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个善于倾听的老师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老师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母亲听后笑了。第二天一早,母亲跟儿子一起去了河边看日出,面对眼前的景色,她感慨万分:“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儿子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 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分析:我不禁被故事中的那位深深懂得教育智慧的母亲所打动。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充满智慧地爱着孩子,没有粗暴的责问、没有厉声的训斥,更没有无情的惩罚,而是选择了倾听和理解。在耐心的倾听之中,将浓浓的爱融入了倾听之中,这倾听里不仅包含着对孩子的爱,还写进了母亲的宽容、耐心和激励,这位孩子何其幸福,在甜蜜、温馨的家庭里健康成长,愉快生活。试想,如果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后,不问青红皂白地将孩子打骂一顿,甚至生气地将孩子赶出家门,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想,那颗热爱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稚嫩的心可能再也找不到了吧,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位孩子一定会对一切美
好的事物麻木不仁,一定会对美好的情感无动于衷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很容易找到能说会道的教师,但却很难找到善于倾听的教师。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训练自己的说话和演说能力,却忽略了倾听能力的培养。我们习惯于对学生的说教,习惯于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看待孩子,更习惯于自己的主观判断,有很多时候,甚至会不听孩子的解释,就给孩子戴上一顶帽子。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否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读完这个故事,我不住地追问自己,你一个善于倾听的老师吗?答案是否定的。当自己被学生气得晕了头的时候,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学生批评一通的。努力做一个善于倾听的老师,就在此刻!这个故事今天已深深地在我的头脑里打上烙印,我会让这个感人的故事时时刻刻陪伴我走在教育路上!
第二篇:做一个善于倾听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心得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班主任
文/王丽虹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中要做到倾听,教师要做到区分做思想工作和心理工作。思想工作通常以说服、教育等方法促使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化,而心理工作是在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心理问题。两者不分,教师很容易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来做心理工作,结果辛苦了自己,痛苦了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中要做到倾听,教师不要有思维定势。在自己的心目中,这个学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种态度会影响谈话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判断。有的教师经验丰富,一看某个学生就知道他要说什么,甚至有的教师把学生的某些缺点当成其特点,在这样一种前提下,谈话就赋予了教师很大的主观性,效果通常要大打扣。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中要做到倾听,教师善用同理心。同理心是指教师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去感受他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即自身的感知与体验。并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学生为什么有这种感知与体验,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班主任评语)以这种心态面对学生,有利于学生开放自己的内心,把心中苦闷、难言之隐向教师倾诉。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中要做到倾听,教师要尊重学生。从人格角度讲,在谈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喜欢和尊重自己谈话的人进行交流,在一种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信任,畅所欲言,教师会体验到学生直抵内心的言说,更加理解学生。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会得到加强,教师的威信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班主任,倾听中体验成长,倾听中感受精彩,倾听中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倾听中打开了自己心灵的耳朵。
第三篇:做一个善于发现的老师
做一个善于发现的老师
不知不觉十月又过去了,在这一个月中我又收获了不少,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同时我也在不断的积累。从开始的陌生到现在孩子们对我的热情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属于慢热的我现在短短几个月就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在体会幸福的同时,我感到自己也有些许方面做得不足,比如:面向全体,灵活应变,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其实本身自己是个不太想去改变的人,就是随遇而安,这次是我毕业后第二次的工作经历,我倍加珍惜。在教学路上我已经走了四年,今年是我的又一突破,那就是接触新的人事物。刚毕业的我还带着稚气进入新单位,一切都看得那么简单,现在的我决定要擦亮双眼去面对新的挑战。我首先给自己制定的是做一个善于会发现的老师。不仅仅是指在日常教学中,还有平时同事之间相处中都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做一个会发现的老师。比如在教学中孩子的依据无心的话,孩子的动作,眼神都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我对小三的孩子还是深有感触的。还记得小三班第一天开班的时候是家长陪同,孩子们都很新奇,无所顾忌,但是中午家长一走,孩子开始焦虑,有的孩子喜欢中午到处走走没有的孩子喜欢晚睡,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见招拆招。也正是由于我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才在今后的教学中孩子们的拥护颇高,呵呵,也算是有一点点小成就感吧。
总之,在教育的道路上光有爱心,耐心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恒心,要坚持发现,不断发现,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第四篇:做一个善于研究的老师
做一个善于研究的老师
——甘肃省“十二五”201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心得
凉州区新关小学
董奇军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4月20—4月21日,由甘肃省教科所组织,甘肃城市学院承办的甘肃省“十二五”201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如期举行。4月20日,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书记刘永和做了题为《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的专题报告,21日,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旭东的专题报告,以及由七里河小学校长王俊莉和兰州市教科所教研员朱武兰带来的两堂课题案例。
两天的培训活动,虽然仓促,但仍觉收获多多,个人感觉对教研和科研对学校发展乃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举足轻重,对课题的选题、立项、深入研究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为今后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以下,我就本次培训中感受比较深刻的几点谈谈体会。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中小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把中小学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并形成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局面,是新世纪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
3.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不仅为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了累累硕果,还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作出了贡献。
4.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办学诸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使学校在现代教育中办出特色,才能使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教育实践表明,优秀教师的匮乏,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造成这一窘境的原因不仅是经费短缺,教师地位偏低,还在于学校内部尚未找到一条高效率地造就大批优秀教师的途径。实践证明,课题研究是提高素质教师的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二、几点感悟※
1.教育教学与教研科研的关系:一是反对把教研和科研对立起来。教研是科研的指向目标,反过来,教研会推动科研的进一步深入。二是反对把教学和教研搞成“两张皮”。
2.如何对待高效教育。部分高校教授指出:教育本是一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过程,而课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在课堂上尊重不同差异的学生,要留给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才符合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思想,而高效课堂为追求所谓“高效”,片面实施教学,在单位时间内达到了“优等生”的高效,而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状态,这样的“高效”只会导致贫富差别越拉越大,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所以,这个“高效”的尺度如何把握,当时教师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3.十年教育改革证明,部分教育信息技术不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文交流。刻意追求氛围的营造,片面的追求课堂上的“花架子”,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成为被忽略的对象,教育质量成为一句空话,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书写、画画等逐渐被淡出学生视界。
三、微课题研究
实践敦促我们转换研究视角,去追求一种侧重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
和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于是,源于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智慧,促进专业发展,享受研究过程与成长喜悦,引领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微型课题便应运而生,并呈星火燎原之势,为一线教师所亲睐。
※“微型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
※作为微课题,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在:课题切口小、周期短,过程简便,实用性、操作性强,研究的周期短,见效较快,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是一种有效的平民化或草根化的校本研究形式,一线教师可以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自主自发、自立自用,在实践反思、经验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
※基本理念:没有问题不要研究,问题即课题,收获即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1.前期准备:文献搜集、初步调研、讨论交流、前期成果。2.课题申报:
了解课题类型及申报渠道; 了解申报要求; 撰写立项申请书。
3.课题开题:研究方案的再设计和讨论。
4.研究活动的开展:分解研究内容、化为日常工作、落实人和时间、积累资料、多轮循环验证、及时反思总结。
5.课题结题:总结研究成果, 撰写论文、研究报告或专著、及时进行成果鉴定。
6.成果推广:研究的应用价值。※
五、如何选题
1.立足学生教育,立足学生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立足学生教育和学生发展,也就是以学生的教育发展需求为自身研究发展的“根”和“本”。那么,什么是学生的需求呢?这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用心去研究、去钻研,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需求确定具体内容。下面,介绍一下七里河小学的在这方面的探索研究。
(1)以晨读、午练、暮省为依托的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通过每日的系列活动,将学习、读书、思索的习惯养成融入每天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为孩子们的成长培养良好习惯,奠基坚实的基础。※
(2)“弘扬国学精粹,蓄孩子文化情怀”。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从基础教育入手,凸现习惯养成育人。创设以浸润国学教育理念为目的“开笔礼”“好字天天练”以及“弟子规”“论语十则”“精典阅读”等古诗词诵读活动。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让每一个孩子浸润先贤的智慧光辉,沉醉儒家文化熏陶,怀着感恩的心开始人生学习之旅。※
(3)“以兴趣爱好为主,凸现学生特色发展”。“我的兴趣我做主”的兴趣班活动,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小组给了学生创造美的灵感,微机组让孩子在网络世界中放飞梦想,手工制作小组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篮、排、足运动队为无数的“小明星”们提供了人生起跑线,学校的万字作文文学社更是圆了无数小作家的梦,“校园吉尼斯”则为学生张扬个性提供舞台。※
2.立足校情实际,挖掘教育内涵
“挖掘周边资源,拓展教育天地”,七里河小学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乃至校外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拓展孩子学习领域,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
(1)紧紧依托周边高校、工厂、研究所等丰富资源,开设以综合实践活动和挖掘周边课程资源以及生命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等异彩纷呈的校本课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2)利用学校闲置空地,创建“开心农场”“小小农学院”。七里河小学利用校园空地创造性的开辟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巧妙地将学生注意力从网络游戏转移到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通过翻地、施肥、播种、除草、采摘果实,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丰收的喜悦,劳动的快乐,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敬仰生命的种子。※
※3.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4.选题的一般过程:明确方向——发现问题;浓缩范围——经验分析;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
六、申报课题
1.依托学校文化,树立课程意识
孩子们来到学校,是什么在影响其成长?是校长,是老师,是伙伴,是课堂,是教材,是活动,是环境……是校园里的一切!我们经常说,学校的核心是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阿富汗的孩子可以身穿绑满炸药的衣服,与敌人同归于尽;而美国的孩子一旦遇到危机,想到的首先是保护自己的生命,赶紧投降。这就是课程力量。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七里河小学的课程体系。
主要采取的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晨读、午练、暮省”与语文学科捆绑,农学院与科学学科捆绑,主题小报活动与数学学科捆绑,活动课程设计与英语学科捆绑,社团活动与综合学科捆绑进行。地方课程多样化进行,采取课堂+主题活动+班队会+综合活动等多样化方式进行。
※2.满足学生需求,构建喜爱课程
校本课程他们开发了四个特色模块——成长课程,发展课程,梦想课程,环境课程。
成长课程:入校课程;离校课程;传统礼仪课程;“晨读、午练、暮省”习惯课程。
发展课程:社团课程;讲坛课程;每月一主题的活动课程(心理活动月“保护蛋宝宝”)。
梦想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小小农学院、破坏课);各类征集、设计的活动参与课程。
环境课程:显性文化课程(感受者);隐性文化课程(参与者)。※
七、实施研究
1.围绕教研问题,凸现课题引领(1)培养课题意识
我们经常遇到老师们这样的感叹,看看有些课堂研究的成果,其实我也在用,甚至于比他们用得更得体,方法更有效,但别人有成果而我却还停留在原地。为什么?就是没有课题意识,缺乏研究的意识。方法如果一直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是无法提高和推广的,也就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教育教学研究就因缺乏生命活力而枯竭流失,所以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课题意识,将具体问题或教育教学小智慧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论,进而更有效地指导教学,提升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捕捉、发现之后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但很多老师苦于不懂得研究的方法,还有一些老师总觉得“没有时间来做研究”。有的老师总说自己没时间,忙于备课、上课,没有时间进行课题研究,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不能把教学与学生研究剥离开来。我们研究的目的不就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吗?这些道理是渗透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是在对学生充满爱心的眼光里。因此,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懂得怎样教育学生,用更有效的办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这样的研究就和平时的工作融合在一起了。
※2.着力研究过程,注重成果应用
(1)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分析现状,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申报并立项。
(2)认真分析,制定课题方案,做好问卷调查。
(3)以活动为依托,开展课题研究。(4)汇总实验数据及相关资料并撰写论文。
(5)成果应用——构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学校文化。
※
八、总结推广
1.养成良好习惯,规划收集撰写;(1)要及时了解课题申报和结题时间;(2)清晰规划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3)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汇总;(4)做好个体案例的记录和即时分析;(5)撰写并发表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2.善借外脑引领,理性梳理提升。(1)按照目录分章节定专人负责组稿编写;(2)美术老师负责设计、选材、组合;(3)申请书号,报送备案;
(4)积极申报,参加教育成果奖评选活动。
※最后,我用几个关键词来小结本次培训的总体体会:意义重大课题
个人课题
团队协作
问题研究。
谢谢大家!
微
第五篇:善于观察倾听
善于观察倾听,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大冲中心小学
旷乐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积极听取学生的心声,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很有帮助,这也是《课标》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了解教与学行为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要彼此信任、默契,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微笑而耐心的倾听,往往能闪现出学生独到的见解。
毋庸置疑,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都在倾听。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善于运用课堂观察的技巧。课堂教学具有随机生成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状态随时调节教学进度,甚至改变教学策略,以使教学有效地进行,使静态、陈旧的课堂变得更加趣味,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如何观察和倾听学生,使教学高效地进行呢?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表情、行为和声音。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不断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表现和声音,适时采取措施调控课堂。
学生的目光往往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绪,教师应注意捕捉并体会学生目光所传递的信息。学生的目光或期待、急切、专心致志,或困惑、茫然、游移不定,或心领神会,或疑虑重重,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判明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讲解例题的时候,由于例题往往需要用到刚总结出来的新知识,很多学生,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会露出困惑的眼光,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新知识的时候,多加解释新知识应用的条件,并指明该题中已符合的条件。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面部表情,并理解所传达的学习心态的信息。学生困惑时经常会眉头紧锁,嘴唇闭拢,神情焦虑不安;理解了学习内容时则双眉舒展,面露微笑,频频点头;学生思考问题时常常面色沉重,双眼微合,双唇紧闭,有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专心听讲时目光凝视,神情专注,嘴唇微张;心不在焉时目光游移,表情木然,眉头时开时合;不耐烦时或双眉紧锁,频吐烦言,或焦虑不安,左顾右盼„„只要教师注意观察,就能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心态。
学生的身体语言也会透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行为是生机勃勃还是没有生气;是一边思考一边书写紧张忙碌,还是冷漠、坐等浪费时间;是主动自负其责的学习还是被动应酬,是与同学共享合作还是独来独往。例如:一道练习题,会做的学生往往在老师布置以后,马上埋头演算;而不懂的学生,要么摇头挠首,要么左顾右盼,表现出烦躁不安的体态,教师应对此多加留意,并适当的予以辅导。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声音渗透着学生的需求。通过倾听来辨别学生是否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可能发,表达的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具有条理性,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动向和课堂状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把握,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不满、厌烦、快乐或喜悦等情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作及时协调和引导,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倾听,从观察和倾听中获益。
其次,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观察和倾听的技巧。常用的观察技巧有哪些呢?集体教学的场合,特别对于一般的数学课堂上导入新知识的环节采用扫视法,教师可借此了解班级的整体动态与教学效果。教师讲解完新知识,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活动场合,可采用巡视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对学生个别指导可采用注视法。注视既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仔细听讲。但是,注视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起反作用。
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更需要技巧。在倾听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不能轻易打断他的思路,当学生思维受阻时,也不应置之不理,而应进行适当的采用启发诱导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当学生思维方向出现了偏差,教师应及时提醒并给予适当的帮助。教学问题通常是多层次的,包含一个主要问题和若干个小问题。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问题采用追问的方法,“逐步展开”,逐渐深入。教师此时采用追问深入法,意味着教师对问题有深入研究探讨的兴趣,同时意味着对学生发言水平与答题能力的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倾听。采用全神贯注法,以专注的神态、期待的目光、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表情进行倾听的方法。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倾听方法,在使用时要注意:教师的目光不能东张西望、游移不定;教师应心无旁骛,认真专注地捕捉学生的每一句话,对发言者的观点要同时进行分析、辨别与理解,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
对于一节成功的数学课,正确进行有效的观察与倾听能使课堂气氛更和谐,使师生的交流更充分,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更好的保障。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高效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有效的观察与倾听是达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