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食科一班
姓名: 曾浩学号:20124190510
3课程名称:食品企业管理
摘要: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本文从绩效管理的概述、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综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绩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关注重点。
关键词:绩效管理、企业管理、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竞争永远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原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大部分企业的成长,是源自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成长将主要依靠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所培育的独特竞争力。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必要的程序,运用在每一个组织中,如果设计的合理,绩效管理能使企业中的每个部门的活动和每个员工的努力都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就会成为企业战略落地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企业战略执行的能力,其重要性引起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绩效管理是所有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综合,可以说,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对绩效的管理。尽管绩效管理有着它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在企业的实施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1.1绩效管理的涵义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在职责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达成共识,并且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机会,促进员工取得有效成果的过程。西方国家对绩效管理进行过很多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针对绩效管理的含义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是从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角度来解释绩效管理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是英国学者罗杰和布莱德普(Rogers,1990;Bredrup,1995)。其核心在于决定组织战略及通过组织结构、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来加以实施,这种观点并不考虑个体因素即员工受到的技术、结构、作业系统等变革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是从对员工个人绩效进行管理的角度来解释绩效管理的,其核心在于将绩效管理看作组织对一个人关于工作成绩以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5]。
第三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事综合管理组织和雇员绩效的系统,即组织和人员整合的绩效管理,在这一观点中所强调的重点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更加强调组织绩效,绩效管理通过将每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个工作单位的总旨连接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者组织的整体事业目标;其二是更加强调员工绩效,绩效管理的中心目标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其绩效,并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公司的绩效[6]。
因此,我们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强调事先沟通与承诺,它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1.2绩效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及全部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绩效管理奠定了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战略是对未来结果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的实现要依靠组织的所以成员、按一定的职责和绩效要求、通过持续努力和发挥创造性来实现,因此绩效管理的系统成为企业战略控制系统落地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其次,绩效管理能够增强企业计划管理的有效性。绩效管理能使企业中每个部门的活动和每个员工的努力都朝向企业目标,从而强化了企业中对业务的计划性,增强了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再次,绩效管理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工具。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组织通过对考评指标维度及权重的设计,可以引导和强化员工的行为,使之符合企业的价值导向,形成核心的价值观,这更有可能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人是企业的最大资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建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企业在管理中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手段和开发工具。绩效管理虽然处于人力资源的核心地位,但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和寻求有效的绩效管理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虽然许多企业都在运用绩效管理,但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真正理解绩效管理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陷入绩效管理的误区。张红梅(2004)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指出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仍然存在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对考核的目的理解不够全面、对研发等部门考核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使得目前考核结果的效用有限,考核容易流于形式。鉴此,提出了改进设想。吕华(2006)对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四点。
•把绩效考核当做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存在主观性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不当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缺乏统一性
朱建平(2007)专门针对绩效考核在企业中存在问题,提出了10类典型问题。1)绩效考核的非科学性。2)绩效考核基准模糊化。3)绩效考核角度单一化。4)对绩效考核体系理解的发散性。5)考核过程的形式化。6)考核结果无反馈。7)考核资源的浪费。8)考核者态度的极端化。9)业绩考核方法的选择不当。10)考核者心理、行为上的错误。王新安(2008)指出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企业不但在建立新的绩效管理制度方面总体上进展不大,而且前行的道路上仍将举步维艰。企业如不能尽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他对中国大部分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就如何解决中国企业绩效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探讨。他还特别指出人力资源部门自身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多以传统人事科、劳资科改头换面组建而成,其职能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和错位。这种职能的错位使得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29]。雷军(2009)在论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第一次将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提出了当今企业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是: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不一致[30]。蒋丽春(2010)认为很多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忽视了员工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绩效管理方案制定并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到员工目前的思想状况与承受能力,积极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员工的正确行为,克服低效行为并不断改进,为日后绩效管理体系健康、持续、有效地运行奠定基础[31]。
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都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对策。
3.2实施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如何解决绩效考核的问题朱建平(2007)提出了3点措施1)预防性措施。一般包括: 聘请人力资源专家共同设计科学、客观、准确、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进行培训, 建立沟通机制;设计和实施完善的员工上访系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2)对策性措施。主要包括: 对绩效考核系统进行实验、典型流程与事件示范、全员参与绩效管理等。其中, 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意识是关键。3)控制性措施。完善的控制体系和手段能保证系统可持续的良性运作, 一般包括绩效考核监控系统、绩效考核审计等。郭宁(2009)在现在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中较全面的阐述了如今企业应如何有效的进行绩效管理,他指出1)要提高对企业绩效管理的认识。2)明确企业战略和目标。3)建立分层多模式综合绩效管理体系。4)构建企业绩效管理系统。5)建立以企业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解决企业管理中难题,促使企业管理绩效的提升,糟糕的绩效管理反而会产生问题,降低组织绩效。只有通过不断研究与实践、探索与完善,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又具实践操作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论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管理活动都是提高组织绩效的实践,例如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甚至企业文化管理等,而利润不再是企业绩效管理的终极目标。以所有者角度从外部对企业整体绩效进行总体评价与控制无疑是必须的。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单元,企业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消费社会资源而产出相应的社会价值,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何妍.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1.[2] 蔡剑、张宇、李东.企业绩效管理:概念、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8-111
[3] 李秀芬.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05.[4] 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5 陆庆平.企业绩效评价新论[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6] 杜胜利.企业绩效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7] 杨锡怀,周鹏,孙先定,等.中国钢铁行业重点企业中战略集团与绩效关系的研究(1993-
1994 年)[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 75-78.[8] 池国华.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58-92.[9] 徐学军,邹明信,梁朝华.制造企业运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J ].工业工程, 2006,9(2): 53-
57.[10] DEM IRBAGM, TATOGLU E, TEKINKUSM.An a2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QM implem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urkish SMEs[ 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6, 17(6): 829119.[12 ] 周长青.当代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图书馆,2001.
第二篇:企业绩效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每当回想起李云龙在军校毕业论文演讲中阐述的这段激昂文字,都使我激动不已。现在处于和平年代,所以这种有勇有谋的“亮剑精神”实在是匮乏,我们很多的企业奋力在激烈的红海商战中拼杀着,但他们似乎缺少了这种所向披靡的坚定信念,也许正因为此,我们很多的学者、管理学家们纷纷从《亮剑》谈到了企业管理,认为《亮剑》中的不少内容都能给企业管理有所借鉴。
既然各位大家都在这个话题上大抒己见,各显高论,那我也来凑个热闹,在这抛砖引玉了。今天我想谈得是企业的绩效管理,那么这和《亮剑》又有什么关系了?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绩效管理以及绩效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绩效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全体目标,构成企业的各部门、或个人所必须达成的业务上之成果。业务上的成果和企业的目标是我们所愿景的,为了很好的达成这些我们所期盼达成的成果和目标。我们就需要引入绩效管理的这个概念,绩效管理是一个对目标及如何去实现目标形成共识的过程;一种通过对人的管理去提高成功概率的方法。其实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在运用绩效管理了,这就是《尚书·尧典》中描述的“纳于大麓,暴风骤雨弗迷……”,可见当时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之前,也对其进行了绩效评估。这可能就是最早的绩效管理了,但当时他们可能并不知晓这个名词。
万变不离其宗,一个企业是由企业员工组成的,我们单从企业的“企”字就可以看出“人”对企业的重要性。把“企”拆开,可看到是“人”和“止”两个字,也就是说,当把“人”字移开,企业就变成“止”了。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但是企业员工的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确实是极大的。
现在我们都在提倡资源整合、优化资源等等,而人力资源就是这些资源当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不论我们有多么深刻的管理理念,还是有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或是有多么实用的工艺流程,最终来使用他们,发挥他们作用的主体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员工。同样的管理理念,同样的科学技术,同样的工艺流程,同样的主体,但是最后出来的效果却会不同,这就是因为主体自身的变量在起作用。当某个员工在进行一项工作时,当他心情很愉悦,对工作积极性很高的时候,那么他的工作成果一定会很不错;反之,心情糟糕,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来进行这项工作,只要能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我们恐怕都要拜神感谢菩萨了。两种结果截然不同,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作为主体的企业员工对业务上的成果和企业的目标的达成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正是因为如此,绩效管理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企业员工能达成共识,主观、能动的去实现业务上的成果和企业的目标,我们就要通过绩效管理来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和交流,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企业员工能更积极的去面对他们的工作。在这方面,《亮剑》中的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和政委赵刚就做的很不错,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曾经的一支元气大伤的“豆腐军”迅速改变成为善打硬仗、敢啃硬骨头、令敌闻之胆寒的常胜之师。
第三篇:企业绩效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
【摘 要】 从油瓶倒了该谁扶这一问题出发,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导入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通过对绩效管理的研究,提出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绩效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以及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误区。
【关键词】 绩效管理
一.引言
由一个很经典的问题“油瓶倒了该谁扶”引发出了很多种答案,第一种答案是:油瓶倒了我来扶,原因很简单,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要先解决损失问题。第二种答案是油瓶倒了找人扶,谁的责任谁承担。第三种答案是:油瓶倒了无人扶。第四种答案是:油瓶倒了先不扶。这个问题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在我们的企业中这种情况似乎总在发生,而老板、主管们却总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就只能归咎到中国人的通病:一出事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责任,而不是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其实该问题的根源在于,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绩效考核只是针对结果而没有考虑过程,绩效考核指标和依据依靠几个部门配合才能完成,人力资源部门一家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一旦某个指标没有达到,绩效考核的“主要任务”就变成可推诿责任了。
二.企业绩效管理
实施绩效管理,前提是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因此除了必要的员工角色定位,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以外,还必须提出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指标,这样才能使员工的努力更科学地量化出来,以有效激励先进者,鞭策落后者。绩效管理包括四个阶段: 计划阶段、辅导与实施阶段、考核与评估阶段、反馈面谈阶段。很多时候,我们的主要精力用于“寻找借口,并推卸责任”。通过对事不对人的质询会议,使企业的业绩跟踪不只局限于“汇报工作”,更重要的是发现差距、找出原因,并提出提高业绩的方案。通过改进行动,将改进方案落实到行动上。企业进行绩效考核,不能孤立地就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而应当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绩效考核的实施和作用。要为绩效考核创建一种环境和氛围。必须从观念上改变这种管理模式,不管是通过绩效考核再造管理模式,还是用其他的方式改变企业整体环境来促进绩效考核,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理想的执行环境。将考核融入对事情的监督与落实上来,重视每一个细节,落实每一个细节。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之一,绩效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持续不断的提高组织绩效,使员工的能力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绩效考评是对结果的评价,而绩效管理是管理者管理水平提升的工具,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组织绩效。管理者学习并有效的运用这个工具,将绩效考评真正变为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该包括计划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绩效和反馈绩效四个环节。计划绩效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当新绩效时间开始时,管理者和员工经过一起讨论,制定绩效目标,就员工将要做什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做、何时应做完等问题进行识别、理解并达成协议;管理绩效是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帮助员工提高个绩效,是在整个绩效期间一直进行的;评估绩效是选择合理的考核方法与衡量技术,对员工进行考核,它是在绩效时间结束时进行的;反馈绩效是进行绩效考核面谈,对绩效改进进行指导。实现报酬反馈,也是在绩效时间结束时进行的。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它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部分。如果按照绩效管理的原则,各部门都应制定自己的绩效目标。在绩效实施和绩效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可以及时发现本部门出现的问题,在问题尚未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就及时找出原因予以解决,从而保证完成本部门的绩效目标,也就不会出现出了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以后再来追究各部门的责任。当每个部门都完成了自己的绩效目标时,企业的总体绩效自然就会很好,在同等市场环境下的竞争中,企业也将会始终保持优势。
三.绩效管理循序渐进
绩效管理第一阶段的工作要点是确定绩效管理目标。要注意三点:让员工了解公司的战略,让员工参与绩效计划的设计,绩效指标应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第二阶段的成功与否在于沟通,沟通的目的旨在让每个员工在理解公司的经营目标、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将自我目标与公司远景发展规划协调一致,有明确的方向感,同时促进管理者与员工达成一致目标,让主管对工作有明确的了解,以便在后期执行阶段进行监督、控制与协调。进入第三阶段,就需要对员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行为进行评价了。这一过程一般是要求员工首先进行自我评估,然后由上级在员工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当初的绩效计划来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价。在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生效之前,企业主管还必须与下级就评价结果进行沟通,一方面是为了使主管和员工对员工的绩效达成情况形成共识,使员工接受绩效评价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员工查找绩效不佳的原因,通过绩效改善计划的制订来帮助员工在下一绩效周期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绩效;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的一个重要过程。
四.绩效管理的误区
误区一: 缺乏明确的绩效考评定位。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评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管理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评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评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
误区二: 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不少企业的绩效指标中,在任务绩效方面仅仅从经营指标去衡量,过于单一化,很多指标没有囊括进去,而很多工作仅仅靠经营指标是不可以充分衡量的。由于所采用的指标多为评价性的描述,不是行为性的描述,评价时多依赖评价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而行为性的描述,则可以进行客观评价。
误区三: 绩效考评的周期设置不尽合理。所谓评价的周期,就是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评价,多数企业都是一年进行一次评价,也有一些企业一个季度或者半年评价一次,还有一些企业一个月评价一次。
误区四: 重考核,轻沟通。绩效管理是一个员工与管理者双向沟通的动态过程。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含设定绩效目标、记录员工的绩效表现、期终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等内容。简单表述为: 计划、执行、考核、反馈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误区五: 实施主体角色错位。企业内多数人甚至包括一些高层管理者都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由人力资源部来做是天经地义的。高层管理者只对绩效管理作原则性的指示,剩下的工作全交给人力资源部门,做得好与不好都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了。这实际是对绩效管理中角色分配上的认识误区。诚然,人力资源部门对于绩效管理的实施负有无可替代的责任,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做。
五.结论
如果绩效考核只注重结果,那么一出事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推卸责任,而不是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改善提高。当责任比改善更为组织内所关注时,这个组织就注定是没有未来的。当绩效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改善绩效而不是划清责任。遇到问题先界定责任后讨论改善策略是人们的惯性思维,当我们把精力放在如何有效划清责任上而不是如何改善上,那么,最后的结果都是归错于外。综上所述,作为推行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人力资源工作者,作为被考核对象,要认真对待绩效考核工作,进而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人力资源,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与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让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本、新品研发的速度,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东等.管理评价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2] 马璐,黎志成.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问题与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3] 侯坤著.绩效管理制度设计[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4] 赵敏.高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9.[5] 杨杰,方俐洛,凌文铨.绩效评价的若干问题[J].应用心理学.2000.作者简介:朱筱琪,(1993-),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2015级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第四篇:关于企业绩效管理
关于企业绩效管理
★ 目标清晰 —— 个人目标、团队目标、企业发展目标高度统一 ★ 职责明确 —— 组织结构简单,以岗定人,责任明确
★ 流程高效 ——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创造企业最大利润
★ 考核到位 —— 奖罚分明,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其潜能 ★ 激励机制 —— 建立各部门与个人科学的薪酬与激励体系 ★ 双赢系统 —— 制定让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绩效管理系统
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结果,绩效管理就是达成企业的结果。
1.把一成不变的工资结构划分成:固定型和变动性。找出每个部门的关键指标,所谓关键指标也就是经常按照这个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我们现在让员工清楚明白我们做哪些事情承担什么责任。我做好了我能拿多少绩效,所谓的绩效也就是员工能拿多少钱,要让员工自己能够清楚知晓算出来。
绩效开始步骤: → 一线调研 → 数据分析 → 战略研讨 → 找出病根
→ 出具方案 → 细节碰撞 → 复检定向 → 方案导入
第五篇:企业绩效管理(开)
《企业绩效管理》
论述题: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课本第193页第4点有专门论述)
绩效管理的目的(课本第5—6页: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开发目的)
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步骤是哪些(课本第6——8页)
答案: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以及战略的一种正式的管理活动。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不同的环节相互关联组成,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以及绩效反馈。
(根据课本第6——8页分别阐述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
绩效管理的战略地位(课本第13——15页)
综合平衡计分卡的认识(课本第64——73页)答案应包括如下方面:
1、1、综合平衡计分卡的概念
2、考核维度(四个考核维度: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与要素(每一维度又包括目标、绩效指标、指标值、行动计划这些要素)、3、实施流程、4、注意事项
5、不足
360度绩效评估的认识(课本第41——47页)答案应包括如下方面:
1、1、概念、2、特点
3、评估主体
4、评估程序
5、评估工具
关键绩效指标的认识(课本第48——62页)答案应包括如下方面:
1、1、概念2、2、与绩效管理的关系(企业的绩效管理要立足于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绩效管理可达成两个目标:一是绩效的改进;而是价值评价。)
3、3、构成4、4、确立方法:关键绩效指标的确立通常需要关键绩效指标专家的指导,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一起,借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等,找出获得成功的关键成功领域,再把关键成功领域层层分解为关键成功要素,为了便于对这些要素进行量化考核和分析,再将要素细分为各项指标,即关键绩效指标。在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时要遵循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重要性和指标的可操作性三原则。
5、5、设计程序:
一、确定工作产出(工作产出的原则,工作产出所用的方法:客户关系示意图;二建立评估指标(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重要原则:SMART—课本第58页下方);三设定评估标准;四审核关键绩效指标(从哪几个方面审核)案例一答案:
天宏公司绩效管理方面真正的问题在于以下方面:
1.1.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公司业绩,绩效管理目标要与公司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因此,绩效管理目标应定性为准确评估员工绩效,并督促员工努力提高个人绩效,从而实现公司目标。然而,天宏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并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绩效。人力资源部的目标定位过于笼统、空泛,不能切中要害。
2.2.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重点不当。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调查、研究、分析公司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并收集反馈信息,对考核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上。然而,案例中,人力资源部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考核成绩、统计、填表、计算、平均、排序发布上,而没有进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分析的工作。
3.3.考评人员的局限性很大;
第一,民主评议不合适,民主评议中主观成分很大,其中必然有太多的成见、偏见、不实之见。民主评议的客观公正性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大范围统计,容易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大部分人的考评结果都一样,绩效考评也失去了意义;第二,考评人员未经培训,在民主评议中,对考评人员进行培训是不可能的,而人力资源部对公司领导培训也做得不好。
4.4.考评内容不合理。
第一,考评内容超出了绩效的外延。对于一个人来说,工作并不是他的全部生活。作为公司,对一个人的考评也并不需要考评他的全部,只需要考评这个人与公司目标达成的部分相关。天宏公司的绩效考评中,有些考评项目设计空泛,与绩效没有实际的联系,非但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减少了绩效部分的权重,使得考核结果梯度不明朗
第二,考评内容过于统一。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不同的部门、不同岗位的要求、工作性质、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求对各部门的考评应有不同的侧重,针对各部门工作岗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考评方法,选择适当的考评项目。然而,天宏公司却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考评项目,对全公司人员进行考核,致使公司中工作出色的员工在绩效考核中排在后面。考评非但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起了负面作用。只有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制定出来的相应的考核指标才有可行性,具有说服力。第三,评价标准描述不准确。对于同一个考评项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要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然而,天宏公司执行统一的评价标准,描述也是泛泛而谈,结果根本无法做到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作准确细致地描述。
第四,考核的指标太笼统空洞。确定的十项考核指标,只有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两项与员工的业绩有关,而这两项指标也不能进一步细化、量化。全公司的员工品质、政治思想、事业心等都是一等的,能力强、学识高未必工作业绩出色,效率也未必突出。
考评内容是考评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任何工作都要为考评内容服务,所以天宏绩效考评改革重中之重是考评内容的改革。
5.5.绩效管理手段“一刀切”
第一,绩效考评指标一刀切。
第二,实行末尾淘汰制一刀切。对于末位人员给予降薪等处分有些类似于末位淘汰制的手段,但是该项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职位,一般仅适用于类似营销等职位的人员,因此对于考评排名较后的人员不应“一刀切”,应视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
二、业绩出色的人的评估成绩排序落后可能有以下原因:
1.1.绩效评估体系指标设置不合理。如车辆设备部的技术人员的考核指标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这显然是不必要,也不合理的。
2.2.绩效评价指标效度低,不能反映员工实际工作情况。如财务部门考核创新能力指标,显然该指标对财务部门人员考评的效度较低,对不该评价的指标进行了评价。
3.3.绩效评估过程中出现了人为误差,如,统计过程中的错漏、相互公开打分造成的人为矛盾。
4.4.绩效评估指标权重不合理。如车辆设备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采用各种管理手段保证车辆的无故障运行,但该项指标在整个考评体系中的比重却很小。
5.5.考评内容过于统一。不同的部门、不同岗位的要求、工作性质、方式有很大差别,考评的侧重点、指标内容就应当不同,而天宏公司的绩效评估指标设计过程中却采用了一刀切的做法。如对于车辆设备部经理和办公室主任都考核口头表达能力,且采用相同标准,显然不合理。
6.6.评估者选择不恰当。如财务部门与其他存在利害关系,工作中难免得罪人,但是绩效考核却让这些人对财务部门人员进行
考核,显然会存在误差;而对财务部门“专业知识技能考核”指标的评价者中包含非财务部门人员,也是不合理的。
7.7.评判标准模糊,该量化的没有量化,导致主管偏差,比如有人埋头苦干,但是平时不善于沟通,所以得到较低的分数。
三、天宏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内容存在以下问题:
1.1.天宏公司的绩效评估体系指标设置的过于简单随便,造成指标考核的相对不公平,导致原本业绩出色,活儿干最多的员工
反而居于末尾。
2.2.评估人员的不公正评分,对人不对事,徇私评分。该案例中为什么会出现干的好的员工考核结果比较差?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就是考核人员凭着自己的主观印象,对自己好的,给的分值就高,不好的给的分值就低,这种缺乏客观根据的考核无疑会使考核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能够对这些人的考核行为进行约束,恐怕结果就不一定这样。
3.3.评判标准模糊,该量化的没有量化,导致主管偏差,致使埋头苦干但不善沟通的员工得分较低。
4.4.评价标准不准确。天宏公司执行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不同岗位工作的特性;评价描述也是泛泛而谈,多是定性指标,缺乏定量考核标准。
四、天宏公司在统计成绩工具比较原始落后的情况下,不宜使用民主评议的形式。
采用类似民主评议的方法,每个被考核的干部分别由与其相关的所有人员考核(包括上级,本部门员工,相关部门代表等),成绩最后取平均成绩,看似民主,其实不然。通过考核成绩的平均分数作为考核的最后成绩并不能客观的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
这是因为:首先,不排除一些人际关系差的员工的考核成绩被他人有意压低分数的情况出现,存在较大的误差;其次与其相关的人员,并不一定就能对其较为了解,同时,对成绩取平均值,这样就不能保证公平性;第三,过多的使用定性指标,本来就增加了评价结果的不公平性隐患。
因此,绩效考核完全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是不太合适的。我认为可以选择以下做法之一:
第一,可以将考核公式设置为:产出+干部评分+普通员工评分。其中评分比例为5:3:2,每个员工的评分以个人产出为主,相关干部评分为次,普通工友为末,这样既可以采用民主评议,又不会因人际关系等因素过大影响评分。
第二,可以采用员工自评与他评(由直接上级主管及1-2个与员工工作密切的员工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估,这样结果会比较客观真实。
五、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设计新的绩效管理体系:
1、明确考核目标
由公司领导牵头,组成由人力资源和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领导小组,对公司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制定总体考核目标,针对不同部门,确定各部门的考核分目标。考评目标的制定,应从“办人事提供依据”和“促进员工个人绩效发展”两方面着手。
2、调整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增加人力资源部人员,保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购买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将人力资源不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统计、填表、计算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重点放在对公司各部门的调查、研究、分析,制定考评方案及考评方案完善上。同时,也要适当对公司考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员工做好考评宣传。解释以及与员工沟通的工作,使广大员工理解支持考评计划,使他们明白考评的过程,以使考评顺利进行。
3、确定考核人员,辩证看待和使用360度绩效考核方法
民主评议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只能做一种分量很少的参考,最好可以取消。组建考评小组,针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与人力资源部组成。针对各部门员工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选派代表、人力资源部选派代表与该部门负责人组成。
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考评的组织与执行,以及对考评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与被考评人员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考评人为公司领导代表与本部门负责人。
4、制定考评内容
首先,绩效考核的考评内容是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个人主观能动性。所设立的考评项目不得超过这三个基本框架范围。工作业绩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而其余两项所占比重基本相等。
其次,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岗位的差异设计出一套各岗位或专业的关键指标,即KPI。销售、研发、技术和服务支持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都不一样,按照统一的考核指标势必遭人质疑。所以考核也应该因岗考核,或因专业考核,而不是因周围的评论考核。比如研发需要创新,销售需要业绩,而财务则需要原则与制度,它们考核的侧重点肯定不同。考核的重点应放在他具体完成了多少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而不应放在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上。
最后,每一个考评项目,部分为优、良、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五部分,进行等级量化评分人力资源部度每一个级别的要求都要做细致的描述,使每一考评人员、被考评人员都准确地认识到什么是最好的,怎么做才是公司最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考评目标。
5.5.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针对各个岗位的情况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员工认为用该指标确实能够反映他们的工作要求,能够反映他们的工作情况。在考核方法上,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6.6.着力解决全员激励的问题
我们并不一定就要找出做的最好的、最差的,我们可以让员工和自身比,只要是不断在进步的都应该得到肯定,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最后,要注意沟通问题
进行绩效评估并不是领导者的一厢情愿,应该得到全体工作人员的相应。并且,部门、部门之间也应该进行沟通,从而可以增强整个集体的能力。
案例二:绩效计划表:
受约人:杨路职位:大客户部经理直接主管:市场部总经理
绩效期间: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户的需求,这就要求目标设置不能自关注自己,只注重几个目标,而应统筹各方,囊括多面。)
2、这家公司的传统是一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目标一旦定下来就不能再改变。所以即使他们发觉有些目标有问题,他们也不会进行及时的修改。(目标管理要求团队各级领导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经营环境的变化,保持完成目标策略的适应和灵活性,尤其是团队中长期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有适度的弹性,切忌僵硬化。目标执行过程中,团队治理者要进行目标执行的监控和通过与各级部门的反馈随时获取信息。一旦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应当及时调整团队资源以确保目标的完成。)
3、各部门的目标互相之间没有联系,只是和组织内上下级之间有联系。(目标的设置应着眼于企业战略,各部门相互协调来制定,部门目标的设置既要反映本部门的职位职责,还需要反映内外部客户需求以及组织内与之有关的部门的相关需求,不能只独善其身。)
4、修改后的系统仍然存在定性或主观评估。(虽然定性和主观评价往往能够综合更多的因素,把问题考虑地更加全面,避免或减少统计数据可能产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通常情况下,为了确定清晰的标度,提高评价的客观准确性,我们通常主张更多的使用定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来达到更公平的管理和评估。)
案例五答案:一问——主要原因:
1.1.绩效考核标准模糊,很容易引起主管歧异。
2.2.绩效考核与薪酬相联系,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多样的3.3.绩效考核表格一成不变,没有及时地根据有效的绩效反馈进行改进。
4.4.绩效考核系统不健全,绩效反馈、绩效面谈、绩效改进计划等都没有得到体现。
5.5.招聘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员工个性特征与学校秘书职位(有两个假期、收入不高等特点)匹配。
二问:(课本第177页):三大类:行为导向法、效果导向法、品质导向法。排序法属于品质导向法。
三问:
专家之所以建议使用排序法是因为一方面对秘书的评价工作本身很难量化,另一方面,该学校又需要在被评估者之间拉开绩效档次。
根据这一需求,排序法正好是可以满足这一评估要求。排序评估法是一种相对比较的方法,它能把限定范围内的员工,按照某个评估因素上的表现从绩效最好的员工到最差的员工进行排序的绩效评估方法。
而不采用目标管理法是因为目标管理法是把员工是否达到了由员工和管理人员共同制定的目标作为评估依据,虽然目标管理法结合了绩效评估方法中行为管理和结果管理两个方面的优点,在关注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达到结果的过程。但是在运用目标管理法时,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的目标,这就使得每个员工的绩效标准都不同,因此目标管理不能为互相比较提供共同的基础。因此,目标管理法很难拉开秘书评估结果的绩效档次,不能满足学校对秘书工作评价的要求,故不使用。
四问:还可与岗位评价挂钩,可与效益挂钩,也可与薪酬总量挂钩,还可与工作经验挂钩。
案例六答案:
一问:根据评估针对的重点不同,绩效评估法分为三大类:行为导向法、效果导向法、品质导向法。(课本177页)
二问:第一步使用了360度绩效评估方法。采取领导、部门内同事、下属分别评价的方法。
不足及改进:领导、部门内同事、下属能反映管理者或员工行为的多维度水平,但尚不够全面。还应增加自我考评,必要时增加外部考评(客户考评),提高考评的全面性。
三问:第二步使用了强制分布法。将一般员工、主管、部门经理、高层领导四组进行排序,每组分五个等级,这种方法称为强制分布法。
不足及改进:强制分布比例不尽合理,强制分布比例可以进一步优化,目前,E级的比例偏低,而A级和B级的比例偏高,应克服强制分布法的不足,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比例。
四问:考评结果只应用到晋升和淘汰,使用范围较窄。还可以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多个方面,扩大激励效果,比如用于员工培训与开发,用于员工薪酬的分配与调整,用于员工的调配,用于正确处理内部员工关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