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善于总结,勇于创新
善于总结,勇于创新
----记武汉一厂焊装分厂实习大学生李飞
在神龙活跃着这样一批在平凡中甘于奉献,在岗位上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的实习大学生,他们进入神龙公司一个多月来,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奏着了一篇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华章,实习大学生李飞就是其中一名佼佼者。
勤于学习的“排头兵”
刚到公司的时候,李飞在武汉一厂焊装分厂202调整线顶岗实习。调整线不同于其他生产小线,属于流水线多品种车型混合生产,每天48H/V的节拍是必须保证的,在实际操作中,汗水浸试湿了他的工作服,他丝毫不为所动,坚持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动作,从未道过一声累。在空闲时间,他还经常向身边的老员工请教,比如MAG焊接实操技能、质量控制,间隙面差调整标准,钣金外观返修及质量缺陷等级的辨别等知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向”海绵吸水”一样不倦的吸取着新鲜的知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勇于创新的好员工
在焊装分厂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线生产班组,李飞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充分结合UEP管理工具,运用改进行动清单,协助AM1将每日各项管理、技术类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方便AM1进行日常管理。另外,他还将车身三坐标X、Y、Z轴、车身工序尺寸和功能尺寸标准在车身上给现场员工进行讲解,让员工更好地了解车身的几何尺寸构造,将整车可装配性、美学功能、密封性、可操作性、舒适性、行驶稳定性、控制、安全法规等8项功能尺寸描述的淋漓尽致。同时,针对油漆、总装反馈的质量缺陷信息,他还利用EXCLE表格将影响油漆CVT、总装DVT质量缺陷进行层层分解、帅选,对于出现的车身异响、焊点缺陷、外观缺陷、间隙面差缺陷进行统筹,为分厂各个班组进行质量缺陷归档及认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来源。
善于总结的工作者
虽然到焊装分厂工作时间不长,但李飞对工作的刻苦钻研、善于总结的热情却很高。工作之余,他将焊装分厂历年来出现过的间隙面差缺陷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将易出现质量缺陷的部位及整改措施编制成一本微缩版《间隙面差速查手册》,这本小小的手册方便员工放在口袋里,随时查看。一本小手册看似平常,但在现场质量分析工作中,却为员工快速掌握间隙面差尺寸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持,他还在网上收索许多关于车身间隙面差的尺寸要求进行总结,如翼子板高于车门、车门要高于后门,后门要高于后翼子板等,以及这些因素对车身质量产生的缺陷一一总结出来,使员工能快速提升技能水平和控制好班组质量,更为班组做好下阶段上岗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焊装
胡华金)
第二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善于传承,勇于创新
★习作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年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同时也有出版杜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造捧。
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简而言之,就是带着任务的作文。试题往往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则材料便为考生提供了两个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面对各地中学语文教材的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重印的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追捧,面对这两种现象考生如何看?“如何看”,这便是需要考生去思考解决的问题。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它较好地解决了新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话题、命题作文限制性之间的矛盾,又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套作、宿构。
材料中的两种现象,前者其实体现的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后者体现的是要回顾过去,继承传统。综合来看,就是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从哲学上来考量,传承与创新是既对立矛盾、又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从两者的关系入手来写“注重传承,开拓创新”,也可以把两者割裂开来,就其中某一方面来写,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义”或“不忘过去,继承传统的意义”。当然,考生还可以从语文教材不断翻新、受人称赞的原因,或重印民国国语课本受人追捧的原因,二者择其一,就其中一点进行剖析,只要言之成理,理之有据,令人信服即可。
★思路点拨★
一、从两者的辩证关系来写 可以开宗明义,亮出观点:在生活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中间可以举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以举马克思的例子,他的《资本论》吸收了圣西门、傅立叶以及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屠呦呦的青嵩素,也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验提取出来的。还可以举郑板桥书法的例子,郑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当然也可以从反面举例来谈,没有继承的创新,是闭门造车,终将失败,如邯郸学步的故事。文章最后再次点题,谈二者关系,强调继承和创新是鱼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
二、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义来写
可开篇点题,歌德说过:“要成长,你必须独创才行。”的确,一个人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就必须要创新。中间可举创新则兴、守成则亡的例子。如苹果集团,一路不断创新,成为业界龙头,而诺基亚一味守成、不知创新,最终由业界老大走向破产。结尾再次点题,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如创新是一把金色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创新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浇灌枯涸的心灵;创新是燃烧的火把,照亮未来的路!因为创新,我们蔡这么的丰富多彩!
三、从不忘过去、继承传统的意义写
开篇可以引用总书记的话,“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魂与根。
四、从语文教材翻新、有人称赞的原因写
考生可以从老教材内容陈旧、观念落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审美趣味、吸引不了学生兴趣、满足不了学生的口味等方面来写。而翻新后的教材,加进了许多富有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的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发展。从这个角度写,考生要就事论事,不能引申太多,最好能写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时事评论,把翻新教材受人称赞的原因讲清楚、讲透彻,从而令人信服。
五、从重印的国语课本、受人追捧的原因写
民国老课本的编者有一特点,多为当时的文化大家,如蔡元培、张元济、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夏丐尊等。他们一方面有坚实的旧学根底,深谙传统之道;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现代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想,能开风气之先。他们之所以愿意俯下身来,不辞辛苦为孩子们编写国文国语课本,其原因在于小学课本是一个民族的奠基工程。因此,老课本处处让人看到编写者“奠基”的用意:奠常识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奠传统之基,而最终奠民族精神之基。如《启蒙国文》的序言说:”本书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本书注重立身、居家、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以扩国民之德量。本书注重实业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内容上民国国语课本采用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历史传说和儿童民歌,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趣味。
★习作题目★
去伪存精,革故鼎新
三(2)江小鸽
近年来,各地兴起了翻新语文教材的热潮,同时民国时期语文读本的重印亦形成了流行态势。对此,笔者认为二者的做法都有偏颇之处,也都存在合理之处。笔者以为,语文教材的编订应秉持去伪存精,革故鼎新的态度。
诚然,翻新语文教材的确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出版民国时期的读本亦有利于加深对传统的认识。但不可置否的是,翻新的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减少了国语的传统韵味,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也不可避免地缺少了时代性。对于语文教材的改编应结合二者之长,互补之短。将精华留存,将时代性与传统性统一于教材中。
语文教材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历史意识的重要载体。故语文教材不能一味翻新,其中的中华古文化的精华必须保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说过:“一切历史即是当代史。”中国古代的历史及文化,其中映射着的是社会历史变迁的规律,是中国人民思想变化的历史轨迹。而它们对当代的中国及以后中国的发展必有重要意义。语文教材要让中学生感受到它们,从历史中汲取今后发展的养分。语文教材需要民国时期国语读本的精华。
语文教材也需反映当代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的时代精神。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亦有所不同。若不能使中学生从语文教材中领会当今时代的特点,那么此类语文教材无疑是不完善的。我们需要新的活力新的精神力量注入到语文教材中。唯有如此,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才具有为时代发展助力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不仅是对立的关系,二者即对立又统一,统一存在于语文教材中,互补劣势,完善自我。语文教材若能做到融二者为一体,相信收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去伪存精,革故鼎新,缺乏传统精华难以传承,缺乏时代精神难以发展。将二者有机整合在语文教材之中,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碰撞,相交融,必会激起更耀眼的思想火花,星星点点,足以照亮个人,点亮中国。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三(1)袁月近年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但与之的相反,也有出版社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对比,我呼吁: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教材不断翻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创新潮流,但正因如此,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显得尤为重要。如此方可增加文化底蕴,方可进一步助力社会前行。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助力剂,又是安抚社会人心浮躁的镇定剂。各地中小学生被喻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更应用肥沃的土壤去培植他们,用甘甜的泉水去浇灌他们。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便是用优秀的中华文化为他们奠基。在快节奏的社会,正需要优秀的民族文化来滋润人们饥渴的心灵,抚平那一抹抹裂迹。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当今之需要,也是发扬中华文化之必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倘若任由教材不断翻新,则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终会消失殆尽。没有了民族文化的土壤,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文化创新以文化继承为基础,假若脱离优秀传统文化,则一切创新都毫无意义。“祖国的花朵”也会因此而过早地凋谢。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一味地接受所有民国时期的国语知识也不当被提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前进,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内容同当今时代有所差别,这就要求出版社慧眼识珠,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用以培养下一代,让青少年们乘此飞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怎能加以创新?虽然教材的不断创新体现了时代精神,但更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相结合方能体现其价值,故,“祖国的明天”才能茁壮成长,不至于在不断翻新的教材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丧失了民族的信仰。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国的花朵在它们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第三篇:“一创双优”心得体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深入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不仅要学习政治、业务知识,更关键要创新思想观念、理清工作思路,注重工作成效,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将学习效果转化为工作成果。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目前共青团工作实际,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在学习中要虚心向身边的同志、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刻思想,更新工作观念,从而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
二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粕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要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和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开动脑筋,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积极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三要勇于实践。就是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促进发展,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为团员青年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四要敢于转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考验,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要能够放扎下身子,破除旧观念,经常深入到青年中去,与青年拉近距离,热情周到地为他们做好服务。
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善于总结 善于汇报
善于总结 善于汇报
——读《做最好的中层》第二章内容有感
通过对《做最好的中层》第二章内容的学习,自己感触特深,作为一个中层干部,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
在此,我想谈一下感受,作为中层干部汇报工作的不适度一是影响自己的工作业绩,二是对工作完成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汇报的“不对路”,还会影响工作效率,给领导倾听带来障碍。所以“善于总结,善于汇报”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很好总结汇报。汇报工作要把握三点原则:一是不要事无巨细,突出重点工作,只抓关键点;二是条理清晰,不要婆婆妈妈;三是与组织决定和领导的想法保持高度一致。
以后汇报工作之前坚持要做到:
一、言简意赅概括主旨,让领导知晓“是什么”;一是梳理汇报工作。二是简要汇报主要内容。三是提醒关键环节和注意细节。
二、结合实际拟订方案,让领导知晓“为什么” 一是拟订科学方案。二是仔细阐述记录。三是修改方案再汇报。
三、因事而异灵活处理,让领导知晓“怎么样” 一是事前提醒汇报。二是事中主动汇报。三是事后汇报结果。
第五篇:善于总结,不断进步
善于总结,不断进步
总结是一个整理、提炼的过程,是吸收和进步的最好方法,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回顾下过去,总结下经验和教训,对以后的进步和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结既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为了更好的开拓未来。2017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总结一年来的成绩和不足,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规划2018年,设定更准确的目标,制定更适合完成目标的计划,不断的取得突破。
一个善于总结的人,总能不断取得进步,一个善于总结的团队,总能不断的突破创新;总结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自我革新,自我进步的重要方法,既能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变和提升。总结对于一个团队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发现相互之间问题,制定有效的改善措施,提高团队工作效率,提升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处于哪个位置充当什么角色,都要学会总结,并不断的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而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定期开展工作总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总结,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也是上级领导审核下属工作的重要依据,上级领导可以根据总结掌握下属工作动态,并相应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进步。
工作总结是反应一定时期工作情况的重要数据,对周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肯定取得的成绩,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所以我们要善于总结,主动总结,只有通过定期总结,并不断分析改善,才能最终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