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明确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有关事项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1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明确土地整治项目
工程复核有关事项的通知
桂国土资发〔2014〕15号
各市、县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切实贯彻落实《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2011〕12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2〕11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1〕20号)等文件精神,现对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范围与内容
在全区范围内,自2011年10月1日后批准立项,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在项目自验后、初验前必须开展工程复核工作,经工程复核合格的,方可开展项目初验和验收工作。其他在建土地整治项目和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整治项目是否开展工程复核,由项目承担单位视项目实际情况决定。工程复核内容包括新增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工程数量和工程质量。
二、工作组织及要求
(一)国家投资重大工程、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和自治区示范土地整治项目的复核工作,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具体组织开展,其他土地整治项目复核工作由各市国土资源局自行委托开展。
(二)承担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的单位必须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且同时具备法定测绘(丙级及以上)和工程计量认证资格,其中工程计量认证资质应覆盖《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质量评定规程》中要求的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工程复核单位不得与施工单位有隶属关系。
(三)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费用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2011〕128号)中规定的工程复核费计取,由项目承担单位承担。
(四)土地整治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过程复核的,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工程复核,过程复核产生的相关费用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解决,过程复核相关成果可作为最终工程复核的依据。
三、工程复核程序
(一)土地整治项目自验合格后,由项目承担单位向有相应工程复核批准权限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工程复核申请(模板见附件1)。
(二)由相应项目工程复核批准权限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工程复核申请(模板见附件2),选定有资质的工程复核单位进行工程复核。
(三)项目承担单位与工程复核单位签订工程复核合同,复核单位根据合同协议内容对新增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工程数量和工程质量进行复核,并编制项目工程复核报告(模板见附件3)。
(四)复核合格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对工程复核报告书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初验,并在初验报告中对工程复核报告提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逐项说明。
(五)复核不合格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对工程复核报告书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后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检查,检查通过后由原委托的工程复核单位对项目进行重新复核,复核合格的项目按照上款办理初验手续。重新复核产生的费用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2011〕128号)中规定的工程复核费计取,由项目施工单位承担。经两次复核未通过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信用评级评为D级,当地财政部门扣留项目施工质量保证金,扣留未拨付的剩余施工资金。
(六)项目复核合格并整改经初验通过后开展验收等后续相关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工程复核是项目实施监督的有效技术手段,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推动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工作规范、健康、有序开展。
(二)为保证工程复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复核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复核委托协议等独立开展工程复核工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配合复核单位开展复核工作。
(三)工程复核报告必须作为工程验收的主要依据。复核和整改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项目验收。
(四)工程复核报告编制内容应满足《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技术规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技术评定规程》的相关要求。
附件:
1.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申请文(模板)2.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批准文(模板)3.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复核报告(模板)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2014年3月20日
第二篇:(新国土资发〔2001〕107 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新国土资发„2001‟107 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自治区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土地闲置费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管理和验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三)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与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相结合;
(四)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广开渠道,因地制宜,切实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六)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土地权属无争议;
(七)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第四条 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状况,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
第五条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审批和预算建议评审,并对项目实施实行监督检查及终验等管理;地、州、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审核、实施、初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项目审批
第六条 项目申报单位为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土地开发项目须经地、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土地整理复垦项目须经地、州、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项目申报实行一年一报,每年申报时间为第一季度。
第七条 立项规模。土地开发项目的总建设规模不低于60公顷,不超过600公顷;土地整理项目的总建设规模不低于40公顷,不超过800公顷;土地复垦项目总建设规模不低于20公顷,不超过4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不低于1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第八条 项目净增耕地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60%;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1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40%。
第九条 申报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州、市中请报告;
(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土地开发用地批准文件或申请;
(四)项目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五)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图;
(六)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七)项目总体规划图;
(八)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审查报批工作实行会市制度。会审工作由耕地保护处牵头,有关处室(局)配合。
第十一条 耕地保护处收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申请材料,经初审符合要求的,逐件进行登记、编号、填写收文日期、报件单位或报件人。
第十二条 经耕地保护处初审后的项目,委托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进行咨询论证。土地整理中心应派员到项目现场,实地核对土地利用现状,对项目的开发面积进行勘测定界。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应在接受委托任务后的30日内完成项目论证工作。并将论证结果送耕地保护处。
第十三条 经过立项论证的项目,由规划处、地籍管理处、财务处进行审查。规划处对项目区规划和计划进行审查;地籍管理处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件进行审查;财各处对项目投资计划和项目预算建议进行审查。各处的审查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耕地保护处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有关处的审查意见汇总。
第十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审批由厅办公会会审,会审会议由厅领导和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财务处、规划处、耕地保护处、地籍管理处、土地利用处、地质环境处、执法监察局的负责同志参加。会审会议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是否符合项目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二)是否符合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三)项目区待开发土地权属是否清楚、地类面积是否准确、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否吻合;
(四)项目投资概预算情况;
(五)项目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所采用的工程措施、技术措施是否科学合理;
(六)有违法用地行为的,是否依法查处;
(七)土地开发新增耕地的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
(八)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预测及评价;
(九)涉及林业、草原、水利、环境等事宜的,是否附具相关部门的意见;
(十)其它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策。
第十五条 会审合格的申报项目,纳入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库(备选库)。上报国土资源部的项目计划,亦可从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库(备选库)中筛选。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项目所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项目的实施管理,根据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和项目资金预算,认真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管理实行公告制、工程招标、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审计制。工程招标、监理和审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
项目实施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项目所在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实施合同,并按合同规定严格管理。项目实施合同应报批准机关备案。
第十八条 地、州、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在项目实施后每半年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书面报告一次项目实施情况。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各地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向全区通报。
第十九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需要修改设计的,须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竣工后,项目验收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及有关规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
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自验,地、州、市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初验,初验合格的,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终验。
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工程数量和质量建设情况;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及资 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使用和土地权属管理情况;项目工程管护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等。
申请自治区终验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验收报告;
(二)项目自验、初验情况;
(三)项目财务预决算资料和审计报告;
(四)各项目计划与预算批准文件;
(五)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六)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七)项目总体规划图;
(八)项目规划设计图;
(九)项目竣工图;
(十)其它有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 经终验确认项目规划设计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的,颁发项目合格证书。
对无特殊情况,造成工程延误或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停止资金拨付,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发现有截留、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有关规定查处。
第二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对新增耕地要严加保护,不断提高质量。耕地质量符合条件的,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二十三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作土地权属调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后,原土地所有权不变。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未利用地,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股份合作、承包、出让、租赁等方式,确定给单位或个人有偿使用,并及时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变更调查、登记发证工作。
第二十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验收工作完成后,项目有关材料(文字、图件,表册等)由自冶区土地整理中心负责立卷,送厅办公室存档。
项目申报单位从项目申报到竣工验收的有关文件和资料,要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
法(暂行)》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各地、州、市国土资源局:
现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暂行)》
二OO五年十一月四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规范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根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2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提交竣工验收申请的项目进行验收。
第三条 竣工验收依据自治区批准下达的项目设计、预算以及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第四条 竣工验收内容包括: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执行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管理、档案资料管理情况以及工程管护措施等。
第五条 申请竣工验收应报送以下材料:
(一)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措施、投资预期效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与经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及文档管理情况等;
(三)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单位和个人投资土地开发项目不填此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表式附后)
(四)竣工验收图、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籍图;
(五)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
(六)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第六条 竣工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交以下备查材料:
(一)项目竣工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与有关图、表;
(三)立项申请及有关批准文件;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书;
(六)项目实施方案;
(七)项目招投标有关资料;
(八)有关合同书、协议书和任务委托书;
(九)项目工程质量监理、检验有关资料;
(十)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十一)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
(十二)项目投资预期效益情况报告;
(十三)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
(十四)有关影像资料(土地开发整理前、后现状的影像资料)。
本条第(七)、(十一)款,单位和个人投资土地开发项目不作要求。
第七条 项目竣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在6个月内应向所在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验收申请,逾期不申请的,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追查责任,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停止受理项目所在县(市)申报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八条 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的项目竣工申请,依据本办法组织开展竣工自查,自查合格的项目,向地、州、市国土资源部门提交竣工自查情况报告,申请竣工初验。
第九条 地、州、市国土资源部门受理竣工初验申请后,依据本办法组织竣工初验;初验合格的项目及时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同时附项目初验情况报告和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上报的材料。
第十条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受理竣工验收申请后,依据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组成验收组,开展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 竣工验收的步骤:
(一)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由项目承担单位、监理单位分别向验收组汇报,并接受验收组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质询;
(二)实地查验工程建设、新增耕地和土地权属调整等情况,听取项目区群众的意见;
(三)查阅项目有关资料;
(四)反馈项目竣工验收情况。
第十二条 竣工验收组在验收中如发现擅自改变项目区位置、面积、投资、新增耕地面积,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等重大问题,应终止验收,追查责任,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按程序重新进行验收。对于整改后验收仍不合格的,停止受理该县(市)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第十三条 竣工验收组在验收工作结束后,形成竣工验收报告,颁发竣工验收合格证。
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竣工验收工作概况;
(二)本办法规定的竣工验收内容的认定意见;
(三)项目实施存在问题与建议;
(四)竣工验收结论。
第十四条 竣工验收费用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1‟330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竣工验收有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办法和廉政要求,客观公正地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使用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金进行农业开发以及单位或个人投资的土地开发项目的竣工验收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桂国土资发[2009]1号---关于明确报我厅预审和初审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有关要求的通知
关于明确报我厅预审和初审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有关要求的通知
各市县国土资源局:
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以下简称第42号令)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第42号令,提高我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质量和水平,结合我区实际,现对需报我厅预审和初审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提出要求如下: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初审的权限
根据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精神及第42号令相关要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实行分级管理,要求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及其发改委等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具体为:
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中央军委及其有关部门、国家计划单列企业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用地,报国土资源部预审;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涉密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投资主管部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用地,由我厅预审。
需报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国土资源部委托我厅受理初审,但项目选址占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的,国土资源部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
凡报国土资源部或者我厅预审的,均由项目所在地的县、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二、需报国土资源部或我厅预审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材料要求
(一)项目业主需提交的材料
1、已批准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备案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材料(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采用国土资源部统一格式);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文件,内容包括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政策的衔接情况,拟选址占地情况,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拟安排情况,矿山项目还需说明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文件的主送单位为预审批复机关;
(3)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者项目备案批准文件;
(4)已批准建议书的项目,提交经有关部门和专家评估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估意见、会议纪要;
(5)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备案表;(6)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
(7)面状工程的项目,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项目平面布置图和对应的功能分区用地统计表;
(8)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中做好实地踏勘和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41号)及我厅的相关要求,需国土资源部或我厅组织现场踏勘论证的项目,需同时提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专题报告。符合《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及国土资源部和自治区相关规定情形、涉及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应由我厅组织现场踏勘论证的,专题报告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合编。需由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踏勘论证的,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初审意见中应明确说明是否已组织踏勘论证及相关结论。
2、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提交的材料 除提交用地预审申请表、用地预审申请文件、平面布置图、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专题报告等材料外,还需提交:
(1)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需提交经批准的行业发展规划;核准的项目,需提交有核准权的投资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相关文件。
(2)提交经有关部门和专家评估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及评估意见、会议纪要。
(二)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转报用地预审申请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1、有关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第42号令的要求对申报材料作出的初步审查意见。审查意见中应说明项目建设依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拟用地情况、项目拟用地规模确定的依据和标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情况、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安置资金拟安排情况,矿山项目还需说明土地复垦资金拟安排情况,明确本单位对该项目用地预审的意见。
2、线性工程的项目,提交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面状工程的项目,需提交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涉及2个以上乡(镇)的,提交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及相关图件。涉及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规划修改方案已经批复的,提交修改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
3、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国土资源部和自治区规定的其他情形的,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听证会纪要、专家论证意见。其他项目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提交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可由项目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
4、工业项目需对项目符合工业五项指标情况作出说明。
三、其他要求
(一)报我厅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或初审的用地预审材料,在上报我厅时需提交上述书面材料一份、按我厅政务系统用地预审报盘系统要求制作的电子报盘一份;需报国土资源部办理用地预审的,提交上述书面材料一份、按国土资源部政务系统用地预审报盘系统要求制作的电子报盘一份。电子报盘的材料必须与所提交的书面材料完全一致。
(二)报我厅办理用地预审或初审的材料,按自治区有关行政效能要求自材料完善之日起16个工作日内批复;列入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项目的用地预审,自材料完善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批复。
(三)各市县国土资源局要高度重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在审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材料中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严格按照第42号令的原则和内容要求审查用地预审材料,并按本通知要求出具初审意见。
(四)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材料的组织与报批是业主的责任,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主动指导和协调业主做好材料的组织和申报,并为业主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业务支持。
四、由市或县国土资源局办理用地预审的,材料的报送及审查要求可参照本通知执行。
二○○八年十二月
第四篇: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证书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6]69号)
【发布单位】国土资源部
【发布文号】国土资厅发[2006]69号 【发布日期】2006-05-25 【生效日期】2006-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证书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6]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近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证书管理专用章》、私自制售土地证书的行为,有的证书已流入国土资源系统内部,严重影响了土地登记的质量和公信力。为进一步规范土地证书印制、使用管理,切实维护土地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土地登记的公信力,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土地交易安全,现将土地证书管理的有关事项重申如下:
一、部负责土地证书的统一制作和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统一的土地证书式样,监制土地证书,掌握土地证书的印制数量和进度,组织开展土地证书的质量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对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证书管理专用章》、违法制售、使用假土地证书行为进行查处。
二、受部委托,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负责土地证书发行服务、编制土地证书统一编号等具体事务工作。北京市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刷二厂承担土地证书的统一印制工作。
三、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土地证书的征订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不得购买、使用非国土资源部监制的土地证书。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证书管理专用章》,没有经国土资源部编号的土地证书无效。
四、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土地证书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证书管理专用章》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对私自印制的土地证书坚决清理;对购买私自印制土地证书的有关责任人,要给予纪律处分,有违法行为的应移交有关部门处理。部近期将对土地证书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深入开展征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5]51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深入开展征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粤国土资发[2005]5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下称《决定》),进一步深入开展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结合我省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好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国土资源部已确定我省的广州市、佛山市为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在规范征地权的行使、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优化征地审批程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保护。广州、佛山市应以贯彻落实《决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各市、县(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借鉴广州、佛山两市的成功经验,逐步地开展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加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征收土地制度,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各县(市、区)的征地区片综合补偿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执行,每3年调整一次。制订征地区片综合补偿标准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的区位,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来测算,并考虑地类、产值、人均耕地、土地供求关系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各市、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加快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为合理制订征地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使征地补偿真正做到同地同价。同时,各市、县(市)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在2005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对当地有关征地补偿标准规定的清理工作,凡与《决定》相抵触的,要及时废止、修改或提出废止、修改的建议,清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告。
三、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各级人民政府在依法实施征收土地时,应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制订具体办法,采取多种措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要使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居、失地不失业。要确保征地补偿款及时足额地
支付给被征地农户。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试行征地补偿款实名支付制度,即将大部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全部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直接支付给被征地农户。同时,为了保护外来土地承包户的利益,应将青苗及属其投入建设的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直接支付给外来承包户。依照法定的倍数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要制定增加安置补助费的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将征地费用足额列入概算,不得以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为理由,压低、拖欠征地补偿款。
为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在保证货币安置兑现落实的同时,还可试行以下安置方式:
(1)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征地安置补助专项资金制度。省、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从本级留用的土地出让金中提取资金,建立征地安置补助基金,设立专户,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补助。二是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可采取政府、集体和个人各负担一部分的原则筹措资金。三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对在城市规划区内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转非人员,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居(村)委会提出申请,凡符合条件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2)留用地安置。可按征地面积的10—15%比例划出给被征地单位作生产发展用地。在城市规划区内的留用地应依法办理将其变为国有建设用地的有关手续。留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或集体建设用地的费用纳入征地单位的预算成本。
(3)就业安置。通过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整体素质,在同等条件下用地单位优先安排被征地农民就业。
(4)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稳定的收入。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具有稳定收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水利水电、能源等项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使用权租赁、联营、作价入股或将征地补偿款作为资本金入股,参予这些项目的利润分成,获得稳定收入。
(5)农业生产安置。在城市规划区外,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当地人民政府要通过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农户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使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四、增加征地透明度,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一是严格执行《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对拟征地的拟补偿安置标准依法举行听证,听证笔录作为征收土地报批的必备材料;二是增加预公告程序。在报批征地前,向征地范围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布征地预公告,预公告的内容主要是
拟征地范围、面积、地类以及拟征地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土地用途等。在预公告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建、抢栽、抢种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三是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四是征收土地批准后依法进行征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和征地补偿安置公告。为了简化征地程序,可将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合并在征地批准后一次性公告。
五、加强征地补偿款的监管,确保征地补偿款的兑现
各级人民政府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高度,加强征地补偿款的监管,确保征地补偿款的兑现落实。要建立预存征地补偿款制度,在征收土地报批前,征地单位应将拟支付的征地补偿款存入银行帐户,并将预存款到位的证明作为征收土地报批的必备材料,以保证征地补偿款的兑现。在征地批准后,应按规定在3个月内全部兑现征地补偿款,征地补偿款不兑现落实的,不得强行使用被征土地。省农业部门要根据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原则,制订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各级监察、国土资源部门要配合农业、民政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对征地中弄虚作假,以及贪污、侵占、挪用征地补偿款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予以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六、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目前,各地要切实抓好农村宅基地的管理,正确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节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贯彻执行“一户一宅”制度,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鼓励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利用村内空闲地、旧宅基地和未利用地。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应纳入计划,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应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面积挂钩。各地在宅基地审批中一律不得向农民收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省、市、县可根据实际从本级留用的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依法合理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经,各地要根据省政府《关于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通知》(粤府[2003]51号)精神,稳妥地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对确需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在符合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办理程序原则上可参考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各项办理程序予以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