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个善于总结的教师
做一个善于总结的教师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总结积累自己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比如我在教时刻表达法时,就总结了这样的口诀:要记时刻表达法,方法有二记住它。先说钟点后说分,按表面数字来说明;先说分钟后说点,past和to把数字连。past表“过” to表“差”,记住正确应用它。“过”不能超过半小时,“差”不能差过三十分。
具体说
一、先说钟点后说分,按表面数字来说明。说整点钟时,用It’s…o’clock.9:00It’s nine o’clock.或It’s nine.5:30It’s five thirty.8:45It’s eight forty-five.10:05.It’s ten o five.二、先说分钟后说点,past和to把数字连。英语习惯以30为分界线,30分钟前包括30分说:几点过几分,用介词past,30分后说:几点差几分,用介词to表示。刻钟可用a quarter 表示,半小时可用half表示。如:
3:30It’s half past three.但不说It’s half to four.8:15It’s a quarter past eight.但不说It’s forty-five past six.6:45It’s a quarter to seven.但不说It’s forty-five past six.总的说来,善于总结的教师是属于学生成绩优秀的老师。
第二篇: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李凤
武汉之行,收获颇多,感触最深。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作为教师,需要反思。那么,该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呢?
一、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效 有效的行为才能创造价值,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效,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充分,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反思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调动了每位学生的注意力,自己的课堂是否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为学生接受,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思今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所以,对于学生的反思应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常态。
二、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就要做一辈子学生。教师职业注定要“活到老,学到老”。首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专家学习。其次,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如计划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有关的教育专著,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隔一段时间与外校的同行进行一次交流等,通过阅读,聆听,实践提升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避免职业倦怠。
三、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创造者
今天的教育,已不能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和技能之上,而应该把学生的探索欲望,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所以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应试技能和方法的传授上,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满足学生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我们要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好学生,做好教育的弄潮儿。
四、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学生的知心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人,唯有与学生的心灵和谐共振,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学生做错事,我们要理解学生,与学生达成共鸣后,再去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让学生欣然接受教导。这比严厉的训斥更有效。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们,从尊重爱护他们出发。此外,我们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课堂上是否有一个关爱的眼神,是否有一句信任与鼓励的话语。因此,做学生的知心人,就是要给学生阳光,让他们灿烂。
五、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研究者
研究,不是专家的专利。每位教师都有研究的权利。研究可以小到一次活动的小结,一次微课题的反思,大到做课题,写论文。课堂教学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需要不断地反思与研究探索。我们要反思自己在平时工作中是得过且过呢,还是不断寻找在教学上的突破,以达到精益求精?我们要反思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是否都追根溯源等。有反思,有研究,教育教学才能推陈出新,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反思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反思,把它们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这些反思,养成好的反思习惯。习惯决定成功,坚信在教育的道路上,经常反思才不会迷茫,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真谛。
第三篇: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杨惠君
江苏省综合考试越来越临近,学校教务处组织安排了一次模拟摸底考试,结果个别文科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理科综合的成绩很差,班主任对此很着急,心情很沉重。放晚学前,他来到班上,准备找那部分同学好好谈谈,督促他们抓紧最后一个星期认真复习,争取通过会考。走进教室,他见学生们正认真自修,仔细一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背英语单词,心里不由得十分生气:都什么时候了,还一个劲地死背单词,还不赶快复习综合学科。他十分冲动地命令学生把英语书丢到一边去。这学期开学以来,他对英语老师经常默写单词,占用学生很多课外时间早就很不满意了,现在甚至认为这次模拟考试成绩不好就是英语学科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导致的。
班主任这一缺乏理智的举动引起了英语老师的不满,第二天他没有到这个班级去上课,罢课了。
这是最近发生的一个教学事件,它值得许多人反思,学生、班主任、英语老师、综合学科的老师以及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都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反思。在这里我认为班主任至少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进行反思:
1、善于多角度归因
归因是指对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或推断。文科班学生理科综合成绩比较差,班主任主要应从学生、综合学科老师、综合学科教材、省里对综合考试的政策规定等方面去归因。众所周知,当初选科时,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对理科不感兴趣,理科成绩较差,于是就选择文科。文理分科以后,尽管理科综合的课程照样开设,但上课时就不那么投入了,课后也不及时复习巩固了,再加上前两年省里对综合考试的要求比较低,学生对此就更放松了。
如何归因,影响到后继行为。假如班主任能够正确归因的话,他就不会冲动地把矛头指向英语老师,就可以避免那些消极的后果,就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有效应对综合考试。
2、培养情境敏感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课堂的生成,课堂是不断变化的,它不断发生着教学事件,它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的智慧,智慧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对情境的特殊敏感性并知道在其中如何表现”,一些研究人员评估教师“平均每分钟就要做一个决定”。这意味着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要不断地采取行动,在教育者意识到他们说了本不应该说的话,或者在做一些他们可能会感到后悔的事之前就停顿下来,就是一种对情境的敏感性。这在教育生活中是以一种下意识的方式主动地参与教育实践。假如班
第四篇:做一个善于爱的教师心得
做一个善于爱的教师——读《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姓名李生海性别男
职称小高学科数学单位小寺沟学校
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获得教学成功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爱学生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了吗?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如前一个问题那么肯定了。所以许多教师会面临这样的困惑:学生体会不到对他的爱,教育教学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爱呢?我当然也是属于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极想找到妙招的众多老师中的一员。
就在寒假的某一天,我在同学家的书柜上发现了它—《爱心与教育》,由于前言对于该书作了极高的评价,称它“是一本用爱书写的教育读本”,“为21世纪中国教育留下了一页素质教育备忘录”,“对有志于中国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们来说,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再加上同学也趁机向我推荐,说“非常值得花时间看一下”,于是便将它带回了家。放在床头之后,它足足陪伴我度过了十几个夜晚。
本书作者李镇西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他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书中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爱心与童心;与顽童打交道,锻造卓越人格;回答心灵的呼唤;沉重的思考。对这五个部分进行归纳与总结,可看出李镇西分别从爱心教育、智育、心理教育、德育等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的培养。在读他这本书时,时常让我有身临其境发感觉,深刻感受到他“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教育魅力。而就在他的书中,我找到了始终萦绕不去的问题的答案。
李镇西认为教师要真正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要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人们常常问他:“当一个好老师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同样的爱学生收获的是截然不同的成果。但他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行为让我深有感触,明白教师的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比如他坚持与学生互通信件的行为就是让大感不如的举措。写信与学生交流,似乎更容易到达对方的心灵,这种方式也许今天很多教师不屑于做,他们只关注学生表面的学习成绩,只在自己的上班时间去关注学生,只在自己的职能范围之内去关注学生,也许这种关注便是他们口中的“爱”。或许我们还不懂的太多的如何爱学生的方式吧,所以我们的爱是不是爱得有些缺少效用呢?仔细想想自己,确实我们自己在理直气壮地说“我爱他们呀时”,首先可能自己还在自怨自艾地说“我也缺少爱,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学生爱我”之类的,试想自己没有爱的一个人怎么能够赋予学生充沛的爱呢?更何况有时还是一群已经久久缺乏师爱的学生、或许也不懂如何接受爱、如何爱别人的学生呢?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教师毕竟是站在知识前沿的一群人,我们认识到自己缺乏相关知识点、或者意识到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弊端时,我们大多数人能够积极进行自我治疗或寻求积极的他人帮助。的确,我们有必要先成为沉浸在爱的海洋中的人,然后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学生也领略沐浴在爱的春风中的温暖温馨的感觉。
从李镇西老师的书中我深深懂得作为教师当然得先要充满爱心,但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他给了我门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如施爱于细微之处:细微之处的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注与关心,比如学生今日不同于往日的脸部表情,服装穿着,行为举止,都值得老师送上一道问候的目光。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深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教师的一道友好的目光,一声亲切的呼唤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施爱于需要之时:教师应考如何满足学生某些合理而迫切的需要,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正所谓雪中送炭,患难之交,在学生需要给予援手之时,教师适时给予关心、关爱,这份爱也许会让学生产生感恩戴德的感情。施爱于意料之外:教师要设法在师生交往中使学生产生某些出乎意料的感觉。意料之外的师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冲撞,在此之下产生的爱的感觉会让学生有股受宠若惊的被爱、被关心的幸福感。教师与学生施爱于批评之中:教师要运用教育批评艺术,饱含师爱的批评是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之情的。这也意味着这样的批评已经不再是一味的斥责与说教,它既有教师的孜孜不倦的教诲,更有家人、朋友般的爱护。施爱于教学之余:也许教师们最花时间、精力的就是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离开了课堂有些师生便会退回到各自的世界,甚至如同陌路之人,其实离开了课堂,师生彼此都少了一些该有的规矩与桎梏,尤其是任课教师,更容易与学生们适当地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教师不要轻易放弃在课外的感情投资,因为那会获得更多意想不到效果。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人心与人心之间,就象高山和高山之间
一样,你呼喊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许多象李镇西老师那样的师恩师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作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尊重与信任的时候,就会唤醒学生生命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的力量,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造了、价值感,那时,学生自然会体会到教师的那份情、那份爱。所以,教师们,请爱我们的学生吧,一如继往地爱他们吧!
第五篇:做一个善于沟通的班主任
做一个善于沟通的班主任
龙泉驿区第十三小学校 钟素兰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加深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善于沟通。
一、以心换心,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注意了解和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以心换心,共同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心灵沟通的基础。学生是世界上最单纯的一个人类群体,他们那透亮的心是容不得任何杂质的,你的爱心是真诚的还是故意做出来的,孩子们纯洁而敏感的心,都会感觉出来。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坦诚地面对学生的过失,诚恳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些老师发自内心的言行,才会给学生温暖的感觉,才会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才能让学生亲其道,信其言。在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关爱之心的基础上,再捕捉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加以引导,这样即使是一块顽石也会被感化的。
我班有一个叫小玉的学生,性格内向,每天早晨总是要迟到几分钟,虽然我提醒了她好几次可她仍然我行我素,毫无悔改之意。我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经过仔细观察和询问,原来她一直和父母睡一个房间,而她的父母又喜欢晚睡,电视放在房间里,声量又开得很大,虽然她很早就躺在床上了,可电视里那引人的画面常会引起她的好奇,使得她根本无法入睡;再加上有时父母在晚上还要争吵,更让她苦恼不已;她也很想早点起床,可是每天闹钟响了,眼睛就是睁不开,经常是要到八点了才匆匆忙忙地起床,有时连早饭也来不及吃,所以上课精神不振。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及时和家长沟通,为了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建议家长和孩子分房睡,让孩子早睡早起,吃好早餐。我经过几次和家长沟通,终于解决了小玉的问题。小玉知道后开始亲近老师,性格渐渐变得开朗了,也不再迟到了。
二、以情动心,拨动情感沟通的琴弦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的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两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产生美妙的弦律。如果 1
我们班主任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班主任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要让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情绪,使得“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理解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
我班有一个男孩叫晓寒,个性冲动又倔强。一天中午,我刚一到校,很多学生就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晓寒今天中午在学校吃饭,午休时,他由于随便说话被值周老师批评了不服气,于是拿起笤帚想打老师„„。我听完学生的诉说,来到教室里。晓寒胆怯地坐在他的位置上,用求助的眼神望着我。我想:他现在一定很后悔,也一定很害怕。我轻轻地走到他的面前,他乖乖地站了起来。我平静地向他询问了事情的经过,他的叙述和同学们的叙述大致相同。唯一不同是他说他没有随便说话,是同学冤枉了他,老师又只听同学的一面之词,所以,他一时冲动才犯了大错。我告诉他:如果你没有违法学校的纪律,你可以和老师沟通;如果我们一遇到问题就冲动就动手,那我们还需要嘴巴干什么!还记得《成吉思汗和鹰》的故事吗?成吉思汗因为一时冲动而误杀了他十分宠爱的鹰,汲取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永远不要在冲动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老师希望你遇事的时候能冷静,能用友好的心态对待别人,好吗?他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激动地说:钟老师,我错了。我会改正的。接着还告诉我他要去向值周老师认错,请求她的谅解„„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慢慢地成为了一个大家喜欢的好学生,好孩子了。
我们在工作中总会碰到一些让人棘手的学生,他们到处捅漏子,惹事端,经常让老师下不来台。这时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而不是与学生“较劲儿”,借机“制服”学生来挽回自己的面子。多年的班主任经验让我深深地懂得: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往往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们急于求得谅解,这个时候我们用宽容的态度听取他们的辩解,设身处地的替他们着想,耐心地疏导,用诚恳的话语打动学生,触及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从而促使他们自己主动改正错误。老师的宽容反而
会使学生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懊悔,这样的宽容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宽容之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三、转换角色,点燃思维沟通的火花
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思维的秋霜。班主任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言行。心中要装着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对学生的喜、怒、哀、乐都要放在心上,给予适当的关注,恰当的评价,热情地帮助、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对待敢于冒犯自己的学生,要更多地理解其心情和处境;对于敢于大胆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更要注意认真思考和慎重处理。
总之,班主任要以心换心,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以情动心,拨动情感沟通的琴弦;转换角色,点燃思维沟通的火花;要善于用诚挚巧妙的语言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听后心服口服。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