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演示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演示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依据美术课程的特点,《中小学美术课程》要求,结合课堂实例以及时代发展的态势,阐述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演示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通过几个事例,谈谈课堂演示的创新与实践。
教师演示是指在课堂教学个教师用教具、动作、实验等手段将某些细节或操作方法显示的过程,对学生起到形象直观的指导作用,使全体学生能领会其中的要点,是一种直观、高效的教学方法,它是所有的学科惯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它在美术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并且具有独特的功能性。
一、课堂演示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
从美术课程特点看,‚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具有如下特点:
1、视觉性:美术学习中的欣赏与创造活动都通过视觉来实现。
2、审美性:美术学习的核心是体验和感悟视觉形象中美的因素。
3、创造性:美术学习重视运用形象、空间、直觉、想像、情感等进行创造活动。
4、实践性:美术学习重视眼、脑、手协调并用的艺术实践活动。‛其中‚创造性‛所涵盖的指标,都在提示广大美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教师的课堂演示就是最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从《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看,对教学过程提出这样四点实施意见:
1、注重直观性,营造课堂教学美感。
2、强调参与性,激励主动学习的精神。
3、坚持创造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4、倡导开放性,提高自由拓展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的具体形象来加强对视觉思维的引导,提高视觉的感悟能力,针对难点、重点进行课堂演示,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本次课改的核心内容和目标,美术课力求异和新,课上不动手是不可取的。‛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锐伦教授,在对全国美术课现场教学的点评时指出:‚过去的美术教学存在过‘有术无美’的缺憾,今日也不能‘有美无术’或‘有美无法’,‘术’是技术、技艺,‘法’是方法步骤,操作程序,是美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亲手制作或作画演示,其方法步骤学
生一目了然,其直观性是美术教学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吸引学生的教法。‛然而,在常态课教学中,还是有不少教师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重视课堂演示的重要性,直接影响着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小学美术课本当中有许多内容,虽然教师的口头讲解和说明,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但还是由于缺少图例欣赏而显得遥远又枯燥。在学生练习时,教师没有展示任何的图片资料,没有作一些技法的演示,仅依靠一张范画来说明问题,学生会茫然不知所措,到下课铃响了只有几位学生出作品,大部分学生还在画轮廓,这样的课自然无法达到课的目标要求,教师没有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无法感受到过程学习的乐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的提高自然会受到影响。
目前,各校每个年级一般都有2个班,如果教师仅仅依赖于一张范画去教学各个班级,那么如何去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关注这些问题,再去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就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已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比如在报刊、书籍中图片的数量猛增、幅面加大、图片质量也日益提高。中国传统经典读物经‚连环画‛或‚漫画化‛后变成通俗读物;原先人们以写日记记录日常发生的事,而今小巧而功能强大的数码相机、摄像机和电脑已普及到百姓家中。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图像霸权‛的出现,培养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审视学校各学科教育,唯有美术教育才能胜任‚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所以美术教学应该更具直观性,让学生在了解结果的同时还能明白过程,这样有利于‚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可见美术课堂演示是很重要的。
许多科学家指出,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像力。而直觉和想像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智育发展人的逻辑思维,美育则培养人的想像力 和发展能力,即形象思维,美育对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智力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在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学中课堂演示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
二、课堂演示的方法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演示使美术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课堂演示的方法。
1、对比演示,学得容易
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一册《撕纸变成画》,课上教师为了让小朋友明白在做撕纸贴画时,不光注意形象有创意,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教师就出示课前撕好的黑纸小猫和两对不同颜色的眼睛(蓝色和黑色),教师边比试边提问小朋友:‚挑选哪对更合适,为什么?‛小朋友马上说出选蓝色好,显然学生已经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掌握了色彩的搭配技巧,提高了审美能力。结果,全体学生的课堂作品不管是造型的创意还是色彩的组合都相当精彩。象这种对比演示的教学方法,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说教得简单,学得容易。
2、实验演示,直观有效
小学三年级《黑墙白瓦——画画家乡的两房子》,为了让学生明白老师家乡的老房子到底是怎样的,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老房子屋顶的一角不(模型)搬到了现场,并让学生用水盆在屋顶浇水,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小瓦构成的房顶具有很好的排水功能,同时对老房子的瓦片组合方法有了最直观的了解,为下面画老房子作了铺垫。老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再作老房子水墨技法的演示。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授课,老师运用了实验演示的方法,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要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3、身临其境,兴趣盎然
小学二年级上期的《生日蛋糕》,老师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将学生平时不太关注的蛋糕制作的全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带到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这一举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觉得有趣。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用橡皮泥塑造出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的生日蛋糕。其实,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让美术走进生活,让教学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美术。‛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4、电脑演示,快捷省时
小学二年级美术《排着队伍出发了》,为了让学生表现鱼儿排着队伍出发的情景,老师发挥了他的电脑特长,利用幻灯片使一条条的鱼儿一下子变成排列不同的鱼群,学生兴奋了,很快学生的电脑显示屏上展现了一个个绚丽多姿的海底
世界。可见合理运用电脑技术开展美术教学,可达到既省时又容易出成效的功能。
5、技法演示,步骤清晰
小学三年级《蛋壳偶人》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了几个蛋壳偶人,接着教师将其中一个蛋壳偶人分开,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每个部分的制作方法按照顺序演示一遍,让学生看得清楚,学得容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有不少教师不再关注板书了,这是不可取的。虽然板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常态课的教学中它是最直观、最简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在许多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没能在美术专用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的不在少数。如果教师不作课堂演示,只是从文字到文字,那么美术学科与其他的学科就没什么区别了。美术新课程理念中就强调:‚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既然美术教学中课堂演示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我们的美术教师就要充分地利用,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第二篇: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
上学期我担任幼师班的游戏课教学。幼儿游戏主要包括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具有:图片、录音机、挂图、自制教具、实物等配合讲解动作进行表演和示范。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使抽象的讲解变得通俗易懂,运用演示法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上音乐游戏课时,课前准备了“数高楼”的图片及录音机。当讲到音乐游戏的教学步骤时,先板书:1,听律动进教室。
然后放录音,让同学们当小朋友听音乐进教室。
2.教音乐游戏(板书)
@出示图片。
我边板书,边以幼儿园老师的口吻:“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漂亮的图片,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学生回答:白云、马路、高楼、小朋友、、、、、)
“我们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层楼?”、、、、、、、、、、、、、、、然后进入下一步骤:@教学歌词。
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老师与小朋友的情景角色贯穿教学。比如,智力游戏:奇妙的口袋。主要运用实物皮球、积木、小汽车等进行演示,开始老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的理论知识,再用皮球、积木、小汽车等实物进行演示,边讲解边演示,把整个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贯穿在“奇妙的口袋”的实例中,使学生直接看到了知识点在实践中是怎样运用的。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此外,配合练习法,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上来演示直观教具,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直观演示和情景教学,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许多学生一开始胆小,不敢说,不敢上来练习,经过几次课的锻炼,她们都能比较自如地讲解,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运用老师与小朋友这种情景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名幼儿教师应怎样组织游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探索演示法的新技能,使这些技能充分地为教学服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赵国英
2009.3.25.
第三篇:演示教学法在培智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演示教学法在培智语文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句话对于培智学校的智障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培智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演示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还能有效的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难题。教学中,演示的方式有很多,用实物演示能激发兴趣,用图片演示能解答词语句子意思,用视频录像能解决抽象知识,用动作表情对讲读进行补充。课堂上,教师的灵活使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演示教学
语文课堂
激趣
解意
释难
补充
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智障儿童发展语言,丰富生活内容,加深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演示法在培智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直观性强,可以帮助智障儿童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并且通过将实际事物与书本知识相联系,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那么什么是演示法,运用演示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去运用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培智语文老师,尤其是低学段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一、演示法的概念
演示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上课时,配合讲授或问答,运用直观教具或以自己的声音、动作对学生进行示范表演,使学生通过观察演示的内容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①
如果根据演示的材料进行区分,又分为实物、标本盒模型演示,图片和图画演示,幻灯、电影、录像、录音演示,以及动作表情演示等。②无论哪一种演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和当时、当地等实际情况做具体的选择。
二、演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教师的主导地位原则。演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教师必须要对演示的对象加以说明,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并且教师要配合讲解和问答,引导学生从观察结果中得到明确的结论。
2.目标性原则。语文教学中演示的选择,依据就是教学目标,要围绕教学内容,考虑教学对象,精心选择,有机组合,突出特点,突破难点,以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换句话说,无论何种教具演示,都仅是一种手段,如果脱离了教学目标,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滥用教具,再好的演示也只能是花架子。
3、多元性原则。演示的目的是为了让智障儿童获得具体的印象,所以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充分感知演示的对象,教师要既能让学生看到,又能让学生听到,嗅到、摸到,甚至是尝到效果就更好。
4、适时原则。智障孩子注意力时间短,易分散。如果教师不在恰当的时间展示,不但起不到演示的目的,反而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甚至会扰乱课堂。笔者就亲历,由于把实物过早放在讲台上,有学生下位拿着吃,然后一部分学生也下位了。所以,教师一定不能过早的把教具拿出来,用过后还要及时的收起来。
三、演示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由于培智学校的孩子多是中重度儿童,他们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学习兴趣不高,为了让他们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校,自主的调动各种感官,课堂上就要灵活的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具演示以激发他们的兴趣。1.巧用实物激趣。
智障儿童的兴趣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兴趣单一,范围狭窄,物质兴趣占主导地位,直接兴趣多于间接兴趣,兴趣的程度低,稳定性差等。而实物演示,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让学生把学习事物与认识事物有机结合,丰富他们的感性材料,提供生活场面,让智障生充分感受、理解,从而自觉地进入形象所再现的生活场景之中。例如教培智适用语文的第七课《萝卜 青菜》,要认识萝卜时,老师先将萝卜装在袋子里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再将萝卜展示给学生看,了解它的形状,颜色;最后再把切好的生萝卜块,熟萝卜条给学生尝一尝,让学生了解了解它的味道。这样把学生的视觉、味觉、触觉都调动起来,激发了他们认知的兴趣,然后再出示词卡,结合实物进行“我爱吃萝卜”的朗读,让学生对课堂的记忆深刻,学生掌握就比较牢固。
2.善用图片、图画解意。
课文图片在培智学校的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低学段的看图说话还是高学段的看图学文,图片都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通过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通过文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图文对照,就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对于低学段的智障孩子来说关键是能解决他们不易理解的句子或词语意思,尤其是图片、图画的优点是轻便,准备容易。甚至有时候老师的简笔画也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合理的利用图片,有机地沟通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释词、析句、会意、悟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像适用语文第五册第十课《人行道》课文里的四个词语:人行道,天桥,地道和隔离栏,对生活在农村的智障孩子来讲,见识的少,要掌握和理解就很不容易,上课时大量幻灯图片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在复习课的时候,为强化记忆,我又通过简笔画画出这些事物,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些词语。运用简笔画起到的巨大作用,笔者还在一次公开课的比赛中见识过,当时是宜昌特校的唐金秀讲的《皮球浮上来了》,整堂课就围绕了几张课文插图和她自己的简笔画,课文一气呵成,让人过目难忘。对图画的使用已经达到了完全解读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是很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3.活用录像,视频释难。
电子设备,电化教育的发展,使得它的制作和使用得到很大的提高,对智障孩子具体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把日常不能直接感知的现象展现在学生的而面前,从而扩大智障学生的生活视野。尤其是它通过形、声、光、色的相互作用,产生极强的直观效果,使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内容,进入情境,受到感染。例如实用语文第三册的第12课《不上当》,课文内容就一句话:“我们不上坏人的当”。对于抽象思维严重缺乏的智障学生来讲,这简单的一句话要理解是很难的,怎样才是上当,上当了会怎么样,任你有七存不烂之舌,你也不能让学生明白。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特意下载了几个关于儿童被诱拐的视频,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然后又创设情景拍摄了几组在校智障学生接受陌生人东西的录像在课堂上使用,视频加上熟悉的身边实例让学生明白: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跟别人走就是上了当。可能感受太深,以至于我班的一个学生经常自言自语当歌唱:“我们不上坏人的当。”还有教授《雨》这一课,视频中风声,雨声,各种动植物的表现,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四级雨的不同,各种感官也得到了。满足,4.利用动作、表情补充。
课堂上教师就如同舞台上一个出色的演员,需要把抽象的知识融入于每一个形象的表情、动作、手势当中,让学生通过对教师的察颜观色,以及那些形象的表情及情感模拟,来领会知识的内容和文章的思想感情,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表情、动作演示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便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
尤其在培智学校,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设置一些有形可见的动作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强化知识要点。像低学段的礼貌教育,教师边讲解边做动作,生活技能方面的洗脸,洗手帕,洒水扫地等,融合上自己的表情动作,让学生在模仿的同时跟读,就有力的强化了知识记忆。所以说,教师恰当地运用表情演示,能激励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虽然演示法的作用大,但作为智力落后儿童学校的语文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需教师尽量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把各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尽量摒弃单一的教学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①②(智力落后儿童学校)《语文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印刷13页
第四篇: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那种单
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电脑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进入课堂。
电教媒体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不断促进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构筑了新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来进行美术教学,可以使课本上的文字、图画,通过鲜明的视觉、听觉而更形象直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也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形象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龙头,这一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一上课就如同进入迷人的景胜一般,乐而忘返。因而我们就必须在课前设计制作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来创设趣味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投入到本课学习中。例如
在上《迷彩服》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出有趣的动画片:森林里要举行动物联欢会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非常高兴,都要想穿一件漂亮的迷彩服来参加。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样,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感染,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动物的形象记忆深刻,激发了作画的愿望,为接下来帮动物们设计迷彩服打下基础。学生在这种情趣中,乐趣倍增,便会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是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这一本质特点出发,在有限的时空内,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使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直观的视听形象,吸引学生各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信息。多媒体的使用要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其在重点、难点处“布阵设防”,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得好,将事半功倍。
如上《有趣的鞋》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大家先欣赏各式各样鞋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鞋造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利用多媒体学生再欣赏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的奇形怪状、功能各异的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新颖、奇特的作品。从而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多媒体能解决以前挂图的小、不清晰的问题,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更好地欣赏各类美术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利用多媒体放映整个制作的示范过程,学生立即明白。经过这种电教手段强化的视觉信号,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增强对认识对象的兴趣,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多媒体,激励学生参与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量动手动脑,创造出他们满意的作品。小学生有一个很主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爱表现自己。他们希望能在参与的活动中得到认可、老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在教学《魔幻的颜色》时,学生往往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很难弄清楚,这时多媒体就可大显身手,在大屏幕上放映一张五彩缤纷的图片,同时各种颜色不时地闪烁,学生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颜色的差异。同时还可用多媒体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制作成各
种小动物,然后将它们设计成“找朋友”的游戏,用做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在课堂游戏中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都十分投入,对所学内容也能轻松牢固的掌握。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过程的实施,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创造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征。想象是创造的主要条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性思维并非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要收到积极的效果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单凭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是不行的,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起到很好的启发诱导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视、听等各种渠道影响加强学生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各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
如我在上《家乡的桥和塔》这课时,收集了许多关于桥和塔的资料、图片。把它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对未来桥和塔的发展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启发他们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作品。这一课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影视等展示给学生观察、认识提供了很多机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提供其想象的各种思路和条件,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才能。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很好地加速了美术人才的培养。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将我们带离以往那个只局限在黑板、书本的教育方式,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姓名:陶金芝 性
别:女
工作单位:河西中心小学
通讯地址:青铜峡市河西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nxqtxfy123@163.com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姓名:
陶金芝 工作单位:河西中心小学
所 在 地:青铜峡市峡西社区
邮
编:751600 内容摘要: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也是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小学美术课中实施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主要有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和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整个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大体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制作三大类。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教学使图像、动画、影像、声音变得更加生动.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的生理感官。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寓教于乐,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热爱美术课。
关键词:激发
调动
提高
热爱
愉快教育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即新课程标准已进入了全面实验阶段。随着新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也是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小学美术课中实施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主要有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和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整个小学 2
阶段的美术课.大体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制作三大类。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教学使图像、动画、影像、声音变得更加生动.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的生理感官。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寓教于乐,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 美术课。
一、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的运用
美术欣赏课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来达到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接受教育提高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教学。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根据这一点,在教学时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可存储在硬盘中或光盘中)打开,就可以看到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学生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比如:五年级的《拼泥板》这一课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泥塑作品,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 的启发与创新。同时,学生也体会到用泥巴可作出自己心里想要表现的任何东西。总之,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不但资料容量大,选择性强,而且图文并茂,演示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了课堂的效果和质量,还便于学校之间教学资料的交换,共享,教学经验的交流。
二、绘画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电脑美术的另一个领域是电脑绘画,这基本上是一种纯艺术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应用电脑绘画,有着一定的优势。学生不用带油画棒,水彩,水粉等任何工具和材料,只在计算机上操作,就可以得到其它工具无法表达的效果。我们平时画一幅画有很多的步骤,学生还要有一定的绘画技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学生才能完成。有很多的孩子很喜欢画画,但是没有毅力去练习,只能放弃。现在计算机美术的出现,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计算机的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可以直接按自己的指令,绘制自己满意的图形,文字和色彩,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岂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三、美术工艺设计
小学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欣赏课、工艺课及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育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如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等,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快捷,因为软件中提供了大量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供用户使用。比如说传统图案中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四、善用投影仪和幻灯片
利用实物投影进行示范.特别适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低中年级学生剪贴画较多,如树叶贴画、彩纸贴画、单形拼图等等。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因为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可能把一些剪好的形状一一放在手中让学生看.这样不但费时而且视觉效果也不佳。在绘画类课程中.制作投影幻灯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物投影仪上.教师的每一个示范过程都显现在大屏幕上.使学生们易于学习和记忆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投影让学生上台演示 让学生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多媒体教学。这样,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和反馈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改正。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动性.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将美术知识和艺术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我们美术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
体地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使每个学生都能画出最美丽的画卷!。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把各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特长.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化整为零、化繁为易,给学生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才会有更快的提高。在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迅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能力
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提高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作为基地,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制定行为策略,指导学法,赋予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选择创作途径,寓教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造条件。通过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来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自身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l、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
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色彩的变化》一课时,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见过,就会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学生们自己动手,调出了不同颜色混后出现的新颜色,最后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知道了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而橙绿紫三种色又叫三间色,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以情激趣: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小鸟的家》这一课教育学生要保护大自然的环境.首先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后的“情弦”。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从而以情造像,图情并茂。
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能够体验到教材之美生的情感发展。
2、沟通情感: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动手参与,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行为策略:指导学法,赋予动手参与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进行创造。
说课稿: 说教材:
活动二的内容是一节绘画技法课,是在上课时学习画事物外形变化变化之后的另一种变化形式,用点、线、未装饰对象的方法,两课时的学习内容都是用线条来表现对象,活动一更注重写生性,而活动 9
二更注重装饰性,我选择了活动二进行分开课教学。教材中准备各种类型的装饰图片,内容比较丰富,但又找不出中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以点代面得方法进行教学。
说教法:
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螃蟹为对象,在让学生观察认识螃蟹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螃蟹身上的装饰,归纳总结它们都属于点、线、面得范畴,从而简化了装饰的形式,学生豁然开朗,也就突破本课的重点,接下来,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任何物象都可以用点、线、面进行装饰,以点及面,学生可以大胆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表现。
说学法:
学生参与认识,了解螃蟹的有关知识,兴致很高,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不同美术作品中螃蟹的美感,重点欣赏分析装饰螃蟹的美感和装饰花纹,再总结分类,豁然开朗。学生难点迎刃而解,接下来再学习画的方法,步骤和创新表达就水到渠成了。
说教学效果:
学生兴趣很高,作业效果好。
教学反思:
这一节绘画技法课,我采用教材中的一个图片案例作为突破点,以点及面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平行班级中我还用常规方式进行了教学。通过比较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这是我这次公开课尝试最大的收获。我希望与美术同仁共享!感谢组内听课老师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