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闵行区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闵行区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相配套的公共财政体系,尽快实现从财政资金预算、拨付、使用到绩效评价全过程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财法„2005‟5号„关于《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财政部财预„2009‟76号„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中共闵行区委全委会决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对本区财政预算项目支出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指“后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国家、市对绩效评价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实施方案所称的项目资金,是指财政部门(含上级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其他项目执行主体,为完成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财政预算年度中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本实施方案所称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行为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第二章原则
第四条绩效评价工作遵循财政部关于“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对预算项目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使执行效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的要求和闵行区委区政府开展“以结果为导向”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精神,以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规定,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区人大、政协、监察局、国资委、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整体部署、原则事项的确立及实施方案的确定;
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
区财政部门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拟订评价项目实施计划,指导和督促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与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重点评价。
第六条绩效评价在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预算单位按照项目资金渠道,分别组织实施。
市级或市、区、镇级共同安排的项目资金,由区财政部门会同市级有关部门以及区、镇二级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绩效评价工作。
镇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安排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并配合做好上级财政安排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
第七条主管部门成立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组,分管领导负责,人员由相关业务部门、财务、人事纪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制定评价工作流程、组织实施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指导、督促和检查所属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向财政部门报送绩效评价报告。
第四章评价方法
第八条预算单位按照绩效评价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制定绩效目标,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开展自评工作;配合区重点评价工作组开展重点评价工作;按要求报送绩效评价材料和报告,并对所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九条绩效评价的方法由财政部门根据项目类型及其评价的具体要求,经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在下达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计划时予以确定。
第十条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项目的定位和绩效目标;
(二)项目的战略计划、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
(三)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情况;
(四)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和项目绩效达标程度、财政支出所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五)其他相关内容。
第十一条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共性指标适用于各类项目的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
个性指标为针对部门、行业和财政支出项目的特点所确定的绩效指标,由主管部门、预算单位提出后商财政部门确定。
第十二条选择绩效评价个性指标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选定的评价指标,与项目的绩效目标有直接联系。
(二)重要性原则:选择最具代表性、能准确反映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评价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对具有相似目标的工作,选定相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保证绩效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可操作性原则:确定指标时,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选择。
第十三条绩效评价结果等级分为优、良、中、差、绩效无法显示五个等级,按综合得分的高低确定。
第十四条绩效评价实行自评与重点评价相结合。预算单位必须按规定开展自评,财政和主管部门根据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每年选取部分项目进行重点评价。
第五章评价步骤
第十五条自评工作:
(一)准备阶段
1、财政部门根据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启动年度评价工作,分类制定自评项目共性指标及自评表。
2、各主管部门根据内部职能分工,组织有关业务、财务、纪检人事等部门成立评价工作组,具体实施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
(二)实施阶段
1、财政部门根据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下达年度评价工作通知,明确自评工作要求。
2、各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的布臵和要求开展绩效自评工作:收集评价基础材料,选取评价指标,选用评价方法,综合分析评价,确定评价结果,填报自评表,撰写自评报告。
3、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和检查预算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督促其及时报送自评报告,并将评价情况审核汇总,形成本部门的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三)总结阶段
1、主管部门按要求及时、完整地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系统内的自评材料及报告,原则上须在每年的12月底前内完成;逾期不报的,由财政部门督促整改,未作整改的,由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给予通报。
2、财政部门聘请中介机构及组织专家组对各部门报送自评材料及报告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行评审,形成审核意见报经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将审核意见反馈给主管部门。
4、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并将自评
工作材料及报告整理归档。
5、财政部门整理撰写预算单位年度开展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总报告,专题报请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上报区人民政府及人大。
第十六条重点评价工作:
(一)财政和主管部门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战略工作目标,根据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从财政预算支出项目资金实际安排情况出发,拟定重点评价项目计划(主要与绩效预算区重点预评估项目相衔接),报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并成立区重点评价工作组,由区财政发文明确评价工作任务、评价指标及有关要求,具体组织实施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二)预算单位根据重点评价工作要求,采集整理评价基础指标和数据资料,填列相关评价基础数据表格;将项目绩效预算目标与实际绩效对比分析的文字材料,连同评价基础数据表格一并报送财政和主管部门,并配合做好现场勘验、核实工作。
(三)预算单位应在每年7月10日、11月10日将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过程进展情况上报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在此二个月的16日前将所属单位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进展情况汇总表报送区财政局。
(四)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在预算单位自评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并同步进行。
(五)区重点评价工作组在每年8月对预算单位绩效项目进行检查、预评价工作。在次年的一月实施最终评价。
(六)区评价工作组进行现场勘验、听取资金使用情况汇报、查阅评价基础资料,组织专家评议、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汇总评价基础资料,核实评价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指标口径的一致性;运用相关方法对评价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绩效,形成评价结果;撰写重点评价报告。
第六章结果运用
第十七条区财政局将在闵行区门户网站上,将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过程进展情况以及最终结果向闵行区民众公示,并通过电视、报纸等传媒,动员民众积极参与评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情民意联络员通过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评价,最广泛地吸纳各方意见。
第十八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对绩效优良的项目给予鼓励和支持,在预算安排中优先考虑;对绩效低差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减少或不再安排同类项目的预算,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
第十九条由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将重点绩效评价最终结果书面报告,上报闵行区人民政府、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和中共闵行区委全委会。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各区级主管部门、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的绩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效评价工作可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
第二篇:闵行区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闵行区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相配套的公共财政体系,尽快实现从财政资金预算、拨付、使用到绩效评价全过程的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财法„2005‟5号„关于《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和中共闵行区委全委会决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对本区财政预算支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俗称“后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适用本办法。国家、市对绩效评价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项目资金,是指财政部门(含上级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其他项目执行主体,为完成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本办法所称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行为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第二章 工作原则及组织机构
第四条 绩效评价工作贯彻„财法„2005‟5号‟“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对预算项目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使执行效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闵行区委全委会“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精神,以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准绳,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 绩效评价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成立由人大、政协、监察局、国资委、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框架的确定和整体部署、原则事项的确立、绩效评价工作实施计划和评价工作报告的审查;
区财政部门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开展,拟订评价项目计划,指导和督促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与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重点评价。
第六条 绩效评价在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预算单位按照项目资金渠道,分别组织实施。
市级或市、区、镇级共同安排的项目资金,由区财政部门会同市级有关部门以及区、镇二级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绩效评价工作。
镇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安排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并配合做好上级财政安排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
第七条 主管部门成立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组,分管领导挂帅,人员由相关业务部门、财务、人事纪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制定评价工作流程、组织实施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指导、督促和检查所属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向财政部门报送绩效评价报告。
第三章 工作要求及评价方法
第八条 预算单位按照绩效评价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制定绩效目标,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开展自评工作;配合区重点评价工作组开展重点评价工作;按要求报送绩效评价材料和报告,并对所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九条 绩效评价的方法采用“帕特”评价工具。是由闵行区财政局与复旦大学公共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合作,在美国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合乎我区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法。
第十条 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帕特指标的核心要求)
1、项目的定位和绩效目标;
2、项目的战略计划;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
3、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情况、4、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和完成程度财政支出所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其他相关内容。
第十一条 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共性指标适用于各类项目的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个性指标为针对部门、行业和财政支出项目的特点所确定的绩效指标,由主管部门、预算单位提出后商财政部门确定。
第十二条 选择绩效评价个性指标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选定的评价指标,与项目的绩效目标有直接联系。
(二)重要性原则:选择最具代表性、能准确反映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评价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对具有相似目标的工作,选定相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保证绩效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可操作性原则:确定指标时,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选择。
第十三条 绩效评价结果等级分为优、良、中、差、绩效无法显示五个等级,按综合得分的高低确定。
第十四条 绩效评价实行自评与重点评价相结合。预算单位必须按规定开展自评,财政和主管部门根据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每年选取部分项目进行重点评价。
第四章 评价工作步骤
第十五条 自评工作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财政部门根据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启动评价工作,分类制定自评项目共性指标及自评表。
2.各主管部门根据内部职能分工,组织有关业务、财务、纪检人事等部门成立评价工作组,具体实施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
(二)实施阶段。
1.财政部门根据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下达评价工作通知,明确自评工作要求。
2.各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的布臵和要求开展绩效自评工作:收集评价基础材料,选取评价指标,选用评价方法,综合分析评价,确定评价结果,填报自评表,撰写自评报告。
3.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和检查预算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督促其及时报送自评报告,并将评价情况审核汇总,形成本部门的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三)完成阶段
1.主管部门按要求及时、完整地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系统内的自评材料及报告,原则上须在每年的12月底前内完成;逾期不报的,由财政部门督促整改,未作整改的,由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给予通报。
2.财政部门聘请中介机构及组织专家组对各部门报送自评材料及报告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行评审,形成审核意见报经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将审核意见反馈给主管部门。
4.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并将自评工作材料及报告整理归档。
5.财政部门整理撰写预算单位开展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总报告,专题报请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上报区人民政府及人大。
第十六条 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财政和主管部门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战略工作目标,根据部门重点工作目标,从财政预算支出项目资金实际安排情况出发,拟定重点评价项目计划(主要与绩效预算区重点预评估项目相衔接),报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并成立区重点评价工作组,由区财政发文明确评价工作任务、评价指标及有关要求,具体组织实施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二)预算单位根据重点评价工作要求,采集整理评价基础指标和数据资料,填列相关评价基础数据表格;将项目绩效预算目标与实际绩效对比分析的文字材料,连同评价基础数据表格一并报送财政和主管部门,并配合做好现场勘验、核实工作。
(三)预算单位应在每年7月10日、11月10日将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过程进展情况上报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在此二个月的16日前将所属单位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进展情况汇总表报送区财政局。
(四)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在预算单位自评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并同步进行。
(五)区重点评价工作组在每年7月、11月分别对预算单位组进行检查、指导和预评价。在次年的一月实施最终评价。
(六)区评价工作组进行现场勘验、听取资金使用情况汇报、查阅评价基础资料,组织专家评议、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汇总评价基础资料,核实评价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指标口径的一致性;运用相关方法对评价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绩效,形成评价结果;撰写重点评价报告。
第五章 结果的公开和运用
第十七条 区财政局将在闵行区门户网站上,将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过程进展情况以及最终结果向闵行区民众公示,并通过电视、报纸等传媒,动员民众积极参与评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情民意联络员通过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评价,最广泛地吸纳各方意见。
第十八条 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对绩效优良的项目给予鼓励和支持,在预算安排中优先考虑;对绩效低差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减少或不再安排同类项目的预算,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
第十九条 由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将重点绩效评价最终结果书面报告,上报闵行区人民政府、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和中共闵行区委全委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各区级主管部门、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的绩效评价工作可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二○○九年四月起施行,有效期二年。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评估进行修订。
闵行区财政局
二零零九年四月
第三篇: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附件二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自评报告
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完成结果评价□ 项目名称:项目实施单位:(公章)
填报日期年月日
州财政局(制)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参考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包括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二)项目资金(主要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分析。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包括项目招投标情况、调整情况、完成验收等)分析。
(二)项目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等情况)分析.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情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其中: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
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五、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包括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三)其它。
六、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包括评价基础数据收集、资料来源和依据等佐证材料情况,项目现场勘验检查核实情况。
表一至表五填报说明
本套报表(表一至表五)作为自评报告附表,由项目主管单位汇总填列,于5月31日前与报送州财政局绩效管理科。填报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一、基本情况表
1、项目类型按财政部《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 “类”进行分类,如:农林水事务类。
2、项目支出科目类别按财政部《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 “款”、“项”进行分类,如:农业方面的技术推广项目。
3、项目起止时间:分别按照批复的项目立项计划和实际实施时间填写
4、项目实施地点:指项目实际建设或发生所涉及的地区。
5、资金计划投入额:指计划批复的资金数。
6、资金实际到位额:指各级财政已列支的财政资金数和已到项目实施单位的自筹资金及其它资金。
7、资金实际支出额:指项目实施单位实际支出的资金数。
二、项目绩效自评表
1、评价得分:根据该项指标所设定的分值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分。
2、评分评述:用文字或数字对该项指标的得分依据作简要说明。如:任务全部完成,在“完成数量”中“评分评述”中填写“任务完成率100%”。
三、项目投入支出情况表
分别按州、县(市)各级项目实施单位的资金计划额、实际到位额和支出额填列。
四、任务完成情况表
分别按州、县(市)各级项目实施单位的任务的计划数和实际完成数填列。在“××任务”一栏填写具体的任务名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用文字或相关指标作简要说明。
五、项目资金来源统计表
1、下拨资金文号:财政资金填写各级财政部门下拨资金文号,其它资金填写相关凭证号。
2、金额合计=财政资金+其它资金
3、财政资金小计=中央+省+州、市级+县级资金
第四篇:渔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渔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提高海域使用金专项使用绩效,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对2017年渔业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专项项目基本情况。补助设施渔业及渔业技术推广项目,推广渔业技术,组织水产品样品抽检,维护全市渔业安全信息系统,提高渔船安全管理能力,促进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渔船安全救助能力;强化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推进海洋生态治理,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等。
(二)主要成效。完成渔业专项资金550万元投入,有效促进我市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渔船安全救助能力,保障受灾渔民群众恢复生产。通过帮扶贫困山区,实现精准扶贫。引导企业发展工厂化循环水、标准化池塘改养殖。强化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推进海洋生态治理。通过项目资金引导,促进我市渔业经济发展。
1、项目组织管理。根据我市渔业经济发展需要和渔业专项绩效工作目标,我局出台了2017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对重点支持方向、以及申报要求、申报程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由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组织相关企业、单位申报。项目申报单位要根据申报指 南,如实填写单位和项目信息并报送相关书面材料。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共同进行审查后,正式行文报送我局并抄送市财政局。以泉财指标〔2017〕550号、泉财指标〔2017〕1171号分二批下达市级渔业专项资金550万元,分类补助技术推广、病虫害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行业业务管理、其他农业支出、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等项目。
2、项目资金完成情况。2017年共下达市级渔业专项资金550万元,资金都已到位。我局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能做到专款专用,不存在改变补助资金使用范围,拖欠、截留、挤占和挪用等问题。
3、绩效完成情况
(1)下达设施渔业及渔业技术推广项目补助资金170万元;病虫害防治2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40万元,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10万元,农业行业业务管理95万元,农业保护修复与利用70万元,其它农业支出34万元等项目。
(2)推广渔业技术35项,受益渔民2000人。(3)补助灾害救助资金91万元,帮助100户渔民灾后恢复生产。
(4)组织水产品样品抽检500批次。
(5)帮扶贫困点及挂钩点5个,定向扶贫群众10人。(6)补助渔业安全通信台站12个,维护全市渔业安全 信息系统,提高渔船安全管理能力。
(7)促进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渔船安全救助能力;保障受灾渔民群众恢复生产;帮扶贫困山区,促进共同富裕;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病虫害防治率98%。
(8)鼓励发展工厂化循环水、标准化池塘改养殖,减少氨、氮排海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逐步提高渔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县(市、区)项目资金拨付手续过于繁琐,导致经费不能按期下达到项目单位,影响部分项目实施进度。
2、申报项目较多,专项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分散后,对渔业产业投资所起的支持力度偏小。
三、相关意见建议
1、完善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管理。要按规程操作、考核和验收,建立资金使用跟踪监督机制,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2、强化政策引导。用好用足各级扶持渔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逐步加大渔业项目的资金投入,引导渔业产业发展。
第五篇:山西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办法
省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省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省级部门预算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部门,是指与省财政厅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含武警部队)、政党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单位,是指省级部门所属预算单位,以及使用项目资金的其他单位。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指根据省级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的项目支出预算,运用一定的考评办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支出预算的执行结果等所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五条 省级项目绩效评价原则
(一)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评价工作由省财政厅统一组织和领导,省级部门和项目单位分级实施。
(二)分类管理原则。省财政厅会同省级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并根据部门、行业及评价对象的特点制定具体的绩效评价实施办法。
(三)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评价应以国家政策、法律、行政法规等为基本依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四)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工作应采用规范的程序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准确、合理地衡量项目支出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
第六条 项目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和省有关财务管理和部门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省级部门及项目单位的职责范围、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以及项目绩效目标;
(三)省财政厅和省级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四)项目预算申报相关材料和项目支出预算批复文件;(五)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的财务会计资料;(六)省级部门及项目单位的项目验收报告;
(七)省级主管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预算执行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
(八)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 评价工作责权
第七条 省财政厅工作责权:
(一)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定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制度、办法;(二)组织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指导、监督、检查省级部门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四)组织实施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五)向省政府报告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六)研究、拓展评价结果的应用领域。第八条 省级部门工作责权:
(一)配合省财政厅建立本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确定本部门项目绩效目标;
(三)指导、监督、检查所属项目单位的自评工作;(四)组织实施所属项目单位的自评工作;(五)向省财政厅报送本部门的自评结果;(六)接受省财政厅的评价和监督检查。第九条 项目单位的工作责权:(一)确定本单位项目绩效目标;(二)组织实施本单位自评工作:(三)向主管部门报送本单位的自评结果;
(四)接受省财政厅和省级主管部门的评价和监督检查。
第三章 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十条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为预算安排的所有项目支出,包括用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其他资金安排的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评价的具体项目由省财政厅根据预算安排情况确定。
第十一条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以预算为评价周期实施评价,包括完成结果评价和评价,其中,对已完工的支出项目实施完成结果评价;对跨支出项目根据内完成的工作量和预算执行结果实施评价。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连续多年安排的支出项目及政策性支出项目原则上只对实施过程或结果评价一次,不按实施重复评价。
第十二条 坚持业务评价和财务评价相结合。业务评价主要是指项目执行情况;财务评价主要是指资金和财务管理状况。
第十三条 绩效评价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对相关评价内容制定量化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并做出定性定量的评价结果。
第十四条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
比较法是通过对绩效目标与绩效结果、历史情况和实际执行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列举分析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公众评价法是指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各项绩效评价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从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 绩效评价指标
第十五条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即选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与部门和单位的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
(二)经济性原则,即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数据的获得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实行评价;
(三)可比性原则,即对具有相似目的的工作选定共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重要性原则,即对绩效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绩效评价指标。
第十六条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制定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由共性指标和特性指标组成。
第十七条 共性指标是指适用于所有省级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由省财政厅统一制定.主要包括业务评价共性指标和财务评价共性指标。
(一)业务评价共性指标
1.立项目标的合理性。主要考评立项目标设置是否客观、科学。2.项目完成进度。主要评价项目是否完成计划确定的工作量。3.项目完成质量。主要评价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计划任务要求。4.项目组织管理水平。主要评价项目单位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条件保障状况等。
5.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评价项目对承担单位及我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等。
6.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评价项目受益范围,项目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等。
(二)财务评价共性指标
1.资金落实情况。主要评价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资金到位率和资金到位及时性等。
2.实际支出情况。主要评价项目实际支出构成的合理性、超支或结余情况等。
3.财务管理状况。主要评价项目单位财务制度健全性、财务管理有效性、财务制度执行状况等。
第十八条 特性指标是指针对部门和行业特点确定的适用于不同省级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在确定具体评价项目后,由省财政厅结合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和目标来设置。
第五章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省财政厅在布置省级决算时部署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省级部门要及时向所属项目单位部署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第二十条 每个终了两个月内,项目单位应按省财政厅及省级部门要求,完成本单位的项目自评工作,并按规定撰写自评报告报送省级部门。
第二十一条 每个预算终了3个月内,省级部门要完成本部门自我评价工作。
第二十二条 每个预算终了4个月内,省财政厅在部门自我评价基础上,组织对省级部门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十三条 财政厅和省级部门实施项目评价时,可以直接组织进行,也可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评价工作时,委托方与受托方应签订委托协议。省级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可委托当地财政部门组织实施评价。
第二十四条 绩效评价一般工作程序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考评、绩效报告的撰写和提交三个阶段。
第二十五条 绩效考评的前期准备阶段
(一)成立评价工作组。评价工作组由有关专家、有关部门或中介机构人员组成,成员不少于7人。
(二)确定评价对象。绩效评价对象由省财政厅和主管部门根据绩效目标以及预算管理的要求确定。
(三)下达评价通知书。评价通知书是省财政厅或主管部门出具的行政文书,评价通知书应载明评价目的、内容、依据、评价机构、评价时间等。
(四)拟订评价工作方案。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对象拟定具体评价工作方案,确定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报委托单位审定。
第二十六条 绩效评价的实施阶段(一)形式审查。评价工作组应当对省级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审查。
(二)现场和非现场考评。绩效评价的形式包括现场考评和非现场考评,考评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评方式。
现场考评是指评价机构到现场采取勘察、询查、复核等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并对所掌握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提出评价意见。
非现场考评是指评价机构在对省级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意见。
(三)综合评价。考评机构在现场和非现场考评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评价办法对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结论。评价结论应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第二十七条 绩效评价报告的撰写和提交阶段
(一)撰写报告。评价工作组应当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和要求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
(二)提交报告。绩效评价报告经评价工作组和中介机构负责人签章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省财政厅,并将绩效评价结论通知被评价单位。
第二十八条 省财政厅根据各项绩效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打分。并根据得分多少进行综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以百分制表示,综合评价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得分在80—89分(含80分)为良,60—79分(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章 评价结果应用 第二十九条 省财政厅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加强省级部门和项目单位预算支出管理意见,并督促省级部门和项目单位落实。
第三十条 省级部门应当根据部门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以后项目支出预算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十一条 项目单位应当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报省财政厅和省级部门备案,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省财政厅、省级部门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支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十二条 省财政厅、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应当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编制和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十三条 评价结果经报请本级政府同意后。将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体现和增加公共支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第七章 评价行为规范
第三十四条 评价工作组必须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工作,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并对评价结果承担责任;评价工作是一种政府行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评价客体收取费用;评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评价客体的有关数据和业务资料。评价人员或中介机构违反上述规定的,省财政厅和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可予以警告、取消评价资格、终止委托关系等处理有违法违纪行为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五条 省级部门和项目单位必须按照评价工作要求,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和资料,并对提供的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对提供虚假数据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造成评价结论失真的,则由被评价的部门和单位负责。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5年7月1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