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87号

时间:2019-05-14 00:0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87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87号》。

第一篇: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87号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

鲁国土资发[2009]87号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推动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意见》(鲁政发[2009]17号),严格执行土地法规和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和保障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和田、水、路、林、村、房的综合整治,现就有关土地问题通知如下:

一、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农村住房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抓住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抓紧完成村镇体系规划,按新的科学合理的村镇布点,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对城镇及周边、拟新建农村居住区及周围的基本农田进行合理调整,统筹安排好农村居民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用地,为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预留建设用地空间。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力争今年底前全部完成。各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要优先保障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用地。今后全省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5%专项用于旧村改造,由省国土资源厅统筹安排使用。

二、合理安排增减挂钩项目,促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各地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合理安排挂钩范围和规模,最大限度的改造农村居民点,对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除统筹安排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公益事业和村镇二三产业发展用地外,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旧村址和废弃地进行农村住房建设,节余指标在首先满足农村自身需要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各市、县(市、区)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明确挂钩项目的布局、规模和时序,编制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和项目区实施规划。

三、盘活土地资产,解决农村住房建设融资渠道。各市、县(市、区)对列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农村住房建设,应按一定比例对农民予以补贴,政府负责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农村住房建设节余的土地置换时,应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全部返还提供节余指标的村庄;置换指标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现的土地纯收益绝大部分应返还农村;提高置换指标的土地收益率,应安排不低于40%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政府土地平均纯收益不低于20%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部分应用于支持农村住房建设。拓宽农村住房建设融资渠道,着力解决建设资金匮乏问题,允许各地积极探索,将农村住房建设中拟置换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抵押贷款,贷款额度不超过政府补贴资金的额度。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增减挂钩土地收益台帐,切实保障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

四、创新土地计划指标管控,支持用地大户参与农村住房建设。在城中村、城边村,允许房地产开发商以现状挂牌方式完成旧村改造并合法取得节余土地的开发权;支持企业用地大户,先融资用于增减挂钩确定的农村住房建设,腾出的土地指标通过置换用于企业项目建设;对开发区这一集中用地大户,允许其先筹集资金,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与改造村庄所在地政府签订合同,村庄改造后可将节余的指标调剂到开发区使用。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住房建设,除公益项目、基础设施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外,凡新增建设用地500亩以上的项目,省厅支持增量指标1/3,其余指标由项目单位筹资存量挖潜解决,实现农村住房建设与项目建设的双赢。

五、加强土地权属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村庄整合改造建设农民住房,涉及占用国有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涉及占用集体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腾退、调整和改建前后的土地,在村民协商、处理好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依法确定土地权属,及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整的,调整方案、协议应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对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复垦后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使用。

六、坚守耕地红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要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农村住房建设选址要尽量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要利用未利用地和劣等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七、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凡纳入增减挂钩整体搬迁改造的村庄,要妥善安置好农民生产生活,做到先建后拆,建一批、搬一批、拆一批、复垦一批。在对腾退的农村宅基地要及时进行复垦,并按有关规定严格进行验收。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不得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超计划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坚决防止一哄而上,形成“烂尾”工程。对违规操作的,加倍扣减下一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停止增减挂钩和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87号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

鲁国土资发[2009]87号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推动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意见》(鲁政发[2009]17号),严格执行土地法规和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和保障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和田、水、路、林、村、房的综合整治,现就有关土地问题通知如下:

一、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农村住房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抓住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抓紧完成村镇体系规划,按新的科学合理的村镇布点,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对城镇及周边、拟新建农村居住区及周围的基本农田进行合理调整,统筹安排好农村居民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用地,为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预留建设用地空间。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力争今年底前全部完成。各地在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要优先保障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用地。今后全省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5%专项用于旧村改造,由省国土资源厅统筹安排使用。

二、合理安排增减挂钩项目,促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各地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合理安排挂钩范围和规模,最大限度的改造农村居民点,对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除统筹安排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公益事业和村镇二三产业发展用地外,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旧村址和废弃地进行农村住房建设,节余指标在首先满足农村自身需要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各市、县(市、区)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

地增减挂钩项目,明确挂钩项目的布局、规模和时序,编制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和项目区实施规划。

三、盘活土地资产,解决农村住房建设融资渠道。各市、县(市、区)对列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农村住房建设,应按一定比例对农民予以补贴,政府负责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农村住房建设节余的土地置换时,应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全部返还提供节余指标的村庄;置换指标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现的土地纯收益绝大部分应返还农村;提高置换指标的土地收益率,应安排不低于40%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政府土地平均纯收益不低于20%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部分应用于支持农村住房建设。拓宽农村住房建设融资渠道,着力解决建设资金匮乏问题,允许各地积极探索,将农村住房建设中拟置换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抵押贷款,贷款额度不超过政府补贴资金的额度。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增减挂钩土地收益台帐,切实保障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

四、创新土地计划指标管控,支持用地大户参与农村住房建设。在城中村、城边村,允许房地产开发商以现状挂牌方式完成旧村改造并合法取得节余土地的开发权;支持企业用地大户,先融资用于增减挂钩确定的农村住房建设,腾出的土地指标通过置换用于企业项目建设;对开发区这一集中用地大户,允许其先筹集资金,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与改造村庄所在地政府签订合同,村庄改造后可将节余的指标调剂到开发区使用。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住房建设,除公益项目、基础设施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外,凡新增建设用地500亩以上的项目,省厅支持增量指标1/3,其余指标由项目单位筹资存量挖潜解决,实现农村住房建设与项目建设的双赢。

五、加强土地权属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村庄整合改造建设农民住房,涉及占用国有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涉及占用集

体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腾退、调整和改建前后的土地,在村民协商、处理好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依法确定土地权属,及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整的,调整方案、协议应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对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复垦后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使用。

六、坚守耕地红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要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农村住房建设选址要尽量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要利用未利用地和劣等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七、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凡纳入增减挂钩整体搬迁改造的村庄,要妥善安置好农民生产生活,做到先建后拆,建一批、搬一批、拆一批、复垦一批。在对腾退的农村宅基地要及时进行复垦,并按有关规定严格进行验收。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不得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超计划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坚决防止一哄而上,形成“烂尾”工程。对违规操作的,加倍扣减下一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停止增减挂钩和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

青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青政办发[2009]106号

青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 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工)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现将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87号)转发给你们,望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工作计划,切实抓好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和田、水、路、林、村、房的综合整治。

二00九年七月十二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

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推动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意见》(鲁政发[2009]17号),严格执行土地法规和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和保障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和田、水、路、林、村、房的综合整治,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农村住房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抓住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抓紧完成村镇体系规划,按新的科学合理的村镇布点,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对城镇及周边、拟新建农村居住区及周围的基本农田进行合理调整,统筹安排好农村居民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用地,为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预2 留建设用地空间。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力争今年底前全部完成。各地在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要优先保障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用地。今后全省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5%专项用于旧村改造,由省国土资源厅统筹安排使用。

二、合理安排增减挂钩项目,促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各地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合理安排挂钩范围和规模,最大限度的改造农村居民点,对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除统筹安排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公益事业和村镇二三产业发展用地外,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旧村址和废弃地进行农村住房建设,节余指标在首先满足农村自身需要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各市、县(市、区)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明确挂钩项目的布局、规模和时序,编制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和项目区实施规划。

三、盘活土地资产,解决农村住房建设融资渠道。各市、县(市、区)对列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农村住房建设,应按一定比例对农民予以补贴,政府负责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农村住房建设节余的土地置换时,应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全部返还提供节余指标的村庄;置换土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现的土地纯收益绝大部分应返还农村;提高置换土地的收益率,应安排不低于40%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政府土地平均纯收益不低于20% 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部分应用于支持农村住房建没。拓宽农村住房建设融资渠道,着力解决建设资金匮乏问题,允许各地积极探索,将农村住房建设中拟置换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抵押贷款,贷款额度不超过政府补贴资金的额度。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增减挂钩土地收益台帐,切实保障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

四、创新土地计划指标管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住房建设。在城中村、城边村,允许房地产开发商与村联合实施旧村改造;支持大型企业融通资金投向增减挂钩确定的农村住房建设;鼓励开发区筹集资金,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与改造村庄所在地政府签订合同,村庄改造后可将节余的指标调剂到开发区使用。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住房建设,除公益项目、基础设施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外,凡新增建设用地500亩以上的项目,省厅支持增量指标1/3,其余指标由市、县存量挖潜形成的置换指标解决,实现农村住房建设与项目建设的双赢。

五、加强土地权属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村庄整合改造建设农民住房,涉及占用国有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涉及占用集体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腾退、调整和改建前后的土地,在村民协商、处理好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依法确定土地权属,及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整的,调整方案、协议应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对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复垦后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使用。

六、坚守耕地红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4 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要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农村住房建设选址要尽量利用原有建设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要利用未利用地和劣等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七、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凡纳入增减挂钩整体搬迁改造的村庄,要妥善安置好农民生产生活,做到先建后拆,建一批、搬一批、拆一批、复垦一批。在对腾退的农村宅基地要及时进行复垦,并按有关规定严格进行验收。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不得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超计划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坚决防止一哄而上,形成“烂尾”工程。对违规操作的,加倍扣减下一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停止增减挂钩和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此页无正文)

主题词:国土 农房建设 土地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

院,市检察院,市人武部。

青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7月12日印发

第四篇: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深入开展征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5]51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深入开展征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粤国土资发[2005]5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下称《决定》),进一步深入开展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结合我省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好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国土资源部已确定我省的广州市、佛山市为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在规范征地权的行使、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优化征地审批程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保护。广州、佛山市应以贯彻落实《决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各市、县(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借鉴广州、佛山两市的成功经验,逐步地开展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加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征收土地制度,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各县(市、区)的征地区片综合补偿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执行,每3年调整一次。制订征地区片综合补偿标准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的区位,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来测算,并考虑地类、产值、人均耕地、土地供求关系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各市、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加快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为合理制订征地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使征地补偿真正做到同地同价。同时,各市、县(市)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在2005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对当地有关征地补偿标准规定的清理工作,凡与《决定》相抵触的,要及时废止、修改或提出废止、修改的建议,清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告。

三、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各级人民政府在依法实施征收土地时,应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制订具体办法,采取多种措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要使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居、失地不失业。要确保征地补偿款及时足额地

支付给被征地农户。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试行征地补偿款实名支付制度,即将大部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全部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直接支付给被征地农户。同时,为了保护外来土地承包户的利益,应将青苗及属其投入建设的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直接支付给外来承包户。依照法定的倍数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要制定增加安置补助费的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将征地费用足额列入概算,不得以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为理由,压低、拖欠征地补偿款。

为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在保证货币安置兑现落实的同时,还可试行以下安置方式:

(1)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征地安置补助专项资金制度。省、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从本级留用的土地出让金中提取资金,建立征地安置补助基金,设立专户,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补助。二是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可采取政府、集体和个人各负担一部分的原则筹措资金。三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对在城市规划区内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转非人员,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居(村)委会提出申请,凡符合条件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2)留用地安置。可按征地面积的10—15%比例划出给被征地单位作生产发展用地。在城市规划区内的留用地应依法办理将其变为国有建设用地的有关手续。留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或集体建设用地的费用纳入征地单位的预算成本。

(3)就业安置。通过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整体素质,在同等条件下用地单位优先安排被征地农民就业。

(4)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稳定的收入。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具有稳定收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水利水电、能源等项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使用权租赁、联营、作价入股或将征地补偿款作为资本金入股,参予这些项目的利润分成,获得稳定收入。

(5)农业生产安置。在城市规划区外,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当地人民政府要通过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农户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使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四、增加征地透明度,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一是严格执行《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对拟征地的拟补偿安置标准依法举行听证,听证笔录作为征收土地报批的必备材料;二是增加预公告程序。在报批征地前,向征地范围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布征地预公告,预公告的内容主要是

拟征地范围、面积、地类以及拟征地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土地用途等。在预公告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建、抢栽、抢种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三是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四是征收土地批准后依法进行征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和征地补偿安置公告。为了简化征地程序,可将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合并在征地批准后一次性公告。

五、加强征地补偿款的监管,确保征地补偿款的兑现

各级人民政府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高度,加强征地补偿款的监管,确保征地补偿款的兑现落实。要建立预存征地补偿款制度,在征收土地报批前,征地单位应将拟支付的征地补偿款存入银行帐户,并将预存款到位的证明作为征收土地报批的必备材料,以保证征地补偿款的兑现。在征地批准后,应按规定在3个月内全部兑现征地补偿款,征地补偿款不兑现落实的,不得强行使用被征土地。省农业部门要根据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原则,制订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各级监察、国土资源部门要配合农业、民政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对征地中弄虚作假,以及贪污、侵占、挪用征地补偿款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予以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六、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目前,各地要切实抓好农村宅基地的管理,正确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节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贯彻执行“一户一宅”制度,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鼓励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利用村内空闲地、旧宅基地和未利用地。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应纳入计划,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应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面积挂钩。各地在宅基地审批中一律不得向农民收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省、市、县可根据实际从本级留用的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依法合理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经,各地要根据省政府《关于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通知》(粤府[2003]51号)精神,稳妥地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对确需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在符合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办理程序原则上可参考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各项办理程序予以办理。

第五篇:国土资厅发〔2011〕1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以来,在发现和受理违法违规线索、积极化解矛盾、严格国土资源执法、维护群众权益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推动了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机制的建立完善。为进一步规范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持续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平台建设,做到举报必接、违法必查,努力破解违法违规行为“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问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畅通

(一)提高认识,保障有力。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在创新执法监察发现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主管领导要具体落实,相关职能机构要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保证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必需的装备、场地,安排专项经费,确定专人负责、专人接听;要加强与电信运营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排查问题,消除“盲区”,确保持续畅通。

(二)明确职责,发挥合力。各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负责做好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统筹、指导、协调,各级12336处理中心按分级负责原则,负责电话接听、记录、汇总、分析、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归档、研判等工作。部、省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和12336处理中心要加强规范、指导和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抓好检查落实,开展考核,对违法违规线索处理到位、核查反馈及时的地区进行表彰,对违法违规线索数量大、核查反馈率低的地区开展督导整改。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违法违规线索核查、处理、反馈工作负总责。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做好违法违规线索统计汇总等工作,向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时提交违法违规线索核查报告。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违法举报工作

(三)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市、县是12336举报工作第一线,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市、县级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硬件装备水平和举报电话利用效率。部、省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和12336处理中心,指导市、县将违法违规线索核查、处理与日常巡查工作有机结合,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对违法违规

1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开展以违法违规行为信息报送、查处监察、情况反馈、汇总分析、信息保密等制度建设为主的“全流程建设”,提高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建立快速反应和分类处理机制,及时制止情节严重、正在发生、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对重大线索,部、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挂牌督办或直查;对一般线索,省、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核查、处理和反馈。

(四)科技支撑,加强联动。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到方案设计统一、程序规范、传输便捷,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高效规范运行提供技术支撑。部负责制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在全面评估《国土资源违法线索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抓好整体布局设计和数据资源整合,逐步做到部、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线索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并与全国“一张图”和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违法举报相关工作网上运行和远程数据交换,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信息共享,减少重复举报,实现网上查询,提升违法违规线索核查、处理和反馈效率。

(五)强化监督,提高效率。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严格按时核查、处理和反馈。对一般线索,部12336处理中心应当在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系统转至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处理;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到转(交)办线索并进行审查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转至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处理。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到转(交)办线索后应及时组织核查,并在30日内上报调查处理结果。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3个月内将反馈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转(交)办线索加强督办,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自查的,必须严格按要求制作、保存详细的电话接听记录、案件核查材料,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不定时抽查。对到期未反馈、经督促后仍不上报的,予以通报。对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矛盾激化、后果严重的,应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分析研判,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六)定期分析,掌握动态。及时开展12336违法举报情况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市、县级12336处理中心要按月、季度、半年、全年,向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交违法违规线索统计表和分析报告,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同级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作专项报告;省级12336处理中心要按月、季度、半年、全年形成违法违规线索统计表和分析报告,每月5日前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部;部按季度向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或社会通报违法违规线索受理情况。

(七)深入研究,提出建议。各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和12336处理中心要针对违法举报反映的问题,查找国土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原因,向同级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改进国土资源管理、提升执法监管效能的意见和建议。针对12336举报电话反映的可能危及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违法问题,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予以解决。

四、开展宣传培训,提升违法举报工作水平

(八)加大宣传,打造品牌。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12336举报电话,定期向社会通报违法违规线索处理情况,定期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违法案件,扩大12336举报电话的影响。要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做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九)开展培训,建强队伍。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培训和调研学习活动,熟知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强化相关知识储备,了解政策实施情况,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对举报电话接听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细心、耐心、热心接听各类举报,正确处理违法线索。要安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同志接听12336举报电话,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基层实情,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五日

下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87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87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