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书记群众路线理论
走实党的群众路线
要真正从“亡羊补牢”迈入“未雨绸缪”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聚焦“四风”,各级领导干部查找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我们党内党外,“四风”问题目前依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且在很长的时期内还将存在。如果我们的制度更加合理健全,作风得到切实转变,“四风”问题则可以逐步得到遏制和减少,党群干群鱼水关系会进一步密切。
要跳出惯性做法
回顾历史,基于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破坏群众路线的许多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央曾数次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虽然每次内容和形式不同,但实质上都体现了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但不难发现,每次学习教育活动结束不久,部分党员干部就回归原来状态,“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无形中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降低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究其原因,既有少数党员干部思想素质问题,更主要的是学习教育活动“一阵风”和“三板斧”。是不是一直要走这种出现了“问题”,然后得出所谓“亡羊补牢”式的经验教训,再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暂时解决问题的路子?与其在错误发生之后再采取措施来弥补,作风腐化之后才进行整改,不如在其之前就对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防范。试想,如果养羊人在狼来之前补好羊圈,狼又如何有可乘之机把羊叼去?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修好屋顶,比起在风暴之后重建吹倒的房屋,防范于未然岂不是更优和更佳的选择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物质更加丰富、社会灯红酒绿,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化、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干部的作风问题,即便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整治,但还是容易反弹。因此,我们必须要跳出“亡羊补牢”的时“补”时“坏”惯性做法,迈入“未雨绸缪”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探索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推动群众工作常态化,才能切实有效防范“四风”的产生和蔓延。
要抓住要害进行大清理
“四风”问题是当今老百姓对社会现状最关注、最不满、最痛恨的问题,也是较长一个时期以来党组织和基层职工群众关系疏远的重要原因之一,“四风”之害不加扼制,将导致腐败盛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在中国“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中,“中国腐败问题”被网友评为未来十年十大挑战之首。“人民网”调查显示,94.5%参与投票的网友认为“中国社会腐败问题很严重”。透过腐败,折射出的实质是部分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整治的重点。不用说“四风”问题容易引起群众不满,败坏党风政风民风,影响和伤害党委政府威信,同时严重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从严治党,必须痛下决心、抓住要害,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已列举了“四风”问题的25种表现,中央活动办梳理了37条,省州党委结合具体实际也对“四风”问题的37种表现进行了细化,对各层级、各部门、各领域表现的“四风”问题一一进行“曝光”。应当看到,我们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其作风如何对党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面清理整治“四风”问题,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真找实查,从思想上、从灵魂深处,无遗漏、不留死角。
要按照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整风运动提出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内来一次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大清理,要对照中央、省州列举的“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揭短亮丑,着力挖掘出现已久、隐藏较深,长期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做到挖一件牵全部,打破官场“潜规测”,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净化党内风气。找准找真问题之后,要对症下药,因病施治,整改措施要有具体的针对性,大而化之难以见效,对症下药才是良方。要立行立改,不等不拖,小有小改、大有大改,从具体问题改起。对长期性问题加大力度,对遗留问题集中攻坚,对新发现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整治于萌芽、防范于未然,及时跟进,这是真心解决问题的应有态度。从2012年12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通报首条案例至2014年4月11日,一共492天,共有285名领导干部在此期间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平均每周4名;其中有超过20人为省部级领导干部,近200人为厅局级领导干部;范围涵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协、人大,全国29个省市区相关领导干部。这些违法违纪“账单”,充分说明了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及反腐决心和力度。群众对反“四风”查反
腐败充满信心,期望极高。
要真正把“未雨绸缪”落到实处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里说得好:“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从中央政治局自上而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自开展整风运动以来力度最大、要求最严格、范围最广、目标最高、连续性最强的一次,这也充分表明中央要通
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和落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从“亡羊补牢”转为“未雨绸缪”。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出“四风”反弹的漏洞和制度的缺陷,从而强化思想改造,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建立完善各种监督约束机制并形成长效,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把“四风”问题尽可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改造,筑牢思想防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边学边查边改的初始阶段,有很大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查找问题避重就轻,不能触及灵魂,拉不下脸,怕揭短亮丑,用工作上的失误代替“四风”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思想在作怪。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达到反“四风”的目的,首先要通过思想教育,坚决纠正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时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可见我们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思想上进行整治,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进行改造,提高自己的认识。要采取集中一段时间,采取基本的方法,针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认真学xxx省州规定的必读书目,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工作和党的历史,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弄清思想,纠正错误的目的。
要探索走实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四风”的产生。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群众中来”。我们要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调查研究,到人民群众中征求意见、建议,收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寻找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中指出:“群众的意见,不外乎几种情况。有合理的,合理的就接受、就去做,不做不对,不做就是官僚主义;有一部分基本合理,合理的部分就去做,办不到的要解释;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要去做工作,进行说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建立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化解民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得民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群众信任,让群众敢讲真话、实话。我们也才能在群众中征求到各级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真真实实的意见,也才有利于我们真正掌握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宾川县自2013年10月以来,探索实践人民群众评议干部工作,全县共收集民情民意事项1989件,经汇总分析后,部门交办588件,县级交办督办37件,办结443件,群众评议满意421件,满意率为95%。通过人民群众评议干部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干部转作风,干实事,树立了为群众办事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有效减少“四风”问题的产生。
要建立健全各种监督机制,修补制度漏洞,约束党员干部行为。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对权力监督的论述曾经提出了一个基本框架。他说: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的监督,第三是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监督。要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努力拓宽民主渠道,依靠广大群众,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保证,没有监督的权利最容易产生腐败。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必须建立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应该看到党和国家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深刻研判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中央连续出台了“八项规定”系列改进作风规定,完善了系列巡视、监督、司法、信访等工作机制,从国家层面一方面尽量修正和完善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一方面从中央改进和整治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为全国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了表率,也释放出了强大的变革力量,全国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拥护中央的决定和措施,积极投入到转变作风,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上来。
反对“四风”,改进作风,说到底就是加强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再管理,对监督者实施再监督。要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的同时,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增强监督实效。要从根本上预防“四风”,就必须用有效的手段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运行,保证权力运作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和“潜规则”。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受理群众投诉,及时解决问题。新闻舆论部门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搞好宣传,营造舆论氛围,通过新闻热点的追踪和典型报道,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健全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
群众路线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是我们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革新的有力法宝,只有保持群众路线,不断加强思想建设,警钟长鸣、未雨绸缪,才能有效避免“亡羊补牢”并获取经验。
第二篇:群众路线随笔理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为了更好实现中国梦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党一直坚持的路线,并且是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就从群众路线开始,通过做群众工作,赢得群众,获得发展,取得了革命事业的成功。到如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群众路线依然是我党获得发展,赢得群众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十
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正如此,党中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重要要求,做出了安排部署。这是非常必要,完全需要的,更是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保证和促进。
在当前,党的队伍整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必须充分肯定。但也在党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
对此,我党怎么办?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宝,通过群众路线,对这些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彻底改变面貌,提升形象,提高素质,使全党同志都能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人民的梦,为人民造福。“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将凝聚起强大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发展的梦,是美好生活的梦。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这都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去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是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是基础,那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实现中国梦,让每个党员都充满激情,党组织风清气正,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才更美丽,更坚实,走一第强国路,发展路,民生路,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第三篇:群众路线理论研讨
12级机械研一班党支部开展“学习理论,促进实践”党支部活动
继12级机械研一班部分党员同志参加了机械学院“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暨部署大会”以后,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和领悟,经过认真商议和积极的筹备,于2013年9月26日在整个党支部开展了主题为“学习理论,促进实践”的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研讨活动。
该研讨活动由12级机械研一班党支部书记雷敬文主持,在活动开始,雷敬文介绍了机械学院“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暨部署大会”的会议精神和倡议,同时将会议学习材料分发给各位同学阅读学习。接着两位也参与会议的党员同志,简单谈了谈了自己会后的感受和体会,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多多“照镜子”,不断反省不断提高,还要走近其他同学中去,积极交流,了解他们的各方面情况,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并积极的帮助他们。接着,在阅读完材料之后和听完两位党员同学的讲话之后,其他党员就学习后的认识也与全支部同学做了简单的交流和探讨。
此次党支部活动历时一个半小时,活动形式有听取党员汇报,阅读材料和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势,活动场面也较为热烈,重要的是各位党员都对新出来的党中央的“群众路线”内涵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知道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用实际行动去响应“群众路线”的号召。
第四篇:群众路线理论研讨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不在于“办活动”,而在于转作风,让民心成为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让民意成为工作努力的方向。
XX区红十字会在独立运行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经过不懈努力成为全省红十字系统的先进典型,正是有着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工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结果。
一、贯彻群众路线,贵在认识提高,重在行动落实,关
键要紧抓一个“实”字。
一是内容要真实。要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将教育实践活动与建设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博爱在太平”救助平台相结合,与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关爱生命相结合,与实施中国红十字总会“博爱家园”项目相结合,与开展应急救援和赈灾活动相结合,与宣传发动无偿献血、人体器官、干细胞捐献相结合,与推动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相结合,与努力提升红十字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相结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
二是方式要朴实。坚决杜绝以脱离群众的方式搞群众路线教育。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措施效果实不实,就是我们党员干部有没有党性,心里是不是真正有群众。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摆和反思现行工作机制、工作方法中存在哪些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就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带着问题学习,结合工作学习,主动问计于民,主动求教于民,做到边学边改,边改边落实,边落实边提高,真正建立人民心中信任称道的红十字会。
三是成果要落实。带着我们服务本领不够强、干事热情要加强、思维方式待突破,工作效率再提高、精神状态更饱满等问题和要求,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育引导,不断启发提高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汇聚强大的“正能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重拾信心,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困难群众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推动红十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贯彻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最终落在一个“效“字。
一是抢抓机遇求高效。弘扬红十字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宗旨高度契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教育活动的现实需要。黄山区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在开展人道救助、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发展红十字事业,有利于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利于黄山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把握机遇,珍惜当前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红十字事业高效运行。
二是群众满意是绩效。黄山区红十字会机构独立时间短,人道救助事业尚在探索中艰难前进。大病、天灾和车祸等因素致贫的特困人群还有很多,他们十分迫切的求助愿望和当前救助资金筹资难的问题成为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面对问题红十字会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消除畏难情绪,着力提高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到人道救助事业中来才能破解这一难题,让捐献者放心,让受助者得到尊重,让群众满意。
三是引导群众建长效。黄山区要想发展成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在公益慈善和应急救护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人们心中的意识还没有牢固形成。红十字会作为国际人道救助团体,有责任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入手,弘扬公益慈善理念、提高“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互助互爱互救意识,真正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植入民心,形成民风,建立起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群众路线思想理论
群众路线观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依靠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全中
国,实现了改革开放,而这一切,无一不是紧紧与群众团结在一起,依靠和发动群众智慧的结果。如今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正本清源,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依靠和发动全国人民的力量投入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更显得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我们务必发扬群众观点,切实为民办事,获得群众的支持,进而党群一体,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
想要赢得民心,就要用真心为民解决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我是一名乡镇的基层工作者,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今年1月22日全省街道干部视屏会议上指出,乡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基础,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关键环节和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前沿阵地,乡镇干部离群众最近,最大责任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用脚步丈量民情”,成为联系群众最直接、了解群众最明白、服务群众最有效的干部。要拜群众为师,多接地气,努力让自己思维有灵气、决策有底气、工作有生气。联系群众要在“密切”上下功夫,频率要加密、感情要亲密、制度要严密,与群众越走越亲近。要为群众多办实事,既办实千家万户的大事,也办好一家一户的“小事”,以真心服务赢得群众真心拥护。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每天都和老百姓打交道,更应以实际行动,一言一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时不时的到村里走一走,了解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村民自身的想法。我爸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上班之前,他时常教导我,如果老百姓找到你,对人要客气,恭敬,需要你帮忙干的事,能干就帮人家干,要勤快友善。我也经常思考,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举手之劳,只要我们把老百姓的事当回事,把自己深深的融入到百姓中去,他们就能把我们当家人,把我们当做自己的贴心人。这样,我们又怎么会干不好自己的工作,又怎么会不获得群众的认可呢?
要为群众办好事,就一定要提高自身作群众工作的本领。总书记说过,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干部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培养和增进爱民、亲民、为民的感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做群众工作要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良策。同时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作为基层的工作者,我们不仅要要跑遍每个村,更要跑遍村里的每家每户。我们经常说起,想要为老百姓办好事,就要把自己当成老百姓,把自己深深的融入到百姓当中去。我们要多拿出一些时间,带上笔记本,到村子里去走一走,到村民家里去坐一坐,和村民们聊聊家长里短,记录并了解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换位思考,并站在村民的角度去想问题,切实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做群众工作的良策。
为人民谋福利,我们更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乡镇的基层工作者,我们要用切实的行动体现自己是人民的好公仆,在村民需要自己的时候第一时间赶过去。在上班之前,我爸给我讲起现埇桥区副区长王兴奎同志在草沟任职镇长期间的一件事。有一天晚上,草沟辖区内有座涵桥被大雨冲垮了,有几辆车堵在那里无法出行,那时已是夜里11点多。其中一个人拨通了王兴奎同志的电话,他二话没说叫上了镇里的工作人员连夜赶过去把缺口填了起来。每每如此,草沟的群众基础又怎么会不好,人们又怎么会不拥护他?其实他本来可以到第二天再去解决,但是他没有。参加工作的这段时间,草沟镇镇长周平同志在一次工作例会上指出,老百姓的事情不能托,很多事情都是托大的,如果我们及时的为老百姓解决问题,那么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从一开始就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所以,我们作为乡镇的干部,就是一定要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赶过去。
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要时时刻刻的解决他们的问题,更要让群众理解并支持我党的方针政策。习近平同志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中指出,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只有被群众理解,为群众接受,才能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我们的方针再正确,如果不被群众理解,也难以贯彻执行。如果群众不听,你就先跟着群众走,群众跳火坑,你也跟着跳下去。群众觉悟了,从火坑里爬出来,最终还是要跟你走。群众跳,你不跳,干群关系就疏远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
做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是什么?一个重要特点是,群众的民主意识、自我维权意识增强了。所以,干部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但又不能做群众的尾巴,干部要教育和引导群众,但千万不能站到群众的对立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心贴心的交流,手把手的指导,切实赢得
老百姓的支持,更好的开展群众工作,更好的带领广大群众利长远,谋发展。
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党不仅要服务人民,更要让人民监督党员干部的权力,更要自觉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18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切实让人民参与到权力的监督体系当中,促使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切实努力设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老百姓才会去拥护和支持我党的政策路线方针。
在高层运筹帷幄,制定方针政策路线的时候,我们作为基层的工作者,要切实避免文山会海,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我们一定要用实际的行动,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真正和村民打成一片,切实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才能不断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推向新高潮,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