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请认真阅读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省人保厅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21:3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教师请认真阅读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省人保厅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教师请认真阅读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省人保厅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篇:中小学教师请认真阅读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省人保厅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小学教师请认真阅读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省人保厅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详见通知内容)

发布人:张冰发布时间:2010-4-29 17:07:23所属关联:培训通知

关于落实省人保厅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行署)教育局、省直有关企业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黑人保函〔2010〕2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实际,经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商定,现就全省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对象:根据黑人保函[2010]29号、99号文件规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参加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其中: 2005年(含2005年)以来参加教育厅规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等达到240学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继续教育证书或证明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免于参加培训; 具备“直聘”权限的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参加培训由学校自定;免于参加培训但已报名、缴费人员,可以办理退出手续(具体办法见黑龙江大学网上通知)。

二、关于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证书的效用: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结业证书是本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

培训合格人员的学时可记入教育部门组织的本轮教师培训学时。

三、报名截止时间延至4月20日,培训截止时间顺延,具体开课时间另行通知。

参加继续教育是国家的规定,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需要,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和动员应培训人员积极参加培训;省教育厅将实施对教育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监督和指导,确保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本《通知》精神仅适用于今年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

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

总共有16517人查看此信息【关闭页面】

http://61.180.175.211/bm/news_info.asp?news_id=158

第二篇:关于落实省人社厅2011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黑教师函〔2011〕45号

关于落实省人社厅2011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教师函〔2011〕45号

关于落实省人社厅2011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市(行署)教育局、省直有关企业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1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黑人社函〔2011〕 10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实际,经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商定,现就全省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对象:根据黑人社函〔2011〕105号文件规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参加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但其中: 2005年(含2005年)以来参加教育厅规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等达到240学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继续教育证书或证明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免于参加培训。

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证书的效用: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结业证书是本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培训合格人员的学时可记入教育部门组织的本轮教师培训学时。

三、其他问题:培训的报名、收费、开课时间等其他问题按照黑人社函〔2011〕105号文件执行。2010年已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但没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人员应按要求参加培训。

继续教育是国家的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需要,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和动员应培训人员积极参加培训;省教育厅将实施对教育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监督和指导,确保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〇一一年三月七日

第三篇:省人保厅关于做好2010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省人保厅关于做好2010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07-29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做好2010全省职称

评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黑人保发【2010】67号

为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政策,做好2010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省职称评审工作从7月开始启动。高级职称评审时间为8月至10月;中级职称评审时间和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时间由各地、各部门和直接聘任单位自行安排。高、中级职称核准和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工作于12月底前完成。

二、计算任职资格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为8月31日,实行考试的系列(专业),截止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任职资格核准时间为9月1日。

三、高级评审委员会组建部门应在评审前3天上报评审方案和拟评审人员名册,评审结束后3天内上报如下材料:

(一)评审委员会评审情况报告;

(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人员名册;

(三)参评人员信息数据盘;

(四)《评审表》主表一份(附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考试成绩单);

(五)外语、计算机免试佐证材料及《审查表》;

(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证书》或相应佐证材料;

(七)《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证书》(指后取得学历人员所学专业与申报专业不一致人员);

(八)国家考试系列(专业)的资格证书和《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

(九)学历破格人员学历证书和《审查表》;

(十)同级改职和流动人员《审查表》;

(十一)高级职称核准费缴费证明等。

四、上报《申报享受研究员级待遇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资格审查表》时间截止到8月31日;申报“绿色通道”材料时间截止到8月15日。

五、将物流专业纳入职称评价体系。物流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省直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组建;市(地)物流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建。物流专业高、中级职称评审标准另行印发。

六、法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改由省卫生厅负责组建;授权省卫生厅组建护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承担原西医评审委员会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专业的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医学科学研究专业、畜产品工程专业、地方铁路工程专业分别纳入自然科学研究、农业和交通评审委员会;公证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增设正高级职称评审权限。

七、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性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从事科技研发和科技管理的人员均可申报相应职称,由省自然科学研究评审委员会负责上述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八、中直单位或外省委托我省评审高级职称人员,需由具备高级职称评审、核准权限的上级主管部门向我厅出具正式委托函,申报人员材料经我厅审查同意后方可参加评审,否则评审委员会不得受理。对委托我省评审人员,执行我省现行的评审政策、标准。评审结束后,评审委员会应向委托部门书面反馈评审结果。按照管理权限,我厅对委托评审通过人员不履行核准程序,不发放任职资格证书。确需委托我省办理资格证书的,需由其主管部门提供核准文件并出具办理资格证书委托函。

我省委托国家或外省评审高级职称人员,需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并报我厅审查后,由我厅向相关部门出具委托函,未经委托的评审结果无效。评审通过人员,由我厅履行核准程序,办理资格证书。

九、在我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流动人员,已与聘用单位签订正式合同,且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和评审条件的,可申报相应职称。人事档案在人才中心(服务局)存放一年以上或取得公安部门签发的居住一年以上暂居证明的,可由其档案存放的人才中心(服务局)或属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申报。

十、符合职称评审政策和评审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人事档案在人才中心(服务局)管理的,通过人才中心(服务局)申报;人事档案不在人才中心(服务局)管理的,通过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报。

十一、由机关调到企事业单位并在新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符合《黑龙江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中的条件,可按下列规定申报或确定相应职称:

(一)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含在机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下同),可申报副高级职称;

(二)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大学专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7年,可申报中级职称;

(三)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或大学专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中专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可确定助级职称。

申报的系列(专业)对学历要求较低的,学历可依照《黑龙江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适当降低,但累计从事工作年限须符合评审标准规定的总的年限要求。申报系列(专业)有学位、执业资格要求或实行考评结合评价方式的,需具备相应学位、执业资格或考试合格后方可申报。申报国家考试系列(专业)职称的,初、中级职称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高级职称需在考取中级职称后方可申报。所学专业需与申报专业一致或相近,否则应参加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

十二、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满25年、并取得中级任职资格满5年,从事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满30年、并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满5年,视为具备规定学历,可申报上一级职称。

十三、通过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得职称的人员,在单位聘任之前,除符合职称外语、计算机免试条件外,均应参加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并达到规定标准。

十四、按照“看实绩、重实效”的精神,对业绩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确有专长并获得业内专家认可的,尤其工作在农林牧渔等基层一线的优秀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外语和计算机等条件限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申报相应职称。

十五、申请同级改职人员需具备下列条件: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在新的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具备拟改任职称的任职标准和条件。申报人员应填写《同级改职人员审查表》,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送评审委员会。

改职为国家考试系列(专业)初、中级职称的,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改职为高级职称的,需考取中级职称后方可申报。

对同级改职人员的评价,应以在新岗位上取得的业绩成果为主要依据;

在晋升原职称时已参加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并达到合格标准的,可不再参加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

同级改职后申报上一级职称人员,任职资格时间可从原职称获得时间算起。

十六、教育、卫生、新闻、出版、经济、会计、审计、统计等系列(专业),实行考评结合的评价办法,考试的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十七、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是申报上一级职称的重要条件,参加2010全省统一组织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人员,需提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证书》。教育、卫生系统参加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需提供本行业规定的参加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佐证材料。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可向市(地)或省直主管部门作出书面说明,经市(地)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申报,核准通过人员的审批手续和职称证书待取得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证书后发放,任职资格核准时间仍按2010年9月1日计算。

十八、各地、各部门在职称推荐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五公开、一展示”制度,加大对申报材料审查力度;今年申报职称人员需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上签署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申报人单位主要领导需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上签署审查意

见;对弄虚作假或纵容包庇弄虚作假行为的,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要认真做好来信来访调查核实工作。缓批人员的调查核实期限为三十个工作日,各主管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务必在规定期限内以正式文件形式对调查结果予以反馈,逾期未反馈调查结果的,按核准未通过处理。

十九、全省中级评审委员会应进行审查确认和备案登记。市(地)中级评审委员会由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确认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省直中级评审委员会由省直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申报备案的时间截止到8月31日。

二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初级职称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制定完善初级职称管理办法;各用人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人员出具书面定职意见并履行核准程序,方可办理任职资格证书(通过考试取得资格人员除外)。其中,省直属单位人员,由省直主管部门核准;市直属单位人员,由市直主管部门核准;区、县所属单位人员,由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人事档案在人才中心(服务局)存放人员,由人才中心(服务局)核准;无上级主管部门人员,按属地管理原则由相应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二十一、在机构改革中,部分省直部门的代码和名称作了调整,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代码调整为A05,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代码调整为A14。请各单位、各主管部门和评审委员会按上述代码录入、上报和接收参评人员信息。

二十二、《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系统》已更新,各单位、主管部门和评审委员会务必在职称评审工作启动前下载更新,或重新安装更新后的系统,并通过更新后的职称管理系统录入、上报和接收参评人员信息。下载网址为: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职称评审专题-→资源下载专区。

附件: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五日 全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时间表.doc

第四篇: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贵州省教育厅文件

黔教师发〔2011〕263号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教育局:

根据《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要求,为使教师培训管理规范有序,我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登记管理制度。现制定《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登记办法)下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我省实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制度,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管理,确保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此项工作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加强管理。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登记办法的具体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努力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登记管理办法,推进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附件: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附件: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

(试 行)

一、登记对象

全省在职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企业自办学校教师)。

二、登记范围

按照《实施意见》要求,我省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且符合以下规定的培训,取得合格证或学时证明的,其培训学时实行登记。

(一)集中培训

1.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 2.经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委托的县级及其以上教师培训机构、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

3.学校选派参加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组织的教科研培训活动。

(二)远程培训

由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由教育部推荐的具有教师远程教育培训资质的机构承办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三)校本培训

1.经本地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中小学校与县级及其以上培训机构或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的集中培训;

2.由学校集中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教科研活动,校际间联片教研活动等。

三、登记办法

(一)学时登记

学时登记采用由省统一印制的“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证”(简称“登记证”)。

学时登记由学校负责。学校设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员和审核员。登记员和审核员对登记结果负责。教师参加符合登记范围的培训后,登记员根据培训的有关文件、通知、学习记录和培训单位颁发的结业证、合格证或学时证明等进行相应的学时登记并签字(盖章),经审核员审核后签字(盖章)认可。

(二)学时计算

登记的学时含“集中培训”学时和“校本培训”学时两类。1.集中培训:

县级及其以上集中培训计为“集中培训”学时。按实际培训天数计算。全天计8学时,半天计4学时。五年累计集中培训登记学时数不得低于240学时,其中学科培训登记不低于200学时,师德培训(含法制教育)不低于40学时。

2.远程培训:

完成学习内容,取得合格证,按培训模块规定学时数的50%计算为“集中培训”学时。五年累计登记学时数不高于50学时。

3.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按1课时为1学时计算为“校本培训”学时。五年累计校本培训登记学时数不高于120学时,其中学科培训登记不高于100学时,师德培训(含法制教育)不高于20学时。

4.其他培训

(1)学历提高培训:五年内,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在取得与其任教学科同专业的学历或学位证的当年,一次性记入“集中培训”学时。其中,小学教师取得大专学历、初中教师取得本科学历、高中教师取得硕士学位的按60学时计;小(2)脱产学习:经组织安排教师参加离岗脱产学习,取得合格证后,按实际培训天数计算“集中培训”学时,但学时数最多按20天计为160学时。超过的培训时间不再计算学时。

(3)主讲教师:中小学教师担任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的主讲教师,凭承办单位证明、课程表(加盖公章)及讲稿等资料计算相应学时。担任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送教下乡、巡回讲学等授课的,按其实际授课时数3倍计算“集中培训”学时,其登记学时数累计不超过150学时;担任校本培训授课的,按其实际授课时数2倍计算“校本培训”学时。

(4)新教师培训:新入职教师参加岗位培训的120学时实行单独登记,不记入集中培训360总学时。

四、组织管理

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按照分级负责的办法进行审查、审核和备案。

(一)实行培训备案制度。各市(州、地)、县(市、区)、乡(镇)、校组织符合登记范围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须将培训文件和方案(含培训时间、培训学时、培训内容、课程安排、师资配备、食宿安排、经费预算等)等至少提前15日报上一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简称“工程办”)备案。

(二)学校对登记结果进行审查。各级各类学校要及时、如实地登记和审查教师培训学时,做到内容翔实、资料完备、学教师取得本科学历、初中教师取得硕士学位的按80学时计。数据准确。

每学期末,学校对学时登记情况进行一次校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加盖学校公章。学校每学年对学时登记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并填写汇总表,将汇总情况报县一级工程办审核。

(三)县一级对登记结果进行审核。县一级工程办根据培训备案资料对学校学时登记汇总情况及汇总表进行一年一次审核,同时对“登记证”登记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然后签署意见和盖章。

每五年,县一级对经审核认定完成规定培训学时的教师进行统计汇总,将汇总情况及汇总表上报市(州、地)进行审核,然后报省工程办备案,并作为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的依据。

(四)各级使用的汇总表格由省统一制作。各县要建立和完善登记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五)各级工程办要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的监督管理。通过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填写问卷、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培训登记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和抽查,使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程序规范、结果真实。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对违规者要视其情节予以严肃处理。

(六)考核评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是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省工程办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地培训登记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

五、各市(州、地)、县(市、区)要根据以上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认真执行。

第五篇:省教育厅中职招生和培训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

——————————————

皖教秘职成„2011‟48号

关于做好全省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

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省属中职学校,有关高职院校:

今年,教育部下达我省中职招生任务41万。为落实教育部下达的招生任务,我厅已下达招收36万应届初中毕业生计划(不含技工学校招生数)。现结合各地实际,我们编制了2011年全省中职学校分市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招生计划(见附件1),同时,参考2010年职业培训任务情况,我们编制了2011年全省各市短期培训计划(见附件2),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坚持科学发展,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

2011年,各市要继续坚持“省级宏观调控、市级统筹协调、县(区)级和学校重在落实”的工作原则,调整充实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组和办公室力量,加大高中阶段招

-1-生工作统筹协调力度。要按照《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把发展中职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落实中职招生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根据各地实际分解中职招生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做好生源组织和招生录取工作,并把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和职普比例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完成今年招生任务。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低于45%的地市,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

二、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中职招生制度改革 各地要积极创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思路和举措,深化中职招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规范灵活的中职招生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体现“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在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重点的同时,积极拓宽招生面和招生渠道,面向历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及退役士兵、农民工、农村青年、下岗失业人员和在职职工等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群体招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要把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作为完成中职招生任务、稳定中职规模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支撑点。各省属中职学校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数量不应低于全年招生总数的10%。

-2-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要与普通高中招生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和措施;统一公布招生计划和招生信息;统一组织区域内初中毕业生报名和填报志愿;统一组织生源;统一安排招生录取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可以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对接受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员,要按照中职学历教育要求,保证教学质量。在此前提下,可根据学员的工作和学习实际,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依据专业需要和学员已具有的实践经验,确定修业年限;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和考试评价方式,实现对学习成果的认定和学分转换方式;可通过学校教学与送教下乡、送教入厂、送教进社区相结合。对于完成学业并考试合格的学员,发给相应的学历文凭证书;对于完成部分学业的学员,可根据实际学习成果发给相应的学习证明。要重点办好涉农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可给予一定的经费扶持。

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补录和统计截止时间,原则上到11月10日截止。招生录取期间(7月10日至11月10日),各市、各省属中职学校要坚持招生工作半月报制度,及时、准确上报本市、本校招生进展情况,切实加强招生工作信息动态管理。

三、对职业学校和招生计划进行年审,努力完善招生管理办法

-3-各地要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严禁虚报学生人数骗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通知》等有关要求,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对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公布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质的学校名单。要在招生开始前,对在辖区内招生的各类中职学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收费标准等进行公示。鼓励办学条件好、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对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必须严格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对招生和办学行为不规范、管理不力的学校,特别是学生资助和免学费工作出现严重问题的学校,要督促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限制或停止招生。禁止不具有举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资格的教育机构举办或通过联办等方式举办中职学历教育班(点),有资质的学校不得与无资质的学校和办学机构以任何方式合作举办学历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中职招生办法,科学分解招生任务,稳定招生规模。

四、建设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骨干学校辐射带动作用 各地要加强统筹,充分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骨干职业学校在招生工作中的辐射带动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作用,推动职业教育整体培养水平显著提高。各市对省属中职学校的招生应予支持。

-4-要继续完善学校信息公开、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优胜劣汰的招生机制,扩大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合作办学和联合招生,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加快城乡、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巩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进一步完善对口帮扶机制,推进合肥、芜湖、马鞍山与皖北三市职业教育深度对接,推进皖江城市带优质职业学校对口支援皖北三市七县职业学校,在联合招生、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培训、管理队伍、毕业生就业方面开展合作,发挥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

五、严肃招生纪律,继续推进招生阳光工程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生电子档案、高中阶段招生信息系统和中职学生电子档案、学籍注册制度。要加强招生信息的审核和发布工作,统一编印中职学校招生指南,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全面、准确的招生信息。跨市招生学校应先到生源所在市教育局履行报告手续,生源市教育局不得封锁招生市场,要一视同仁的做好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创造全省公开、公正、公平的招生环境,切实维护考生和招生学校的合法权益。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继续推进招生工作“阳光工程”。在招生工作中,中等职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乱招生、乱收费、乱办学;不得参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各市

-5-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监察、工商、劳动、检察等部门的合作,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招生广告审查备案制度,加强对各类招生广告的监督与管理,坚决杜绝招生学校虚假不实宣传、有意欺骗误导学生的行为。

要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对违反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政策、采取虚假宣传招生、扰乱招生秩序、非法招生、有偿招生、非法或违规办学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乱收费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当事人及主管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招生期间,各市要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维护中职招生的秩序和信誉。

六、整合职教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职学校要从教育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我省终身教育体系的高度,强化责任意识,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加强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研究,尤其要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皖北地区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各市教育局和省属中职学校,要于今年6月30日、9月30日、12月30日前向省教育厅报告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并上报《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度表》(见附件3)。

七、强化招生宣传,营造招生工作良好氛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招生宣传工作的领导,抓紧抓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工作。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咨询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和免学费政策;大力宣传一批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三农”的办学典型及毕业生成才的典型事例;大力宣传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招生信息,使社会、学生和家长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充分了解招生学校及专业情况,准确掌握招生信息,营造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八、完善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

各地要高度重视中职招生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确保全面完成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培训任务。省教育厅将把招生任务和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与重点项目建设、专项经费、评选优秀等挂钩,并纳入对政府教育督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同时,对中职招生、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和省属学校给予奖励。各市也要建立健全中职招生、培训工作激励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全省中职招生和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附件:1.2011年安徽省分市招生非应届初中毕业生计划表

-7-2.2011年全省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分解表

3.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度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日

下载中小学教师请认真阅读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省人保厅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教师请认真阅读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省人保厅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