与社会环境以及疾病产生的过程,并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思维方式,所以又称为“整体诊断”(Overall Diagnosis)【21】。三是服务更加人性化。医院服务人性化就是指用医院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让病人、家属感受到人文关怀【2】。医疗服务人性化是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选择,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升华,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需要,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计,是淡化医院凝重氛围的举措【2】,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四是强调突出病人的收益。收益是指一个医院提供的医疗产品或服务对患者产生好的成效和作用【22】。医院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只限于利润、营业额及市场份额的增加,它还要把为其顾客创造价值考虑进去【1】。医院为患者创造的价值越多,患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就越高。市场营销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企业所获得的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忠诚顾客。五是注重家庭和社区服务。区域卫生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卫生发展的先进思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发展问题。随着我国市场逐渐向国际化转轨,我国也应该从全球角度来考虑医疗卫生的发展。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也是合理配臵我国卫生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发展,医疗服务范围也应从医院扩大到家庭与社区。六是服务模式由微观向宏观方面的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医院运行模式。这种服务模式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的全方位、服务的效率与公平【23】。七是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为扩大医院服务战略活动领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1】。从医院的客户系统到主要由医院建立的长期顾客计划,以及与供应者之间的电子联系都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
八、具有良好的医患关系。病人的积极参与,加强了医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有利于消除隔阂,提高诊治效果。“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带来了医患关系的新变化,医患关系变的越来越融洽,服务质量投诉现象不断减少,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不断提高,病人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4】。
国外大部份国家的医疗服务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病人看病主要是去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急诊外必须经过全科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 Services)或家庭医生的转诊介绍才能到医院治疗。据统计【24】,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80%以上的人去看过GP,90%的医疗问题一般都能在GP或社区解决。GP接诊人数可达1.03亿人次/年,医院急诊接待550万人次/年,仅占就诊人数的4.5%。自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健康服务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在美国,病人会按照“诊所-社区医院-总医院-大学医学中心-著名医院-诊所/社区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接受治疗【24】。美国3/5的社区医院是非营利性私立医院,多建在较低收入社区,提供全国70%的医院床位,73%的住院和门诊医疗服务【24】。英国居民80~90%的健康问题均可在社区由自己的GP处理,其国家卫生法规规定非急诊病人必须先找自己注册的GP就医或转诊,否则不能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24】。这些由简单到复杂、全科到专科的有序运作,没有发达完善的多级医疗体系及保险机制,没有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是不可能达到的。
近年来,国外医务界比较认可和重视的一种临床服务模式为临床路径服务模式,其特点是在临床医疗服务过程中以质量和经费控制为中心【25】。美国的实验医学服务【26】也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能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满足病人各种诊治需求的实验室服务。高科技、高素质人员和科学的管理是模式运行的关键。
三、中医服务模式研究的不足 在查阅有关文献报道中发现,目前已有学者从各种角度对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和阐述,但研究文献数量不多,而且未见对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中医服务模式的有关研究。中医学所具有的特点不仅符合当今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简、便、廉、验”的要求,更显示出自身的科学价值,尤其是在慢性病的治疗、康复、养生和预防中的优势已得到大众的承认。然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就指出:“第一,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在缩小、贡献率在降低、医疗服务功能在下降。第二,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淡化,这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第三,中医药的理论创新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也在减少。传统中医学本身就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把病人看作一个整体;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既体现了诊疗原则的统一性,又具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灵活性;有汤剂、粉、末、散、丸、针灸、推拿按摩、水疗、蜡疗、泥疗、拔火罐、药物贴敷、外洗等丰富的治疗方法;重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具有“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顺应自然,人与天调的养生保健理论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医者应有博爱之心,富有同情心,视病人如亲人,注意自身的医疗道德修养等【27】。面对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市场中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医医院应该走怎样的路才可以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好、更方便地让广大群众使用,为国家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唐维新等主编.医院服务战略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 2.杜乐勋等主编.中国医疗卫生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 3.张光鹏等.现代医学模式下我国卫生服务模式的研究进展.中国医院管理,2005.25(6):58-59 4.叶煜荣,吴凡伟主编.医疗服务营销实务.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5.8 5.顾杏元等.社会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 6.陆志刚等编著.医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7.苏维等.中澳社区卫生服务的比较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12):711-714 8.李捍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管理杂志,1998.8(1):21-22 9.罗莉.医疗服务新模式——为患者创造价值.卫生经济研究,2003(12):45-46 10.南孔涵.强化医院人文建设 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卫生经济研究,2003(12):46 11.宋素勤.浅谈医疗行为中的人性化服务.中原医刊,2004.31(6):63 12.蔡永葆.建立便捷、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模式.中国卫生资源,2000.3(3):140-141 13.高虹等.“病人选医生”是推动医院改革的重大突破.医学与哲学,2001.22(3):14-16 14.兰迎春等.“病人选医生”——医疗服务模式的新转变.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72(6):9.13 15.李佳等.医院“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探讨.现代医院,2005.5(2):65-66 16.李玮.门诊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护理管理杂志,2001.1:62-64 17.史桂环等.试行会员制医疗服务模式的做法与体会.现代医院管理,2003.1:25-26,40 18.耿仁文等.会员制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中国医院,2005.9(2):30-35 19.吴昊等.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可行性调查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2.21(6):36-37 20.王小万等.“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模式的理念与发展.医学与哲学,2002.23(3):24-27 21.JUDITH W,MOIRA S.Patient-centered interviewing part Ⅰ:understanding patient’s experience.Can Fam physician,1989,35:147-51 22.易利华主编.医院经营新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3.马先松.医院以病人为中心运行模式的设计与思考.中国医院管理,1999.19(1)24.张莹.中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1(7):419-420 25.李德漳.略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临床路径.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4):27-28 26.许淑惠等.美国的实验医学服务模式及启示.现代预防医学,1998.25(1):100-102
第三篇: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写法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
2、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它不仅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节省了用于查阅分折文献的大量宝贵时间,而且还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
(一)选题原则
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
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
(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5)通过Internet网和光盘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的搜集方法
将文献资料储存在大脑中或其他载体上形成不时取用的“资料库”的过程称作文献资料搜集法。它包括阅读法、剪报法、笔记法和现代化技术存贮法(如复英电脑存贮、光盘存贮
等)。
三、类型、格式与写法综述的类型
根据写作目的和收集到的资料情况不同而不同、通常可分以下四种:
① 简介式综述:就是按内容特点分别综合介绍原文献所论述的事实、数据、论点等,一般不加评述、这种类型综述适用于某些学术、技术问题的概要介绍,尤其适用于某些问题刚发现还尚无定论时,较宜使用这一种形式。
② 动态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动态,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介绍其主要进展,一直介绍到目前的发展程度、这种类型最适宜介绍学术、技术的进展。
③ 成就性综述:就是将有关文献汇集分类,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项目有关的各种内容从原始文献中摘出,不管时序先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这种类型适用于介绍新方法、新技术、新论点和新成就。
④ 争鸣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学术观点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按不同见解分别叙述。叙述中可表述作者倾向性的意见、这类综述,写作时要注意对所引用的原始论文的论据一定要抓住要害。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部分具体格式:①综述题目;②作者单位;③摘要;④关键词;⑤前言;⑥主题;⑦总结;⑧参考文献。下面着重介绍前言、主题部分、总结部分及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前言部分要写清: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
(2)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综述范围切忌过宽、过杂,“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二)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三)总结部分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四、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4.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5.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6.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7.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8.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9.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10.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
11.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据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由文献引用的内容而并末见到被引用的原文,因为这往往是造成误解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时可给综述的科学价值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应避免的错误
1.忌作重复综述。综述应从一、二次文献中归纳综合而成,不能在别人的综述基础上再作相同范围内相同课题的综述。
2.选题范围过于宽泛
综述虽然是综合论述某课题的文稿,但论述范围不能过于宽泛,否则篇幅过长,论述主题不集中。其次选题要切合实际,简洁明了,能够概括全篇主题,且能引人注意。有的作者单纯追求选题的大而全,范围过于宽广,反而会出现选题过宽而内容过窄,文题不符的问题。
3.生搬硬套,对知识进行再创造能力和概括性差
综述虽然是综合叙述.但它绝对不是一次性文献的叠加和堆积,必须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综述是综合与叙述相结合的产物,“综”是基础,是对前人发表的文献收集整理、综合的过程;“述”则是通过对材料的引用与观点的取舍,客观分析一次文献、数据和观点的过程。“综”和“述”两者缺一不可,只“综”不“述”,是一种单纯的资料堆砌;只“述”不 “综”,形同“无源之水”,缺乏科学性。
4.添枝加叶、各取所需
综述的基本原则是忠于原文、让事实说话。因而综述的内容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科学是综述写作的生命。综述中所引用的数据、结果、结论一定要符合科学的真实面貌,不能主观判断,更不能凭空想象或推测、加工。
如果仅通过阅读或摘录在别人综述的基础上作第二手综述,则可能出现片面性、甚至以讹传讹。还有的作者对所收集的资料原文中没有的内容、数据、经过自己的“推理“、“加工”,写入文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5.详略把握不够,重点难以突出
综述由于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所以在撰写时,对一次性文献必然涉及的范围广、材料多,而且结构庞大,所以如果不注意详略得当,那么,重点就难以突出,综述就难以起到浓缩资料的作用。
6.引文资料跨度太长
有的作者认为综述资料时间越长越好,因而,收集文献资料追求篇数多、时间长,其实,文献资料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时间跨度越长越好,具体的限度虽然难以规定,但原则上是参考文献的引用数目,期刊一般限定在20条以内,最多不能超过30条,时间上资料以3—5年为宜。
7.间接和转引文献资料多
综述的文献资料必须是一次性文献资料,而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有的作者为了省事,甚至投机取巧,写作时直接把一次性文献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一一列举出来.这不仅违反了综述参考文献引用的基本原则,而且对读者是极不负责的。
8.参考文献书写不规范
第四篇: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专题
“文献综述大赛”专题讲座--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经验之谈
邢祖礼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研究所)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新进展与新趋势、学术见解与建议,以及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二、文献综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财大即将举办的文献综述大赛指的就是此类型。此类型综述一般是大师级别的人经常做的工作,经常会发在专门发Review的杂志上,或者是在Handbook里。
国内的低水平的研究者有时写一些综述文章,听说这类文章好发表。我国的《经济学动态》杂志有固定的文献综述栏目,有值得参考的地方,但质量不高;《经济研究》也发表一些综述文章,但不多,比如近期发表的黄凯南的论文“主观博弈论与制度内生演化”,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该文看起来是研究论文,但更像文献综述,这说明研究者创新不容易。类似的例子还有杨其静、聂辉华:“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及其批判:基于文献的一个思考”,《经济研究》,2008第3期。
(有兴趣者可以比较一下Rodden and Rose-Ackerman(1997)Does federalism preserve markets? Virginia law review,vol.83,No.7,“文献综述大赛”专题讲座--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pp.1521-1572。与杨其静和聂辉华(2008)这两篇论文;同时也可以比较下黄凯南(2010)与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第1版)一书中第9章“主观博弈模型和制度演进机制”的内容。)
另一种是小综述,也就是研究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核心功能是定义“Gap",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陷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主要阐述所研究领域中前人的研究成果与不足或局限性,为自己研究进展奠定基础。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与写作规范也要求有“文献综述”部分。硕士也要求?
客观地说,在相关研究领域,如果你指出国内研究者的缺陷在哪里,还可能比较容易的,但要指出国外研究者的缺陷(特别是逻辑缺陷而不是指与中国国情不符合)就比较困难,同外的研究相比而言更规范,我们不容易在它们的基础上做出新贡献,有时能够准确深刻领悟它们的理论观点就不容易了,外国杂志我们不一定能够参考;有时我们参考它们,知道它们的缺陷,也不一定能够改进我们的研究工作。
不得不说明,在中国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原创性论文不一定会被当前学术权威认可,严格的说,在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情况要乐观一些),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缺乏学术精神是一种常态特征。
“文献综述大赛”专题讲座--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因此同一研究领域,重复建设十分严重,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重复建设惊人,读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产权方面的比较研究文献,发现了这一点,马克思经济学家们少有创新者,除了引用马克思,还是引用马克思,没有个人见解(不能有个人见解?)这提醒我们,在作有关马克思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综述时,会就困难。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好处。这是即将举办文献综述大赛的重要的原因,有时看本科同学论文,的确感到文献量不够,且写作文献综述部分,要么观点罗列,逻辑混乱,评论不得要领,更有甚者,直接抄袭别人的论文。希望本次讨论能够改变以往写作之不足,增强大家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不少同学在毕业前一两个月才开始写毕业论文,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不可取,平时多写多练,积累一定的文献基础,写毕业论文时就轻松自如了。我自己在写作博士论文“转型经济中的寻租活动研究”时,花费的时间并不长,论文主体就是五篇论文结合而成,文献参考 3
“文献综述大赛”专题讲座--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量靠平时积累。导师对我的写作速度感到惊讶(但我的论文并不是东拼西凑而成的,2009得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四、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5)通过Interent网和光盘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五、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
3、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综述的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高度浓缩式的阐述,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所有搜集到的文献中的观点;
“文献综述大赛”专题讲座--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特别提醒一下,有写文献综述之前,读文献时做笔记是必须的,笔记要记录详尽,以方便写参考文献;笔记中要思考,常回头看看逐渐找出归类的方向,这样文献综述就有个框架。我自己写的一篇论文:“集权政治、租金机制与企业的性质”,全文长约1500字,笔记做了四、五万字,导师看了论文称赞文献综述部分“总结得好!”,这些笔记也为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的打下了基础。
4、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5、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据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由文献引用的内容而并末见到被引用的原文,因为这往往是造成误解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同时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说实话,本科同学要克服此类问题比较困难,研究生同学有时也存在这一问题;
有人告诉我说,他读别人的文献一般只看内容摘要和结论,中间部分不看,没时间。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看别人的论文的,这样做能否准确深刻把握他人的思想或观点,不得而知。我的建议是,读论文要有取舍:对于原创性强的论文,应该精读全读,作笔记;而对于一般性论文,可以采取上述方法。比如,最近我自己读了诺斯等人写的两篇论文,精读了几回,笔记写了不少。(诺斯等两篇论文:North,“文献综述大赛”专题讲座--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Wallis, and Weingast(2006)“A conceptur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recorded human history”,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和North, Wallis, Webb and Weingast(2009)“Limited access orders: rethingking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nd violence”)
6、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同时要指出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7、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尽量少引用网络文章或观点,要注意鉴别垃圾杂志和垃圾论文,比如《商业研究》、《集团经济研究》、《特区经济》等,以及我自己的审稿经历。
六、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1)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2)文献综述的正文,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的分析,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3)文献综述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4)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 6
“文献综述大赛”专题讲座--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第五篇:如何撰写医学综述
如何撰写医学综述
综述只是对多篇第一手资料摘要的汇总,简要介绍方法、结果及数据(如例数、有效率、统计学结果等)。不可能容纳更多的具体内容。通过参考文献可起到引导作用。即读者见到一篇最新的综述。可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研究概况。如果读者对其中的某一内容或某一点报有极大的兴趣,便可根据综述后的参考文献,去翻阅相关资料,以达到全面了解其具体内容的目的。有些期刊的编辑为节省版面,多登文章,径然删去参考文献一项。结果使综述丧失了引导读者阅读的这一重要作用。
准确适当引用并列出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引用文献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不可引用自己未读过的文献,从别的文献转引有时会发生错误,以讹传讹。如果未直接读到原文,而读过工具期刊上的文摘,则引工具期刊。如果读过中文翻译就引译文刊物。如《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收载的译文,在查不到原文的情况下,应注明二次文献的出处。
二是精读文献,选择创造性大、科学性强的文献,除非写医史资料,一般以新文献为主。
6.撰写格式准确规范
首先是大标题,简明扼要,主题突出。由于综述大都以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发展等进展为主要内容,所以标题常近况、进展、新进展、评论、研究、研究述评、研究进展等。标题后有的还注有“(综述)”二字。一般不设副标题。其次是作者所在单位全称(不可写“天津中医一附院”“天津医大总医院”“天津医大三院”之类)。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以免失于作者与编辑部及作者与读者的联系)。完整的邮编应是“(天津300193)”。作者姓名。由于工作量不大,无需合作攻关,同时也避免思路、风格、习惯差异带来不连贯,所以综述应是个人撰写。目前期刊有些特约的综述撰稿人。他们水平较高,往往是青年学科带头人或某领域的专家学者。
正文首先是无标题前言,说明综述主题的简要意义,标明综述年代范围(如从1998年至2001年),注明选用期的范围(如国内中文期刊,国内外医学期刊(不含《国外医学》和《中国医学文献》编译的外文资料)。
正文实质部分一是综,二是述。“综”来源于第一手资料的摘要卡片,“述”来源于作者对“综”的归纳分析升华。
最后是参考文献栏。含20至50篇文章,太少说明或研究较少,或资料不全,或时限过短。大多说明或选题过大。或研究集中,或时限过长。
参考文献应依其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必须在正文相应内容的右上角以方括弧编号,如:[1][2]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与示例
1.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页.如:
[1]张╳╳,王╳╳,赵╳╳,等.津门名医杨浩观临床经验简介[J].天津中医,2002,19(2):5.2.报纸
序号 作者.题名.报名,出版年-月-日(版次).如:
[1]夏雨.国家致力挖掘高技术产业潜力[N].科学时报,1999-05-09(3)
四、撰写综述具体步骤与方法
1.选择主题
像进行科研选题一样,综述选题是否恰当,关系很大。选题的原则是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所谓需要原则。是指由于教学、科研、医疗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不同,选题也有不同。若以教学和医疗为目的,题目可稍大一点,以科研立项为目的,题目要极具针对性。如果希望在期刊上发表,还应考虑期刊对综述的要求。
所谓可能原则,主要是所题目必须有新发展,不是教材上已有的内容。新发展可以是理论上的也可以是应用上的,应结合自己的专长或有基础的课题,为期刊写评论性综述的都是该课题研究有成果的专家,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评论。
2.收集资料
综述内容是否丰富新颖,决定于收集和阅读资料的多少。简单地说,有三条途径:
①从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工具期刊查找,如《中国医学文摘》《全国报刊目录》等;
②系统地查阅有关期刊,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载有全国中医学院学报理论探讨与综述目录;
③利用光盘或国际互联网。可打印出摘要甚至全文。
阅读文献应精读与粗读相结合。对重点论文,要精读读懂。特别注意是用什么设计和方法验证其工作假说的。例如,过去认为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是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心肌供血。现在强调其扩张全身血管减少心肌负荷和耗氧量作用。因此,国外有人对心绞痛病人用心房起搏方法诱发心绞痛时,经心导管注硝酸甘油入冠状动脉,虽有部分病人冠脉血流量短时增加,但心绞痛并未缓解;而静脉注射,随着血压降低,冠脉血流量减少,心绞痛却得到缓解。如果不精读原著,就难以说清新观点的证据。对另一些并无多大创见只是支持新观点的论文则粗读即可。
3.写笔记作卡片
无论精读或粗读都要写读书笔记或文摘卡片。写笔记与作卡片不是简单抄写,而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培养和发挥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原著要重点分析该文的创新性,即该文提出了何种新观点、新证据或新的技术方法。记笔记时要写清实验条件、药物、动物或人的标本等项,以便作综述时引用比较。读别人综述时作笔记常需写下其提纲的层次、引用的主要文献、论点和证据,以及作者对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展望的看法,作为自己写作的参考(不可照搬照抄)。科研论文的创新一般都写在摘要中,但有时作者分析问题的新观点也可以出现在讨论中,阅读和写笔记时应加注意。写完一篇笔记后最好在活页纸或卡片的右上角用几个关键字标记出值得引用的要点,以节省以后分类、引用时重阅笔记内容的时间。对重要论文可以复印,以便精读,但不可以复印代替自己精读,成为“文献收藏家”。
4.草拟提纲
把查阅的资料要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去粗取精,草拟提纲。要把笔记和复印文献及文摘卡片进行分类,根据内容分出若干大类。加上前言和结尾即成综述的全部提纲。有的文献在几方面都要引用,可以写出几个关键字,依次引用。文献的取舍标准主要看创造性和科学性。引用的文献必须有新内容,但又是比较可靠的。判断科学性的标准是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如有无适当对照,分组是否合理,样本是否够大,是否随机抽样等),方法是否可靠,数据资料统计处理是否得当等。如果可能,还应了解该文发表后学术界对其的反应。一般从刊物的水平可大致估计出文献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重点收集引用核心期刊或被引用多的影响大的期刊。即使阅读高水平的期刊文献,也要持分析与评论的态度,鉴别其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章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不可盲目相信一切,不可引用设计或方法不严谨的论文,除非为了批评。“文责自负”一词对综述作者来说,要对引用文献的严谨性负责,误引有错误的文章,表明综述作者的学术分析与评价能力有问题。文献资料诉取舒是否得当和分析综合分段是否合理,决定提纲以至全文的水平,也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
5.撰写成文
把提纲变成文字论述。文献综述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通常由前言、综述主体、结尾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构成。
前言主要简单说明本题的理论或实用意义及进展概貌和写作目的,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主体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该在对文献进行过“消化吸收”达到融会贯通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介绍。引用文献时要忠实地客观地反映出原作者的论点或实验结果,但不可照录拼凑。如果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语气上必须不使读者误为别的文献作者的观点。在介绍别人工作时,一般不宜过多评论,以免引出不必要争论。要注意用词语气,并可在词气上表明自己的倾向,但要留有余地,掌握好分寸。如“公认”与“一般认为”“有报告认为”;“实验证明”与“实验表明”“提示”“推测”都有不同含义。
五、综述投稿的技巧
我国有几百种医药杂志和医学院校学报以及40种国外医学各专业分册和几种国外药学分册,都刊登不同数量的文献综述。国外还有专刊登综述的期刊。如《生理学评论》《药理学评论》《外科评论》等。国内中文尚没有。每种期刊每期刊登的综述少一篇,多则三篇。一般掌握在两篇。不可能过多。由于期刊不可能过多刊登综述,加之综述以新和快取胜,因此,尽量考虑投给月刊或双月刊。杂志上都有标识。如《天津中医》封底印有“每逢双月12日出版”字样。
编辑人员对综述撰稿人有信誉度的了解问题。所以新人往往投稿应附以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职务,从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等。以期编辑人员对你有所了解。编辑人员有编辑协会,经常历会,沟通信息,撰稿人应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