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园庄群策群力共建和谐乡村
花园庄概况
花园庄村坐落在悠悠洹水畔,紧邻殷墟博物苑,是安阳市殷都区西郊乡最东部的辖属村。这里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向为专家考学、商家云集之地。全村1100余人,600余亩耕地,全村年人均收入3500元。
多年来,花园庄村党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探索乡村建设新途径,把一个起点低、条件差的平民乡村,打造成了如今这“行事顺、人气和、易安居、事业兴”的和谐乡村。
2003年,花庄园党支部被省、市评为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五星村”。2004年又被评为省、市、区、乡“五好”党支部。
封闭管理,打造平安家园
花园庄新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局出发,借鉴社区管理经验,摸索出一套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农村全封闭式管理模式。提出“一个中心,四个强化”,即以“创建和谐新村,构筑平安家园”为中心,强化门卫管理,强化夜间巡逻,强化五户联防,强化监督检查。
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以来,花园庄保持了村民治安稳定,杜绝了偷盗事件的发生,维护了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促进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
寓教于乐,丰富业余生活
经济发展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村两委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文化大院和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各项活动设施。村民自发成立了秧歌队、门球队、戏迷俱乐部等文化娱乐组织,村民活动中心每天都是热闹非凡。逢年过节村两委还精心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诸如乒乓球比赛、象棋挑战赛、书法竞技场等等。欢声笑语,溢满“花园”。
文化搭台,发展三产经济
花园庄村地处举世闻名的殷墟重点保护区内。随着新村建设的步伐一路走来,道路硬化了,环境净化了,生态绿化了,村庄美化了。殷墟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更为花园庄依托文化旅游,发展第三产业经济送来春风。全村新增各种运输车辆40余台,新上花卉种植6户,新开文化商店10余家。引来了远方的客人,盈满了农户的腰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00元。花园庄干群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更足了。
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
基本组织的建立和完善,能提高村民的新村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能有效地推动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综合功能。花园庄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村民议政会、村委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监督组织,又配齐配强了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民调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等村级配套组织。从本村实际出发,采取各种形式,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严格程序规范运作,有力地促进了村里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创建和谐新村打下了基础。
立足群众,解决民生大计
支部是人民的支部,村委是人民的村委。立足群众,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花园庄村两委的工作之本。2004年在全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花园庄村两委为群众办下了不得不提的三件大事。
1、投资70万元硬化了全村道路。公开招标,民主理财,真正修出了群众的“放心路”,建成了群众的“安心家”。
2、投资17万元改造全村供水系统。全村一户一表,全天候供应自来水,为群众每户每月节省水费10元,村集体每月节省电费500元。
3、投资24万元购买了农用机械4台。服务“三秋”实惠了群众。
钱花了,花得明明白白;事办了,办得实实在在。党爱民,民拥党,尽心尽力为百姓办实事的村两委赢得了全体村民的信任和爱戴。
第二篇:花园庄群策群力共建和谐乡村
花园庄村坐落在悠悠洹水畔,紧邻殷墟博物苑,是安阳市殷都区西郊乡最东部的辖属村。
这里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向为专家考学、商家云集之地。全村1100余人,600余亩耕地,全村年人均收入3500元。
多年来,花园庄村党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探索乡村建设新途径,把一个起点低、条件差的平民乡村,打造成了如今这“行事顺、人气和、易安居、事业兴”的和谐乡村。
2003年,花庄园党支部被省、市评为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五星村”。2004年又被评为省、市、区、乡“五好”党支部。
封闭管理,打造平安家园
花园庄新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局出发,借鉴社区管理经验,摸索出一套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农村全封闭式管理模式。提出“一个中心,四个强化”,即以“创建和谐新村,构筑平安家园”为中心,强化门卫管理,强化夜间巡逻,强化五户联防,强化监督检查。
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以来,花园庄保持了村民治安稳定,杜绝了偷盗事件的发生,维护了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促进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
寓教于乐,丰富业余生活
经济发展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村两委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文化大院和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各项活动设施。村民自发成立了秧歌队、门球队、戏迷俱乐部等文化娱乐组织,村民活动中心每天都是热闹非凡。逢年过节村两委还精心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诸如乒乓球比赛、象棋挑战赛、书法竞技场等等。欢声笑语,溢满“花园”。
文化搭台,发展三产经济
花园庄村地处举世闻名的殷墟重点保护区内。随着新村建设的步伐一路走来,道路硬化了,环境净化了,生态绿化了,村庄美化了。殷墟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更为花园庄依托文化旅游,发展第三产业经济送来春风。全村新增各种运输车辆40余台,新上花卉种植6户,新开文化商店10余家。引来了远方的客人,盈满了农户的腰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00元。花园庄干群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更足了。
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
基本组织的建立和完善,能提高村民的新村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能有效地推动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综合功能。花园庄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村民议政会、村委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监督组织,又配齐配强了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民调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等村级配套组织。从本村实际出发,采取各种形式,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严格程序规范运作,有力地促进了村里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创建和谐新村打下了基础。
立足群众,解决民生大计
支部是人民的支部,村委是人民的村委。立足群众,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花园庄村两委的工作之本。2004年在全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花园庄村两委为群众办下了不得不提的三件大事。
1、投资70万元硬化了全村道路。公开招标,民主理财,真正修出了群众的“放心路”,建成了群众的“安心家”。
2、投资17万元改造全村供水系统。全村一户一表,全天候供应自来水,为群众每户每月节省水费10元,村集体每月节省电费500元。
3、投资24万元购买了农用机械4台。服务“三秋”实惠了群众。
钱花了,花得明明白白;事办了,办得实实在在。党爱民,民拥党,尽心尽力为百姓办实事的村两委赢得了全体村民的信任和爱戴。
第三篇:群策群力,共建活力和谐校园
群策群力,共建活力和谐校园
——大朗镇崇文小学四年发展规划(2011-2015)
(第二届第三次教代会通过 试行稿)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大朗镇崇文小学创办于2003年,当时是巷尾、高英、求富路三个村联合办的小学,前身是巷尾小学。崇文小学是东莞市一级学校、市科普特色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5年9月,该校与中心小学联合办学,更名为中心小学;2009年7月,新的中心小学建成,部分师生转至新校,该校又恢复“崇文小学”的名称。
学校占地面积3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577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00%。现拥有标准现代化教室18间,装备齐全的功能室28间,教师办公室9间。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823人,其中莞籍学生223人,占27.1%;非莞籍学生600人,72.9%。教师41人(含内退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0人,本科以上学历32人,大专以上学历38人;镇学科带头人5人,镇学科教学能手6人;学校行政设校长1人,教导主任2人,办公室主任1人。
(二)办学优势
1.办学环境优。学校建在一座小山丘上,分区布局科学,荔枝成林,鸟语花香,育人自然环境好;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均按省一级学校标准配置,校园架设千兆光纤网络,全面实施校园联网教学办公,设施设备较完善,电教设备于2011年8月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是一所现代化园林式学校。
2.办学基础较好。虽然学校几经分合,但办学的根基是比较牢固的,老师们的教学功底是比较好的。在科技教育、篮球教育、写字教育、科研工作等方面创造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在科技教育方面,有稳定的教研团队,可以说走在了市、镇的前列。
3.教师队伍年轻有朝气。教师队伍中70后有17人,80后有16人,合起来占80.5%,年轻、学历高,有较好的合作、创新、科研意识,整体素质良好。镇学科带头人5人,镇学科教学能手6人。
(三)机遇与挑战
1.2010年东莞GDP达到4246亿元,同比增长10.3%,经济规模国内排名第二十一,全球500强城市,排名195位;东莞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今天的东莞,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三名”(名 2 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中,镇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
2.从荔枝之乡到中国羊毛衫名镇(“织交会”从2001年至今,从展示会到交易会,从广东到全国到国际),到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装备制造业名镇,再到全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落户大朗镇;从2005年CBA球队新世纪篮球队落户大朗,到全国第一个镇级CBA主场,我镇的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我镇教育“两个先进”目标实现后,镇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通过“四名”(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家长)工程打造大朗优质教育的目标,大朗教育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
3.办公经费紧张。校园面积大,日常开支也大,每个月除去水电费等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费用后,所剩用于教师培训、设施设备维护、校园绿化维护等机动使用的经费只有2万元左右,要发展特色项目很困难。
4.学校之前的办学理念模糊,教学管理、质量监控、评价等制度有待完善。
5.教师培养压力大。41名教师中有95%是广东省的,面对结构多元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莞人),实际教育工作压力大;教师的年轻也预示着经验的匮乏、见识、学识的浅薄;近年学校的频繁分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延续性有一定的影响; 3 教师编制紧,缺少影响力大的学科带头人。
6.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随着2011年“中心小学最后一届学生”的毕业,我校的生源优势已大大减弱,现在,大部分学生是新莞人子弟(占72.9%),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是社会的中低层。无论是辖区户籍生源,还是新莞人子弟,有相当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重视关心状况是“意识有余行动不足”或是“心有余力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校是一所“老学校”又是一所“新学校”,一切都得从新的思维开始。
二、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中共大朗镇委、大朗镇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为指引,以“办特色显著的优质学校”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事求是,立足校情求扎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求创新,继续走“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扎实有效推进“四名”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二)办学愿景
1.办学目标:办特色显著的优质学校
“优质学校”是指这样的一所学校: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愉快,师生不断享受成功的激动和人生成长的愉悦;家长习得科 4 学育儿知识,家校共担育人重任;教师教学能力强形象好,学生发展全面,学校的社会美誉度高。
“特色显著”是指: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在科技教育、篮球教育、写字教育、课堂教学等方面成绩突出,师生动静皆宜,校园活力、和谐。
2.育人目标:培养文明自信、习惯良好、好奇好学、充满活力、具有合作精神和负责态度的小学生。
犹如一栋大厦,其基础不一定好看,但必须坚实,能撑起整栋大厦。小学是人生的起步,是人生的基础,一个小学生不一定要成绩如何非凡,但他的各方面必须有所发展:待人处世文明而自信,生活学习思维习惯良好,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乐学会学敢于创新,身心健康随时充满活力,能合作敢担当诚信大度……足以支撑美丽幸福的人生。
3.办学思想:
核心理念:崇文尚学,活力和谐。
“崇文尚学,活力和谐。”源于历史厚重的校名、源于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意指崇尚文明,养成终生学习习惯,美丽人生从活力和谐的校园生活开始。
人类进步史就是人类追求文明的历程,就是一个对历史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教育是培养社会人、5 未来人的事业,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举足轻重。我们高度珍视童年价值,教学生六年,我们为学生想六十年,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以活力和谐的童年生活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基;老师们以校为家,把自己的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追求,在成长每一个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在为学生编织梦想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美丽和谐充满活力的人生。
校训:主动发展,挑战自我。
一个人要发展,最大的敌人是谁?是他本人!任何人的成功与成长,最终靠他本人完成!所以,我们倡导、我们谨记:主动发展,在不断的挑战自我过程中享受成功、享受成长。(“校训”是什么?简而言之,“校训”是让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谨记的勉励自己迈向成功的训示。)
4.办学思路(办学目标): 2011-2012年:规划起步年
学校发展规划应该是参与式制定,由学校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在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认识、认同,形成学校发展合力。这一年,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起步年,所以重点工作将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包括理念定位、全校规划、拟发展特色项目规划等,以及为学校发展保驾的管理制度、教研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规划中各项工作尤其是“抓好常 6 态课堂”等起步。
2012-2013年:课程质量年
第二年的重点工作,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调整教与学的方式,建设活力、和谐的课堂文化;二是立足校园文化的德育、篮球、科技、美术等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多元发展;三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结合”的文化校园,包括可视文化和隐性文化,让校园充满浓浓的自然气息和书香味,凸显活力与和谐。
2013-2014年:创新名师年
经过两年的梳理与发展,学校教师的教育理想更高,钻研精神、课程能力、创新教学能力更强,我们将申报市优秀教研组、学科带头人等,打造优质教师团队。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2014-2015年:总结提升年
整理几年来的办学经验与成果,形成一定的理论、实践体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特色显著的优质学校”状态初现,为学校新一轮发展提供参考。
(三)推进举措
1.践行办学思想:做有思想的人,办有灵魂的学校。(注:这是该项工作的核心理念,下同。)7 紧记“崇文尚学,活力和谐”核心理念,从教师本身做起,修炼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培养文明得体的学生、家长,在三大特色项目打造过程中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让自己的身心活力、和谐。
人类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进步的,三头甚至四头并进地打造学校特色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我们要紧记“主动发展,挑战自我”校训,用校训勉励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总是充满斗志!
2.关于管理:团队领导,分层管理,服务于人的成长。“团队领导”是指用集体的智慧来办学。老师们高度发扬当家作主的精神,通过教代会、日常沟通等方式积极向校长建言献策;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要胸怀若谷,虚心听取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出科学决策。“分层管理”是指层级负责,主任、大队辅导员对校长负责,级科组长对主任负责,一线老师对级科组长负责,各司其职责任清晰。
(1)从师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梳理并健全学校发展所需的各项制度,2012年汇编成新的学校管理制度专集(上半年试行稿,下半年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
(2)把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情感管理、项目管理有机结合,实行“日常管理年段负责制”、“学科教学科组负责制”、“特色建设 8 项目负责制”,体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通过优秀科组、优秀级组、优秀项目规划实施组的评选,促进师生个人、团队的成长。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一是做好学校教职工的聘任,优化教师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二是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做好在职提高;三是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促进教职工主动、和谐地工作。
(4)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重结果更重过程,力争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5)强化服务意识,抓好以安全为主的后勤工作。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行政任副组长、各年级长为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食堂管理相关要求,管理好食堂;根据校车管理相关要求,与高英村协作管理好校车;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划分安全责任时段;根据师生在校的活动区域,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做好每学期的安全疏散演练。
(6)完善部门负责人、级科组长、班主任每月书面总结制度,及时跟进工作,总结工作得失;注重管理细节,落实“有布置必检查”的原则实施管理,在细节中求实求发展。
3.关于队伍建设:和而不同,用心教育,享受工作,幸福生活。
“队伍”包括领导班子与教师团队。
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要讲政治、讲正气、讲服务、讲创新,抓好工作的指导与落实。
(1)培训式例会,通过每周的行政例会对干部进行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的培训。
(2)论坛式例会,每月选定一个主题,组织论坛式例会,加强学校管理团队成员间智慧的碰撞与交流,提高管理团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诊断式例会,行政不定时听常态课,然后集中对各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对成功的给予肯定并帮助其形成教学思想,对疑难问题共同思考并寻找破解良方,立足常态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发展,既讲个人更讲团队,致力于优秀教师团队的培养。通过培训、读书活动、青蓝结对、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等校本研修手段,借势镇“三名”建设工程,造就一个心态端正、观念超前、师德高尚、有强烈责任感和较高学术修养、富有生活情趣和创造力、和谐的教师团队,培养自己的名师。
(1)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老师首先要练就“吃小亏占大便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就伟大从小事做起”等享受工作、幸福生活的积极心态,让自己、让身边的学生充满阳光气息。
10(2)持续加强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等教学基本功历练。要求所有语文老师均达二乙或以上(其中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要达二甲),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所有学科老师的普通话水平达二乙或以上,其他老师应达三甲或以上。
(3)结合镇的教师聘任考核,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遵循“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思想”教师专业成长轨迹,帮助其实施。
(4)在“读名师,仿名师”教研活动中成就本校的名师。我校现有镇学科带头人5人,镇学科教学能手6人,他们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影响力不是很大。我们将“立足校本,积极引进”,通过“读名师,仿名师”等教研活动,培养自己的名师。对全校老师,要求每学期交流8篇教育随笔或教育叙事或者读书笔记;深入研究一节课(一个教学内容)并上交电子教案,建好学校优秀教学设计(含相关课件)资源库;至少主持或参与一个镇级或以上课题的研究,改进教育教学问题。
(5)经常开展有内涵而有趣的教师活动,如书香分享会、才艺展示会、趣味运动会、厨艺大赛、户外拓展训练等,缓解压力,增强凝聚力。
4.关于学校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体现活力、和谐。人,总是在自然中完成生命、感悟生命,人与自然是相互依 11 存的。立足本校特点,我们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结合的文化校园,体现活力、和谐。
(1)完善环境文化,包括校园、办公室、课室,营造师生发展的生态圈(有校园/办公室/课室的味道,又有家的温馨,即工整而不死板)。本校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我们还要加以人工修饰,使之成为师生发展的滋养土。
(2)重点在课堂重塑精神文化,提供师生发展的动力源。精神文化对人成长的影响在于如何呼唤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凸显生命智慧和精神价值的不懈动力,形成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的精神文化。课堂是师生生命绽放异彩的地方,我们追求老师灵动、学生思维活跃、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文化。
(3)重建践行文化,让管理成为一种内在的约定。5.关于德育:活动育人,生活育人,悄然天成。
我们倡导的德育,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教育、是大众的教育、是实践体验的教育、是读悟的教育、是珍爱生命的教育、是真实的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教育,是实实在在而不假大空,是润物细无声而不骤起骤降,是教书中育人而非为了德育而德育。坚持“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持续开展“文明班评比”、“文明春风行”、“毕业留香”等系列活动。每学期大主题,每月小主题,周周抓落实,德育重在“养成”;每年级德育重点,通过有效评价促 12 进级级过关。
(1)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抓住校园、社会的热点问题,开好主题班会。
(2)打造好红领巾升旗班、红领巾礼仪队、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文明班评比等学生干部队伍,培养领袖苗子,带动全校少先队员高规格发展。
(3)充分利用本校、本土资源,积极开展诸如野炊、小种植、今天我当家等侧重动手动脑的社会实践活动,办好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等节事活动,学活知识,活用知识。
(4)积极组织“手拉手”活动,一方面,创造机会让学生与落后地区的学生手拉手,共成长;另一方面,形成校内高年级与低年级手拉手机制,实现爱幼教育,互助共赢;再一方面,积极小手拉大手,从亲子读书、低碳生活体验、环保宣传等做起,实现从学校辐射家庭与社区,令学校成为文化的源泉地。
6.关于教科研:严谨、扎实、有活力。
从落实课时目标的研究开始,通过赛课、磨课、仿课等,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活力、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创造。
我校的科研工作比较有优势,接下来,我们要着力开展能给 13 学校带来新发展的研究、开展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开展能改变学生生存状态的研究,通过校园博客圈等方式分享教育随笔、教学日记、教育故事,踏踏实实地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重建学校的发展模式。
特别做好“课题管理”的研究,教导处具体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指导教师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科研活动,坚持教师专题讲座、每月工作回顾总结等有效做法,创新课题管理模式。
7.关于课程建设:以多元的课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已经实现了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接下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尝试开发基于学校特点、本地区特点的科技(科幻画)、篮球、班会(我爱我校)、写字等校本课程,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纲要》。
我们还要盘活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力量资源,以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的兴趣特长开设“第二课堂”,活跃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8.关于特色建设:全面参与,实现精彩。
师生全面参与、有生命力的,才称得上“特色”。我校的科技教育、篮球教育、教科研工作、写字教育、校园生态环境等方面很有优势,甚至已初步形成特色,我们将以“项目负责”的形式,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挖掘、完善和发展,使学校“活力、14 和谐”的个性更鲜明。
9.关于家长学校:文明示范,战略伙伴。
建立、完善家长委员会、家长义工队等组织,创新家长讲座、联动家访、家教经验交流、家长教学开放日、班级个性化家长会等活动内容和方式,提倡教师多走近家长,从了解家长入手,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也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盘活家长资源,让家长成为学校的战略伙伴,从硬件、软件方面充实学校的办学条件。
大胆创新,把观念先进、热心公益的家长推上讲台,从班到级到校到镇,培养名家长。
(四)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主要是:人才保障、制度保障、环境保障、管监保障、资源保障、舆论保障。
1.人才保障
坚持校本理念,坚持“全员、全面、全程”管理,积极发挥学校成员的主体作用,从“一切基于学校,一切为了学校”出发,在学校成员中规划发展学校,努力使学校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发展目标协调一致,使学校的四年发展规划成为全校成员的共同愿景,实行人文化管理,服务化管理,提升管理品位。
2.制度保障
“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校的发展,我们调整以往过于刚性的管理方式,坚持规范与民主相融,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健全包括对教师、学生的各种科学的、有效的、激励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发展为本”的公正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设立“最踏实教师奖”“最有爱心教师奖”“最有工作创意教师奖”等个性化奖项;建构诸如教代会、校长信箱邮箱等学校民主管理的平台,完善民主机制,规范民主程序,促进学校四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3.环境保障
主要是人文环境的建设,真正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不断挖掘教职员工的个人愿景,倡导信任、激励、协商等管理手段,大力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管理环境。合理授权,通过工会、教代会、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学校基层组织,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管理的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相互信任、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进而促进整个学校朝规划的方向有序发展。
4.管监保障
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管理与咨询委员会,对学校四年发展规划具体实施实行监控,即时调整相关措施,并对学校发展规划的阶 16 段性目标达成实行评估与验收。建立部门责任制,将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分解,明确学校各部门的规划分工与责任,同时在定责的基础上,合理授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由学校发展规划管理与咨询委员会建立测评领导小组,测评成效与利益挂钩。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能。
5.资源保障
一是盘活资源。作为公办学校,办学经费、人员配备等是固定的,我们不可能随时向上级管理部门、财政要钱要人。但是,“同一样物品,放错了地方是垃圾,放对了地方是资源。”我们增强“资源意识”,不等也不靠,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努力盘活资源,包括时间、空间、人力(师、生、家长、社会人士等)、物力,使有限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是善用资源。今天搞教育,不管校长还是老师,如果总是封在一个小圈子里,久而久之,就会信息枯竭,思维固化,所以,我们要善于走出去、请进来。叶艳兰校长曾参加过市、省、全国的校长高级研修班,黄映凤副主任是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班主任培训辅导老师、张瑜老师是市教育局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助学导师和市教研室中小学信息技术中心组成员,他们都有着很好的“老 17 师资源”“同学资源”,我们要善用这些“优势资源”为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6.舆论保障
成立学校宣传核心组,通过校园橱窗、校园网、大朗网、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家长会等渠道,对学校、对教育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二0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第四篇:扶贫济困献爱心 共建和谐乡村范文
**地区是典型的城地区结合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环境非常优美,但重点工程多、产业用地少、人口结构复杂、就业压力大、安全稳定任务重,部分群众生活相对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帮助。2003年8月,经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地区成立了北京市首家“爱心超市”暨扶贫济困捐赠站,随后又建立了朝阳区首家基层残疾人俱乐部,受到了困难群众的欢迎。
一、成立爱心超市,搭建扶贫济困平台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地区把建立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长效机制,作为本届党委、政府的“五大机制”之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关爱弱势群体成为**地区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前对于弱势群体,特别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户,通常采取“年终关怀”和“特别关怀”的办法,在每年“两节”的时候慰问的多一些,关心的多一些。在平时,对于特别困难的群众给予特别关注,而大部分困难群众的需求无法满足。与此同时,每年又通过社会募捐等形式,向外省市部分受灾地区、受灾群众进行捐赠,往往一段时间捐赠活动结束,依然有许多捐赠品送来,出现了物品积压的现象,既占地又浪费资源。为切[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实改变这种状况,**地区办事处在民政系统捐赠工作站的基础上,成立了“爱心超市”,搭建扶贫济困平台,对困难家庭进行“时时关怀”,使本地区的困难家庭、困难群众在有困难的时候随时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感受到生活在**地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爱心超市”成立以来,共收来自政府、企业、社会单位和个人物品4万多件,捐资102万元,通过“爱心救助卡”,先后为436户次重残人、低保户、孤老户等特困家庭(包括11户流动人口)给予救助,发放物品1891人次,已脱贫95户。目前有救助户153家,其中102户属于长期救助的特困户。
二、发挥窗口形象作用,搞好优质服务
爱心超市作为我地区长期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的平台,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必须发挥窗口作用,树立党和政府形象,用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和群众的认可。
一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地区先后制定了《管理员工作职责》、《仓库管理员工作职责》、《工作人员工作制度及工作纪律》、《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捐赠款物分类标准》、《捐赠款物接受移交程序》、《爱心救助卡办理条件》、《文明用语规定》、《捐赠款物公示制度》、《捐赠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从制度上保证爱心超市的正常运转。
二是选调精干人员。目前四名工作人员全部来自于社会公益服务性组织,他们工作积极,待人热情,富有爱心,责任心强,管理到位,基本做到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定期盘点,出入库帐目清晰,捐赠和支出公开透明。
三是管理“四清”。即接收清:送来的物品必须在8成新以上,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拆、洗、熨、消毒等程序之后才能入库,妥善保管;入库清:对各种捐赠物品认真清点,物帐相符后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上架清:物品出库时必须严格审查方可上架,做到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标识清楚,便于查找,方便群众;救助清;对前来领取物品的群众,核准爱心救助卡,查验证明、证书,送上所需物品,做好签收数据后热情相送。
四是延伸服务平台。2004年,**地区成立了首家朝阳区基层残疾人俱乐部,购置了康复、娱乐以及教学设备,设康复训练室、图书阅览室、就业培训室、娱乐活动室,聘请专业技术指导师,使其初步具备了学习教育、娱乐活动、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功能。截止目前,共开展活动64期,参加教育、培训2300余人次,先后组织了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运动会,开展了肢残人、盲人象棋比赛,举办了歌友会、诗歌朗诵会等。残疾人俱乐部的成立,进一步延伸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精神关怀,在全地区进一步形成了关心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五是拓宽服务内容。爱心超市刚刚成立时,由于经验不足、制度不全,往往出现了救助群众争抢价值高的捐赠物品现象,常常引发群众不满,而在发放物品时,又因无参照价格,只是估价发放,出现了新的“分配不公”。2004年**地区参照周边市场价格对捐赠物品予以明码标价,然后爱心卡限定为500元、800元、1000元三档的形式,并按食品、生活用品、衣物分类限额,在困难群众需求时,每周都可持爱心卡到爱心超市免费“购买”。同时,与劳动、社保、司法、社区服务中心及医院等常年挂钩,做到只要有困难群众找上门,就业、医疗、法律援助以及服务咨询等,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形成一套完整的救助机制。在救助形式上,我们采取了义务理发、义务检查身体、送货上门,根据需求有针对性救助等方法。组织困难户座谈会,手工编织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做到了有劳动能的有岗位,无劳动能力的应保尽保政策托低全方位救助。2004年底,全地区残疾人及困难户通过开
办报亭、蒸汽洗车等项目就业率达92.2%。
三、多种形式暖民心,真心真情解民困
在办好爱心超市的同时,**地区加强党员联系户制度,实施“党心连民心”工程,做好“三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群众有问题必访,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必访)工作,开设法律顾问接待窗口,设立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资金等,在送去“爱心救助卡”的基础上,又送去“爱心服务卡”,不仅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送去真情,送去温暖,送去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形成了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从2003年开始,根据贫困家庭类型,全地区党员干部把100多家特困户分片包干结对子,进村入户,常年帮困、定期服务,并由地区纪检部门立项跟踪监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村有个空巢老人叫赵凤明,因患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每周要做2次透析,他老伴身体也不好,经常吃药,家庭经济负担很重。村党总支书记支芬同志主动与他结成对子,送去“爱心服务卡”,还专门召开总支会研究,每年为他负担1万元医疗费,老人激动不已,逢人就说“我这辈子能遇上这样的好书记、好班子,要多活几年啊!”
党员的行动也带动了工青妇、残联、民政和非公经济协会等群众性组织。2004年“三八”节,为了在全地区创造更加良好的献爱心氛围,地区民政、妇联和爱心超市联手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义卖。义卖的东西都是各居委会的妇女和群众自己编织的,还有的把闲置不用的东西廉价拍卖,所卖钱物全部捐献给爱心超市。同时,地区城管队专门成立了“爱心角”、北花园村委会成立了特困救助互助会、八里庄开展了帮扶结对子活动、各居委会为困难家庭找工作岗位、非公经济协会为弱势群体家庭上保险等,无不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地区还多次组织义诊,免费为困难家庭成员检查身体,共青团组织还在学校建立献爱心基地,发动青年志愿者定期为爱心超市服务,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小学及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爱心社”也多次前来进行义务活动。
四、党心连民心,共建和谐地区村
爱心超市的建立,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中残联主席邓朴方、市区领导、其他省市领导及新闻媒体的记者们纷纷前来视察、指导和报道。党组织关心关注群众生活以及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也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共建和谐地区村的热情。在群众马丽英的倡议下,高井村白家楼100多名村民自发地组成老年志愿者队伍,义务维护村内环境、监督违章建设、清除堆物堆料、调解邻里纠纷、帮助80岁以上老人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原“FLG”练习者徐香玲,思想非常顽固,经过党组织多次帮助教育,现在成为文体活动的骨干;连续三年上访重点户孙苗芽,经过党员干部的真心关怀,真情说服,真诚感动,如今成了村内的义务宣传员。构建和谐地区村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2005年春节期间,我地区**村的民间艺术高跷表演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得到了数万游客的阵阵喝彩。这是中国农民高跷表演首次走出国门展现在世界民众面前,呈现出“北京风情”。这仅仅是我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现在全地区各村打麻将赌博、吵架闹别扭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跷队、秧歌队、小车会等数十支文体活动队,大家聚在一起,既锻炼了身体,又沟通了感情,一些村民自己还创作了村歌。地区党委、地区政府还通过把各种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农民家庭、居民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的“1+1+1”小手拉大手文明礼仪活动、举行“五月的鲜花”文体活动月、“喜迎新春秧歌大赛”、“金秋艺术节”、“企民同乐文艺晚会”等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其中**村300多人的合唱队、北花园村的夕阳红老年俱乐部、老年人诗书画社、八里庄社区的幼儿才艺、半壁店村的小车会、高井村的流动人口俱乐部等,已经成为群众健身娱乐的品牌,2004年**地区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地区、首都环境优美地区。
2004年秋天,联合国东北亚地区老龄研讨会,北京市第七届国际旅游文化节相继在**村举办,听到300多名村民高唱“村歌”,老外也情不自禁地同歌共舞。11月26日,“世界家庭峰会情况介绍会”在高井村召开,来自路透社等20家外国驻京媒体的30余名记者,走村串户进行采访,高井村的快速发展和纯朴民风给他们留下了美好印象。今年4月8日,我地区**村作为北京市首批国际家庭民俗接待户正式启动,和谐文明**让许多前来的外国游客兴奋不已。
总之,“爱心超市”这种形式,不仅帮助了困难群众,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重要的是在全地区形成了一种扶贫济困、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但**地区认为与各级领导和人民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地区一定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结合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把爱心超市办成困难群体救助站、劳动力再就业促进站、群众法律咨询服务站、暖民心工程活动站,使之成为党员长期受教育的阵地、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基地,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窗口,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载体。
第五篇:《乡村花园》教案
教案
课题:《乡村花园》 授课年级: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罗书伟 课时:1课时
教具:课件 电子琴 多媒体 图片
教训目标
1、情感目标: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乡村花园》的结构、附点节奏与天真活泼的主旋律。
3、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演唱《乡村花园》,掌握歌曲的连续性附点旋律和节奏,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教学重点:
1、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天真活泼的演唱歌曲。
2、歌曲的情绪理解及正确的演唱。教学难点:
歌曲曲式分析,掌握歌曲连续反复出现的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教材分析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乡村花园》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明快的附点节奏和音符,天真有趣的旋律符合学生天真活泼,好于探索,对未来有美好憧憬与向往的心理。通过学习歌唱《乡村花园》体会歌曲天真活泼而风趣的基本情绪,了解英格兰的音乐文化,从而开拓学生们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们的乐观情操。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教师简单介绍英格兰概况,学生观看有关英格兰的各地美景的影像资料。以苏格兰风笛曲为背景音乐,渲染情感:(通过欣赏美丽的英国乡村风景,聆听苏格兰风笛曲,介绍苏格兰风笛,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音乐的美感,并进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引入新课
伴着动听的笛声欣赏了美丽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聆听英格兰美妙的歌曲《乡村花园》。
(1)聆听歌曲提问: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节拍及强弱规律?生:情绪:中速稍快4/4天真 活泼 风趣。
(2)细听歌曲提问:能够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思,和文章中的每一句话一样,称之为乐句。此曲共划分为几个乐句? 生:4个乐句。
老师给大家分组,一会儿进行比赛看哪组唱的最棒,得分最高一组有丰厚的奖励哦。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究这首歌奥秘吧!a、第一和第二个乐句。
师:在歌曲中有弱起小节的出现。仿佛是两个人在一问一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体会并寻找互相呼应的感觉。弱起小节前偷偷吸气。
同学们发现这两个乐句的旋律有什么关系吗?(完全重复)b、练习第三乐句。
让同学们打着节拍反复练习连续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共同感受旋律的活泼风趣。c、练习第四乐句的弱起小节。(3)下面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看
(4)分小组演唱歌曲。接歌比赛,四人一组,每组唱一句,按顺序分别唱第一二三段,接准并唱出来才能得分,不唱不得分得分最高的一组奖励葡萄。(5)随音乐教师指挥,让同学们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英格兰舞曲中结束本堂课。板书设计 乡村花园 英格兰民歌 情绪:欢快活泼风趣 节奏: x.x x.x x.x x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