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5篇)

时间:2019-05-14 22:2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一篇: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复兴中学 李忠强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尽而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美术课程 人文精神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代课程观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如英国的怀海特所说“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智慧和美感”。

(二)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三)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众所周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变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开扩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

同时,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

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利用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来参与、交流、体验、表现生活,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挖掘其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体验、表现、创作。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的目的。

同时,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如苹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性,在基督教艺术中,由于苹果是夏娃从智慧树上摘取得禁果,一般象征着人类的坠落,而婴儿耶稣手拿苹果,其实是象征着赎救人类。这些象征关系的规定性是来源于希腊神话,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规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解读作品,甚至还可能对作品做出错误的解读。

所以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它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或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

4.整合美术与其它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学科间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它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由于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需要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程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

美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可表现为:

(1)美术与文学:创作童话故事的插图、连环画等。

(2)美术与戏曲:舞蹈:设计、制作并表演皮影戏、影子戏等。

(3)美术与音乐:用造型艺术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包括描绘乐感,设计制作乐器,并用这些乐器演奏等。

(4)美术与地理:绘制地图、设计、制作游乐园模型等。

(5)美术与物理:设计与制作会发光、会转动的环境艺术模型等。

(6)美术与自然:创作居住地区昆虫、植物、风景的图鉴,创作反映居住地区风貌的美术作品等。

(7)美术与历史:调查当地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艺术,用报告、画、雕塑或建筑模型表达调查结果等。

(8)美术与信息技术:运用摄影、摄像、影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创作活动,或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美术作品,进行交流等。

此外还可以密切配合学校活动,开展区域活动。如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音乐会的会场,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和节日中的教室等。形成多学科结合,方式灵活多样的立体式教学。

5.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的规定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假如整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就有助于在心灵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就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交流内心感受,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和理解。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升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教育,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与科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要遵循审美规律,来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产、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体验、思考、鉴别、判断等方法以及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等,增加直观形象感受,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是我们应不断追求的人文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人文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作好这方面的工作。

第二篇:比较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浙江工业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公共选修课考查作业

课程:中西文化比较姓名:李怡学号:200803100312

这学期接触到了“比较文学”这个概念,比较文学是一门将研究对象自觉地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学扩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文学中进行“跨文化的”综合性考察和研究的学科。

弘扬人文精神、开展人文教育在大学校园里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几乎每所大学都曾围绕它做出过努力。什么是人文精神?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弘扬人文精神可以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念向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面迈进,并为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提供理想、正义和人道的支撑,因而人文精神日益成为当下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方向。

“高等学府要发挥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把大学教育赋予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不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但是在社会功利化诉求日益高涨、人人都在理直气壮地追逐金钱追逐实际利益的现实面前,人文精神的培养实际上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甚至可能遭到惨淡的失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大学都出现了大学生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现状,他们价值观念混乱,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好逸恶劳,缺乏爱心,没有道德责任感,没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伤熊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的出现。所以,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我认为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比较文学”可称作是一种“催化剂”。“比较文学”提高了大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依据,让大学生从中西文学和文化的异同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完善自我;“中西比较文学”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升华,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来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大学生自己来说,要如何解决人文素质问题呢?我个人认为也许“中西比较文学”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将“比较文学”片面地看作是中西文学比较,文学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再上升到中西文化比较,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探索、学习,也许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你的人文素质已得到了提升。

康德说:“如果每个人都通过绿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将被迫判断任何事物都是绿色的”。可见,这样并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若要看清事物的真相有两个办法可行,一是摘下眼镜看真正的世界;二是多戴些其它颜色的眼镜,让自己明白眼前的事物并不是真相。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这样,一是从本质出发,二是通过比较,看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中西文学的比较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事物真相。

自从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后,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便走进了中国,中国从此便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外来事物的不断跃进,中西方的文化、文学也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但外来的事物同时也腐蚀着我们,于是我们要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中西文学的比较中,你会发现它们有许多的异同点。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唐僧有着坚定的信念,无论前面的路多艰难,无论前面还有多少妖魔鬼怪,都不能动摇他去西天的决心;同样,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靠着“人并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坚定信念,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遭遇鲨鱼的威胁也要做一个不达理想誓不罢休的“硬汉”。对于爱情,<<雷雨>>中的蘩漪和<<安娜•卡尼列娜>>的安娜都在为她们的爱情苦苦挣扎,却逃不出魔鬼的手掌,只能以悲剧而告终。中西文学文化的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的重心放在道德艺术上,以道德礼仪为中心,有些封闭保守,如三纲五常等;而西方的重心放在科学宗教上,他们发展科学的同时,又以宗教信仰作为精神支柱,可以说宗教信仰就是他们的一种信念。这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思考探究。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催化剂”,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轻视的。本来乏味的文学在比较之下,你会发现原来中西文学的异同是那么吸引人,为什么会有相同之处,为什么又有不同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兴趣,就会去比较学习,其实人文知识就这样积累起来了;通过比较,发现中西文学文化的差异,我们就会去比较谁好谁坏,看到了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就要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我们也能中西文学的相同之处,于是我们不再自夸自大的认为什么都是我们独有,就这样,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心胸也宽广了,人文思想和精神也随之而得到了。

再者,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处理解决问题的技巧,我们的能力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慢慢地,在“中西比较文学”中,我们积累了人文知识,学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得到了个性培养,提高了文化素质,最终提高了人文素质,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于是,我们不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再总是追求物质享受,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也在为此而努力奋斗。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并不仅仅只有“中西比较文学”这一种“催化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文”,要提升人文素质还可以从许许多多的事物中去思索。

第三篇:谈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

【摘要】近年来,随着美术特长生数量的增加,以及高校对于美术特长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培养高中美术特长生成为越来越严峻的课题。我认为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应以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教学方式。根据多年来从事高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本人从高中美术教学观念的角度总结对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培养的原则和方法,以与同仁共勉。

【关键词】高考;美术特长生;培养原则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相关规定,高等艺术院校在入学考试中会更加注重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观念有所淡化。要求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重,并综合考虑美术专业的特殊性,保持与美术艺术院校招生要求的一致性。

1制定符合实际的培养方案

高中美术特长班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技能和技巧,还要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美术文化的渗透,彰显出美术教育的情感创造以及认知技能培养的特点。美术特长班的课堂教学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设计。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为,要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当前形势的具体需求,对教学设计进行灵活的 变通;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决不能一刀切,对学生的现实水平和个性做出客观的评价;根据学生的自主意愿,分类设班,充分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以辅助学生抒发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为指导原则,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学生的表达过程中,即学生在受到艺术感染和熏陶的情形下,对美术文化有所感悟,形成自己对美术文化独有的理解和感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的教学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观察能力,也就是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欣赏或者观察之后,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老师不要将自己的感想强加于学生。②分析理解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逻辑性分析,并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主观看法。③心理调节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自我的心理调整能力十分重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其能够及时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加以宣泄,有效地缓解内心压力,增加自信心,在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实现身心状态的最优化。④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态度、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等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和评价,从而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2精心设置课程内容

要综合考虑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确保所设置的课程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能力和表现水平,然后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单独辅导,真正做到明确的教学任务,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对教学质量的意见反馈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保持教学手段的活泼性和多样性,以激发学生对美术专业的兴趣。美术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美术为社会所能提供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进入工业化大生产的工业设计如服装、工业造型、环境艺术等,新兴的广告业、摄影、影视传媒、卡通等都与美术紧密相关。高中学校美术特长生可结合市场调查,以地方文化为主线,充分发掘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把艺术教学与现代工业设计、制作紧密联系起来。

3创设学习环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探究型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的主流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特长班的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激发其积极探究的学习环境。将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中心和主体,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的获取,通过主动学习,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满足知识社会以及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在社会大舞台上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

如在达芬奇作品中感悟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这可以加深学生对某种物理特性的理解;一幅作品里面讲述的是社会上的道德伦理观念、时代精神观等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途径,来为学生德育教育起到辅助性的作用。那么,我们应从哪个角度去看待欣赏教学的特色及作用?笔者认为,理解教学本身的意义是一种美术教育的手段,所要做到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与情趣,而且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态表达美术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得到感悟与审美体验,这恰好也是欣赏教学的特色所在。在欣赏中不断挖掘欣赏教学审美功能,全面发挥其教育作用,把资源最大化。

4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高中美术特长班的专业教师而言,应对近年来的高考美术科目、相关专业院校招生计划和具体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主观意愿以及个性差异,对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对学生在日常交往、学习以及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参与性、思维方式以及情绪状态加以观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发展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轻松、自在并且充满艺术气息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自我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现代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对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在个性方面获得和谐的发展,而且应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美术教育可以建构人的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它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个性完善的人,以及由此产生的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和进步。高中美术特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还要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教师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

第四篇:谈地方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谈地方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地方课程的设置和开发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挑战,也为教师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促进地方课程的健康发展。

地方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我国采用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全国各地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国定教科书,只有国家课程,没有地方和校本课程。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制度无法艺术论文发表/yslwfabiao/兼顾各地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从而脱离了各地社会、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课程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开发地方课程对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

一、地方课程教师队伍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标志着我国地方课程的实施上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只有国家课程而无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很多教师地方课程理论欠缺,根本不知道地方课程是什么。而且,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也很少接触到地方课程的概念,许多教师对地方课程的基本理论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地方课程的概念、地方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开发地方课程的目标和意义、课程的运行机制和条件、如何实施地方课程等都知之甚少。例如:人们往往把地方课程开发的焦点放在地方教材或乡土教材的编写上,甚至很多教师认为所谓地方课程开发就是编写地方教材或乡土教材。正是由于理论认识的缺失导致了地方课程实施开发的滞后。

二、地方课程实施开发的意义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改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是国家行政部门根据全国公民基本素质的一般要求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以必修课的形式强制实施的课程,具有广泛性和一般性,不能顾及各个地区经济、文化、历史的差异和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地方课程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地方课程丰富、拓展了学校课程,是研制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又保证了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实现,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桥梁。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发展是地方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开设地方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然后把活动成果引入课堂,给学生和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开设地方课程,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有利于电力论文发表/dllwfabiao/教师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已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是课程的创造者,需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地方课程的实施开发为课程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管理等方面都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所区别,这更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巨大挑战。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践者和推动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对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高中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

高中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考、创新和实践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示范作用来渗透人文化的教学思想,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引言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全面化、整体化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文精神的融合。

1.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1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近些年,虽然社会上开始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但在很多高中教学时仍只关注科技教学,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更好的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课堂,没有突出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第 1 页 忽视与学生之间平等的沟通。

1.2教师不注重自身人文修养的提升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或行动方式,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应该起表率作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不仅要将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融合于课堂,还要适当的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人文关怀”理念的理解。然而事实上,很多老师或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教师忽视对自身人文修养的培养,进而导致在实际教学时风度不够或谈吐素养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1.3学生对人文精神理解不透彻

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对人文精神理解不透彻。当然,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一味的讲解死板讲义,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去体会和总结,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目前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学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对于一些概念性知识理解不到位,从而使人文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2.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第 2 页

2.1 高中政治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高中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向学生传递着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因此,政治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参与政治专业知识的进修培训班,提升自身的政治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2)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广览群书,学识渊博,向学生传递朝气和正气;(3)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学习和教学来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借鉴政治事件来传递人文精神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各种政治事件来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例如,在讲解政治斗争的时候,可以借鉴日本侵华事件,还可以利用关于日本侵华的电影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当时的国耻,并提醒学生铭记残酷的现实,体会国家命运攸关时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渐树立正直爱国的价值观,最终使学生把这种爱国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为栋梁之才,报效祖国。

第 3 页

2.3 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感知现象和积累知识,继而转变为理解现象和掌握本质的过程。因此,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可以通过渗透人文精神来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4 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关注人文精神

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意识形态。而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重点关注高尚的情操也成为政治课堂的教学重点之一。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历史事件、政治事件、人文事件以及人物经历等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情感、优良的道德情操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一点一滴的人文熏陶来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

第 4 页 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较低,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素养。

第 5 页

下载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哲人说,在一切价值中,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亟需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教育,使学......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五篇材料]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包括中职美术教育。人文精神作为人本教育的核心,是当今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光电研究所周龙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在研究生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词,每当人们谈论起它们都会无限感慨,通常都是抱怨它们中某一项的缺失,这十分值得我们......

    谈职业中学美术类专业课程开设

    谈职业中学美术类专业课程开设 为了市场需要,很多的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了美术类专业。如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设计等等专业。但是很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无法走出校园,胜任公司......

    试谈高等警官院校的人文精神培养(共5篇)

    试谈高等警官院校的人文精神培养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李永富 在警察工作领域中,人文精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预备警员的高等警官院校就必须在教育的每个环节......

    重视医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重视医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发表者:朱瑜琪 (访问人次:544) 在所有科学技术中,也许医学是最需要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和内在灵魂......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_人教版新课标范文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要......

    谈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模版]

    谈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田强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美术模块化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标要求,必然牵涉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