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

时间:2019-05-14 22:5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

第一篇: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

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 ———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译为例

龚爱华1,任 芳2

[关键词] 林语堂的翻译观;《归去来兮辞》;美学欣赏

[摘 要]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文中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这三条标准在他所译的陶渊明名篇《归去来兮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来解读其英译《归去来兮辞》,认为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1912(2005)04—0076—04 Lin Yutang‟s views on translation and his translated version of Tao Yuanming‟s “Ah, homebound I go!”

GONG Ai-hua1,REN Fang2

(1.NanjingAuditUniversity, Nanjing210029;2.Nanjing College forPopulation Program Management, Nanjing210042)

Key words: Lin Yutang‟s views on translation;“Ah, homebound I go!” byTao Yuanming;aesthetic appreciation

Abstract: As a language master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iYutang enjoys his fame as a world-renowned writer and translator.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in his career as a translator was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classics to the western world

in an easy and vivid way.In 1932 he published the most famous and systematic article——On Translation in which three criteria for judging translation were put forward, namely,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aesthetic attractiveness, as is evidenced by LinYutang‟s translated version of TaoYuanming‟s“ Ah, homebound I go!”.After reviewing LinYutangs' views on translation and illustrating the spiritual affinity between Lin Yutang and Tao Yuanming,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of Tao Yuanming„s“Ah, homebound I go!” demonstrates some aesthetic attractiveness in three aspects: 1)accuracy& vividness;2)colorful variation of sentence patterns;

3)euphony in rhyme& rhythm.林语堂的翻译成就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博学型的作家、卓越的语言学家。他兼用祖国和异国语言文字(英

文)写作,在国外的声望高于国内,蜚声世界文坛。“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林语堂一生思

想、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道路的写照。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期,林语堂的“性灵”文学与“和谐”

美学被认为是与时代主旋律极不和谐的噪音,因而被驱入边缘位置。对林语堂的研究,被打上鲜明的阶级分

析的印记。国内对林语堂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 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进入较为客观的、宽容的、真正

文化意义上的研究(杨柳、张柏然, 2004: 44)。但无论欣赏他或是反对他的人,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他作

为翻译家所取得的成就,他在“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林语堂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

到西方世界。他认为,文化只有“亲和”才能更好地凝聚人类的灵魂。正是出于此,他的通俗译本以自然清

新的风格,小到品茶烧饭,大至儒道美学,在他的笔下都是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幅幅轻松自如、亲切备至、平等互爱的生活世界。在美国,《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英译庄子》等译本一直都是热门书籍。林语堂的译本一直都影响欧美人的“中国观”,甚至前美国总统布什

1989年在访问东亚之前还要阅读林语堂的作品。林语堂的翻译观回顾

“30年代非左翼文学家中,对翻译理论作出贡献最大的,当推林语堂。”(陈福康, 2000: 325)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涉及诸多的翻译理论问题。他在通论翻译标

准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美学思想。他认为,翻译艺术所倚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

及内容上的透彻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

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他继承前人译论的精华,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

2.1 忠实标准

林氏认为,忠实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和“胡译”。“死译”是“直译”走向

极端的结果,“胡译”是“意译”走向极端的结果。他认为“直译”与“意译”两个名称虽然便于使用,但仍是

“不中肯的名称,容易引起人家的误会”,使之成为“死译”和“胡译”的庇护所,或令人以为翻译有两种同时

可行的标准。其实这两个词不过表达了历来客观存在的翻译方法的不同倾向,两者是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翻译中,两者是融为一体的。翻译非绝对,“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忠实之谓,非绝

对的忠实之谓。”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

式之美”,决不可能将这些同时译出,“译者所能求的只是比较的非绝对的成功。”

2.2 通顺标准

关于翻译的“通顺标准”,他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寻常作文之心理程序,必是分析的而非组合的,先有总

意义而后裂为一句之各部,非先有零碎之辞字,由此辞字而后组成一句之总意义;译文若求通顺之目的,亦必

以句义为先,字义为后”。与此同时,林氏还提出“句译”理论,主张翻译只能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

为主体的“字译”。“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译出之责任。译者所应忠实的,不是

原文的零字,乃

零字所组者的语意。”罗选民指出,“林语堂是中国第一个在翻译中运用以‘句’为单位的学者”。(杨柳、张

柏然, 2004: 44)

2.3 美的标准

翻译还有美的方面须兼顾。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当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

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凡译艺术文的人,须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

翻译须传神,“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字神”是什么?就是一字之逻辑意义以外所夹

带的情感上之色彩,即一字之暗示力。

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条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

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齐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译家的资格。3 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其英译《归去来兮辞》中的体现

3.1 译者(林语堂)与作者(陶渊明)的情感互通

陶渊明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与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而《归

去来兮辞》被认为是陶氏辞赋的代表作,最能体现作者雅致的生活意趣和高逸的精神风貌。《归去来兮辞》

正文从诗人辞官回家写到躬耕生活的情趣,以及从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结构主要以时间为序,历数自己辞

别官场后的归途之乐、安居之乐、天伦之乐、田园之乐、山林之乐、悟道之乐,出语真诚,绝无丝毫的矫情。此

赋流传至今,倍受人们喜爱,宋朝文豪欧阳修曾云:“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林语堂更是将其全文译成英文,置于其最为畅销的著作———《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一书中,可见林氏对此赋的情有独钟。在林氏眼里,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

物”、“中国文化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林语堂, 1998: 112)„„用如此多的溢美之词来描述一位生活

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人物,足见林语堂对陶渊明的喜爱。

如果说陶渊明与林语堂有灵魂相近之处,究竟体现在何处?笔者认为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热爱自由

77第4期龚爱华、任芳: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

闲适。林氏“与外交大使或庶民百姓同席共坐,全不在乎,只是忍受不了礼仪的拘束。他恨穿无尾礼服,他

说穿上之后太像中国的西崽。„„只要他在一个人群中间能轻松自如,他就喜爱那个人群,否则,他就离

去。”;二是远离官场。林语堂不爱政治,厌恶为官之道,远离官场,始终坚持民间立场。觉得自己是个“草食

动物”(vegetarian),而不是一个“肉食动物”(carnivore),自己善于“治己”,而不善于“治人”。

“对我而言,顺

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林语堂, 2004: 28)。当然,逃避政治并不是逃避生活本身。他们是爱好人生的。

3.2 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归去来兮辞》英译中的体现

《归去来兮辞》英译不仅贯穿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突出的美学特点更值得鉴赏,笔者认为,《归去来兮

辞》英译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译文准确传神以求忠实

先看标题的翻译。“归去来兮”即归去的意思,“来”、“兮”皆为语助辞,若将它译为“go home”似乎还不

足以表达诗人辞官后的如释重负感,林氏将它译为“Ah, homeward bound I go!”通过添加修辞停顿Ah以及

部分倒装的感叹句,将诗人逃脱樊笼后急于回归自然、家园的心情表现得准确到位。再看下面两句: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Then when I catch sight of my old roofs, joy will my steps quicken.“衡宇”也叫“衡门”,“衡”通“横”,横木为门,极言房屋简陋。但译者并未简单译为“old house”而是“old

roofs”,更为准确。此时的作者只是从远处看见自己的家,并非房屋的全貌而只能是隐约的房顶。后半部分

用物化的“joy“作主语,使整句话顿显灵秀之气。西方人重视和强调客观,爱用物化主语,而中国人主体意识

较强,习惯以人称代词作主语,可见译者深谙中西思维的差异。辅之以“joy”主语的是动词“will”,据柯林斯

COBUILD英语词典“,If you will something to happen, you try to make it happen by using mental effort rather than physical effort”,把陶渊明此时恨不能一步跨进家中的迫切、激动心情表达得十分传神。

(2)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The garden grows more familiar and interesting with the daily walks.What if no one ever knocks at the always closed door!

陶渊明归隐后过着孤独而又快乐的生活,平时很少和宾客接触,交友尤慎,也不喜欢别人来打扰他的静

居。作为译者,林语堂也崇尚简朴安静的生活,曾说过当他休假睡觉时,“袁世凯蒋介石来也不见。”(王兆胜: 2002: 318)性情相通使林语堂较好地揣摩了作者的心理,改用感叹句来表达作者的强烈愿望,也从侧面

反映了作者归隐后的怡然自乐。

3.2.2 译文句式多变以求通顺

汉语以神驭形,偏重暗示。而英语则以形摄神,重逻辑、讲究句式表达的生动、灵巧。译文中句式变化随

处可见,或抒情,或为了追求在韵律上展现原文的美感。请看:

(1)舟摇摇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

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 and gently flows and flapsmy gown.原文两句是对偶句,读起来抑扬顿挫,颇有诗歌的韵味。译者选用“lightly”、“gently”形成对仗,再通过

句子的倒装让译文读者感受到陶渊明回家时心情的放松与脚步的匆匆。倒装句在译文中多处可见,如:

(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Wealth and power are not my ambitions, and unattainable is the abode of the gods!

除了倒装句外,译者还善于运用排比句(parallelism)来再现原文的信息与语境效果。如: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径丘.Some order covered weapons;some row in small boats.Sometimes we explore quie,t unknown ponds, and

Sometimes we climb over steep, rugged mounds.等。

3.2.3 译文通过音韵节奏以求修辞美

在林语堂看来,译文应有“五美”: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译文应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形、意、神、气之美。得益于林语堂精湛的写作能力,译文有意无意间达到了一种匀称的韵律美,或者说一种语言和谐美

(euphony):一是译者并未拘泥于原文的段落,而是根据原文叙述的逻辑节拍,每四句划分为一个段落,每段

78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落间衔接自然,顺畅自然,读上去很有节奏感。二是对段落内的句子,译者成功运用头韵(alliteration)、半谐

音(assonance)等修辞手段再现原文的艺术表现力。如:

3.2.3.1 头韵

头韵通常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的词或音节中,起首辅音的重复。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Myself have made my soul serf to my body: Why have vain regrets and mourn alone?

句中的“soul”和“serf”;

②舟摇之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

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 ,and gently flows and flaps my gown.句中的“flows”和“flaps”。

3.2.3.2 半谐音

半谐音有三种: a.元音押韵;b.辅音押韵(尾韵);c.元辅音结合押韵,本文多采用a·元音押韵;b·辅音

押韵(尾韵)两种方式。所谓元音押韵,一般是在重读音节上重复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元音,使语句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诗意,从而增强其表现力或感染力。如:

实迷途其未远,赏今是而昨非

Only a short distance have I gone astray, and I know today I am right, if yesterday was a complete mistake.句中的“astray”、“today”、“yesterday”和“mistake”四个单词的重读元音音节上都有/ei/的发音,读上去朗

朗上口、极具美感。

3.2.3.3 元辅音结合的押韵方式

元辅音结合的押韵方式也即综合运用元音押韵和结尾辅音押韵的方法,如:

①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I shall lead the youngest boy in by the hand, and on the table stands a cup full of wine!

句中的“hand”和“stand”;

②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Why not take life as it comes, and why hustle and bustle like one on an errand bound!中的“hustle”和“bustle”。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节奏变得越来越迅捷的今天,人们日趋功利化、世俗化、焦虑化。其自然、本真、恬淡的情调

也日显式微。而要保持人性中天然的“童趣”与“率直”,人们必须学会淡化功利、减轻心理压力,培养一种超

然淡泊、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说,重读林语堂英译的《归去来兮辞》,我们不仅可以从大师的译文中获得对翻译实践与技巧上的启迪,或许还能寻回些许人类未被完全异化的本真,对于现实中忙碌的人

们,无疑是一种心灵的解脱和放松!

[ 参 考 文 献 ]

[1]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2] 杨柳,张柏然.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3]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4] 林语堂.林语堂中英对照丛书[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5] 王兆胜.闲话林语堂[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6] 杨柳.通俗翻译的“震惊”效果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J].中国翻译, 2004(4).79第4期龚爱华、任芳: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

第二篇:浅析林语堂 翻译论文

浅析林语堂的英语翻译理论及作品

学号:1***162

班级:09级护理本科姓名:周洁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Abstract: Lin Y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Lin Yu-tangOn Translation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林语堂(1895-1976),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

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林语堂深谙东西方文化,语言学,文学造诣极深,一生致力于“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是文章大家,这点无人否认,可其作为翻译大家的身份却少人识得。林氏一生著述甚多,除去部分散文小品集和语言学方面的论著外,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用英文发表,文名最胜的几部如My Country and My Peop1e,The Importance of Living,Moment in Peking等都是30年代在纽约出版。众所周知,林氏作品中中国文化情结之浓在其同代人中当属罕见,而用外语介绍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时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翻译——从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此外,在其大量作品里,还有部分是翻译作品,如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女兵自传》,谢冰莹原著,小说),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浮生六记》,清•沈复原著,小说),1941年上海西风社初版;Miss Tu(《杜十娘》,据明•冯梦龙原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译,小说),1950年伦敦威廉•海涅曼公司初版;《卖花女》(英•萧伯纳原著,剧本),林语堂学贯中西,深谙东西方文化,语言学,文学造诣极深,一生致力于“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大量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其中最有分量的属《翻译论》。其翻译过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浮生六记》。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大量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其中最有分量的属《翻译论》。其翻译过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浮生六记》。

在《翻译论》中,关于审美观,林语堂首先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

准。林语堂指出“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视作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是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且所译原文,每每属于西洋艺术艺品,如诗文小说之类,译者不译此等书则已,若译此等书则于达用之外,不可不注意文字之美的问题。”由此可见,林语堂将译作作为艺术品加以精心呵护。林氏译文,美轮美奂,其英文自由流畅,精巧圆熟,状物叙事,栩栩如生,立论排议,言简意赅。纽约

艾迈拉大学(Elemim College)校长在给林语堂颁授荣誉学位时,盛赞林语堂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说林“has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ld in the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once

f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林语堂在论关于忠实的问题时,提出了“句译”概念,反对“字字对译”,提倡“句译”。他说:“。。。字义每每因在文中之用法而生变

化,或者极难捉摸,所以句译家对于字译是当活的用的。。。”林

语堂对句译的提倡实际上是要求译者把句子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在句

层上实现原文与译文意义和结构的同时对应。这样能使译文避免因字字

对译带来的生硬牵强或者不知所云。

在关于作品的体裁上,他指出体裁有内的有外的。内的体裁,就是作者之风

度文体,与作者的个性直接有关,如像理想,写实,幻想等。外的体裁

就是句之长短繁简,诗之体格。林语堂既要求译作注意形式上的对应,更注重内在神韵的体现,二者兼顾,才算对原作的忠实。在《翻译论》的结尾处,林语堂引用了克罗齐的:“翻译即创作“的理论。这是林氏

译论中极为重要的观点,“翻译时一种艺术”,艺术需要人们进行创新,因而:翻译即创作”也就顺理成章。细心领悟这种思想,有助于我们解

放思想,抛开原文束缚,译出:意美,音美,形美的作品。

举他翻译的《浮生六记》为例。《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

三年的自传文章,该小说写作颇有“性灵”之风。俞平伯叹道:“即如

此书,说它是信笔写出的固然不象;说它是精心构的又何以见得?这总

是一半心做着,一半心写着的;虽有雕琢一样的完美,却不见点斧凿痕。

犹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开的图画,然仿佛处处吻合人工的意匠。当此

种境界,我们的分析推寻的技巧,原不免有穷时,此《记》所录所载,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着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异,异在韶秀以外竟似

无他功。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

精致,不见制作精致的痕迹。以自己夫妻生活为主线,详细地描述了平

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漫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林语堂认为女主人

公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正是因为这样,林语堂发愿将此书译为

英文。林语堂前后十易其稿,于1939年将其译文刊登于《天下》月刊

及《西风》月刊》针对翻译所需要面对的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浮生

六记》的翻译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相互结合的方法,在不影响西方读

者理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信息和魅力。

例一: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

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

Now that you know poetry.I said I should like also to know your taste for fu

poems.The chutzu is of course the fountain in head of fu poery,but I find it

diffcult to understand.在中国文化中,卿是你的尊称,常用于国君对臣子,丈夫对妻子。妾是我的谦称,用于妻子对丈夫。考虑到西方文化中,夫妻双方绝对平等,西方

读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中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故译文中卿和妾分别译

为i和you。使用了归化译法,没有体现原文夫妻双方之间的尊称和谦

称。但是对于楚辞和赋等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则直接采用了异

化的译法,翻译为chutzu和fu,使读者感受到异域文化的不同。

例二:余虽居长而行三,故上下呼芸为三娘后忽呼为三太太。

I was born the third son of my family,although the eldst, hence they used to yun

san niang at home,but this was later suddenly changde into san taitai.本例中,对于三娘和三太太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由于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的词汇来描述,林语堂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采用了音译的方式和加

脚注或解释的方法,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异域文化展示给了英文读者。

例三: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The light of rapeseed oil lamp was the burming as small as a pen ,and the egdgs

of the bed curtain hung low in the twi light,and we were shaking all over.本例中,一纸如灯,罗帐低垂等精确地翻译出来了,为了是西方读者不会太

难理解原文的弓影杯蛇,所以林语堂将之省略了。

中国传统译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有很大

不同的是,其对翻译主体的双语能力,学识修养,甚至性格气质都有很

高的要求。强调译者所选择的翻译作品要与译者自身的个性气质相一

致。“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

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而《浮生六记》与林语堂就是

这样的相见恨晚不能自已的“朋友”。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艺术的责任,做到这样的份上,再怎样夸赞也不为过吧!

作为学贯中西的作家,学者和译者,林语堂的译论与其他中国学者相比,有

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给中国的译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现代化的理论基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这些独到的翻译理论对翻译学习者和研

究者至今人又指导意义,也为林氏译著在海内外获得巨大成就提供了更

好更有效的解读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巍.文化差异现象在汉译英中的处理—兼评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2]郭茂生.谈林语堂的英语语言特色.外国语:1996,[3]沈复(清).浮生六记.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三篇:林语堂与翻译

一、生平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小学,十三岁时入厦门寻源书院。1912年,十七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16年以第二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之后在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科英文教员。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秋携新婚妻子赴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深造。一年后由于经济原因前往法国为华工服务,教他们读书写字。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同年,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译作《中国人》)在美国出版,四个月内印了七版,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林语堂因此在国外一举成名。而后,在赛珍珠(Pearl S.Buck)夫妻的邀请之下,林语堂举家于1936年迁往美国,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海外生涯,那也是他文学写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五十二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林语堂于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后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病逝于香港。

二、翻译理论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林语堂的一生精力主要投入到了写作中,但他仍然写了许多有关于翻译的文章。早在1924年,林语堂就在《晨报》上发表了《对译名划一的一个紧要提议》,他涉及翻译理论的其他论著还有《我所得益的一本英文字典》、《旧文法之推翻及新文法之建造》、《答青崖论“幽默”译名》、《说孽相》、《国语文法的建设》、《论译诗》、《译东坡“行香子”二首》,《译乐隐词》、《英译黛玉葬花诗》、《尼姑思凡英译》等等。这些文章或从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评述,或从实例出发进行剖析,都展现了其中英文的深厚基础。然而林语堂于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作的序,即为近万言的《论翻译》(后有收入其《语言学论丛》一书),是他最系统、最全面论述翻译理论的文章。在文章中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从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论文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

在对译者的要求方面,林语堂认为翻译艺术所依赖的有三条:“第一是对原

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确的见解。”林语堂的这篇论文从翻译实际出发,毫不玄虚,说理质朴。他认为翻译除了上述三条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的规范”。他认为以前论述翻译问题的文章,大多或泛论译法,或单论译名,“都是直接出于经验的话,未尝根据问题上的事实做学理的剖析”。而他提出“讨论翻译须研究其文字及心理问题”,换言之,即“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问题。”。他认为:“倘是我们要于此问题得比较客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为立论根基。必先明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态度应如何的结论。”应当指出,林语堂是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立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

正是在这两个基础上,他阐述了翻译标准问题,并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中国读者的责任与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翻译家的资格。”这是发人所未发的。此外他总结前人的翻译方法,指出翻译只能是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因此他提出“忠实标准”的四义: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对于“通顺标准”,他认为要做到两点:“第一,须以句为本位;第二,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而关于“美的标准”,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将其工作当作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的一种。”尤其翻译文学作品,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此外,林语堂同意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可翻译的说法。“因为作者之思想及作者之文字在最好的作品中若有完全天然之融合,故一离其固有文字则不啻失其精神躯壳,此一点之文字精英遂岌岌不能自存”。最后他赞同“翻译即创作”,认为翻译文学作品的人,“须把翻译自身事业也当作一种艺术”。文艺翻译家“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林语堂的这个观点与翻译论中提出的译者应是批判家的理论有共同之处。总之,林语堂的这篇《论翻译》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重新提出三个标准,并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翻译的性质以及文学翻译的任务与方法。而他从语言学与心理学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新的探讨,其翻译理论与现代挑战传统译文从属于原文的观点亦有相通之处。

三、翻译实践

林语堂在翻译上的成就,也可以说是他中年顶峰时期旅居美国的成就。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林语堂在谈及英文特点时曾说过:“英文用字很巧妙,真可以达到'生花妙笔'的境界。英文可以语大语小,能表现完全的口语化,因此往往感人至深。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语句,却能永远留在人的心底”。而他自己的英文写作和译作就是达到了这个境界,“有时随便用英文美语,俗语俚语把中国文化解出来;有时保

留艰涩难懂的中文词句,用入情入理、旁敲侧击的手法作有意义的诠释”。他在美国出版的第二本书《生活的艺术》就是最能揉和创意和诠释的一本著作。从某种观点来看,这本书也可以算作一种译文的选集,不过作者在每一段引文的前后加上更多篇幅的诠释,古今中外,东南西北,融会贯通,替读者作心理上的准备,加上自己的意见,一气呵成。

林语堂翻译独特的地方,就是能够彻底消化了心爱的文章,然后夹叙夹议,用自己的创意炮制一番,既能抓住原文的形式和精神,又容易让一般的西洋读者了解。林语堂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挑战的方面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孔子的智慧》。《论语》有许多英译本,但林语堂的做法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学而时习之”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将其分门别类的重编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就成为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是怎样几千年来深入中国人的心的。

《老子的智慧》,即林语堂英译的《道德经》,则是他在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又一重要译作。这首先归功于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国学底子以及对道家哲学的颇有研究,使他能够透彻准确地理解原文,为其忠实地传递原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能够行云流水、明白晓畅。因此,尽管《道德经》于19世纪就已经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而且其在西方译本种类之多仅次于《圣经》,林语堂运用自由诗体所译的版本仍是相当成功的,较其之前的版本在内容气势与风格上更为忠实,文字表达上更为凝练准确,读起来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使林语堂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创作,然而潜移默化中仍是存在翻译的成份。虽然小说是用英文创作的,但所描述的是从拳匪之乱到抗日战争四十年来的中国故事,因此随处可见充满浓郁中国风味的东西。在创作中有翻译更加完美的一个例子是他的《苏东坡传》,他采用西方传记文学的写法,把这位才华万丈、性情豁达的古人活灵活现地塑造出来。全书参考的书籍非常丰富:苏东坡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有历史和文献的根据,其中包括他流传后世的千百篇诗词、文章、书信及笔记等。有些他直接翻译成英文成段地引用,如苏东坡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向神宗皇帝的*;有些讲他镝居黄州,饮酒散淡,如何写出千古传诵的《赤壁赋》,林语堂就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林语堂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学赞助下于1973年编纂出版的《当代汉英词典》。在这之前,只有两种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即1892年翟理斯(Herbert A.Giles)编纂的《汉英词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以及1932年麦氏(R.H.Mathews)编纂的《麦氏汉英大辞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林语堂花费五年时间编纂的这本汉英词典既满足了他数十年的心愿,亦满足了当代汉英翻译的需要。它所采用的检字法是根据林语堂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修订的,所采用的拼音也是将他当年参与制定的罗马拼音法简化而成的“简化国语罗马字”,而林语堂首创的五十部首则成为这本词典的另一特色。

四、中西文化交流

在林语堂的作品中翻译和创作是难解难分的,他的翻译中有创作,创作中有翻译。“时”与“地”结合起来,使他肩负对西方读者诠释中国和中国人的责任。他之所以成功,不单是靠文字的精湛,也是基于他热爱祖国文化,同时有独特的见

解。他的作品强烈表现出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依念,他不仅介绍中国的哲学,而且又广泛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等,因此他的英文著作极受欢迎,且有多种文字译本。与此同时,他还常到各处演讲,宣扬中国文化,在为中国争得国际了解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林语堂做出的努力和成就是罕有其匹的。他用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曾轰动欧美文坛,并且影响深远,其中有的被选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一直被视做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作。许多外国人在提到中国的文学与思想时,古知孔子,现代则知林语堂,足可见林语堂作品对沟通文化,促进国际了解的影响。1975年11月,在国际笔会四十一届大会上,林语堂当选为国际笔会副会长。这是国际笔会成立数十年间第一位中国作家得到此项荣誉。作为国际笔会的副会长,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译著作无疑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同时也为中国人赢得了骄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以其卓著的才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所撰的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正可以反映其抱负以及在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及贡献。

第四篇: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摘要:自古以来,对于翻译的标准,国内外许多翻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比较著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哲罗姆的“意译而非直译”等等。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林语堂的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来分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忠实、通顺、美。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

Abstract: From ancient times,many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There are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ideologie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example: Yan Fu advocate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Lu Xun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St.Jerome “transliteration rather tha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This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Linyutang’s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Keywords: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引言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翻译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各国各民族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手段和交往途径。翻译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翻译在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翻译的标准,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浅析的是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希望能给一些从事翻译的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2 林语堂的生平介绍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3.1忠实于原文

“忠实于原文”这个翻译学的术语,在很多翻译学家的翻译思想以及翻译理论中都占据着一个中心的地位。如: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信”,“达”,“雅”中的“信”即“忠实于原文”;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宁信而不顺”也强调的是翻译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忠实于原文,即使可能造成不通顺。这些都能看出“忠实于原文”是翻译之本,如果做不到忠实于原文,就无从谈论翻译。从林语堂的译著《东坡诗文选》[2]可以看出:林语堂的翻译忠实于原文。比如:节选自《东坡诗文选》中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

水光潋滟晴方好,The light of water sparkles on a sunny day; 山色空蒙雨亦奇。And misty mountains lend excitement to the rain; 欲把西湖比西子,I like to compare the West Lake to “Miss West”; 淡妆浓抹总相宜。Pretty in a gay dress and pretty in simple again。

这首诗的翻译就体现了林语堂“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思想,尤其是后两句的翻译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我们先分析一下原文,“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在这里诗人把西湖比做西施,意思是不管是晴是雨,它都同样美不胜收。林语堂在翻译最后两句的时候,就是将其直译出来的,并没有意译,即忠实于原文,这样的好处就是将西湖拟人化了。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她的美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所以译者这样处理就将西湖的美也植入到人们的想象之中,西湖到底有多美,全决定于人们的想象,增加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如果将译文意译出来,比如译为:I like to say the west lake is always pretty, whether in sunny days or in rainy days.这样就没有直译出来有感觉。当我们看到意译出来译文的时,我们可能会勾勒一幅晴天里的西湖泛舟图和一幅雨天里的雨点敲打荷叶的图,而不是想象一个婀娜多姿的美女,这样的话西湖的美有可能就会大打折扣,至少在人们的想象中是如此。因此作者忠实于原文既体现了其翻译思想,又增加了西湖的美。

从《浮生六记》中的卷一闺中记乐的第一段,我们也能看到林语堂“忠实于原文”的思想。

余生乾隆癸未冬卜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后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鸠》冠三百篇之首,被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I was born in 1763, under the reign of Ch' ienlung, on the twenty-second day of the eleventh moon.The country was then in the heyday of peace and, moreover, I was born in a scholars' family, living by the side of the Ts'anglang Pavilion in Soochow.So altogether I may say the gods have been unusually kind to me.Su Tungp'o said, “Life is like a spring dream which vanishes without a trace.” I should be ungrateful to the gods if I did not try to put my life down on record.Since the Book of Poems begins with a poem on wedded love, I thought I would begin this book by speaking of my marital relations and then let other matters follow.My only regret is that I was not properly educated in childhood;all I know is a simple language and I shall try only to record the real facts and real sentiments.I hope the reader will be kind enough not to scrutinize my grammar, which would be like looking for brilliance in a tarnished mirror.从这一段的翻译我们也能看到林语堂“忠实于原文”思想的体现,因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并 没有对原文做任何的删除信息或增添信息,而且林语堂也没有在原文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想,译文是对原文原原本本的再现。3.2 通顺

林语堂提出“句译”的概念,而反对“字字对译”;林语堂对“句译”的提倡实际上是避免“字字对译”给译文带来不通顺,这体现了林语堂对通顺的要求。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After a drink at night,Tungpo wakes up and gets drunk again

归来仿佛三更.By the time I come home it seems to midnight

家童鼻息已雷鸣,The boy servant is asleep snoring like thunder

敲门都不应,And does not answer the door

倚杖听江声.Resting on a cane I listen to the murmur of the river

长恨此身非我有,And feel with a pang that I am not master of my own life

何时忘却营营.When can I stop this hustling about?

夜阑风静纹平,The night is late,the air is calm,小舟从此逝,And the water a sheen of unfuffled light.江海寄余生.Let me take a small boat down the river hence

To spend beyond the seas the remainder of my days.在这首诗歌的翻译过程中,林语堂用了一系列的连接手段,如介词after,by,to, 关系词 when,,连接词and 以及动词的形态变化snoring,resting等等使得整个译文通顺流畅。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所谓形合即英语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从句,注重显性衔接,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的形合主要体现在使用多种连接手段,因此在将汉语翻译为英语的时候要注意英语的表达习惯,英语的形合在一方面也促成了译文的通顺。在这首诗歌的翻译中,林语堂就很好地结合英语的形合特点,并运用到了其翻译过程中,从而也体现了其“通顺”的翻译思想。3.3 美

林语堂的英译文本《东坡诗文选》体现了其“美学”的翻译思想。林语堂提出了“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观点,从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

林语堂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 意境美

比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的环境描写那部分的翻译:

孤馆灯青,A lone dim lamp in a quiet room

野店鸡号,At the wayside inn a cock crows

旅枕梦残。On a traveler’s pillow lie unfinished dreams

渐月华收练,Declining moon gathers up its beams

晨霜耿耿;The morning frost covers the hills like a brocade

云山摛锦,Which sparkles with the pearly dew.朝露漙漙。

原文的意境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词组罗列出来的,林语堂在翻译的时候用了一系列的连接手段将所有的名词短语用介词短语和完整的句子再现出来。其美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译者为我们勾勒的意境上面,而意境的美译者又主要是通过形容词的选择来体现,比如。Lamp是lone,dim;room 是quiet;dreams 是unfinished;moon是declining;dew是pearly;这些形容词很形象地为我们再现了原诗凄凉的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和弟弟分别后孤寂的心情。译者善于用冷色调的形容词再现原文的凄凉环境,这让我们在看到译文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一幅早行图的情况,译者很成功地将我们带进了他所勾勒的那个画面。3.3.2 韵律美

韵律美主要体现在林语堂译文中多次用头韵和尾韵。头韵和尾韵的运用使得译文有一种音乐美。

头韵比如:

淡妆浓抹总相宜

pretty in a gay dress, and pretty in simple again.尾韵比如:

未成小隐聊中隐, Come,take from time the leisure’s share you will

可得长闲胜暂闲。Semi-retirement is retirement still

我本无家更安往,Where better could i settle and find a home?

故乡无此好湖山。Than such a place with peerless lake and hill.Will, still, 和hill使得译文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美。结论

翻译是一个很复杂的创作过程,译者不仅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有很高的运用能力,也应该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才能使译文具有可读性。每个翻译家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本质上其实又不谋而合。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翻译思想无疑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宋)苏东坡, 林语堂英.东坡诗文选[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3] 《中西翻译史》谢天振等.[4] 《中西翻译史》谢天振等.

第五篇:_浮生六记_林语堂译本翻译艺术赏析

外语教学研究

248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3月上 总第132期

林语堂先生是蜚声海外的著名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他创

造性地继承了当代中国翻译理论,并从语言学、美学、心理学 的角度做了开拓性的学术突破。他翻译介绍了大量中国古典文 学作品,而 《浮生六记》是其最见功力的代表作。以下对其译 本中的翻译艺术进行赏析。

一、精当的用词

中国文人写诗作文讲究用字。有诗云: “吟安一个字,捻

断数茎须。”巧用一字,能使满篇生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一字而使全诗变 得灵动,意境全出,令人叫绝。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语意和 韵味,林语堂先生在翻译过程中苦心锤词炼句,以期传达原

文的精髓。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欣赏林语堂先生精当的用词

艺术。

原文:刺绣之暇,渐通吟咏。

译文:Between her needle work,she gradually learnt

to write poetry.“Between”虽是英语中最常见的词,用在此处却浅显得体,平淡质朴中传神传美。因为父亲过世早,芸不得不靠刺绣养家 糊口。空闲时间对她来说自然来之不易。“Between”一词在这 里充分显示了芸活计的繁重,她用来认字写诗的时间是挤出来 的,这与“暇”在原文中的隐含意义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

译文:At this time the guests in the house all wore

bright dresses, but Yun alone was clad in a dress of

quiet colour, and had on a new pair of shoes.“Quiet” 一字,字如其意,本来毫不起眼,但与 “colour” 搭配,却显得贴切传神,不仅表达出衣服颜色的素淡,而且暗示出主 人公性格温柔内敛。为了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数量词有时不 需要在译文中确切地反映出来。译本在涉及到一些数量词的翻 译时采用了灵活的处理方法。

原文:素云双目闪闪,听良久。

译文: Suyün just stared at us, listening for a long

time.原文:芸两颊发赤。

译文:Yün blushed all over.以上译文完全舍弃了与原文数量词在形式上的对应,而采

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法。对“双目”的翻译,译文中省略了原 文的数量词。对“两颊”的处理则夸大成满脸。为了符合英语习惯,译者淡化了数量概念。试想如果照搬源语的概念,则效 果未必理想。

二、适当略译与积极补偿

要把原文所有的信息尤其是和文化相关的信息全部完美地

翻译出来是不可能的,一些信息的丢失不可避免。对于一些不

很重要,译语读者很难理解,省略掉对全文的理解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信息,适当略译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采取一些办法进行补偿也是必要的。下面是适当略译的例子:

原文: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

译文:My teacher noticed this, and sent word to my

father.中国旧时的私塾和西方的学校有很大不同。私塾由一位渊

博的先生来主持。先生教孩子读写和规范的言行,还会教些中

国历史和 《四书》、《五经》这样的典籍,教给孩子如何做一个 正直的人及如何写八股文以准备金榜题名。私塾先生的文化内

涵难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译者只好用意思相近的“teacher”和

“tutor”来简单处理。

对于一些信息,同样难以传译却相当重要,译者对这样的信息就采取了积极补偿的策略。下面就是一例:

原文:时有苕溪戚柳堤,名遵,善写人物,倩绘一像,一

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姻缘簿。

译文:So we asked a Mr.Ch’i Liut’i of T’iaoch’

i who specialized in portraiture, to make a painting of

the Old Man under the Moon, which he did.It was a

picture of the Old Man holding, in one hand, a red silk

thread [ for the purpose of binding together the hearts

of all couples ] and, in the other, a walking-stick with

the Book of Matrimony suspended from it.月老的典型形象就如原文中描绘的: “一手挽红丝,一手

携杖悬姻缘簿,童颜鹤发”。他就用手中的红丝线把一对夫妻系 在一起,所以中国有句古语叫“千里姻缘一线牵。”这红线及月 老的形象对于说明沈复夫妇情深意笃以及他们对这夫妻缘份的珍惜及感恩之情至关重要,为了把这些信息有效地传达译语读

者,译者在“red silk thread”后加上了[for the purpose of

binding together the hearts of all couples]。

这种文内加注的补偿办法有助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但

也使他们的阅读变得不甚流畅,所以译者还采用了在页底加注的办法。对 《浮生六记》的翻译,译者更注重传达文本的内

容。Reiss 认为“许多种注重内容的文本都很乐意使用注脚。”

(Reiss,2002:76)页底加注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有疑惑,想了解更多的读者可以看注释;不需要或不想看注释的读者可

以顺畅地读下去。

三、特定文化词汇的翻译

《浮生六记》描写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涉及的领域极广,其

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词汇。这些文化词汇一般包含有重要的文

化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对全面地了解源语文化十分重要。在翻

译中,林语堂先生对这些文化词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做了恰

当的处理。

1.人名的翻译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能反映出他的理想抱负、性格气质。中

国的文人常常在名字之外还有“字”、“号”来表明自己的志趣。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字”、“号”常有丰富的含义,下面赏析 林语堂在译本中对“字”、“号”的翻译艺术。

原文: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

译文:This is very strange, So Li Po is your bosom

friend, Po Chüyi is your first tutor.原文: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

译文:I didn’t know that you are a bosom friend

of Li Po!

李白字“太白”,白居易字“乐天”,“青莲”来自李白的号“青 莲居士”。为了减轻译语读者的阅读负担,译者没有把这些“字”、“号”译出,而是译成他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如果为了保持原文的文化韵味而把这些“字”、“号”全译出,读者可能会不胜其繁,弃书而去的。

2.地名的翻译

原文:兄宜仍往扬州。

译文:You’d better stay away at Yangchow for some

time.原文:神游其中,如登蓬岛。

译文:One could imagine oneself transported to some

fairy region.中国的许多地名与文学、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有关。地名

中常包含重要的文化信息。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也是中国

古代文人向往的地方,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然 而这些信息如加在译文中会显得罗嗦,所以译者采用了直译的办法。“蓬岛”就是 “蓬莱仙岛”,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译者 用了意译的办法,让读者轻松领会文中这一暗喻的意思,做到

了精当传神。

3.称谓方式的翻译

我国的称谓方式是很繁杂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尊称、泛称和谦称。在 《浮生六记》中大量使用了尊称与谦称,在译

语中很难找到对等语,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的称谓方式来翻译,就会丢失许多的文化信息。

原文:余曰: “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

芸曰: “ 《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

译文 : “Now that you know poetry.”I said, “I should

like also to know your taste for fu poems.”

“The Ch’u Tz’u is, of course, the fountain head

of fu poetry, but I fi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卿”是 “你”的尊称,常用于国君对臣子,丈夫对妻子。

“妾”是 “我”的谦称,用于妻子对丈夫,表示谦恭。“卿”和 “妾” 翻译成“I”和“you”,恭敬和谦让的意味都丢失了。

要想把原文中的称谓方式的含义完全传达出来,加上一些

解释是必要的。但这些称谓方式五花八门,繁多的解释必定译

文显得罗嗦而使读者失掉阅读乐趣。为了译文简洁流畅,译者

对称谓方式的翻译做了一些舍弃,采用了简化的策略。

4.度量衡的翻译

度量衡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金钱、重量、长度等等。中国清代的度量衡和西方的截然不同,翻译起来也

很困难。

原文:屋西数武。

译文:A few paces to the west of the cottage

原文:他年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

译文:Some day we must build a cottage here.We’

ll buy ten mow of ground around the cottage.“武”这一长度单位现代人已不常用,一武等于三尺,也就

是一米。“数武”和“A few paces”还是很相近的。“亩”是中 国人现在仍常用的面积单位,为了让西方读者了解这一用法,译

者在多处采用了音译。而“武”因为现在已不常用,译者就舍弃

了其文化信息,意译成“A few paces”,做到了取舍有道。

四、结语

本文对 《浮生六记》的林语堂译本的翻译艺术进行了赏析。

林语堂先生的译本很好地保持了原作的风格,表达简洁晓畅。

他的翻译和他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原则是相符合的。译者对原文的深刻把握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使他的译本透

出了迷人的魅力,使广大读者知道了沈复,了解了中国文化及中

国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3]沈复.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M].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 刘丽娜)

下载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林语堂语录

    林语堂经典语录1、彻悟与痛苦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2、稀罕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中国就有这么一......

    林语堂经典语录

    林语堂语录精选 许多女人喜欢模仿男人的行动举止,这正是女人受到束缚的象征。只有当她以生为女性为荣时,才真正伟大。 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

    林语堂经典语录(最终定稿)

    林语堂经典语录1、享受悠闲的生活决不需要金钱。有钱的阶级不会真正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2、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林语堂读后感

    最近赶在过年前把《林语堂传》粗略的看完了,为什么说是粗略的看完了呢,倒不是我没有认真去看,而是因为书中摘录了林语堂不少文章,然而由于自己国学功底太浅,有些实在看不懂,只好略......

    我之翻译观

    我之翻译观 长期以来,“信、达、雅”作为翻译的目标,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信,在于意思表达忠实;达,在乎文章顺达;雅,旨在语言优美。说起来轻轻松松。要做到却不简单。倘若有人不会写......

    林语堂语录(精选42篇)

    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42篇《林语堂语录》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林语堂语录林语堂语录【50句】1、女人有一种较男人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

    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 悲剧的戏剧人生观,把沉重的肉身转为轻灵的舞者,悲剧与沉重被误导化解人生就是风行水上,下面是旋涡激流,风仍逍遥自在。 科学是对生命的好奇的欣赏,宗......

    《林语堂传》读后感

    读《林语堂传》有感 林语堂,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是《京华烟云》的作者。 他或许离我们有些有远,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他,他所写自传的语言也并不十分华丽,常人很......